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合集下载

物理知识点总结:声现象知识归纳

物理知识点总结:声现象知识归纳

物理知识点总结: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19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19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第 1 页。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之一,它是物体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所产生的机械波。

声音不仅在人类沟通和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章节内容。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使空气分子振动,进而传递能量形成声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主要传播介质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在这些介质中,声波会引起介质分子的振动传递,形成声音的传播。

二、声音的特性1. 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取决于声源的振幅大小,与传播距离成反比。

强度的单位是分贝(dB)。

2. 声音的频率:频率表示声音发生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

不同频率的声音会产生不同的音调。

3. 声音的音调:音调是声音的高低音程,与声音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 声音的响度:响度是声音的主观感觉,与声音的强度有关。

响度越大,声音越响亮。

三、声音的传播特性1. 声音的直线传播:当声音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其传播路径是直线。

2. 声音的反射: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根据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可以推导出声音反射定律。

3. 声音的折射:声音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根据折射定律可以计算折射角度。

4. 声音的衍射:声音通过一个障碍物边缘时会发生衍射现象,衍射角度与波长有关。

四、声音的利用1. 声音的通信:声音是一种重要的通信工具,人们可以通过声音进行语言沟通和传递信息。

2. 声音的测量: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和声波传播的原理,可以进行声音的测量和分析,例如使用麦克风进行声音录制和音频信号分析等。

3. 声音的工程应用:声音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音响系统设计、声纳探测、音频信号处理等。

总结:通过对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的归纳和概述,我们了解到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以及声音的特性和传播特性。

物理声现象知识归纳

物理声现象知识归纳

物理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上下,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
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 (当时空气15℃)。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

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产生:声音产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

振动的物体叫______。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的振动发声。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声波到达人耳,引起,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交谈,因为。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______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 (填固液气中声速的大小比较)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合______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

练习:1、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三次声音传播的介质是_____________,传播时间依次为____________.2、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早、晚)_____s(当时空气15℃)。

3、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______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

二. 第一单元
声现象知识要点
1.声音是由发声体 振动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的物 体都在 振动 。 2.声音的传播靠 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固体 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较慢。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4、回声现象 (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 的现象,人耳要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回声到达人耳 的时间比原声晚0.1秒以上(障碍无与发声体相距大 于17米) (2)利用回声测量距离:S=vt÷2
【说明】利用这种方法测出声音在一些固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本题也可利用比例法求解,请读者自行研究。
【例8】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汽车的速度10m/s, 声速为340m/s,途中司机按一次喇叭,2秒后司机听到回声, 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多少? 【分析】司机按喇叭后,声音传到山崖返回汽车时,汽车以10m/s 的速度已经前行2s,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两者行驶的路 程之和是按喇叭时汽车与山脚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出两 者的路程即可解题。 【已知】 v1=340m/s t=2s V2=10m/s 【求】S 【解】
• 【例9】用双手蹦紧一张较薄的纸,然后对它 喊一声,手会感到振动,这是因为______。 • 【分析】喊声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声波,传 出口外的振动空气——声波再作用于纸,使 纸振动。 • 【解答】喊出的声波作用于纸,使纸振动。 • 【例10】敲击一下瓷碗边缘后听到的声音是 因为______的______发出的 • 【分析】敲击给碗一个扰动,使碗缘开始振 动产生声波传至人耳,就听到声音了。 • 【解答】碗缘;振动。
声现象
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传播: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声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响度:振幅决定响度 特征 音调:频率决定音调 音色:发声体决定音 利用 传递信息 传递能量

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声现象是物理的⼀个必考点,⽽且相对⽽⾔⽐较简单,是拿分的关键。

下⾯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是⼩编想跟⼤家分享的,欢迎⼤家浏览。

1、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的。

声⾳产⽣的条件:⼀是要有发声体;⼆是发声体要振动。

2、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3、⼀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发声也停⽌,但声⾳不⼀定停⽌。

4、⽓体,液体,固体都可以因振动⽽发出声⾳。

如“风声”“⾬声”“读书声”“声声⼊⽿”中的”风声”,“⾬声”,“读书声”就分别是由⽓体,液体,固体的振动⽽发出的声⾳。

5、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体都是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如⽉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线电波交谈。

声⾳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6、声速:即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有关。

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体中最慢。

声⾳在15℃的空⽓中传播速度是3x108m/s。

7、回声:声⾳在传播中,当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再传⼊⼈⽿形成回声。

只有当回声到达⼈⽿⽐原声晚0、1秒以上,或障碍物离⼈⾄少17⽶⼈⽿才能把它和原声区分开,否则将和原声混在⼀起,回声起到加强原声的作⽤。

8、注意:不要认为只要物体振动就⼀定能发出⼈⽿可以听到的声⾳。

9、不要认为只要听到两次声⾳就⼀定是回声,听不到两次就⼀定没有回声。

10、⼈听到声⾳的过程:外界传来的声⾳引起⿎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脑,这样⼈就听到了声⾳。

11、声⾳传播的两种途径:①空⽓传导;②⾻传导。

12、⼈⽿听到声⾳两种途径:①声波-⽿廓-外⽿道-⿎膜-听⼩⾻-听觉神经-⼤脑;②声波-听⼩⾻-听觉神经-⼤脑。

13、⼈⽿听到声⾳必须具备的条件: ⾸先发声体振动,且是每秒振动20-20000次;其次⼀定要有传播声⾳的介质;再次要有良好的接受声⾳的器官(⼈⽿)。

14、双⽿效应: 声源到两只⽿朵的距离⼀般不同,声⾳到两只⽿朵的时刻,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从⽽能判断声源的位置的现象。

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声音是一种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通过空气或其他介质传播而产生的感觉, 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在物理学中,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 具有传播、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特性。

本文将就声音的产生、传播、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物理现象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当一个物体振动时, 它会使周围的空气分子跟随振动, 产生类似于波纹的机械波, 这种波就是声波。

声音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振动源、介质和接收器。

在大气中, 声音的传播主要依靠空气分子的振动来传递信息, 因此, 没有空气的地方就无法传播声音, 如宇宙空间。

声音的振动既可以是固体的, 也可以是液体和气体的, 只不过传播的方式不同而已。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遵循波的传播规律, 包括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

声音在空气中是机械波, 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在常温下, 空气中的声音传播速度约为343米/秒。

除了介质的特性外, 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声音的传播速度。

此外, 声音是三维传播的, 可以在任何方向传播, 不受空间的限制。

三、声音的反射声音在遇到不同介质界面或物体时, 会发生反射现象。

例如, 当声音遇到墙壁或其他物体时, 会被反射回来, 这就是声音的反射现象。

反射的方向和强度受到反射面的形状、材料和角度的影响。

此外, 声音的反射也可以用于扩声器、回声壁等设备的设计中。

四、声音的折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的界面时, 也会发生折射现象。

在不同介质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 当声音由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 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的角度和强度受到介质密度和速度的影响, 与光的折射规律类似。

五、声音的干涉声音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声波相遇时产生的干涉现象。

当两个波峰或波谷相遇时, 会产生增强的声音, 反之则会产生减弱或抵消的声音。

声音的干涉可以用于扩音设备的设计、声波激光器和声波天文学等领域的研究。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及例题.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及例题.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声音的产生知识点】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声音的传播知识点】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怎样听见声音的知识点】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声音的三项特性知识点】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1声音的产生1、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爆炸声、风声、气球破裂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蚊子是翅膀振动发声等等);2、声音产生/振动的特点:(1)声音的产生必须有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

(3)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1.2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2、声速(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2)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s是距离,单位是米(m),t是时间,单位是秒(s)(3)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

3、声音的传播形式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又叫声波;4、声速<光速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枪声跟看到发令枪冒烟哪个准确?看到冒烟准确,听到枪声后计时比看到冒烟慢了t=s/v=100 m/340m/s=0.29 s,运动员的成绩比实际高0.29 s。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如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使人恶心,有的次声波会致人死亡。

中考物理复习第1讲 声现象

中考物理复习第1讲 声现象
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 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C错误;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在同 一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得越快,故B错误;人耳的听觉频率 范围是20~20000Hz,超声和次声人耳都听不见,故D错误。
举一反三训练
11.〈 中考·邵阳〉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船在长江不幸翻沉。救 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底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
举一反三训练
5.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音的波形。
拔尖角度二 声音与回声的综合
【例6】〈 中考·淄博〉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_音__调_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能__量__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 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 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1_5_3_1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这是因为_超__声__波__的__传__播__需__要__介__质__,__地__球__到__月__球__之__间__存__在__真__空__区__域__,__所__以__超__声___ _波__不__能__传__播__。
举一反三训练
61.“超声测位仪”,其原理如图所示,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 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
射波就停止计时。设某次搜寻中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为t(已知电磁波在空中 和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c1和c2;声波在空中和海水中的速度分别为v1和 v2),则发射点与水中疑似物之间距离为( B )
中考综合 • 应用 • 探究 培优拔尖
拔尖角度一 声波波形图
【例5】〈 中考·德州〉关于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

物理声现象笔记整理

物理声现象笔记整理

物理声现象笔记整理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引起的,发声体通常是一种有弹性的物体,如弦或气体。

- 声音在空气等介质中传播,通过分子的振动传递能量。

- 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3米/秒。

2. 声音的特性:- 频率:声音振动的周期性,单位为赫兹(Hz)。

- 音量:声音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单位为分贝(dB)。

- 音调:声音的高低音,与频率有关。

- 声色:不同乐器或声音源所产生的独特声音特征。

3. 声音的反射和折射:- 声音可以通过反射改变方向,如声音在墙壁上的反射会使声音传播到墙后的区域。

-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折射,特别是在介质的密度不一致时。

4. 声音的干涉和衍射:- 声音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声源产生的声波在某一点相遇,叠加形成更强或更弱的声音。

- 声音的衍射是指声波在通过一个障碍物时发生弯曲,绕过障碍物传播到阻挡区域。

5. 声音的共振:- 当一个物体以其固有频率振动时,会发出较大的声音,称为共振。

- 共振可以使声音更加清晰和响亮,常见于乐器和声音放大设备中。

6. 声音的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是指当声源和听者相对运动时,声音的频率和音调会发生变化。

- 当声源和听者相向运动时,声音的频率增加,音调变高;当声源和听者背向运动时,声音的频率减小,音调变低。

7. 声音的吸收和衰减:- 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会通过分子的碰撞损失能量,导致声音的衰减和消失。

- 不同材料对声音的吸收程度不同,如海绵和毛巾对声音的吸收较好,金属和硬表面对声音的反射较好。

8. 噪音和声音污染:- 噪音是指不受欢迎的杂乱声音,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 声音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过多噪音的情况,需要通过隔音和噪音控制措施来减少。

9. 应用:- 声音在通信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电话、广播和音乐传输。

- 声纳技术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来进行海洋和水下探测。

- 超声波在医学中用于诊断和治疗,如超声检查和超声切割。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课堂笔记大全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课堂笔记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说话时声带振动,风吹树叶哗哗响是树叶在振动,敲鼓时鼓面振动,风声是空气振动,雨声是水振动,读书声是声带振动。

二、实验: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注意声音的变化.现象: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变小。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逐渐变大。

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推理法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一般,人听到的声音是从空气传播的。

月球没有空气,宇航员靠无线电交谈。

三、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

四、声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五、声速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ºC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更快,在固体中最快。

一般情况下:V固>V 液>V气。

(传播速度和介质密度有关,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大)。

介质的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五、回声声音传播出去遇到障碍物反射来就形成回声。

1. 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慢0.1秒以上。

(障碍物距离人至少17米远)2.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小于0.1秒,使原声加强。

3. 应用:测海底的深度或者测障碍物距离,公式:s=vt/2六、习题举例: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听觉的形成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通过骨传导来听声音。

我们用录音听自己的声音感觉和自己听自己说话声音不同,就是因为传播方式不同,自己说话是有骨传导传到听觉神经,听录音是由空气传播。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一、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频率决定音调的的高低。

女生的音调高,男生的音调低。

小孩的音调高,大人的音调低在键盘乐器中,越是右边的音,音调越高,越是左边的音,音调越低。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第二章声现象是八年级物理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涵盖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超详细总结: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物体发生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

-声音的振动源可以是弹簧、弦、膜等。

-声音的大小与振动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大。

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在固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慢。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密度越大,弹性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3.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频率、振动数、声强和音调等特性。

-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振动数是指声音波动的次数,单位是圈。

-声强是指声音的强度,单位是分贝(dB)。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声音的传播过程:-声音的传播可以分为发声、传播和接收三个过程。

-发声过程是指声音的产生过程,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

-传播过程是指声音从振动源传播到接收者的过程,通过空气中的分子相互碰撞传递能量。

-接收过程是指声音到达接收者的过程,接收者的耳朵接收到声音引起耳膜振动,再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

5.声音的传播路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会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吸收等现象。

-声音的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从而改变传播方向。

-声音的折射是指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密度的变化,使声波改变传播方向。

-声音的吸收是指声波能量被障碍物吸收而无法传播的现象。

6.声音的强度和音量:-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能量,可以通过声强来表示。

-声音的音量是指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大小,与声音强度有关。

-声音的音量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强度来改变。

7.声音的频率和音调:-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的振动次数,频率越高,声音越尖锐,音调越高。

-声音的音调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频率来改变。

初中物理声现象(最新整理)

初中物理声现象(最新整理)

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发声靠声带,鸟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的振动蟋蟀是靠左右翅的摩擦的振动发声的。

2 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

如空气、木、铁等。

3 声音的场速度是 340米/秒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4 人要能分辨出回声,则回声要比发声晚0。

1秒以上。

最少也要0.1秒。

5 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在响度和音调相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音色来判断发声体。

6 音调:人们所感到的声音的高低。

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7 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8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9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它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10 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11 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噪声是物体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讲,噪声是妨碍正常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或者干扰人们听的声音。

12 减小噪声的方法: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途径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13 噪声等级:小于40分贝安静,超过50分贝影响睡眠休息,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会引超疾病,150分贝以上就损坏人的听觉器官。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 声现象 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 声现象 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声音的产生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2.振动可以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如果物体不振动,是决不会发出声音的。

3.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注意“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真空不能传声2.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传播的具体过程是: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被人耳接收,人就听到了声音。

在真空状态下,因为发声体周围没有介质,无法形成声波,因此不能将振动向外传播,也就不能传声。

声速1.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和温度有关。

2.规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原因是:介质不同,其传播声音的性质、方式也不同。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最慢;同一种介质,当它温度改变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有差异。

*注意15℃时,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回声1形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小的障碍物会绕过去,遇到较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2.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人耳分清前后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听起来更响亮。

因此,在一般条件下,我们距离障碍物至少17m才能听到回声。

3.应用:可以利用回声测距离,如测海底的深度等等,在利用回声现象求人距离声源的距离时,如果用s表示距离,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声速,则s=vt/2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特性是指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1.音调概念:声音的高低影响因素:频率描述:尖细或低沉改变方法: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描述:如尖锐刺耳2.响度概念: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影响因素:振幅和距离描述:响亮或微弱改变方法:改变力的大小描述:如震耳欲聋3.音色概念:声音的特征影响因素:发声体本身,如材料、发音方式改变方法:改变发声体的振动方式等描述:如“闻其声知其人”*注意频率:是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 振幅:是指物体振动时偏离中心位置最大距离人听到声音的条件人耳听到声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声源,介质,良好的听觉器官。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一、声的特性1、声是一种机械波,是由振动物体产生的振动传播而成的波。

2、声的传播速度是以空气为介质时的速度,其速度为340m/s。

3、声的传播距离越远,其强度越小,衰减规律为:强度衰减按照距离的平方而衰减,即I∝1/r2。

4、声的频率越高,其音调越高,频率越低,其音调越低,频率的单位是Hz,频率范围为20Hz~20kHz。

5、声的幅度越大,其强度越大,幅度的单位是dB,幅度范围为0dB~120dB。

二、声的产生1、声的产生是由振动物体产生的,振动物体可以是某种固体、液体或气体,振动物体的振动会产生声波,传播到周围的空气中。

2、声的产生过程可以用公式表示:声压p=F/S,其中F为振动物体的振动力,S为振动物体的振动面积。

三、声的反射1、声的反射是指声波在遇到物体表面时,部分反射回去,部分穿过物体表面,继续传播。

2、声的反射可以分为完全反射和部分反射,完全反射是指声波全部反射回去,部分反射是指声波部分反射回去,部分穿过物体表面,继续传播。

3、声的反射可以用公式表示:反射系数R=I1/I2,其中I1为反射声的强度,I2为入射声的强度。

四、声的吸收1、声的吸收是指声波在遇到物体表面时,部分被物体吸收,部分穿过物体表面,继续传播。

2、声的吸收可以用公式表示:吸收系数α=1-R,其中R为反射系数。

3、声的吸收可以分为完全吸收和部分吸收,完全吸收是指声波全部被物体吸收,部分吸收是指声波部分被物体吸收,部分穿过物体表面,继续传播。

五、声的折射1、声的折射是指声波在遇到物体表面时,部分折射,部分穿过物体表面,继续传播。

2、声的折射可以用公式表示:折射系数n=v1/v2,其中v1为声波在介质1中的传播速度,v2为声波在介质2中的传播速度。

3、声的折射可以分为完全折射和部分折射,完全折射是指声波全部折射,部分折射是指声波部分折射,部分穿过物体表面,继续传播。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声现象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是一种通过介质传播的机械波。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的声现象的知识点:1.声的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传递给空气或其他介质时产生的。

振动物体的能量使空气或其他介质中的分子发生振动,进而产生声波。

2.声的传播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声波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它们的密度越大,声速越快。

3.声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的特性:音量、音调、音色和音速。

音量是声音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音色是声音的质地,与声源振动的谐波有关;音速是声音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回声和共鸣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这种反射称为回声。

共鸣是指当一个物体的自然频率与外界周期性作用力的频率相同或接近时,共鸣现象会发生,使物体发出更大振幅的声音。

5.声音的变化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如吸收、折射、散射、衍射等。

吸收是指声音能量被物体吸收而减弱;折射是指声波在介质之间传播时改变传播方向;散射是指声波遇到不规则表面时改变方向;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或开口时弯曲传播。

6.声音的保护和利用高强度的声音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声音保护。

常见的声音保护措施包括低音量听音乐、戴上防噪耳塞等。

声音的利用包括通讯、音乐、声纹识别等诸多方面。

7.声音的传播媒介声波可以在空气、水、钢铁等介质中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波传播速度不同。

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3米/秒,水中约为1500米/秒,钢铁中约为5000米/秒。

8.声音的频率和波长声音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频率越高的声音,音调就越高。

波长是声波的一个特性,是指在一个完整振动周期内,声波传播的距离。

波长越短,声音的频率越高。

这些是八年级物理中关于声现象的主要知识点,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初中物理-声现象 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声现象 知识点总结归纳
停止后,声音仍在空气中传播.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将这种能
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 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
作传声的 介质 . 真空 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是
声波 以
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返回
3.声速: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一般来说,声
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 ,液体次之,气体最 慢 .另
返回
2.噪声的控制 (1)在 声源 处控制噪声.主要是通过改变、减少或停止物 体的振动,来减弱噪声.比如,中、高考期间,靠近生活区 的建筑工地,晚间必须停止施工,就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2)在 传播过程中 控制噪声.比如城市道路两旁的透明板 墙,是通过改变声音的传播方向,来避免噪声对周围环境的
影响. (3)在 人耳处 减弱噪声.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 的头盔,有人燃放鞭炮时用双手堵住耳朵,都是设法在人耳
树造林、跳广场舞的人要把音量调小一些,都是为了减小噪声
污染,故选C.
【方法点拨】题目中选择项提到的说法本身都没有错误, 在此题中选择项是否正确,要看其与题目中的措施能否对应 上.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 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生活中有
很多具体防治噪声的方法,和其他选项的内容无关. 返回
了声音,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
“胖”变“虚”了,这是因为橡
振皮动筋在

7.[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是医
生正在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
况,这是利用了超声波 ,说明
声音可传以递信息

第 6 题图 第 7 题图
返回
实验强化过关
★命题角度:1.实验方法. 2.实验结论.
返回
返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物理声现象知识点1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不是所有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

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
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初二上册物理声现象的知识点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物理学习方法
专心听讲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

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

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

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同看法下课后再找老师讨论,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

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整理好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

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

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独立做题
要独立地,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

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

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

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机械能知识点
1、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这里的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
势能。

2、决定动能的是质量与速度;决定重力势能的是质量和高度;决定弹性势能的是劲度系数与形变量。

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物体的动能。

4、势能和动能的关系:动能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减少量。

【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