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委责任制改革实施方案
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工作的意见

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1.26•【字号】烟政办字〔2021〕4号•【施行日期】2021.01.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旅游其他规定正文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工作的意见烟政办字〔2021〕4号各区市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工作,规范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秩序,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依法管理、协同管理、科学管理、寓管于服”为原则,一手抓培育引导,一手抓严格执法,形成权责明确、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体制,构建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现市场有序、竞争有序、管理有序、消费有序的工作目标,形成风清气正、诚信守法、公平竞争、文明有序的文化和旅游市场环境。
二、主要任务(一)优化准入管理。
持续深化放管服和流程再造改革,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的工作流程和服务指南,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分级分类管理和标准化建设。
放宽准入条件,简化申请材料,优化办事流程,完善服务举措,市县两级文化和旅游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好”“全程网办”“一链办理”,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审批服务,切实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
(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各区市政府、管委)(二)加强指导培育。
综合运用教育培训、业务指导、技能竞赛、评先树优等举措,常态化开展“放心消费示范”“技能大赛”“服务员节”“文明旅游海岸行”等文旅活动,每年推出示范企业不少于20家,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少于20场,激发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以质量提升促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规范市场主体日常经营行为,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自治自律。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日期】2019.07.03•【字号】京文旅发〔2019〕548号•【施行日期】2019.07.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其他规定正文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文旅发〔2019〕548号)各区文化和旅游局:现将《关于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按照文件精神认真抓好落实。
特此通知。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2019年7月3日关于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工作方案为落实中央《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及市委宣传部关于《北京市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落实全国公共领域重点改革任务暨旅游厕所革命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根据市委宣传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改革深入实施的通知》要求,在全市区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深入实施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工作,建立完善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
一、工作目标以促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为目标,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在全市区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建立理事会,理顺行政主管部门、理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探索建立改革配套政策和管理制度,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落实法人自主权,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增强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工作原则(一)坚持党的领导。
在改革中加强和改善党对公共文化机构的领导,明确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
(二)聚焦改革重点。
突出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着力理顺政府与公共文化机构的关系,理顺理事会与管理层的关系,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形成多元治理结构,提高公共文化机构自身发展能力,实现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的有机统一。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为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业在推动全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依据临清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工作目标: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以“宜业宜居、山水园林”为主题,积极开发东禄山文化、工业文化、民族风情等系列文化旅游资源,力争到XXXX年,实现接待游客XXX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达到X亿元,分别同比增长X%以上,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在我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增加,促进我区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工作措施:一是加大财政投入。
设立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文化旅游资源调查、旅游景区规划、重点基础设施开发建设补助、旅游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等。
二是加强市场引导。
鼓励旅游景区提档升级,积极创建AA级以上旅游景区;进一步完善农家乐等级考评办法,指导经营户规范发展农家乐,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发展农家乐,参与星级评定;支持和引导乡村旅游业发展,通过培训班、结对帮建等方式,扩大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视野,更新管理经营理念,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促进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服务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发展。
三是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业。
积极推进“政府引导协调、市场运作资本、企业开发经营”的模式,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合理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兴办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文化旅游设施、参股文化旅游企业等,构建多元化的文化旅游发展投入机制。
二、加快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工作目标:充分挖掘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配套建设相关产业要素,提升旅游档次,丰富旅游内容,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使文化旅游产业向效益型和特色化方向发展,力争到XXXX年,实现XA级景区X家,XA级X家,XA级X家;五星级农家乐X家,四星级农家乐X家,三星级农家乐X家;积极打造文化创意街区,吸引非遗、书画文玩、文化影院、演艺传媒等各类文化经营场所XX余家,从业人员XXX余人,带动我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认定工作的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认定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11.11•【文号】办资源发〔2021〕201号•【施行日期】2021.11.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其他规定正文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认定工作的通知办资源发〔2021〕20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发展改革委:为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任务要求,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开展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认定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认定对象具有鲜明的文化主题和地域特色,具备旅游休闲、文化体验和旅游公共服务等功能,融合观光、餐饮、娱乐、购物、住宿、休闲等业态,能够满足游客和本地居民游览、休闲等需求的城镇内街区。
二、申报要求(一)申报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11月18日止(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二)申报主体旅游休闲街区所在县(区)或镇(街道)人民政府。
(三)申报条件1.符合《旅游休闲街区等级划分》(LB/T 082-2021)行业标准及评分细则关于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相关要求;2.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到位;3.文化和旅游特色鲜明,文化资源、文化景观丰富,文化展示空间和活动、服务条件良好,旅游休闲业态种类多样、形式创新,经营单位数量充足,经营状况良好;4.功能完善,旅游公共设施与信息服务体系健全;5.访客综合满意度较高;6.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7.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措施到位,符合国家各项相关要求,街区相关各类主体及其运营行为取得全部相关必要手续;8.近2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社会反响强烈的负面舆情事件;9.已是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共杭州市委•【公布日期】2006.07.31•【字号】市委办[2006]12号•【施行日期】2006.07.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市委办〔2006〕12号2006年7月31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浙委办〔2006〕60号)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进一步以深化改革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加快文化名城建设,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性1、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经历了启动和试点阶段:2001年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提出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文化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努力建设文化名城的目标,启动了首轮改革工作;2003年以来,作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统筹推进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微观运行主体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基本完成了各项试点任务。
通过以上启动和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打实了基础。
2、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实践证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推进改革的自觉性、坚定性;必须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改革的着力点,不断革除束缚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种种障碍;必须把加快发展、服务人民作为改革的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坚持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主要矛盾,破解难点问题,推动改革不断深入;必须统筹兼顾,区别对待,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文化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大全

文化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大全一、总则为了保障文化旅游活动的安全,维护参与人员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各类文化旅游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艺术表演、文化遗产旅游等活动。
二、安全管理机构1. 文化旅游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文化旅游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和监督,制定安全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
2. 安全管理部门:承担具体的文化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包括相关政策的制定、安全培训和检查等。
三、安全管理职责1. 文化旅游活动主办方必须制定文化旅游安全管理方案,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在活动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和安全疏导标识。
2. 承办文化旅游活动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加强安全管理。
3. 参与文化旅游活动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旅游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 参与文化旅游活动的游客应当自觉遵守安全规定,听从工作人员的安全疏导,不得越界行走或进行危险动作。
5. 文化旅游景点管理单位要加强对游客等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各级文化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文化旅游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四、安全管理措施1. 文化旅游活动场所应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安全生产档案,确保现场设施设备完好、安全可靠。
2. 在文化旅游活动场所,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明确危险区域和应急逃生通道。
3. 文化旅游活动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救护用品,并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4. 文化旅游活动主办方要根据活动规模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做好安全演练。
五、安全管理检查1. 文化旅游活动主办方要定期对活动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并将检查记录保存备案。
2. 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文化旅游活动主办方进行安全管理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对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督促整改。
2023年景区旅游体制改革方案

2023年景区旅游体制改革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景区旅游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资源过度开发、旅游环境污染、游客维权难等。
为了提升景区旅游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我国需要进行景区旅游体制改革。
二、改革目标1.提高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水平;2.提升景区旅游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3.解决旅游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生态环境;4.完善景区旅游的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5.加强景区旅游管理和监督力度,提高管理效能;6.推动景区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改革措施1.建立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机制加强对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景区规划、开发和保护等相关制度。
加大对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的景区的保护力度,限制对这些景区的开发和游客数量。
完善景区的保护责任制和管理机制,加强对景区旅游资源的监督和评估。
2.提升景区旅游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完善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建立一体化的旅游服务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加强景区导游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推行景区旅游投诉和纠纷解决机制,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3.加强景区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景区旅游环境的修复和治理工作,控制污染物排放,严禁不文明行为。
加大对景区旅游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力度,开展定期的环境检查和评估,对环境质量不合格的景区采取相应的整改和处罚措施。
4.完善景区旅游的市场机制推动景区旅游与市场经济的深入结合,建立和完善景区旅游市场机制。
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景区旅游产业,引导和推动景区旅游企业的市场化运作。
探索建立景区旅游的价格市场化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关系调整景区旅游的价格。
5.加强景区旅游管理和监督力度加强对景区旅游管理和监督的力度,建立健全景区旅游监管体系。
加强对景区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建立景区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对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进行限制和处罚。
做强文旅产业,打造高品质文化旅游集成服务商——银川文旅集团改革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 关 注 ┃宁小游品牌推介新闻发布会沿黄九省区城市黄河文化旅游发展合作交流大会银川市文化旅游推介会2020千车自驾游宁夏银川文旅集团于2019年10月16日组建成立,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国资委和通联的总体部署要求,怀揣梦想,肩扛使命,紧紧围绕“联合、融合、整合”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以“智游银川”文旅大数据平台、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和景区运营、商旅开发、文创产品、酒店餐饮、会展传媒、文旅地产、研学培训七大业务为主的“2+7”产业布局,服务“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发展,“高品质文化旅游集成服务商”初见雏形,文化旅游主业地位日益凸显,影响力和品牌形象不断提升。
目前,下辖子公司10家、分公司1家。
·始于初心,强化党建引领,筑牢企业发展根基·银川文旅集团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全力抓组建、强基础、谋发展,以扎扎实实的行动,为加快推动银川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优全域旅游贡献力量,党建、经营“一条心”,同频共振踏征程。
抓建章立制,强化引领力。
坚持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提高依法依规治企水平,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
抓融合建设,提升组织力。
围绕集团发展任务,夯基础、提实力,健机制、增活力,创载体、强能力,通过抓党务促业务,高质量推进下属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努力让基层党建工作实起来、强起来、暖起来。
抓廉政建设,强化治理力。
坚持把党风廉政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 关 注 ┃贺兰山岩画景区华夏河图作来抓,坚定理想信念,遵守各项党内法规,做到廉洁自律、干净干事,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敬畏之心,提高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作风意识、责任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主动担当,践行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责任与使命·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集团党委切实将疫情防控责任扛在肩上,把有序复工复产落实在行动上,严格落实自治区、银川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全面践行国企担当精神。
文化综合执法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文化综合执法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宣传部、省编委办、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州委宣传部、州编委办等七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为加快推进我县文化综合执法机构改革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拟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
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综合执法机构,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
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扩大基层文化权益,切实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确保文化市场的有序发展和繁荣稳定。
(二)基本原则:坚持强化管理的原则,实行文化综合执法是为了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改进文化管理模式,是加强监管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执法能力的现实要
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_范文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本文是关于范文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感谢您的阅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我市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地区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09年6月要基本上完成改革试点工作。
为确保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打造“文化三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一)全面完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三项内部制度改革,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增强服务功能;(二)实行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壮大新闻事业发展实力。
(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行公司制改造,处理好分流人员,安置好下岗人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壮大发展实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加大政府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改革的任务和措施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全面铺开”的工作方针,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和《中国共产党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琼发〔2006〕19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琼府〔2007〕25号)的规定,根据《三亚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各文化单位的性质、职能和工作实际,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和措施,增强文化事业单位活力,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
工作方案: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试行意见

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试行意见为进一步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步伐,打造水乡田园城市,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X政发〔201X〕17号)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提出如下试行意见。
一、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要求,稳步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成立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进一步强化市旅游委机构职能,建成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大数据中心等旅游阵地。
市文广新局要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X办发〔2017〕24号)要求,切实承担起旅游市场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能职责。
健全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各地、各有关部门旅游工作纳入年度考核。
二、加大投入力度。
自2018年起,市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设立旅游发展基金,用于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引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标准化建设、旅游行业管理和人员培训及本意见规定的相关政策性奖励,资金结余部分转入下年度滚动使用。
三、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奖励力度。
对投资规模5000万元及以上1亿元以下的旅游项目,建成营业后,一次性给予引进单位或个人5万元奖励;对投资规模1亿元及以上的旅游项目,建成营业后,一次性给予引进单位或个人10万元奖励。
四、鼓励旅游标准化建设。
对新评定的国家5A、4A、3A级旅游景区,一次性分别给予旅游投资企业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奖励(摘牌后经整改重新评定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不予奖励)。
对新评定的国家3A、2A、1A级旅游厕所,一次性分别给予旅游投资企业10万元、8万元、5万元奖励。
加大对旅游项目规划编制的支持力度。
对经市政府或市规委会批准的旅游项目规划,按项目规划编制合同金额10%的标准(最高限额20万元)给予奖励。
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
对当年新评定的X省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旅游名街,一次性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奖励。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日期】2019.04.16•【文号】办公共发〔2019〕63号•【施行日期】2019.04.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办公共发〔2019〕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国家图书馆、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已经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2019年4月16日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为适应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破解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推动工程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创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业态,提升服务效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加强现代科技应用,充分挖掘数字文化服务发展潜力,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全面融合发展,提升工程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更好地发挥工程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撑作用。
(二)基本原则1.把握导向,严格把关。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工程资源内容审核,强化工程平台和服务终端管控。
2.统筹规划,融合发展。
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促进工程在平台、资源、服务方面的互联互通和融合发展,坚持集约节约,避免重复建设。
3.创新驱动,突出效能。
加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应用,创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业态,促进工程转型升级和服务效能提升。
4.开放共享,社会参与。
景区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

景区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的景区数量不断增加,游客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然而,一些景区在管理和执法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执法效率低下、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标准不一致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景区管理和秩序。
因此,为了进一步规范景区行政执法工作,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有必要对景区行政执法进行改革。
景区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对于提升景区管理水平、保障游客权益、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并实施景区行政执法改革方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改革目标。
1. 提高景区行政执法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执法工作的公正、严格、高效。
2. 统一景区行政执法标准,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水平。
3. 健全景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执法公正。
4. 加强景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能力,确保执法队伍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5. 加强景区行政执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景区执法工作的认知和支持度。
三、改革措施。
1. 建立健全景区行政执法工作责任制,明确执法主体和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
2. 加强景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3. 加强景区行政执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宣传景区执法政策和规定,增强公众的法治意识。
4. 建立健全景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评估,保障执法公正。
5. 加强景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推动执法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
6. 健全景区行政执法工作考核评估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激励执法人员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
四、改革效果。
通过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预计可以取得以下效果:1. 提高景区行政执法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对景区管理和秩序的保障。
2. 统一景区行政执法标准,提升执法水平,提高执法公正性和透明度。
3. 健全景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执法公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旅游委责任制改革实施方案
一、背景和目标
为了推进文化旅游事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文化旅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深化文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文化旅游发展的责任制,制定本实施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是明确文化旅游委的职责和权力,加强对文化旅游发展的引导和监督,推动文化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内容
1.明确文化旅游委的职责和权力。
文化旅游委负责统筹全市文化旅游工作,制定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和政策,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文化旅游委拥有召开会议、研究决策、发布通知等行政权力,并享有监督相关部门和单位履行职责的权力。
2.加强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文化旅游委负责制定保护与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的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对文化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和评估,确定资源保护重点区域和措施。
同时,加强对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推动景区的规范化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3.推进文化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文化旅游委负责制定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规划和指导意见,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创新发展。
加强
对文化旅游企业的培育和支持,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提升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4.加强文化旅游业的监督和评估。
文化旅游委负责建立文化旅
游业的监督和评估体系,对文化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对文化旅游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加强对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素质水平。
三、工作措施
1.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文化旅游委将制定文化旅游发展的政
策和法规,明确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推动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2.加强部门协作与沟通。
文化旅游委将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
议制度,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打造良好的工作合力。
3.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
文化旅游委将加强对文化旅游人才的
培养和引进,提升行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加强宣传推广。
文化旅游委将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开展对
文化旅游的宣传推广活动,提升公众对文化旅游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四、保障机制
1.加强督促检查。
文化旅游委将建立健全对各部门和单位履行
职责的监督和督促机制,确保任务的落实和改革的顺利推进。
2.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
文化旅游委将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
享和交流机制,及时传递和反馈工作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效应。
3.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文化旅游委将通过政策扶持和资
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类文化旅游企业的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
五、实施过程
本方案将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拟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时间表,并将在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中进行广泛宣传和培训,确保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
六、预期效果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事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文化旅游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文化旅游的保护与利用,推动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将建立健全文化旅游发展的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和权力,为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