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2学案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文言句式 第二课时(被动句)
第二课时【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的类型有:1.“见”、“于”、“……见……于”、“……受……于”表被动。
例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③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⑤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⑥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⑦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⑧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⑨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⑩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为”、“为……所”表被动。
例如: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毕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辈们得到了]④恐为操所先。
⑤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劫:胁迫,挟持]⑥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⑦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被”表被动。
例如: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②妆成每被秋娘妒。
③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④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五人墓碑记》)⑤燕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
4.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②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③戍卒叫,函谷举。
④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谏逐客书》)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当堂演练]一、请把下面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路出,子贡入见。
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同“盍”)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而志不远矣!”1、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译文:2、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译文:参考答案:1、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2、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道所容忍。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梳理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梳理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理解并识记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
3. 通过对文言文实例的分析,掌握文言文的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
4.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
2. 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的举例分析。
3. 文言文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的阐述。
4. 文言文翻译的训练和指导。
三、教学重点:1. 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掌握。
2. 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的理解。
3. 文言文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4. 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
2. 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分析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阐述文言文的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
3. 练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训练,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4.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教学课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安排,建议每章内容安排2-3课时。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文言文的重要性和高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题目的特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文言文阅读方法:教授学生如何快速准确地阅读文言文,如断句、推测词义、理解句式等。
3. 分析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举例讲解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 阐述文言文的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文言文作品,阐述文言文的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
5. 翻译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或短文,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指导学生如何准确表达文言文的意思。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复习教案
"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教案 "第一部分前言一、高考考查文言文的意义现代社会的交际,听说读写都不用文言,(除台湾写应用文还有些地方用到文言)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对文言是"听不到,说不出,读不懂,写不了",那么高考为什么还要考文言文呢?其实高考考纲的制定是由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决定的。
大纲对中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方面有明确规定,认为"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熊江平语)其依据在于:1、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2、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
⑴、从汉字的发展方面看,辨析现代汉语的语素要有古汉语的修养。
⑵、从篇章方面看,多读优秀的文言作品,它那严谨的布局、简洁的行文对提高现代文写作水平有帮助。
⑶、从文学鉴赏方面看,要了解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心态,非有中国古典文学修养不可。
建国以来,大陆的整体的语言表达水平有日益下降的趋势,传媒和文化人的语言表达失去典雅和古风,变得浅白化和粗俗化。
这实际上就是整个社会轻视文言,文言教育的血脉被切断的恶果。
事实上,以现行的香港中国语文教材来看,中一 30%,中二 35%,中三50%,中四中五50%~80%。
文言文到了高中阶段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001年新一期《中学语文教学》杂志"问题之鉴"栏目中韩军论述了"百年中国语文教育的八大关系"中就曾指出了"偏了白话,应重视文言"这一语言教育的百年弊症。
单从1993年至2000年高考情况看,高考文言文权重偏低,甚至有下降趋势,分值从93-98年的占15%下降到99-00年的12%(20-18分),题目设置也由最初的八题减到98年的七题到99年、2000年的六题,是不是屈从于现实的挤压呢?……庆幸的是,由于受近一年来人们对中国语文旧有教育进行的深刻反思的影响,人们对文言文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转变,新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也增加了,作为高中语文教学晴雨表的高考将作何调整,值得大家的思考。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语言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典型文言文例句,学会推断文言文词义的方法,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运用,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理解。
2. 教学难点:文言文词义的推断,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进行教学。
2. 利用多媒体展示文言文例句,辅助学生理解。
3.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复习状态。
2. 讲解与示范:分析典型文言文例句,讲解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用法,示范翻译过程。
3. 练习与讨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分组讨论,互相解答疑问。
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文言文现象,提高运用能力。
5.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收集学生反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1. 篇章分析:选取一篇高考真题文言文,进行篇章分析,讲解文章结构、主旨大意。
2. 题目解析:分析文言文题目,指导学生如何抓住题目的关键信息,提高答题效率。
七、教学过程1. 篇章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主旨大意。
2. 题目解析:讲解文言文题目的类型及解题策略,学生进行练习。
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提高解题能力。
八、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进行教学。
2. 利用多媒体展示文言文真题,辅助学生理解。
3.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导学案 - 副本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导学案——特殊句式运河中学北校区高三语文组复习目标:1、掌握文言句式变化的一般规律,掌握辨析文言句式变化的方法。
2、合作探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全面梳理句式的相关知识,并针对这一点做好相关的文言文翻译。
课前准备案一、温故而知新:特殊句式的分类回顾一轮复习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哪些,从必修教材中找一个典型例句,小组互相交流、讨论,每一个小组抽一成员为代表,进行交流,然后将文言特殊句式名称及例句写下来。
课堂学习案一、考点解读《考纲》明确指出: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和词类活用。
这一考点在近几年江苏高考中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尤其体现在翻译题中。
掌握这些特殊句式与用法,就是要求学生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理解和辨别,从而正确地翻译句子。
二、知识归纳与点拨1、展示课前准备案中的知识梳理,并进行点拨总结: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判断原则和翻译原则。
2、自我反思:写下你的薄弱环节的知识构成并举例分析。
三、学习致用1、下面的小文段涵盖了多种文言特殊句式,请对画线句子的句式特征作判断,有语言标志词的必须指出来。
岳飞诉冤①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
②为奸人秦桧所杀,③魂赴天庭,④诉冤于灵霄殿。
飞曰:“⑤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
⑥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之中,未敢自恤。
⑦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
⑧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⑨士民之有识者,云集麾下。
绳兀术,捣黄龙,迎二帝有回矣。
心之竭诚,人神共鉴。
⑩孰料忠而被谤,信而见疑,⑪为奸人害,如是正气不张,⑫则良善何恃?”帝命拘桧,庭杖而死。
2、合作探讨,理解高考文段。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 “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 “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第2讲考点突破学案文言断句课件新人教版
7.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文言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 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
附【参考译文】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朝太傅谢安的九世孙。父亲谢蔺,任正员外郎,
兼散骑常侍。谢贞幼年聪慧敏捷,性情纯厚。祖母阮氏起先苦于风眩病,每每发 作便一二天不能饮食。谢贞当时才七岁,祖母不食,他也不食,亲族都觉得他与众 不同。母亲王氏,给谢贞讲《论语》《孝经》,他读完便能背诵。八岁时,曾写 《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对他的诗赋有美好情趣感到惊奇,对亲近的 人说:“此儿将来可成大器,至于‘风定花犹落’一句,可以和谢惠连媲美了。” 十三岁时,(谢贞)略通《五经》大意,尤其熟悉《左氏传》,又擅长草书、隶书、 虫篆书。十四岁时,父亲离世,他顿首痛哭,数次哭得死去活来。父亲谢蔺遭逢
附【参考译文】 后世的学习,大概比先王那时候要更加兴盛。居处的安逸,饮食的丰盛,规矩约
束的严苛,先王那时候也不一定具备;但是学习就只为学习,施政者就只为施政。人 们聚集住在一起终年玩乐,有上进心的人只不过通晓经书,写写文章,以考取功名,已 经考取功名做了官,先前所学习的知识,很快就忘记并荒废了。一看文书记载的相 关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的事,就说:“我刚刚从政,哪里懂这些?”唉!后代说治理 国家的人常常赶不上先王的时代,就是治学与为政分开的缘故吧!
C.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 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提示】根据句意,“通经缉文”是一个整体,中间不应断开,且“既得之”“则 昔之所习者”各自独立,二者中间应断开,排除该选项。 D.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 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提示】根据句意,结合前面选项的分析,应是“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则昔 之所习者”,选项所断皆不准确,排除该选项。 答案:B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学案: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学案: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学案: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一、判断句用“者……也”表判断“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胜是阳城人)“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
”(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句末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方柯,天才也。
”(方柯是天才)用“者”表判断“方柯者,中国之人。
”(方柯,是中国人)用“为”表判断“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不能说是设法生财)用“乃”表判断“是乃狼也。
”(这是狼)“电脑乃高科技用具。
”(电脑是高科技用具)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齐策》)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二:文言文知识点全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二:文言文知识点全解析文言文知识点全解析在准备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的时候,了解相关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深入学习,才能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全面解析文言文的知识点,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用法。
第一部分:文言文的基本特征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部分,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
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它的基本特征。
1.物象助词与抽象助词物象助词是指指物化形特定的语助词,如“之”、“乎”、“之乎者也”等。
抽象助词则是指语气助词,如“兮”、“耳”、“者”、“也”等。
学习者要了解这些语助词的用法和差别。
2.杂阕体和楚辞体在文言文中,有两种不同的写作风格:杂阕体和楚辞体。
杂阕体是一种较为繁琐的写作风格,用于说明或敘述,而楚辞体则更感情化,用于抒发文化思维和个人的情感。
3.精神和文化意义在文言文中,精神和文化意义非常重要。
有些单词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下拥有不同的含义,例如“众人皆醉我独醒”,就不仅仅指人们在喝酒,还指不同的文化思维、社会行为等。
第二部分: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在了解文言文基本特征后,必须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以确定其用法。
1.名词名词在文言文中非常重要,是表达含义和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
名词按照语义可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通常是实存或性质等归类,虚词通常是具有一定功能的词。
2.动词动词是文言文的主要格局之一,是表现事件、行动、状态、思想等的方式。
文言文的动词同样可以根据语义和派生词来进行分类。
3.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是常见的修饰语,表示时间、地点、方向等具体的情境。
例如,“乃”表示时间,后置在动词前,说明此时是之后发生的事件。
4.数词和中文一样,在文言文中,数词主要用于表达大致的实数,例如“百”、“千”、“万”等。
在文章中,数词通常与名词联系在一起,用于修饰或强调其数量。
第三部分:文言文的基本规范了解了文言文的基本特征和语法后,学习者还必须牢记一些基本规范,才能使自己的文言文作品更为规范和精准。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学案文言文句式和用法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学案文言文句式和用法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学案: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
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胜是阳城人)“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2、句末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3、用“者”表判断“方柯者,中国之人。
”(方柯,是中国人) 4、用“为”表判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5、用“乃”表判断“是乃狼也。
”(这是狼)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7、没有任何标志,翻译时要翻译出“是”的,例如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苏洵《六国论》) 刘备天下条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8.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二、被动句 1、用“为”表被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嘲笑) 2、用“被”表被动“忠而被谤,信而见疑,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 3、用“见”表被动“……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4、用“于”表被动“不能容于远近。
”(不能被邻里所容)“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韩愈《师说》5、“受......于......。
”的形式表被动。
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6、“见......于......。
”表被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又如:见笑于大方之家。
7、用为或“为......所.....或“……为所……”表被动。
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苏洵《六国论》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
六、课堂训练
1、[答案]1、这是什么山谷?(判断句)
2、附近的邻居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我很傻,所以给这个山谷取名叫做愚公之谷。
(判断句)
3、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被动句)
2、答案:
①过去弥子瑕被卫君宠爱。
(被动句)
②所以,弥子的行为和当初相比没有变化,以前被称赞而以后却(因此)获罪的原因,是因为人的爱憎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被动句)
1、答案:
(1)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译文: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
(2)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译文: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3)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译文:“刚才有个小人在旁边胡说八道,
2、答案:
(1)、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译文:没有比做君主更快乐的事了!只有他的话没有人敢违抗。
(2)、公曰:“太师谁撞?”
译文:晋平公说:“太师,您撞谁呀?”。
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教案设计
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教案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2、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提高学生文言文翻译及阅读能力;3、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归纳积累课时安排:五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判断句)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教学过程:导入:考点阐释: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高考中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授新:一、判断句的定义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判断句在主谓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判断词“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二、常见判断句句式:1.……者,……也典型例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也典型例句: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为的是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者,……典型例句: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粟者,民之所种。
4.……者也典型例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共有二十多个君王,没有一个是使信约明确而固定的。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晏子,齐之习辞者也。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高考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导学案(附2)
高考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导学案(附2)主讲:李辉审查人:高二语文备课组学习目标掌握重要的文言句式学习重点重要的文言句式的特点学习难点现代句式和古代句式的语言区别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文言文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宾语可以分为下面几种: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
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2、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也要提前到动词前。
如:未之有也?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词的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
“之”和“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如:A、何陋之有?B、何厌之有?C、何后之有?D、马首是瞻E、惟利是图。
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求可使报秦之人)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知其事之宾客)(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之庙堂远之江湖)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句:(1)词结构“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当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状语后置”或“介宾结构后置”。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张衡传》)主谓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学习内容合作探究1、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2、定语后置的句式特点?3、状语后置的句式特点?4、主谓倒装句的句式特点?请根据问题梳理高中语文课本一至五模块的文言文,找出典型例句,分析比较,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搜集资料,从而探究出规律,合作完成文言句式专题的学习任务。
高考复习语文教材必修二文言文学案
必修二文言文学案[学案目标]1.系统归纳两篇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并“瞻前”而“顾后”,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
2.背诵其中的主要段落,对关键句进行精准翻译。
3.把握重要的古今异义词——古今同形异义词。
一、基础整合1.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患诸侯之所大患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②使使负栋之柱使六国各爱其人宜可使③暴暴秦之欲无厌暴霜露冒着忠义暴于朝廷④举举以予人函谷举杀人如不能举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决定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座,所B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第二次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顽固C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丧失,丢失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D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坚持到底六王毕.,四海一结束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①暴秦之欲无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②秦爱.纷奢向使三国各爱.其地③始速.祸焉不速.之客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⑤或.未易量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⑥李牧连却.之却.匈奴七百余里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⑥D.③④⑤4.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情况,并解释其义。
①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②未云何龙.③义.不赂秦④朝.歌夜.弦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⑥惜其用武而不终.5.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盘盘焉..始速祸焉..B.其势弱于.秦齐人勿附于.秦C.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苟以.天下之大不赂者以.赂者丧6.写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②洎牧以谗诛③秦人不暇自哀④赵尝五战于秦7.在横线上填上所缺的字。
①与而不助五国也。
②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③各抱地势,心斗角。
④房水,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⑤鼎玉石,金块珠,弃掷。
⑥奈何取之尽,用之如泥沙?二、重点突破(一)“可怜”“与”的理解1.解释下面句中的“可怜”。
语文高考复习板块2 文言文阅读 学案28 理解4类文言实词及其推义方法—勤于积累,善于推断
学案28理解四类文言实词及其推义方法——勤于积累,善于推断知识清单(五)文言实词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如是说:古汉语的问题,应该说是词汇的问题,解决了词汇问题,古代汉语就解决了一大半了。
一、四类文言实词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
这些词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实词、活用实词和偏义复词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1.通假字“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
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它可分为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三类。
虽然学习中教材对这三类作了区分,但是对于考生来说没有必要去细分它,只要能够在语境中判断出来即可。
学习通假字,一方面要积累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另一方面要根据通假特点去推断语境中的通假字。
2.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既指单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又指双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
它是文言实词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1)古今词义演变类型演变类型示例词义扩大“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词义缩小“谷”,古义指庄稼、粮食,今义指小米或稻谷词义转移“脚”,古义指小腿,今义指脚词义弱化“羞”,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词义强化“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感情色彩变化“爪牙”,古义是中性词,今义是贬义词(2)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当两个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同形时,多数情况下它与现代汉语不同,它是两个词,须拆开来讲,不要误认为它是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词。
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示例古义今义妻子妻子儿女(“妻”与“子”两词)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祖父祖辈父辈(“祖”与“父”两词)父亲的父亲亲信亲近信任(“亲”与“信”两词)亲近而信任的人(多含贬义)博学广泛地学习(“博”与“学”两词)学问广博精深3.多义实词多义实词,一直都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梳理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梳理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掌握常见的文言文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
3. 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4. 通过对文言文实例的分析,了解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文言文的句式、词汇、语法等特点。
2. 阅读方法:如何快速准确地阅读和理解文言文。
3. 文言文虚词、实词的学习:常见虚词、实词的用法和含义。
4. 文言文翻译技巧:翻译原则、翻译方法、注意事项。
5. 文言文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比喻、比拟、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文的重要性和高考中的分值占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文言文的句式、词汇、语法等特点。
3. 教授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快速准确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4. 学习文言文虚词、实词: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常见虚词、实词的用法和含义。
5. 翻译技巧讲解:讲解翻译原则、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文言文实例,讲解和演示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和总结文言文的特点和翻译技巧。
3.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题的正确率: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题的正确率: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5.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文言文梳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高考语文学案【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 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知识点精讲】固定句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袁先生传①薛季宣袁先生,讳溉,字道洁,汝阴人也。
尝举进士,免贡②,避地州西山中。
建炎初,集乡民为保聚,与.金人及群劫抗,屡克。
后移居蜀之富顺。
先生初从二程先生学,闻蜀薛先生名。
富顺邻家薛翁以卖香自给,其.子晨以香出,父则掩关待之。
子莫.而归,因不复事邻里,莫详其趋步。
先生疑其薛先生也,具刺③谒之,薛翁慢骂不应。
先生固已疑之矣。
间日再往,又不得前,于是积日屡造其门,薛翁喜而见之。
先生与之语,不对;再见谈古今百氏,又不得一言;三见纵论六经,薛翁才有喜色。
曰:“子学已博,然寡要。
夫经所以载道,而言所以明道,何以多为!”先生曰:“如先生言,吾心将以会道尔。
”薛翁击节称善,因.以所学授之。
居月余,励先生出关,薛翁因亦遁.去。
先生出关至夏口,岳开府飞必欲延至幕下,先生一见而.出,不辞而行。
语所知曰:“岳公武人而泥古,幕府无圆机之士,难乎免矣!”未几而及难。
先生因家荆州,往来夷陵、秭归诸郡,与士夫言必称善,悦其意旨,然后和之,循循然,人知其厚德君子也。
初,靖康后,天下兵荒甫.起,先生家为汝阴盛族,尝有客过其舍,先生察其状貌有异,白诸父曰:“客奸人也。
”徙家人避之。
是夜客以寇来,遂与乡社义兵斗死。
后众欲据前山为保,先生争之,不听。
独将妻子聚保山后。
已而,前山果没。
金人大至,欲以万众攻山后营。
先生坞中兵不满千,召其众计曰:“虏则势盛,吾知数术,保以一箭破之。
”其夕,虏砦山阿、先生使数十人各执鼓燧,如.四山伏,约虏军噪扰,燔山击鼓为应。
有谈经客愚甚,先生激使为虏装,窃虏号入宿虏酋帐下,以二矢授曰:“夜中发矢而窜。
”客如先生计,恇恇④仅能发箭。
虏营惊乱,顾见火光并起,鼓声四合,因溃自相攻杀数百人,遂不敢复至。
瓯浦薛某⑤曰:圣人之学不可复见,走于先生焉取焉?尝侍先生观弈,能为负棋,易置数子,以弱为强。
外舅强先生弈,则曰:“先人尝以弈为废事⑥,所不忍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2学案文言文复习——句式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类型,能根据语境进行辨别及准确翻译。
【考纲解读】“不同的句式”,包括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等。
【知识链接】《最高考》P63--65“答问互动”【考点透析】特殊句式之倒装句之三——介词短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修饰谓语的成分,有两种,放在谓语之前是状语,放在谓语之后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谓语后面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放在谓语后面的状语绝大多数是介词短语,这样的情况我们称之为介词短语后置。
按照介词短语修饰谓语的不同作用,我们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介词短语表示谓语的方式。
例1.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高祖本纪》“啖”是动词,“以利"是介词短语作状语,表示动词的方式。
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以利啖”。
整句话可译为:派郦生、陆贾去游说秦将,并利用财利进行引诱。
例2.淳于髡说之以隐《滑稽列传》“说”是动词,“以隐"是介词短语作状语,表示动词的方式。
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淳于髡以隐说之”。
整句话可译为:淳于髡用隐语劝谏齐威王。
2.介词短语表示谓语的原因。
例1.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返也《屈原列传》“以劝怀王入秦而不返也”是表示原因的介词短语,“咎”是谓语动词。
翻译时要将介词短语引导的原因提到整个句子的前面。
整句话可译为:因劝怀王入秦而怀王没有回来,楚国人民就完全归罪于子兰。
3.介词短语表示谓语的时间。
例1.文采不表于后也《报任安书》以身死之后文章不能留传后“于后”是介词短语作状语,表示动词的时间范围.“表”是动词谓语。
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文采于后不表也”。
整句话可译为:文章不能在后代流传。
4.介词短语表示谓语比较的对象。
例1.便于砥柱之漕《河渠书》“便”是谓语,是比较的点,“于”引出比较的对象“砥柱之漕”。
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于砥柱之漕便”。
整句话可译为:比经砥柱漕运方便。
例2.异于群子《鲁周公世家》“于群子”是表示比较的介词短语.“异”是表示比较的谓语。
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于群子异”。
整句话可译为:比其他兄弟强。
5.介词短语表示谓语的地点。
例1.又于秦军战于蓝田《高祖本纪》“于蓝田”是介词短语作状语,引导地点。
“战”是谓语动词。
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又于秦军于蓝田战”。
整句话可译为:再次和秦军在蓝天作战。
例2.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自序》“于河洛之间”是介词短语作状语,引导地点。
“见”是谓语动词。
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于河洛之间见父”。
整句话可译为:在黄河、洛水之间拜见父亲。
6.介词短语表示谓语的工具。
例1.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高祖本纪》“以组”是介词短语,表示谓语的工具,“系"是动词谓吾。
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以组系颈”。
整句话可译为: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带系着脖子。
例2.席以露床,啖以枣脯《滑稽列传》“以露床”“以枣脯”是介词短语,表示谓语的工具,“席”“啖”是谓吾。
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以露床席,以枣脯啖”。
整句话可译为:用没有帷帐的床给它做卧床,用蜜饯的枣干喂养它。
7.介词短语表示谓语的对象。
例1.至孝于鬼神《夏本纪》“于鬼神”是介词短语,表示谓语动作行为的对象,“孝"是动词谓吾。
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于鬼神至孝”。
整句话可译为:对祖先神明的祭祀却很丰厚尽礼。
例2.告纣之罪于天《鲁周公世家》“于天”是介词短语,表示谓语动作行为的对象,“告"是动词谓吾。
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于天告纣之罪”。
整句话可译为:向上天和殷民昭布纣的罪状。
【自主练习】翻译下列各句,注意特殊句式。
1.与籍避仇于吴中《项羽本纪》译:2.何以自于后世哉《孔子世家》译:3.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译:4.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译:5.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太史公自序》译:6.乡射邹峄《太史公自序》译:7.送子以言《孔子世家》译:8.比于戎翟《六国年表》译:9.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击秦,战于蓝田《屈原列传》译:10.浮于沅,湘《太史公自序》译:答案:1.和项籍一起在吴中躲避仇敌。
2.我凭什么来让后世了解和认识我呢。
3.他凭勇气在诸侯国之间闻名。
4.对于国家治乱的道理很明白清楚,对于应对的言辞也很娴熟。
5.回来后与武安君一起被赐死在杜邮。
6.在邹县、峄山参加乡射之礼。
7.送你几句话吧。
8.把它和戎翟相比。
9.怀王于是征发国内所有的军队,攻击秦军,在蓝田交战。
10.浮在沅水、湘水上泛舟。
特殊句式之四——被动句所谓的主动句、被动句是根据现代语法划分的。
谓语动词的语态表示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动作之间的关系:当句子的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执行者时,主、谓之间的关系称为主动语态;当句子的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时,主、谓之间的关系称为被动语态。
这样的句式称为被动句。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按照有无标志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标识的和无标识的。
本文就按照这一标准把《史记》中被动句现象加以梳理。
一、无标志的这种被动句在形式上与主动句没有区别。
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所以又称为意念被动句。
这类被动句没有明显的标志,仅仅是动词的运用过程中产生被动的意思,所以在理解是只能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
例1.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屈原列传》) 例2。
而如姬最幸。
(《魏公子列传》)例3.信方斩。
(《淮阴侯列传》)例4.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
(《太史公自序》)例5.文王拘而演《周易》。
(《报任安书》)例6.舜登用。
(《夏本纪》)二、有标志的有表被动的虚词的标志的,主谓之间的被动关系除了依靠意义上的关系外,还借助于特定的形式标志的句子,叫有标志的被动句。
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形式一般借助介词“被”来表示,古代汉语的形式被动句相对来说复杂些,主要有以下九种形式:1.“于(於)”引导的被动句。
这类被动句的构成,在及物动词后加上介词“于”(或“於”),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形式为“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
例1.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例2.不凝滞于物。
(《屈原列传》)例3.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4.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
(《赵世家》) 例5.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报任安书》)例6.学者牵于所闻。
(《六国年表》)2.“乎”引导的被动句,这类被动句和“于”引导的一样,因为“乎”在引导被动句时解释为“于”例1.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
(《孔子世家》)3.“为”引导的被动句。
这类被动句的构成,介词“为”的后面,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后面是及物动词。
形式为“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
有时省去施事者。
例1.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者。
(《屈原列传》) 例2。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刺客列传》)例3.何为为我禽。
(《淮阴侯列传》)例4.重为乡党而演《周易》(《报任安书》)例5.不能为容。
(《孔子世家》)4.“为……所……”引导的被动句.这类被动句的构成,“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并在动词前加上专门表示被动的动词词头“所”字,形式为“为+名词(施事者)+所+及物动词”。
例1.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羽本纪》)例2.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魏公子列传》)例3.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淮阴侯列传》)例4.吏当广所失亡,为虏所生得。
(《李将军列传》)5.“……为所……”引导的被动句。
“为所”是“为之所”的紧缩形式。
前面是动作的承受者,“为所”后面是动词。
例1.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项羽本纪》)例2.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李将军列传》)6.“见”引导的被动句。
在及物动词前加表被动的助动词“见”,形式为“见+及物动词”。
例1.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列传》)例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3.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刺客列传》)7.“见……于……”引导的被动句,助动词“见”引出动作行为,后面的于引出施事者。
形式为“见+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
例1.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管仲列传》)8.“被”引导的被动句,形式为“被+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
有时候省略施事者。
“被”引导的被动句一直沿用到现代。
例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9.“受”引导的被动句,形式为“受+及物动词”。
例1.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
(《夏本纪》)【自主检测】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孔子世家》)A.管仲囚焉。
(《管仲列传》)B.不容何病。
(《孔子世家》)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魏公子列传》) D.管仲既用。
(《管仲列传》)2.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禾仅偃,大树尽拔。
(《鲁周公世家》)A.中作而觉。
(《河渠书》) B.誓盟不信。
(《六国年表》)C.魏申徙武蒲之军并攻昌邑,昌邑未拔。
(《高祖本纪》)D.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3.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先即制人,後则为人所制。
(《项羽本纪》)A.秦襄公始封为诸侯。
(《六国年表》)B.告纣之罪于天。
(《鲁周公世家》)C.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
(《太史公自序》) D.九川涤原。
(《夏本纪》)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使不辱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A.便于砥柱之漕。
(《河渠书》) B.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屈原列传》)C.不得推择为吏。
(《淮阴侯列传》) D.知其不用。
(《淮阴侯列传》)【巩固检测】《最高考》P68 2014南京、盐城期末“答太虚书”【我的疑问】附自主练习答案:1.译为:靠谁救援呢?2.译为: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3.译为:没有哪一个不想寻求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臣来辅佐自己。
4.译为:仍不觉悟也不责备自己。
5.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6.译为:他没有什么功劳,凭什么能主持定约呢!答案:1.于是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士兵渡过漳河。
2.太子及知道这件事的门客。
3.陪侍在大殿上的臣子。
4.全部被封闭在里面的工匠和奴隶。
5.淮阴屠户中有个侮辱韩信的年轻人。
6.弟子和鲁国人在孔子墓地附近安家的有一百多户。
答案:1.C是主谓倒装句,其他各句都和例句一样是被动句。
2.D是定语后置句,其他句都和例句一样是被动句。
3.B是状语后置句,其他各句都和例句一样是被动句。
4.A是状语后置句,其他句都和例句一样是被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