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感器系统1.ppt.Convertor
智能传感器系统-刘君华第1章PPT
第1 章 概 述
3.
采用智能与控制职能分散下放到现场装置的原则,现场总线 网络的每一节点处安装的现场仪表应是“智能”型的,即安装的 传感器应是“智能传感器”。在这种控制系统中,智能型现场装 置是整个控制管理系统的主体。这种基于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 要求必须使用智能传感器, 而不是一般传统的传感器。
·广阔的市场与强烈的社会需求是传感器技术发展的又一强 劲推动力。传感器的销售值反映一个国家科技发达与社会进步的 程度。80年代,日本、西欧市场传感器销售值年增长率为 30%~ 40%,90年代,全世界年增长率预计为 8.8%。 90年代以来各方 面对传感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3
第1 章 概 述
据预测, 90
智能传感器代表了传感器的发展方向,这种智能传感器带有 标准数字总线接口,能够自己管理自己。它将所检测到的信号经 过变换处理后,以数字量形式通过现场总线与高/上位计算机进 行信息通信与传递。
12
第1 章 概 述
1.3 智能传感器的功能与特点
1.3.1 智能传感器的功能
概括而言, (1) 具有自校零、 自标定、 (2) (3) 能够自动采集数据, (4) 能够自动进行检验、 自选量程、 (5) (6) (7) 具有判断、决策处理功能。
5
第1 章 概 述
1.2 智能传感器发展的历史背景
图 1-1 自动化(控制)系统框图
6
第1 章 概 述
图 1-2 传感器、计算机及执行器的价格性能比
7
第1 章 概 述
传统的传感器技术已达到其技术极限。 它的价格性能比 不可能再有大的下降。
·因结构尺寸大, 而时间(频率) ·输入—输出特性存在非线性, · ·信噪比低, ·存在交叉灵敏度, 选择性、 分辨率不高。
[课件]智能传感器PPT
•数据存储和记忆功能;
•双向通信功能。(能通过RS-232,RS-485,USB,I2C等
标准总线接口,直接与微机通信。)
智能传感器原理框图
被 测 信 号
传 感 器
信 号 调 理 电 路
微 处 理 器
输 出 接 口
数 字 量 输 出
智能传感器的特点
•高精度;(例如:测压±0.05%, 测温±0.1℃)
测温范围:-55℃ ~ +125℃ 分辨力:0.0625℃ 测温误差:-40℃ ~ +80℃ ≤ ±3℃ -55℃ ~ +125℃ ≤ ±4℃ 温度/数据转换时间:~ 133ms I2C总线串行时钟频率范围:0~400kHz。利用I2C总线地址 选择端,可选择4片MAX6626。 当被测温度超过上限时,报警输出端被激活。 电源电压范围:+3.0V~+5.5V,静态工作电流:~1mA
3、智能温度传感器(数字温度传感器): 内部包含温度传感器、A/D、信号处理器、存储器 (或寄存器)和接口电路。能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 控制量,适配各种微控制器(MCU)。它是在硬件的 基础上通过软件来实现测试功能的。 4、通用智能温度控制器 在3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适配各种微控制器构成智能 化温控系统;可脱离微控制器单独工作,自行构成一个 温控仪,可连续转换也可单次转换。 5、微机散热保护专用的智能温度控制器 专为微机散热保护而设计,可通过散热风扇来控制PC 机中CPU的温度。
监控。
SMBus串行接口能与I2C总线兼容。总线上最 多可接9片MAX6654。
MAX6654的典型应用电路
带实时日历时钟(RTC)的多功能智能温度传感器
DS1629是将智能温度传感器,实时日历时钟
(RTC)和32字节的SRAM集成在一片CMOS大 规模集成电路中,构成功能独特的智能温度传感 器。 能输出9位测温数据,测温范围:-55℃ ~ +125℃
2024版《智能传感器》PPT课件
数据融合与校准策略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将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 合处理,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 性。常用的数据融合方法包括加
权平均、卡尔曼滤波等。
传感器校准
对传感器的输出进行校准,以消除 传感器本身的误差。常用的校准方 法包括零点校准、量程校准等。
环境因素补偿
考虑环境因素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 如温度、湿度等,对传感器输出进 行补偿,以提高测量精度。
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政策支持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包括 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研发支持等。
法规标准
为了保障智能传感器的质量和安全,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 规范市场秩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国际贸易环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面临更加开放的 国际贸易环境,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网络通信实现方法
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实现
通过嵌入式系统中的网络接口模块 和相应的网络通信协议栈实现智能
传感器之间的网络通信。
自定义网络通信实现
借助物联网平台提供的网络通信功 能,实现智能传感器与物联网平台
之间的数据交互和远程控制。
物联网平台网络通信实现
通过云平台提供的API接口和网络 通信服务,实现智能传感器与云平 台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协同处理。
《智能传感器》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智能传感器概述 • 智能传感器工作原理与分类 • 智能传感器信号处理技术 • 智能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与实践 • 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及实现 • 智能传感器性能指标评估方法 • 智能传感器应用案例分析 • 智能传感器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智能传感器概述
《智能传感器》课件 (2)
智能传感器的制造涉及多项技术,包括微加工、封装和测试,具有一定的制造难度。
2 安全性
智能传感器在数据采集和传输过程中需要考虑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
3 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传感器将更加智能化和集成化,提供更多样化的功能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智能传感器应用案例
工业应用
智能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智能 制造等领域广泛应用,提升生产 效率和质量。
数据的可靠性
智能传感器通过内置算法和 自动校准技术,提供更可靠 和准确的环境参数数据。
对环境的适应性
智能传感器在不同环境条件 下能够自适应和自动调整, 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场景。
对不确定性的处理能力
智能传感器能够处理环境数 据的不确定性,提供更稳定 和可靠的测量结果和判断依 据。
智能传感器的挑战与展望
智能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
输入和输出
2
智能传感器通过感知单元获取环境参数,
并将处理后的结果通过输出接口传输给
其他设备。
3
组成
智能传感器由感知单元、处理单元和通 信单元组成,实现环境参数的感知、处 理和传输。
处理和通信
智能传感器通过处理单元实时处理和分 析感知数据,并通过通信单元与其他设 备进行交互。
智能传感器的优势
3 未来前景
智能传感器的发展前景广阔,将在智能城市、智慧农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结语
1 重要性
智能传感器是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 未来发展前景
智能传感器将不断演进和创新,拓展更广阔的应用领域,为人类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3 传感器研究的重要性
加强传感器研究与创新,将为智能传感器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全文】智能传感器PPT课件 (1)
7
10.1
智能传感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
第10章 1) 研究与开发传感器的自由度大。 (2) 精度高。 (3) 具有一定的可编程自动化能力。 (4) 输出形式多。 (5) 功能价格比大。
8
10.1
智能传感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
第10章 智能传感器
•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智能传感器 的又一深层次研究,是又一个新的飞跃。
22
10.3
智能传感器的结构框图
第10章 智能传感器
10.3.1 μP主机模板
• 因此,在智能传感器设计时,应参照如下原则来选择 μP。
• (1) 根据任务选机型。
• 根据所研制的智能传感器是用于数据处理完成某些测 量任务,还是用于某种系统控制,对于不同的任务, 应选择不同的机型。
23
10.3
智能传感器的结构框图
24
10.3
智能传感器的结构框图
10.3.2 模拟量输入模板
第10章 智能传感器
• 传感器的输出一般为毫伏数量级模拟量。要满足A /D转换电路的要求,还必须经过模拟量输入模板 上有关电路的放大、处理,再经A/D转换电路传 输到主机板上。
25
10.3
智能传感器的结构框图
10.3.3 IEEE-488标准总线模板
3
第10章 智能传感器
• 迅速发展的微处理机技术推动和影响着其他技术
10.1
领智域能的传变感革器。及把无微线处传理感机器技网术络引入传感器,可以
使传感器实现过去实现不了的功能,具有智能本
领,这就是新一代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
(Intelligent Sensor或Smart Sensor)。
• “Intelligent Sensor”是英国人对智能传感器 的称谓,而“Smart Sensor”是美国人对智能传 感器的俗称。
《智能传感器》PPT课件
11.1概述 11.2智能传感器实现的途径 11.3智能传感器输出信号的预处理 11.4数据采集 11.5智能传感器的数据处理技术 11.6智能传感器的硬件设计 本章要点
精选课件ppt
1
11.1 概述
传感器在经历了模拟量信息处理和数字量交换这两个阶 段后,正朝着智能化、集成一体化、小型化方向发展, 利用微处理机技术使传感器智能化是80年代新型传感 器的一大进展,通常称之为智能传感器 (IntellingentSensor)。在美国还有一个通俗的 名称SmartSensor,含有聪明、伶俐、精明能干的 意思。
精选课件ppt
18
11.3 智能传感器输出信号的预处理
11.3.1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分类
11.3.2 开关信号的预处理
当传感器输入的物理量小于某阈值时,传感器处于"关"状态, 大于阈值时,处于"开"状态。实际使用中,输入信号经常伴 有噪声叠加成分,使传感器不能在阈值点准确地发生跃变,因 此为了消除噪声和改善特性,常接入具有迟滞特性的电路,称 为鉴别器,或称脉冲整形电路,如施密特触发器。
精选课件ppt
7
11.1.3 智能传感器的特点
与传统传感器相比,智能传感器的特点是:
精度高 高可靠性与高稳定性 高信噪比与高的分辨力 强的自适应性 低的价格性能比
由此可见,智能化设计是传感器传统设计中的一次革命,是
世界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精选课件ppt
8
11.2 智能传感器实现的途径
11.2.1 非集成化实现 11.2.2 集成化实现 11.2.3 混合实现 11.2.4 集成化智能传感器的几种模式
推动下一步迅速发展起来的。
智能传感器ppt课件
由AD592(电流输出)构成的热电偶 冷端温度补偿电路
由LM335(电压输出)构成的K热电偶 冷端温度补偿电路
基于SPI总线的数字式K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及转换器
MAX6674/6675具有冷端温度补偿及对温度进行 数字化测量两项功能。
由AD7417构成5通道温度测控系统电路图
模拟通道输入端
三、集成温度补偿器的原理及应用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
1、硬件补偿法 利用模拟式集成温度传感器或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专用
芯片来进行补偿。 优点:速度快、外围电路简单、不需调整、成本低。 模拟式集成温度传感器典型产品:
AD592、 LM334、 TMP35、LM135等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专用芯片典型产品: MAX6674/6675、AC1226、AD594/595、AD596/597等 2、软件补偿法
SMBus串行接口能与I2C总线兼容。总线上最 多可接9片MAX6654。
MAX6654的典型应用电路
带实时日历时钟(RTC)的多功能智能温度传感器
DS1629是将智能温度传感器,实时日历时钟 (RTC)和32字节的SRAM集成在一片CMOS大 规模集成电路中,构成功能独特的智能温度传感 器。
能输出9位测温数据,测温范围:-55℃ ~ +125℃ 分辨力:0. 5℃,温度/数据转换时间:0.4s 带二线串行接口(漏极开路的I/O线),便于与微处 理器通信。
单片智能传感器(传感器与微处理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带微处理器
传感器能够配微处理器
智能传感器的功能
•自动调零、自校准、自标定功能; •逻辑判断和信息处理功能;(预处理、线性化、补偿) •自诊断功能;(通过自检软件诊断出故障的原因和位置) •组态功能,使用灵活;(可设置多种模块化的硬件和软件,
《智能传感器》课件
物联网时代的传感器产业
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带动了传感器市场 的快速增长,智能传感器作为关键组 件,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工 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物联网的发展对传感器性能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如高精度、低功耗、小型 化等,促使传感器技术不断升级和创 新。
人工智能与传感器技术的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为传感器提供了 更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使得 传感器能够更好地感知和识别周围环 境。
VS
详细描述
智能传感器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算 法,能够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在各种高精度测量场景中,如工业制造、 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智能传感器的高 精度检测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线通信
总结词
智能传感器具备无线通信能力,可以实现远 程数据传输和实时监测。
详细描述
通过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智能传感器能够 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实 现远程数据监测和控制。这种无线通信能力 使得智能传感器在各种远程监测场景中具有 广泛应用,如环境监测、智能家居、农业智 能化等领域。
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
持续研发与技术突破
鼓励和支持智能传感器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 和进步。
标准化与规范化
制定统一的智能传感器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不同厂商和系统之间 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
鼓励智能传感器与其他领域的技术融合,推动跨行业的协同创新与 发展。
应用领域拓展与跨界融合
智能家居
将智能传感器应用于家 居领域,实现智能化控 制和便捷的生活体验。
工业自动化
将智能传感器应用于工 业生产中,提高生产效
率和设备监控水平。
智慧城市
将智能传感器应用于城 市管理、交通、环保等 领域,提升城市智能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传感器系统
Intelligent Sensor System
栾楠nluan@
传感器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传感器是:
国民经济的“倍增器”
科学研究的“先行官”
现代战争的“战斗力”
法庭审判的“物化法官”
传感器是信息之源
传感器的定义
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从定义中可见,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它是自动化、科学测试、计量核算、监测诊断等系统的基础环节。
现代工业对传感器的典型需求
大型电站:5000台
大型钢铁厂:20000台
大型石化厂:6000台
汽车:30~100台
大型客机:3600台
●第一代为指针式(或模拟式)仪器仪表
●第二代为数字式仪器仪表
●第三代就是智能式仪器仪表
传感器的发展
传感器技术与信息系统的关系
作为获取信息的工具,传感器总是位于信息系统的最前端。
人类现代化历史可以归结为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历史,而自动化技术的三个核心环节:执行、控制、感觉。
传感器技术与信息系统的关系
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执行装置的自动化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放了人的体力。
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类的脑力。
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相比,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明显落后,与其广阔的市场和强烈的社会需求不相符合。
传感器技术与自动化的关系
木桶盛水的能力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桶板,而在自动化领域的三大基础环节中,传感器技术可是说是最短的一块,严重影响了整个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传感器的性能价格比提升最慢。
上世纪70年代至上世纪末:
执行器的发展 1 -> 10
计算机的发展 1 -> 1000
传感器的发展 1 -> 3
传统传感器的不足
传统传感器的特点:
结构尺寸大,不便于安装使用;
动态响应特性差,适用范围窄;
非线性问题严重,存在零漂等;
参数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
信噪比低,容易受到干扰;
存在交叉灵敏度,选择性、分辨率不高。
对传感器技术发展的要求
对传感器的需求:
增加品种,发展新型特种传感器;
减小传感器的体积和重量;
提供全数字化接口;
实现测量的自动化、智能化;
实现标准化,做到易用性,互换性好。
传感器技术发展
为适应智能仪器发展的需要,各种新型传感器不断涌现。
聋哑传感器(Dumb Sensor)
智能传感器(Smart Sensor)
网络化传感器(Networked Sensor)
传统的传感器是模拟仪器仪表时代的产物。
它的设计指导思想是把外部信息变换成模拟电压或电流信号。
这类传感器的输出幅值小,灵敏度低,而且功能单一,因而被称为“聋哑传感器”。
聋哑传感器
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加工工艺逐步成熟,新型敏感材料不断被开发出来。
在高新技术的渗透下,尤其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渗入,使微处理器和传感器得以结合,产生了具有一定数据处理能力,并能自检、自校、自补偿的新一代传感器——智能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的出现是传感技术的一次革命,对传感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智能传感器
网络通信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并渗透到各行各业,各种高可靠、低功耗、低成本、微体积的网络接口芯片被开发出来,微电子机械加工技术,将网络接口芯片与智能传感器集成起来并使通信协议固化到智能传感器的ROM中时,就产生子网络传感器;
为解决现场总线的多样性问题,IEEEl451.2工作组建立了智能传感器接口模块(STIM)标准,该标准描述了传感器网络适配器或微处理器之间的硬件和软件接口,是IEEEl451网络传感器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传感器能与各种网络连接提供了条件和方便。
网络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和网络化传感器的飞速发展可大大提高信号检测能力,进而推动智能仪器总体性能的提高。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由单个的传感器向传感器系统发展,传感器与仪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传感器技术向着智能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化(Intelligent)和集成化(Integrated),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集成化是实现智能化的重要措施,而对智能化的需求是推动传感器集成化的重要动力。
一个是工艺性的要求,一个是功能性的要求。
智能传感器是涉及微机械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电路与系统、传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模糊理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技术。
推动智能仪器发展的主要技术
传感技术
A/D等新器件的发展将显著增强仪器的
功能与测量范围
单片机
DSP的广泛应用
ASIC、FPGA/CPLD技术
LabVlEW等图形化软件技术
网络与通信技术
智能传感器的前景
目前,传感器正从传统的分立式,朝着单片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据光电行业开发协会(OIDA)作出的最新预测,在2003年~2006年期间,智能传感器的国际市场销售量将以每年20%的高速度增长。
智能传感器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商业、交通、环境监测、医疗卫生、军事科研、航空航天、现代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等领域。
智能传感器技术
1 智能传感器的定义及功能
1.1 智能传感器的定义
目前,关于智能传感器的中、英文称谓尚未完全统一。
英国人将智能传感器称为“Intelligent Sensor”;美国人则习惯于把智能传感器称作“Smart Sensor”,直译就是“灵巧的、聪明的传感器”。
所谓智能传感器,就是带微处理器、兼有信息检测和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的主要功能
具有自动校零、自动标定、自动校正等功能;
数据自动采集并具有预处理功能;
具有自检,自动故障诊断等功能;
具有自适应量程;
具有数据存储、记忆和信息处理功能;
数字化双向通讯,能做符号化输出;
具有一定的判断决策能力。
智能传感器的主要特点
具有高的测量精度;
具有好的动态响应速度;
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高信噪比和高分辨力;
具有自适应能力;
价格低,性价比高。
智能传感器实现的主要途径
非集成化的实现:
将传统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微处理器等组合为一个整体而构成系统。
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最经济、最快捷的一种方法。
集成化实现:
采用微机械加工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艺技术,以单晶硅为基材,将敏感元件、信号调理电路和处理器等集成于一块芯片上。
其特点是微型化、一体化、精度高、多功能、可阵列化、全数字化、“傻瓜”化。
混合实现:
以上两种方式的混合,兼顾成本、工艺和性能考虑。
智能传感器的主要形式
初级形式:
敏感元件+电路调理,无微处理器。
中级形式:
敏感元件+电路调理+微处理器。
高级形式:
高集成度,多维阵列化,具有信息融合功能,有些具有成像和图像处理等功能。
本课程内容
绪论
一. 经典传感器技术基础、原理
二. 智能传感器应用举例
三. 智能传感器系统集成技术
四. 智能传感器功能实现方法
五. 通信功能和总线接口技术
六.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