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稼雨:中国隐士文化的产生与源流

合集下载

隐士与隐士文化课件

隐士与隐士文化课件
社会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
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部分人选 择隐士生活以缓解压力和寻求心理治疗。
现代社会隐士现象的特点与影响
特点
现代社会的隐士通常选择远离城市喧嚣的生活,追求自然、简约、内心平静的 生活方式。他们可能通过冥想、瑜伽、写作、艺术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 界。
影响
内心的平静。
他们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成功 隐士的哲学思想还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
和名利,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提 处,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升。
与自然共同发展。
隐士的文学艺术表现
隐士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多样, 包括诗歌、散文、绘画、音乐等。
这些文学艺术作品通常以表现 隐士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为 主题,强调对自然和内心的探 索和表达。
加强学术研究
通过学术研究,深入挖掘隐士文 化的内涵和价值,为传承和创新
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举办文化活动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隐士 文化节、研讨会等,促进隐士文 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其创新与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隐士文化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隐士文化,需要不断地挖掘和整理历 史文化遗产,同时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和需求,推陈出新, 为隐士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隐士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途径与方法
推广隐士文化教育
通过学校、社区等渠道,开展隐 士文化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 认识隐士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
和发展这一文化遗产。
建议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保护,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同时,推广内心平静和心理健康的 理念和方法,帮助更多人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此外,媒体也应该客观报道隐士现象,避免过度渲 染或贬低隐士生活。

隐士文化的发展历程

隐士文化的发展历程

隐士文化的发展历程隐士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源于人们对烦嚣世俗生活的厌倦与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隐士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道家、佛家,以及近代的泰戈尔、狄更斯等人。

下面就隐士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阐述。

隐士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道家和佛家。

道家强调个体内在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主张追求道的境界。

许多道家学者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纷扰,通过修炼来达到身心的平静。

同时,佛家也强调修行者要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摒弃物欲的扰乱。

隐士文化的核心理念可以在这些古代学派中找到共通之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感受到压力和矛盾的增加。

对此,一些现代的思想家开始呼吁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宁静。

20世纪初,印度的泰戈尔提出了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越物质的生活观念,他在自己的诗歌中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随后,法国哲学家贝纳尔多·索雷尔倡导一种“简约至上”的生活哲学,主张舍弃功利主义的观念,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这些思想家的影响,使得隐士文化在现代社会重新受到关注。

二战后,世界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娱乐、物质享受的追求越来越高,但同时也导致了精神追求的缺失。

在这个背景下,隐士文化开始迎来了一波高潮。

20世纪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标志着对权威的质疑和对自由心灵的追求。

一些人选择隐居山林或乡村,摆脱都市的喧嚣,追求简单、自由的生活方式。

同时,东方哲学、禅宗思想等在西方也逐渐受到关注,这进一步推动了隐士文化的发展。

21世纪以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蔓延,进一步加剧了现代人的压力和疲劳。

在这个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对精神追求的需求日益增加。

这使得隐士文化再次焕发出了新的绿芽。

隐居山林、打坐冥想、禅修静养等方式成为一些人追求内心宁静的手段。

同时,受到社交网络泛滥的困扰,一些人开始选择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通过虚拟隐藏来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宁。

隐士文化的发展历程几乎贯穿了人类历史的长河。

隐居、隐士与隐士文化的兴起

隐居、隐士与隐士文化的兴起

隐居、隐士与隐士文化的兴起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又重要的一部分,其文化主体是隐士。

自古以来,不仅隐士人员众多,而且对于隐士的称谓也纷纭复杂。

按照蒋星煜在《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的统计,自尧舜时代一直到民国期间,各种文献中有记载的隐士不下万余人,而其中事迹历历可考者也数以千计,其名称则主要有隐士、高士、处士、逸士、幽人、高人、处人、逸民、遗民、隐者、隐君子等十一种之多。

以上这些名称中,最能代表其特征的仍然是隐士,所以隐士的称呼也最为流行。

隐居与隐士隐士据说早在尧舜时代就已经有了,晋皇甫谧著《高士传》记载了九十多位高士的故事,便是从帝尧时期的被衣开始讲起的,但他提到的前十几位隐士都是传说中的人物,而最早的有确切记载的隐士是春秋时期的老子。

与此相一致,最早关于“隐居”的说法也出现于春秋时期。

《论语·季氏》引孔子的话说:“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其中“隐居”一词的意思,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差不多。

因此,就今天所能见到的文献来说,最早提出“隐居”一词的是孔子,他在春秋时期就有了这一说法。

“隐士”的意思是指“隐居不仕的人”。

它有两层意思:一是“隐”,即隐居,隐士一定是隐居的人;二是“士”,即士人,隐士一定是士人。

“隐士”的意思是指“隐居的士人”。

隐居在这里是和出仕做官相对而言的,“隐居的士人”,就是隐藏起来不出来做官的士人。

根据上面的两层意思,并不是所有隐居的人都是隐士,隐士必须是士人;也不是所有不做官的士人都是隐士,想做官做不上的士人就不是隐士;“隐士”是指那些有才能、有德行、能做官,但又因某种原因而不出来做官的人。

最早提到“隐士”这一术语的是战国时期的荀子,他在运用这个词的时候,意思就是指“隐居不仕的人”。

《荀子·正论》中说:“天子者……道德纯备,知惠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天下无隐士,无遗善。

同焉者是也,异焉者非也。

中国的隐士文化

中国的隐士文化

7、以隐求官。如唐代卢藏用。刘肃《大唐新语·隐逸》记载,卢藏用考中进士,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果然以高官被聘,授官左拾遗。后来,另一隐士司马承祯亦被征召而坚持不仕,欲归山。卢藏用送之,指终南山云:“此中大有嘉处。”
这就是后来的“终南捷径”。用这种隐居手段已求高官者,实非真正的隐士。
隐士的三种境界:
一、看破人生的人才往往想过隐居的生活。与世无争,这是小隐。
二、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视他人与嘈杂于不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
三、隐身于朝野之中,面对尘世的污浊、倾轧,钩心斗角却能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历代隐士,大抵可分为十种:
10、所谓“隐于朝”。
有人统计过,古诗中约有三成的诗歌出自隐士之手,正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现在最多人说的就是:“大隐隐于市”,陶渊明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隐士了。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中国的隐士文化
隐士文化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古代,士人隐居,多是因为社会的黑暗动乱,如魏晋之际出现了“竹林七贤”、“浔阳三隐”,均是因为当时官场的黑暗。他们的个人才能得不到统治阶级的认可,遭受排挤,个人的社会价值无法实现,便愤然远离世俗,归隐山林。但却因此成就了中国隐士文化。
4、忽官忽隐。如元末明初的王蒙,明末董其昌,做了几年官,又去隐居,朝廷征召,或形式有利,又出来做官,做一阵子官又回去隐居。
5、假隐。如明代陈继儒,虽不做官,但好和官家打交道,有人写诗讥笑他“翩翩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家”。

隐居、隐士与隐士文化的兴起

隐居、隐士与隐士文化的兴起

隐居、隐士与隐士文化的兴起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又重要的一部分,其文化主体是隐士。

自古以来,不仅隐士人员众多,而且对于隐士的称谓也纷纭复杂。

按照蒋星煜的统计,自尧舜时代一直到民国期间,各种文献中有记载的隐士不下万余人,而其中事迹历历可考者也数以千计,其名称则主要有隐士、高士、处士、逸士、幽人、高人、处人、逸民、遗民、隐者、隐君子等十一种之多(蒋星煜编著《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页)。

以上这些名称中,最能代表其特征的仍然是隐士,所以隐士的称呼也最为流行。

隐居与隐士隐士据说早在尧舜时代就已经有了,晋皇甫谧著《高士传》记载了九十多位高士的故事,便是从帝尧时期的被衣开始讲起的,但他提到的前十几位隐士都是传说中的人物,而最早的有确切记载的隐士是春秋时期的老子。

与此相一致,最早关于“隐居”的说法也出现于春秋时期。

《论语·季氏》引孔子的话说:“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其中“隐居”一词的意思,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差不多。

因此,就今天所能见到的文献来说,最早提出“隐居”一词的是孔子,他在春秋时期就有了这一说法。

“隐士”的意思是指“隐居不仕的人”。

它有两层意思:一是“隐”,即隐居,隐士一定是隐居的人;二是“士”,即士人,隐士一定是士人。

“隐士”的意思是指“隐居的士人”。

隐居在这里是和出仕做官相对而言的,“隐居的士人”,就是隐藏起来不出来做官的士人。

根据上面的两层意思,并不是所有隐居的人都是隐士,隐士必须是士人;也不是所有不做官的士人都是隐士,想做官做不上的士人就不是隐士;“隐士”是指那些有才能、有德行、能做官,但又因某种原因而不出来做官的人。

最早提到“隐士”这一术语的是战国时期的荀子,他在运用这个词的时候,意思就是指“隐居不仕的人”。

《荀子·正论》中说:“天子者……道德纯备,知惠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天下无隐士,无遗善。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的隐士文化由来已久,隐士可以分为政治性隐士、宗教性隐士和生活性隐士。

西方也有隐居这种生活方式,虽然隐居者不能算是典型的隐士。

自然文学的作者们有的是隐士或当过隐士,比如梭罗、惠特曼谷、巴勒斯、缪尔等。

东西方隐士们并不是目不识丁或能力欠缺的凡人,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超常的文化修养和人生智慧。

他们并不是不能做官发财,而是不愿过那样追求名利的人生。

出世与入世只在自己的内心选择,且有选择的权利和余地。

他们都对繁华尘世感到深深厌倦,不喜欢社交过于频繁、被俗事缠身的生活,想要寻找世外桃源避世隐居,同时在精神上步入从容闲适、与世无争的隐逸净土。

他们都热爱山水、热爱自然,以自然为生活与修身之道,这个自然不仅是作为对象的大自然,也是“自己本来这样”的自然,自然运行之道。

所以这些隐士们安静恬淡,舍弃了对物质享受的追逐。

西方的隐士们重视生命对于个人的价值,具有很强的个体本位意识,无法完全摆脱现实的牵绊。

所以他们不拒绝名声,往往有很高的社会声誉,并利用这些声誉去做影响社会的事业,比如爱默生、巴勒斯、利奥波德等。

这些隐士们会把自己的隐居生活写成书籍,这就是“自然文学”。

在美国,“自然文学”是最悠久的文化传统,完全可以与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学相媲美。

美国人踏上北美大陆时就开始了创作。

与之相比,中国的隐士们主张“天人合一”,在“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然率真环境中解读人生的“真意”。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中国人的隐居理论与实践陈连山作为一种现象,隐居虽然不是人类生活的常态,却是人类一种相当多见的行为。

当然,世界各地的人们之所以隐居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对于隐居、特别是长期隐居者——隐士的态度和评价也各有差别。

因此,各国的隐士文化是存在差异的。

本文根据中国古代历史中隐士文化赖以存在的理论依据以及各种隐士的隐居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在中国文化体系中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一、隐士的概念和一般意义当前中国学术界研究隐士现象的著作很多,对于隐士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隐士们的文化贡献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但是其中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很多学者认为中国隐士已经消亡。

我认为他们的隐士概念存在一些问题,才导致了这样的结论。

隐士,在中国古代又称为隐者、隐逸、高士、作者、隐君子、隐夫、隐生、隐民、幽人、退士、逸士、逸(佚)民、逸人、遗士、遗人、处士、处人、岩穴之士、山谷之士、山林之士、山人、山民、隐介、居士、方外之士等等。

古人所说的隐士是指长期隐居,有条件为官,但拒绝为官的人。

现代中国学术界使用的隐士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隐士概念指古今中外所有长期隐居、不参与社会主流生活的人。

狭义的隐士概念则只包括中国君主时代隐居的士人,这是从中国古代的隐士概念沿袭下来的。

个别学者的隐士概念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在中国,流行使用狭义的隐士概念。

很多学者把隐士定义为隐居的士人1。

于是,隐居就被视为士人抗拒特定的历史文化(中国从秦汉至明清的封建社会制度)对于士人的压迫而产生的一种行为。

按照这种狭义概念,隐士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结束而结束2。

这种观点由于其定义过于狭窄,把士人之外的所有隐居者都加以排除——当然外国的隐居者更无法进入其中,因此其结论必然限制在中国古代隐居的士人小圈子里。

这样,就不能全面认识隐居对于人类的普遍性,更不能准确理解隐居的性质和意义,也无法在国际间进行交流。

中国存在大量隐士,印度、韩国历史上也有不少隐士。

隐士文化

隐士文化

空谷幽兰
隐士文化

《辞海》:“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 ” 《南史〃隐逸》: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 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 《易经》:“天地闭,贤人隐。” 《南史〃隐逸》:“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 气。 ” 一般的“士”隐居也不足称为“隐士”,须 是有名的“士”,即“贤者”。即有才能、有学 问、淡泊名利、处江湖之远、能够做官而不去做 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
隐士文化的兴起:
隐士文化自古便有,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 隐,自古而然。但在魏晋时期,隐士人数为历 史之冠。这既和当时道家崇高自然的思想影响 有关,也和当时战乱频繁和门阀氏族之间倾轧 争夺的形势有关。知识分子一旦卷入门阀氏族 斗争的旋涡,就很难自拔。孔子说过“邦有道 则仕,邦无道则隐”;孟子也说过:“穷则独 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以,当时的知识 分子有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远离政治,避实 就虚,探究玄理,乃至隐逸高蹈。
隐士的三种境界:
一、看破人生的人才往往想过隐居的生活。与世无 争,所以有人解甲归田。这是小隐。 二、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视他人与嘈杂于不闻不 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 三、在朝为官,面对尘世的污浊、倾轧,钩心斗角 却能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不与世争,不与世 浊,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才是归隐的最高境界,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隐士,所以谓之“大隐”。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我总是被孤独吸引。当我还是 个小男孩时,我就很喜欢独处。 那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跟其 他人在一起,而是因为我发现 独处有如此多的快乐。有时 候,我愿意躺在树下凝视着树 枝,树枝之上的云彩,以及云彩 之上的天空;注视着在天空、 云彩和树枝间穿越飞翔的小 鸟;看着树叶从树上飘落,落到 我身边的草地上。我知道我 们都是这个斑斓舞蹈的一部 分。而有趣的是,只有当我们 独处时,我们才会更清楚地意 识到,我们与万物同在。

2016年南开大学中国叙事文学与文化 宁稼雨 考博复试线 考博真题 考博参考书

2016年南开大学中国叙事文学与文化 宁稼雨 考博复试线 考博真题 考博参考书
比如,汉语的“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译成 This is like showing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 其中,“鲁班”变成了“Lu Ban the mater carpenter" 否则鲁班究竟是什么人,不知道典故的外国读者 就会 感到茫然。这类译法在英译中比较常见,如巧克力糖(chocolate),鸦片烟(opium), 高尔夫球(golf),来福枪(rifle),尼龙布(nylon)。
指导教师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40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5 中国叙事文学001 英语、1002 日语、 1003 俄语、1004 法语、 1005 德语 选一③2454 中国古代文学④3469 中 国叙事文学与文化
考博常见问题
一、考博需要注意的五大事项 1、目标明确
系。第二遍,画出重点内容,并适当记忆,掌握该教材的一般知识点,尤其是该 书的精华部分和大致脉络、主要观点应非常清楚。个人看书习惯可能不同,既可 以做读书笔记,也可以就在书上画,然后再整理出一个个的理论、观点。这里要 注意学会比较研究的方法,即比较各个理论之间的异同,从而确立自己的立场。 对研究领域当前的热点问题,尽可能找些资料看看,并初步思考这些问题以使自 己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观点,有心得的地方应专门记录下来。如果说前两遍是考生 自我学习消化的过程,第三遍则是直接为考试做准备的,应放在离考试日期较近 的时间内(以一个月内为宜)。其目的就是为了使自己前面学到的东西不至于在考 场上反映不出来。
3、词汇 保守估计,考博英语需要掌握 7000~8000 单词,900 常用动词短 语。当然,一般掌握了六级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词汇,通过考博英语也没有 多大问题,只是词汇题可能失去少数分数。长期关注和研究考博英语试题,反对

从《世说新语》看中国隐士文化

从《世说新语》看中国隐士文化

些 清高孤介 、 洁身 自爱 , 知 命达理 , 视富 贵如粪 土的文 人, 则被称为 “ 隐士 ” 。除 了隐士外 , 人们还把 如此人等 称 为高士 、 处士、 逸士、 幽人 、 高人 、 处人 、 逸 民、 遗民、 隐
者、 隐君子 等。 蓬 在 西方文化史 中 , 也可 以找到一些洁身
务光为辞汤让位 而投水 等 , ( 均见此韵致 。 也许 。 正因为
史 与 文化 史 的 关 系研 究 。
① 参见余英时《 士与中国文化・ 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
( 关于这 些称 呼的 出处 , 参见蒋兴煜《 中国隐士与 中国文化・ 中国隐士名称 的研 究》 。
2 0
权也需要与社会各 阶层 的利益取得协 调和平 衡 .这就
宾, 丧 内求外 , 既非 隐者所 尚 , 故云吾将为宾也 。 ” E l i 作 为隐士的许 由, 只求独 善其 身。庄子借用这个故事 , 说 明重实轻 名的道理 。 皇甫谧《 高士传 》 中对巢父 、 许 由的 描写, 便更具有 隐士的风格 。叙许 由初隐沛泽 , 因尧让 天下 而逃 去 , 耕 于颍水 之阳 、 箕 山之下 。尧 又召为九州
方面总结分析《 世说新语 》 这部 “ 名士底教科书 ” 中所体现 的中 国隐士文化 的基本 特征 。本文将 隐士文化视为 中国 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全 面认 知它与帝 王文化及其他文化共同构成的 中国文化 的总体精神 。 关键 词 : 隐士 ; 文化 ; 《 世说新 语》 ; 竹林七贤
第2 5卷 第 2期
2 0 1 3年 4月
重 庆 广 播 电视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Ra d i o & TV U n i v e r s i t y

寻访中国传统文化:隐士

寻访中国传统文化:隐士

目录开篇以“隐士文化概述”为题,为读者提供了对隐士文化的整体认识。 这一章节详细介绍了隐士的定义、分类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后续 章节的深入展开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目录中的“隐士文化的历史演变”一章,通过对隐士文化在不同历 史时期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展现了隐士文化与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文化的紧 密。这一章节不仅揭示了隐士文化的发展脉络,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 路历程。
本书首先介绍了隐士文化的起源和演变。在中国古代,隐士是指那些主动放弃世俗权位和名利, 选择隐居山林、田园的人。他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通过修炼身心、研究学问、创作 诗词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隐士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先秦时期的 隐士思想家,到魏晋南北朝的隐士诗人,再到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隐士画家、书法家等,都展现了 隐士文化的丰富多样。
书中摘录:“隐士,不问世事,隐于山林,而心忧天下。他们追求内心的宁 静与自由,对物质世界的欲望极低,却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极高。他们淡泊名利, 不为五斗米折腰,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这些摘录展现了隐士们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他们追求内心的平 和与自由,不为世俗所累,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这种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国传 统文化中“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
接着,本书详细分析了隐士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隐士们注重内心的修炼和道德的提升,他们追 求的是精神上的富足和超越。他们不关心世俗的权力和利益,而是更加自然、人性、宇宙等哲学 问题。隐士文化的价值观强调个人独立、自由、平等和尊严,反对权力和物质的压迫和束缚。
内容摘要
这种价值观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后,本书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来展示隐士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例如,本书讲述了庄子、 陶渊明、王维等著名隐士的思想和事迹,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这些隐士们在不同的历史 时期,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独特见解和感悟。他们的故事和作品不 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启示意义。 本书探讨了隐士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物质诱惑 和精神压力,很多人失去了内心的平静和追求。隐士文化提醒我们,要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 不要被物质和权力所迷惑和束缚。隐士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让 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中国隐士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源远流长,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智慧。

本文将探讨中国隐士文化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隐士文化的形成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和政治的动荡使得一些人开始怀疑传统价值观的有效性,并寻求一种与社会现实相脱离的生活方式。

这种思潮促使了隐士文化的兴起。

隐士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隋唐时期,这个时期的隐士文化主要体现在文人墨客的行为和作品中。

许多文人都对官场生涯不感兴趣,选择了隐居山水之间,追求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们以诗词、书法和绘画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一笔。

第二个阶段是宋明清时期,这个时期的隐士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并且形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宋代文人韩愈、苏轼等人提倡“归隐田园”,强调个体的修养和自由发展。

明代文人杨慎、唐伯虎等人则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意志,他们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作品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

到了清代,隐士文化更加兴旺,清代文人黄宗羲、王夫之等人以自己的著作和行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隐士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隐士文化提倡个体的自由和独立,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我实现。

这种思想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封建礼教和权威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其次,隐士文化强调个人的修养和自我完善,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许多隐士不仅是文人,还是艺术家和学者,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对中国文化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隐士文化也对后来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中的“山水田园”和“闲适自在”的精神,都与隐士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总之,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中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及其意义

中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及其意义

中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及其意义隐士,通常指不求名利,独处山林,追求自我修身的人。

在中国历史上,隐士文化有着悠久的传统,始于汉代,兴于魏晋南北朝,盛于唐宋元明清。

隐士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就中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及其意义展开探讨。

一、隐士文化的源起隐士文化的源起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汉代时期,由于太学教育的抑制和权贵阶层的掌权,许多有志之士无法在政治、学术和文化领域得到发展和施展。

隐士就是一些人因为不被承认或被剥夺了权力而选择独立的生活和传统的学术实践。

他们通常选择隐居深山老林,离开纷扰的尘世,在崇高孤独的环境中修身养性,探索自然法则,宣扬崇高的道德思想,使他们成为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

二、隐士文化的特点隐士文化的主要特点是理想主义,注重人的精神和道德追求。

隐士在山林中自给自足,远离尘嚣,把个人的理想、信仰、思想和精神投注在自然环境中。

他们重视自然观察和个人经验,通过内省和反省,逐渐领悟道理和智慧。

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索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以达到心灵的和谐和物质的精神充实。

在学者眼中,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

三、隐士文化的意义隐士文化的意义在于他们维护了道德理想和精神的本真,以及中国文化的延续和繁荣。

第一,隐士文化重视道德追求,通过自己的努力自我修身来表现道德人格,正是中国文化里发扬人类精神的一种方式。

隐士们非常强调人类精神和高尚情操,在古代中文文化中被认为是莫大的财富和智慧,所以隐士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次,隐士文化强化了地位的重视,隐士们不接受众人声望和名利观念的扰乱,及其纷乱的人类关系。

他们与社会大群体的沟通方式不同,在传统文化中,隐士的存在被看做是一种商业社会化侵略的抵制。

从这个意义上讲,隐士文化对于公众的影响也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现在的社会背景下。

最后,隐士文化也强调了文化传承的价值。

在山林隐居的隐士是学者传承的重要角色之一。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中国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发展轨迹。

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哲学思想的演进以及文人士人的追求密切相关。

一、隐士文化的成立隐士文化的成立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道家哲学。

道家强调返璞归真、追求自然之道,提倡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选择隐居山林、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他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通过隐居修炼来实现自己的追求。

隐士文化的发展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

在中国历史上,社会经历了多次动荡和战乱,这些动荡使得一些有识之士感到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因此选择隐居山林,追求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同时,隐士文化的发展也与社会的相对稳定时期有关,当社会相对稳定时,人们更容易追求精神层面的追求,进而催生了隐士文化的发展。

二、隐士文化的发展隐士文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古代隐士文化和现代隐士文化。

1. 古代隐士文化古代隐士文化主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文化中。

道家注重追求自然之道,提倡超脱尘世,因此道家学派中的一些学者选择隐居山林,修炼心性,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儒家文化则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些儒者也选择隐居山林,通过隐居修炼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古代隐士文化中,隐士们注重修身养性,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他们通过修炼道德、研习经典、与自然相处等方式,追求个体的完善和心灵的升华。

同时,他们也注重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写诗作文、与他人交流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2. 现代隐士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隐士文化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现代隐士文化更多地体现在人们内心的追求和生活方式上。

现代隐士文化强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摒弃功利主义和物质追求,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和自我实现。

现代隐士文化的发展得益于社会的相对稳定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内心追求和精神层面的满足,因此一些人选择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成为现代隐士文化的代表。

文化毕业论文:论中国隐士文化内涵

文化毕业论文:论中国隐士文化内涵

文化毕业论文:论中国隐士文化内涵摘要:隐士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一直存在。

本文通过分析隐士的定义、起源和发展,探讨了中国隐士文化的内涵。

隐士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的社会地位和思想观念,强调个体的内心修养和超脱物欲的追求。

隐士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自由、清贫、远离俗世和尚德修身。

隐士文化在中国社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道德、文化和精神发展。

关键词:隐士文化;内涵;价值观;中国;影响一、引言隐士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隐士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代表着中国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本文将通过对隐士文化的定义、起源和发展进行分析,探讨中国隐士文化的内涵。

二、隐士文化的定义与起源隐士一词最早出现在《詩經》中,指的是避开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在宋代,隐士成为了一种风尚,被誉为“仙人”和“先贤”。

隐士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归隐”观念,即追求个体的内心修养和超脱物欲的追求。

三、中国隐士文化的内涵1.社会地位与思想观念:隐士在中国社会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被视为有学识、有才华、有道德品质的人物。

隐士文化强调个体的内心修养和超脱物欲的追求,注重个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修养。

2.核心价值观:隐士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自由、清贫、远离俗世和尚德修身。

自由即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独立;清贫即不贪图物质财富,追求心灵的富足;远离俗世即与纷繁的社会世俗脱离,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尚德修身即追求道德的高尚品质和个人品德的完善。

四、隐士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道德发展:隐士文化在中国社会中起到了推动道德发展的作用。

隐士代表了高尚的品德标准和道德规范,通过自身的行为和榜样,影响了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2.文化传承:隐士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隐士倡导的自由、清贫和修身的价值观,对于促进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隐士文化范文

中国隐士文化范文

中国隐士文化范文首先,什么是隐士?隐士是指主动远离尘嚣,追求自我修养和内心宁静的人。

隐士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国风·邶风·矣矣》中,“矣矣匪车,维矣是怀。

载矣修远,至矣婚媾。

”这里的“修远”被认为是指追求高尚清修的生活,也就是隐士的意境。

隐士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古代,齐、楚、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隐士文化逐渐兴盛起来。

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化名流陶渊明便是一位代表性的隐士。

他追求的是宁静自在的生活,远离世俗的纷扰,倡导田园诗与隐逸思想,提出了“闲情逸致”的理论观点,对后世隐士文化影响深远。

另外,南朝梁代的文人陶渊明与谢灵运以及唐代的杜牧都被后人称为“三大隐士”,他们在政治官场中失意之后,选择了隐居田园,过起了隐居生活。

他们以田园为背景,以自然、朴素、超然的态度对世俗生活进行批判和反思,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他们的诗作被后人奉为经典,对后世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隐士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过隐士追求宁静自在的生活,传达了中国哲学思想中的“虚静无为”、“超然致远”的价值观,强调个体内心的修养和自我发展。

其次,隐士文化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隐士将自然作为自己的归宿,注重与自然的融洽关系,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反思了人对自然的破坏,呼吁保护环境,追求生态文明。

最后,隐士文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隐士倡导简朴、淡泊的生活方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助精神。

他们主张人们追求内心的安宁与满足,以自己的修养影响他人,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中国隐士文化源远流长,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隐士文化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互助,提供了一个理想生活的样板。

在当今社会,面对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现实生活,我们有必要向隐士文化学习,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塑造全面发展的个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稼雨:中国隐士文化的产生与源流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以封建帝王专制和等级制度为中心,以儒、道、释三教为思想基础,以官僚和文人的言行为主要载体的封建式文化。

但是,这并非是我们认识中国文化的唯一视点。

如果那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中国文化便会如同一个画面上只是均匀涂遍了一种颜色一样呆板、无味,那么缺少真实感。

对中国文化的正确、全面的认识方法,应当是看到其正面的同时,也从它和负面的对应关系中去把握中国文化的整体。

也就是说,不仅要看到帝王文化的主导意义,也要看到与之相互对立、又相互吸引的隐士文化。

这样得到的整合印象,也许更符合中国文化的实际面貌。

作为社会群体,隐士应当是士的一个组成部分。

尽管学术界关于士的起源的看法还不尽一致[1],但古代(尤其是战国以后)的士,主要是指文人士大夫,人们的看法却是基本相同的。

如果把士分成两部分的话,那些在朝廷里混上一官半职,以吃皇粮为生的,已被称为“仕”;相反,那些清高孤介、洁身自爱,知命达理,视富贵如粪土的文人,则被称为“隐士”。

除了隐士外,人们还把如此人等称为高士、处士、逸士、幽人、高人、处人、逸民、遗民、隐者、隐君子等[2]。

在西方文化史中,也可以找到一些洁身自好的隐者,但其完整性和连续性都无法和中国相比。

那么隐士现象何以在中国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呢?简单地说,它是由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决定的。

一方面,在中央集权的制度下,包括士人在内的社会各阶层都要绝对服从这个制度的制约。

另一方面,皇权也需要与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取得协调和平衡,这就需要一种社会阶层来执行这种协调。

而士人自身的素质和他们与皇权及社会各界联系的广泛性,决定了他们是执行这种协调的当然角色。

这是士人取得相对独立的社会地位的主要原因。

但这种独立性及其所起到的协调作用又不能超出皇权的容忍与接受程度,所以士人就必须寻找一种高度发达的间接而又消极的方式,以保证自己相对独立性和社会协调作用的实现。

这就是隐逸文化产生的原因。

“隐士”一词,最早见于《庄子·缮性》:“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

”但是,隐士的出现却要更早一些。

甚至可以说,华夏民族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开始,便已经有了关于隐与隐士的传说和记载。

三皇五帝时期的隐逸之风和这段历史一样,带有很重的传说色彩,但后人已经把自己理想中隐士的美好品格赋与了那些先哲。

其中最突出的,是那种超然物外的独立性。

如同汉代司马相如所说:“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

”(《史记·滑稽列传》)关于这个时期的隐士传说大约可分两类,一是宣扬耕作隐居之乐,认为隐优于帝。

如《庄子·徐无鬼》记载黄帝在具茨之山遇到一位牧马童子,向其请教为天下之术。

牧童的回答是为天下和牧马并无区别,只是去其害马而已。

这个回答竟使黄帝再拜,称天师而退。

《庄子·天地》也记载了唐虞时诸候伯成子高至禹时退而耕作,并批评禹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失误。

这方面最著名的是壤父的故事,“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

壤父年八十余,而击壤于道中。

观者曰:‘大哉!帝之德也。

’壤父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晋皇甫谧《高士传》)二是许多隐者拒绝帝王让位的故事。

如脍炙人口的巢父、许由传说。

《庄子·逍遥游》记载尧让天下于许由。

许由不受,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成玄英疏云:“然实以名生,名从实起。

实则是内是主,名便是外是宾。

舍主取宾,丧内求外,既非隐者所尚,故云吾将为宾也。

”作为隐士的许由,只求独善其身,使自己名实不符,操守自失。

庄子这人故事,说重实轻名的道理。

皇甫谧《高士传》中对巢父、许由的描写,便更具有隐士的风格。

叙许由初隐沛泽,因尧让天下而逃去,耕于颍水之阳、箕山之下。

尧又召为九州长,许由不愿闻之,洗耳于颍滨。

适遇巢父牵牛犊来饮水,问明原故后,责备许由隐居不深,欲求名誉,污吾犊口,遂牵牛至上游饮之。

这里许由感到让贤授宦是对自己的污辱,而巢父又感到听到这样的话也是一种污辱。

在这以鄙弃天下为高的韵致中,已可见隐士精神的真谛。

另外,善卷,石户之农为躲舜让位而入山海(见《高士传》),卞随、务光为辞汤让位而投水等(见《庄子·让王》),均见此韵致。

也许,正因为传说时期的隐士被理想化的特点,才更加显示出其几乎不可企及、却又规范引导后代隐士的楷模风范。

殷周至战国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动的时期。

这是一个造就并需要人才的时代。

隐士作为重要的人才资源,受到社会的注意和重用。

孔子说:“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论语·尧曰》)荀子也说:“天下无隐士,无遗善。

”(《荀子·正论》)这个时期政治格局如扬雄所说:“往者周罔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

士无常君,国亡定君。

”(扬雄《解嘲》,载《文选》卷四五)诸侯割据的局面造成了政治上的多中心,因而还不具有后代皇权对士人的绝对控制。

它给隐士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学在官府”局面的解体更促使士人去思考自己的独立价值。

一方面,隐士的存在实在于帝王脸上无光。

同时,隐士自身的才能和品格也的确有利用和使用价值,所以扫清隐士才被看成是时世清明的象征。

从主观上说,包括隐士在内的社会各色人等面对这样动荡的环境不可能完全无动于衷。

加上这个时期的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真实性,它也就不像传说时期那么理想化。

所以,这个时期隐逸之风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隐士们依照自己对政权、政治态度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是关心并参与政治。

他们的隐居,是为了待时,而一出则为王者师。

如傅说尝为胥靡,筑于傅岩之野。

武丁欲复兴殷朝,访求得说,举以为相,而国家大治(《史记·殷本纪》)。

吕尚年老贫困,钓于渭滨。

周文王出猎遇之,与语大悦,载归立之为师。

后佐武王伐纣灭殷,还出谋划策,为巩固周政权尽力(见《史记·姜太公世家》)。

第二种是直接以隐逸作为政治参与的手段。

著名的如伯夷、叔齐因谏止武王伐纣,殷灭后竟耻食周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竟饿死(见《史记·伯夷传》)。

伍子胥与屈原因政治失意而离乡远游,也属此类。

第三种是继承传说时代隐士遗风,为人格、志趣而隐。

这样的隐士仍不乏其人。

著名的如老子出关(《史记·老子传》),庄子抗命丘园,肆志濠(濮没有单人)(见《庄子·秋水》),介子推宁可与山林同焚,也不肯出山(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楚狂、接舆当孔子行将适楚,歌而讽其不隐(见《论语·微子》),长沮、桀溺当孔子过叶地问路时,讥其生而知之又何必问路(见《论语·微子》),等等。

可见虽然世事动荡,但隐士的基本内核却有其稳定性。

秦汉时期大一统帝国的建立,明确和规定了皇权与士人之间绝对的主仆关系,所以隐士的独立意识和隐逸自由受到了很大压抑。

秦至西汉的隐士简直如凤毛麟角。

除了召平于秦灭后以东陵瓜饮誉长安(见《史记·萧相国世家》),西汉严君平卖卜于成都市和园公等四人于秦世避入商洛山,刘邦召之不至外(见《汉书》卷七二),几乎很难找到像样的隐士。

而且在召平和园公等人的隐居上,已明显地看出为政治形势所迫的动因。

扬雄在看到古代隐士无常君的环境后,又清楚地看到“今大汉左东海,右渠搜,前番禺,后陶涂。

东南一尉,西北一侯。

徽以纠墨,制以质鈇”。

(见扬雄《解嘲》)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便开始寻找新的隐逸途径和方式。

其中以东方朔的设计最有创见。

他提出的新隐逸方式是“避世于朝廷间”,他认为“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史记·滑稽列传》)但他的注意力仅在于“避世全身”,而忽略了士的独立人格。

所以,东方朔只以一个俳优的身分,为帝王的生活加点儿调料。

这是隐士的扭曲,因此遭到扬雄、班固等人的抨击(见《汉书》东方朔本传及《严助传》等)。

东汉时期,门阀世族的力量逐渐膨胀,并对皇权的绝对统治产生了很大冲击。

这无疑为隐士的再兴和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汉自中世以下,阉竖擅恣,故俗以遁身矫絜放言为高。

”(《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

不仅社会上出现了很多隐士,就连马融、蔡邕这样的经学家,也在仕隐之间周旋。

东汉隐风的最大特点,是受到帝王的高度重视与尊崇。

如东汉韩伯休采药名山,卖于长安,桓帝以安车征聘,他中道而逃(见《后汉书·逸民传》)。

光武帝刘秀的老同学严光(子陵),至刘秀即位后竟隐名深居不见,及为刘秀访得,三聘始至。

见面后不仅拜官不受,反而无视帝尊,甚至“以足加帝腹上”。

最后刘秀也只好任其归隐富春山耕钓以终(见《后汉书·逸民传》)。

可以看出,东汉隐逸之风的再度兴盛,是秦至西汉皇权对士人统治过严,物极必反、矫枉过正的产物。

从魏晋开始,与隐逸之风相关的皇权与士人之间,似乎都趋向务实的阶段。

经过事实的教育,皇权一方开始看到,对士人既不能彻底放纵,又不能压得太紧。

这样才能既不动摇自己的统治,又让士人发挥其协调作用。

于是,他们既不能允许嵇康这样彻底的叛逆,又在相当大程度上鼓励和提倡隐逸之风,对士人来说,他们既要继承并发扬光大隐逸之风,又要有所节制,以免重蹈嵇康覆辙。

从而使双方关系走上了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自我调节的轨道。

也使隐士文化进入了最成熟的阶段(具体事例详后)。

南北朝时期的隐逸文化是对魏晋的继续和巩固。

这个时期帝王更加奖掖隐逸,宋文帝、齐太祖等专门为隐者修建园馆(见《宋书·雷次宗传》、《南齐书·褚伯玉传》)。

梁武帝对何点、陶弘景礼贤备至(见《南史·儒林传》)。

其中陶弘景的隐逸很值得注意。

他尽管隐逸山林,仙气十足,但与政治的关系却很紧密,萧衍欲篡齐时,他曾援引图谶予以鼓励。

萧衍称帝后,每逢有凶吉征讨之类的大事,都要向陶弘景征询意见,常常一日数次,人称“山中宰相”(见《南史·儒林传》)。

这是皇权和隐士精诚合作的范例。

另如宗炳卧游山水,绘画自娱的行为,则是对传统隐士中如“巢许”一派的继承。

初盛唐时期隐士文化的主流是仕隐兼通。

这是因为处于上升时期的庶族地主需要士人的支持。

而广大士人在全社会对六朝士人行为的否定和现实的环境中,都看到了个体独立与事业及社会价值的实现合为一体的重要性。

于是,皇权与士人独立意识的协调,在欢愉、热烈的气氛中得到了充分实现。

吴筠、李白、房琯等名人以隐逸为入仕之阶,已为人熟知。

突出的事例还有唐中宗时韦嗣立官做到兵部尚书,又以隐逸得到中宗嘉奖(见《旧唐书·韦嗣立传》)。

这与唐代社会及文化与整个古代社会文化相比一样显得那么成熟。

而它的副作用,是被人卑鄙地把隐逸作为求官的捷径。

卢藏用中进士后不得调选,便隐居终南山,终以隐士高名得官,被称为“终南捷径”(见两《唐书·卢藏用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