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中要渗透人文价值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育中要渗透人文价值观

南闸中学张燕

一人文精神内涵

人文精神体现为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或以人为本体,它是存在于人类世界中的事实,它和科学精神的以物为尺度有着不可互相取代的作用。人文精神追求美好、善良和觉智,我们既不否认科学所追求的真实、理性等等的价值,也不是贬低人文活动不侧重与追求这些目标的作用,而只是把它的鲜明特点突显出来

二数学与人文精神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在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要使科学真正造福人类,必须使科学人性化,把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从人文价值的视野看待科学和理解科学.离开了人文价值取向的指导,任何科学教育都是盲目的。数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石,只有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重对人文价值的追求和对学生完整人格的建构,才能真正实现数学教育的价值。

数学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的文化力量,同时人类文化的发展又极大地影响了数学的进步。数学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基石,而且是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在现代科学体系的分类中,数学已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并列,而不再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这一新的划分标准适应了现代数学发展的要求,对于理解数学文化的本质有重大推动作用。数学作为联结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纽带,扮演着沟通文理,兼容并蓄,弥合文化裂痕的文化使者的角色。数学不仅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而且作为一种文化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如同M.克莱因所说,“在最广泛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使得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己经获得知识的最完美的内涵”①。

三、数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

2001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第一条中提出: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并在“总体目标”的具体阐述的第四部分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标准—“情感与态度”目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严谨、朴实。这是数学家基本的科学态度。数学的一个特点是严密性。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精神能使人养成缜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数学学习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的心灵。正如毕林斯雷所指出:“许多艺术能够美化人们的心灵,但却没有哪一种艺术能比数学更有成效地去美化和修饰人们的心灵。”②

2.理智、自律。这是科学文化人的重要人格特征。就数学知识体系本身而言,主要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理性精神的弘扬。数学中的结论是一个逻辑的结果,而不是一个

情感世界的宣泄;数学中的“权威”是“规则”一一逻辑上的合理性,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必须自觉遵守数学规则,这是解决一切数学问题的先决条件。这种通过由数学熏陶所产生的对规则的敬畏感能够迁移到人和事物上,因为它本质上是对秩序的尊重。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对秩序的自觉遵守,使人们形成一种对社会公德、秩序、法规等的内在自我约束力量,并进而发展为由它律走向自律性。

3.诚实、求是。这是数学人文主义精神的本质特性。数学的本质要求数学家始终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中结论只符合逻辑的要求,不会盲从任何一个权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数学的训练形成了这样一种习惯,任何一步证明,任何一个结论的获得都必须有根有据。正是数学的品格能够使人杜绝偏见,客观公正,不屈服于权贵,坚持原则,忠于真理,具有独立的人格。

4.勤奋、自强。这是对数学真理追求的永无止境的探索活动的人格特征。数学学习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投机取巧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领略到数学的真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高涨的热情,思维才会非常活跃,从而培养人们顽强的意志和探索精神。

5.开拓、创新。这是现代科学文化人的一个基本素质。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创造性人才。数学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再创造过程,数学中对定理、结论以及解题方法的探索,都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同时也正是通过这种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探索、猜想,特别是课堂教学中,要杜绝教师“中心主义”,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甚至是错误的想法。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千变万化,其妙无穷,即使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也不能穷尽所有的解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一题多解、巧解、解法的最优化等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

6.宽容、谦恭。这是数学认识论的根本前提。人都不是完美的,难免会犯错误的。教师不应当是绝对的权威,要葬重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错,有时为了教学艺术的需要甚至故意出错.数学作为人类探索自然界未解之迷的活动,不能排除错误和失误的可能性,数学家经常是在试错的情况下向正确的方向推进的。在数学研究和探索未来的活动中,研究的主体如果只有怀疑意识和批判理性而没有谦恭的态度,最后就会走向独断,走向偏执,从而使公众眼里的数学变成呆板的“知识宗教”,使数学丧失其人文主义的价值.在数学发展中体现为不但能够自由和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还能够充分尊重不同见解发表的权利。欧氏几何与非欧氏几何能各自自成体系并存,则是从数学的本质上让人们认识到不同观点可以共存的哲学基础。人们需要而且是必须采取多种形式的宽容、民主。

21世纪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为核心的。面向21世纪的素质教育应该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统一的素质教育,忽视人文的教育不可能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人的价值,强调教育过程中学生心智的发展与人格的陶冶;推崇主体主观建构的认知方式,强调学习的个人意义和对话教学。这对于科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对人类的压抑和对功利的追求来说,起着一种警示和矫正的作用。科技与人文的统一,就是智能培养、个性发展和人格陶冶的统一,是科学真理与价值选择教育的统一。它是和谐的、平衡的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是真正把人的发展当作目的的教育。

参考文献:

①引自郑城信、王宪昌、蔡仲著:《效学文化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10页.

②[美] RE.莫里兹编著,朱剑英编译:《数学家言行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