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14篇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3eb95a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d.png)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包括汉字、词语、句子、段落和篇章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汇总。
一、汉字
汉字是中文的基础,学生应掌握常用汉字的书写和发音。
除了识字和认字外,学生还要学会将汉字组成词语和句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正确使用汉字。
二、词语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学生应掌握常用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各种词语的分类和用法。
三、句子
句子是语言表达思想的基本单位,学生应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并能够根据语境正确排列句子成分,组成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
四、段落
段落是语言组织思想的基本单位,学生应学会正确使用段落的开头、发展和结尾,能够根据内容和逻辑关系布置段落的结构,使其内容连贯,逻辑清晰。
五、篇章
篇章是由一定数量和长度的段落组成的完整文章,学生应学会正确使用篇章的标题、导言、主体和结论,能够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写出不同类型的篇章,包括叙事、说明、议论等。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汇总,学生应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不断积累和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语文科目知识点总结
![语文科目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779f00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b.png)
语文科目知识点总结语文是我们国家的国学科目,也是我们学习的基础科目之一。
语文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规范的体系。
了解语文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下面将对语文科目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字词语句段篇1. 字的认识字是语文的基础,了解汉字的基本知识对学习语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学生需要掌握汉字的形体结构,并且认识常用字的发音和写法。
2. 词的组成词是语言的基本单元,学生需要了解词的构成规则,掌握词的意义和用法。
3. 词语的辨析学生需要学会用词语辨析知识点来区分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 句子的构成句子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学生需要学会句子的基本结构和成分。
5. 段落的构成段落是语言的组织单位,学生需要了解段落的构成规则和段落之间的衔接。
6. 篇章的结构篇章是语言的组织形式,学生需要了解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二、阅读理解1. 阅读的基本技能学生需要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包括快速阅读、精读、扫读等。
2. 阅读方法学生需要了解不同阅读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包括直接阅读、推理阅读、逆向阅读等。
3. 阅读策略学生需要掌握一些阅读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包括寻找关键词、理清思路、注重细节等。
4.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需要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
三、写作表达1. 写作基本技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写作基本技巧,包括写作的结构、语言的表达、修辞手法等。
2. 写作方法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写作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包括叙事写作、议论文写作、说明文写作等。
3. 写作素养学生需要培养写作素养,包括思维活跃、语言丰富、意识敏锐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4. 作文修辞学生需要了解作文修辞的常用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帮助他们提高作文的表现力。
四、修辞手法1. 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学生需要了解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语文基础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803282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6.png)
语文基础知识汇总语文作为人们交流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其基础知识是我们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语文。
一、词语1. 字和词的概念字是汉字的基本单位,单纯具有字形,没有意义。
词是语言中意义最小的单位,能够独立使用,具有一定意义。
2. 词语分类•独立词:能够独立构成句子,表达完整的概念,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虚词:不能独立构成句子,主要用来构成句子结构和表达语法关系,如连词、助词、介词等。
3. 词语的搭配词语的搭配是指不同词语之间的组合关系。
正确的词语搭配能够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生动、优美。
二、句子1. 句子基本要素句子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
•主语:句子中说明所谈论的人或事物的成分。
•谓语:句子中说明主语所发生的动作或状态的成分。
•宾语:句子中接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对象。
2. 句子的种类•陈述句:陈述一个事实或观点。
•疑问句:用来提问。
•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等。
•感叹句:表示感情、感叹等。
三、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表达出其中的共同点,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感受。
2. 拟人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3. 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句式或词语,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四、修辞格1. 对偶对偶是在语言表达中使用相似或相对的词语、短语或句子结构,使表达更加生动、平衡。
2. 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更多主句和从句构成的句子,可以表达更加复杂和丰富的意义。
五、标点符号1. 逗号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成分,使语言表达更加清晰,适当的使用逗号可以提高句子的连贯性。
2. 句号句号用于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束,标明语句的完结,句号后面一般需要留一个空格。
六、文言文常用句式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形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语法结构,下面是一些文言文常用句式:•以…而…:表示由某种原因而产生的结果关系。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最新8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最新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611d7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a.png)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最新8篇)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作用篇一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文章的基本要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是文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以往各种写作论著论之甚详。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一系列精心选择、剪裁、并编织起来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最主要的思想和倾向(倾向就是对生活现实的憎爱情感或态度)。
将主题定义的中心词改成思想与倾向,虽只是一词之增,但由于它符合作文心理过程的实际,符合文章内容的实际,因而无论对写作实践或阅读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写作尤其是文艺创作,正如黑格尔所说:一方面求助于常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气的情感。
树立了主题是最主要的思想和倾向的深刻观念,将使习作者更自觉地用两条腿走路,更自觉地酝情发思,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激发。
这就是情感思维。
难以望其项背的出处篇二望其项背,出自明朱有炖《三度小桃红》:气味浑厚,音调复谐,毕竟是本朝第一能手。
近时作者虽多,终难望其项背耳。
译文:气味浑厚,音调又和谐,毕竟这是本朝第一手能。
近来作者虽然多,终难望其项背部罢了。
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百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望其项背它还有只能看到背影,看不清头部的意思,也可以用来比喻可以企及对方所达到的成就或境界,但通常以否定句表示与望的度对象有一定差距。
望其项背造句1、你能想象会什么望其项背声像,玛丽感觉还是要有深入的弟子都感到悲伤,那黑暗的日子。
2、曾八度入选全明星的姚明令多数NBA中锋难以望其项背,但最终他最大的对手可能一直就是他自己。
3、自然界中的螺旋形,奥妙无穷,人间杰出的美术家也难望其项背。
4、这是最伟大的童话故事电影,甚至没有一部能望其项背。
部编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8f27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0.png)
部编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语文基础知识1.汉字基础知识: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部首、音、义、形。
2.拼音知识:拼音字母、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规则。
3.词汇基础知识:词语、词组、搭配、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词义、词性等。
4.句子基础知识:句子的组成、种类、成分、主谓结构、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等。
二、文言文1.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语法结构、词汇特点、阅读方法等。
2.文言文常用句型:倒装句、比拟句、典故典例、夹叙夹议等。
3.文言文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复、排比等。
4.文言文的阅读策略:了解背景、明确中心、注意句子结构、理解上下文等。
三、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基础知识:现代文的表达方式、语法结构、词汇特点、阅读方法等。
2.现代文的常见文体:议论文、说明文、日记、说话等。
3.现代文的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设问等。
4.现代文的阅读策略:了解背景、倾听作者声音、抓住关键词、解读段落逻辑关系等。
四、写作技巧1.内容表达:如何选题、如何思考、如何组织、如何防止无脑打字等。
2.语言表达:如何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思想、如何用好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等。
3.篇章结构:叙事文的情节、议论文的分论点、说明文的结论等。
4.写作注意事项:审题、拓展思路、准确表达、语言简练、注重文采等。
五、文学常识1.古代文学:《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2.现代文学:鲁迅、莫言、余华、米兰·昆德拉等的作品。
3.文学常识:文学流派、文学史、文化背景、文学现象等。
4.阅读技巧:识别小说中的人物、了解小说的叙事技巧、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构思等。
六、文化修养1.传统文化知识:诗词歌赋、典故故事、历史事件等。
2.现代文化知识:音乐、电影、美术、时尚、生活技能等。
3.艺术鉴赏:民族音乐、美术绘画、舞蹈、话剧等的欣赏方法和鉴别标准。
4.社会常识:国情政治、社会事件、环保知识、安全知识等。
语文知识复习重点整理
![语文知识复习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cb5b40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0c.png)
语文知识复习重点整理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2.汉字的种类与结构3.汉字的笔画与笔顺4.常用偏旁部首及其意义5.易错字词的辨析二、词汇与成语1.词汇的分类与运用2.成语的来源与特点3.成语的故事与典故4.成语的误用与辨析5.常用成语的解释与例句三、语法与句型1.词类的识别与用法2.短语的结构与类型3.句子成分的分析4.句型的变换与运用5.病句的修改与辨析四、修辞手法1.比喻的作用与类型2.拟人的特点与应用3.夸张的手法与效果4.对偶的结构与韵律5.设问的技巧与作用五、文学常识1.中国古代文学概述2.古代文学作品与作者3.现代文学作家与作品4.文学体裁的识别与特点5.文学奖项与荣誉六、阅读理解1.文章的体裁与结构2.文章的主旨与大意3.人物形象的把握4.事件过程的描述5.文中信息的提取与分析七、作文写作1.作文的构思与立意2.作文的结构与层次3.作文的语言与表达4.作文的修改与润色5.作文的好词好句积累6.文言文的断句与朗读7.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8.文言虚词的辨析与作用9.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10.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训练九、诗歌鉴赏1.诗歌的节奏与韵律2.诗歌的意象与意境3.诗歌的情感与主题4.诗歌的写作手法与技巧5.诗歌的鉴赏方法与步骤十、口语交际1.口语交际的注意事项2.口语交际的表达技巧3.口语交际的场景与实践4.口语交际的训练方法5.口语交际的常见问题与解答以上是语文知识复习重点整理的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写出带有偏旁部首“心”的四个汉字,并解释其意义。
解题方法:通过记忆常用偏旁部首“心”,结合课本与教材中的例子,选择四个带有该偏旁部首的汉字,并解释其意义。
答案:心想、意念、快慢、怒火。
2.习题:请将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原句:他跑的很快,非常愉块。
解题方法:仔细阅读句子,对比汉字的正确书写,找出错误字词并进行修改。
答案:他跑得很快,非常愉快。
二、词汇与成语3.习题:请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并给出一个例句。
语文基础常识大全
![语文基础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9e1c3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0.png)
1. 汉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字有六种基本笔画,分别是横、竖、撇、捺、折、提。
2. 拼音:拼音是汉字的音序,用于帮助人们学习和记忆汉字的发音。
拼音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3. 词语:词语是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的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
词语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4. 句子: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句子的基本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5. 篇章: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篇章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
6.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在写作中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设问等。
7. 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包括诗、词、曲等。
古诗词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8. 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用于书写官方文件、经典著作等。
文言文的特点是词汇丰富、语法简练、表达含蓄。
9. 成语: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固定短语,通常由四个汉字组成,寓意深刻,形象生动。
成语大多来源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
10. 谚语:谚语是民间流传的简短而富有哲理的话语,用以表达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智慧。
谚语通常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
11. 对联:对联是一种具有对称美和韵律美的汉字书写艺术形式,通常用于春节等节日装饰门面。
对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三部分。
12. 书法:书法是一种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字体风格。
13. 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散漫的形式表现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主要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
14. 小说:小说是一种以虚构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体裁,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等。
15. 戏剧:戏剧是一种以表演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包括戏曲、话剧、歌剧等不同的类型。
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1b4281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3.png)
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一、词汇与词义1. 词的构成:词根、前缀、后缀2. 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3. 词义辨析:词语的意思、用法和搭配4. 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5. 词语的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二、句子的结构和语法1. 句子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等2. 主谓一致、时态和语态的使用3. 从句的引导词和结构4. 句子的呼应和对等结构5. 句子的省略和倒装三、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1.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 对偶、反问、设问等修辞方法的运用3. 修辞格的使用:比喻、拟声、拟态、夸张、反复、排比等4. 修辞手法的效果和作用四、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1. 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2. 文章的段落划分和段首句的写作3. 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描写文的写作技巧4. 文章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的运用5. 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的连贯性五、作文素材和写作技巧1. 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事物、人物、景物等2. 描写和想象:运用五感进行描写和想象3. 比较和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利弊等4. 议论和观点:自己的观点和对问题的看法5. 表达和推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推理思路六、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1. 阅读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2. 阅读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划分3. 阅读文章的细节和推理题4. 阅读文章的作者观点和态度5. 阅读文章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七、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1. 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常用词汇2. 文言文的词义辨析和文句的理解3. 文言文的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4.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翻译方法5. 文言文的背景和作者特点的了解八、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1. 修辞手法的定义和分类2.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3. 对偶、反问、设问等修辞方法的使用4. 修辞手法的效果和作用5. 修辞手法在不同文体中的应用九、作文素材和写作技巧1. 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事物、人物、景物等2. 描写和想象:通过五感对事物的描写和想象3. 比较和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利弊等4. 议论和观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对问题的看法5. 表达和推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推理思路十、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1. 阅读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2. 阅读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划分3. 阅读文章的细节和推理题4. 阅读文章的作者观点和态度5. 阅读文章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以上是语文基础知识点的一个概括,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提高语文水平和写作能力。
语文基础知识点
![语文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9d1f2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b.png)
语文基础知识点一、文字基础1. 汉字的起源汉字是中文的文字,起源很久远。
最早的汉字是象形字,是通过描绘事物外形来表达含义的。
2. 汉字的结构汉字的基本结构由笔画组成,有横、竖、撇、捺等组合构成。
汉字的构造非常复杂,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特点。
二、词语和句子1. 词语的分类在语文里,词语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有实在的含义,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虚词则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辅助性词语,如连词、助词等。
2. 句子的基本结构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一般由主语、谓语、宾语等组成。
句子有不同的类型,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根据语法结构的不同有不同的变化。
三、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含义,常用于提升文采和表达意境。
2. 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重复相同的语句结构或句型来达到修辞效果,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四、修辞格1. 比较比较是一种修辞格,通过列举两个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来加强论述和表达观点。
2. 反问反问是一种修辞格,通过提出问题而不期望得到答案,用以表达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五、修辞方法1. 描述描述是一种修辞方法,通过细致地描绘事物的特征、外貌、气息等,来使读者产生直观感受。
2. 议论议论是一种修辞方法,通过对事物进行评价、分析、辨析等,展开观点,引导读者形成自己的看法。
结语以上是关于语文基础知识点的简要介绍,语文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对语文基础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最全语文知识点总结
![最全语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59063c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5.png)
最全语文知识点总结一、文字的认识1. 文字的产生与发展2. 汉字的起源3. 汉字的基本结构4. 汉字的构字法5. 汉字的拼音6. 汉字的笔画及字形7. 汉字的字音8. 汉字的字义9. 汉字的词语10. 汉字的造字法11. 汉字的演变二、词语1. 词语的概念2. 词语的分类3. 词语的构词法4. 词语的衍生与合成5. 词语的评价与修辞功能三、句子1. 句子的概念2. 句子的分类3. 句子的成分4. 句子的句式结构5. 句子的联立、并列及主谓宾结构6. 句子的衔接方式四、修辞与修辞格1. 修辞的含义2. 修辞的种类3. 修辞的效果4. 修辞的运用技巧五、阅读与写作1. 阅读的技巧2. 写作的方法3. 写作的原则4. 写作的要点5. 写作的题目6. 写作的结构7. 写作的表达技巧六、古代文学1. 古代文学的概念2. 古代文学的形式3. 古代文学的特点4. 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5. 古代文学的作家及其作品6. 古代文学的影响七、现代文学1. 现代文学的概念2. 现代文学的特点3. 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4. 现代文学的作家及其作品5. 现代文学的影响6. 现代文学的发展与变革八、文学常识1. 文学常识的概念2. 文学常识的分类3. 文学常识的作用4. 文学常识的重要性九、写作技巧1. 写作技巧的基本要求2. 写作技巧的分类3. 写作技巧的运用4. 写作技巧的提高途径十、表达能力培养1. 表达能力的意义2. 表达能力的形式3. 表达能力的培养方法十一、阅读理解1. 阅读理解的重要性2. 阅读理解的方法3. 阅读理解的技巧4. 阅读理解的误区十二、写作能力培养1. 写作能力的培养方式2. 写作能力的提高途径3. 写作能力的发展方向十三、修辞技巧1. 修辞技巧的种类2. 修辞技巧的运用3. 修辞技巧的效果十四、文学概念1. 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2. 文学概念的分类3. 文学概念的修辞功能4. 文学概念的运用十五、表达方式1. 表达方式的种类2. 表达方式的运用3. 表达方式的效果4. 表达方式的特点十六、文学知识1. 文学知识的重要性2. 文学知识的分类3. 文学知识的运用4. 文学知识的发展方向十七、修辞形式1. 修辞形式的种类2. 修辞形式的效果3. 修辞形式的运用4. 修辞形式的特点十八、写作格式1. 写作格式的基本要求2. 写作格式的种类3. 写作格式的运用4. 写作格式的特点十九、语文教育1. 语文教育的重要性2. 语文教育的目标3. 语文教育的方法4. 语文教育的特点二十、言语表达1. 言语表达的含义2. 言语表达的形式3. 言语表达的效果4. 言语表达的特点二十一、阅读技巧1. 阅读技巧的种类2. 阅读技巧的方法3. 阅读技巧的误区4. 阅读技巧的提高途径二十二、写作能力1. 写作能力的重要性2. 写作能力的方法3. 写作能力的特点4. 写作能力的提高途径二十三、修辞手法1. 修辞手法的种类2. 修辞手法的方法3. 修辞手法的效果4. 修辞手法的特点二十四、文学作品1. 文学作品的类型2. 文学作品的形式3. 文学作品的特点4. 文学作品的分类综上所述,语文知识点内容繁多,包括文字的认识、词语、句子、修辞与修辞格、阅读与写作、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学常识、写作技巧、表达能力培养、阅读理解、文学概念、表达方式、文学知识、修辞形式、写作格式、语文教育、言语表达、阅读技巧、写作能力、修辞手法和文学作品等方面。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14篇)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80f90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5.png)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14篇)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
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
形容极度愤怒。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
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
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
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
也说百折不挠。
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
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
婆娑起舞: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归纳总结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134c5f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5.png)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归纳总结
一、词法
1. 词的概念
•词的定义:…
•词的分类:…
•词的构词法:…
2. 短语和句子
•短语的定义和分类:…
•句子的定义和分类:…
•句子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等
二、句法
1. 句子成分分析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2. 句子成分关系
•主谓关系:…
•谓宾关系:…
•定状补关系:…
•主谓宾关系:…
三、修辞与修辞手法
1. 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
•对偶:…
2. 修辞作用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引起读者的共鸣
四、修辞与文学作品
1.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运用
•《红楼梦》中的比喻
•《水浒传》中的拟人
•《西游记》中的对偶
2.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运用
•《活着》中的夸张
•《百年孤独》中的排比
•《围城》中的隐喻
五、阅读理解技巧
1. 文本分析
•文本的主旨:…
•文本的结构:…
•文本的语言特点:…
2. 阅读技巧
•注意关键词
•理清段落逻辑
•多角度解读文本
六、写作技巧
1. 写作结构
•写作开头:…
•写作结尾:…
•段落的连接:…
2. 修辞运用
•修辞手法的适用场景:…
•修辞手法的加分作用:…
•如何运用修辞提高文章质量
以上是关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包括词法、句法、修辞、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等方面。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归纳总结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2593a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2.png)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归纳总结
语文基础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学常识和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一、语音
1. 声母和韵母:汉语中有21个声母和29个韵母。
2. 声调:汉语中有四个声调,分别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3. 音节和音变:音节是语音中最小的单位,音变包括轻声、儿化、变调等。
二、词汇
1. 词类:汉语中常见的词类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
2. 短语: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等。
3. 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
三、语法
1.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2. 句子类型: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3. 复句和句群: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句群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句组成。
四、文学常识
1. 古代文学:包括《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
2. 现代文学:包括现代小说、散文、戏剧等。
3. 外国文学:包括希腊神话、莎士比亚等西方文学和亚洲文学。
五、文化背景
1. 古代文化:包括古代的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等。
2. 现代文化:包括现代的社会文化、流行文化等。
3. 世界文化:包括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初中语文基本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基本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fe22c9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e.png)
初中语文基本知识点总结一、文字的基本知识点1.汉字的构造与基本部首:汉字系统是一个由笔画构成的系统,其基本构造是左右、上下、外内。
汉字的基本部首有214个,是汉字字形的基本组成部分。
2.汉字的意思与构造:汉字是有意思的,通过右边的字母和字音来传达意思。
3.四书五经的概念:《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4.标点符号的基本使用:标点符号用于表示停顿、层次和修饰,例如句号(。
)、逗号(,)、问号(?)、感叹号(!)等。
二、作文的基本知识点1.作文的步骤与要求:作文的步骤包括构思、写作、修改和润色。
作文要求通常包括主题明确、结构合理、语言生动等。
2.作文的体裁与特点: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每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写作方式。
3.作文的修辞与表达:修辞是指通过运用一定的语言手法来加强作文的表达效果,如比喻、夸张、对比等。
4.作文的评价与修改:写完作文后,需要对其进行评价与修改,查找和纠正语法、结构、逻辑等方面的错误,以使作文更加完美。
三、阅读的基本知识点1.阅读的目的与方法:阅读的目的有获取信息、理解作者思想、欣赏美文等,阅读的方法包括快速阅读、细读、审读等。
四、语言文字知识点1.词语的辨析与使用: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需要正确辨析和使用,避免歧义和错误。
2.词语的搭配与运用:词语之间有一定的搭配规律,需要掌握常见的词语搭配,以使语言表达准确、地道。
3.词义的猜测与推理:在阅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生词或不熟悉的词语,需要通过上下文的提示和推理来猜测其大致意思。
4.词语的记忆与积累:词语的记忆和积累对于提高语言水平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背单词、多读书等方式来加强词汇的积累。
五、语法和修辞知识点1.词类与词义辨析:汉语中常见的词类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需要通过词义辨析来正确使用。
2.句子的成分和结构: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和简单句、复合句等结构。
中小学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中小学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3ba914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5.png)
中小学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中小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中小学语文必考知识点的归纳:1. 汉字知识:- 汉字的构造: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 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 常见的偏旁部首及其意义。
2. 词语知识:- 词语的构成:单纯词、合成词。
- 成语的来源、意义和用法。
- 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3. 句子知识:-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 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 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等。
4.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辨析。
5. 文学常识:- 古典文学名著的作者、内容、主题和艺术特色。
- 现代文学作品的作者和主要思想。
6.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的基本知识:韵律、平仄、对仗等。
- 古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7.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和语法特点。
-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8. 现代文阅读:- 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 分析段落结构和文章的层次。
- 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9. 写作技巧:-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
- 写作中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 写作中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表达。
10. 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
- 国内外重要节日和习俗的了解。
- 阅读习惯的培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不仅能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更能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语文常识知识点总结
![语文常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62714a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f.png)
语文常识知识点总结一、语文常识概述语文常识是指语言文字知识、修辞技巧、文学常识、语文学科相关知识等方面的基本常识。
在语文学习中,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课程内容,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水平。
二、语言文字知识1. 语音: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发音的基本单位。
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重读等都是语音的内容。
2. 字:汉字是中国古代的文字形式,是表意文字。
汉字有部首和偏旁,构成的字有形声、会意、象形、指事等不同类别。
3. 词:词是语言的最小独立的语义单位。
词的形式、意义、构词法等是词的内容。
4. 词义:词义是词语所代表的概念或对象。
词义的辨析和引申是词义的内容。
5. 词法:词法是语言中词的变化规律和使用方式。
词性、时态、语气等都属于词法的内容。
6. 句法:句法是语言中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
主谓宾、定状补等句法成分都是句法的内容。
7. 语法:语法是语言的规则和结构。
中文语法包括词语的搭配、句子的结构、主谓宾的关系等。
8.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用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的手段。
比喻、拟人、排比等是修辞手法的内容。
9. 文字书写:文字书写是指以规范的形式书写汉字。
笔画、笔顺、结构等都是文字书写的内容。
三、修辞技巧1. 比喻:比喻是附有意义的比拟现象。
通过比喻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和艺术感染力。
2. 拟人:拟人是指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
拟人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3. 夸张:夸张是指对事物的表现和描述过分放大,强调其特征和作用。
4. 排比:排比是仗着平行的语言句法结构把各组分并列在一起,表达对比或强调。
5. 对比:对比是指在文章中通过对比两种事物或现象,显示它们的差别或相互关系。
四、文学常识1. 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用语言艺术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作品。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都是文学作品的形式。
2. 文学史:文学史是指文学作品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变化。
语文知识点全部总结
![语文知识点全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37ce40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8.png)
语文知识点全部总结语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重要工具。
掌握好语文知识非常重要,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本文将对语文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包括汉字、词语、语法、修辞手法等。
一、汉字知识点1. 汉字的构造汉字是中国文字的基本单位,每个汉字都是由笔画组成的。
汉字的构造主要包括汉字的结构、笔画和笔顺。
汉字的结构一般由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组成,笔画是汉字的基本构成单位,组成汉字的基本笔画有横、竖、撇、捺、点、折等。
汉字的书写顺序是按照规定的笔顺进行书写的。
2. 汉字的发展历程汉字是中国文字的瑰宝,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汉字的发展可以分为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等不同的阶段。
3. 汉字的读音汉字的读音是通过拼音体系进行表示的,拼音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声母和韵母的组合可以构成汉字的读音。
4. 汉字的意义汉字的意义是通过字形、字义、字音等方面进行表达的,了解汉字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和使用汉字。
5. 汉字的使用汉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在书写、阅读、交流中都需要使用汉字。
二、词语知识点1. 词语的分类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可以分为单音词、多音词、简单词、复合词等不同的类型。
2. 词语的构成词语是由字组成的,词语的构成可以分为词素、词干和词缀等不同的组成部分。
3. 词语的意义词语是用来表达意义的,了解词语的意义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 词语的运用词语是我们交流和表达的基础,掌握好词语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三、语法知识点1. 语法的基本概念语法是关于语言结构和语言规律的学科,它可以分为句法、词法和语音等方面。
2. 句子的结构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由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不同的成分构成。
3. 词语的用法词语在句子中有不同的作用,它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不同的成分。
4. 语法的运用语法是我们使用语言的基础,掌握好语法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023中考语文必背知识点(精选14篇)
![2023中考语文必背知识点(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1a41d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3.png)
2023中考语文必背知识点(精选14篇)2023中考语文必背知识点(精选14篇)2023中考语文必背知识点篇1古文句子翻译《与朱元思书》1.急湍甚箭,勐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勐的巨浪好象奔马。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远。
争着高耸,笔直的向上,形成千百座山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追求高位的人,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了。
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4.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船随水流飘浮移动,随心所欲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5.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百鸟相互和鸣,鸣声和谐动听。
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在白天还像在黄昏时一样阴暗。
2023中考语文必背知识点篇224、人闲桂花落,液静春山空。
王维25、误人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26、山僧不识英雄主,何必晓晓问姓名。
朱元璋27、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28、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
徐通29、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30、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呜蛙。
陆游3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3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3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4、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35、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琵琶记36、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孔融37、小姑居处本无郎。
李商隐3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39、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张舜民40、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4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42、十载青山几战尘,还家何处访情亲。
严粲43、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苏轼44、不羡神仙羡少年。
袁枚4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46、千蟑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庵47、久在樊笼里,复得近自然。
陶渊明48、才如江海命如丝。
语文基础知识小结
![语文基础知识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337b066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6d.png)
语文基础知识小结语文基础知识小结下面为大家带来语文知识清单,希望可以帮到您!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小学到初中知识点语文大全
![小学到初中知识点语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aa30e0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b.png)
小学到初中知识点语文大全一、字词知识1. 字的组成部分及字的形体结构2. 声、形、义的关系3. 汉字的基本笔画顺序和写法4. 字形变化规律5. 词的构成方式6. 同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二、基础语法1. 词的分类和性质2. 句子成分的种类与功能3. 短语、分句的概念及分类4. 句子的主谓一致5. 语法规则的运用,如主谓宾、定状补结构等6. 倒装句、比喻句、祈使句等的构成与运用三、阅读技巧1. 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与步骤2. 标点符号的使用3. 理解并运用常见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仗等4. 分析短篇文章的结构与要点5. 掌握摘录、概括、总结等技巧四、写作表达1. 书写规范与规则2. 描写事物的外观特征和内在品质3. 细节描写与情感描写4.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写作技巧5. 诗歌、散文、记叙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五、修辞手法1. 比喻的使用方法与技巧2. 夸张的艺术表达3. 对仗、排比、倒装、设问等修辞手法的灵活应用4.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六、作文写作1. 作文的基本结构与要素2. 写作思路的拓展与构思3. 引起读者兴趣的开头与结尾4. 表达清晰、逻辑连贯的中间段落5.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丰富性6. 修饰语的运用与句子的衔接以上是小学到初中语文知识点的大致范围,通过系统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语法应用能力以及写作水平。
在学习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的阅读、写作练习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掌握语文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升综合素养,培养文学鉴赏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14篇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
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1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
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虎兕出柙虎、兕从木笼中:逃出。
比喻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
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
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
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
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
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饿殍(pi ǎo)遍野: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指不深入钻研。
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义愤填膺(yīnɡ):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
形容非常着急。
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
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不解决问题。
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大放厥(jué)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
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
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不可思议:①佛家语。
指思维和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微妙境界。
道教也借用此语。
②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恫瘝(ɡ uān)在抱: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阳。
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白头偕老: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恻(cè)隐之心: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忐忑(t ǎn t è)不安:心神极为不安。
兴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
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
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物华天宝: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人杰地灵: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高朋满座:形容宾客很多。
命途多舛(chuǎn):形容在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屡遭磨难。
冯唐易老:汉冯唐身历三朝,至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唐已九十馀岁,不能再做官了。
画栋珠帘:形容房屋装备的华丽。
李广难封: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
后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东隅已逝: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各抒己见: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艰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虚无缥缈:形容空虚渺茫。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
形容极端轻视。
扬眉吐气:扬起眉头,吐出怨气。
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迎刃而解: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
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兢兢业业: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庸人自扰;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
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雷霆万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2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
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
形容极度愤怒。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
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
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
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
也说百折不挠。
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
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
婆娑起舞: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发人深思:启发人深入地思考。
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耸入云天:形容高山,或者参天巨树的高大,比云还要高。
扭转乾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3一、字词基础1《新闻两则》鄂è:湖北省的简称。
豫yù:今河南省的简称。
绥靖suíjìng: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
阻遏zǔ’è:阻止;遏止。
锐不可当ruìbùkědāng:锐:锋利。
当:抵挡。
形容来势锐猛,无法阻挡。
芜湖荻港溃退要塞阌乡逃窜聿2 《芦花荡》尖利jiānlì:尖锐锋利。
能耐néngnai: [口]∶本事;技能。
悠闲yōuxián: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
寒噤hánjìn: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仄歪zè :倾斜。
央告yānggào:恳求。
转弯抹角:语言不便直说,以比喻、暗示或正言反说等方式表达。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苇塘堤防竹篙编算疟子吆喝蹿飒飒泅水莲蓬3 《蜡烛》拂晓fúxiǎo∶天快亮的时候;紧连黎明前的时间.瓦砾wǎlì: 破碎的砖瓦. 地窖dìjiào:贮藏用的地坑或地下室。
鞠躬jūgōng∶请安、低头,弯腰或屈膝以表示尊敬、屈从或羞愧;在跳方形舞时(向舞伴)行礼。
颤巍巍chànwēiwēi:震颤而动作不准确的样子。
偷袭迫击炮匍匐交叉腋窝名副其实=名符其实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4一、字母表(音序表)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其实就是英语26个字母的大小写,只是读音不同)二、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c s y w三、韵母1、单韵母:a o e i u ü (6个)2、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9个)3、鼻韵母:(前鼻音)an、en、in、un 、ün(后鼻音)ang、eng、ing、ong四、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shi、ri、zi、ci、si、ye、yi、yin、ying、wu、yu、yue、yun、yuan(16个)五、拼写需注意的事项1、j、q、x遇到ü ,两个小点要拿去2、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例:Beijing;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小学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总结修辞方式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1、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
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6、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0、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1、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标点符号小学常用标点:(16种) 逗号,句号。
问号? 感叹号! 冒号:分号;双引号“” 顿号、括号() 破折号——省略号…… 书名号着重号. 连接号(——) 专名号(----)基本概念及用法:1、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2、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3、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4、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5、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6、分号:表示停顿一般比逗号大比顿号小,复句间较大的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