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学策略

●一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

1、一年级学生一般为6---7岁,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约18公斤到20公斤。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2、一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关节的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一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学策略

1、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

★教过一年级的老师一定还记得,有些同学在课的后半段要么发呆,要么玩橡皮、铅笔,要么乱动、坐不住,即使自己想认真听课,但管不住自己。也就是说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整堂课上都能认真的听老师讲,能维持的时间大约是在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所以如何利用好学生这些有效听课时间,就需要教师更智慧的去分析和琢磨教材,创设教学情境,合理的安排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把握好重难点出现的时机等。

2、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一年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且掌握了一些概念,能够初步进行判断和推理,但思维水平总的来说仍是非常低的,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表现在:

(1)思维过程往往依靠具体的表象,不易理解较抽象的经验。记得一位老师曾在教学完《9加几》后说凑十的过程讲了很多遍了,并问学生,明白了吗,学生当时都大声回应他说明白了,但解决同类问题时仍然不灵活,这是为什么?通过交流才知道,他觉得这个知识点很简单,当时又忘记布置学生带学具了,所以操作环节省去了,孩子们没有了具体表象的支撑,单靠老师的讲解,是很难完成对知识的建构的。(2)思维还带有很大的依赖性和模仿性,独立而灵活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差。

记得一位年轻教师在看情境图提问题环节花费了20多分钟,导致后面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当时那位老师执教的是《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孩子提问题时,有一个孩子提出:他们在喂海鸥什么食物?老师作了解答,接下来一发不可收拾,孩子们纷纷提关于海鸥生活习性的问题,浪费了很多时间。如果老师在解答完第一个同学的问题后,提示一句,下面的同学要提数学问题,如果同学还是不会提,或提不出这节课需要的问题,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直接抛出本节课的问题就可以了。

(3)不善于使自己的思维活动服从于一定的目的任务,在思考问题时往往被一些不相干的事物所吸引,以致离开原有的目的任务。大家回忆有没有这样的事情:老师让在指定的格子里画十个圈,有些儿童被画圈活动本身吸引,而忘记我们最关注的十个的问题,所以教师应积极培养儿童按照一定目的任务来进行思维的能力,不断提醒儿童,及时给予帮助,并加以检查和评价。因为按照一定的任务有意识地进行思维活动的能力,是提高儿童学习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3、好奇多问,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兴趣。

★还记得这样的场景,课间总会有很多孩子围绕在一年级老师的身旁,问这问那,说着说那,很温暖,也很幸福。在这里我也提醒即将成为一年级老师的大家,不要因为自己刚上完课有些累而冷落他们,也不要因为他们的问题幼稚而笑而不答,因为他们是怀揣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憧憬步入的小学校门,我们有责任延续这份美好。另外,利用孩子们好问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及提出合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因为我们都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4、表现欲强

一年级的小学生参与的热情特别高,回答问题非常积极,有的把手举得很高,有的站起来抢着回答,还有的为了回答问题急得嗷嗷叫,我们老师要注意在规范孩子一些习惯的同时,呵护孩子们的这种表现欲,因为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很有益的。往往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们就会变的更加理性。这让我想到在平时的管理及教学中,我们要多给学生展示、锻炼的机会,例如让他们当小老师等。

●好胜心强

★一年级的孩子好胜心强,所以教学时适当开展竞赛活动符合儿童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常见的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数学接力计算、抢答等。

●感知觉发展不够充分

一年级小学生,不但要学会拿铅笔写字,还要学会使用尺子,学会用橡皮等等。这些动作不熟练时,儿童显得特别笨拙和费劲。他们虽然能够进行有目的感知觉或观察,但他们知觉也还有一定程度的混淆性、笼统性和无意性。儿童知觉的混淆性突出表现为空间方位知觉不精确,对于一些相近的图形、文字或数字,容易颠倒或认错,如写数字6时,应该是从上往下然后往右写,但有的学生往往向左写等。

★教师应特别注意指导儿童的书写动作,开始时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疲劳和失去兴趣。

●崇拜老师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的印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所以,一年级的老师要用好这一点,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如同学们帮助了我们,我们真诚的说声“谢谢”等等这些文明用语,给孩子以示范;另外,为了教育学生书写要认真,我们板书时要一笔一划,干净、整齐。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所以我们老师还要公正地、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面对一年级孩子,教学中不得不注意做好的几点

1、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往往从小产生厌学情绪。如果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终生。

方法一:创设情景,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一年级的情境图多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如“走进花果山”、“小小运动会”、“快乐校园”等。如果我们用好了,学生的兴趣将会被大大激发。另外练习时还可创设“找朋友”、“小蝌蚪找妈妈”等情境,引导学生饶有兴趣的练习。

方法二:多媒体(图片)等直观手段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的情感需求。例如,在学习“连减”时,制作了课件,是这样的:树上原有5只小猴,看到小河里青蛙、小鱼玩得很开心,先有1只小猴跳下了水,接着又有2只跳了下去,问:树上还有几只小猴?演示完这个过程,孩子们对于从几里面减理解的就很到位了,突破了教学难点。当然,有的老师所在的学校没有使用多媒体的条件,我们也可以通过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方法三: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

注意事项:

★是操作方法要恰当,操作过程要有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渡过这个阶段,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果操作的程序混乱,学生的大脑中就无法形成一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