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6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课后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高中语文课后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6 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记念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我总想鲁迅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只不过我们把他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现实和批判的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从他的故居直至老街,我感受到的是
的鲁镇,它闲适、恬静、慵懒、舒缓,这种环境能让人的想象飞翔。

( ):他赊账喝酒,他偷了书被人打断了腿时为自己的辩解,都体现了鲁迅在其身上的浪漫主义的热情,而在《故事新编》中,鲁迅的浪漫主义情怀可以说体现得淋漓尽致。

《奔月》里吃腻了乌鸦炸酱面的嫦娥,《出关》里骑着青牛的老子,还有《铸剑》里在滚烫的大金鼎里那颗如泣如诉的报仇的人头,不都在向我们着:这是些有光彩、有魅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浪漫主义人物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栩栩如生急遽倾注昭示
B.惟妙惟肖急剧灌注展示
C.栩栩如生急剧倾注展示
D.惟妙惟肖急遽灌注昭示
答案:A
解析: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结合语境,应选“栩栩如生”。

急遽:急速。

急剧:急速,迅速而剧烈。

文中形容想象飞翔,应用“急遽”。

倾注:(感情、力量等)集中到一个目标上。

灌注:多指液体的浇进、注入,也比喻心血、感情、勇气、生命力等较抽象事物的注入。

“倾注”要比“灌注”的情感速度缓慢一些。

应选“倾注”。

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

展示: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

“昭示”强调明显、明白地表示;“展示”强调拿出来给人看。

应选“昭示”。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孔乙己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来的辛酸的浪漫,但他又是现实的
B.孔乙己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的浪漫
C.孔乙己既是现实的,又有着被苦难压榨出来辛酸的浪漫
D.孔乙己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那浪漫里有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
答案:B
解析:结合前后文,括号处应承上启下,前面说的是“现实”,后面说的是“浪漫”。

根据冒号,“浪漫”总领后面几句。

括号处前后应构成转折关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只不过我们把他确立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的浪漫主义情怀。

B.只不过我们把他确立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更多地注意了他作品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C.只不过我们把他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D.只不过我们把他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更多地注意了他作品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的浪漫主义情怀。

答案:D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更多的”应该在“注意”前面,改为“更多地注意”;二是句式杂糅,“忽略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应改为“忽略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的浪漫主义情怀”。

4.鲁迅在“三一八”惨案发生的当天,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写了下面的一些话,请阅读这些文字,然后根据要求答题。

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要知道屠杀者也决不是胜利者。

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

……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

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鲁迅认为政府的屠杀和反动文人的言论会有两种结果,请根据自己对文意的理解,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这两种结果。

一种结果是:
另一种结果是:
参考答案:全民族在黑暗统治中悲观失望,沉默地走到灭亡。

一切爱国者和人民将起来革命,推翻黑暗统治。

解析:这段文字分两层,也就是两种结果,省略号之前写“灭亡”,之后写“革命”。

也可结合课文《记念刘和珍君》第四部分最后一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来回答。

5.下面的挽联是当年刘和珍的未婚夫方其道写的,请从备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句子,将序号填到横线上。

上联:生未同衾,,,。

下联:外抗强权,,,。

备选:
①疆场空有约
②死难同穴
③劳燕惜分飞
④六载订婚成一梦
⑤白宫溅血泣黄泉
⑥内除国贼
答案:(上联)②③④(下联)⑥①⑤
解析:例句中的对联属于悼联。

答题时主要注意上下联字数相同,结构相似,内容相对(相关),仄起平收。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忆刘半农君
鲁迅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

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

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

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

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

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簧信,“她”字和“牠”字的创造,就都是的。

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

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

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

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

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

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

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

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却亲近半农。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

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

但他好像到处
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

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

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

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不错,半农确是浅。

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

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

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

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

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①。

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

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

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

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

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

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

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八月一日
(选自《且介亭杂文》,有删改) 注①《语丝》第四卷第九期(1928年2月27日)曾发表刘半农的《林则徐照会英吉利国王公文》,其中说林则徐被英人俘虏,并且“明正了典刑,在印度舁尸游街”。

不久有读者洛卿来信指出这是史实性的错误,《语丝》第四卷第十四期(同年4月2日)发表了这封信,从此刘半农就不再给《语丝》写稿。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作者回忆刘半农的一篇散文,在回忆刘半农时,文章没有一般介绍,也不作溢美之词,而是实事求是的评价。

B.作者认为刘半农有三个特点:“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亲近”而且“浅”,“忠厚”。

C.文章的文眼是“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

作者扣住这句话,回忆与刘半农的交往,评价其为人。

D.鲁迅在文章里特意历数刘半农十年前的“战绩”,表扬作为“战士”的刘半农,善意批评了他“据了要津”后的表现。

答案:C
解析:这篇文章的文眼是“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回忆了“我”与刘半农交往的经历,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刘半农持肯定态度,对刘半农死之前几年的表现不满。

B.“不错,半农确是浅”,对于“浅”字,批评刘半农的人理解为思想“肤浅”,“我”的理解是其文章“内无武器”。

C.从“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可见鲁迅对刘半农后来继续写陈腐的文言文表达不满。

D.本文是按照“现在—过去—现在”的思路行文,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既写出刘半农的成绩,也写出刘半农的不足。

答案:B
解析:B项,“‘我’的理解是其文章‘内无武器’”错误。

根据原文,“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

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这是“我”对刘半农的赞美,是说刘半农的坦率和真诚。

8.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②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

③写“憎恶”刘半农的近几年,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因为”一词引出的两句话:一是“我”希望刘半农是十年前的刘半农,有益于中国的刘半农;近几年的刘半农令“我”憎恶,是鲁迅的一种表达方式,“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来突出他以前的战绩,以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据此可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9.根据全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刘半农出国留学,“我”懒于通信,从此两人疏远起来;②鲁迅在《何典》序文中说了“老实话”;③在《语丝》上发表了指出刘半农错误的读者来信,使刘半农感到不快;④刘半农后来“据了要津”,也影响了两人的关系;⑤刘半农禁称“蜜斯”之类,思想趋于保守;
⑥“五四”退潮后,刘半农思想发生了变化,“弄烂古文”,这是两人疏远的最根本原因。

解析:本文是按照“现在—过去—现在”的思路行文,既写出刘半农的成绩,也写出他的不足,作者的感情也是有爱有恶。

前半部分是爱,后半部分写“恶”,至于“恶”的原因,在倒数第4段以后,可结合具体内容分点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