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山前带地震勘探进展及钻井跟踪评价
针对四川盆地龙门山推覆构造复杂地质目标的地震采集技术
针对四川盆地龙门山推覆构造复杂地质目标的地震采集技术何宇霖【摘要】近年在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山前隐伏带钻探的多口井在二叠系获得了高产工业气流,但是该区块的地表地形起伏剧烈,出露地层复杂,涉及石灰岩、砂泥岩、砾岩、河滩砾石等多种岩性,激发接收条件差,且地腹地质结构复杂,断裂发育、地层倾角大,甚至直立倒转,导致有效地震波能量极弱,地震波成像效果差,难以获得目的层的有效反射,无法满足油气勘探需求.为获得更好的地震采集资料,特别是推覆构造带的中、深层地震信息,针对该区块开展了地震采集攻关,采用高覆盖三维观测设计、激发及接收条件优选、过障碍动态观测系统设计等技术措施,保证了目的层有效波覆盖次数,提高了采集单炮的信噪比,改善了复杂构造成像效果,整体上剖面成像效果得到大幅提升.【期刊名称】《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18(041)004【总页数】5页(P18-22)【关键词】四川盆地;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地震采集;信噪比;成像效果【作者】何宇霖【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正文语种】中文龙门山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为一条北东—南西向展布的大型构造带,北东端至广元,南西端达泸定,全长约500 km,宽度介于30~70 km。
该构造带位于东部扬子准地台边缘与特提斯海的交接部位,受造山运动影响,形成由西北向东南推覆、滑覆的规模宏大的构造带。
前人研究[1-6]认为,它经历了元古代板间碰撞造山、印支期板内(陆内)褶皱造山和喜山期推覆造山的3重作用,因而现今构造特征以冲断推覆为主,自东向西划分为山前带、前山带、后山带等3个次级构造带。
在山前带的推覆体下盘和前山带广大地区,由于长期处在构造活动带的边缘,构造圈闭发育,具有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良好地质条件,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7]。
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西南油气田公司陆续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开展了地震勘探工作,但由于地震地质条件恶劣和地震勘探技术方法局限,获得的资料品质较差,构造成像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油气勘探工作停滞不前。
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地区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勘探方向
地 质 勘 探
33
四川盆 地 西 部 龙 门 山地 区 中二 叠统 碳 酸 盐 岩储 层 特 征及
勘 探 方 向
张本健 1,2 谢继容 尹 宏 胡 欣 王宇峰 杨 迅 裴森奇
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 田公司川西北气矿 2.西南石油大学
摘 要 四川 盆 地 西部 龙 门 山地 区近年 来相 继 在 ST1井 、 LT1井 中 二叠 统 栖 霞组 一 茅 t:/组 钻 获 高产 工 业气 流 ,展 现 出 良好 的 天 然气勘探前景。为 了进一步认识该 区天然气聚集层系的储集性 ,基于大量的地 面露头与钻 井资料 ,采用宏观与微观相 结合 的方法, 分析 了该 区栖 霞组一茅 口组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 因素,并结合 已开发气藏的特征 ,综合评价 了有利的天然气勘探 区带。研究结果表 明: ① 龙 门 山北 段 前缘 及 南段 前 缘 在 中二 叠 世 沉积 期 发 育 台地 边缘 滩 微 相 ,是 有 利 于 规模 储 集 体 发 育 的地 区 ;② 中二 叠 统储 集 体 主 要 为 缝洞一孔 隙型与孔隙一缝洞型,前者 常见于栖霞组,而后者则多见于茅 口组 ;③控制中二叠统储层大规模发育的因素主要是沉积微相、 白云石化作用 、溶蚀作用及 构造破裂 ,沉积微相是储 层规模发育的基础 ,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改善 了储层的渗流能力 ,构造破 裂则促进 了大规模 的溶蚀 改造作用 。结论认为 :①龙门山北段 中坝一双 鱼石 台缘滩 区是最有利的天然气勘探 区带 ;②龙 门山南段莲 花 山一 平落坝台缘滩 区是次有利 的勘探 区带 ;③九龙山一老关庙、大 邑一大兴场 台内滩区是积极探索寻找 大规模岩溶缝 洞型气藏的 有利 区 带 。
and porous—fractured-vuggy type.The former is often occurred in the Qixia Fm while latter is mostly in the M aokou Fm .Third,scale de-
川西地区龙门山前带侏罗系物源与沉积体系演化
川西地区龙门山前带侏罗系物源与沉积体系演化邓莉;刘君龙;钱玉贵;张世华;王天云;于海跃【摘要】前陆盆地山前带近源体系是近几年沉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侏罗系沉积期,川西地区龙门山前带发育了一套近源粗粒沉积体系.笔者充分利用全区覆盖的三维连片地震数据、测录井、岩心及野外露头资料,分析了不同时期物源特征和沉积体系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侏罗系沉积期,龙门山前带共发育来自短轴和近长轴2个方向的5套物源体系;②下侏罗统主要发育冲积扇-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沉积体系,中、上侏罗统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③龙门山前带可以划分3种沉积模式,分别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沉积模式.通过研究,不仅能够为龙门山前带侏罗系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而且可以完善对近源冲积体系粗粒储层的认识.【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12页(P380-391)【关键词】粗粒沉积;物源分析;沉积演化;山前带;川西地区【作者】邓莉;刘君龙;钱玉贵;张世华;王天云;于海跃【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新兴物探开发处,河北涿州07275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四川盆地一直是我国天然气勘探的重点目标,而川西陆相致密砂岩储层则是其中最热点地区之一[1-3]。
近几年,随着勘探不断深入,多口钻井揭示,龙门山前带侏罗系具有良好油气显示,是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2017年勘探重点突破区带,对龙门山前带侏罗系进行整体评价是十分有必要的,物源和沉积体系展布研究是开展后续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川西南部地区上三叠统天然气勘探技术研究
4 勘 探 技术 及应 用效 果
针对川西南 部地 区须 二 气藏 为 主 的气 藏基 本地
质特 征和存在 的技术难 点 , 梳理 、 总结 、 深化研 究油气 勘探 正 、 反两 方面 的经验 和技术 、 法 , 方 形成 了适用于 该 区的天然气 勘探技术 系列 ( 1 。 图 )
出
产 能
续 发展 的保证
加强保 存条件 研究 , 深化 断 块气 藏 的 勘探 , 同时加 快
部署 邛西地 区、 莲花 山地 区断下 盘 的勘 探 。 () 4 拓展勘探 领域 , 找须 一 、 三 、 寻 须 须五 段有 利
储层发 育 区 , 力争 突破 须家河组 须一 、 三 、 须 须五 段油
花 1井 的开 窗侧钻 斜 井 , 因处 于 山前 复 杂构 造 带 , 地
震采集 、 像处理 、 成 构造细 节解释方 面存在 一定 困难 , 致使 实钻结果 与原 地震解 释存在较 大误差 , 因莲 花 又 1井钻 遇 断 层 复杂 带 , 继续 钻 进 难 以钻 达地 质 目标 。 为此 , 时对 过 井地 震 测 线 0 L 1 及 2 HS4进行 叠 前 重 新 处理 , 并用 各类钻 、 录井 资料进行校 正 , 构造解 释 更新
均质性较强 的裂缝一 L 孑 隙型储层 , 其有效性取决 于岩石 喉道 大小 和裂缝发育程度及其匹配关系 。
育 , 导条 件 好 ; 时 的古 隆起 和 古斜坡 利 于早 期 富 疏 适 集, 圈闭发育 , 富集条件好 ; 广泛分布 的巨厚储 、 盖层 间
3 地 质认 识 、 术 难 点 技
4 4 地震储层预 测技术 .
包括储 层 地球物 理 建模 、 地震 属性 分析 、 地震 反
川西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油气成藏条件
川西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油气成藏条件罗啸泉;唐桂宾【摘要】龙门山前雷口坡组烃源岩为中等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以Ⅰ型干酪根为主,生气丰度30~50×108m3/km2,生气中心在安县.雷口坡组储集岩为粒屑白云岩,主要发育于雷三段,其次为雷一段,为孔隙性储层.研究表明这些粗结构碳酸盐岩的发育与滩相沉积环境密切相关.中坝雷三气藏成藏主控因素是:早期的构造,有利的储层和良好的保存条件.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前景良好,龙门山前缘中北段双鱼石至金河一带为有利勘探区带.【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2(032)001【总页数】4页(P32-35)【关键词】雷口坡组;成藏条件;勘探潜力;龙门山前缘【作者】罗啸泉;唐桂宾【作者单位】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81;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1 油气地质条件分析龙门山地区雷口坡组(T2l)为局限海台地相沉积,以厚层块状白云岩为主,夹灰岩和深灰色泥岩,厚180~600m,根据岩性变化,自上而下分为四段,顶部与马鞍塘组(T3m)呈假整合接触,底部与嘉陵江组(T1j)呈整合接触[1-2]。
目前在龙门山北段中坝构造发现了雷三气藏,在南段平落坝构造雷三段产富钾卤水。
1.1 烃源岩地化特征表1 生油岩基本指标生油岩类型有机碳(%)氯仿沥青(ppm)烃含量(ppm)海相碳酸盐岩 0.1 100 60陆相泥质岩好的生油岩>1 >1000 >500中等生油岩0.5-1 500-1000 100-500差的生油岩 0.3-0.5 200-500 60-100雷口坡组烃源岩的沉积中心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北面的安县—江油,另一个是位于南面的蒲江附近,烃源岩一般厚300m左右。
雷口坡组烃源岩残余有机碳含量较低,单井平均0.12%~0.34%。
总烃含量在41~160ppm,平均含量144 ppm;氯仿沥青A含量63~270ppm,平均88.37 ppm。
龙门山前隐伏构造带须家河组储层特征研究
较 深 ,形 成 与 其 他 层 段 沉 积 性 质 完 全 不 同
的海 相沉 积 ,而 T。 x 主要 为 湖 泊深 水 细 粒
沉 积 ,基本 作 为 盖 层 存 在 ,该 次 研 究 的 目 的层 段 为 砂 体 较 发 育 的 T 。 X ~T 。 X 。T 。 X
储 层埋 藏 深 ,受 压 实 、压 溶 等 成 岩 作 用 影
[ 文 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0— 9 7 5 2( 2 0 1 3 )0 1 —0 0 3 6— 0 5
龙 门 山 位 于 四J I I 盆 地 西 部 , 为 一 条
NE — S W 向 的 大 型 构 造 带 ,具 有 “ 南 北 分
段 、东 西 分 带 ” 的 特 点 【 = 1 ] 。 以青 川 一 茂 汶 断裂 和北 川一 映 秀 断 裂 为界 可 以将 其 分 为 3 个 部分 ,青 川 I 一 茂 汶 断 裂 以 西 为 主造 山 带 ,
[ 收稿 日期]2 0 1 2— 0 9 —1 1 [ 作者 简介] 王兆生 ( 1 9 8 3 一 ) , 男 ,2 0 0 8 年大学毕业 ,硕士 ,助教 ,主要从 事油气 田开发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第 3 5卷 第 1期
王 兆 生 等 :龙 门 山 前隐 伏构 造 带 须 家 河 组 储 层 特 征 研 究
赵 丰 年 陶 娴 娴
董桂 玉 , 杜敬 国 ( 河北 联合大学 矿业工程 学院, 河 北 唐山0 6 3 0 0 9 )
[ 摘 要 ] 依 据 钻 井取 心 、岩 石 薄 片 以及 扫 描 电镜 分 析 等 资 料 ,对 龙 门 山前 隐伏 构 造 带 内须 家 河 组 的 储 层 岩
基于GIS的彭州龙门山山地灾害评价
基于GIS的彭州龙门山山地灾害评价利用GIS技术对地震诱发山地灾害分布与发震断裂距离、坡度、岩性、水系等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地震诱发山地灾害在区域上沿断裂带呈带状分布和沿水系呈线状分布的特点;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与地形坡度有很大的关系,绝大部分的灾害点集中在15°~45°的范围内;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与地形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北部高山地区山地灾害数量明显高于南部平原区;滑坡多发生在千枚岩、泥页岩等软岩中且多为土质滑坡,而岩浆岩等硬岩中多发生崩塌。
标签:地震山地灾害危险性遥感解译GIS1简介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危害极大,汶川地震就发生在龙门山地,此次地震持续时间长、震级高,并引发了泥石流、滑坡、崩塌、堰塞湖等山地灾害,除此之外,地震导致的灾害还具有滞后性的特征,北川位于龙门山附近,在汶川地震结束后,部分学者针对此次地震灾害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北川次生山地灾害比汶川地震更为严重,基于这一因素,对北川地震次生滑坡灾害进行深入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研究区概况北川位于四川西北部,这一区域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度位置的龙门山区,属于龙门山前后山交界位置,研究区域山势高峻、沟壑纵横、地质环境十分的复杂,汶川地震断层处于北川——映秀断层穿过东南部,断裂带沿线有砂岩、千枚岩、石炭系碳酸盐,岩石风化严重,这也是山区灾害发生的源头。
3研究实践使用方法分析3.1技术流程在分析之前,先根据已有经验知识来分析影响滑坡的因素,在收集到相关资料之后,选择相关的指标,并使用GIS平台工具将指标处理成为统一的栅格数据,再以GIS技术为基础分析样本集建立好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法与多元回归预测模型,计算出栅格单元敏感指数,以上流程完成之后,即可得出次生滑坡预测图,再得出次生滑坡预测图之后即可对比两个结果的精度,综合分析滑坡空间预测情况。
3.2样本集的选择在对空间进行预测时,需要的样本包括非滑坡样本与滑坡发生样本两种类型,在选择非滑坡样本时,需要建立在相关规则的基础上,减小样本间的关联,这样即可有效反映出滑坡位置环境情况,本文采取如下的采集规则:即将发生点周围数据作为约束范围,在此区域外生成随机点,本文使用格网单元为30m,因此,以30m作为约束半径,在滑坡发生位置的30m之外生成700个滑坡未发生样本。
一种改进后的断裂封堵性研究方法——以龙门山冲断带为例
一种改进后的断裂封堵性研究方法——以龙门山冲断带为例吕志洲;李旻;田军;黎青【摘要】保存条件是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其中断层的封堵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断层两盘岩性对接关系在三维空间上的差异,致使同一断层在不同走向或者不同深度上封堵性存在差异.该文应用改进后的Allan剖面研究断层侧向封堵性,应用断面压力联合断移地层砂地比评价断层垂向封堵性.将同一断层垂向与侧向封堵性相结合,从而实现半定量综合评价.在低勘探程度尤其是无井地区,应用此方法可以初步判断断层封堵性.在勘探程度相对较高地区,可以充分应用勘探资料,将评价结果由半定量向定量化推进.%Preservation condition is a key element of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in foreland thrust belt, and fault sealing capacity plays a vital function.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lithologic interface of fault plates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the sealing capacity of the identical fault is different along different orientations or at different depths. The improved Allen section was applied in this paper to sludy the lateral sealing capacity of fault. The vertical sealing capacity of fault wa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pressure of fault section and the net-to-gross ratio of displaced layers. Semi-quantitativ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as made by means of the studies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sealing capacity of fault. This method might be used to judge the fault sealing capacity initially in the places with low exploration degree, especially in those places without wells. And the places with high exploration degree, we could develop the results of evaluation from semi-quantitation to quantification based on exploration data.【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2(034)003【总页数】5页(P325-329)【关键词】断面剖面分析法;断裂封堵性;油气保存;油气成藏;龙门山冲断带【作者】吕志洲;李旻;田军;黎青【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81;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81;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81;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4保存条件是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
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须五段页岩气富集条件及有利区评价
DengTao1,2,LiYong1,2 (1.CollegeofEnergyResources,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engdu,Sichuan610059,China; 2.StateKeyLaboratoryofOilandReservoirGeologyandExploitation,Chengdu,Sichuan610059,China) Abstract:Afundamentalshalegasgeologyevaluationisusedtoexploretheenrichmentgeologyconditionandre sourceprospectoftheXu5MemberinthesouthernsectionofLongmenshanforelandbasin.Fieldoutcropmeasure ment,geochemicaltest,SEM andothertestsareusedtodeterminetheshalegasenrichmentgeologyconditionsof theXu5MemberinthesouthernsectionoftheLongmenshanforelandbasin.Ashalegascomprehensivegeological evaluationindexisintroducedtooptimizetheprospectingarea.ResultshowsthatthemeanTOCoftheblackshale inthisareaexceeds2.0% andthecorrespondingaveragevitrinitereflectanceexceeds1.25%.Theaveragebottom burialdepthofXu5Memberisabout3600m,whichischaracterizedbydeepinthenorthwestandshallowinthe southeast.Thegrosseffectivethicknessoftheorganic-richshaleexceeds200m,whichreachesthemaximumthick nessinSangyuananddecreasestowardtheperiphery.Theaveragecrispnessoftheingredientsisgreaterthan050. Accordingtothecomprehensivegeologicalevaluationindex,thefavorableprospectingareasmainlydistributeinthe Pujiang-SangyuanareatothewestofMeishan.Itischaracterizedbygentleterrainandlargearea,whichisconsid eredasthemostfavorableprospectsforshalegas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Thisresearchexpandsthecontinen talshalegasexplorationandevaluationtargetsintheSichuanBasinandcouldprovidecertainreferenceforthefu turecontinentalshalegas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 Keywords:Longmenshanforelandbasin;continentalshale;enrichmentcondition;Xu5Member;favorablearea evaluation
浅谈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彭州园区“5·12汶川大地震”后地质遗迹类型、特征及其变化
浅谈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彭州园区“5·12汶川大地震”后地质遗迹类型、特征及其变化杨金山,黄平,赵敬娜(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00)摘要: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前,园区已知地质遗迹包括2大类6类8亚类。
5·12大地震对彭州园区造成了极大破坏,尤其银厂沟地质遗迹损毁尤其严重,同时又形成了大量地质灾害类地质遗迹,在中、高山峡谷区保留了部分规模较大灾害类地质遗迹、在城镇附近小鱼洞地震遗址、白鹿中学遗址等,彭州园区地质遗迹类型更加丰富,增加到3大类6类14亚类,使彭州园区不仅是研究推覆构造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了研究5·12地震成因的关键区域和地震科普教学场所。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地质遗迹类型;特征变化;龙门山中图分类号:P9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995(2021)01-0167-07DOI:10.3969/j.issn.1006-0995.2021.01.032为全面摸清5·12汶川大地震后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彭州园区地质遗迹资源家底,查明地质遗迹资源特征、科学美学价值及空间分布状况,为公园今后的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开发、地学科普、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019年由四川省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立项、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探队实施,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11年后,在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彭州园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地质遗迹资源调查。
1公园概况1.1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处于龙门山构造体系中段,北起绵竹清平老鹰窝梁子,南至彭州葛仙山镇,西与茂县接壤,东与安县毗邻,面积251km2,包括彭州、什邡和绵竹三个园区。
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1°09′50″~31°39′30.3″,东经103°44′35″~103°39′30.3″之间。
公园范围涉及成都市所辖的彭州市、德阳市所辖的绵竹市、什邡市、阿坝州所辖的茂县(图1)(卢志明等,2019)。
龙门山山前断裂带中氡活度浓度的检测
龙门山山前断裂带中氡活度浓度的检测张禹华;侯新生【摘要】对龙门山山前断裂带两侧表土中氡活度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地层中,由于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含量的不同,其土壤中氡浓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第四纪地层中,氡活度浓度的变化视表土的干湿程度、空隙度等而论,其变化范围存在很大差异.【期刊名称】《广东微量元素科学》【年(卷),期】2011(018)010【总页数】4页(P62-65)【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氡活度浓度;检测【作者】张禹华;侯新生【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4自从1922年前苏联基里柯夫在中亚地区用测量射气方法找地下铀矿以来,土壤氡浓度的检测已被作为监测手段广泛用于铀矿和其它矿产的勘察、构造研究、中近期地震测报、地质灾害探测、工程勘察、环境保护和水文地质等领域。
通过实验建立土壤氡活度浓度校正的理论模型,根据理论分析数据对实际测量结果及土壤氡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判断,这不但对实际测量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准确测量土壤氡浓度水平及时发现氡异常等情况,也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天然辐射照射及其危害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
开展对土壤氡活度浓度的分布规律及其校正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在大量实地测量的同时进行统计分析,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对保护公众健康亦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1-2]。
1 实验部分1.1 测量点位置数据采自龙门山山前都江堰-江油断裂带,起于都江堰紫平铺水库大坝的东侧,止于二王庙下坡处,全长4 800 m,用灌县幅地质图,沿龙门山山前公路线路,定点不定距测量,进行数据采集。
测区测点分布图如图1所示。
1.2 测量仪器及主要技术性能测量氡气活度浓度的仪器有多种,本次测量采用FD-3017RaA型测氡仪,上海申核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龙门山山前砂土液化初步研究
龙门山山前砂土液化初步研究杜国云;邢秀臣【摘要】对龙门山山前的成都平原(金马河以北)和川北丘陵区进行了地震液化现场调查.结果表明:液化点主要沿河谷底部和低阶地分布,液化集中区平行于NE向龙门山地震断层,与断层的转折、终止、出现部位相对应,与地震动最大峰值加速度(PGA)等值线主轴一致.液化喷出砾石最大粒径30cm,最大喷砂量约15m~3,堆积厚达4m,冒水高达775cm,地表破裂长达1 000m.喷砂冒水与强震动相一致,强震过后,大部分液化点上的喷砂冒水现象消失.分析表明:冒水高度总体随震中距增加而降低,亦存在随震中距增加而增高和波动的趋势.液化砂土来自第四系不同地层,并出现了下更新统下段的红色强风化泥砾.【期刊名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年(卷),期】2010(037)001【总页数】5页(P108-112)【关键词】砂土液化;龙门山山前区域;5.12汶川地震【作者】杜国云;邢秀臣【作者单位】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烟台,264025;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烟台,264025;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7地震动是砂土液化的动力来源之一,天然地震是地震动的重要类型。
伴随地震的液化现象十分普遍,如日本新瀉地震 (1964年)、邢台地震 (1966年)、营口-海城地震(1975年)、唐山地震 (1976年)和台湾集集地震 (1999年),均引起大范围的砂土液化,地震液化在近 40年一直被高度关注[1~5]。
2008年 5月 12日14时 28分,发生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的Ms8.0级地震,引起的滑坡泥石流次生地质灾害达8541处,液化作为汶川 5.12地震后的次生地质灾害被提出[6~7]。
砂土液化的地震地质过程包括自地下液化层到地表喷砂冒水过程,以及地表陷落、滑坡和地层倾斜[4]。
地下沉积层液化一直是历史地震研究的途径之一[8],需要一定的工程揭露才能完成。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钻探施工进展综述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钻探施工进展综述张伟;贾军;胡时友;樊腊生【摘要】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rilling operation of Wenchuan earthquake fault scientific drilling project, including drilling progress, techn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while drilling with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the achievements ob-tained during drilling operation.%介绍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的钻探施工情况,包括钻探施工进展、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以及为解决这些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期刊名称】《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年(卷),期】2012(000)009【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汶川地震;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进展【作者】张伟;贾军;胡时友;樊腊生【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100037;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四川成都611734;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四川成都6117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4编者按: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以研究地震为目标,对于减灾、防灾意义重大。
项目共计划施工5口科学钻孔,目前4口钻孔已完钻,WFSD-4号孔也于2012年8月6日开钻。
由于汶川地震断裂带历史上频繁发生地震,地层严重破碎,钻探施工条件极端恶劣。
另一方面,地学研究对钻探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这一系列情况对该项目的钻探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钻探施工技术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通过该项目钻探工程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针对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开展了技术攻关和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为地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样品和数据,使我国深孔复杂地层钻进、取心、护孔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龙门山及其邻近地区深部地球物理探测
。大约以
安县为界, 龙门山断裂带的东北段及西南段具有迥
[ 4 , 5 ]
, 历史上西
南段( 天全至安县段) 中小地震频繁, 具有晚第四纪 活动性, 是四川地区的主要活动断裂带及强震构造 带之一, 东北段( 约安县至青川东段) 仅偶有小震发 生( 图2 ( a ) ) 。截至 2 0 0 8年 8月 2 0日, 据中国地震 信息网公布的汶川 Ms 8 . 0地震 2 6 1个 4级以上中强
2 0 0 8 0 9 1 2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0 8 4 1 0 1 7 )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1 0 6 0 7 6 ) 作者简介: 徐朝繁, 男, 1 9 6 0年生, 博士,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地震成像及壳幔结构研究. E- m a i l :x u z h a o f a n 1 2 6 @1 2 6 . c o m
关键词 龙门山构造带; 汶川地震; 地球物理探测; 深部结构;低速高导层 中图分类号: P 3 1 5 . 2 文献标识码: A
D E E PG E O P H Y S I C A LE X P L O R A T I O NO FL O N G ME N S H A N A N DI T SA D J A C E N TA R E A
图2 龙门山地区历史地震( a ) 及汶川地震 4级以上余震序列( b ) 分布图 F i g . 2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h i s t o r i c a l e a r t h q u a k e s ( a )a n dWe n c h u a nMs 8 . 0e a r t h q u a k ea f t e r s h o o k s o f Ms . 0 ( b )i nL o n g ≥4 m e n s h a na e r a
龙门山地区历史强震数值模拟
龙门山地区历史强震数值模拟刘盼;马世虎;李平恩;韩晓飞【期刊名称】《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年(卷),期】2017(038)006【摘要】考虑区域地质构造差异、主要活动断裂分布特征和地表附加重力影响,建立反映龙门山地区地表起伏和岩石圈分层的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以GPS为约束重建研究区现今构造应力场,依次模拟龙门山地区1900年以来发生的5次MS 7.0以上地震,从库仑应力和等效应力角度,分析应力场演化对强震的影响以及强震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库仑应力角度,有3次地震对后续地震有促进作用,其中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有触发作用;从等效应力角度,有4次地震对后续地震的发生具有加速作用.%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geological structure, the main active fault zone, additional surface gravity, the 3-D viscoelastic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Longmenshan area with irregular topography and the layered lithosphere structure is constructed. Using the observed values of GPS as constraint condition, the present tectonic background stress field in the research area is reconstructed. Based on it, the 5 strong earthquakes (MS≥7.0) in Longmenshan region since 1900 is simulated, respectively. From the viewpoint of coseismic Coulomb failure stress and equivalent st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models of different scales is investigated.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From the viewpoint of coseismic Coulomb failure stress in Longmenshan area, it has 3 earthquakes that accelerate the followingearthquakes, in which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riggers the Lushan earthquake. From the viewpoint of coseismic equivalent stress in Longmenshan area, there are 4 earthquakes that advance the following earthquakes.【总页数】9页(P1-9)【作者】刘盼;马世虎;李平恩;韩晓飞【作者单位】中国西安 710068 陕西省地震局;中国西安 710068 陕西省地震局;中国北京 10008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西安 710068 陕西省地震局【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基于强震动数据的龙门山地区地震动预测模型参数反演 [J], 傅磊;李小军;荣棉水;陈苏;周越2.川滇地块东边界中南段构造应力分布特征与历史强震活动关系的数值模拟 [J], 祝爱玉;张东宁;蒋长胜3.汶川地震前后龙门山地区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的数值模拟 [J], 苏生瑞;王琦;李鹏4.龙门山地区历史强震相互关系的数值模拟实验研究 [J], 刘盼;李平恩5.中国及周边地区历史火山喷发与历史强震关系研究 [J], 张晓东;时振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段山前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证据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段山前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证据任俊杰;徐锡伟;孙鑫喆;谭锡斌;李康;康文君;刘保金【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12(055)006【摘要】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中段山前断裂的存在和最新活动时代一直是个争论的问题.石油地震探测资料和浅层地震剖面揭示该断裂的存在,并断错了第四系;野外调查表明,龙门山中段山前存在明显的线性地貌特征,山前断裂断错晚了更新世晚期的洪积台地;探槽剖面揭示距今约1500 a之前在山前断裂上曾发生过一次地表破裂型事件,而该断裂未来具备发生强震的潜势.断错地貌的差分GPS测量和年代学分析显示山前断裂晚第四纪垂直滑动速率大于0.36 mm/a,其与龙门山中段主干断裂活动强度相当,说明龙门山山前断裂在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变形中也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不仅能为成都平原的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基础资料,也有助于全面理解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机制.%The existence and the latest active time of the range-front fault along the mid-segment of the Longmen Shan thrust belts are controversial for a long period. Petroleum seismic reflection and high-resolution shallow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discovered the existence of the range-front fault which offset the Quaternary strata. Based on detailed field observation, we found that there is an obvious linear feature along the mid-segment of the Longmen Shan front and the range-frontrnfault that displaced the late Quaternary alluvial terrace. Trench log indicates that a surface-rupture event occurred before ~1500 aalong the range-front fault. Differential GPS surveying and dating of alluvial terrace show that the range-front fault during late Quaternary had a vertical slip rate bigger than 0. 36 mm/a, approximately equivalent to that along the main faults of the Longmen Shan thrust belts,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range-front fault also took an important role in accommodating the deformation of the Longmen Shan thrust zone. This study not only provides the fundamental data for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of the Chengdu Plain, but is helpful for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uplift mechanism of east Tibet.【总页数】13页(P1929-1941)【作者】任俊杰;徐锡伟;孙鑫喆;谭锡斌;李康;康文君;刘保金【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活动断层研究中心,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活动断层研究中心,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活动断层研究中心,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活动断层研究中心,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活动断层研究中心,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活动断层研究中心,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 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6【相关文献】1.华山山前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貌表现及响应 [J], 杨源源;高战武;徐伟2.龙门山后山断裂中段汶川-茂县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分析 [J], 王旭光;李传友;吕丽星;董金元3.龙门山前山断裂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J], 陈立春;陈杰;刘进峰;李峰;杨晓平;冉勇康4.西南天山柯坪推覆构造柯坪塔格山前逆断裂东段晚第四纪的古地震 [J], 冉勇康;杨晓平;程建武;徐锡伟;陈立春5.龙门山断裂带中段晚第四纪活动速率 [J], 马保起;苏刚;侯治华;舒赛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门山中段山前带构造变形历史与物理模拟
龙门山中段山前带构造变形历史与物理模拟杨长清;刘树根;于福生【期刊名称】《矿物岩石》【年(卷),期】2011(31)2【摘要】龙门山冲断构造带具有NE分带、EW分段的构造变形特征。
龙门山构造带中段逆冲推覆带是以出露彭灌杂岩及其前缘发育飞来峰为典型特征,变形以倾向北西的紧闭倒转-同斜褶皱为主;推覆-滑覆带变形强烈,发育一系列叠瓦状逆冲断层及相关的褶皱,及一系列由泥盆系至下三叠统碳酸盐岩构成的飞来峰,地腹发育厚皮构造,以叠瓦冲断构造为主;而前陆坳陷变形较弱,地表主要为SE倾伏的单斜,地腹则发育断层相关褶皱。
通过构造物理模拟认为:1)龙门山中段构造变形受力边界主应力与断裂走向间的锐夹角为70°;2)变形样式总体为双滑脱层所控制的分层滑脱垂向叠加构造组合;3)构造变形过程具有3个阶段,早期须家河组沉积之后产生的滑脱断层垂向叠加,中期在遂宁组沉积期间和晚期在蓬莱镇组沉积期间及其后,发生滑脱断层垂向叠加,且控制沉积。
【总页数】5页(P61-65)【关键词】构造物理模拟;构造变形过程;变形样式;龙门山构造带【作者】杨长清;刘树根;于福生【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相关文献】1.龙门山前缘关口断裂典型构造剖面的物理模拟实验及其变形主控因素研究 [J], 于福生;张芳峰;杨长清;李学良;冯自成2.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及相关构造的演化历史和变形机制(二) [J], 陈社发;邓起东3.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及相关构造的演化历史和变形机制(一) [J], 陈社发;邓起东4.龙门山中段山前构造三角楔变形特征及迁移规律 [J], 汪仁富;李书兵;刘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WFSD项目概况和钻探技术
都江堰虹口乡的破 裂面(北川-映秀断
裂)
WFSD-1孔和WFSD-2孔 地层柱状剖面
汶川地震科学钻探一号孔于2008年11月6日开钻
WFSD-1
都江堰,虹口
WFSD-2
都江堰,虹口
WFSD-3-P
绵竹,九龙
WFSD-3
绵竹,九龙
汶川地震科学钻探项目施工的特点
⑴地层破碎严重,钻进施工难度大; ⑵地学研究要求高(大直径取心、全 孔取心、岩心采取率高、原状性好),需 要采用特殊的技术施工; ⑶泥石流风险高。
科学钻探与科学测井课题组织管理结构图
探矿工艺所
总课题组长
WFSD-2孔 现场管理分组
WFSD-3孔 现场管理分组
钻探技术与物资分组
测井技术与管理分组
陕西煤田185队
安徽313地质队
技术服务单位
物化探所
渤海钻探 第一录井公司
渤海钻探 第一录井公司
技术服务单位
胜利油田测井公司
WFSD 项目的钻孔位置
队施工,正在施工。
WFSD-3-P 400
76
绵竹九龙镇
2009年12月8日以551.54m 完钻,四川403地质队施工。
WFSD-3 1500 WFSD-4 3000
2009年12月15日开钻,安
150 绵竹九龙镇 徽313地质队承担施工,正
在施工。
150
北川县陈家 陕西煤田地质局185队承担
坝
施工,计划2011年开钻。
松 潘 甘孜 地 块
2龙
3
2门
1
3山
2 1
4 2
1
4
四川盆地
21
安县-灌县断裂(AGF.)—350 北川-映秀断裂(BYF.)—4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门山山前带地震勘探进展及钻井跟踪评价李青;刘定锦;毛小平【摘要】龙门山地区不仅地表地质条件复杂,地腹构造及其断裂体系也复杂多样,使构造地震成像困难.因此,近十几年开展了一系列地震勘探研究工作:首先通过在矿山梁、天井山等复杂构造区的二维地震勘探攻关,形成了基于地表条件的动态观测系统设计和宽线组合高覆盖采集技术,发现了一批潜伏构造,但是其构造复杂带的准确成像仍然存在问题;2007年,开始对三维勘探“禁区”的龙门山南段莲花山—张家坪地区开展三维地震勘探攻关,逐渐形成了有效的复杂山地三维地震采集、资料处理及解释的配套勘探技术,使山前带逆掩推覆构造成像问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加强钻井跟踪地震地质评价工作以提高钻探成功率.从而加速了龙门山山前带油气勘探开发的过程.【期刊名称】《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12(035)003【总页数】4页(P24-27)【关键词】龙门山;复杂构造;地震勘探;构造成像;钻井跟踪评价;进展【作者】李青;刘定锦;毛小平【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钻采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东北气矿【正文语种】中文1 龙门山山前带地震勘探背景及难点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地处松潘—甘孜褶皱带的东缘,北起广元,南达雅安天全,全长约500 km,宽约30 km,是四川盆地的西部边界,同时也是青藏高原的东界(图1)。
前人通过大量的地面地质调查及重、磁资料分析, 根据地面断裂、构造特征及岩石组合性质,通常将龙门山构造带以安县为界南北分为两段,自东向西划分为“山前带、前山带、后山带”等三个次级构造带[1,2]。
在山前带的推覆体下盘和前山带广大地区,由于长期处在构造活动带的边缘,构造圈闭发育,具有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良好地质背景,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通过多年油气勘探,在山前隐伏带发现了平落坝、邛西、大邑、鸭子河、中坝及河湾场等气田。
但在前山带由于地处盆山过渡带,构造演化历经晚古生代至三叠世早期拉张到印支期褶皱回返,至喜山期强烈推覆隆升,区内深大断裂发育,其构造、断裂体系复杂多样,整体而言勘探研究和认识程度均较低。
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给地震勘探带来极大挑战。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开展了地震勘探工作, 1986年原中美合作1828队对龙门山北段前山带进行了二维地震详查, 1996年TAXECO 公司对龙门山南段进行了二维地震勘探,但由于地震地质条件恶劣和当时地震勘探技术方法局限, 获得的资料品质较差,构造成像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油气勘探工作一直举步维艰。
图1 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区域地质图2 山地二维地震勘探技术攻关,大力突破复杂构造难以地震成像问题2000年以来,随着前陆褶皱冲断带油气勘探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地震勘探装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冲断带的油气地震勘探工作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2001年~2006年以山前带为勘探主攻目标,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相继在龙门山北段的矿山梁、天井山、枫顺场,龙门山南段的莲花山、张家坪、高家场和雾中山开展了二维地震勘探攻关[3,4],形成了基于地表条件的动态观测系统设计和宽线组合优化参数的野外高覆盖采集技术,以叠前组合去噪、冲断带复杂地表条件下的静校正和叠前时间偏移为核心的地震勘探目标处理技术,以地震地质综合构造解析、平衡剖面和模型正演迭代建模、构造约束的变层速度模型时深转换为主的逆掩推覆带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技术[5]。
龙门山山前带二维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使得从无到有获得了地腹地质构造的地震反射,同时山前带逆掩推覆构造成像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了可用于构造解释的地震剖面,对冲断带的油气地震勘探工作起到极大促进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对山前带逆掩推覆构造的认识。
多轮二维地震详查基本查清了区内的构造格局以及与山前隐伏构造间的接触关系,在山前带发现了矿山梁、宝轮、核桃坪、张家坪、碧峰峡及银天坪等潜伏构造,在北段的二叠系碳酸盐岩和南段的三叠系须家河陆相碎屑岩中均取得突破,如矿1井、莲花1-1井、张家1井获得了工业油气流,揭示了山前带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推动了龙门山山前带油气勘探的进程。
3 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攻关,提高复杂构造地震成像精度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二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地震地质条件差、构造关系复杂的山前断裂带勘探中的局限性表现越加明显,特别是构造和断裂体系的多解性直接导致了以上三叠统为目的层的莲花1井、张家1井、核桃1井、核桃2井等探井实钻过程中都出现了较大的构造形态和深度误差,二维地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龙门山山前带油气勘探开发的需求,开展山前带三维地震勘探迫在眉睫。
三维地震勘探具有空间采样密度高、信息丰富、反映的地质现象清晰等特征,是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但地形起伏大,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的山前带基本属于三维地震勘探的“禁区”。
早期川西地区的三维地震勘探主要针对前陆盆地的白马庙、平落坝—邛西、大邑和新场等地区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并不断完善了表层结构调查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复杂地表的精细设计、全三维宽方位设计、复杂区激发接收的野外采集技术、山地三维起伏地表静校正、叠前偏移等处理技术和复杂构造建模、三维可视化、叠前叠后储层综合预测等解释技术。
2007年四川盆地勘探历史上针对龙门山冲断带开展了首次三维勘探,即龙门山南段的莲花山—张家坪地区三维地震勘探,三维区部署在雅安—邛崃境内,覆盖山前带的莲花山-张家坪潜伏构造。
区内以山地地形为主,山峦起伏,岩陡壁峭,地势由东向西逐渐变高,最高海拔约1970m,最低海拔600m,相对高差近1370m,山地面积占工区总面积80%以上,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
野外施工采用10×7次覆盖, 8kg~14kg药量,≥15m单深井激发的方式采集,最终获得了较高品质的地震资料(图2)。
室内处理中,针对该山地地震资料静校正问题突出等特点,以提高资料成像质量为核心,重点开展有效的静校正方法和合理选取成像速度等针对性处理工作,最终获得了反射层次丰富,波组特征清楚,波形活跃的较高品质的地震剖面。
图2 莲花山—张家坪三维地震监视记录三维地震勘探大幅度提高了地震构造成像效果及精度,与二维地震资料相比(图3),地震剖面信噪比、同相轴的连续性、断点位置等方面明显改善,反射层次更加丰富,清晰地展示了龙门山山前带前展示构造特征[6]:莲花山主体构造受西倾的龙门山前缘L型滑脱逆冲断层控制,被东倾的次级反冲断层切割形成一系列背冲构造。
构造成像更加清晰明确。
图3 莲花山构造三维地震(左)与二维地震(右)偏移剖面对比在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充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优势,采用VSP测井、声波合成记录、大斜度井实际轨迹投影等方式准确标定地震地质层位,采用地震、钻井、地面地质资料相结合的“戴帽”技术、三维空间可视化解释技术精细解释构造的细节变化和断层展布规律,从而准确落实了构造细节和各断层体系之间的关系。
在二维地震勘探成果上(图4右),莲花山构造仅受①号和⑤号断层控制,为一个形态相对比较简单完整的断背斜,而三维地震成果(图4左)细节更加丰富,莲花山构造整体上为一个受①号和⑩号断层控制的北倾鼻状断块构造,主体被②号、⑤号等断层切割。
因此,该区的构造形态、断层组合关系在三维成果与二维成果中展示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如⑤号断层的平面位置、向南延伸的长度以及与①号断层的接触关系均不一样,在三维成果中,⑤号断层更靠近莲花000-X2井,并且向南与①号断层相碰(图4)。
构造形态较二维成果更完整,莲花山构造主体在三维成果中被⑤号断层切割成了上、下盘两个断高,形态完全不一致。
实钻井证实,三维地震精度更高,成果更可靠。
图4 莲花山构造须三底界三维地震(左)与二维地震(右)构造成果对比4 强化钻井跟踪地震地质评价,进一步提高钻探成功率在钻井实施过程中,特别针对复杂构造、复杂地层,要充分利用地震勘探成果结合测井及地质综合分析,研究钻探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跟踪研究设计钻探目标是否存在及是否准确,以有效指导钻探目标调整和整体勘探开发部署。
莲花山—张家坪地区利用前期的二维地震勘探成果部署了一批勘探开发井位,其中莲花000-X2井部署在构造高部位,平面图上靶点两侧有二维地震测线控制,二维地震测线剖面资料可靠,圈闭可靠性高。
该井设计为定向井,要求钻至须二段顶界时闭合距要达到1210m以上。
由于受地表条件限制,目标靶点位置(图4右图红五星位置)位于二维测线尾端的无地震资料控制区。
但该井在钻进过程中发现在设计深度目的层段与同井场的直井存在明显差异,钻探靶点在二维成果上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误差。
对比分析三维地震资料,其展示的主体构造并不是如二维地震资料成果所展示的一个由①号和⑤号断层挟持的完整断背,而是由①号和⑩号断层控制,中间被⑤号断层切割并向南收敛于①号断层的北倾断块(图4、图5)。
在三维地震数据体中,从莲花000-X2井井口出发,沿设计井斜轨迹,分析认为目标靶点须家河组须二段顶界位置,应该位于向西不超过XLine500线的地方,钻井工程上必须控制井斜方位,才能保证钻达目标,否则将进入⑤号断层西翼复杂带。
图5 过莲花000-X2井三维地震构造解释剖面图在实钻过程中,由于莲花000-X2井是大斜度钻进,在进入须家河组以后,井斜调整采取的工程措施存在较大的难度,纠斜后,须家河组须二段的顶界深度位置仍然超过了XLine500的安全控制点(图5),录井及电测解释显示连续见到多套须二段上部砂岩,综合解释确定进入断层复杂带,未钻达主体目标。
钻探虽失败,但从反面验证了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正确性及其对提高钻探成功率指导作用的重要性。
5 结论与认识对于地形起伏大、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的山前带,采用基于地表条件的动态观测系统设计和宽线组合高覆盖采集技术的二维地震勘探是目前获得该区构造成像较为有效的方法,基本上可以解决山前带构造详查需要。
而三维地震勘探则能达到地质目标的准确成像,是山前带复杂油气藏进行精细高效开发所必不可少的技术。
加强钻井跟踪地震地质评价是提高钻探成功率和实现效益勘探的必要手段。
随着山地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必将持续深化对龙门山冲断带的认识,推进龙门山山前带油气勘探开发进程。
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罗志立.龙门山造山带的崛起和四川盆地的形成与演化[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2 刘树根.龙门山冲断带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3 肖富森,李政文,张华军,等.龙门山构造带北段地震、地质综合解释[J].天然气工业,2005,(05):37-39.4 戴勇,李正文,张华军,等.川西南部地区上三叠统构造及断裂特征[J].天然气工业,2006,26(1):43-45.5 张华军,王海兰,肖富森,等.基于反射层的变层速度模型时深转换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3,23(1).6 朱志澄.逆冲推覆构造(第二版)[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