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018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单元同步练习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无答案 学习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满分60分)
1.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一次到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
1934年,他第二次到苏联时,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维尔斯看法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苏联经济建设成就巨大
B. 世界性经济危机刚刚爆发
C. 苏联成了世界第一强国
D. 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成
2.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
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 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B. 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C.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 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3.1923年,有人在访问苏联期间记录了他当时的所见所闻:“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实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
”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 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4.沈志华说:“(十月革命前)列宁就宣布:‘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在无产
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划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
'可见,革命后采取的一些措施早在革命前已经设想好了,被看作是无产阶级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下列符合革命前设想的措施是()
A. 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B. 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C. 恢复货币机制和市场功能
D. 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
”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 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
B.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 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运动
页 1 第
D.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6.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这里“斯大林的守墓人”的主要含义是()
A. 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 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 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 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7.1986年,戈尔巴乔夫在其改革之初提出:国家将加大对机器制造业投资,达到“成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五年内赶上美国”。
他的改革()
A. 针对苏联经济停滞对症下药
B. 开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
C. 未认清苏联经济问题的实质
D. 借鉴中国的“大跃进”运动
8.据记载,1987年,苏联重工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已由1985年的74.8%上升到75.1%,甚至超过了战时1945年74.9%的最高水平。
这说明当时的苏联
A. 保持了与美国争霸的均势
B. 经济决策忽视了具体国情
C. 新思维的改革偏离了方向
D. 所有制结构得到重大调整
9.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的一个法令称:“如无供给委员会的证明而私自运输、买卖产品者,应当没收全部财产,判处三年以上的监禁,并强迫其劳动。
”这一做法造成
A. 物价高涨,只能凭证供应物资
B. 劳动力减少,工业化受到阻碍
C. 政府加强干预,计划经济形成
D. 产能低下,只好引进西方资金
10.斯大林模式特别适用于的社会情况
①经济基础较好、劳动者缺乏积极性
②工业化基础薄弱、资金短缺
③市场经济传统深厚、敌对国际力量强大
④需要迅速提升综合国力、国防能力
A. ①②④
B. ②④
页 2 第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11.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增长状况。
其中1932~1937年工业增长尤为迅速,主要原因在于苏联实行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市场经济体制
D. 斯大林体制
12.图为1927年前后,苏联集体农庄与个体小农的数据对比,由此可知
播种机收割机牲畜
13.8头/100俄亩 2.07台/100俄亩集体农主 2.2台/100俄亩17头/100俄亩台/100 个体小农俄亩0.6台/100俄亩0.3A. 为农业现代化包造条件
B. 农业机械化基本完成
C. 农业集体化运动效果显著
D. 集体农庄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13.下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该状况是
A.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 经济出现重大滑坡
C. 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D. 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14.有学者用“阴云密布”来描绘1920年春天苏俄农民的生活;但在描绘1922年春天他们的生活时,则用了“阳光灿烂”来形容。
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 实现工业化
15.当列宁认识到“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
”之后,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
A. 消灭俄国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
B. 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
C. 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废除实物配给制
页 3 第
D. 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6.有学者指出,“假如集体农庄可以保留它们的全部收入用来报酬成员的劳动,是否可能适当地组织集体农庄的劳动队伍还有疑问。
当国家拿走这种收入中最大的一部分时,失败是必然的。
”这足以印证
A.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程度较高
B. 新经济政策不符合苏联国情
C. 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利益
D. 苏联经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17.苏联经济学家布哈林在论述苏俄(联)时期某经济政策时说:“该政策首先是对小商品生产者和农村,对农民的让步。
它同时也是我所说的战略手段....以旨在保持同中农联盟的唯一正确和唯一可能的崭新方法实行进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政策”是指俄共(布)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②“让步”实质是调整社会主义经济结构
③“进攻”的主要目的是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④该理论客观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18.戈尔巴乔夫在《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他是改革的先驱者。
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
他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
”戈尔巴乔夫评价的是
A. 列宁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罗斯福
19.1928-1937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包括
①迅速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
②工业产值跃居到世界第二位
③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④建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0.《现代世界史》描述苏俄(联)的某经济政策:“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国有化。
另一个页 4 第
特征是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
”该政策为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市场社会主义
二、非选择题(第21题21分,22题19分,满分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的对比。
对应时期的苏联领导人: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上台:1964年上台:1953年
下台:1982 年下台:1964年材料二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
——苏联《文学报》评论
材料三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做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
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历史风云网
(1)从材料一看,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
(2)结合史实说明,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评价?
(3)材料三中1986年苏联“无法继续前进时”,戈尔巴乔夫是如何解决“铁轨”问题的?结果如何?
22.国情不同决定了各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
他们不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
他们“自强”的结果在我们看来固然失望,可是从当日时间与环境看来,已不足为奇。
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使中国工业化
——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页 5 第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
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更事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异同。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成就。
页 6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