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评 浅谈随班就读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合集下载

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第一部分:学习心得教育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素质教育更是随处可闻,每个老师都知道教书育人,德育为先,但是纵观当前教育依然是一片填充式的灌输书本知识,这也许是当前的人才选拔体制的缺陷。

学生的中小学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等等的树立时期,尤其当前科技发达,网络媒体已成为生活的信息来源。

中小学生从网络上汲取各种各样正面的负面的认识、观念、思想,所以,当前中小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更加重要。

正如文中所说,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需要健康而完善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作为一名教师,为人师表是必不可缺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应当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还应当尽力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

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周末补习英语,英语老师曾经在美国呆过很长一段时间,在上课的时候课桌都是连在一起摆成长方形,授课更像是在开会。

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本英语字典,老师读一段英语文章,遇到生涩的单词老师停下来朗读,我们根据老师的读音快速的翻阅字典,找到这个单词,然后记在笔记本上。

有时老师会用英语讲美国的生活,或者一些美国的人文,地理等等知识,遇到生涩的单词同样要自己同手根据读音翻阅字典。

那段时间的学习给我颇多感触,尤其是对这种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的认同感。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中国的教育有了反思!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老师,我常常会回忆起以前的那段从小到大最特殊也是最喜欢的受教经历。

在我的教学中,我都会每节课开始前抽出一点时间和学生聊一聊,聊一聊新闻,聊一聊班里的趣事,聊一聊生活上的琐碎等等,我觉得这样不但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亲近感,更能让学生有一个精神的上课面貌,这是一节课良好的开始。

最后我想说的是,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不仅仅要靠学校、家庭和社会!还需要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和一个完善的人才选拔体系!只有设法改变重点中学,高考的应试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意识等等。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论文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论文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一、培养学生求真的人格语文学科是最富有人文精神的学科,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是介绍一些寻求真理、追求科学的人物,但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这些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的人物,因此学生很难体会到这种具有人文底蕴的科学精神。

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教材主动地利用心理学来培养学生求真的人格。

如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在讲解课文之前先让学生轻松地说说自己会怎样去追求真理、追求科学,学生的答案不尽相同,可能已经有学生感到困惑。

在学生不解的基础上再来学习课文中有关居里夫人的事迹的描写,来深刻体会居里夫人对科学执著的追求。

通过一些具体人物的言行举止,可以点燃学生寻求真理、执著信念的火炬。

当学生树立起这种求真的信念时,在困难的面前就不会轻易放弃,并引导他们前进。

另外,求真的内容还包括了对科学精神的体认,即对所学东西敢于质疑、批评,同时又能够不断地否认、修正,进行不懈的思考与探索,最后能灵活运用,而不是为知识所奴役。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应该培养学生这种科学精神,语文课本已不乏有这方面的好教材,如伽利略敢于否定老师的理论,敢于推翻人们认定的事实来证明不同铁球在同一高处会同时着地。

学完这篇课文引导学生谈谈感受,在学生言谈内容上引导学生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对所学的课本、老师的教育、长辈的理论提出怀疑,经过自己不懈的思考与探索,这样就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了。

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都是作家对人生、社会、道德、价值等问题的形象化的思考,它吸引着学生进入特定的矛盾情景,同人物一起悲欢,从而经历形象在道德选择上的困惑、在情感上取舍的痛苦,学生在理解人物形象时,自觉完成道德规范的认知和理解,在与形象达到情感共鸣的同时,完成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从而强化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生命中对善性的追求。

润物细无声——浅谈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润物细无声——浅谈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润物细无声——浅谈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

就象幼嫩的树苗须园丁不断精心修枝剪叶一样,成长中的小学生每时每刻都会有行为上、思想上、或学习上的问题,须班主任亲自、及时处理和解决。

即使天生是块美玉,也需要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方能成器。

在班主任的日常教育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学习不努力,成绩不好,一些老师于是口不择言,随意训斥;学生品行不端,犯了错误,教师大发雷霆……但教育不是威慑,简单生硬的批评诱发不出孩子们正确的思想和感情;教育也不是单纯的灌输,毫无实际内容的空洞说教不能培育起学生真正的思想品格。

如何把学校、社会对学生的各项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内在的、自觉的进步力量,激发学生的美好感情。

策略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人说,要预测一个人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看他在孩提时代崇拜什么人。

小学阶段的儿童无论是认识、情感或行为都还稚嫩,常常只从形象上去判别一个人。

因而,他们崇拜的偶像往往是时下流行的歌星、影星,甚至电视上无所不能的黑社会老大、生活中粗俗、摆阔的大老板。

学生崇拜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引导。

作为班主任,就该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崇拜。

1、杰出人物《诗经小雅》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意思说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一定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直的人,一定会有人效法他。

历史人物、民族英雄、革命导师、科学家、思想家这些人类精英,理应成为少年儿童学习的典范。

我们可以利用早会课、思品课,甚至语文课,给学生讲这些伟大人物的故事,他们不平凡的生平、伟大的业绩、崇高的人格、光辉的形象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引领学生进入人类精神财富的神圣殿堂,激发孩子的敬仰之情、仿效之行。

2、身边的同龄人小学生的积极性是很容易被激发的,在大多数学生心中还是认为受到老师表扬是很了不起的事,看到哪个同学被老师表扬也会产生羡慕和崇拜感。

探索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健康

探索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健康

探索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班就读学生通过学校几年的教育和训练,在生活自理、劳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能力提高的同时,一些心理问题也逐步的显露出来,如:怕与陌生人接触,怕别人耻笑,不敢面对老师的目光等等。

有的学生明显一些,有的学生则不容易看出。

这种心理疾病严重的影响了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她们本不健全的心智更增加了负荷,给她们接触社会、参与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为了使学生能够越过这些障碍,作为教师,培养随班就读学生的健康心理已经成了学生教育的首要问题。

结合我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每一个学生都像天上的一颗星,只不过有的亮一些,有的暗一些。

随班就读学生尽管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那么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表扬、及时鼓励,使学生树立自信,从而克服“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会”的自卑的心理缺陷。

对于这样的学生尽量避免正面批评教育,以减少不必要的消极刺激,应对她们多鼓励、多表扬,使她们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消除自卑。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从培养心理品质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具有积极情感,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具有适应环境,经受心理挫折和自我调节的心智活动与情绪的心理能力、兴趣爱好,如:我班的陶杰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

我就设计一些她经过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当她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时,我就给予一定的表扬(小红花、小红旗等),这样她常常接收成功教育,渐渐变得自信了,勇敢了,学会了说“我能行”。

二、抓住时机,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抓住生活中的一切契机,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平时我注重结合学校的活动和一些比较重大的节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学校、爱集体、爱党的教育,如:清明节祭扫烈士墓,讲英雄的故事;“六一”儿童节积极组织学生排练文艺节目,为全校师生进行演出;“七一”通过讲故事比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这些活动使学生们兴趣盎然,充分的发挥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让随班就读生在集体中健康快乐成长

让随班就读生在集体中健康快乐成长

让随班就读生在集体中健康快乐成长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为随班就读的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积极的学习环境。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1.关注学生的情绪和生理健康学生们在学习、和同学之间产生关系、与老师交流等方面都会经历各种情绪。

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另外,也要注意学生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食物以及保持规律作息。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自己全面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又如,在承担集体任务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集体合作精神和责任感,让学生在事情的处理中不断发展自我实力。

3.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学习和成长过程,而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学生对自己的信心。

为此,教师需要追求激励性教学方法,增加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以及多倾听、了解学生的情况,建立起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信任。

4.促进学生尊重性别、肤色等差异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许多外界的压力,例如像肤色、性别等。

为了消除这些负面影响,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尊重人类多样性和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材和课题,展示出所有种族、国籍、性别、信仰的平等性和彼此之间的联系。

同时,教育孩子们拥有平等、宽容和包容的行为和态度,维护组织中的公平和正义。

5.宣传文明礼仪、人际和谐学习是一项社会活动,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培养一个积极、和谐和文明的学习文化氛围。

例如,教师在课堂期间可以教授基本礼仪表达:如问候、道歉、表达感谢以及公正交易等。

教育学生正确的礼仪和人际沟通,使学生明白相互尊重和帮助的重要性,从而共同维护一个文明和谐、和睦相处的校园氛围。

在学校中,我们应当注重随班就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健康、快乐和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游戏、互动交流,珍惜自己和他人的成长和潜力。

浅谈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浅谈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浅谈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健全人格的培养更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

中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地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成为了教育界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此话题探讨一下,探究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基础。

中学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情感、需求、价值观等进行深入思考和认识,帮助其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形成健康稳定的人格结构。

这可以通过学校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和个性发展指导等方式来进行。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情绪管理、良好的处世态度等,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节,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二、倡导健康的人际关系学生的成长环境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人际关系作为学生成长环境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倡导和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态度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这可以通过学校开展团体活动、班级建设、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工作,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培养健全人格。

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败与价值观成长中的学生常常面临着各种挫折和困难,如何正确看待成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败,让学生明白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并从中吸取教训,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教育界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培养正直、诚信、责任感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正确把握人生的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健全的人格。

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同时也需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发展和实现人格健全的必备素质之一。

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领悟、有所成长,从而实现自身的自我完善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一个健康的人格不仅具备扎实的学术能力,还具备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际关系素养。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方法:1.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鼓励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保持积极的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赞赏和激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自信心: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需要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勇气去尝试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夸奖、肯定和组织各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教师可以通过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教育机构可以组织道德课程和讲座,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

4.培养社会责任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他们的行为和决策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教育机构可以组织社区服务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责任和义务。

5.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和校园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并培养尊重和支持他人的态度。

6.培养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他们的人格发展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启发性讨论和研究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情绪的挑战。

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学会认识、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处理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

8.推崇教学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育机构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

9.寓教于乐: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游戏、体育活动、艺术创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总之,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教育机构、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

健康人格是指一个人身心健康、积极正面、有道德良知和自尊心强的特质。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人格。

1.强调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良知和价值观是培养健康人格的基础。

学校应该有明确的道德教育计划,通过讲授道德原则和示范正确的行为来引导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事例、讨论伦理问题和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健康人格的关键是保持积极的心态。

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心态。

例如,给予学生良好的奖励和认可,鼓励他们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以及提供合理的竞争机会。

这些举措可以使学生自信、乐观,并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坚韧精神。

3.培养社交技能:社交技能对于学生的健康人格和成功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锻炼社交技能,例如组织集体活动、开展合作学习和参加社区服务。

此外,教师还可以开设社交技能培训课程,教授学生沟通技巧、人际关系的处理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4.培养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一环。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教授学生情绪管理的技巧,使他们能够认识自己的情绪并以积极的方式来应对。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讨论班和研讨会,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增加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接纳能力。

5.培养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培养健康人格的基础。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体育设施和体育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教授学生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合理饮食、规律锻炼和良好的睡眠习惯。

通过培养良好的身心健康,学生可以更好地面对压力和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强调道德教育、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社交技能、培养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培养身心健康,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他们的未来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

浅谈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

浅谈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长期以来,学校、家庭乃至社会所关心的都是怎样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素质、能力和升学率,而很少关注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方面的培养。

与此相反,日益增加的学习压力、竞争压力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长,造成了教育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

因为学生的兴趣、个性、特长等对学习起着关键性的始动和调节作用。

这就要求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必须高度重视,不断探讨学生心理品质的问题。

笔者对此谈一下个人的浅识。

一、广泛的兴趣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

它表现为我们对某种客体发生了情感受而积极地趋向于它,而豕趋完成之后在心理上会产生满足感。

这不同于人体本身对食物的本能性缺失与需求,后者是不可避免的,百兴趣对不同的人来说是或有或无的。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决定了学生的进取方向,并“推动”着学习活动的进行。

怎么培养和激起学生的求知兴趣呢?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要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如当小学征购是开始学习数学时,不公应从理性认识上向学生讲清数学是研究计算与图形的一门科学,还应从实践的角度让学生懂得,数学无论对祖国的建设事业,还是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2、要创高级问题情境,引发内在动机。

“问”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教育家陶行知强调指出:“发明千千万,起是一问。

“可见,适时、恰当的提问是培养兴趣、启迪智力、提高思维能力的良好动力。

3、运用语言艺术,启迪学生兴趣。

语言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主要形式。

准确、优美的语言,具有良好的寓教于乐、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功能。

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言,教师不仅要开阔学生视野,还应常常以事例和实际行动来激发、牙导其好厅心、好胜心、求知欲;有某种特殊兴趣、爱好的同学,教师应对其兴趣进行关注、引导、保护和发展。

现代教学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教师对有不同兴趣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有一定的困难,但笔者认为最低限度不能遏制、否定或轻视学生的兴趣,否则这种教育就会阻碍人的发展。

浅谈“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者:徐建兵潘海波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33期由于个体的差异,在学生群体中难免会出现“随班就读”生,他们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对完成学习任务有很大的困难。

帮助他们脱“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扬起前进的风帆。

一、用“责任”关注。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我们的学校不但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场所,更是向社会输送大量合格劳动者的场所,如果我们只关心“好生”,对随班就读的学生不闻不问,这样做不能说是对事业负责,对国家负责。

况且那些随班就读生们本身就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绝大多数内心是自卑的,性格是内向的,如果我们老师不负责任地将他们弃在一边,就更会加重他们的自卑感,结果使他们在校是既成不了才,又成不了人,只能是一事所成。

现实生活中,因为考核的关系,我们大多数老师喜欢以成绩的优劣来衡量学生,过分地看重“智力”的发展,总是对那些成绩好、智力超长的学生十分宠爱,而对那些随班就读生是漠然置之,甚至是视而不见,轻则吵骂,重则惩罚,一心想的是他们影响了自己的教学实绩,巴不得他们早点出门为最好。

显然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要不得的。

笔者认为,强烈的责任感是我们对待随班就读生应该首要具备的态度。

二、用“爱心”呵护。

随班就读生从小就生活在别人的讥笑声里,很少作为人们正面关注的对象,他们因此变得敏感,自卑,总觉得自己在班里是个可有可无的人,因而有的就会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成为班里的调皮生,他们的心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只能呵护,经不起丝毫的刺激。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辅导过程中,要倾注爱心,以自己的满腔热忱影响、鼓舞这些学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浅谈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浅谈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健康 人格 的培养
甘 肃省榆 中职 业教 育 中心 岳世 连
【 摘 要】 教育 的根 本 目的在 于养 成学 能 获 得 别 人 的认 可 ,才 能 成 为 社 会 合 格 的一 生健康的独 立人 格 ,在 谋求个体 的幸福。独 员。在成长的过程中 , 错误并不总是有害的, 立 思 考 是 健 康 人 格 的核 心 ,独 立 意 志 是 健 康 那 正 是 成 长 的 代 价 和动 力 ,是 成 长必 须 要 经 人 格 的保 证 , 独 立行 为 则 是健 康 人 格 的 体 现 。 历 的步骤。青 少年时期无意 中犯下 的错 误不 教 育应在培养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意 志、独 是致命 的,或 者说还不会造成严 重的后果。 立行 为 上 有 所作 为 。 同时 ,教 学相 长 ,教 育 当他 为 自己 的 独 立 进 行 斗 争 、与 大人 的 意 志 也 是 教 师 与 学 生人 格 互 动 的过 程 。 有所 冲突时,他就 是在学习 自觉地为 自己的 【 关键词 】 人格 ;独立;培养 决定 、行为 负责。这时 ,他的 “ 不听话 ”也 许 只 是 少 穿 了 一 件 衣 服 、考 砸 了一 次 试 ,结 教 育是养 成人格的事业 果是得 了一 次感 冒、挨 了一顿批评 ,但这样 教育的首要 目标不是灌输知 识,尤 其是 的 错 误 造 成 的 后 果 微 不 足 道 ,而 他 从 中得 到 书本知识 ,而是养 成人格。学生不仅是认 知 的收获则无法 去估 量。他 会客观地分析 自己 个体 ,更是生命个 体。获 得知识是为 了使生 有没有错 ,错在哪里 ,如何 纠正 自己以后 的 命 的质量更 高,使 生命更有尊严 ,不能把 生 行为 ,等等。从中他就学会 了很多东西 。假 命当做知识 的容器。学校教育不仅 为升学、 如我们 因为怕孩子犯错 而禁止他的行为或不 就业做准备 , 更是为整个完满的人生做准备。 允许 他 自己做决定 ,他 的错 误率是降低 了, 教育 ,不 是实现功利 目标的手段 ,乃是 但 同 时 ,成 功 率 也 相 应 地 降 低 了 。 哪 一 个 孩 为实 现人类 的幸福 ;教育 ,不是 把真理教给 子 在 学 走 路 时 不 是 摔 了无 数 跤 ? 哪 一个 孩 子 学生 ,而是养成他们 追求真理 的品格 。当他 在 开始学说话 的时候不是 说得莫名其妙?但 们把 追求真理 当做成 长的动力 ,那他就真正 没有这些失败或错误 , 就没有他后来的成功。 获得了幸福 的能力和成功的可能 。 蔡元培说: 说孩子 失败 得起 ,因为失败或错误对他 来说 “ 教 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 也。使 仅为灌输 是再 自然不 过的事情。这时他 的责任就 是成 知识 、练习技能之作 用,而 不贯之 以理想 , 长 ,他 主要 是对 自己负责 ,还无 须对社会 、 则是 机械之教 育,非所 以施于人类也 。”他 对他人 负责 , 错误就是成长本身。 但当他成人 , 重视对受教育者 “ 独立不拘之精神”的培养 , 必须 自己做决 定并 肩负起对社会 与他人 的责 主张发展个 性 , 崇 尚自然 ,尤其强 调重 建终 任时 ,他就要尽力 避免错误 。可 以这么说 , 极价值体 系的 “ 世界 观教 育”。这 些观点 , 小时候犯错越多 , 长大了犯错的可能就越小。 在今天看来 , 依 旧闪烁着智慧和理性的光芒 , 所 以,不怕孩 子犯 错 ,不怕他失败 ,他 的错 对今天 的教 育有着积极 的意义 。人们对 教育 误 或 失 败 只 对 他本 人 有 意 义 ,让 他 为 自己做 的 目的早 已经 达成共识 :教育不仅仅是 知识 主,让 他 自主地成长 ,让他 在小 的时候就经 的传授 ,更重要 的是 对人的全面培 养,是形 受 些风雨 以增 强抵 抗力、磨 炼意志 ,他会长 成人格 的过 程。人 格是一个人 的立 身之本 , 得更 结 实 、健 康 。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形成健康人格 的过程。 四、独立行为是健康人格的表现 二、独立思考是人格 的核心 个 人的独立意识 、独 立思维、独立人 人 区别 于 动 物 的根 本 特 征 是 人 具 有 思 维 格 ,最终 还是要体现在独立 的行为 中。所谓 的能力 ,人的行为可 以在意识的控制下 ,按 的 独 立 行 为 ,并 不 是 指 极 端 的 特 立 独 行 ,而 照 计划 来 进 行 。而 计 划 的 制 定 过 程 就 是 一 个 是 指 做 事 有 自己 的原 则 ,不 受 外 界 干 扰 ,对 复 杂的思维活动 的过 程。我在这里所说 的思 自己的行 为负责 , 能控制和调节 自己的行为 , 维其外 延还要大些 。我们用 自己的眼睛去观 能 自己处 理 问 题 、解 决 问题 。 我们是有溺 爱孩子的传统 ,但我们 的溺 察事物 ,用 自己的头脑去判 断事物 ,对事物 有 自己 独 到 的看 法 ,能 够 自己 制 定 解 决 问题 爱 表 现 在 为 孩 子 做 主 上 ,我 们 可 以 无 微 不 至 的方案 ,能够对外界 的变化及 时做出反应等 地关怀孩子 ,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好的吃、穿 、 等 ,这些都是独立思维的表现 。 玩, 精心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但正是这种关怀 , 剥夺了孩子选择 的权利、为 自己做主的权利 , 三 、独立意 志是健 康人格的保 证 独 立 意 志是 一 个 人 能 够 控 制 自己 的行 为 , 以及 由此 而 导 致 的 剥 夺 了孩 子 发 展 的 权 力 。 知 道 自己 在 做 什 么 ,并 有 决 心 和 有 能 力 为 自 中国的父母是 最具牺牲精神 的父 母 ,但 也是 己的行为 负责。人 的性格 中有先天 因素的差 最 自私 、最专制 的父母 ,因为他们 总是要 使 异, 也有后天形成 的差异; 有性格类型的差异 , 孩子置于 自己的控制之下 ,也许他们是无 意 也 有 表 现 方 式 的 差 异 。 而 独 立 意 志 是 可 以存 的 , 其初衷并不是要使孩子成为 自己的附庸 。 在 于所有人身上 的人格特征 ,而且是一个 人 但长久 以来形成 的行 为习惯和思维定势让 我 应该具 备 的性格 特征 。它主要是靠后天 的培 们 不知不觉就做 出了这样的行为。我们为他 养。 安排人 生 中的每一步 。在我们 禁止孩子 的 自 做父母或老 师的 ,总是认为 自己才是真 由活动 和为安排孩子人 生时,并 没有想孩子 正 关 心 孩 子 的 成 长 ,并 且 也 只有 自己 的 关 心 真 正 需要 的是 什 么 ,孩子 的 成 长又 需 要什 么 。 才 是 明智 的 、 合 理 的 。 其 实 ,最 关 心 孩 子 的 我们 以为 是为孩子好 ,其实有 时是 为了大人 是 他 自 己 ,他 知 道 自 己怎 样 才 最 快 乐 ,才 更 的方便。我们 以为是 爱孩子 ,却不知恰恰 使

论文参评 浅谈随班就读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论文参评 浅谈随班就读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论文参评——浅谈随班就读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普及率较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同时也存在着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缺乏、专业化不够高,缺少智力落后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依据。

结合我校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随班就读智力落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予以探讨。

近年来屡屡见诸报端的青少年学生自杀、杀父弑母、残害同学案等,几乎都能从当事者身上看到病态人格的特征,也可以看到我们在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弊端。

因此,重视和加强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重视随班就读弱智及其他不健全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人格形成的因素是多元综合的,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

就学校而言,随班就读弱智及其他不健全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要强化教师自身人格的表率作用教育是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事业,教师就意味着无处不在的责任和无时不有的示范。

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学生做,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

同时,教师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地从时代的发展和先进的思想文化中汲取营养,发现随班就读弱智及其他不健全学生的闪光点,努力提高人格素养和专业水平,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让每块金子都闪光。

二、要大力挖掘教材内容中的人格因素各科教材内容均从不同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是进行人格教育的重要资源。

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掘这些资源,以之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随班就读弱智及其他不健全学生的健康人格。

比如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很多文学名篇都闪烁着耀人眼目的人格美,我们要引导再引导、不厌其烦地引导随班就读弱智及其他不健全学生,深入领会其精神内涵,用杰出人物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去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使之形成健全的符合身心发展和生活需要的人格精神。

三、要满腔热忱地关爱随班就读学生对待随班就读弱智及其他不健全学生,无论家庭贫富,家长地位高低,无论学业成绩好坏和品质优劣,教师都应该和班内其他学生一视同仁,更加关心爱护。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教育是国之本,素质教育是教育之本。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每个受教育者都应该养成健全的人格。

随着新课改的到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人才的渴求度在迅速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应用,更在乎的是个人的素质和健康人格。

人格是指人的思想、气质、品质、习惯、理念等等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处事的标杆。

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中,人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健康人格的养成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根基。

中学生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这个时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趋于稳定的重要阶段,他们所形成的独立思想、独立意志以及独立行为都是他们人格的体现,也直接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人生。

这个时期对他们的人格进行定位和矫正显得极为重要。

人格差异便是成功与失败的差异。

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肯定是一个意志坚强、理想远大、心胸宽广、善良慈悲的人,这种人很快就会融入新集体,并能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相反,一个人格缺失的人一定是一个自私冷漠、唯我独尊、缺失理想、意志薄弱的人,这种人在社会中会受到他人的排斥,解决问题效率不高。

每个孩子出生的家庭不同,成长的生活环境也不同。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事,不同的外部环境会让他们形成不同的个性品质,从而造成了他们的个性差异。

独生子女普遍缺乏责任感,不懂得关心照顾别人,也不懂得分享,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与残留,重智轻德现象比比皆是,这也造成了孩子的人格缺陷。

事实告诉我们,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孩子只有拥有了健康的人格,才能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

胜不骄败不馁,自信但不自负,自尊却又自强不息,这是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基础。

做人做事要诚实,积极进取,意志坚定,这是健康人格的精髓。

懂得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照顾别人,这是健康人格的桥梁。

善于观察,懂得创新,肯于钻研,这是健康人格的指向。

健康人格是一种人格魅力,是学校致力于素质教育的宗旨,也是指引学生走向成功的坐标。

随班就读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班就读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班就读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随班就读教育摘要:随班就读生需要大家的关爱、帮助,需要同龄伙伴的认可、理解,更需要成功后的喜悦。

教师对这些特殊的孩子不放弃,不断激励,给他们能展示自己的舞台,他们会在心理上、学习上、身体上健康成长的。

根据这些特殊孩子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取得孩子的信任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

关键词:随班就读关爱帮助激励随班就读生就是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在普通班就读,意在发挥集体教育的优势,在教师的正向干预下,通过同龄儿童的交往互助,让随班就读生在班级中感受关爱、帮助和激励,从而模仿、学习,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心理和行为。

一回想从教了25年的我,已先后与几个随班就读生相处过那时的我只是把对孩子的教育看成了一份责任,对他们更多的是一份怜悯,而没有更深层次地感悟,但对现在上级部门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实施教育却积累下了非常有用的经验。

记得20年前我在山区一个小镇教书,报名时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女孩,8岁多了,个子却只有2、3岁小孩哪么高,女孩的爸爸牵着她来到我面前,孩子总是躲藏在父亲的后面不肯露面。

我收下了孩子,让她在班上跟着同学们一起学习。

这是一个身体和智力都发育不良的孩子,孩子胆怯,呆滞的目光中却流露出一丝对学校集体生活的渴求。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的注意力总是难以集中,思维总是处在无意识的状态,数数1、2、3,认识数字1,我单独教了她一个多月,才勉强认识。

同班同学都笑她、捉弄她,孩子逐渐怕到校上学。

我走访到了她家,眼前的情景让人心痛,母亲先天智障,孩子继承了母亲的基因,家中只有父亲一人既要打工挣钱,还要照顾什么都不懂的妻女,日子过得十分艰辛,可父亲还是充满希望的把女儿送到了学校。

我被深深感动了,回到校,我把了解的情况编成了一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孩子们听后都难过的低下了头,纷纷表示要帮助这个女孩,小女孩又重新回到了集体中,脸上有了往日的笑容。

同学们打扫卫生时,搬桌椅、凳子、擦窗户也总是带着小女孩,教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参评——
浅谈随班就读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普及率较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同时也存在着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缺乏、专业化不够高,缺少智力落后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依据。

结合我校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随班就读智力落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予以探讨。

近年来屡屡见诸报端的青少年学生自杀、杀父弑母、残害同学案等,几乎都能从当事者身上看到病态人格的特征,也可以看到我们在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弊端。

因此,重视和加强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重视随班就读弱智及其他不健全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人格形成的因素是多元综合的,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

就学校而言,随班就读弱智及其他不健全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要强化教师自身人格的表率作用
教育是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事业,教师就意味着无处不在的责任和无时不有的示范。

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学生做,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

同时,教师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地从时代的发展和先进的思想文化中汲取营养,发现随班就读弱智及其他不健全学生的闪光点,努力提高人格素养和专业水平,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让每块金子都闪光。

二、要大力挖掘教材内容中的人格因素
各科教材内容均从不同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是进行人格教育的重要资源。

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掘这些资源,以之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随班就读弱智及其他不健全学生的健康人格。

比如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很多文学名篇都闪烁着耀人眼目的人格美,我们要引导再引导、不厌其烦地引导随班就读弱智及其他不健全学生,深入领会其精神内涵,用杰出人物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去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使之形成健全的符合身心发展和生活需要的人格精神。

三、要满腔热忱地关爱随班就读学生
对待随班就读弱智及其他不健全学生,无论家庭贫富,家长地位高低,无论学业成绩好坏和品质优劣,教师都应该和班内其他学生一视同仁,更加关心爱护。

尤其要注意发现有智力障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鼓励和引导,使之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的温暖,领会到教师对他的期待,从而唤发出积极的心理效应,促其向善好学,不断进步。

四、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专题教育活动和心理咨询活动
随班就读弱智及其他不健全学生由于生理上问题,而社会阅历浅,心理上比较稚嫩,因而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突然打击或挫折面前容易心理失常。

心理健康明显地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生活状况及学业上的成绩,影响着他们心理能量发挥的程度。

因此,教师要全面把握随班就读弱智及其他不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保健能力,帮助他们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班级教育工作实践中,我通过大量的随班就读弱智及其他不健全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发现为数不少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学、逆反、嫉妒、焦虑、抑郁、激怒、恐慌和各种不良嗜好。

学业差的学生往往在心理发展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障碍。

学业差所导致的心理障碍占绝大多数,这些学习差的学生被老师视为“后进生”,经常为失败所困扰,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丧失了自尊心、自信心,久而久之,“厌学”、“自卑”“嫉妒”,“逆反”等心理油然而生,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常遭教师的白眼,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冷落,甚至社会的歧视。

他们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身价值被人忽视,随之带来巨大的极作用。

许多具有某种天赋的学生,在各种心理障碍中堕落带人情者之流。

带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步入社会,同样会以消极情绪特待生活,以而影响人的一生。

在调查研究中我还发现:心理障碍大多存在于人的非智力因素之中,感情脆弱、意志薄弱、毅力不足、经不起挫折、面对困难缺乏信心和勇气,甘愿沉沦等,严重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常常被教师、家长、社会所忽视,成为教育的空白点。

此外,"随班就读"的弱智孩子还面临自尊心的巨大考验,“样样不如别人,总是被人嘲笑”,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刚从外校
转来的弱智孩子,刚进学校时连教室都不敢进,见到同学就害怕得哭,上课时总是一言不发。

后来,在老师和同学的关怀帮助下,孤独压抑的性格才有改变。

为了还随班就读弱智及其他不健全学生一个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科学地、创造性地、高效地学习,培养知识丰富、体格健康、心理健全的下一代,在近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首先从自己所带的班级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

多与随班就读学生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谈心是心灵沟通的渠道和桥梁,是治疗心理疾病的一剂良药,是进行心理引导的有效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促进他们养威良好的心理素质。

同时,要谨防把心理问题当成品德问题,按照解决这两类不同性质问题的具体方法,区别对待,妥善处理。

彩排的人生
我开车经过西京医院,看见住院部门口站着一个穿着白色病号服的老人。

他见了我就挥手,示意我把车开过去。

我拐进一段小坡道,里面是一个停车场,稀稀拉拉坐着或站着一些腿脚打着石膏、头上裹着纱布、臂上打着点滴的病人。

老人和周围的几个人挥手告别,一副慷慨从容的样子。

在零零落落的道别声中,他打开了车门。

费了很大劲儿,他才坐进车里,一边还自嘲:“当你老去时,一切都变得可笑。

”我问:“您的健康出问题了吗?”他说他患的是肝衰竭,来做透析,正在等待做肝移植手术。

他还说,这是医疗事故造成的,所以医院给了他优先权。

“特权,我一生都在反对它。

”他喘了口气,需要歇一歇才能继续说下去,“没想到要死了,却获得一个特权。

”我笑不出来。

他说话带着河南口音,吐字清晰,语调富有弹性,看来受过良好的教育,我就顺便把话题岔开:“你是从河南来的?”他哈哈笑了,高兴起来:“不是的,我是教戏剧朗诵的,辅导别人怎样在舞台上念台词,我说的是标准英式英语。

”车内的气氛顿时轻松、随意起来。

我又问:“大概要等多久才能做肝移植?”他说:“你问了一个我不忍回答的问题。

”我一时没听懂。

他变得严肃起来:“这是一个残忍的问题,我的幸存将基于另一个人的不幸死亡。

我的任何盼生的念头,从理论上说,便是盼另一个
人死。

”我不禁肃然起敬:自己的命都不保了,他还在钻“生存还是毁灭”的牛角尖。

我竖起大拇指,说:“我尊重你的观点。

”生死本是一种日常,囿于自己的原则而不能有任何期盼,则是一种无可奈何,有点儿像曹操的临终之叹:“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好几年前,我曾为一个单身犹太老妇做家庭清洁,她住在海边,总是很忧郁,常对我说,人老了,最好一要有钱,二要有健康。

我就把这话跟他说了,他听后轻轻一笑,说了句:“愚蠢!你想,人老了身体怎么会好,身体好就说明你还没有老。

”我说:“但钱总得有吧?有钱好办事,吃好的、住好的,还有许多人可以随叫随到……”未等我说完,他就非常干脆地抢白道:“要钱干什么?”我以为接下来他会慷慨激昂地说出一大堆道德“鸡汤”,他却有点儿动情地说:“钱对老年人没多大用处,因为老年人其实并不真的生活在现实中,而是生活在回忆中。

没有现在,没有未来,只有过去。

”他表现出一种老年人才有的伤感和深刻,“年轻的时候做任何你能够做的事,到老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好像有一点儿道理,年轻时的丰富经历,会使老年的你拥有多彩的回忆。

他的家到了,是内西区靠着大马路的一幢旧公寓。

二十五元的车费,他哆哆嗦嗦地摸了半天。

我下车绕到他那一边,为他打开车门。

他用双手抱住双腿,把它们挪到地上,然后,再扶着车门站起来。

他走到围栏边坐了下来,并挥手让我先走。

他在黑夜里坐着,白发在风中飘着。

他或许还有许多想法,还有一些未竟之愿。

“我还在彩排中。

”他朝着我离去的背影朗诵道,半谑半真,却用力很深,力求“字正腔圆”,一如他曾在舞台上那样。

我没有回头,只是背对着他举起手,竖起大拇指。

有人说,只要还没有盖棺,人生就仍在彩排中;也有人说,人生就是一个彩排的舞台——各自倾情,各自精彩,尽兴而后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