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抵制日货运动简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抵制日货运动简史
五四爱国运动引发了中国国内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运动。
1915年,中国政府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这份国耻,引发了全国各地反日及抵制日货的行动。
但作为京师重地的北京,因警政严苛,虽也有抵制日货的暗流涌动,却只是星火闪烁。
直至四年之后的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点点星火才形成了燎原之势。
在1919年5月5日北大法科召开的各校学生全体联合大会上,朝阳学院率先提议抵制日货;5月7日,北京高师学生会评议部召开会议,建议成立北京各界抵制日货联合委员会,宣传抵制日货,即“不买日本货、不用日本货、不卖日本货”;5月9日,清华大学学生在体育馆举行“国耻纪念会”,并在大操场上焚烧了校内的日货;5月13日,北大学生将该校学生消费社储存的日货集中于文科大操场进行焚毁,并印刷数千字的宣言书,当众宣讲。
其后,北京的各大私立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都纷纷响应这一运动。
此时的中国城乡,日货充斥,日货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象征。
中国人民在缺乏其他有效抗争手段的情况下,抵制日货便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成为最广泛的斗争方式。
继北京之后,抵制日货运动很快在全国的许多城市和乡村蔓延,全国各界万众一心,采取了行动:日货店无人问津,商贩收起了原本畅销的日制日用品,小工车夫不肯为日本人做工,连花界女子也投入了抵制日货的运动。
焚烧日货只能宣泄一时,若要长久有效地抵制,则需要获得商家的真诚支持。
运动开始,学生们就派代表与商界接洽,商界的态
度也是积极支持,提出如下主张:请各行速开会议,宣示各商号,一律停运日货,私运者议罚;不用日本银行钞票;不读日本报纸,不登日报广告。
同时公决两种抵制日货的办法:一是调查,凡日货的名称、牌号、样式,调查清楚后便不再贩卖;二是陈列,即将日货聚集于一处陈列,使人一望而知,不再购买。
商会的决议得到了绝大多数商民的配合与支持,虽然东洋货价连日跌落,商人们却不为利诱,抵制如故。
而对于那些固守私利、阳奉阴违、不愿抵制日货的商家,大学生们在劝诫无果的情况下,还上演了“跪哭团”这样充满悲情的一幕,希望借跪劝的方式唤醒这些商人麻木的心灵。
提倡国货与抵制日货是相伴而生的。
早在5月7日,北京高师提议抵制日货时,就同时决定动员中学生制作一些家常日用品以代替日货,送往商店销售。
5月24日,北京学界、商界联合在北大开国货维持会,分文书、调查、贩卖三组,并拟设国货陈列所,以便向国人宣传推介国货。
清华大学则组织救国实业团,贩卖销售国货。
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也有国货维持会组织,在抵制日货的同时,提倡国货,并通过演讲来阐明提倡国货、振兴民族工业的迫切性及其对民族复兴的意义。
当时的反动警署,是严控街头有关抵日、抗日言论的,但对于提倡国货的演讲,他们没有惩戒的依据,只能听之任之。
在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中,更为积极的还是国货商。
他们不失时机地利用高涨的爱国热情大力宣传自己的产品,在商标、
广告设计上煞费苦心地突出“国货”概念,大打国货牌,获利丰厚。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扶持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走出贫弱的境地。
抵制洋货,是近代中国人民表达爱国热情的常用方式,其中尤以抵制日货最为频繁、激烈。
自1908年因日本商船武装走私军火而引发第一次抵制日货运动以后,抵制日货便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反抗日本侵略的常态。
“大家抵制日本,中国或可望不亡也。
”这句抵制日货运动中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在那个积贫积弱、备受侵凌的境地中无奈的抵抗。
它所关注的,不是抵制的实际效果,而是在国难当头时国民的一种志气、一种抵抗的姿态和决心,是保住国家和民族的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