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物的形成学案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配合物》教案

无机化学《配合物》教案

无机化学《配合物》教案配合物是指由配位原子(或离子)与另一部分(配位体)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配合物具有许多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并广泛应用于催化剂、药物、颜料和材料等领域。

本教案旨在介绍配合物的定义、结构以及配位键的形成机制和性质。

一、配合物的定义1.配合物是指由配位原子(或离子)与另一部分(配位体)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2.配位原子(或离子)是通常为过渡金属离子,但也可以是其他元素或离子。

3.配位体是指可以通过配位键与配位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

二、配合物的结构1.配位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相连。

2.配位键的形成使得配位体围绕着配位原子(或离子)形成一个立体结构,称为配位球。

3.配合物的结构可以是一维、二维或三维的,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几何构型。

4.配位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层配置决定了配合物的稳定性和反应性。

三、配位键的形成机制和性质1.配位键的形成是通过配位体的配位原子与配位原子(或离子)的空位或配对电子形成配位键。

2.配位键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

3.配位键的形成能力受到配位原子(或离子)的电子能级和配位体的配位能力的影响。

4.配位键的性质包括键长、键能、键角和配位度等。

这些性质决定了配合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四、配合物的化学性质1.配合物可以发生配位键的断裂和配位体的替换反应,产生新的配合物。

2.配合物的稳定性受到配位原子(或离子)的电荷、原子半径和配位体的配位能力的影响。

3.配合物的溶解度和酸碱性常常与配位体的配位能力和配位度有关。

4.配合物的光谱性质(如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可以用来确定配位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的结构和环境。

五、配合物的应用1.配合物常用作催化剂,参与有机合成和化学反应。

2.配合物可用于制备药物,具有生物活性和药效。

3.配合物可以用作颜料和染料的原料,提供不同颜色和稳定性。

4.配合物可用于制备材料,具有特殊的磁性、光学和电学性质。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思考感悟 指出[Pt(NH3)4]Cl2中的配离子、中心原子、配位 体、配位数及配位原子。 【提示】 Cl- Pt2+ NH3 4 N
三、配合物的应用
1.在实验研究中,人们常用形成配合物的方法 来检验____金__属__离__子____、分离物质、定量测定 物质的组成。
2.在生产中,配合物被广泛用于__染__色__、 _电__镀___、_硬__水__软__化____、__金__属__冶__炼___领域。 3.生命体中的许多金属元素都以配合物形式存 在。
B.Na2[SiF6] D.[Cu(NH3)4]Cl2
【解析】
配位 体 配位 数
K2[Co(NCS)4] Na2[SiF6] Na3[AlF6] [Cu(NH3)4]Cl2
NCS-
F-
Hale Waihona Puke F-NH346
6
4
【答案】 AD
变式训练 1 在水溶液中,Cu2+与氨分子是如 何结合成[Cu(NH3)4]2+的呢? 我们知道,氨分子能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铵根离 子(NH+ 4 )。比较反应:H++NH3===NH+4 Cu2 ++4NH3===[Cu(NH3)4]2+的设想,并将你的想 法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思路点拨】 配离子的构型由配位体的数目决 定 , 考 虑 [Co(NH3)6]3 + 是 完 全 对 称 的 结 构 , 其 中 两个NH3被Cl-取代生成[Co(NH3)4Cl2]+时,要考 虑Cl-取代NH3的相对位置,确定其结构。 【解析】 [Co(NH3)6]3+中6个配位体NH3分子的 位置完全相同,因此,任意取代两个相邻位置只 有一种结构,任意取代两个不相邻的位置也只有 一种结构,故其同分异构体只有两种。
配合 物 A
B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专题4第2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学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专题4第2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学案

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学习任务1.认识简单配位化合物的成键特征。

2.能正确运用化学符号描述配合物的组成。

3.学会简单配合物的实验制备。

4.能联系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解释相关的实验现象。

5.认识生命体中配位化合物的功能,列举配合物在药物开发和催化剂研制等领域的重要应用。

一、配合物的形成1.配合物(1)概念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与接受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组成(以[Zn(NH3)4]SO4为例)①内界和外界中心原子与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配合物的内界。

配合物的内界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

与配合物内界结合的离子,成为配合物的外界。

②中心原子(离子)和配位体中心原子(离子)是指提供空轨道的原子或离子,配位体是指提供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

③配位原子和配位数配位原子是指配位体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配位数是指形成直接同中心原子(或中心离子)配位的原子的数目。

④配离子的电荷数: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和配体所带电荷的代数和。

(3)配合物形成的两个条件①配位体能够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

[常见的含有孤电子对的微粒:分子如CO、NH 3、H2O等,离子如Cl-、CN-、NO-2等。

]②配位化合物的中心原子含有空轨道。

常见的有Fe3+、Cu2+、Ag+、Zn2+等。

2.配合物异构现象(1)产生异构现象的原因①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配位体。

②配位体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2)(3)异构体的性质顺、反异构体在颜色、极性、溶解性、活性等方面都有差异。

3.常见配合物的形成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三支试管中先生成蓝色沉淀之后随浓氨水的滴入,沉淀逐渐溶解,最后变为深蓝色溶液相关离子反应方程式Cu2++2NH3·H2O===Cu(OH)2↓+2NH+4;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Cu(NH3)4]2+中含有配位键,共价键和离子键。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教案(学案)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教案(学案)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配合物的概念、组成;2.掌握常见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及其成因;3.掌握配合物的性质特点及应用。

[学习重、难点]配合物的空间构型、配合物的应用[课时安排]3课时[学习过程][活动及探究]: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2mL5%的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浓氨水,振荡,观察。

现象: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2:取5%的氯化铜、硝酸铜进行如上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原理。

[交流讨论] Cu2+及4 个NH3分子是如何结合生成[Cu(NH3)4]2+的?⑴ 用结构式表示出NH3及H+反应生成NH4+的过程:⑵ 试写出[Cu(NH3)4]2+的结构式:一、配位键、配合物:1、配位键: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成键的两个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是由一个原子单独提供的。

2、形成条件: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其中一个原子有孤电子对,另一个原子有接受孤电子对的“空轨道”。

配位键用A→B表示,A是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B是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

3、配合物:通常把金属离子或原子(称为中心原子)及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合物。

4、常见配位键的形成过程(1) NH4+ 、H3O+中配位键的形成注意:结构式中“→”表示配位键及其共用电子对的提供方式。

(2)配离子[Ag(NH3)2]+中配位键的形成在[Ag(NH3)2]+里,NH3分子中的氮原子给出孤电子对,Ag+接受电子对,以配位键形成了[Ag(NH3)2]+:[ H3N→Ag←NH3] +(3)配离子[Cu(NH3)4]2+的形成在[Cu(NH3)4]2+里,NH3分子中的氮原子给出孤电子对,Cu2+接受电子对,以配位键形成了二、配合物的组成配合物的组成包含中心原子/离子、配体和配位原子、配位数,内界和外界等。

以[Cu(NH3)4]SO4为例说明,如右图所示: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多以离子键结合,因而属于离子化合物、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成内界离子和外界离子,内界离子也能电离但程度非常小,可谓“强中有弱”。

42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第1课时)(教案)

42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第1课时)(教案)

4.2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第1课时)一、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认识简单配位化合物的成键特征;能正确运用化学符号描述配合物的组成;2、学会简单配合物的实验制备;能联系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解释相关的实验现象;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运用化学符号描述配合物的组成难点运用化学符号描述配合物的组成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工具PPT、视频五、教学过程【讲述】配位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技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

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叶绿素是一种镁的配合物,动物细胞中载氧的血红素是一种铁的配合物,化工生产、污水处理、汽车尾气的净化、模拟生物固氮等领域都需要一些特殊性能的配合物作催化剂。

因此,认识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示】实验视频:向试管中加入2 mL 5%的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浓氨水,振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问】现象是什么?【生】将过量的氨水加到硫酸铜溶液中,溶液最终变成深蓝色,加入乙醇后析出深蓝色晶体。

【讲述】深蓝色的物质是[Cu(NH3)4]SO4,名称是:硫酸四氨合铜将[Cu(NH3)4]SO4溶于水,[Cu(NH3)4]SO4发生下列电离:[Cu(NH3)4]SO4=== [Cu(NH3)4]2++ SO42[Cu(NH3)4]2+是四氨合铜离子,其中Cu2+和NH3分子没有电离出来,说明[Cu(NH3)4]2+中Cu2+和NH3分子之间存在较为强烈的相互作用。

【问】思考:在水溶液中,C u2+和NH3分子是如何结合成[Cu(NH3)4]2+的呢?【展示】C u2+和NH3分子是如何结合成[Cu(NH3)4]2+的过程图片【生】NH3分子中氮原子的孤电子对进入C u2+的空轨道,C u2+与NH3分子中的氮原子通过共用氮原子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讲述】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与接受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展示】硫酸四氨合铜的配体、配位键、中心离子、配离子分别是哪些部分。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学历案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学历案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配合物的概念,能够识别常见的配合物。

2、掌握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3、了解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理解配位数、配位键等重要概念。

4、学会运用配位化学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和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配合物的概念和形成条件。

(2)配位键的形成和特点。

(3)常见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2、难点(1)配合物形成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和能量的变化。

(2)配位数的确定和影响因素。

三、知识回顾1、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金属键则存在于金属晶体中。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中心原子周围的价层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会相互排斥,从而影响分子的空间构型。

四、新课导入在化学世界中,有一类特殊的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与我们常见的化合物有所不同,这就是配合物。

比如,在我们熟悉的血红蛋白中,铁离子与卟啉环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结构,使其能够有效地运输氧气。

那么,什么是配合物?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五、知识讲解1、配合物的概念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体与接受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合物。

例如,Cu(NH₃)₄SO₄就是一种配合物,其中铜离子(Cu²⁺)是中心原子,氨分子(NH₃)是配体,它们通过配位键结合在一起。

2、配位键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由一个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另一个原子提供空轨道,二者形成的共价键称为配位键。

在形成配位键时,一方提供孤电子对,另一方提供空轨道。

例如,在NH₄⁺中,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氢离子提供空轨道,形成配位键。

3、配合物的形成条件(1)中心原子:通常是过渡金属离子,具有空轨道,能够接受配体提供的孤电子对。

(2)配体:含有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如 NH₃、H₂O、Cl⁻等。

(3)外界条件:合适的温度、浓度等。

4、配合物的形成过程以 Cu(NH₃)₄²⁺的形成为例:铜离子(Cu²⁺)的电子排布式为 3d⁹,其价层有空轨道。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作业设计方案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作业设计方案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配合物的形成原理,包括中心原子、配体、配位键等概念。

2、使学生掌握配合物的常见类型和结构特点。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配合物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二、作业内容1、基础知识巩固(1)让学生写出常见的中心原子(如过渡金属离子)和配体(如氨分子、水分子等),并说明它们能够形成配合物的原因。

(2)解释配位键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举例说明。

2、配合物的结构分析(1)给出一些配合物的化学式,如Cu(NH₃)₄²⁺、Fe(CN)₆³⁻等,让学生画出其结构示意图,并指出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2)分析不同配体对配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影响,例如比较含有不同配体的配合物在稳定性、颜色等方面的差异。

3、实验探究(1)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观察配合物的形成过程,如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和沉淀的变化。

(2)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4、应用拓展(1)介绍配合物在医学、冶金、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如某些药物中的金属配合物、金属提取过程中的配合物作用等。

(2)让学生分析这些应用中配合物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配合物的性质来实现相关的功能。

三、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1)完成上述的理论知识练习题,包括概念解释、结构分析和化学方程式书写等。

(2)撰写一篇关于配合物在某一特定领域应用的小论文,要求阐述清楚配合物的作用机制和应用优势。

2、实践作业(1)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制作一份关于配合物应用的科普海报,向其他同学展示和讲解。

四、作业难度层次1、基础层次主要包括对配合物基本概念和常见类型的理解和掌握,如能准确写出配合物的化学式、指出中心原子和配体等。

2、中等层次涉及对配合物结构的分析和比较,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的推理和分析。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作业设计方案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作业设计方案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简单配合物的概念,包括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命名。

2、使学生掌握简单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判断给定化合物是否为配合物,以及书写配合物的化学式和反应方程式。

二、作业内容1、知识回顾(1)回顾配位键的概念和形成条件,让学生举例说明常见的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

(2)复习常见的配体和中心原子,如 NH₃、H₂O 作为配体,Cu²⁺、Fe³⁺作为中心原子等。

2、概念理解(1)给出一些化合物,如Cu(NH₃)₄SO₄、K₃Fe(CN)₆、NaCl 等,让学生判断哪些是配合物,并说明理由。

(2)解释配合物中中心原子、配体、配位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配合物实例进行分析,如Ag(NH₃)₂⁺,指出其中的中心原子是Ag⁺,配体是 NH₃,配位数是 2。

3、形成条件(1)探讨形成简单配合物的条件,如中心原子要有空轨道,配体要有孤对电子等。

(2)让学生分析一些常见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可能性,如Zn²⁺、Al³⁺等,并说明原因。

4、形成过程(1)以Cu(NH₃)₄²⁺的形成为例,详细描述配合物的形成过程,包括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让学生通过画图或文字描述的方式,展示其他简单配合物的形成过程,如Fe(CN)₆³⁻。

5、命名规则(1)讲解配合物的命名规则,包括内界和外界的命名方法。

(2)给出一些配合物的化学式,让学生进行命名练习,如Co(NH₃)₅ClCl₂等。

6、实际应用(1)介绍配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如在冶金、电镀、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2)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一种配合物在某个具体领域的应用,并撰写一篇简短的报告。

三、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1)完成上述概念理解、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和命名规则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基础知识。

(2)撰写一篇关于配合物的小论文,阐述自己对配合物形成的理解和认识。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作业设计方案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作业设计方案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简单配合物的形成概念,包括配合物的定义、组成和结构特点。

2、使学生掌握配合物形成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判断配合物的稳定性、书写配合物的化学式等。

4、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作业设计原则1、基础性原则作业内容应涵盖简单配合物形成的基础知识,确保学生能够巩固课堂所学。

2、层次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启发性原则作业题目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联系实际原则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设计与简单配合物形成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三、作业内容(一)知识巩固1、什么是配合物?请举例说明。

2、配合物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具有什么作用?3、写出常见的配体和中心原子,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二)能力提升1、分析下列物质是否为配合物,并说明理由。

Cu(NH₃)₄SO₄KClNaOHFe(SCN)₃2、已知配合物Ag(NH₃)₂OH ,请写出其中心原子、配体、配位数。

3、在一定条件下,向含有 Cu²⁺的溶液中加入氨水,会生成深蓝色的Cu(NH₃)₄²⁺配合离子。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说明反应条件对配合物形成的影响。

(三)拓展应用1、电镀工业中常使用配合物来提高电镀质量。

请查阅资料,了解电镀中配合物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2、医学上,某些药物是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选择一种含配合物的药物,分析其结构和作用机制。

(四)实验探究1、设计一个实验,证明Fe(SCN)₃是一种配合物。

2、探究温度、浓度等因素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四、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等,让学生通过书面表达来巩固知识。

2、实践作业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作业设计方案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作业设计方案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能够:1、理解简单配合物的概念和组成。

2、掌握配合物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3、学会书写简单配合物的化学式和命名。

4、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知识回顾1、复习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相关知识,为理解配合物的形成打下基础。

2、回顾常见的金属离子和配体的性质。

(二)概念理解1、阅读教材中关于简单配合物的定义和特点,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配合物?(2)配合物由哪几部分组成?(3)举例说明常见的配合物。

2、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加深对配合物概念的理解,并完成以下练习:(1)判断给定的化合物是否为配合物,并说明理由。

(2)指出配合物中的中心离子、配体和配位数。

(三)化学式书写1、学习配合物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包括中心离子、配体的表示方法和配位数的标注。

2、练习书写一些简单配合物的化学式,如Cu(NH₃)₄SO₄、Ag(NH₃)₂OH 等。

(四)命名练习1、掌握配合物的命名方法,包括中心离子的命名、配体的命名和配位数的表示。

2、对给定的配合物进行命名练习,如Fe(CN)₆³⁻、Zn(NH₃)₄²⁺等。

(五)实验探究1、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配合物的过程和现象。

2、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六)拓展应用1、查阅资料,了解配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撰写一篇关于配合物应用的小论文,阐述配合物在某一领域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

三、作业形式(一)书面作业1、完成上述的概念理解、化学式书写和命名练习,以书面形式提交。

2、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果分析和结论。

3、撰写配合物应用的小论文,要求字数不少于 500 字。

(二)实践作业1、进行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2、制作关于配合物的手抄报或 PPT,展示配合物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四、作业评价(一)评价标准1、知识掌握:对配合物的概念、组成、化学式书写和命名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配合物合成与拆分方法教案

配合物合成与拆分方法教案

配合物合成与拆分方法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和配合物的合成与拆分方法。

2.学会应用配合物的合成与拆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配合物的定义和基本结构。

2.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3.配合物的拆分方法。

教学步骤:
1.配合物的定义和基本结构:
解释配合物的定义,说明配合物是由中心原子或离子与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复杂化合物。

介绍配合物的基本结构,包括中心原子、配位体和配位键。

2.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介绍几种常见的配合物合成方法,包括直接合成法、溶液法、气相法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这些方法合成不同类型的配合物。

3.配合物的拆分方法:
介绍几种常见的配合物拆分方法,包括利用离子交换剂、利用沉淀转化、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这些方法拆分不同类型的配合物。

4.应用配合物的合成与拆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应用配合物的合成与拆分方法解决实际问
题,例如在环境保护、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5.课堂互动:
留出时间让学生提问,回答学生关于配合物合成与拆分方法的疑问。

教学评估:
1.通过作业或测验评估学生对配合物合成与拆分方法的理解程度。

2.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应用配合物的合成与拆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评估
学生的应用能力。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作业设计方案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作业设计方案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让学生理解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包括中心原子、配体、配位键等。

2、使学生掌握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和过程。

3、帮助学生了解常见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4、引导学生认识配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二、作业内容(一)知识回顾1、复习化学键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共价键和离子键的特点和形成条件。

2、回顾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如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

(二)概念理解1、解释配合物的定义,中心原子、配体、配位键的概念。

中心原子:通常是金属离子或原子,具有空的价电子轨道,能够接受配体提供的电子对。

配体:是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可以向中心原子提供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配位键:一种特殊的共价键,由配体提供孤对电子,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形成。

2、举例说明常见的配合物,如Cu(NH₃)₄²⁺、Fe(SCN)₆³⁻等,分析其中心原子、配体和配位键。

(三)形成条件1、探讨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包括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构型、配体的性质等。

中心原子:通常具有空的价电子轨道,如过渡金属离子。

配体:具有孤对电子,能够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

2、通过实验或实例,分析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如配体的强度、溶液的酸碱度等。

(四)结构分析1、学习常见配合物的结构类型,如简单配合物、螯合物等。

简单配合物:由一个中心原子和若干个配体直接配位形成。

螯合物:配体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与中心原子形成环。

2、利用模型或图示,展示配合物的空间结构,如正四面体、平面正方形等,并解释其对配合物性质的影响。

(五)性质探究1、研究配合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溶解性等。

颜色:许多配合物具有独特的颜色,如Cu(H₂O)₄²⁺呈蓝色,Cu(NH₃)₄²⁺呈深蓝色。

溶解性:有些配合物在水中溶解度较大,而有些则较小。

2、探讨配合物的化学性质,如稳定性、氧化还原性等。

(六)应用领域1、介绍配合物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如血红蛋白、叶绿素等。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学案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学案

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课前预习问题导入CH4中的C原子和NH3中的N原子同样是发生sp3杂化,为什么两者的分子空间构型不同?答:在形成氨分子时,氮原子中的原子轨道也发生了sp3杂化,生成四个sp3杂化轨道,但所生成的四个sp3杂化轨道中,只有三个轨道各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可分别与一个氢原子的1s电子形成一个σ键,另一个sp3杂化轨道中已有两个电子,属于孤对电子,不能再与氢原子形成σ键了。

所以,一个氮原子只能与三个氢原子结合,形成氨分子。

因为氮原子的原子轨道发生的是sp3杂化,所以四个sp3杂化轨道在空间的分布与正四面体相似。

又因四个sp3杂化轨道中的一个轨道已有一对电子,只有另外三个轨道中的未成对电子可以与氢原子的1s电子配对成键,所以形成的氨分子的立体构型与sp3杂化轨道的空间分布不同,氨分子的构型为三角锥形。

由于氨分子中存在着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较强,所以使三个N—H键的空间分布发生一点变化。

知识预览1.配位键(1)用电子式表示NH+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

4(2)配位键: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向提供而跟另一个原子共用的共价键叫配位键。

配位键可用A→B形式表示,A是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叫做电子对给予体,B是接受电子的原子叫接受体。

(3)形成配位键的条件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有能够提供__________的原子,且另一原子具有能够接受__________的空轨道。

常用的表示符号为__________。

2.配位化合物(1)写出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得到深蓝色溶液整个过程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配合物的形成》名师学案2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配合物的形成》名师学案2

配合物的形成学习目标:1.了解配合物的概念,能说明配合物的形成;2.认识简单配合物的基本组成、表示、形成条件及配合物结构和性质。

活动探究一初识配合物资料:在培养皿中放入一株塑料小树,放入几颗石子,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蓝色硫酸铜溶液,模拟一个微型的小湖。

⑴向上述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⑵在实验⑴的溶液中加入氨水,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问题探究:刚开始溶液中的天蓝色与何种微粒有关?如何证明蓝色的由来?交流与讨论:Cu2+与H2O是如何结合成Cu(H2O)42+的呢?(提示:联想NH3与H+是如何结合成NH4+的)分组实验: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浓氨水,先产生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

小组讨论:我们还接触过哪些实验和上述现象相似?试对产生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提出猜想并设计合理的方案进行探究。

猜想1 ;猜想2 。

头脑风暴:如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对假设进行探究写出上述实验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活动探究二再探配合物交流与讨论:湖水中的颜色变化说明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并分享讨论的结果。

交流与讨论:我们还接触过哪些配合物?问题解决:哪些微粒可以形成配合物?中心离子必须是过渡金属吗?小结形成配合物的常见中心离子(或原子)及配体活动探究三应用配合物真题再现:(2012·江苏21)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Cu(OH)4]2-。

不考虑空间构型,[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分组实验: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配合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CuSO4和Al2(SO4)3溶液,再分别持续加入浓.NaOH....溶.液至过量....,观察现象,讨论并解释其中原因。

课后作业1.下列微粒中不存在配位键的是()①NH4+②H2O ③[Cu(H2O)4]2+④[Fe(SCN)]2+⑤H3O+⑥CO2A.②⑥B.①②C.③④D.②⑤2.配合物[Zn(NH3)4]Cl2的中心原子、配位体、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分别为()A.Zn2+、NH3、2+、4 B.Zn2+、NH3、1+、4C.Zn2+、Cl-、2+、2 D.Zn2+、NH3、2+、23.能区别[Co(NH3)4Cl2]Cl和[Co(NH3)4Cl2]NO3两种溶液的试剂是()A.AgNO3溶液B.NaOH溶液C.CCl4D.浓氨水4.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Cl3和[Co(NH3)6Cl]Cl2,一种为橙黄色,另一种为紫红色。

配合物的形成(学案)

配合物的形成(学案)

专题4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与应用第1课时配合物的形成(学案)2011、12、19本课时知识目标:配合物的概念、组成、电离、形成条件能力目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情感目标:感受化学的奇妙,体会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化学的乐趣一、配合物的获得:【分组活动探究】【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约2mL5%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氨水,边加边振荡,至不再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实验2】用5%的氯化铜或硝酸铜代替硫酸铜重复上述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现象成因分析】1、猜测:综合分析上述两个实验,猜测上述现象的产生可能与溶液的哪一种离子有关?2、实验验证:以【实验1】得到的溶液为例,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猜测。

【设计思路分析】I、正向分析:如果上述的猜测正确,则该溶液与反应前的硫酸铜溶液相比较,其中含有的离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设计相应的实验验证?II、反向分析:上述现象的产生,是缘于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了,该物质有性,能不能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来破坏它?破坏后,还能复原吗?III、我想设计几个实验来验证呢?要将【实验1】得到的溶液分成几份呢?(提示:若溶液量不足可先加入适量的水稀释后再均分)【实验设计】实验目的试剂现象结论或反应实验1、,,,。

实验2、实验3、……【小组汇报,得出结论】综上,试着写出【实验1】实验过程中的反应方程式:【交流与讨论1】对比铵根离子的形成,分析该新物质形成的原因,并能用语言完整的表述出来。

二、配合物的形成:1、定义:2、形成的根本原因:3、组成:一般来说,配合物由和组成,两部分之间通过结合。

如[Zn(NH3)4]SO4[Ag(NH3)2]OH Na3AlF6 指出其组成部分4、配合物的电离:如:[Zn(NH3)4]SO4 ==[Ag(NH3)2]OH ==【交流与讨论2】P课本77页第1、2题。

5、配合物的形成条件:中心原子:,如。

,配位体:,如。

配位原子:,如。

《配合物的形成》名师教案1

《配合物的形成》名师教案1

配合物的形成一、教材分析与教学思想“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相关教学内容是《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模块第四专题《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的第二单元。

这部分内容既是第一单元的沿续,也是对分子空间结构的补充。

而从配合物的形成来看,多数配合物的结构相当于在已知的简单化合物中插入“第三者”——新的化学成分,进而构成了复杂的结构。

且这种形成的过程游离于一般价键规律之外,且不涉及价电子,这些都是突破学生以往对于物质结构的认知的,学生理解有难度。

但配合物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地位独特,而配合物的应用与配合物的性质密切相关,“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中的核心思想在本节教学内容中充分体现,在教学中应予以充分体现。

但配合物相关概念相对抽象,如何将抽象概念具体化需要借助恰当的工具,化学实验在这抽象概念的教学中大有作为。

所以,立足从实验事实出发,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入门,经过实验过程的逻辑分析,层层分析,进而探析配合物的结构,从感性到理性,将相对枯燥的概念课教学上出应有的化学味道,进而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配合物的概念和组成2教学难点配合物的组成和形成条件三、教学设计与流程纳 加NaOH 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出现分析奠定感性基础。

且Cu 2不能大量游离的性质揭示也为后续分析配合物电离性质做铺垫。

分析上述探究实验结果,总结归纳结论——Cu 2参与蓝色物质生成,且生成的物质中Cu 2被牢固束缚。

讲解、展示NH 3与Cu 2形成了新微粒——[CuNH 34]2倾听观看将实验结果转化为形象的分子结构,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学生板书OH 2与过量氨水反应的方程: CuOH 2=[CuNH 34]22OH -4一次性与过量氨水反应离子方程CuSO 44NH 3=[CuNH 34]2SO 42-书写实验现象转化为化学语言,从理性角度深入认知物质的转化提Cu 2为什么能与NH 3形成[CuNH 34]2思以问题出问题从化学键角度分析[CuNH34]2中Cu2与NH3如何结合考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思考讨论Cu2、NH3之间的作用是否离子键是否金属键最终将这种作用定位为共价键,再从Cu2价电子排布[Ar]3d9分析Cu2是否可以以常规共价键形式与NH3分子结合进而引导学生思考特殊的共价键形式——配位键思考讨论通过讨论,复习所学有关价键理论,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系,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复习以NH3分子与H结合成NH4为例复习配位键的形成回忆书写总结1配位键的成键条件:A:提供孤对电子(配位体);B:提供能量相近的空轨道2配位键的表达方式:A→B复习回顾引导与NH3之间是否可以通过配位键结合思考层层递进的问题式思考讲解2形成配位键时,谁提供空轨道谁提供孤对电子CuNH34]2中的配位键形成情况4强调此类配位键的是配合物与其它物质最本质的区别回答推进引导学生思维引导思考并讲述1配合物定义该如何下引发思考并补充由提供故对电子的配位体与接受孤对电子的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分子的空间构型与物质的性质
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一课时)
主编:审核:________包科领导:_________学生评价________编号
班级:________姓名: ________小组:________使用时间:_______老师评价_______【学习目标】 1.了解配合物的概念,能说明配合物的形成;
2.掌握配合物的组成,能举例说出常见配合物的内界、外界、中心原子、
配位体、配位数。

【重点】知道配合物的基本组成和形成条件
【难点】理解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预习案
◆一 .知识准备
1.在水溶液中,NH3能与H结合成NH4,请用电子式表示NH3 的形成过程,讨论NH 4是如何形成配位键的?
2.画出NH4的结构式。

3 . KAl(SO
4 ) 2和Na3[AlF6]均是复盐吗?两者在电离上有何区别?
试写出它们的电离方程式
3.配位体
是离子键,在水中全部电离。

特别提醒:记住配合物结构,如:
◆三 . 预习自测
1.下列微粒中同时有离子键和配位键的是()
A. NH 4 Cl B.NaOH C.H 3O +D. MgO 2. 下列不能做为配位体的物质是()
A. C HNH
B. CH
3NH C. NH
6522
+
D.NH3 4
3. 能区别 [Co(NH3) 4Cl 2]Cl 和[Co(NH3) 4Cl 2]NO3两种溶液的试剂是( ) A.AgNO3溶液B.NaOH溶液C.CCl4D.浓氨水
学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一、向试管中加入2ml 5﹪的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稀氨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探究二、向试管中加入2ml 5 ﹪的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浓氨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说明了什么?请提出你的设想,如何加以证明?
探究三、将探究二所得到溶液分三份,向其中的一份加入BaCl2 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向
其中的另一份加NaOH溶液,观察实验现象;与第三份对比。

探究四、 [Zn(NH 3 4SO4
在水溶液中发生的电离方程式。

) ]
◆二.当堂检测
1.由配位键形成的离子[Pt(NH 3 )6]2+和 [PtCl 4]2—中,两个中心离子铂的化合价是()
[:] A.都是+ 8B.都是+6C.都是+ 4D.都是+ 2
2.0.01mol 氯化铬( CrCl 3·6H 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硝酸银溶液处理,产生0.02 mol AgCl 沉淀。

此氯化铬最可能是()
A. [Cr(H2O) 6]Cl 3B. [Cr(H 2 O)5Cl]Cl 2
C. [Cr(H2O) 4Cl 2]Cl·2H 2O D. [Cr(H2O) 3Cl 3]·3H 2O
3.下列组合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相同的是()
A. K[Ag(CN)2]、[Cu(NH3)4]SO4B. [Ni(NH 3 )4]Cl 2、[Cu(NH3)4]SO 4
C. [Ag(NH3) 2]Cl、K[Ag(CN)2]D. [Ni(NH3) 4]Cl 2、[Ag(NH3) 2]Cl
◆ 三.课后训练
[:]
+—;
[Ag(NH 3) 2]++
1.信息提供:[Ag(NH3)2] OH== [Ag(NH3)2] +OH Ag +2NH 3中心离子配体配位数
络离子
有两种化合物, A: C O Cl 3·5NH 3·H 2O; B: C O Cl 3·5NH 3·H 2 O,根据下面的实验结果,确定它们的络离子、中心离子和配体。

⑴分别取 A 和 B 的固体于试管中微热, A 中未见明显现象, B 中试管口出现少量水珠。

⑵向 A和 B的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后均有 AgCl 沉淀。

⑶ 沉淀过滤后,分别向滤液中加AgNO 3溶液均无变化,但加热煮沸, B 溶液中又有 AgCl
沉淀生成,其沉淀量为原来 B 溶液中 AgCl 的一半。

又已知该化合物中心离子配位数均为6,试按照“ [Ag(NH 3)2 ] OH ”的书写格式写出 A 、B
的化学式:A,B。

链接
(2011 江苏)原子序数小于36的X、Y、Z、W四种元素,其中X是形成化合物种最多的元素, Y 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 2 倍, Z 原子基态时 2p 原子轨道上有 3 个未成对的电子, W的原子序数为 29。

回答下列问题:
( 1)Y2X2分子中
Y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Y2X2含有
1mol
键的数目为。

( 2)化合物Z X3的沸点比化合物Y X4的高,其主要原因
是。

( 3)元素 Y 的一种氧化物与元素Z 的一种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元素Z 的这种氧化物的分子式是。

( 4)元素 W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13 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
是,它可与浓盐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配合物H n W C 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