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
照明规范设计要求-含建筑物标准
![照明规范设计要求-含建筑物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7fb2fd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8.png)
2 照明种类
➢ 在由于工作中断或误操作容易引起爆炸、 火灾和人身事故或将造成严重政治后果和 经济损失的场所,应设置应急照明。
➢ 应急照明宜设置在可能引起事故的工作场 所以及主要通道的出入口。
➢ 应急照明必须采用能瞬时点燃的可靠光源 ,一般采用白炽灯或卤钨灯。
2 照明种类
(二) 根据照明的目的与处理手法分类 1、明视照明 目的 :保证照明场所的视觉条件。 处理手法:要求工作面上有充分的亮度 ,亮度应均匀,尽量减少眩光,阴影要 适当,光源的光谱分布及显色性要好。 教室、实验室、工厂车间、办公室等。
2 照明种类
2、气氛照明 (环境照明) 目的 :为照明场所造成一定的特殊气氛 。 处理手法:亮度按设计的需要,故意用 暗光线造成气氛;有意采用亮、暗的强 烈对比与变化的照明造成不同感觉,或 用金属、玻璃等光泽物质,以小面积眩 光造成魅力感;故意将阴影夸大,起着 强调、突出强调作用;采用特殊颜色做 色彩照明夸张手法。 建筑物的泛光照明、城市夜景照明、灯 光雕塑等。
3 照明质量评价
2、 公式 点光源S在圆柱体侧表 面计算点P处的平均柱 面照度。
平均柱面照度
Ec-平均柱面照度,单位为lx I-点光源的光强,单位为cd Φ-点光源的光通量,单位为lm A-柱体侧面表面积,单位为m2
r-柱体半径,单位为m h-柱体半径,单位为m l-光源至计算点的距离,单位为m
3 照明质量评价
Ec与所取的圆柱体的表面积无关,只与光 源的光强I、光强与垂直圆柱体的轴线之间夹角 θ的正弦成正比,与光源到计算点之间的距离 平方成反比。 3、 适应范围
适用于以显现人的仪表为主的场合,如 ,会议厅、礼堂。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2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24](https://img.taocdn.com/s3/m/c3a0a9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3.png)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24一、标准介绍二、照明设计原则该标准对建筑照明设计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包括:1.安全原则:照明设计应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提供足够的照明。
2.舒适原则:照明设计应遵循人眼视觉舒适的要求,光照强度、照度均匀性、光色等应符合相关标准。
3.节能原则:照明设计应采用节能照明设备和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
4.环保原则:照明设计要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
三、照明设计要求1.光照计算:设计人员需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空间形状、光源选择等因素进行光照计算,以确定照明设备的数量和位置。
2.照明设计参数:该标准规定了各类建筑物的光照强度、照度、反射率等参数的要求,以确保照明质量和舒适度。
3.光源选择: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需求,设计人员需选择适当的光源,包括荧光灯、LED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等,以满足照明设计要求。
4.照明装置安装:照明装置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应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照明效果和使用安全。
四、技术参数标准涉及了建筑照明设计的一些技术参数,包括:1. 照度:标准对于不同场所的照度要求有详细规定,如住宅的照度要求为100-200lux,图书馆的照度要求为300-500lux等。
2.光色:标准规定了不同环境下所需的光色,如一般照明要求为白光,娱乐场所要求为彩色光等。
3. 光照强度:标准规定了建筑物不同区域的光照强度范围,如走廊的最低光照强度不得低于30lux。
4.反射率:标准对于不同建筑物的墙、地、天花等表面的反射率有详细规定,以确保光的利用效率。
五、其他要求此外,标准中还包括了一些其他照明设计的要求,如紧急照明的设置、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照明设备的维护和检测等。
这些要求旨在提高照明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最新年文档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最新年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4954ce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7.png)
GB 50034居住建筑照明原则值宜符合表5.1.1 旳规定。
图书馆建筑照明原则值应符合表5.2.1 旳规定。
办公建筑照明原则值应符合表旳规定。
5.2.3 商业建筑照明原则值应符合表旳规定。
影剧院建筑照明原则值应符合表5.2.4 旳规定。
旅馆建筑照明原则值应符合表5.2.5 旳规定。
医院建筑照明原则值应符合5.2.6 旳规定。
学校建筑照明原则值应符合表5.2.7 旳规定。
博物馆建筑陈列室展品照明原则值不应不不大于表5.2.8 旳规定。
展览馆展厅照明原则值应符合表5.2.9 旳规定。
交通建筑照明原则值应符合表5.2.10 旳规定。
体育建筑照明原则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无彩电转播旳体育建筑照度原则值应符合表-1 旳规定;2 有彩电转播旳体育建筑照度原则值应符合表-2 旳规定;3 体育建筑照明质量原则值应符合表-3 旳规定。
5.4.1 公用场所照明原则值应符合旳规定。
应急照明旳照度原则值宜符合下列规定:1 备用照明旳照度值除另有规定外,不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值旳10%;2安全照明旳照度值不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值旳5%;3 疏散通道旳疏散照明旳照度值不低于0.5lx。
居住建筑每户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合适不不大于表6.1.1 旳规定。
当房间或场所旳照度值高于或低于本表规定旳对应照度值时,其照明功率密度值应按比例提高或折减。
学校建筑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不不大于表6.1.6 旳规定。
当房间或场所旳照度值高于或低于本表规定旳对应照度值时,其照明功率密度值应按比例提高或折减。
设装饰性灯具场所,可将实际采用旳装饰性灯具总功率旳50%计入照明功率密度值旳计算。
设有重点照明旳商店营业厅,该楼层营业厅旳照明功率密度值每平方米可增长5W。
房间旳采光系数或采光窗地面积比应符合《建筑采光设计原则》GB/T50033 旳规定。
有条件时,宜随室外天然光旳变化自动调整人工照明照度。
有条件时,宜运用多种导光和反光装置将天然光引入室内进行照明。
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标准
![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66b8f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5.png)
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标准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标准是指在建筑物内或外部进行照明设计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环境要求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如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周围光照度、建筑物周边照明情况等。
根据不同的环境要求,合理选择照度等级和光源类型。
二、照度设计照度是指照明光线在某一表面上的照射强度。
在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中,需要确定不同区域的照度要求,如公共区域、办公区域、会议室、厨房等。
根据不同需求,设置合适的照度值,保证合理的照明效果。
三、光源选择根据照明需求,选择合适的光源类型。
常见的光源类型有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
在选择光源时,应考虑其发光效果、色温、色彩还原性以及能效等因素。
四、照明设备布局照明设备的布局要满足照明系统的需要,保证整个建筑物空间的均匀照明。
根据不同区域、功能需求,合理布置照明设备,避免光线的重叠或缺失。
五、节能设计建筑物照明工程中,应注重节能设计。
通过合理控制照明设备的使用时长、选择高效能的光源和灯具,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六、照明控制系统合理的照明控制系统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可以采用传感器、调光装置等技术手段,根据需求实现自动调光、定时开关等功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七、照明设计计算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需要进行光度计算。
通过光度计算,可以确定光源、灯具的数量和位置,保证照度要求的同时避免浪费。
八、安全设计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应注重安全性。
合理选择和安装照明设备,避免因照明设备造成的电击、火灾等安全隐患。
同时,考虑照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使用安全。
九、标识与标牌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标识与标牌的设置。
标识与标牌可以指引人们正确使用建筑物内或外的照明设备,提高安全性和使用效率。
结论建筑物照明工程设计标准的遵守,可以保证照明效果的满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建筑物的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环境要求、照度设计、光源选择、节能设计、照明控制系统等因素,确保照明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30c775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14.png)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一、总则与术语总则建筑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使用功能、视觉效果、节能环保以及维护管理等因素,旨在创造舒适、安全、高效的照明环境,提升建筑空间品质和使用体验。
术语本标准中涉及的术语及其定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如“照明设计”、“照度”、“色温”、“显色指数”等。
二、基本规定要求照明设计应遵循国家有关建筑、电气、环保等法律、法规和标准。
照明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功能特点、使用要求、建筑风格及周围环境等因素。
照明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能效标准、安全认证的产品。
三、照明数量与质量照明数量应根据空间功能、使用人数、活动类型等因素,合理确定照明设备的数量和布置方式。
照明质量应保证照明的均匀性、稳定性,避免出现阴影、眩光等不利因素,同时满足视觉舒适度要求。
四、照明标准值规定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空间和使用要求,制定相应的照明标准值,包括照度、色温、显色指数等指标。
具体标准值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五、节能与环保要求照明设计应优先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产品和控制技术。
应充分利用自然光,合理设计采光与照明系统,降低人工照明能耗。
应减少照明系统对环境的影响,选择低污染、低排放的照明产品。
六、配电与控制技术照明配电系统应安全、可靠,满足照明设备的用电需求。
应采用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实现照明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照明系统应设置过载、短路等保护措施,确保安全运行。
七、眩光评价与防控应进行眩光评价,评估照明系统可能产生的眩光对视觉舒适度的影响。
应采取合理的灯具选择、布置方式和遮光措施,减少眩光的发生。
八、附录与引用标准附录本标准附录包括相关计算公式、图表及数据表格等,供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引用标准本标准的制定参考了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具体引用标准列表见附录。
通过遵循以上标准,建筑照明设计将更加科学、合理,为使用者提供更为舒适、安全、节能的照明环境。
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
![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e9928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3.png)
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
一、照明质量
照明质量是建筑物照明设计的关键因素,包括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光源色温、显色指数等。
1.1 照度均匀度
照度均匀度是指建筑物内各区域的照度分布是否均匀。
为了确保照度均匀度,设计师需要根据空间的功能和使用情况,合理选择灯具的布置方式和数量,以及光源的功率和光通量。
1.2 眩光限制
眩光限制是指避免强光直接照射到眼睛,造成视觉不适或眩晕感。
设计师需要通过合理选择灯具和布置方式,以及使用遮光板、反射器等配件,来限制眩光的影响。
1.3 光源色温
光源色温是指光源的颜色和温度,它会影响照明的视觉效果和舒适度。
设计师需要根据空间的功能和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光源色温,以创造出舒适的照明环境。
1.4 显色指数
显色指数是指光源对物体颜色的再现能力。
设计师需要选择显色指数较高的光源,以确保物体颜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照明数量
照明数量是建筑物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空间亮度、重点照明、装饰照明等方面。
2.1 空间亮度
空间亮度是指建筑物内各区域的亮度分布和要求。
设计师需要根据空间的功能和使用情况,确定合理的空间亮度,以满足视觉舒适度和视觉任务的要求。
2.2 重点照明
重点照明是指对建筑物内的重点部位或重点区域进行加强照明的措施。
设计师需要确定重点照明的部位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灯具和光源,以创造出突出重点的照明效果。
2.3 装饰照明
装饰照明是指通过使用灯具和光源的特殊造型和光色,以增强建筑物的美观和装饰效果的照明。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风格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装饰照明方案,以增强建筑物的艺术魅力。
建筑物照明设计规范
![建筑物照明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b52fce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f.png)
建筑物照明设计规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照明设计在建筑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合理的照明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光照环境的需求,还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为了确保照明设计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并遵循一系列的照明设计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以建筑物的照明设计规范为主题,分述建筑功能区域的照明设计标准。
一、入口区域入口区域是建筑的门厅、大厅和通道等位置。
要确保入口区域的照明设计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光照度:入口区域的光照度应适度,既要满足人们的日常活动需求,又要避免过分刺眼的强光。
2. 色温:适宜的色温可以给人以舒适的感觉,通常建议选择较为自然的色温,如4000K-5000K之间。
3. 照明方式:入口区域可以采用多种照明方式,如天花板集中照明、壁灯或地灯照明等,设计时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二、办公区域办公区域是建筑内用于办公、开会和工作的区域。
在照明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光照均匀性:办公区域的照明要求均匀,避免出现局部过亮或过暗的情况。
可以采用均匀布置的嵌入式灯具或者吊灯等方式。
2. 抗眩光性能:办公区域中长时间的工作需要保护人眼免受眩光的困扰,选择具有较好抗眩光性能的灯具是必要的。
3. 调光功能:办公区域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和时间段调节照明亮度,因此,应考虑在照明系统中添加调光功能,以满足不同需求。
三、会议区域会议区域是用于举办各种会议和演讲活动的场所。
其照明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 光照均匀性:会议区域的照明要求均匀分布,确保与会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会议桌上的文件和展示物品。
2. 抗眩光性能:会议期间可能需要使用投影仪或其他显示设备,照明灯具应具有较好的抗眩光性能,以保证与会人员的视线不受干扰。
3. 色彩还原性:在会议期间,可能需要展示各种图片、视频等内容,因此照明系统应具备较好的色彩还原性能,以确保内容的真实呈现。
四、休闲区域休闲区域是建筑内供人们放松休闲的区域,如休息室、咖啡厅等。
整理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整理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f81966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e.png)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5照明标准值5.1居住建筑5.1.1居住建筑照明标准值宜符合表5.1.1的规定。
表5.1.1 居住建筑照明标准值5.2公共建筑5.2.1图书馆建筑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5.2.1的规定。
表5.2.1 图书馆建筑照明标准值5.2.2办公建筑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5.2.2的规定。
表5.2.2办公建筑照明标准值5.2.3 商业建筑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5.2.3的规定。
5.2.4影剧院建筑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5.2.4的规定。
表5.2.4影剧院建筑照明标准值5.2.5旅馆建筑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5.2.5的规定。
5.2.6医院建筑照明标准值应符合5.2.6的规定。
表5.2.6医院建筑照明标准值5.2.7学校建筑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5.2.7的规定。
5.2.8博物馆建筑陈列室展品照明标准值不应大于表5.2.8的规定。
5.2.9展览馆展厅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5.2.9的规定。
5.2.10交通建筑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5.2.10的规定。
表5.2.10交通建筑照明标准值1 无彩电转播的体育建筑照度标准值应符合表5.2.11-1的规定;2 有彩电转播的体育建筑照度标准值应符合表5.2.11-2的规定;3 体育建筑照明质量标准值应符合表5.2.11-3的规定。
表5.2.11-2有彩电转播的体育建筑照度标准值5.4公用场所5.4.1公用场所照明标准值应符合5.4.1的规定。
表5.4.1公用场所照明标准值5.4.2应急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宜符合下列规定:1备用照明的照度值除另有规定外,不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10%;2安全照明的照度值不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5%;3疏散通道的疏散照明的照度值不低于0.5lx。
6照明节能6.1照明功率密度值6.1.1居住建筑每户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宜大于表6.1.1的规定。
当房间或场所的照度值高于或低于本表规定的对应照度值时,其照明功率密度值应按比例提高或折减。
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标准
![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815af0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5.png)
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标准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在保障人们正常视觉活动和创造舒适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针对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将介绍相关标准和要求。
在进行室内照明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照度、光色、光源效应、视觉舒适性、能效等。
1. 照度要求照度是指照明光束照射到被照明物体上的光强度。
根据照明场所的不同,对照度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一般公共办公区域的照度要求为300-500勒克斯(lx),而图书馆、会议室等需要较高照度的场所则要求达到500-1000lx。
2. 光色要求光色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注意力。
对于不同场所的照明设计,应选择合适的光色,以达到相应的效果。
例如,办公区域适合选择中性白光(4000-5000K),而展示区域则适合选择暖白光(2700-3000K)。
3. 光源效应要求不同类型的光源有不同的发光效果,对建筑物室内的视觉效果有重要影响。
光源效应的要求通常涉及色彩还原指数(CRI)和光衰问题。
一般来说,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应选择具有较高CRI的光源,以确保被照明物体的真实还原。
此外,光源的衰减速率也要考虑,以延长光源的使用寿命。
4. 视觉舒适性要求视觉舒适性是指在特定照明环境下,人们的视觉感受是否舒适。
为了确保视觉舒适性,室内照明设计应避免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
此外,光线的均匀性和光照度的一致性也是确保视觉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5. 能效要求节能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也需要遵循能效要求,选择节能型光源和采用合理的照明控制系统。
对于长时间使用的办公区域,可以考虑使用感应器和定时开关等设备,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结语:建筑物室内照明设计标准旨在保障人们的视觉需求和创造舒适的照明环境。
在实际设计中,除了考虑照度、光色、光源效应、视觉舒适性和能效等因素外,还应结合具体场所的功能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只有在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优质的室内照明效果,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129-2024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129-2024](https://img.taocdn.com/s3/m/db078c2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0.png)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129-2024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50129-20241. 总则根据《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129-2024,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照明设计。
本规范旨在为建筑照明设计提供统一的技术要求,保证照明系统安全、节能、环保、舒适、美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 术语和定义2.1 建筑照明:指为满足室内外作业、生活、工作、休息等视觉需求而设置的光源及其控制系统。
2.2 照明设计: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空间尺度、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照明方案的制定、照明设备的选型、照明控制系统的设置等。
2.3 光源:指发光的物体,按发光原理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4 照明设备:指用于建筑照明的光源、镇流器、触发器、灯具、控制系统等。
2.5 照明控制系统:指对照明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的系统,包括开关控制、调光控制、场景控制等。
3. 照明设计基本要求3.1 照明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3.2 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空间尺度、环境条件、节能要求等因素,保证照明系统安全、节能、环保、舒适、美观。
3.3 照明设计应根据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制定合理的照明方案,实现功能性、装饰性、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3.4 照明设计应选用高效、节能、环保、寿命长的照明设备,提高照明系统整体性能。
3.5 照明设计应合理布局照明设备,避免产生眩光、阴影、亮度不均等现象,提高照明效果。
3.6 照明设计应根据需要设置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照明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提高照明系统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4. 照明设备选型4.1 光源选型应根据实际需要选用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合理配置各种光源的比例,提高照明效果。
4.2 灯具选型应根据光源类型、安装位置、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确保灯具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美观性。
4.3 照明控制系统选型应根据照明需求、设备性能、节能要求等因素进行,实现照明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aa45b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7.png)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1.照明设计原则-照度要求:根据建筑的功能不同,确定相应的照度要求。
例如,工业区域要求较高的照度,而办公室则要求相对较低的照度。
-均匀性要求:建筑内部各个区域的照度要求应保持相对均匀,避免出现明暗差异过大的情况。
-色温要求: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和氛围,选择适当的色温。
一般来说,冷色光适合高效办公区域,而暖色光适合休闲和放松的场所。
-色彩还原指数要求:建筑内部需要准确还原物体的颜色,因此选择具有较高色彩还原指数的光源。
-光色一致性要求:同一区域内的灯光光色应保持一致,避免出现不同光色混合的情况。
2.安全要求-照明强度要求:楼梯间、走廊、门厅等需要提供足够照明强度以确保人们的安全。
-应急照明要求:在建筑内设置应急照明设施,以便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提供足够的照明。
-防止眩光:照明装置应设置在人们的视线范围之外,避免直接照射到人眼,造成眩光影响视觉效果和安全。
3.节能要求-光源类型选择:选择高效节能的光源,例如LED灯具,以降低能耗。
-光控系统:安装光控系统,根据建筑内外的自然光线和人员活动情况来调整照明强度。
例如,当建筑内有人时,照明强度提高;当光线充足时,照明强度降低。
-照明系统管理:对照明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光源的正常使用和能效的长期保持。
4.文化和环境要求-照明设计与建筑风格相协调:照明设计应与建筑风格相匹配,同时凸显建筑物的特点。
-色彩的应用:根据建筑用途和设计意图,灵活运用色彩在照明设计中,以创造出更好的环境效果。
-夜景照明设计:对于城市建筑,特别是标志性建筑,夜景照明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应根据建筑的形态和特点,进行独特的夜景照明设计。
总结起来,建筑照明设计规范主要包括照明设计原则、安全要求、节能要求以及文化和环境要求等方面。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能够保证建筑内外的照明效果达到要求,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和舒适感,同时也能够确保节能环保和安全可靠。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能够为照明设计师提供指导,确保设计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为顾客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gb 50011-2023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 50011-2023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7db69f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0.png)
gb 50011-2023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建筑照明设计,以提升建筑物的舒适度、视觉效果和能源效率。
建筑照明设计需要考虑安全、环境、健康和经济等因素。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室内和室外照明设计,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等。
3. 设计原则3.1 视觉效果照明设计应满足人眼对建筑环境的舒适需求,确保合适的光照强度、均匀度和颜色温度。
3.2 能源效率照明设计应采用能源效率高的照明设备和控制系统,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3 安全性照明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确保照明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防电击能力。
3.4 环境保护照明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要求,减少光污染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5 健康效益照明设计应考虑人体健康和生物节律的影响,避免光污染对人体的负面影响。
4. 设计要求4.1 照明设计参数根据建筑物功能和使用特点,确定合适的照明设计参数,包括光照强度、均匀度、色温、色彩指数等。
4.2 照明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包括灯具、光源、控制系统等,应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
4.3 照明布置合理布置照明设备,根据建筑结构和使用需求确定照明装置的位置和数量,确保照度分布均匀。
4.4 智能照明控制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不同时间段和使用需求进行调光、调色和开关控制,以提高能源效率。
4.5 照明施工与安装照明施工和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照明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参考文献- GB -2023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 -2013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本文档为建筑照明设计提供了规范和指导,旨在加强对建筑照明设计的科学性、可靠性和节能性要求。
建筑单位、设计机构和施工单位应根据本规范要求进行照明设计,确保照明设备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gbt 50106-201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t 50106-201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76762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f.png)
gbt 50106-201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摘要
本文档旨在介绍GBT -201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该标准是为了规范建筑照明设计,提高建筑照明效果和能效,确保
建筑照明安全和舒适。
引言
GBT -201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是中国的国家标准,适用于各类
建筑物的照明设计,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办公楼、公共场所等。
主要内容
1. 照明设计原则:介绍了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如视觉舒适性、能源效率、环境保护等。
2. 照明设计参数:详细说明了照明设计中的各项参数,包括照
明光度、照明度、亮度、色温等。
3. 照明设备选型:指导照明设备的选型和使用,包括灯具、光源、照明控制系统等。
4. 照明设计方案:提供了照明设计的方案建议,包括室内照明、室外照明、景观照明等。
5. 照明效果评价:介绍了照明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包括视
觉舒适性、视觉健康等。
6. 照明管理与维护:指导照明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包括定期检测、故障处理、能耗监测等。
适用范围
GBT -201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适用于建筑照明设计师、工程师、建筑师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旨在提供规范和指导,确保建筑照明设
计达到一定的标准和效果。
结论
GBT -201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是一项重要的规范性文件,对于
建筑照明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建筑照明设计人员应熟悉并遵守该标准,以提高照明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照明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照明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efb018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4.png)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照明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中,照明规范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涉及到建筑物的室内外照明设计,对于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保障人们的视觉需求以及提升建筑物整体的美感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照明规范要求。
一、室内照明规范要求1. 亮度要求建筑物室内空间的亮度应符合人们的视觉需求,既要保证工作和生活的舒适性,又要避免产生过亮或过暗的不适感。
通常,办公室的照明亮度应在300-500勒克斯(lux)之间,而公共空间如大厅、走廊的亮度应在150-300勒克斯之间。
不同功能房间的亮度要求也有所不同,如会议室、阅览室等需要提供更高的照明亮度。
2. 光色要求室内照明设计中的光色选择关乎人们的视觉体验和情绪感受。
通常,白色光源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场所和商业空间,因为它能提高人们的警觉性和活力。
而在休闲娱乐场所,如餐厅、咖啡厅等,则可以采用较为温暖的黄色光源,以营造舒适、放松的氛围。
3. 照明布局良好的照明布局对于提供均匀的照明效果和避免眩光至关重要。
在室内照明设计中,应合理选择照明设备的类型、数量和位置,以确保整个空间被充分照亮。
同时,也要避免出现直接照射人眼的情况,同时注意控制照明设备的高度,以减少产生眩光的可能性。
二、室外照明规范要求1. 照明强度要求室外照明设计的关键要求是确保建筑物外部足够明亮,以满足人们的夜间活动需求,并提供足够的安全性。
照明强度的要求因不同的室外空间而有所不同。
例如,小区的室外照明照度应在10-20勒克斯之间,而道路、步行街等公共区域的照度要求则更高,通常在30-50勒克斯左右。
2. 能源效率要求室外照明设计中需要考虑能源的节约与效率。
可采用LED等节能型照明设备来取代传统的白炽灯或荧光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此外,在设计中还应结合定时开关、感应器等智能化设备,合理调节照明的使用时间和亮度,以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3. 环境保护要求在室外照明设计中,应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https://img.taocdn.com/s3/m/89e97e5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b.png)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商业、办公、工业、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的建筑物。
无论是新建建筑还是改造建筑,均应遵循本标准的要求进行照明设计。
二、照明设计原则:本标准明确了照明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光照度要求、防眩光设计、一致性和可调节性、能源节约、环境友好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照明设计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同时考虑到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三、光照度和颜色温度:本标准规定了各种场所的光照度和颜色温度要求,以确保不同场所的照明满足人们的需求。
例如,办公室的工作区域应具有适当的光照度和色温,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商业区域的照明应具有良好的色彩再现性,以吸引顾客的关注。
四、照明装置和设备:本标准对照明装置和设备也有详细的要求。
包括灯具的选择和布置、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照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等方面。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照明装置和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以提高照明效果和使用寿命。
五、照明设计计算:本标准规定了照明设计中的计算方法和参数,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例如,对于办公室的照明设计,应根据工作表面的光照度要求和天花板的反射率,计算所需的照明灯具的数量和布置。
这些计算方法和参数的准确性对于保证照明设计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六、检验和验收:本标准对照明设计的检验和验收也有具体要求。
照明工程竣工后,应进行照明效果的检测和评估,以确保照明设计的质量和效果满足标准要求。
同时,还要对照明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
七、能源管理:本标准对照明设计中的能源管理也有明确要求,包括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照明设计应尽量采用节能型灯具和设备,合理安排照明的使用时间和范围,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排放。
同时,还要注重照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
建筑行业施工规范建筑物照明设计的技术标准
![建筑行业施工规范建筑物照明设计的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0cbcd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c.png)
建筑行业施工规范建筑物照明设计的技术标准一、引言在建筑行业中,照明设计在保障建筑物正常使用和美化环境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照明设计符合技术要求和规范,本文将介绍建筑行业施工规范中关于建筑物照明设计的技术标准。
二、总体要求1. 照明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需求进行合理规划,保证照明效果的舒适、高效和能源节约。
2. 照明设备的选用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
三、设计指标1. 照度要求:照明设计应保证建筑物内各区域的照度达到相应的标准,如办公室照度不低于300 lux,公共区域照度不低于150 lux。
2. 显色指数:照明设计应保证建筑物内使用的光源具有良好的显色指数,如Ra要求不低于80。
3. 光色要求:照明设计应根据建筑物内各区域的功能和氛围要求,选择合适的光色,如办公区域使用自然白光,休闲区域使用暖白光。
四、光源选用1. 照明设计应优先选择节能型光源,如LED灯具,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光源的亮度应符合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需要,同时避免照度过高或过低。
五、灯具布局1. 灯具的布局应符合建筑物内各个功能区域的照明需求,避免出现照明不均匀或照度不足的情况。
2. 灯具的安装高度应根据建筑物环境和使用需求合理确定,以保证照明效果的最佳化。
六、照明控制系统1. 照明控制系统应根据建筑物内各个区域的使用需求,设置合理的照明控制方案,如分区控制、光感控制等。
2. 照明控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照明设备的正常运行。
七、安全要求1. 照明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避免安装不牢固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
2. 照明设备的电气连接应严格按照电气工程规范进行,避免短路、漏电等电气问题的发生。
八、维护与管理1. 对于建筑物内的照明设备,应建立定期的维护与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的延长。
2. 照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应有专人负责,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备,保障照明效果的稳定性。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000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0001](https://img.taocdn.com/s3/m/9346df5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6.png)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1总则1.0.1为在建筑照明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满足建筑功能需要,有利于生产、工作、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安全、节能环保、维护方便, 促进绿色照明应用,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以及装饰的居住、公共和工业建筑的照明设计。
1.0.3建筑照明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绿色照明green lights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提高人们生产、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保护身心健康的照明。
2.0.2 视觉作业visual task在工作和活动中,对呈现在背景前的细部和目标的观察过程。
2.0.3 光通量luminous flux根据辐射对标准光度观察者的作用导出的光度量。
单位为流明(lm), 11m=1cd?1sr。
对于明视觉有:image001.jpg式中:d®e(A )/d A ——辐射通量的光谱分布;V(入)——光谱光(视)效率;Km——辐射的光谱(视)效能的最大值,单位为流明每瓦特(lm/W)。
在单色辐射时,明视觉条件下的Km 值为683lm/W(A =555nm 时)。
2.0.4 发光强度luminous intensity发光体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是该发光体在该方向的立体角元d Q内传输的光通量d e除以该立体角元所得之商,即单位立体角的光通量。
单位为坎德拉(cd), 1cd=1lm/sr。
2.0.5 亮度luminance由公式L=d2®/(dA?cos O ?d Q淀义的量。
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
式中:d®——由给定点的光束元传输的并包含给定方向的立体角d Q内传播的光通量(lm);dA——包括给定点的射束截面积(m2);0 —一射束截面法线与射束方向间的夹角。
2.0.6 照度illuminance入射在包含该点的面元上的光通量d e除以该面元面积dA所得之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
建筑物照明设计是在保证良好的照明效果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物的功能和风格,采用科学、经济、环保的设计原则,创造舒适、安全、美观的照明环境。
为了规范建筑物照明设计,提高照明效果,下面将介绍建筑物照明设计的标准要求。
一、光照强度要求
合理的光照强度是保证室内和室外照明效果的关键。
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建筑物的照明要求也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室内照明的光照强度范围应在200-500勒克斯之间,而室外照明的光照强度范围则依据不同区域的安全、美观需求而定。
二、色温和色彩还原性要求
色温是指光源的温度,不同色温的光源会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和精神状态。
一般室内建筑物的照明色温为3000-4000K,以保证视觉的舒适性。
此外,建筑物照明设计还需关注光源的色彩还原性能,即光源照射下物体的颜色是否真实反映。
一般而言,色彩还原指数应在80以上,以确保物体颜色的真实性。
三、照明均匀度要求
照明均匀度是指照明的光线在被照明区域内的分布均匀程度。
建筑物照明设计应确保各区域内的照明均匀度达到相应标准,以避免局部照明过强或过弱的情况出现。
一般而言,建筑物室内照明均匀度标准要求为0.7-0.8以上。
四、防眩光要求
建筑物照明设计需要考虑光源的抗眩光能力,以避免光线直接射入
人眼,造成视觉疲劳和不适。
对于室内照明设计,特别是对于需要长
时间工作或学习的场所,如办公室和教室,防眩光是十分重要的考虑
因素。
照明设计中,采用合适的灯具、灯罩、灯具安装位置等都是减
轻眩光的有效措施。
五、节能环保要求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物照明设计也应注重节能和环保。
采用
高效的节能光源、控制器或智能照明系统能够有效减少能源的浪费。
同时,照明设计应避免光线污染,特别是在室外照明设计中要控制光
线向周围环境的辐射,避免对周围居民或生态环境造成干扰。
六、安全要求
建筑物照明设计在提供良好照明效果的同时,还必须满足安全要求。
特别是对于公共场所或工业场所的照明设计,应确保照明设施的稳定性、防水防火性能,并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以保障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是为了使照明效果达到良好、舒适、安全、环保的要求。
通过规范化的照明设计,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
质和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在实际设
计中,设计师应根据具体场所和需求,综合考虑建筑物功能、风格、
环境因素等,通过科学、经济、环保的手段,创造出适宜的照明设计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