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及答案【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理学是⼀门研究⼈类⼼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实践)性。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考《⼼理卫⽣与⼼理辅导》试题及答案【三篇】》供您查阅。
【⾃考《⼼理卫⽣与⼼理辅导》真题】
【⾃考《⼼理卫⽣与⼼理辅导》试题及答案】
1. ⼼理可以分为⼏个部分,意识、注意等属于(A)
A.⼼理状态
B.⼼理过程
C.个性⼼理
D.社会性
2. 有些⽗母坚持认为“望⼦成龙”、“养⼉防⽼”,对⼦⼥过于严厉甚⾄失去了爱,导致⼉童⼼理健康出现问题,这主要表明影响学⽣⼼理健康的因素是(A)
A.⽗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及教养⽅式
B.⽗母亲的⽂化修养
C.⽗母亲的个性特征
D.⽗母亲之间的关系
3. 由紧张刺激物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和⼼理活动改变的⼀种⾝⼼紧张状态是(B )
A.挫折
B.应激
C.压抑
D.冲突
4. 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的⽭盾⼼理状态称为(D)
A.⼼理防御机制B挫折 C⼼理应激D⼼理冲突
5. ⼼理健康⾝⼼发展正常的学⽣也可以进⾏⼼理辅导,这些学⽣适⽤的⼼理辅导是(C )
A.适应性辅导
B.教育性辅导C发展性辅导 D.学习性辅导
6. ⼼理辅导⽬标的制定原则不包含(D)
A.由辅导双⽅共同制定⽬标
B.中间⽬标和终极⽬标相统⼀
C.辅导⽬标必须具体可⾏ D保证辅导⽬标的全⾯性
7. 学校⼼理辅导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是(C)
A.开设⼼理辅导课
B.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理辅导
C.个别辅导
D.⼩组辅导
8. ⼼理辅导中巩固与结束阶段的⼯作主要有两项,⼀是巩固效果,另⼀项是(D)
A.指导帮助
B.达成共识
C.回顾总结
D.追踪调查
9. 辅导过程中,来访者集中精⼒沉浸在思绪和感受之中,因⽽出现了沉默,这属于(D )
A.⾃发性沉默
B.冲突性沉默
C.尴尬性沉默
D.创造性沉默
10. 世界上第⼀个编制出的⼼理测验属于(D)
A.⼈格测验
B.⼼理健康测验
C.职业⼼理测验
D.智⼒测验
11. 下列⼼理学家A)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修正者之⼀。
A.弗洛姆
B.班杜拉
C.麦肯鲍姆
D.艾⾥斯
12. 最先提出“⾏为治疗”概念的是(A)
A.斯⾦纳
B.班杜拉
C.拉斯
D.华⽣
13. 相声表演属于下列哪种⼼理辅导课程教学⽅法(A
A.⾓⾊扮演法
B.价值观辨析法
C.榜样引导法
D.⾏为强化法
14. 下列治疗技术中不属于认知重建法的是(C)
A.三栏⽬技术
B.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
C.放松法
D.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15. 个⼈中⼼法的主要辅导⽬标是(D)
A.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
B.消除不良⾏为,代之以更有效能的⾏为
C.帮助来访者找出他头脑中不合理的、扭曲的观念,并建⽴较为现实的认知问题的思维⽅法
D.提供⼀个安全和信任的辅导⽓氛,使来访者进⾏⾃我探索
16. ⾃我暗⽰是(C的⼀种有效⼿段。
A.增强⾃我意识
B.改善⼈际关
C.调节情绪
D.预防学习疲劳
17. 下列不良个性卫⽣问题中可以⽤敌意矫正训练法的是(B)
A.⾃卑
B.偏执
C.⾃负
D.压抑
18. ⼼理学的研究表明,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复习,经过两天会忘记(D)就会忘记。
A.1/4左右
B.1/3左右
C.1/2左右
D.2/3左右
19. 中学阶段的友谊特征不包含(C)
A.稳定性
B.亲密性
C.排他性
D.⽭盾性
20. 不适⽤于多动症⼉童的辅导⽅法是(A)
A.系统脱敏法
B.精⼒释放法
C.⾃控训练法
D.⾏为强化法
⼆、多选
21. ⼼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理健康标准包括(ACD)
A.有⾜够的⾃我安全感
B.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
C.能充分地了解⾃⼰,并能对⾃⼰的能⼒作出适度的评价
D.能保持良好的⼈际关系
E.精神饱满,情绪稳定
22. 学校⼼理辅导中常⽤的倾听技术包括(ABCDE)
A.⾮⾔语关注
B.重复
C.重读
D.询问
E.情感反应
23. ⼼理辅导常⽤的⽅法包括( ABCE)
A.⾏为转变法
B.个⼈中⼼法
C.认知重建法
D.⾓⾊扮演法
E.价值观辨析法
24. ⼈际交往的基本功能是(ABCDE)
A.信息交流功能
B.提⾼学习、⼯作效率
C.促进⼈的⾝⼼健康
D.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
E.获得知识的⼿段
25. 常⽤的价值观辨析法包括(ABE)
A.⼩组讨论法
B.脑⼒激荡法
C.奖励法
D.⾓⾊互换法
E.两难问题法
三、填空题
26. 就⼼理卫⽣来说,⾃我意识良好的核⼼是⾃知和⾃爱_。
27. 学校⼼理辅导从⽬标和内容上可以分成适应性辅导适应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两种类型。
28. ⼼理评估的综合性原则是指在⼼理评估中除运⽤⼼理学的⽅法和技术外,还要根据需要结合运⽤多种学科的⽅法和技术以取得的评估效果
29. 问卷⼀般可分为开放型、封闭型和图画型三种类型。
30. 精神分析的辅导⽅法主要有⾃由联想、移情、阻抗和阐释。
31. 罗杰斯认为,⽆条件的尊重是使来访者⼈格产⽣建设性变化的关键条件。
32. 常⽤的价值观辨析法包括⼩组讨论法、两难问题法和脑⼒激荡法。
33. 常⽤的⾏为强化法包括奖励、惩罚和强化不相容反应。
34. 在⾃我认识中,_⾃我评价具有核⼼意义,是⾃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
35. 从性⼼理的变化看,青春期性⼼理的变化是以性意识的变化为代表的。
五、简答题
39. 中⼩学⼼理辅导课程的总⽬标中⼩学⼼理辅导课程的总⽬标是结合中⼩学⽣的⾝⼼发展,利⽤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训练,调节中⼩学⽣的⼼理机能,开发其⼼理潜能,让学⽣懂得⾃我⼼理保健,保持良好的⼼理状态和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促使其⼈格健全发展和⼼理素质全⾯提⾼,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
40. 请对学校⼼理辅导中常⽤的影响技术加以简要说明。
学校⼼理辅导中常⽤的影响技术包括指导、解释、⾃我开放、和影响性摘要等。
(1)指导:指导就是辅导⼈员直截了当地指⽰来访者做什么和说什么,或者如何做和如何说。
这是对来访者独具影响⼒的技术之⼀。
(2)解释:解释就是为来访者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某种看法,或者说,是辅导⼈员依据某⼀理论架构或个⼈经验,对来访者的问题、困扰做出合理化的说明,从⽽使来访者能够从⼀个新的⾓度来看⾃⼰的问题,并进⼀步改变其思想、观念与⾏为。
(3)⾃我开放:⾃我开放⼜称⾃我暴露或⾃我揭⽰,是指辅导⼈员说出⾃⼰的情感、思想、经验及⽣活等与来访者共同分担或分享。
(4)影响性摘要:影响性摘要是指辅导⼈员将⾃⼰所谈的主题、观点、意见等信息,经整理组织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给来访者。
41. 简述使⽤⼼理测验的⼀般原则。
⼼理测验是⼼理测量的⼯具或⼿段。
所谓⼼理测量就是根据⼀定的⼼理学理论,使⽤⼀定的操作程序,给⼈们的⾏为确定出⼀种数量化的价值。
⼼理测验的⼀般原则:(1)正确认识⼼理测验:正确认识⼼理测验是科学使⽤⼼理测验的前提;(2)保护测验内容,防⽌滥⽤测验;(3)做⼀名合格的测验者,维护⼼理测验的声誉;(4)根据测验的⽬的与对象特点,选⽤适宜的⼼理测验;
(5)应慎重地解释与使⽤⼼理测验的结果。
42. 简述呼吸调节法及其原理与⽅法。
呼吸调节法是处理情绪波动的有效⽅法,通过深呼吸,可以使波动的情绪及时稳定下来。
呼吸调节法原理:从⽣物学的观点来看,快速呼吸会使体内进⼊⼤量氧⽓,呼出⼤量⼆氧化碳,可是如果⼆氧化碳呼出过多,会使⾎液中的为⼆氧化碳失去平衡,时间⼀长,会使中枢神经迅速做出抑制的保护性反应。
这时,如果采⽤加深或放慢呼吸频率⽅法,⼀段时间内,就会起到安静情绪的作⽤。
呼吸调节的⽅法:⾸先,呼吸要和动作⼀致,在呼吸时配合⾝体的动作。
其次,坐端正,⾝体放松,做深呼吸。
要掌握住四点:⼀是必须分阶段地⼀次⼀次做下去;⼆是吸⾜⽓后,不要⽴即呼出,要尽量使这⼝⽓⼀直沉到腹部;三是绝对不要勉强⽤劲、乱⽤或⽤劲过⼤,否则便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四是让呼吸与脉搏同步,如果以脉搏的跳动次数为标准,那么,吸、⽌、呼的⽐例平均为1:4:2.
六、论述题
43.试述个别⼼理辅导的操作步骤及每个步骤需要完成的任务。
个别⼼理辅导的操作步骤:学界对⼼理辅导的操作步骤的⼀种观点认为:它分为开始、指导与帮助、巩固与结束三个阶段。
(1)始阶段需要完成三项任务:即建⽴辅导关系,掌握学⽣材料,进⾏分析诊断。
建⽴真诚、信任、接纳的辅导关系,是⼼理辅导的起始点和基础。
这要求辅导⼈员在初次会谈时,向来访的学⽣进⾏简明扼要的⾃我介绍,对辅导的性质、限度、⾓⾊、⽬标以及特殊关系等向来访者做出解释。
掌握来访者的资料,包括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班级、家庭、社会⽣活背景、⾃⾝的⽣活经历、兴趣爱好等,也包括来访者的⼼理问题。
在收集资料的同时,进⾏分析、鉴别、诊断。
从中确定⼼理问题的性质、程度,并寻找⼼理问题产⽣的原因。
(2)指导与帮助阶段有三项任务:制定辅导⽬标、选择辅导⽅案和实施指导帮助。
制定的辅导⽬标必须是双⽅共同努⼒、相互交流并最终达成的⼀致⽬标,有针对性,中间⽬标和终极⽬标⼀致,⽬标具体可⾏。
根据制定的⼼理辅导的⽬标,选取相应的辅导⽅案,按照要求该⽅案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并告之来访者必须有⾜够的耐⼼。
在选择⽅案和制定计划后,⽴即进⼊实施指导与帮助过程,需要根据不同辅导⽅法的不同要求,灵活运⽤观察、倾听、影响等技术,提⾼来访者的⾃知⼒,促其⼈格的完善、成长和问题的解决。
(3)巩固与结束阶段需要完成巩固效果和追踪调查两项任务。
巩固辅导效果是,辅导⼈员需要向来访者指出其已经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和来访者⼀起对⼼理问题和辅导过程作⼀个回顾总结,指导来访者将已获得的经验运⽤到⽇常⽣活中。
追踪调查在结束后的数⽉⾄⼀年间进⾏,可以要求来访者填写信息反馈表,或者约来访者定期前来⾯他,或者访问他⼈等。
44请说明什么是⾏为强化法的奖励和惩罚,以及采⽤奖励和惩罚应该注意之处,并结合我国⼩学⽣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奖励和惩罚两种⽅法的观点。
(1)⾏为强化法是教师运⽤强化⼿段来巩固学⽣良好⾏为和消除不良⾏为的⼀种⽅法。
强化是指任何有助于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主要有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
由于负强化和惩罚的效果不稳定,教育中多采⽤正强化。
(2)奖励是指施与⾏为之后以增加该⾏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的事件,是⼀种正强化。
奖励可分为社会性奖励、物质性奖励和活动性奖励。
社会性奖励包括微笑、赞扬、拥抱、亲昵、抚摸等,这种奖励对低年级的学⽣特别有效;物质奖励是⽤可消费的物品作为强化物,如⾷物、⾳乐、玩具、图⽚、代币等。
活动奖励是指⽤⼀些学⽣喜欢的活动作为强化物,如⾃由时间、跳⽪筋、踢球等。
具体使⽤何种强化物要根据学⽣个⼈爱好⽽定,并且要让学⽣学会⾃我奖励。
奖励时应该注意:奖励的⾏为是具体的,奖励的选择遵循多次奖励仍不满⾜为原则,⿎励学⽣⾃我奖励。
(3)惩罚是只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在此⾏为发⽣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
在学校,⼀般有两种类型的惩罚。
第⼀类惩罚是在不良⾏为发⽣后,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以减少受罚⾏为再次发⽣的可能性,如批评、讲稿、记过,甚⾄开除学籍等。
第⼆类惩罚是在不良⾏为发⽣后,取消学⽣喜爱的某种刺激以减少受罚⾏为再次发⽣的可能性,如扣除⾏为得分,暂时收回某种奖励或暂时取消参加某种娱乐活动的权利等等。
除此之外,让学⽣学会⾃我惩罚。
运⽤惩罚时应注意:(1)避免不适当的惩罚,如体罚或变相体罚;(2)惩罚应有很强的针对性,重罚其事,轻责其⼈;(3)惩罚伴随说理教育,以提⾼惩罚效果;(4)⼒戒惩罚后⼜⽴即给予奖励。
(4)我国⼩学⽣多数是独⽣⼦⼥,在家都是“⼩公主”、“⼩皇帝”,很多学⽣在家中受到的物质性奖励⼏乎到达泛滥的地步,需要培养的是他们的社会性奖励,通过良好的师⽣关系、同学关系,培养学⽣良好的⾏为品质。
(可以⾃⼰发挥⾔之有理即可)
【⾃考《⼼理卫⽣与⼼理辅导》习题及答案】
⼀、单择
1. 下列哪⼀项是⾃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C)A.⾃我调控B.⾃我体验C.⾃我评价D.⾃尊⼼
2. ⽣活在⽗母离异、⽗母不和等家庭环境中的中⼩学⽣⽐⽣活在双亲健全的家庭环境中的中⼩学⽣在成长中会遇到更多⿇烦,这主要表明下列哪个因素对⼼理健康的影响?(D)
A.⽗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
B.⽗母的教养⽅式
C.⽗母亲的⽂化修养及个性
D.亲⼦关系
3. 学校⼼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致性的主要表现是(D)
A.⼯作⾓⾊的⼀致
B.⼯作⽅法的⼀致
C.内容的⼀致
D.基本⽬标和任务的⼀致
4. 学校⼼理辅导开始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是(A)
A.进⾏分析诊断
B.制定辅导⽬标
C.实施指导帮助
D.确定辅导⽅案
5. 如果进⾏⼀个⼩时的辅导,⼀般开放式询问的谈话时间约占(D)
A.12分钟
B.22分钟
C.32分钟
D.42分钟
6. 对⼼理现象的评估要从不同层次、不同⽔平和侧⾯予以分析,这体现了⼼理评估的(B)A.客观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动态性原则D.综合性原则
7. 瑞⽂标准推理测验属于(B)
A.学习测验
B.智⼒测验
C.⼈格测验
D.⼼理健康综合测验
8. 通过书⾯的形式,以设计的项⽬或问题为中介收集评估资料和数据的⽅法是(C)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测验法
9. 在长期进⾏⼼理分析的过程中,来访者会把⾃⼰对⽗母、亲⼈等的感情和情绪依恋关系转移到辅导员⾝上,把他作为⾃⼰的⽗母、亲⼈等,这是(B)
A.阻抗
B.移情
C.阐释
D.⾃由联想
10. 弗洛伊德认为在⼈格结构中遵循“快乐原则”的部分是(B)
A.⾃我
B.本我
C.超我
D.意识
11. 在精神分析学说的修正者中,⽤“摆脱⾃卑感的补偿作⽤”来代替性本能的⼼理学家是(B)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姆
D.艾⾥克森
12. 当代⽤学习与⾏为理论来解释⾏为异常⽅⾯贡献的⼼理学家是(C)
A.弗洛伊德
B.巴甫洛夫
C.斯⾦纳
D.艾森克
13. 艾⾥斯创⽴了理性情绪疗法,他把理性情绪疗法归纳为ABC理论,其中B代表(D)
A. 外来的激发性⽣活事件
B.出现在病⼈⾝上的不良结果
C.有机体的反应
D.来访者内在的⾮理性的认知系统
14. 下列不属于常⽤的榜样引导法的是(C)
A.媒体教学
B.参观
C.社会性奖励
D.访问
15. 让学⽣对⼀个问题⾃由地考虑可采⽤的⽅法,这是(B)
A.两难问题法
B.脑⼒激荡法
C.⾏为强化法
D.⾓⾊扮演法
16. 舒尔兹认为,“每个⼈都可以控制⾃⼰”,他据此创造了(C)
A.表情调节法
B.合理宣泄法
C.⾃主训练法
D.呼吸调节法
17. 就⼩学⽣⾃我发展⽽⾔,⾃我意识发展的第⼀个上升时期是(A )
A.⼩学⼀年级到三年级
B.⼩学⼆年级到四年级
C.⼩学三年级到五年级
D.⼩学五年级到六年级
18. 进⼊青春期的青少年,其内⼼世界逐步复杂,开始不⼤轻易将内⼼秘密表露出来,这是中学⽣⼼理发展的特点之⼀,即(C )
A.社会性
B.过渡性
C.闭锁性
D.秘密性
19. 在⼼理健康⽋佳的中⼩学⽣中,有相当多的⼈表现出来的(B)
A.只是⼼理障碍
B.只是⼼理失调
C.是⼼⾝疾病
D.是神经症
20. 精神功能受损程度已达到⾃知⼒严重缺失,不能应付⽇常⽣活要求或保持对现实的恰当接触,以上表现属于(B)
A.性变态
B.精神病
C.神经症
D.⼈格障碍
⼆、多选
1. 影响⼼理健康的⽣物学因素包括(ABCDE)A.遗传因素B.体质因素C.性别因素D.年龄因素E.器质性因素
2. ⼀个有效的⼼理辅导⼈员应学会观察和表现的⾮⾔语⾏为有(ABCDE)A.⽬光注视B.沉默C.空间距离D.⾯部表情E.⾝体语⾔
3. 个⼈中⼼法的具体辅导⽬标包括(ABD)A.使来访者对经验开放B.使来访者信任⾃⼰、相信⾃⼰的能⼒C.使来访者形成合理的思维⽅式 D.使来访者能够形成⾃⾝内在的评价标准E.使来访者能克制⾃⼰的冲动
4. 常⽤的⾓⾊扮演法有(ABCD)A.相声表演B.哑剧表演C.⾓⾊互换D.⼩品表演E.歌唱表演
5. 初中⽣思维发展的特点表现为(CDE)A.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B.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C.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D.思维的独⽴性⽇益增强E.思维的批判性⽇益增强
三、填空题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分。
1. 学校⼼理辅导的基本⽬标,就是通过学校有意识地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学⽣都具有良好的⼼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提⾼其⼼理健康⽔平。
2. ⼼理评估的动态原则,是指辅导员要运⽤变化、发展的观点对学⽣的⼼理问题⼒求做动态的考察。
3. 精神分析法的基本辅导⽬标⼀是使_潜意识_意识化,⼆是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_冲突。
4. 系统脱敏法由精神病学家沃尔帕⾸创。
常⽤的⾏为强化法包括奖励、惩罚和强化不相容反应。
5. 学校⼼理辅导常⽤的⼼理评估法主要有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个案法74. 代币法⼜称代币奖励强化法_代币管制法,是⼀种通过强化⽽形成某种期望出现的适应性⾏为的⽅法。
6. 在运⽤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时,提问的⽅式有两种,即质疑式和夸张式_
7. 初中⽣情绪变化的两极性表现为复杂与简单共存、强与弱共存、波动与稳定共存和微妙的隐蔽性
8. ⼈格障碍表现为情感和意志⾏为异常,感知和智⼒并⽆异常。
9. 焦虑症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焦虑发作和⼴泛性焦虑症两种类型。
五、简答题
1.请简述在学校⼼理辅导的实际⼯作中,如何贯彻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是学校⼼理辅导中⼀项重要原则。
学校⼼理辅导就其基本功能来看是适应性功能与发展性功能。
但应看到,中⼩学⽣⼼理健康问题虽然从整体上来看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发展与适应问题,但也有⼀些中⼩学⽣由于⼼理脆弱,不良社会⽣活事件及应激等⽽出现⼀些⼼理疾患与⾏为偏差。
⽽⼀旦出现严重⼼理疾患与⾏为偏差就会对学⽣个体、家庭及社会带来⼀些负⾯后果。
及时预防学⽣⼼理疾患及⾏为偏差的产⽣,对于从总体上提⾼学校⼼理辅导的效能是有着重要⽽积极意义的。
2. ⼼理测验的特点:⼼理测验是⼼理测量的⼯具或⼿段。
所谓⼼理测量就是根据⼀定的⼼理学理论,使⽤⼀定的操作程序,给⼈们的⾏为确定出⼀种数量化的价值。
⼼理测验的特点:
(1)⼼理测验的间接性:⼼理测验直接测量到的不是⼈的某种具体⼼理现象本⾝,⽽是⼈的⼼理⾏为。
(2)⼼理测验的典型性:⼼理测验测量到的只是⼈的⾏为的典型样组。
(3)⼼理测验的系统性:⼼理测验是⼼理测量的⼀套标准化的系统程序。
(4)⼼理测验的科学性:⼼理测验相对其他测量⼿段来说具有科学性,它在测验项⽬的选择上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在编制⽅法上依据科学标准,在分数解释上有统⼀规范,⽽且要对测验的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等良好测验指标进⾏检验和说明。
3. 简述常⽤的价值观辨析法。
价值观辨析法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通过讨论、辩论等⽅法利⽤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的⾏为模式,并把⾃⼰的⾏为模式与他⼈的⾏为模式进⾏⽐较,解决价值冲突,进⽽按照⾃⼰较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配⾃⼰的⾔⾏。
常⽤的价值观辨析法有:⼩组讨论法、两难问题法、脑⼒激荡法等(1) ⼩组讨论法:针对某⼀问题情境,问题应为开放性问题,教师把学⽣分成⼩组,分组⽅式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使匹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组内成员均可充分发表⾃⼰的看法,畅所欲⾔,最后形成⼩组意见。
(2) 两难问题法:教师利⽤假定的、设计的或真实的两难问题,让学⽣进⾏判断,激起内⼼价值的冲突,触动原有的⼼理认知结构,产⽣不满⾜感,以达到改变⾃⼰原有认知结构的⽬的,从⽽提⾼⼼理⽔平。
(3) 脑⼒激荡法:此⽅法允许学⽣对⼀个问题能⾃由地考虑可采⽤的⽅法。
4. 请简要描述愤怒的表现和控制⽅法。
愤怒的表现:(1)⼀发⽕就骂⼈、砸东西,甚⾄打⼈。
(2)情绪反应⼗分简单,缺乏幽默感,不会开玩笑,对于满意的事沉默不语,对于不满意的事常会通过吵架、发脾⽓等⽅式解决。
(3)⾯对⽣活中的挫折,⼼理防御的⽅式只有⼀种就是发泄。
(4)对很⼩的事也沉不住⽓(5)脾⽓暴躁,⼀触即发,什么事都⼲得出来,当时不能⾃控,事后⼜特别后悔。
(6)听不进任何⼈的劝说,尤其在情绪激动的时候。
(7)路上的⽯⼦、玩具、⽂具等常是受害者。
愤怒的控制⽅法:(1) 情境转移法(2)理智控制法(3)评价推迟法(4)⽬标升华法
六、论述题
1.)请论述⼼理评估的原则?⼼理评估的原则体现的是开展⼼理评估⼯作的最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
学校⼼理辅导中的⼼理评估应该遵循六个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理评估的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理评估的过程中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依据被评估者的客观⼼理事实和科学的⽅法,对其⼼理问题进⾏科学的评估,防⽌主观臆断,更不允许猜测虚构。
(2)整体性原则⼼理评估的整体性原则是指在⼼理评估过程中,要运⽤系统观点对被评估的⼼理现象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整合研究,同时对被评估的⼼理现象进⾏多层次、多⽔平的系统分析。
(3)动态性原则⼼理评估的动态性原则,是指辅导员要运⽤变化、发展的观点对学⽣的⼼理问题⼒求做动态的考察,把握学⽣⼼理发展的轨迹和外部影响的脉络,防⽌僵化的评估模式对评估⼯作的⼲扰。
(4)综合性原则⼼理评估的综合性原则是指在⼼理评估中除运⽤⼼理学的⽅法和技术外,还要根据需要结合运⽤多种学科的⽅法和技术以取得的评估结果。
(5)指导性原则⼼理评估的指导性原则是指对来访者的⼼理问题做出评价后,对其存在的⼼理问题可以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从⽽更好地促进其⼼理问题的结局和⼼理的健康发展。
(6)保密性原则⼼理评估的保密性原则是辅导员最基本的道德⽔准和从事评估的最基本要求,是⿎励来访者真实提供材料的基础,也是对来访者的⼈格与隐私权的尊重。
2、⼀些同学有这样的想法:“我是差⽣,考试成绩总不好,不是学习的料。
”“我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提⾼不⼤,可能是我天⽣⽐别⼈差,我现在总觉得别⼈瞧不起我。
”请分析这些同学存在的⼼理问题及常⽤的辅导⽅法。
存在的⼼理问题:(1)“我是差⽣,考试成绩总不好,不是学习的料”,“我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提⾼不⼤,可能是我天⽣⽐别⼈差”。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学⽣在认知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引申(过度泛化)的不良认知。
过度引申是指在单⼀事件的基础上做出关于能⼒、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也就是说从⼀个琐细事件出发引申做出结论。
该学⽣仅从考试成绩不好就引申出了⾃⼰不是学习的料的结论,是不对的。
(2)“我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提⾼不⼤,可能是我天⽣⽐别⼈差”。
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该学⽣在认知过程中出现了夸⼤的不良认知。
即对客观事件的意义做出歪曲的评价。
他只因为刻苦学习了以后没有取得想要的成绩就认为⾃⼰是天⽣⽐别⼈差。
(3)“我是差⽣,考试成绩总不好,不是学习的料。
”“我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提⾼不⼤,可能是我天⽣⽐别⼈差,我现在总觉得别⼈瞧不起我。
”从中还可以看出⾛极端的思维的不良认知。
即要么全对,要么全错,把⽣活看成是⾮⿊即⽩的单⾊世界,没有中间⾊。
常⽤的辅导⽅法:(1)三栏⽬技术:通过改变认知失真进⽽改变⼈的消极情绪。
(2)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辩论的核⼼是帮助来访者向其不合理信念提出挑战和质疑,以动摇其信念。
(3)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帮助来访者想象当时的情景,重新进⼊那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进⼀步探求来访者当时的想法,可能就会找出不合理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