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中国古代数学史》校本课程纲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高《中国古代数学史》校本课程纲要
《中国古代数学史》
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背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文化”和“数学人文价值”受到广泛关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然而,在现阶段高压力的升学现状下,很多高校忽略了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现阶段高中学生对数学的看法也大都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枯燥、难学。我们研究小组认为,数学史对数学教学有着强大的渗透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文化的奥秘,增强学生的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因此,数学史走进教学课堂的意义是重大的。b5E2RGbCAP 从始至今,中国数学的发展可谓跌宕起伏,经历了繁荣鼎盛时期,也有全面衰落的局面,到后来吸纳了西方数学的精华,逐步稳定的发展至今。中国的数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和货物交换产生以后,数与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陶器,上面已刻有表示1234的符号。到原始公社末期,已开始用文字符号取代结绳记事了。中国数学的发展伴随着历史的变迁,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学习中国数学史的同时,感受中国时代变迁、文明的进步,这对现阶段的高中生有着深刻的意义。p1EanqFDPw 中国的原创性数学在宋代达到最高峰,宋代可谓是数学发展史的鼎盛时期。宋朝数学家在方程论上的成就相当高,有“增乘开方法”、“天元术”等,让代数学有了相当完整的发展系统。此外还有《论古根源》的二次方程式的求根法、“会圆术”、“垛积术”、“隙积术”等等,在数学上的成就犹如繁星,数之不尽。当然,这个时期也涌现了不少在中国数学史上著名的数学家,如秦九韶、沈括、杨辉和贾宪等等。宋代数学成就的辉煌璀璨,让中国数学史更添不少色彩,成为我国珍贵的遗产。而前人的数学技巧,也启发着人们在数学领域的更多探索研究,成为21世纪多彩生活中的另一道风景线。
DXDiTa9E3d 元朝是我国数学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高峰。其成就和总体水平都处于世界数学的前列。元代的杰出数学家有朱世杰、李冶、王恂和郭守敬等,同时也有不少名著,如《测圆海镜》(1248)、《益古演段》(1259)、《算学启蒙》(1299)和《四元玉鉴》(1303)等。流传至今的数学著作还有《丁巨算法》、何平子的《详明算法》、贾亨的《算法全能集》、《透帘细草》、《锦囊启源》等。其重要成就包括天元术和四元术、招差术、弧矢割圆术。在宋朝的基础上,球面三角法、筹算、歌诀等都可以发展和完善,此外,还发明了珠算等等。通过元代数学史的阅读,学生必将体悟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数学世界,必将会被唤起空前的探索研究数学的浓浓兴趣,也必将收获以往的学习、生活经历所不曾带给他们的东西。RTCrpUDGiT 中国古代数学史是一份珍贵遗产,其中的古典作品至今犹闪耀着智慧之光,令人惊叹和喜爱。因而,引领学生了解数学史,走进数学史,去感受数学史带来数学的无限魅力,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总之,数学中的每个公式、定理背后都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中国数学史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领会数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此外,同学们深入了解作为国家的文化遗产的中国数学史,可以激发爱国热情,以一名中国人而自豪,在精神层面得意升华。
5PCzVD7HxA
二、课程总体目标
1、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概况、数学家的故事以及在我国古代数
学在世界数学史中的地位的了解。基本可以讲述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史。jLBHrnAILg 2、通过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学习,改变学生的数学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启发学生的人格成长。xHAQX74J0X 3、学生领会数学家的解题思想与方法,对中国古代数学的一些思想方法作简单评价,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能
力。LDAYtRyKfE 4、培养学生的数学读写能力,提高数学文化素养,完善学生数学认知结构。5、学生能够掌握一些著名的数学定理的思想方法,可以运用一些中国古代数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升。Zzz6ZB2Ltk 6、可以自主探究证明一些已有的中国古代数学定理,探究、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三、课程内容的选编和课时安排 1、教材内容的选编原则:(1)根据高中生的接受能力,选择能被高中生掌握的数学知识。(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数学成果。(3)选择应用性较强的数学知识。 2、编排的原则:(1)以不同朝代的数学成就为序;(2)以不同数学家的数学成果为序; 3、课时的安排:全部课程共 10 讲,一个学期完成,每周 1 讲(包含 2 课时)第一讲:古代数学萌芽(两课时)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萌芽原始公社末期,私有制和货物交换产生以后,数与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举例:文字符号取代结绳记事;古代人们创造了规、矩、准、绳等作图与测量工具;商代中期,在甲骨文中已产生一套十进制数字和记数法。dvzfvkwMI1 第二讲:《周髀算经》(两课时)rqyn14ZNXI 重点介绍《周髀算经》中勾股定理,及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行证明该定理。同时可以引入国外的一些勾股定理的证明进行比较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EmxvxOtOco 第三讲:《九章算术》(两课时)介绍《九章算术》中的分数四则运算、今有术(西方称三率法)、开平方与开立方(包括二次方程数值解法)、盈不足术(西方称双设法)、各种面积和体积公式、线性方程组解法、正负数运算的加减法则、勾股形解法(特别是勾股定理和求勾股数的方法)等。SixE2yXPq5 第四讲:圆周率的历史(两课时)介绍刘徽(魏晋南北朝)创造割圆术,利用极限的思想证明圆的面积公式,并首次用理论的方法算得圆周率为157/50 和3927/1250。祖冲之父子(南北朝)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 之间;提出祖暅原理;提出二次与三次方程的解法等。要求学生深刻体会极限思想,掌握圆周率的计算方法。6ewMyirQ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