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解说词
六集电视理论片--《东方之光》解说词(1-3)
![六集电视理论片--《东方之光》解说词(1-3)](https://img.taocdn.com/s3/m/409b5c4633687e21af45a9d3.png)
六集电视理论片--《东方之光》解说词(1-3)编者按:理论和艺术的思维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有趋向真理的内在本性。
当理论创新借助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时候,自然会在人们面前展现一种新的意境,但这需要探索。
电视理论片《东方之光——“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就是这样一种探索。
现将正在拍摄的该片解说词陆续刊出,欢迎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序中国古代大诗人李白写过一首《日出入行》,歌颂东方升起的太阳,诗曰: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东岳泰山,气势磅礴。
站在泰山之巅观日出,人们方能领略李白那“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拥有那种与太阳同在、拥抱光明的一腔豪情,才能感悟东方之光的巨大魅力。
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太阳推动四时运转,万物更新,太阳就是创新的动力、生命的象征。
人们崇拜东方升起的太阳,更珍视心中理性的光辉。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人民,心中托起一轮理论创新的太阳,这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学说。
这是不落的太阳。
这是灿烂的东方之光。
第一集历史之门这里是科学测定的中国大地原点,是中国大陆的中心。
黄土高岗,苍郁沉雄,似乎是太阳原色所浸染;滔滔黄河,溢火流金,仿佛是太阳奔涌不息的血液。
这里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心。
2000年6月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来到十三朝古都西安。
总书记深情凝望三秦大地,思接千载,浮想联翩,仿佛找到了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
他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是啊,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动力,是政党生命的源泉;唯有创新,才能开启民族智慧,才能拥有人类文明,才能打开历史之门。
黄河,因流域生态的恶化,也因千百年过度开发,时有断流之虞。
政法系统专题片解说词
![政法系统专题片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5f45b54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9.png)
政法系统专题片解说词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我们的政法系统专题片。
在这里,我们将带您了解政法系统的工作,以及他们在维护社会稳定、法治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一、开篇
在我国的政法系统中,有一支忠诚、敬业、公正、廉洁的队伍,他们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平正义的重任。
他们是法律的捍卫者,是人民的守护者,他们是政法干警。
二、政法系统的职责与使命
政法系统是国家的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平正义,以及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
政法系统的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刑事司法、民事司法、行政司法、法治宣传、公共安全管理等。
三、政法系统的工作成果
近年来,政法系统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平正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工作成果:
1. 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安全。
政法系统加大对各类犯罪的打击力度,有效遏制了犯罪活动的上升势头,保障了人民群众的
生命财产安全。
2. 深化司法改革,提高司法公正。
政法系统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司法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3. 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保障民生福祉。
政法系统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了人民群众在法治方面的需求。
四、政法系统的未来展望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政法系统将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法治国,深入推进政法领域改革,提高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感谢您收看我们的政法系统专题片。
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新教材】8.3 法治社会 课件-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共34张PPT)
![【新教材】8.3 法治社会 课件-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402a5c240c844769eaeeb1.png)
镜头
调解现场
争议仲裁
诉讼
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 实现。(用法)
在纠纷发生后,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 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 纷、化解矛盾。
思维突破:在全社会吹遍法治春风
结合教材,根据课前查询的资料,分组探究并梳理: 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三、怎样建设法治社会
李某在一家运输公司做搬运工,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最初几个月李某能领到工资,可后来公司总是以各种理由拖 欠李某的工资。李某想打官司,又没钱请律师。他从广播里 听说法律援助可以帮助困难群众免费打官司,就抱着试试看 的想法到当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咨询。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李 某的申请。最终,李某在法律援助律师的帮助下,不仅讨回 了工资,还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之义。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 系( ) • ①依赖于村委会对国家事务的有效管理 • ②要求村民普遍提高民主法治道德素养 • ③有利于按照城市文明建设模式建设新农村 • ④有利于更好地调动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答案】C
• 6.“时代楷模”李培斌是山西省阳高县龙泉镇司法所所 长。他长期战斗在司法调解岗位上,调解矛盾纠纷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二、法治社会的内涵
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 致追求。(信法)
在法治社会中,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体公 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 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下列能有效防止村级小
微权力腐败的办法是( )
法院宣传片解说词
![法院宣传片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67e4947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c.png)
法院宣传片解说词秉司法巨剑,铸正义雄风一首献给XXX的赞歌引子:悠久的三秦大地,传承着正义与无畏的信念。
恢弘的古城风采,诠释着新时代律法与公平的真谛。
巍巍秦岭之南,浩浩渭河北岸。
西安,一座拥有着5000年厚重历史的千年古都,一座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文物古迹灿若星河的文化名城。
周、秦、汉、唐,四大盛世,千载风华,华夏文明从这里走向世界。
步入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西安,正以崭新的面貌向世界展示出中国的风采。
立足这方土地之上,XXX,秉持着司法公正,服务为本的发展理念,以聚焦未来的前瞻视野,不断提升司法理念和使命担当,以崭新思维和炙热的激情谱写出西安司法事业的曲曲赞歌。
峥嵘百年·扣响时代的钟声百年沧桑,那一次次深刻的变革,一页页厚重的历史,是光阴的见证,敲响了中国法制进程的钟声。
翻开XXX的发展史,从1910年12月清政府设立西安府地方审判厅,开启西安司法崭新时代,到1949年5月28日,伴随着新中国的全面解放,人民政府与XXXXXX旧址上成立了XXX,开始代表人民行使审判职权,至1955年2月15日,依照《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XXX改建为XXX,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XXX一百多年的发展史,见证着中国司法事业从萌芽走向壮大,更见证着西安这座千年古城近代司法史的变迁与发展。
历经百年的历史变迁,如今的XXX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干警436人,具有法官职务人员264名,下设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立案庭,审判监督庭,行政审判庭,审判管理办公室,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审判庭、执行工作局等14个审判业务部门。
砥砺前行·铸就法制的基石风雨兼程,使命的荣耀,铸公正典范。
剑锋所指,奋斗的征程,扬时代清风。
一路走来,XXX在司法审判、案件执行、司法改革等浩瀚方面,坚守为民职责,秉持公平正义,以保障之剑,用联动之剑,执强迫之剑,秉执行之剑,凭创新之剑,立民生之剑,为切实保障公民正当权益做出了主动的贡献,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赞誉。
《全民守法》(随堂练)(解析版)
![《全民守法》(随堂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7380f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9.png)
9.4全民守法课堂随练一、单选题1.《湖北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强调,到2025年,“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完成,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全社会普遍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良法善治基本实现,平安湖北建设取得明显实效。
上述方案旨在()①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推动法律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②厘清公民权责边界,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④推进全民守法,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详解】③④:上述方案旨在加强法治建设,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推进全民守法,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材料中的做法不涉及建立法律体系,也不涉及厘清公民权责边界,故①②不符合题意。
2.“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
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
”央视专题片《法治中国》第六集“全民守法”中的这段解说词,道出了全民守法对法治的重要意义。
大力推进全民守法,要求()①立法、司法和守法方面一律平等②鼓励和支持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诉求③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④利用普法方式及多元化载体推动全民学法用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详解】③④:大力推进全民守法要求,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利用普法方式及多元化载体推动全民学法用法,③④符合题意。
①:全民守法并不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且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的享受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平等遵守法律,并不是立法、司法一律平等,①说法错误。
②:全民守法,公民必须以合法方式表达诉求,而不是以各种方式表达诉求,②说法错误。
3.法律知识很枯燥,但法律普及很重要。
在互联网上,人们能看到许多法学专业教师把人们日常可能遇到的涉法问题进行演绎,用生动的事例讲授法治课,以案说法,以例释典,用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方式,让书本上的法条“活”起来,让人们“秒懂”生活中的“为与不为”。
第09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练习)(原卷版)
![第09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练习)(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b78af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7.png)
第09课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模拟精练+真题演练)D.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协共同主导地方立法工作4.(2023·山东淄博·统考三模)最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国家学问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商标、专利等领域执法职责连续由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担当,相关执法工作接受国家学问产权局专业指导。
这有利于( )①巩固上轮机构改革成果并发挥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优势②全面提升学问产权制造、运用、爱护、管理和服务水平③国家层面学问产权工作实现由执法爱护向管理服务的转变④减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压力提升学问产权执法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3·辽宁沈阳·沈阳二中校考模拟猜测)2023年,辽宁省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活动,为防止乱执法、任凭检查等执法扰企行为,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印发并公布了包含1万余项的“首违不罚”清单,最大限度削减对市场活动的影响。
“首违不罚”清单的制定和公布( )①细化了涉企执法,有利于形成更包涵的政企关系②厘清了行政执法边界,提高了其涉企服务的水平③完善了执法程序,让政府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④使行政执法更有温度,能推动市场经济健康进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2023·湖南郴州·校联考模拟猜测)2023年4月27日,湖南省委召开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会议。
会议指出要严格落实述法制度,提升领导干部重视法治、厉行法治的意识,推动全省各方面工作在法治化方面取得更加明显的进步。
述法制度( )①将推动党关于全面依法治省的重要决策部署在各部门得到贯彻落实②能发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学法用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③有利于政府部门严格规范依法行政,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④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法治力量,锻造高素养专业化法治队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23·广东汕头·统考三模)一枚国徽,一条横幅,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组成了一个简易又不失威猛的巡回法庭,区人民法院、街道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社区的党员代表、网格员、居民群众等100余人围观旁听……这是一起民事案件在社区公开审理的场景。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969bb348d7c1c709a145c2.png)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测试题时间: 45 分钟满分 50 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1.(湖北武汉中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一章第一条 : “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这说明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最为严格C.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D.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在 2019 年“国家宪法日”到来前 ,某校开展了“宪法在我心中”宣传活动。
在活动现场,发现多数同学对宪法的知识懵懵懂懂,宪法观念也十分淡薄。
如果你也存在类似情况,今后的打算是 ()A.认真学习宪法,把宪法作为主要学习任务B.善于使用宪法,用宪法解决生活中的所有困难C.监督宪法的实施 ,修改宪法D.认真学习宪法 ,把宪法作为自己的根本活动准则3.如图显示的是某市民因为闯红灯而被电视台曝光。
电视台的做法()A.合法 ,行使了正当的舆论监督B.合法 ,维护了正常的经济秩序C.违法 ,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D.违法 ,未经公民许可使用其肖像4.“你可以唱歌 ,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
”与这句话意思相符的是 ()① 权利是为自己的 ,义务是为他人的② 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③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容侵犯④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从权利义务的角度,找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八年级小东的父母都定期按时向税务机关纳税B.小健同学打市长热线电话反映校园周边小商贩的不法行为C.八年级学生小惠在学校经常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与他们和谐相处D.小华在郊游时,发现几个外国人在测量当地的地形,向公安机关报案6.某大学研究生林某某将剧毒化合物注入饮水机槽 .致使同寝室的黄某中毒死亡。
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林某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个案件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 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② 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③ 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也是道德所谴责的行为④ 要树立法治观念 ,以正确方式解决问题A. ①②③B. ①②④C.①③④D. ①②③④7.(2019.辽宁阜新中考 )国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奠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法院专题片解说词
![法院专题片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84345a114431b90d6c85c72a.png)
法院专题片解说词——厚德载法治公正树丰碑中国最古老的“灋”字。
“水”、“廌”、“去”三部分组成它独特的形体,廌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独角兽,性刚直,见不平,触不直者。
三者联体,寓意着"法"平如水、去不直的精神。
这个文字,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古代先民对于法治最初的描摹和历史的期许,凝结了古代人对于“法”这一特殊现象的见解。
面对它,人们总会油然生出某种根结于内心深处的敬意。
漫漫历史长河,逝者如斯,原本代表神明裁判的“灋”字虽然已淹没在岁月浩淼的烟波里,但人们对公平、公正的渴求却始终一脉相承。
今天,在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大楼里,正厅最醒目的一面墙上,镌刻着99个用不同字体书写的“法”字。
它们虽然笔法不同、形状各异,却表达和渲染着一种共同的意境,那就是绵延不息、传承发展的法的精神。
这栋大楼里的法官们,身着法袍、手持法槌,以法律的名义,用自己的理想、信念、智慧、责任,默默书写和诠释着“法”字的含义,也在书写和诠释着法律人永恒的追求······春生秋长,斗转星移,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走过了55年的发展历程。
回首当年,昆明市华山南路的小山坡上,简朴的四合院,青檐瓦顶的小楼就是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从前的办公处所,那些早已发黄的卷宗里还记载着新中国的第一代法官们审判案件的过程。
55年过去了,定格的是时间,流逝的是岁月,记录的是历史。
55年的风雨求索铸造了云南高院人心目中的法魂。
在岁月的流痕中,当年的四合院发展成气势恢弘的审判大楼;建院时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法官如今已是满头银发;当初的大檐帽演化成更能体现法官职业特色的法袍、法徽;案件审判类型也从建国初期单一的刑事审判发展到刑事、民事、行政三大系列;案件流程从过去的“立审合一”发展到立案、审判、监督、执行四个环节;全省法院审判案件总量从最初的几百件发展到现在的二十余万件;职能部门从过去的5个发展到今天的21个,工作范围拓展到审务、政务、党务三大领域;法官队伍从建国初期的60余人发展到400余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到80%,博士、硕士占到10%,学历层次和文化结构都有了大幅提升。
海报解说词
![海报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48fbfd7ba417866fb84a8ee0.png)
海报解说词亲爱的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这张海报能够进入决赛,我感到非常荣幸,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这其中的内涵吧。
首先,我选用了紫色纸张作为原材料,紫色代表高贵,常成为贵族所爱用的颜色。
在中国传统里,紫色是王者的颜色,如北京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亦有所谓"紫气东来"。
这也就象征着中国的美好未来。
同时也为丰富了这张海报的文化底蕴。
然后,我从设计上也下了不少工夫,深刻结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着重选取了文明-和谐这四个字作为这张海报的主旨。
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中国古长城贯穿着核心价值观这五个大字,格外醒目,这也就意味着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始终传承着华夏文明和继承着和谐的先进思想,一直延绵至今。
海报左下方的中华表,古朴精美,巍巍壮丽、和雄伟的长城相呼应,使人既感到一种艺术上的和谐,又感到历史的庄重和威严。
华表实际上已经与中华民族,和中国古老的文化紧密相连,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标志.华表系华夏文明的象征性标志,其产生于尧舜时代,设在街头表示用于征求群众的意见,是古老中国民主的见证。
今天华表已成为知识文明,民主正义,纯洁廉正的象征。
与此同时,我和我的搭档高文娟同学在合作的过程中也时刻贯穿着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敬业)的理念,各抒己见,巧妙地将对方的观点吸收融合。
王安石曾说过: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这也深深的让我们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我们完美的合作,怎么把这张海报的思想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可谓真是受益匪浅。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这也见证着我们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只有我们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从自我做起,不断的完善自我,才能更好的为建设美丽的新中国做出贡献。
2024北京西城八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教师版)
![2024北京西城八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46d84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d.png)
2024北京西城初二(下)期末道德与法治2024.7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它重点在细化经营者义务、强化国家保护、完善争议解决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2.近年来,我们坚持依宪立法,坚决把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贯彻到立法中,体现到各项法律法规中。
这是因为宪法①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②通过设置国家机构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④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备案审查工作,作出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对报送备案的1753件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司法解释、特别行政区本地法律等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对公民、组织提出的2878件审查建议逐一研究,督促制定机关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260多件。
对上述内容进行概括,最恰当的是A.深化宪法宣传教育 B.全国人大解释宪法C.加强宪法监督工作D.宪法修改更加严格4.学习八年级下册内容后,某同学在梳理宪法知识时,制作了下图。
根据相关信息推测,其中①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B.超越权限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C.依法监督权力行使D.公民要以宪法为根本的行为准则5.“我们的纠纷解决了,感谢你们的用心疏导。
”“不客气,这是居委会工作者应该做的,不要因为一些小纠纷影响了好心情,多换位思考、相互体谅。
”以上对话内容体现的维权方式是A.和解B.调解C.仲裁D.诉讼6.对下列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7.2024年4月15日是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校八年级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公文范文】“四五”普法,任重道远--教育系统“四五”普法教育专题片解说词
![【公文范文】“四五”普法,任重道远--教育系统“四五”普法教育专题片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9e52e010eefdc8d376ee3299.png)
“四五”普法,任重道远--教育系统“四五”普法教育专题片解说词——永嘉县教育系统“四五”普法教育专题片解说词片首语: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共和国的希望寄托在青少年身上,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新世纪、新机遇使中国的普法工程面对着新的挑战,中国的普法创举之路,依然是那么紧迫,那么漫长。
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就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四五”普法规划中,这项工作依然是重中之重。
永嘉县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司法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教育战线广大干部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全系统“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稳步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青少年法制意识有了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改革、稳定和发展。
第一辑:领导关怀永嘉县教育局历届党委都高度重视“四五”普法教育,把“四五”普法教育工作纳入局行事历中心工作任务之一,20XX年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则伟同志作了“四五”普法动员报告,拉开了全县教育系统“四五”普法工作的序幕,20XX年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翁冲云同志作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四五”普法”重要讲话。
会后,全县教育系统高度重视,按照规划和会议精神,进行层层发动,制定了规划,健全了机构,层层签订责任书,狠抓普法工作任务的落实工作。
原温州市市长钱兴中、温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林可夫同志、温州市教育局局长林卫平、永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套班子领导对于我县教育系统“四五”普法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寄予厚望与鼓励。
第二辑:普法活动篇全县教育系统“四五”普法教育活动,以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为重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创新普法形式,深化学法用法活动。
全县中小学陆续开设了专门的法制常识课,探索出了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设立了青少年模拟法庭,以直观的案例模拟审判进行普法教育。
电视法制节目(1)
![电视法制节目(1)](https://img.taocdn.com/s3/m/c66ae9693186bceb18e8bb6a.png)
第三节 法制节目的编导
l (三)应处理好几个辨证关系:
1、 “点”与“面”的关系 选题:切入点、立足点和落点 尽可能将“面”切到“点”上; 面---点:以典型案例阐述大的法理; 点---面:从类似的选题中寻找深层内涵 ,典型本质;
电视法制节目(1)
第三节 法制节目的编导
l (三)应处理好几个辨证关系:
电视法制节目(1)
第三节 法制节目的编导
(一)法制节目编导的自身综合素养
2、法学素养 要传播法,传播者必须懂法,具有法律意识; 两个层次:一是法制心理(感觉、情绪、习性) ,一是法制思想体系(思想、观点、理论)
电视法制节目(1)
第三节 法制节目的编导
(一)法制节目编导的自身综合素养
3、视听语言素养 法律是条文、是行为规范,是抽象的, 而电视是具象的,直观的; 切忌电视解说词法律文书化
电视法制节目(1)
第一节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历程与特质
l 一、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 3、繁荣时期(2004-至今) 江苏卫视《迷情追击—探案俱乐部》。“案 发”、“排查”、“鉴识”和“真相大白” 四个环节。 香港无线《百法百众》法制娱乐类节目。 北京电视台BTV-3“法治时段”,11:30《现 场说法》、12:00《法治进行时》、12:20 《大家说法》。
l (三)应处理好几个辨证关系:
3、“重”和“轻”的关系: “重”:重要的或重大的选题或内容;多 视角取材 “轻”:常规的、一般性的选题和内容, 开掘深度和独特性,以小见大。
电视法制节目(1)
第三节 法制节目的编导
l 二、法制节目存在的问题 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在《关于开展抵制低俗之 风净化荧屏声频工作方案》中提出重点整改法 制类节目的九种低俗化表现形式,九种低俗化 表现: 1、负面报道比例大,暴力描述过细,造成受众 安全感缺失; 2、节目本身缺乏法律意识,节目拍摄手法等违 法;
《中国司法》纪录片解说词
![《中国司法》纪录片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240b215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6.png)
《中国司法》纪录片解说词《中国司法》纪录片是一部深入探索中国司法体系的纪录片,通过揭示司法实践中的挑战、改革和成就,展现了中国司法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部纪录片进行全面的解说。
首先,该纪录片从历史角度出发,回顾了中国司法体系的演变。
它探讨了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形成,如秦朝的法家思想对司法实践的影响,以及明清时期的法律体系建设。
通过对历史的梳理,观众可以了解到中国司法体系的渊源和传统。
其次,该纪录片从法律体系的角度,介绍了中国现行的司法体制。
它涵盖了中国的法院系统、检察机关、律师行业和公安机关等司法主体,以及它们在维护法律公正、保护人权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
观众可以了解到各个司法主体的职责、权力和工作流程。
第三,该纪录片从司法改革的角度,详细介绍了中国司法体系的改革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它涵盖了司法独立、审判公正、程序公正、司法透明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和成果。
观众可以了解到中国司法改革的动力、目标和实施过程,以及改革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此外,该纪录片还从案件实践的角度,展示了中国司法系统在处理各类案件时的工作情况。
它涵盖了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等不同类型的案件,以及涉及到的证据收集、审理程序、法官裁判等方面的内容。
观众可以了解到司法实践中的挑战、困难和解决方法。
最后,该纪录片还从国际视野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司法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努力和成果。
它介绍了中国参与国际司法合作、加入国际组织、推动国际法律合作等方面的努力,以及中国在维护全球司法公正和促进国际法治方面的角色。
观众可以了解到中国在国际司法领域的影响力和贡献。
总的来说,这部《中国司法》纪录片通过多个角度的解说,全面展示了中国司法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改革成就。
它不仅让观众了解了中国司法的特点和挑战,也展示了中国司法体系在维护法律公正、保护人权和促进社会稳定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同时,它也展示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的努力和成果,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司法的视角。
新教材2023年高中政治 单元检测3 第3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部编版必修3
![新教材2023年高中政治 单元检测3 第3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部编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e26b33b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5.png)
第三单元检测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对哈耶克的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B )A.依据规则可以对所有人实施强制B.法律应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C.无论什么法律都符合民众的利益D.法治的最终目的是对个人实施强制[解析] 任何国家不可能对所有人实施强制,A错误;法治国家都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原则,法律应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B正确;C表述绝对化,排除;社会主义法治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而资本主义法治的最终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D排除。
故选B。
2.群众关注什么问题,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司法机关出台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环保部门重罚违法典型案件,监管机构加强食品药品领域稽查执法……法治让人民共享法治社会建设成果。
这表明我国的法治建设( C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③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④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 题干旨在说明我国法治建设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未涉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未涉及德治与法治相结合,①④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群众关注什么问题,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表明我国的法治建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C。
3.为了落实宪法关于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护人民健康的规定,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这是国家首次在法律层面上直接提出健康是人的基本权益。
制定和通过《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B )①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法治基础②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稳步健康发展③进一步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④是国家对人权的充分尊重和保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是国家首次在法律层面上直接提出健康是人的基本权益,制定和通过《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是国家对人权的充分尊重和保障,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法治基础,①④符合题意。
普法专题片解说词(范本)
![普法专题片解说词(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14fd40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9.png)
普法专题片解说词普法专题片解说词篇一:司法所专题片解说词冰莹的雪峰醉了,送来了天山欢腾的溪流,激情的瀚海起舞了,笑声洒满牧场、甜蜜挂满枝头。
大地锦秀,凯歌高唱,所有的祝福,所有的美,都献给你,献给走过五十三年辉煌历程的农十三师红星四场——这朵盛开在东疆大地上的和谐之花。
——题记巴木墩盛开和谐花巍巍东天山,皑皑喀尔里克峰,流淌千古的潺潺雪水,滋润着巴木墩平原,同时也孕育了一个兵团团场,这就是被世人称作进疆第一团的红星四场,从1959年的建场至今,短短53年,红星四场经历了巨大的转变;从地窝子到土窑洞、从土坯房到红砖房,再到如今整齐划一的住宅楼,职工群众一步步实现了“城市人生活”的梦想。
司法行政工作随团场经济社会建设步伐同步迈进,保驾护航,精心呵护和滋润着团场和谐之花。
红星四场司法所在十三师司法局、团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团场工作大局,认真履行职能作用,确保了团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职工群众安居乐业,为红星四场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发挥“三大作用”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阵地建设写华章多年来,局党组和场党委十分重视司法所阵地建设。
201X年建设完成了175平方米的司法所独立办公场所,购置了办公桌椅,添置了办公设备,配备了专用汽车,硬件的支撑极大地提升了办案人员的工作条件;为更好的服务职工群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司法所现有工作人员只有3名,其中司法行政编制2人,团场编制1人。
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服务职工群众,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201X年团场荣获兵团级“法治团场”称号,“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分别获兵、师先进集体称号,普法办也获兵师“先进普法办”关荣称号,司法所业务百分考核连续三年取得十三师前三的好成绩。
9.4+全民守法+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9.4+全民守法+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https://img.taocdn.com/s3/m/821a24f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d.png)
如何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总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宪法角度: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威。
(3)中国共产党角度: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4)立法机关角度: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提高立法 质量,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 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不同主体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1.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2.立法机关: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3.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4.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5.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6.社会和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5)行政机关角度: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 法。
(6)司法机关角度: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 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7)公民角度: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建设法治国家,必须推 动全民守法,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坚定捍卫者。
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央视专
题片《法治中国》第六集“全民守法”中的这段解说词,道出了全民守法对
法治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全民守法,要求( )
①立法、司法和守法方面一律平等 ②鼓励和支持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诉求 ③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观看《法治中国》有感
![观看《法治中国》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5706fded4028915f804dc269.png)
观看《法治中国》有感导读:本文观看《法治中国》有感,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全景展现依法治国篇章,很受教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引起大家强烈共鸣。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观看《法治中国》有感”,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文章在心得体会栏目,希望您能关注与阅读。
观看《法治中国》有感【一】我观看了《法治中国》的第一集和第二集,很受教育、深受鼓舞、感受颇深。
专题片非常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我们新时期改革与法治的新思想,使我们对十八大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这些高大上的话题有了一个精准而深刻的认识。
在专题片中,画面、解说词、字幕生动形象,系统地为观众展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壮阔历程,让群众感受到法治的重要性和历史必然性,通过生动的事例将法治植入每个公民心中,让宪法法律的权威成为全体公民的信仰,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推进打下基础。
专题片以深入浅出的故事、娓娓道来的形式告诉观众法律和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系紧密,更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一个现代化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现代化。
”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保障,是长治久安的必然路径,也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渴盼。
《法治中国》专题片彰显了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的决心与成就。
观看《法治中国》有感【二】8月18日,专题片《法治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全景展现依法治国篇章,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受到其宣传的鼓动,我也进行了观看学习,开篇以中国历史为背景,引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党和国家的道路该怎么走而引发深思。
以奉法者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作为回答上述问题的坚定而明晰的答案。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促进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作为重要目标。
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塑造法治文化,努力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治中国》解说词
《法治中国》解说词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节目《法治中国》。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国法治的现状和发展。
法治,是指以法律为基础,通过法律的公正和公正实施,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权益的保护,推动社会进步和稳定的一种制度。
作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基石,法治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法治的建设始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一段持续不断的探索与发展。
中国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方向,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等多方面工作,不断完善法治建设。
现在,中国的法治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们见证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同时,法律的适用和实施也更加公正和有效。
通过法律保护,人民的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了更好的实现。
中国也大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法治素养。
通过普法宣传、法治示范活动等形式,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了解法律,增强法律意识和遵法意识。
这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司法体制改革也在中国的法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构建独立、公正、高效的司法体系,完善司法责任制和内部监督机制,提高司法公信力和执行力度。
这为法律的实施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法治的核心价值。
中国倡导和推动建设人权法治国家,积极履行国际人权条约义务,加强人权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人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然,中国的法治建设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法律意识和遵法意识仍需提高,司法公正和透明度仍有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确保法治建设的顺利进行。
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法治建设,加强与国际社会在法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法治水平,为实现社会稳定和公正秩序做出更大贡献。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今天的节目《法治中国》就到这里。
希望通过本期节目,您对中国的法治建设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谢谢大家的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