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

公曰:“从筮。

”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

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

一薰一莸(yóu),十年尚犹有臭。

’必不可!”弗听,立之。

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

姬渭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

公田,姬置诸宫六日。

公至,毒而献之。

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

姬泣曰:“贼由大子。

”大子奔新城。

公杀其傅杜原款。

或谓大子:“子辞,君必辩焉。

”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

我辞,姬必有罪。

君老矣,吾又不乐。

”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

——以上僖公四年姬遂谮二公子曰:“皆知之。

”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初,晋侯使士蔿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置薪焉。

夷吾诉之。

公使让之。

士蔿(wěi)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戚,忧必仇焉;无戎而城,仇必保焉。

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敬与忠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

’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尨茸②,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及难,公使寺人披③伐蒲。

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

”乃徇曰:“校者,吾仇也。

”逾垣而走。

披斩其祛,遂出奔狄。

——以上僖公五年六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

夷吾不能守,盟而行。

将奔狄,卻芮曰:“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

梁近秦而幸焉。

”乃之梁。

【注释】①齐姜:太子申生的母亲。

②尨茸:méng róng,蓬乱的样子。

③寺人披:叫披的寺人,寺人为内官,即后来的宦官。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专之渝,攘公之羭坚贞B. 归胙于公祭肉C. 公祭之地,地坟隆起D. 被此名也以出蒙受(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既与中大夫成谋谷与鱼鳖不可胜食B. 子其行乎其皆出于此乎C. 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吴之民方痛心焉D. 乃之梁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晋献公想立骊姬为夫人,分别用龟甲、蓍草进行了占卜,占卜结果相反,他只相信了吉利的结果,没听从卜人的劝说。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1.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文选-赵嘏太和上殿对视图上晏坐待太阿宫》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1.文中“太和”与“太阿”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吗?2.太和上殿对视图的主人公是谁?3.文中的“初心”指的是什么?文选-颜延之帝京篇十八首『辅佐天子·不负韶华之美』1.选段一中的“金闺箫鼓未曾闻”和“银烛秋光冷画屏”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描写人物之美?2.选段二中的“游远必自别离中”包含了什么样的情感?3.文中“司马复之”指的是谁?文选-王僧鲁古柏行》篇『生命之花·追求自由挣脱束缚』1.文中古柏的行为向我们传达了怎样的信息?2.文中所提到的“太清节显辨何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考?3.文中的“清卧景生搜春拾”中的“清卧景生”含有怎样的意象?2. 答案与解析题目一答案与解析1.太和与太阿指的是同一个地方。

太和是指皇帝上殿的地方,而太阿宫则是太和的别称。

2.太和上殿对视图的主人公是上晏。

3.文中的“初心”指的是一个人最初的目标、宗旨,也可以理解为忠诚和为国效力的初衷。

题目二答案与解析1.“金闺箫鼓未曾闻”和“银烛秋光冷画屏”通过修辞手法的排比与对比,表现了人物之美。

2.“游远必自别离中”表达了离别的忧愁和无奈之情。

3.“司马复之”指的是才子杜甫。

题目三答案与解析1.文中古柏的行为向我们传达了追求自由与挣脱束缚的精神。

2.“太清节显辨何佳?”表达了作者对真诚与清廉的思考。

3.“清卧景生搜春拾”中的“清卧景生”借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悠闲和宁静的意象。

3. 结语以上是《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中的部分题目和答案解析。

希望这些题目和答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如果有需要的话,你可以继续深入研究文言文,通过更多的阅读和训练来提升自己。

祝你学习进步!。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测试试题及答案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知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明·王守仁《观德亭记》)(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是州,恒惴栗惴栗:忧惧不安B.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施施:缓慢行走的样子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情趣D.故为之文以志志: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凌万顷之茫然B.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游于是乎始月出于东山之上D.其高下之势其皆出于此乎(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②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4)请阐述选文怎样通过反衬手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5)请用“/”为下面文字断句。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任颛字诚之,青州寿光人。

举进士,得同学究出身。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负固"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

2. "不揪于缣,何以与之争利?"中的"缣"是指 ____________。

3. "浑沌"一词最初是用来形容 ____________。

4. "墨矣"中的"矣"表示 ____________。

5. "虎尾"取自 ____________ 的典故。

参考答案:1. 固执2. 细碎的丝线3. 宇宙开始形成之前的状态4. 表示停顿、夸张或感叹5. 李斯二、选择题1. "仍子之麻也,与有扶之父、子之患也,或锄之壤也,与有盖之室、子之祸莫大于是。

"这段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

A. 孩子长大了就应该帮父亲干活,否则就会带来祸害B. 父亲的患和祸害来自于孩子不尽孝道C. 孩子的祸莫大于承受不了父亲的期望D. 买盖屋顶的材料比买锄草的工具更为重要2. 下列作品中,属于散文的是 ____________。

A. 《鲁迅全集》B. 《红楼梦》C. 《状元及第》D. 《史记》3. 关于《红楼梦》的评价,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红楼梦》是一部飞跃时空,揭示社会阶级矛盾的史诗巨著B. 《红楼梦》是一部以歌咏英雄人物为主的武侠小说C. 《红楼梦》是一部描写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D. 《红楼梦》是一部描述宫廷生活的历史纪实作品参考答案:1. C2. C3. A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大儿为长,政事掌握,内家汉宫,外家镇抚,遂生计为不愈,帷帐之事归厥奉者,皆不敢失时。

然言之以有利,遂蹇之也;言之以有害,遂裕之也。

于是内外不通,蔽玉不光,结绳不解,质以时施,变率失序,自高至下,相蔑于人,不道也已。

1. 该文言文主要描述的是 ____________。

2. 文中的"遂生计为不愈"具体指的是什么情况?3. 文中出现的"蔽玉"、"结绳"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4. 作者对这种情况的态度是 ____________。

高中生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文言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愉快)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旧的)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这)D. 吾日三省吾身(省:反省)答案:C2.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君子不器(名词作动词)B. 学而不厌(形容词作动词)C. 敏于事而慎于言(形容词作动词)D. 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动词)答案:A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温故而知新(温:使动用法)B. 君子不器(器:名词作动词)C. 学而时习之(习:使动用法)D. 吾日三省吾身(省:使动用法)答案:B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正确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习:名词作动词)B. 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动词作名词)D. 吾日三省吾身(省:名词作动词)答案:D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学而时习之(时:时常)B. 温故而知新(温:复习)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知道)D. 吾日三省吾身(省:反省)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孔子曰:“学而不厌,_________。

”(《论语·雍也》)答案:诲人不倦2. 子曰:“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答案:温故而知新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_________。

”(《论语·为政》)答案: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 子曰:“_________,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答案:知之为知之5. 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卫灵公》)中的“器”指的是_________。

答案:局限于一种用途的工具三、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 (附答案)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 (附答案)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 (附答案)1.班昭续《汉书》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日“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

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文化常识]女文史家。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

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

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竞_________②辄_________2.翻译:①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②师事焉2.蔡文姬求情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

文姬③诣曹操请之。

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

操谓宾客日:“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

”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操日:“诚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

②当:判决。

③文姬:蔡文姬。

④使驿:使者。

⑤文状:文书。

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

⑦原:原谅,此指赦罪。

[文化常识]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

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

初嫁卫仲道。

夫亡后归母家。

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

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2)孔子强调“以直报怨”,是否有违儒家的“忠恕之道”?【答案】(1)遵循自律(律己);正直;客观(公正)原则(2)不违背。

孔子强调“以直报怨”,体现了与人交往中的正直原则。

坚守正直,不因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

“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准则。

强调待人要忠,即对人要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待人要恕,即待人要仁爱宽厚,能推己及人。

在强调忠恕时也是有原则的,强调能明辨是非,因为无原则地忍让只会破坏正直、公正。

所以并不违背。

【解析】【分析】(1)第一则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遇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他人的怨恨了”,这是说要自律或严于律己;第二则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用正直回报伤害,用恩惠报答恩惠”,这是说要以正直待人;第三则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意思是“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说得好)而推举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废弃他好的言论”,这说明待人要客观公正。

(2)从语段来看,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恩德要用恩德去回馈,怨要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回击,不可一味姑息从而纵容罪恶扩散而良善丧失,也不可挟私加重报复,这里体现的是人际交往中的正直原则。

而“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忠”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恕”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高中文言文试题库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试题库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试题库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昔有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 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哪部古典文学名著?(2分)A. 《诗经》B. 《左传》C. 《列子》D. 《庄子》2.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2分)A. 为了开垦土地B. 为了改善交通C. 为了建造房屋D. 为了种植庄稼3. 愚公的妻子提出了哪些疑问?(4分)(1)愚公是否有能力移山(2)移山后土石应该放在哪里4. 愚公移山的过程中,谁给予了帮助?(4分)A. 他的子孙B. 京城氏的孀妻C. 京城氏的孀妻的遗男D. 所有邻居5. 愚公移山的故事寓意是什么?(8分)(1)持之以恒,可以克服困难(2)团结协作,可以达成目标(3)面对挑战,不应轻易放弃(4)智慧与勇气,是成功的关键(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6-10题。

(20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 孔子在这段话中提到了哪三种快乐?(6分)(1)学习并不断复习(2)朋友来访(3)不被理解时不生气7. “学而时习之”中的“习”字是什么意思?(2分)A. 习惯B. 复习C. 习惯D. 练习8. “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朋”字在古代是什么意思?(4分)A. 朋友B. 同学C. 同门D. 同乡9. “人不知而不愠”中的“愠”字是什么意思?(4分)A. 愤怒B. 悲伤C. 忧虑D. 快乐10. 孔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他怎样的教育理念?(4分)A. 重视学习与复习B. 重视友谊与交流C. 重视个人修养与心态D. 重视社会地位与名声二、文言文翻译(共20分)11.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富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怒,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

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卷182)(1)下列对文中画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B.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C.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D.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漕运,古代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运输方式,以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解析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程师孟字公辟,吴人。

进士甲科。

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

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浃日乃至,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师孟曰:“必俟报,饿者尽死矣。

”竟发之。

徙河东路。

晋地多土山,旁接川谷,春夏大雨,水浊如黄河,俗谓之“天河”,可溉灌。

师孟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顷,集其事为《水利图经》,颁之州县。

知洪州,积石为江堤,浚章沟,揭北闸以节水升降,后无水患。

判三司都磨勘司。

接伴契丹使,萧惟辅曰:“白沟之地当两属,今南朝植柳数里,而以北人渔界河为罪,岂理也哉?”师孟曰:“两朝当守誓约,涿郡有案牍可覆视,君舍文书,滕口说,遽欲生事耶?”惟辅愧谢。

出为江西转运使。

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

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盗即成擒。

加直昭文馆、知福州。

筑子城,建学舍,治行最东南。

徙广州。

州城为寇所毁,他日有警,民骇窜,方伯相踵至,皆言土疏恶不可筑。

师孟在广六年,作西城。

及交阯陷邕管,闻广守备固,不敢东。

时师孟已召还,朝廷念前功,以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判都水监。

贺契丹生辰,至涿州,契丹命席,迎者正南向,涿州官西向,宋使介东向。

师孟曰:“是卑我也。

”不就列。

自日昃争至暮,从者失色,师孟辞气益厉,叱傧者易之,于是更与迎者东西向。

明日,涿人饯于郊,疾驰过不顾;涿人移雄州,以为言,坐罢归班。

复起知越州、青州,遂致仕,以光禄大夫卒,年七十八。

(节选自《宋史·程师孟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B.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C.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D.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朝廷考试者的称谓。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

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

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

屡辟公府,不起。

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

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

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乎广等上疏荐稚等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又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伏见处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昙,德行纯备,著于人听。

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

”桓帝乃以安车玄䌲①,备礼征之,并不至。

帝因问蕃曰:“徐稚、袁闳、韦著谁为先后?”蕃对曰:“闳生出公族,闻道渐训。

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

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

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

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

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

众怪,不知其故。

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

《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吾无德以堪之。

”(节选自《后汉书·徐稚传》)【注】①玄䌲:黑色与浅红色的布帛。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又/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B. 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又/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C. 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D. 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孺子是徐稚的字。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

宝庆二年进士,调新喻主簿,已有能名。

移浙两提点刑狱,时暂兼权浙西提举常平。

拜户部尚书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

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加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

始至官,即以常例公用器皿钱二十万缗支犒军民,减租税,养鳏寡孤疾无告之人,招兵置砦,给钱助诸军昏嫁。

兴学校,礼贤才,辟召僚属,皆极一时之选。

拜端明殿学士、知江陵府,去而建康之民思之不已。

帝闻,命以资政殿学士再知建康,士女相庆。

光祖益思宽养民力,兴废起坏,知无不为,蠲除前政逋负钱百余万缗,鱼利税课悉罢减予民,修建明道、南轩书院及上元县学。

撙节费用,建平籴仓,贮米十五万石,发籴常减于市价,以利小民。

修饬武备,防拓要害,边赖以安。

其为政宽猛适宜,事存大体。

公田法行,光祖移书贾似道言公田法非便,乞不以及江东,必欲行之,罢光祖乃可。

召赴行在,迁提领户部财用兼知临安府。

会岁饥,荣王府积粟不发廩,光祖谒王,辞以故。

明日往,亦如之,又明日又往,卧客次,王不得已见焉。

光祖厉声曰:“天下孰不知大王子为储君,大王不于此时收人心乎?”王以无粟辞;光祖探怀中文书曰:“某庄某仓若干。

”王无以辞,得粟活民甚多。

再以江安抚使知建康,郡民为建祠六所。

乞致仕,不许。

咸淳五年,拜知枢密院事兼参如政事,以监察御史曾渊子言罢。

给事中卢钺复缴奏新命,以全紫光禄大夫致仕,卒,谥庄敏。

(节选自《宋史·马光祖传》,有删减)(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B.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C.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D.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权,官职调动词语,指兼任官职。

高中文言文阅读习题(含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习题(含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习题(一)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并回答文后的问题。

樊猛,字智武。

幼倜傥,有干略;既壮,便弓马,胆气过人。

青溪之战,猛自旦讫暮,与虏短兵接,杀伤甚众。

台城陷,随兄毅西上京,累战功为威戎将军。

梁南安侯萧方矩为湘州刺史,以猛为司马。

会武陵王萧纪举兵自汉江东下,方矩遣猛率湘、郢之卒,随都督陆法和进军以拒之。

时纪已下,楼船战舰据巴江,争峡口,相持久之,不能决。

法和揣纪师老卒堕,因令猛率骁勇三千,轻舸百馀乘,冲流直上,出其不意,鼓噪薄之。

纪众仓卒惊骇,不及整列,皆弃舰登岸,赴水死者以千数。

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

猛手擒纪父子三人,斩于絺中,尽收其船舰器械。

以功授游骑将军,封安山县伯,邑一千户。

仍进军抚定梁、益,蜀境悉平。

军还,迁持节、散骑常侍、轻车将军、司州刺史,进爵为侯,增邑并前二千户。

永定元年,周文育等败于沌口,为王琳所获。

琳乘胜将略南中诸郡,遣猛与李孝钦等将兵攻豫章,进逼周迪,军败,为迪斩执。

寻遁归王琳。

王琳败,还朝。

天嘉二年,授通直散骑常侍、永阳太守。

迁安成王府司马。

光大元年,授壮武将军、庐陵内史。

太建初,迁武毅将军、始兴平南府长史,领长沙内史。

寻隶章昭达西讨江陵,潜军入峡,焚周军船舰,以功封富川县侯,邑五百户。

历散骑常侍,迁使持节、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宣远将军、荆州刺史。

入为左卫将军。

后主即位,增邑并前一千户,馀并如故。

至德四年,授使持节、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忠武将军、南豫州刺史。

隋将韩擒虎之济江也,第六子巡摄行州事,擒虎进军攻陷之,巡及家口并见执。

时猛与左卫将军蒋元逊领青龙八十艘为水军,于白下游弈,以御隋六合兵,后主知猛妻子在隋军,惧其有异志,欲使任忠代之,又重伤其意,乃止。

祯明三年入于隋。

(节选自《陈书·樊猛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绿色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B.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C.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D.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2.下列对文中橙色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伯:兄弟中排行老大(伯、仲、叔、季);五等封爵中的第三等(公、侯、伯、子、男)。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四(含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四(含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9-12题。

(甲)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节选自韩愈《师说》)(乙)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

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

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

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

”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

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组是()(4分)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理②其.皆出于此乎:大概③仆.道不笃:谦称,相当于“我(的)”④未见可师.者:学习⑤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尊称,相当于“您”⑥邑犬群吠,吠所怪.也:责怪A.①②B.①⑥C.②④D.③⑥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分)A.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B.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C.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D.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选文甲开头连用三个叹词,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不从师学习的社会风气的深刻感慨。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岑嘉州诗集》序(唐)杜确自古文体变易多矣,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始为轻浮绮靡之词,名曰“宫体”。

自后沿袭,务为妖艳,谓之摛锦布绣焉。

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讽谏比兴,由是废缺。

物极则变,理之常也。

圣唐受命,斩雕为朴。

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博之风,兹焉渐革。

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粲粲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南阳岑公,声称尤著,公讳参,代为本州冠族。

曾太公文本,大父长倩,伯父羲,皆以学术德望,官至台辅。

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鉴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回拔孤秀,出于常情。

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

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

天宝三载进士高第,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转右威卫录事参军,又迁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安西节度判官,入为右补阙。

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为起居郎,寻出虢州长史,又改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

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

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入为祠部考功二员外郎,转虞部库部二正郎,又出为嘉州刺史。

副元帅相国杜公鸿渐表公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于幕府,无几使罢,寓居于蜀。

时四川节度因乱受职,本非朝旨,其部统之内,文武衣冠,附会阿谀,以求自结,皆曰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假向阙。

公乃著《招蜀客归》一篇,申明逆顺之理,折挫佞之计,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播德泽于梁益,畅皇风于邛。

旋轸①有日,犯軷俟②时,吉往凶归③,呜呼不禄,岁月逾迈。

殆三十年,嗣子佐公,复纂前绪,亦以文采,登名翰场。

有公遗文,贮之筐箧,以确接通家馀烈,忝同声后辈,受命编次,因令缮录,区分类聚,勒成八卷。

倘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京兆杜确。

【注释】①旋轸:回车,喻返京。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精品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精品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精品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太平州①新学记王安石①太平新学在子城②东南,治平三年,司农少卿建安李侯定仲求所作。

侯之为州也,宽以有制,静以有谋,故不大罚戮而州既治。

于是大姓相劝出钱,造侯之庭,愿兴学以称侯意。

侯为相地迁之,为屋百间,为防环之,以待水患。

而为田二十顷,以食学者。

自门徂堂,闳壮丽密,而所以祭养之器具。

盖往来之人,皆莫知其经始,而特见其成。

既成矣,而侯罢去,州人善侯无穷也,乃来求文以识其时功。

②嗟乎!学之不可以已也久矣。

世之为吏者,或不足以知此,而李侯知以为先,又能不费财伤民,而使其自劝以成之,岂不贤哉!然世之为士者,知学矣,而或不知所以学,故余于其求文,而因以告____________。

③盖继道莫如善,守善莫如仁。

仁之施,自父子始。

积善而充之,以至于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推仁而上之,以至于圣人之于天道,此学者之所当以为事也。

昔之造书者实告之矣。

有闻于上,无闻于下,有见于初,无见于终,此道之所以散,百家之所以盛,学者之所以讼也。

学乎学,将以一天下之学者至于无讼而止。

游于斯,餔③于斯,而余说之不知,则是美食逸居而已者也。

李侯之为是也,岂为士之美食逸居而已者哉?治平四年九月四日,临川王某记。

注:①太平州:宋代设置,州治设今安徽当涂姑孰城。

②子城:姑孰城的内城,在姑孰城北面。

③餔:吃饭。

(1)可填入第②段横线处的虚词是()A.也B.者C.焉D.耳(2)第②段从“为吏者”写到“为士者”,分析其用意。

(3)下列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就这是圣人之道流传、百家之说形成、读书人彼此称颂的原因。

B.就这是用来流传圣人之道、兴盛百家之说、让读书人争辩的方法。

C.就这是圣人之道离散、百家之说兴盛、读书人争辩不止的原因。

D.就这是散播圣人之道、形成百家之说、使读书人互相颂扬的方法。

(4)对第③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立州学目的在于统一士人思想,最终目标是没有思想争辩分歧。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高中版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高中版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高中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学而时习之B. 蚓无爪牙之利C. 吾欲之南海D.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意”的意思是()。

A. 意图B. 意义C. 意志D. 意见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规矩”指的是()。

A. 圆规和直尺B. 法律和道德C. 标准和方法D. 圆规和画圆的工具4. “温故而知新”出自()。

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5.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的“锲”的意思是()。

A. 雕刻C. 放弃D. 放弃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蹊”指的是()。

A. 道路B. 河流C. 树木D. 果实7.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

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论语》8.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中的“焉”的意思是()。

A. 哪里B. 怎么C. 什么D. 为什么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的“知”的意思是()。

A. 知识B. 知道C. 认识D. 了解10.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的“青”指的是()。

A. 绿色B. 蓝色D. 紫色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______,死而后已。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

2. “______,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3. “______,不亦君子乎?”出自《论语·学而》。

4. “______,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学而》。

5. “______,小人喻于利。

”出自《论语·里仁》。

三、翻译题(每题5分,共20分)1. 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将“君子不器。

”翻译成现代汉语。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练习题及答案高中语文文言文原文赵立,徐州张益村人。

以敢勇隶兵籍。

靖康初,金人大入,盗贼群起,立数有战功,为武卫都虞候。

建炎三年,金人攻徐,王复拒守,命立督战,中六矢,战益厉。

城始破,立巷战,夺门以出,金人击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苏,乃杀守者,阴结乡民为收复计。

金人北还,立率残兵邀击,断其归路,夺舟船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

乃尽结乡民为兵,遂复徐州。

时山东诸郡莽为盗区,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

会金左昌围楚州急,通守贾敦诗欲以城降,宣抚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

且战且行,连七战胜而后能达楚。

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既入城休士,而后拔镞。

诏以立守楚州。

明年正月,金人攻城,立命撤废屋,城下然火池,壮士持长矛以待。

金人登城,钩取投火中。

金人选死士突入,又搏杀之,乃稍引退。

五月,兀术北归,筑高台六合,以辎重假道于楚,立斩其使。

兀术怒,乃设南北两屯,绝楚饷道。

承、楚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湖,贼张敌万①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

始受围,菽麦野生,泽有凫茨可采,后皆尽,至屑榆皮食之。

立遣人诣朝廷告急。

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欲遣张俊救之,俊不肯行。

乃命刘光世督淮南诸镇救楚。

高宗览立奏,叹曰:“立坚守孤城,虽古名将无以逾之。

”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

金知外救绝,围益急。

九月,攻东城,立登磴道以观,飞炮中其首,左右驰救之,立曰:“我终不能为国殄贼矣。

”言讫而绝,年三十有七。

众巷哭。

金人疑立诈死,不敢动。

越旬余,城始陷。

立家先残于徐,以单骑入楚。

为人木强,不知书,忠义出天性。

善骑射,不喜声色财利,与士卒均廪给。

每战擐②甲胄先登,有退却者,捽而斩之。

仇视金人,言之必嚼齿而怒,所俘获磔以示众。

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金人不敢斥其名。

讣闻,辍朝,谥忠烈。

(节选自《宋史赵立传》)[注]①张敌万:盗贼首领。

②擐(hun):穿。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目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A:中六失,战益厉厉:激烈。

B:立事残兵邀击邀:阻截。

C: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流:传布。

D: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倾:钦佩。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立“敢勇”的一组是①城始破,立巷战②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③金人登城,钩取投火中④立斩其使⑤立家先残于徐,以单骑人楚⑥每战捂甲胄先登 (本题分数:3分)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A:赵立军事才能突出。

在徐州保卫战中,他临危受命,抗击金军;绝地血战后及时整合乡民和残部的力量,击溃撤退中的敌军,收复徐州。

B:赵立为人正直,治军严明。

在孤守楚州期间,虽然被金军重重围困,粮草、野菜全部吃光,但他和部下宁愿吃磨碎的榆树皮,也不扰民。

C:赵立屡建战功,威名显赫。

皇帝看到他的奏章后,为他坚守孤城而感叹,认为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无法超越他。

金人甚至不敢直呼其名。

D:赵立一生都怀有忠义报国之心。

他痛恨金人,临终前还为自己不能继续为国杀敌而悲愤叹息。

对于他的忠义,朝廷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贼张敌万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

(本题分数:5分)(2)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

(本题分数:5分)高中语文文言文答案解析4.(3分)A5.(3分)A6.(3分)B7.(10分)(1)(5分)盗贼张敌万在这中间建造巢穴,赵立坚决不跟他往来,所以楚州运粮的道路更加堵塞。

(2)(5分)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光世最终没有执行。

高中语文文言文参考译文赵立,徐州张益村人。

以果敢英勇附属军籍。

靖康初,金人大举侵入,盗贼群起,赵立多次立有战功,被任为武卫都虞候。

建炎三年(1129),金人进攻徐州,王复拒守,命令赵立督战,赵立身中五箭,战斗更加勇敢。

王复认为他勇气雄壮,用卮杯斟酒挥涕犒劳他。

州城陷落,王复与他的家人都死,只有儿子王佾早先离开。

徐州教授郑褒也痛骂敌人而死,州城开始被攻破时,赵立展开巷战,夺门而出。

金人把他击昏,夜半时得细雨而苏醒,于是杀死看守,进城寻找王复的尸体,恸哭哀痛亲手把王复埋葬。

暗地组织乡民做收复州城的计划。

金人北归,赵立率领残兵截击金人,切断金人的归路,夺取船只黄金布帛数以千计,再振军声。

于是组织乡民全部为兵,终于收复徐州。

朝廷下诏授予赵立忠翊郎、权知徐州事。

赵立奏请替王复建立祀庙,每遇到过年以及出师,必定率领大家哭泣祈祷说:“您为朝廷而死,一定能够暗中保佑它的遗民。

”齐地的人民听说后心悦诚服而归附于他。

当时山东各州郡广大地区成为盗贼出没的地方,赵立介居其间,威名流传。

累迁官右武大夫、忠州刺史。

适逢金国左昌加紧围困楚州,通守贾敦诗打算以城投降,宣抚使杜充命令赵立率领所部军队前往赴援。

赵立一边战斗一边前进,连胜七战然后才到达楚州。

赵立两颊被流矢射中,不能讲话,用手指挥,不久入城休整士兵,然后才拔掉箭头。

下诏以赵立守楚州。

第二年正月,金人攻打楚州城,赵立命令撤回废弃的房子,在城下点燃火池,壮士手持长矛严阵以待。

金人登上城楼,钩取金人投入火中。

金人挑选敢死队突入,又捕捉杀掉,金人才稍稍引退。

五月,兀..北归,在六合修筑高台,以辎重器物借道于楚州,赵立斩杀金人使臣。

兀..愤怒,于是设立南北两屯,断绝楚州兵饷来路,赵立领兵出战,大破兀..。

恰逢朝廷分镇,以赵立为徐州观察使、泗州涟水军镇抚使兼知楚州。

赵立一天拥着六匹马出城,大喊说:“我是镇抚使,可以来接战。

”有两个骑兵将要偷袭他的背部,赵立奋起二矛刺杀,两人都掉到地上,赵立夺取两匹马而归。

金兵几十人在他后面追赶,赵立瞪圆眼睛大喊,人马都惊退。

第二天,金人排列成三队邀战,赵立以三阵应付,金人用几百铁骑兵横地分割其阵式而包围宋兵,赵立奋身突围,拿着棍棒左右大叫,金人落马者不知其数。

承州、楚州之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湖,盗贼张敌万在其间聚集人马,赵立决不与他来往,因此粮道更加阻塞。

开始被围困时,豆麦野生,湖泽地有野鸭、蒺藜可以采食,后来都光了,以致把榆树皮研成碎末吃。

承州已经陷落,楚州形势更加孤危,赵立派人前往朝廷告急。

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打算派遣张俊去救援,张俊不肯去。

赵鼎说“:江东刚刚建立,全凭藉两淮,失去楚州则大事去了。

如果张俊害怕去,我愿意与他一起前往。

”张俊又极力推辞,于是命令刘光世督视淮南各镇援救楚州。

东海李彦光最先率兵到达淮河,被金人扼制不得前进;高邮薛庆到达扬州,转战被金人捉住而死;刘光世部将王德到达承州,部下不听命令;扬州郭仲威在天长按兵不动,暗怀观望之心;只有海陵岳飞仅仅能够为援,然而寡不敌众。

高宗看了赵立的奏章,叹气说:“赵立坚守孤城,即使是古代名将也不能超过他。

”赵立五次写信急趋刘光世合兵,刘光世竟不行动。

金国知道楚州外援断绝,更加加紧围攻。

九月,攻打东城,赵立招募壮士焚烧金人的云梯,火势立即反向,赵立叹说:“难道是上天不助顺风吗?”有一天风转向,焚烧了一架梯子,赵立很高兴,登上石级来观战,飞炮击中他的脑壳,左右之人急忙救他,赵立说“:我终不能为国家消灭贼人了。

”讲完话而气绝,年三十七岁。

众人在里巷里相聚号哭。

以参谋官程括摄镇抚使守城。

金人怀疑赵立假装死,不敢轻动。

过了十多天,州城才陷落。

起初,朝廷听说楚州缺乏食物,给予万石粟米,命令两浙转运使李承造从海路先送达三千石,没有发运而楚州失守了。

赵立家先是在徐州被残害,他单骑一人进入楚州。

他为人性直刚强,不识字,忠义出于天性。

善长骑马射箭,不喜欢歌舞女色钱财,与士兵均分官府发给的粮米。

每次战斗穿上铠甲和头盔捷足先登,有退却的人,他大喊追逐到,揪住斩首。

刚入城,汇合徐、楚州军队不满万人,二州人不能互相亲善,赵立善于安抚驾驭,没有人敢以个人的感情裂痕为私。

他仇视金人,说到金人必咬牙嚼齿而愤怒,所俘获金人分尸以示众人,未曾向行在献上所割下敌人的左耳以请功。

刘豫派赵立的故旧带着书信约他投降,赵立不打开信,用油布捆束在市区中焚烧。

而且说“:我了解这个奸贼,一定要灭掉刘豫才停止。

”由于这样忠义的声名,远近都钦佩他,金人不敢斥责他的名字。

围城已经很久,众人愈加困乏,赵立晚上烧香望着东南方向下拜,而且哭泣说:“誓死守城,不敢辜负国家。

”命令大家击鼓,说:“援兵到,听见我鼓声就会应和。

”像这样几个月,终于没有到来的援兵。

赵立曾告诫士兵,不幸城被攻破,必须巷战决一死战。

等到陷落,大家都像他所说的那样做了。

自从金人进犯中国,所攻克的城池都是因虚张声势胁迫投降,只有太原坚守超过二年,濮州城被攻破,杀伤大体相当,都为金人所忌惮。

然而赵立的威名以及战斗次数之多,都出此之上。

朝廷发讣告,中止上朝,赠赵立奉国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以他的子孙十人为官,谥号“忠烈”。

第二年,金人退走,在矮墙下面得到赵立的尸体,面颊骨上的箭孔还保存着。

朝廷命令官府替他办丧事,以后为他立祠,名叫显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