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验光仪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验光仪的原理和操作⽅法
综合验光仪的原理和操作⽅法
综合验光仪的总体结构包括控制台、⽀架结构、座椅、验光盘和远近视标等部件。
本章节仅介绍与验光⼯作关系密切相关的验光盘和远近视标等主要部件。
综合验光仪的主要结构
⼀、综合验光仪的主要部件
综合验光仪的主要部件包括验光盘和远近视标两部分。
1,验光盘——验光盘附设以下结构
(1)视孔。
(2)主透镜组——包括球镜组与柱镜组。
(3)内置辅镜。
(4)外置辅镜——包括交叉圆柱透镜(Jackson cross cylinders)和旋转式棱镜(Risley prism)。
(5)调整部件。
2,视标
(1)投影远视标。
(2)近视标。
⼆、验光盘
俗称“肺头”或“⽜眼”,附设视孔、主透镜组、内置辅镜、外置辅镜和各调整部件。
1,视孔——位于验光盘的最内侧,左右各⼀,为被测眼视线透过的通道,视孔周边附有柱镜轴向刻度和柱镜轴向游标。
2,主透镜组
(1)球镜
1)焦度范围——-20.00/m-----+20.00/m。
2)级差——0.25/m。
3)调节⽅法
①球镜粗调⼿轮:位于内置辅镜刻度盘的外环,每旋⼀档增减3.00/m球镜焦度。
②球镜细调轮盘:每拨⼀档增减0.25/m球镜焦度。
③球镜焦度读窗:位于球镜细调轮盘内侧。
(2)柱镜
1)焦度范围——0-----6.00/m。
2)级差——0.25/m。
3)轴向——0-----180度。
4)调节⽅法
①柱镜焦度⼿轮:位于验光盘的最下⽅,每旋⼀档增减-0.25/m柱镜焦度。
②柱镜焦度读窗:位于柱镜焦度⼿轮内上⽅。
③柱镜轴向⼿轮:位于柱镜焦度⼿轮外环。
柱镜轴向⼿轮的基底部可见柱镜轴向游标和柱
镜轴向刻度盘。
旋动柱镜轴向⼿轮,可将游标调整指向预期的轴向刻度。
旋动柱镜轴向⼿轮时可见视孔区的柱镜轴向游标发⽣联动,两游标指向的轴向刻度⼀致。
3,内置辅镜
(1)内置辅镜⼿轮:位于验光盘外上⽅,每旋动⼀档视孔内更换⼀种功能镜⽚。
(2)内置辅镜功能盘:内置辅镜⼿轮基底部有⼀标有各种辅镜功能英⽂缩写的轮盘,调整内置辅镜⼿轮,使选中的英⽂缩写位于垂直向,则视孔便内置相应的内置
辅镜。
1)O(open aperture):⽆镜⽚或平光镜⽚。
2)OC(occluded):遮盖⽚。
3)R(retinoscopy lens):视⽹膜检影镜⽚,通常为+1.50/m的透镜,适⽤于⼯作距离为67cm
的检影检测。
4)PH(pinholes):1mm直径⼩孔镜⽚,⽤于排除被测眼⾮屈光不正性视⼒不良。
5)P135(135polarize filter):135度偏振0.50(滤⽚,⽤于验证双眼矫正试⽚的屈光焦量
是否平衡;检测隐斜视、固视差异、影像不等和⽴体视觉等。
6)P45(45度polarize filter):45度偏振滤镜,与135度偏振滤镜同时适⽤,功能略同。
7)RL(red lens)红⾊滤光镜,⽤于检测双眼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及隐斜视等。
8)GL(green lens):绿⾊滤光⽚,与红⾊滤光镜同时使⽤,功能略同。
9)±0.50(cross cylinder):0.50/m交叉圆柱透镜,⽤于远⽤球镜试⽚焦度的检测和⽼视
的检测。
10)RMH(red horizontal Maddox rod):红⾊⽔平马⽒杆透镜,⽤于检测⽔平向隐斜视。
11)RMV(red vertical Maddox rod):红⾊垂直马⽒杆透镜,⽤于检测垂直向隐斜视。
12)WMH(white horizontal Maddox rod):⽆⾊⽔平马⽒杆透镜,功能同红⾊⽔平马⽒杆
透镜。
13)WMV(white vertical Maddox rod):⽆⾊垂直马⽒杆透镜,功能同红⾊垂直马⽒
杆透镜。
14)6△U:6△底向上三棱镜,与底向上三棱镜,与旋转棱镜配合检测远⽔平向隐斜视、近
⽔平向斜视⾓及AC/A。
15)10△I:10△底向内三棱镜,与旋转棱镜配合检测远垂直向隐斜视及近垂直向斜视⾓。
4,外置辅镜
(1)交叉圆柱透镜Jackson cross cylinders。
1)外环:标有P和A两字母,P⽰焦⼒轴向,A⽰翻转⼿轮轴向。
2)内环:内镶交叉柱镜,边缘标有红点和⽩点,红点⽰负柱镜轴向,⽩点⽰正柱镜轴向。
3)翻转⼿轮:位于外环A字母处,旋动翻转⼿轮,可见内环围绕⼿轮所在的轴向翻转。
(2)旋转棱镜Risley rotary prism
1)内环:内镶三棱镜透镜。
2)外环:为三棱镜底向的刻度盘,通常将刻度盘的0位对准垂直向或⽔平向。
3)底向⼿轮:位于外环边缘,测试时旋动底向⼿轮,可见内环的发⽣联动,内环边缘上的底向游标指向外环的刻度,提⽰测定的棱镜底向和三棱镜度。
5,调整部件
(1)垂直平衡⼿轮及垂直平衡游标:⽤于使双视孔透镜的光学中⼼与双眼被测眼瞳孔中⼼垂直向对齐。
(2)光⼼距⼿轮及光⼼距读疮:⽤于测定当双视孔透镜的光学中⼼与双被测眼瞳孔中⼼⽔平向对齐时,双侧透镜光学中⼼的距离,单位为mm。
(3)额托⼿轮及镜眼距读窗:⽤于调整并测定被测眼前主点与试⽚透镜后顶点的间距。
(4)集合掣:⽤于调整双侧验光盘的集合⾓度及双侧视孔透镜的光⼼距。
三、视标
1,投影远视标
(1)视标投影仪:采⽤⽩炽光将检测视标的影像投照在视标的⾯板上,其照度、亮度、对⽐度、清晰度、偏振光折射向和单⾊光的波长均要求符合规范。
(2)视标遥控器:视标投影仪的各项功能以功能键的形式排列在遥控器上,验光师可根据屈光检查的需要揿动功能键,从⽽控制视标投影仪的各项功能。
1)发射极:采⽤红外线遥感技术将指令信息传递到视标投影仪。
2)开关键:⽤于开启投影仪电源,通常在接通后显⽰0.1的视⼒视标。
3)视⼒视标键:⽤于检测远视⼒,键旁侧均标有该键所显⽰视⼒视标类型及⼤⼩。
4)选择键:根据需要选择性的显⽰整排视⼒视标上的部分视标,如选择显⽰⼀⾏、⼀列或单⼀的视⼒视标。
5)替换键:依照键位所提⽰的⽅向依次替换显⽰紧邻的视⼒视标。
如替换显⽰紧邻的⼀⾏、⼀列或单⼀的视⼒视标。
6)检测视标键:⽤于屈光检查或视功能检查,键旁侧标有该键所显⽰的视标图⽰。
7)红绿键:在整?投影视标的后⽅显⽰左右等⼤的红绿双⾊背景。
8)复原键:视标遥控器已程序化处理,揿复原键可使检查步骤恢复显⽰初始视标。
9)进?键:依次向前显⽰程序化检查步骤。
10)退?键:依次后退显⽰程序化检查步骤。
(3)常⽤视标
1)E视⼒视标、环形视⼒视标、数字视⼒视标及⼉童视⼒视标。
①配合镜⽚:球镜验光试⽚和圆柱透镜验光试⽚。
②测试⽅式:单眼测试或双眼测试。
③测试⽬的:测定裸眼视⼒,定量分析被测眼戴矫正试⽚后的屈光矫正情况。
2)散光盘视标
①配合镜⽚:圆柱透镜验光试⽚。
②测试⽅式:单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量分析被测眼散光所在的轴向和焦量。
3)红绿视标
①配合镜⽚:球镜试⽚。
②测试⽅式:单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量分析球镜验光试⽚矫正焦量。
①配合镜⽚:±0.50内置辅镜和球镜试⽚。
②测试⽅式:单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量分析球镜验光试⽚矫正焦量。
5)斑点状(蜂窝状)视标
①配合镜⽚:交叉圆柱透镜和圆柱透镜验光试⽚。
②测试⽅式:单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量分析柱镜验光试⽚的轴向和焦量。
6)偏振红绿视标
①配合镜⽚:偏振滤镜联合球镜验光试⽚。
②测试⽅式:双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量分析被测双眼戴验光试⽚后屈光状态是否平衡。
7)双眼平衡视标
①配合镜⽚:偏振滤镜联合球镜验光试⽚。
②测试⽅式:双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量分析被测双眼戴验光试⽚后屈光状态是否平衡。
8)Worth四点视标
①配合镜⽚:红⾊滤光镜和绿⾊滤光镜。
②测试⽅式:双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性分析被测眼双眼同时视功能及融合⼒。
9)⽴体视视标
①配合镜⽚:偏振滤⽚。
②测试⽅式:双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量分析被测眼⽴体视功能,并辅助诊断隐斜视。
10)⽔平对齐视标
①配合镜⽚:偏振滤⽚。
②测试⽅式:双眼测试。
④测试⽬的:定性分析被测眼同时视功能及⽔平向隐斜视,定量分析双眼影响不等。
11)垂直对齐视标
①配合镜⽚:偏振滤⽚。
②测试⽅式:双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性分析被测眼同时视功能及垂直相隐斜视,定量分析双眼影象不等。
12)马⽒杆视标
①配合镜⽚:垂直或⽔平马⽒杆透镜联合旋转棱镜。
②测试⽅式:双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量分析隐斜视。
13)⼗字环形视标
①配合镜⽚:红⾊滤光镜、绿⾊滤光镜。
②测试⽅式:双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性分析被测眼同时视功能,定量分析隐斜视。
14)偏振⼗字视标
①配合镜⽚:偏振滤⽚。
②测试⽅式:双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性分析被测双眼固视差异。
①配合镜⽚:偏振滤镜。
②测试⽅式:双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性分析被测双眼固视差异。
16)钟形盘视标
①配合镜⽚:偏振滤镜。
②测试⽅式:双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量分析被测眼旋转性隐斜视。
2,近视标
(1)近视标刻度杆:竖直固定于验光盘上⽅,近距离检测时翻下,附有公制及英制的长度单位刻度,近视标盘可在刻度杆上移动,从⽽精确控制检测距离。
(2)近视标盘:为⼀开孔的双层纸板,纸质近视标卡夹于纸板中间,可通过旋转近视标卡使不同的近视标⾃纸板夹的孔隙中露出,供近距离检测时使⽤。
(3)常⽤视标
1)近E视⼒视标、数字视⼒视标和字母视⼒视标
①配合镜⽚:基础试⽚和球镜试⽚。
②测试⽅式:双眼测试或单眼测试,近距离测试。
③定量分析被测眼近视⼒及近矫正视⼒。
2)近交叉视标
①配合镜⽚:基础试⽚、交叉柱镜辅镜和球镜试⽚。
②测试⽅式:双眼测试或单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量分析被测眼调节量及适宜的⽼视处⽅。
3)近⼗字视标
①配合镜⽚:基础试⽚和球镜试⽚。
②测试⽅式:双眼测试或单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量分析被测眼调节量及⽐较性调节。
4)近散光盘视标
①配合镜⽚:基础试⽚和柱镜试⽚。
②测试⽅式:单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量分析被测眼近距离散光。
5)横向单⾏视标
①配合镜⽚:基础试⽚、6△底向上三棱镜辅镜及旋转棱镜。
②测试⽅法式:双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量分析被测眼近⽔平向斜视⾓及AC/A。
6)纵向单列视标:
①配合镜⽚:基础试⽚、10△底向内三棱镜辅镜及旋转棱镜。
②测试⽅式:双眼测试。
③测试⽬的:定量分析被测眼⽐较性集合和近垂直向斜视⾓。
第⼆章验光前准备⼯作
⼀、开启电源
开启电源总掣,分别检视投影视标、近读灯、检影镜、座椅制动开关是否接电。
⼆、视孔试⽚恢复0位
检查验光盘视孔试⽚的球镜读窗,若前次验光的球柱镜⽚留置于视孔,应旋动球镜焦度⼿轮将视孔试⽚回“0”。
盖因若被测眼误⽤过矫的负透镜观察远视标,则会诱发调节,从⽽
影响测定结果。
故验光师每次验光结束后应及时将视孔试⽚恢复0位。
三、调整被测眼⾼度
嘱被测者取舒适姿态坐于检测座椅,升降座椅⾼度,通常⼤致使被测双眼的中⼼与对侧墙⾯上悬挂的视标板的坐标中点相对。
四、调整垂直平衡
旋动垂直平衡⼿轮,观察被测双眼与视孔垂直向相对位置,务使视孔透镜的光学中⼼与被测眼瞳孔中⼼垂直向对齐。
通常使平衡标管(或平衡槽)中的⽓泡居中。
若遇垂直性眼位偏斜并发强迫头位或原发性头位偏斜时,可适当调整验光盘的倾斜程度,以被测眼瞳孔与试⽚的光学中⼼垂直向对齐为度。
五、调整光⼼距
1,瞳孔间距的检测:旋动光⼼距⼿轮,将电脑验光仪所测得的瞳距数值输⼊光⼼距读窗。
旋动柱镜轴向⼿轮,使视孔边缘的柱镜轴向标记对准轴向刻度盘90度位置,然后微量旋动光⼼距⼿轮,务使被测眼瞳孔中⼼与上下柱镜轴向标记呈直线对齐。
使双视孔透镜的光学中⼼间距等于被测双眼瞳孔中⼼的间距。
调整完毕后,可于光⼼距读窗读取眼镜处⽅远⽤光⼼距(同于被测眼瞳孔间距)书记,单位为mm。
2,视线距的检测:由于视线是注视⽬标与注视黄斑的连线,故将眼镜的光学中⼼放置于视线上则更为合理,检测⽅法如下。
(1)右眼视孔调整为1mm⼩孔辅镜PH。
(2)左眼遮盖,视孔调整为OC。
(3)投放马⽒杆视标。
(4)调整光⼼距⼿轮。
(5)使右眼看到点状视标位于⼩孔视野中央。
(6)左眼视孔调整为⼩孔辅镜PH,右眼遮盖。
(7)使左眼看到点状视标位于⼩孔视野中央。
(8)双眼视孔调整为⼩孔辅镜,同时注视点状视标。
(9)微度调整光⼼距⼿轮,于光⼼距读窗读取并记录远视线距。
六、调整镜眼距
嘱被测者的额部与额托紧密稳定接触,检测者可从镜眼距读窗观察被测眼⾓膜顶点的位置,观察距离约为20cm。
调整观察⾓度,使读窗内的长线恰好落在读窗外框中央的⼟焦连线上。
若被测眼⾓膜顶点与读窗的中央长线刻度相切,则提⽰镜眼距为13.75mm。
长线刻度的眼侧有数条短线刻度,每刻度的间隔为2mm。
若⾓膜前顶点与第⼀条短线相切,则镜眼距为15.75mm,依此类推。
旋动额托⼿轮可控制被测眼与视孔试⽚透镜后顶点的间距,尽量使⾓膜的前顶点与读窗的中央长线刻度相切。
镜眼距的⼤⼩影响着验光试⽚对被测眼所产⽣的焦⼒,参考框架眼镜后顶点与眼的前主点平均距离,通常以镜眼距为
13.75mm为标准镜眼距。
框架眼镜的镜眼距确定后,验光试⽚的镜眼距若不等于标准镜眼距,
D1=D±LD2/(1000-LD)
式中D为验光焦度,D1为标准镜眼距焦度,L为验光试⽚的镜眼距⽐标准镜眼距增⼤的差值。
正透镜试⽚焦度随着镜眼距缩⼩⽽减⼩少,若验光试⽚的镜眼距⼤于标准镜眼距,开具处⽅时须加修正焦度;负透镜试⽚的焦度随着镜眼距缩⼩⽽增⼤,若验光试⽚的镜眼距⼤于标准镜眼距,开具处⽅时须减修正焦度。
例 2-1 已知验光焦度D=10.00/m
镜眼距差值L=2mm
求眼镜焦度D1
解:D1=D+ LD2/(1000-LD)=10.20/m。
例2-2 已知验光焦度D=-10.00/m
镜眼距差值L=2mm
求眼镜焦度D1
解 D1=D+ LD2/(1000-LD)=-9.80/m
七、调整集合
在进⾏近距离检测时,双被测眼必须同时内收才能注视同⼀近⽬标,矫正试⽚必须适当等量向内倾转,以保证被测眼视线能垂直通过视孔试⽚透镜的光学中⼼。
可通过调整机会让掣使视孔试⽚向内倾转,在调整集合掣时可见光⼼距读数发⽣改变,通常根据近检测距离计算被测眼的近光⼼距,利⽤近光⼼距精确控制集合掣的调整量值。
具体计算⽅法见近距离检测有关章节。
第三章视⽹膜检影检测
根据被测眼视⽹膜反射光的特点从客观的⾓度来定量分析其屈光状态,称为视⽹膜检影。
综合验光仪设有专供视⽹膜检影检测的⼯作透镜。
⼀、视⽹膜检影原理
1,视⽹膜检影镜的基本结构:经过平⾏调整的正弦波光源,经45度斜置的平⾯镜反射到被测眼瞳孔内,被测眼的眼底视⽹膜被照亮后就会发出橙红的反射光。
平⾯镜上有⼀圆孔可供检测者窥见被测眼瞳孔内的反射光。
采⽤点状投影光,反射光呈⼀条光带,称为反射光带。
2,视⽹膜反射光的移动规律:视⽹膜反射光通过被测眼的屈光间直射处眼外,若将屈光间质看成透镜,受透镜影响,必然在被测眼的远点聚焦,近视眼发⽣汇聚,远视眼发⽣散开,正视眼则平⾏传播。
若将被测眼看成未知透镜,在移动透镜时,分析通过透镜看到的⽬标与透镜之间相对移动的特点,就可以推断⽬标和观察眼在透镜的焦距范围之内,还是在透镜的焦距范围之外。
由于被测眼不能移动,则代之移动视⽹膜检影镜射出的光源,并促使反射光移动,观察投射光相对反射光的移动特点,仍然可以判断被测眼远点所在范围,被测眼远点位于被测眼与视⽹膜检影镜之间,两者发⽣逆向移动,称为逆动;被测眼远点位于被测眼与视⽹膜检影镜之间,两者发⽣逆向移动,称为逆动;被测眼远点位于被测眼之后或检影镜之后,两者发⽣同向移动,称为顺动。
⽤已知透镜将其远点调整到特定位置,通过对已知透镜进⾏定量分析就可以测定被测眼的屈光状态。
3,视⽹膜反射光移动的光学原理
(1)顺动:当被测眼为远视眼、正视眼或远点距离⼤于检影⼯作距离的近视眼时,则被测眼的反射光⽆实焦点或焦点落在检测者观察眼的后⾯。
被测眼内的反射
光呈正⽴的象,此时将检影镜的平⾯镜向下倾转时,反射光上⽅被平⾯镜圆孔
的上缘遮盖变⿊,似乎形成反射光下移的现象,由于反射光移动的⽅向与平⾯
镜倾转的⽅向相同,故称为顺动。
(2)逆动:当被测眼为远点距离⼩于检影⼯作距离的近视眼时,则被测眼的反射光焦点落在检测者观察眼与被测眼之间,被测眼内的反射光先聚后散形成倒置的象,
此时将检影镜的平⾯镜向下倾转时,被测眼内的反射光的下⽅被平⾯镜圆孔的
上缘遮盖变⿊,似乎形成反射光上移的现象,由于反射光移动的⽅向与平⾯镜
倾转的⽅向相反,故称为逆动。
(3)中和:当被测眼(或通过已知透镜的调整)的远点距离等于检影⼯作距离时,则被测眼的反射光以尖锐的焦点落在平⾯镜的圆孔上。
此时将检影镜的平⾯向
下少量轻转时,被测眼的反射光不受遮盖,表现为明亮的橙红的反射光充满被
检眼瞳孔区;将检影镜向下过度倾转,则反射光被完全遮盖,被检眼瞳孔区完
全被遮盖,这种现象称为中和。
⼆、检测⽅法
1,确定主⼦午轴向
(1)⼀致性移动:以带状光检影镜为例,检影镜必须在与其带状投影光相垂直的轴向扫描移动,即⽔平的投射光带沿垂直向扫描移动,垂直的投射光带沿⽔平向
扫描移动。
当⽤检影镜扫描⼀条⼦午线时,若带状投射光与反射光带所指向的
⽅位相同,即⼆者为平⾏线,且⼆者移动的⼦午轴向也相同,则⽆论⼆者是顺
动还是逆动,均称为⼀致性移动,若⼆者顺动称为⼀致性顺动,若⼆者逆动称
为⼀致性逆动,证实所扫描的⼦午轴向为被测眼的主⼦午轴向。
当确定⼀条主
⼦午轴向后,另⼀条主⼦午轴向与其相差90度⾓(相互垂直)。
(2)⾮⼀致性移动:若带状投射光所扫描的⼦午轴向不是被测眼的⽵⼦⽆轴向时,则带状投射光与反射光带所指向的轴向不相⼀致,即⼆者不相平⾏,且当扫描
视⽹膜检影镜时,⼆者的移动⽅向也不相⼀致,称为⾮⼀致性移动。
故在确定
被测眼的散光轴位时,⾸先要分析带状投影光在静态时与反射光带所指向的轴
向是否⼀致,继⽽要观察在动态扫描带状投射光时,带状投射光移动的⼦午轴
向与反射光带移动的⼦午轴向是否⼀致(⽆论是顺动还是逆动)。
若呈现⾮⼀致
性移动,则须耐⼼地旋转调整带状投射光的⼦午轴向,使其与反射光带所指向
的轴向相⼀致。
2,中和反射光
(1)顺动检影:⽐较顺动和逆动反射光的中和过程,可以发现反射光从顺动过渡到中和较易辨认。
为了利⽤顺动反射光来进⾏检影检测,通常根据电脑⾃动验光
仪的检测结果,预加过矫-0.50/m——-0.75/m的负球镜试⽚来改变近视眼最初
表现出的逆动,并使每条钟⾯⼦午轴向的反射光均处于顺动状态。
若为远视则
⽋矫+0.50/m----+0.75/m。
不必担⼼负球⾯透镜带来的调节可能会⼲扰检测结
果,因为利⽤综合验光仪进⾏视⽹膜检影时所预置的+1.50/m⼯作透镜具有很好
的雾视功能。
(2)判断中和度:以带状光检影镜为例,在判断中和程度时,通常对反射光带有三个评定标准,即亮度、移动速度和宽度。
接近中和时,反射光带呈现出较亮、
移动较快、变得较宽⼤。
达到中和时,反射光带最亮,宽度占据整个瞳孔空间。
因此看见暗淡、窄⼩、移动缓慢的发射光带时,提⽰需要增减较⼤焦度的试⽚。
当反射光带变亮,移动变快,宽度变⼤时,须每次递变较⼩焦度(0.25/m)的
试⽚。
因为已事先⽤负球⾯透镜将反射光带的移动性质调整为顺动来进⾏检测,
故须采取递减负球镜试⽚焦度(远时增加正球镜试⽚焦度),使反射光逐步达到
中和。
3,记录和分析检影结果
(1)中和第⼀⼦午轴向:确定了主⼦午轴向的⽅位后,仔细扫描并⽐较两条主⼦午轴向的反射光带,找出反射光带移动较快、较亮、较宽⼤的主⼦午轴向,由于
该主⼦午线接近中和状态,故称为第⼀⼦午轴向。
⽤带状投射光在这条主⼦午
轴向扫描,采取逐步减少负球镜试⽚(远视逐步增加正球镜试⽚)的⽅法进⾏
中和。
画线记录第⼀⼦午轴向,并在线端记录中和焦度。
(2)中和第⼆⼦午轴向:⽤上述⽅法扫描并中和与第⼀条主⼦午轴向相垂直的另⼀条主⼦午轴向。
画线记录与第⼀⼦午轴向垂直的第⼆⼦午轴向⽅位,并在线端
记录中和焦度。
记录两条主⼦午轴向上中和焦度的图形称为光学⼗字图。
(3)处⽅转换:将视⽹膜检影所获得的光学⼗字图转换为屈光处⽅,若视⽹膜检影所获得的光学⼗字图提⽰两个主⼦午轴向的中和焦度⼀致,则证实被测眼没有
散光,该焦度的符号和量值就是处⽅的球性透镜;若视⽹膜检影所获得的光学
⼗字图提⽰两个主⼦午轴向的中和焦度不同,则须将视⽹膜检影所获得的光学
⼗字图分解为两个光学⼗字图,分别表⽰处⽅球镜焦度和柱镜焦度。
注意表⽰
柱镜焦度的光学⼗字图中,0焦度所指向的轴向为处⽅的柱镜的轴向。
例3—1 已知:⽔平向中和焦度为-3.00,垂直向中和焦度为-3.00
求:被测眼处⽅。
解:作被测眼的光学⼗字图
被测眼处⽅:-3.00。
例3—2 已知:⽔平向中和焦度为-3.00,垂直向中和焦度为-4.00。
求:被测眼处⽅。
解:作被测眼的光学⼗字图,
被测眼处⽅:-3.00-1.00*180。
4,⼯作距离的换算
(1)换算原理:通常把综合验光仪的验光盘置于操作者⼿臂的长度范围内,这样可以⼀⼿操作视⽹膜检影镜,另⼀⼿更换被测眼前的透镜试⽚。
从被测眼主点⾄
检影镜窥孔之间的距离称为⼯作距离。
可以想象,假定⼯作距离为1m,当达到中和时,被测眼的远点在1m处,表⽰在中和时被测眼屈光状态为1.00/m近视。
因此不管被测眼前的试⽚是多少焦度,处⽅都必须加上-1.00/m(或减去+1.00/m),称为⼯作距离的补偿,经过补偿后,被测眼的远点就从1m处移到了⽆限远。
因为⼯作距离所形成的屈光等值必须从检测结果(即视⽹膜检影镜所测得的中和焦度)中减去,从⽽换算出被测眼实际的屈光不正的焦度。
为了便于计算,通常该距离要选择⼀个整数(如100cm、67cm或50cm)。
⼯作距离对检影结果的影响可以⽤公式计算如下:
D=D1-1/d2 (公式3—1)
式中D为处⽅焦度,D1为检影中和焦度。
d2为⼯作距离(以m为单位)。
由公式3—1可知:
1)⼯作距为1m,则处⽅焦度为中和焦度减+1.00/m或加-1.00/m。
2)⼯作距为2/3m,则处⽅焦度为中和焦度减+1.50/m或加-1.50/m。
3)⼯作距为1/2m,则处⽅焦度为中和焦度减+2.00/m或加-2.00/m。
(2)⼯作透镜
1)⼯作透镜的使⽤⽅法:综合验光仪附设有标为R的功能辅⽚,即为预加+1.50/m或+2.00/m的正球性透镜,在67cm或50cm 处进⾏检影时,中和焦度即为处⽅焦度,可省去对⼯作距离换算的⿇烦。
2)⼯作透镜的原理:若在被测眼前预置+1.50/m正球性透镜,在检影时就必须先投放等量-1.50/m负球性透镜将其抵消,则在67cm处进⾏检影时,其中和焦度等于已预加了-1.50/m,故⽆需进⾏⼯作距离换算。
视⽹膜检影的评价
1,优点
(1)在采取其它主客观屈光测定的⽅法均不能定量或难以精确定量被测眼的屈光状态时,可试⽤视⽹膜检影的⽅法获取提⽰性信息,辅助进⼀步进⾏主观测定。
(2)为不能明确表达视觉感受的幼⼉或成⼈进⾏客观屈光测定。
(3)可通过调整视⽹膜检影镜的投射光焦点,观察晶状体及玻璃体等屈光间质的透明程度。
2,缺点
(1)常态检影受眼的调节影响较⼤,检影验光的结果表现为近视偏深、远视偏浅。
(2)常态检影视⽹膜反射光⽋亮,给判断结果带来困难。
(3)过分依赖检影者的经验和操作技能。
(4)⼯作距离以及反射光移动所提⽰的主⼦午线轴向等均⾮精确值。
(5)测定结果仍需通过主观屈光测定⽅法进⾏验证才能开具处⽅。
第四章远雾视
利⽤光学透镜的聚散作⽤,将平⾏光线⼊射被测眼后的焦点(或焦线)转移到视⽹膜的近前⽅,从⽽缓解被测眼调节张⼒的⽅法称为雾视法。
⼀、屈光不正眼的调节张⼒
1,远视眼在看远⽬标时,由于物象落在视⽹膜后⽅,视⽹膜上的模糊象作为视——动刺激因素可诱使睫状肌收缩,导致晶状体调节。
远视眼在看近⽬标时,除须维持看远时所付出的调节外,尚因视近反射导致睫状肌进⼀步收缩,晶状体进⼀步调节。
由于远视眼⽆论在看远还是看近时都须付出⼀定程度的调节,久之则产⽣⼀定量的调节张⼒,即使在导致调节的因素去除后,该调节张⼒在短时间内仍不能松弛。
2,近视眼
(1)若不戴矫正眼镜看远⽬标时,物象落在视⽹膜前⽅,因调节可使物象更为模糊,故近视眼在看远时不能调节。
在看近时,阅读物在其远点以外时,仍⽆须调节,
阅读物在其远点以内时,付出的调节⽐正视眼⼩。
由于近视眼在不戴矫正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