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历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20×2,40分)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
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
B.学校教育
C.环境
D.家庭教育
3、心理断乳期是指(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
A.定势
B.迁移
C.应用
D.技能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
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成为( )
A.变式
B.反例
C.正例
D.比较
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 )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8、教师的根本任务( )
A.教书育人
B.教学
C.班级管理
D.道德教育
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 )
A.创造性
B.广延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强调教师的( )
A.合作精神
B.友爱精神
C.奉献精神
D.自律精神
11、孔子代表作( )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大学》
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
A.学习动机
B.学习需要
C.学习兴趣
D.学习期待
13、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 A.谈话法 B.演示法 C.讲授法 D.讨论法
14、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 )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运气好坏
D.任务难易
15、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16、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 )
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
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1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个别教育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培养班集体
18、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 )
A.教师
B.家长
C.自我
D.同伴
19、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 )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持性
20、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师生关系
B.上下级
C.同事关系
D.同学关系
二、判断题(10×2,20分)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
2、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 )
3、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智力结构有差异。
( )
4、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 )
5上课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 )
6、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 )
7、“勤能补拙”充分说明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 )
8、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
9、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总是一致的。
( )
10、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给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 )
11、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 )
12、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所以应抛弃传统的接受性学习。
( )
13、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 )
14、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 )
15、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它所引起的行为及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的。
( )
16、高创造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 )
17、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方法。
( )
18、某中学开设了线条画、垂钓技术等课程供学生自愿选择,这是地方课程。
( )
19、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应归咎于家庭,与学校无关。
( )
20、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
( )
三、案例分析(10×2,20分)
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以优异成绩脱颖而出,刚到学校,虚心向教师请教,认真备课,学生评教优秀,后来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小李不再认真备课,说“背一次课,能用好多年”,越来越浮躁。
学生评教很差。
学校领导找他谈话,他不以为然,把领导的批评,学生评教的不顺心都转移到学生身上,对差学生讽刺挖苦,罚站,甚至撵出教室。
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针对材料进行分析。
2、一次考试中,班级的学生成绩不好,学生都情绪低落,班主任为了缓和班级气氛,带领学生们去溜冰,学生们一次又一次跌倒,却又爬起来继续滑,班主任趁机教育学生,溜冰中多次摔倒之后才能成功,更何况复杂的学习呢。
此后,学生们又都投入到积极的学习中去。
运用教育理论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四、论述(15×2,30分)
1.一个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应具备那些素养? 结合实际,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作文(40分)
《教师,我向往的职业》要求:800字以上,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部分):
选择题
1-10:CBCBB ABACC 11-20:ABCAD CDACA
二、判断题
1-10:√×√××√×××√
11-20:√×√√××√××√
三、案例分析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从德育原则来看: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从德育方法来看:实际锻炼法
四、论述
1: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
2: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知识的社会意义,是形成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
使学生面临实际任务,投入到力所能及的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
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和学习的快乐,是形成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获得某一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是对该领域产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
2010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一)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 )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
D. 科学发展观
2.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
C. 君主立宪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 “三农”是指( )
A. 农业、农村、农民工问题
B. 农业、农民、农村教育问题
C.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D. 农业发展、农民、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4.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属于教学中的( )原则。
A. 启发性
B. 因材施教
C. 直观性
D. 导向性
5.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是( )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等速
D. 匀加速
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
A. 选修课程
B. 活动课程
C. 实践课程
D. 必修课程
7. 国家实施的义务教育年限是( )
A. 6年
B. 7年
C. 8年
D. 9年
8. 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是( )
A. 程序教学
B. 暗示法
C. 发现法
D. 掌握学习法
9.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A. 示范性
B. 复杂性
C. 创造性
D. 长期性
10. 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
A. 上课
B. 备课
C.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D. 作业的布置
11. 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了解与评价是( )
A. 自我调控
B. 自我体验
C. 自我认知
D. 自我评价
12. 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属于( )
A. 本体性知识
B. 条件性知识
C. 实践性知识
D. 一般文化知识
13. 寻求发展是学校心理辅导的( )
A. 基本目标
B. 高级目标
C. 基本任务
D. 基本标准
14. 下列属于夸美纽斯著作的是( )
A. 《教育漫话》
B. 《大教学论》
C. 《普通教育学》
D. 《民主主义与教育》
15. 起教学导向作用的是( )
A. 教师的知识素养
B. 教师职业道德
C. 教师的个人品质
D. 考试
16. 小学后期、初中时期学生的学习动机是( )
A. 学习兴趣
B. 赢得地位
C. 得到物质奖励
D. 获得同学赞赏
17.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 教学
B. 课外活动
C. 劳动教育
D. 道德教育
18. 个体对挫折的反应和应对取决于( )
A. 对挫折的认知
B. 情境
C. 个体的性格
D. 对结果的预期
19. 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的( )A. 幼儿期 B. 童年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20.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 )为主管理的体制。
A. 县级人民政府 B. 市级人民政府C. 省级人民政府 D. 国务院
二、判断题(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并在相应的题后括号内打“√”或“✕”。
本题共
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出了到2020年教育具体目标和要求。
( )
3. 情绪智力即情商,是影响个体成功的重要因素。
( )
4. 教学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
( )
5. 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
( )
6. 不会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 )
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 )
8. 素质教育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 )
9. 认知方式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有好坏之分。
( )
10. 德育必须从提高道德认知开始。
( )
11. 城乡师资力量的均衡性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 )
12. 学校或教育机构对学生具有教育和管理权,学生有被管理和接受教育的义务。
( )
13. 智力影响学习的发生,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和质量。
( )
14. 为完成一种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同时选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 )
15. 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可以用“班”“课”“时”三个字来概括。
( )
16. 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 )
17. 课程计划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颁布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和规定的重要文件。
( )
18. 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 )
19. 所谓依法执教就是依罚执教。
( )
20. 2007年我国已经全面免除了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 )
三、案例分析题(本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某镇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李老师在一次期末考试后把学生成绩张贴到教室后面的小黑板上,并把最后一
名叫到了办公室,进行了严厉的训斥:“你每次都考这么少,拖了班里的后腿,影响咱们班的进步,真是没有救了!”请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相关内容分析李老师的行为。
2. 王老师讲秦牧的《土地》一文时,对其中精彩段落动情地高声朗诵:“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
”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野马怎么会有缰绳?”王老师毫无准备,不耐烦地说:“秦牧说的会错吗!”学生脸涨得通红,欲言又止。
班里的气氛也一下子紧张起来。
请根据教育学相关知识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四、论述题(本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儿童身心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 教育应如何遵循这些规律?
2. 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五、作文(40分)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提出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这一“三平精神”是对河南人精神的深刻总结。
请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以“三平精神”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011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分)
1.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周年。
A. 70 B. 80C. 90 D. 100
2. 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
A. 物质前提
B. 主导作用
C. 发展动力
D. 决定作用
3. “活到老,学到老”反映的现代教育特征是( )
A. 终身性
B. 公平性
C. 大众性
D. 未来性
4. 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原则是( )
A. 及时性原则
B. 前瞻性原则
C. 预见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5. 创造力的核心成分是( )
A. 创造性人格
B. 创造性思维
C. 创造性技能
D. 创新意识
6. 教师上课时一边授课,一边板书,一边观察学生,这是利用了( )
A. 注意的广度
B. 注意的稳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7. 利用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的直观类型是( )
A. 实物直观
B. 模像直观
C. 言语直观
D. 抽象直观
8. 记忆效果最好,精力耗费上最经济的学习程度为( )
A. 50%
B. 100%
C. 150%
D. 200%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制定机关是( )
A. 国务院
B. 国家教育部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0. 教学设计最先考虑的问题是( )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学方法
D. 教学环境
11. 对于任性的学生应着重培养其意志品质的( )
A. 自制性
B. 自觉性
C. 果断性
D. 启发性
12.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13.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
A. 智力的二因素论
B. 智力的三维结构论
C. 智力的三元理论
D. 智力的多元理论
14. 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 群众性活动
B. 自发活动
C. 小组活动
D. 个人活动
15. 面对问题情境时,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却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是( )
A. 沉思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场依存型
16. 注重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培养的课程类型是( )
A. 研究型课程
B. 拓展型课程
C. 基础型课程
D. 实践型课程
17. 具有英语基础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学习德语的现象属于学习中的( )
A. 定势
B. 正迁移
C. 记忆
D. 负迁移
18. 对同一问题寻找更多不同类型的答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 )
A. 流畅性
B. 独创性
C. 目的性
D. 变通性
19.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以培养良好品质的方法是( )
A. 说理法
B. 榜样法
C. 陶冶法
D. 锻炼法
20. 对于不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意见和情感的学生,有效行为改变的方法是( )
A. 肯定性训练
B. 全身松弛训练
C. 系统脱敏法
D. 改变认知法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发展、提高质量。
( )
2. 中原经济区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 )
3. 义务教育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的教育。
(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
5.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 )
6. 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规范效力及执行方式都是相同的。
( )
7. 素质教育就是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 )
8. 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 )
9. 能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是不同步的。
( )
10. 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和自控能力会减弱,所以总是做错事。
( )
11. 学生的学习是以获取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的。
( )
12. 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方法,问答法是启发式的方法。
( )
13. 学会调适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
( )
14. 受教育权利是儿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一项宪法权利。
( )
15. 定势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
( )
16. 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是一个人选择职业的依据之一。
( )
17. 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看,惩罚不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 )
18.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含义是只要求生活世界不要求科学世界。
( )
19. 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的正诱因。
( )
20. 新课改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 )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小刘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中学特岗教师,她一到岗就认真备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她还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手段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她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但是,她不能容忍学生不认真听课,对个别不认真听课的学生经常采取罚站、甚至不许进教室听课等方式来惩罚他们。
请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知识对小刘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2. 小明上小学时因经常把麻雀、青蛙、蚯蚓等带到教室被老师批评和处罚,上初中后他仍然经常把小动物带进教室,班主任发现后不仅没有批评他,还在班级成立了一个动物兴趣小组,让他当小组长,他非常激动,向班主任表明了决心。
半年后小明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通过对动物的探究活动懂得了学好各门功课的重要性,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逐渐改掉了散漫的坏习惯,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同时,他完成并发表了《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小论文,还在全市昆虫标本制作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请运用教育学有关理论对班主任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五、作文(本大题40分)
“今天你感到幸福了吗?”幸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它不仅体现了个体人生的追求,更成为各级政府的施政目标。
幸福在哪里? 幸福究竟拿什么来衡量?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800字。
2010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A【解析】略。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政治常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对我国基本常识
2. D【解析】略。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政治常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对我国基本常识掌
3. C【解析】略。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社会常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对国家
基本政策了。
4. B【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因材施教原则的体现。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内涵。
【错因分析】考生对各个教学原则理解不到位。
5. A【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遗忘规律的考查。
【错因分析】对知识点记忆不牢固。
6. D【解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并将综合实践课程列为必修课程。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新课程改革知识的掌握。
【错因分析】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按照经验或字面意义,A、B、C项都可选。
7. D【解析】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重要教育法规的掌握情况。
【错因分析】考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主要条文不了解。
8. C【解析】发现法是布鲁纳首先提出的。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重要教育理论家的教育思想掌握情况。
【错因分析】考生易混淆历史上著名教育理论家的代表思想。
9. A【解析】教师工作(劳动)的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这一特点的具体反映。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
【错因分析】本题难度较小,错误大多是由考生不细心造成的。
10. A【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教学活动的结构以及上课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错因分析】很多考生误以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11. C【解析】题干是对自我认知概念的描述。
【命题立意】考查学生对自我认知概念的掌握程度。
【错因分析】考生容易混淆A、B、C、D四个概念。
12. B【解析】教师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知识将自身所具有的本体性知识以一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同时能够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效果。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虽然知道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属于教师的知识素养,但不能辨识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
13. B【解析】学校心理辅导有两个目标: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
【命题立意】对心理辅导目标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容易混淆基本目标和高级目标。
14. B【解析】《教育漫话》是洛克的著作,《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的著作。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教育学发展史上重要人物的代表作。
【错因分析】考生易混淆教育史上著名教育家的代表作。
15. B【解析】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导向的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教师职业道德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错因分析】本题是一个应用型的题目,需要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
16. D【解析】儿童后期、少年期即小学后期、初中时期的学习动机已由渴望受到长辈的赞赏为主转向赢得在同伴群体和集体中的赞赏为主。
【命题立意】考查不同时期学生的主导性学习动机。
【错因分析】对学生不同时期的主导性学习动机不了解。
17. A【解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通过教学才能实现既定目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错因分析】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部分考生认为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误选。
18. A【解析】对挫折的认知决定着我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反应。
一个人如果对挫折的认知是积极的,那么他的挫折反应就会相对积极。
相反则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命题立意】对挫折认知与挫折反应关系的考查。
【错因分析】对挫折认知与挫折反应关系理解不透彻,而且另外三个选项都很具迷惑性。
19. C【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期。
【命题立意】对年龄阶段划分的考查。
【错因分析】对知识点记忆不清楚。
20. A【解析】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我国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
【错因分析】考生对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要条文记忆不牢固。
二、判断题
1. √【解析】本题是对时事的考查,考生平时应多关注国家大事。
2. √【解析】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 √【解析】略。
4. ✕【解析】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所以说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活动,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
5. √【解析】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只是被开发的程度不同而已。
6. √【解析】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形成和培养自我反思的意识以及自我监控的能力。
7. √【解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对全体学生,主要是针对正常学生。
8. √【解析】传统教育更偏重于部分学生,而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9. ✕【解析】认知方式不同,个体选择信息加工的方式不同,但并不影响对信息的处理,所以说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之分。
10. ✕【解析】德育的一般顺序是从道德认知开始,但德育又具有多种开端,知情意行都可以作为开端。
11. √【解析】提倡教育的公平性即要实现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全体学生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这意味着要对社会弱势群体学生给予特殊照顾。
平衡城乡师资力量体现了这一要求。
12.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以及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规定。
13. ✕【解析】智力不影响学习的发生。
14. √【解析】根据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即使是同一种教学任务,教师也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传授新知识,可采用讲授法;复习和巩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