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类作文写作指导43:思辨作文技巧:思辨类作文题型归纳—例题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高考语文思辨类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思辨类作文写作全面指导(四十三)思辨作文技巧:思辨类作文题型归纳
例题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思辨类新材料作文试题特点:对试题材料所探讨的话题,试题材料中往往蕴含或在结尾处提供两个或多个观点。
这些观点在结构上一般是并列关系,在内涵上一般是对立统一关系。
思辨类新材料作文,从矛盾的对立面来看,可分为两大类——
1.二元矛盾型。
所谓二元矛盾型,就是试题材料对所探讨的话题,材料中往往蕴含或在结尾处提供两个对立的观点。
如2015年浙江卷试题材料的第一部分赞同文章与人品是一致的,而第二部分则认为文章与人品不一定一致,两个观点呈并列、对比关系。
2.多元矛盾型。
所谓多元矛盾型,就是试题材料对所探讨的话题,材料中往往蕴含或在结尾处提供多个观点,这些观点或呈并列关系,或呈对比关系,或呈互补关系。
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对规则的讨论,试题材料没有明显的感情倾向,只是说:“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
”只说争论而不表明写作倾向,让试题在思辨中又充满了开放。
思辨类新材料作文,不仅是全国新课标卷命题的高频题型,同时也是其他各省(市)命题的高频题型。
无论是二元矛盾型还是多元矛盾型,一般有三种写法。
【标杆金题】
(仿真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放眼今日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与天宫二号完美对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纯正中国基因“非洲天路”通车,“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万米……在发展的路上,我们绝不害怕,以非凡的勇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奇迹。
在这些奇迹面前,我们也越来越变得不害怕自然,不害怕正义,不害怕良知……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名师解题】
本题考生可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来审题立意,通过阅读材料,考生可轻易地提取出关键词“不害怕”。
对“不害怕”这个话题,试题材料蕴含了两个观点,一个肯定,一个否定,属典型的二元矛盾型思辨类新材料作文,所以考生就着这两个观点便可展开立意:(1)肯定“不害怕”;(2)否定“不害怕”;(3)综合以上两点,辩证地看待“不害怕”。
【思路演练】
1.定点钻探,不及其余
所谓“定点钻探,不及其余”,就是对于试题材料所提供或蕴含的多个观点,考生只需选取任一观点并将其作为全文的唯一中心观点即可,而对于其他观点可避而不谈。
如《不害怕铸就辉煌》一文主体片段——
不害怕铸就个人辉煌。
因为不害怕,项羽之于巨鹿,破釜沉舟;因为不害怕,韩信之于井陉,置之死地而后生;因为不害怕,郭川成为第一个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中国人;因为不害怕,比尔·盖茨敢于放弃学业,选择创业。
不害怕铸就民族辉煌。
因为不害怕,马云对阿里巴巴大胆尝试;因为不害怕,
海尔敢于突破以科技创新求发展;因为不害怕,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因为不害怕,中华民族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作者以“在发展的路上,我们绝不害怕,以非凡的勇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奇迹”一句为切入点,并将“不害怕”作为本文的唯一立意点,对于其他的观点则避而不谈,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不害怕方能铸就辉煌。
2.八二比例,重点突出
所谓“八二比例,重点突出”,就是对于试题材料所提供或蕴含的多个观点,考生可选取任一观点将其作为全文的主观点,并将此观点当成文章的重点来写,用墨要占全文的80%,而对于其他的观点,考生只需略谈一下,用墨占全文的20%即可。
如《有所害怕,有所不害怕》一文主体片段——
在这些奇迹面前,我们也越来越变得不害怕自然,不害怕正义,不害怕良知……但我们为这些不害怕已经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所以,我们必须有所害怕,心存敬畏之心。
有所害怕,敬畏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为什么全球气候变暖、地震频发、多种生物灭绝?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自然缺乏最基本的敬畏之心。
有所害怕,敬畏人类的历史。
德国总理惊世一跪赢得世人的敬重,为何日本右翼否认侵略,篡改教科书?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历史缺乏最基本的敬畏之心。
有所害怕,敬畏我们的文化。
当《宫》《抗日奇侠》等各种穿越剧、“神剧”不断被搬上荧屏时,当西北大学“校董成神”时,当杜甫很忙时,我们对文化的敬畏之心又在何方?
当然,我们也不能什么都害怕,那样我们将裹足不前。
张无忌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终难成大器;李斯害怕失去权势,残害同窗韩非,自己也难逃被戮。
所以有所害怕,有所不害怕才是人生之智慧。
本片段无论是选取全球气候变暖,还是日本右翼否认侵略历史等素材,都有力地论证了我们要有所害怕,要心存敬畏。
难能可贵的是,本文在肯定心存敬畏的同时,又提出了“当然,我们也不能什么都害怕”的观点。
纵观作者用墨,“有所害怕,心存敬畏之心”用墨占片段80%以上,“我们也不能什么都害怕”用墨占片段近20%,如此行文构思,既兼顾了试题材料的两个观点,又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可谓一箭双雕!
3.兼顾多者,辩证分析
所谓“兼顾多者,辩证分析”,就是对于试题材料所提供或蕴含的多个观点,考生可兼顾两者或多者,将其放在一起辩证分析。
如:既看到其正面,又看到其反面;既关注现象,更思考其原因与实质;既关注现在,更关注未来;既关注其影响,更思考其解决方案等。
如《荡起双桨》一文主体片段——
是谁在国家尴尬之时挺身而出,丝毫不害怕“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寂寞,带着车马粮奴告别绿柳清河,离开长风携云朵翩跹而来的长安,甘赴寒风与沙石吹打的大漠?是你,昭君,用勇气击败对西域的害怕,用大义担当起使国家免遭战火的责任,才替大汉朝撑起一片安定、平和的天空。
又是谁顶着各方压力,无所畏惧,只身前往虎门,一把火烧尽鸦片,说“只要我在一天,就决不让鸦片销进中国”?是你,林则徐,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情怀担当起民族存亡的责任。
你们不害怕吗?当然害怕。
但你们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便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了所有的恐惧,铸就了人生的辉煌。
相反,是你,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为“永不起用”的条文所吓坏了,为那里的“穷山恶水”所吓坏了,你害怕了,害怕得忘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圣人训,于是,你整日寄情山水,毫无政绩可言。
所以,害怕与不害怕不在于你所面临的境遇,不在于你所处的环境,而在于你是否拥有一颗积极、乐观地战胜困难的心。
本片段不是停留在对害怕与不害怕现象的列举上,而是透过现象看到了害怕与不害怕的本质在于是否拥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这是典型的透过现象探原因。
如此行文构思,既使文章说理深刻,又使之充满了极强的辩证色彩!
以上三种写法,考生可根据自身的写作水平来选择其一。
“定点钻探,不及其余”属于基础写法,高考一般将此类文评为二类文;“八二比例,重点突出”属于较高层次的写法,高考一般将此类文评为一类文下;“兼顾多者,辩证分析”属于高层次的写法,高考一般将此类文评为一类文上。
纵观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三道试题,虽说没有典型的哲理思辨型试题,但在此之前,哲理思辨型试题一直是全国新课标卷的“宠儿”。
在大力倡导考查考生思辨能力的今天,2016年一年短暂的停顿并不代表2017年不会继续考查,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很有可能将热点与经典、思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二元对立思辨题+思路解析+4篇范文
[模拟题目]
当下,一边是网络新词频频诞生,而另一边是人们时常缺少合适的话语来表达,某网站“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经常出现的提问是”怎么形容这种青春和夕阳结合的感觉”“怎么形容学校里大片的马鞭草开了””如何表达大学毕业了对学生时
代的不舍””如何形容刚看完一本书或一部电影之后心里的惆怅感......
对于这个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思路解析]
面对当下我们所具有的情感体验,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用合适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道题目本身来说,其实还是比较抽象的,很多同学可能写不来。
首先我们要说,新兴词语具有合理性,也具有存在的价值。
原因在于新兴的词语非常的直白,非常的直接,也能够引起人们对于某一个话题的共鸣,更大的好处是在于,能够让我们的交流变得更加具有效率。
比如悲伤的方向有很多,你可以用“凉凉”概括你几乎所有的窘态,但是不同情境下,人的窘迫程度也会有区别。
所以,那些直接表达情感的词汇,他们只能表述情感的方向,但是却不能表述情感的烈度,这个就是这篇文章所具有的论证逻辑,而以这个作为切入点,我们写文章就会变得比较容易一些。
首先,我们先论证的,是新兴词义的合理性。
新兴词语的合理性在于表意的丰富和有趣,同时让我们在表意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意义上的共鸣。
那么从这个角度,从意义以及这么做本身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收益上来看,新兴词语,丰富的表达,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交互体验,同时能够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随后我们对于文章进一步论证。
那么在这个角度之上,我们要去论证的是,但是如果一味使用新兴语言,而忽视语言本身在表达上能力的丧失,这个时候这样一种策略是非理性的。
因为新兴词语本身来说,多用的是比喻以及口头禅的形式,但是这样的表达却相对比较空浮,缺乏沉淀,也缺乏情绪上的烈度的表达。
也因此,很多时候,新兴词语只能够夸张的表达出某-种情感的方向,却不能真正表达出对于情感烈度的表达。
而这个时候,语言的匮乏带来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共情感的丧失,我们表达情绪的路径受阻。
我们没有办法说出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忧愁,我们只能说一些类
似于”蛋疼”的口头禅,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情感就会受到阻力。
更有甚者,如果没有了这样一-种情感标的语言作为传承,我们很多对于自然植物的思绪,反思,也会被逐渐丢弃。
最基本的逻辑就是,如果没有了咬定青山不放松这样的语言记忆,很难想象,过了一-段岁月之后,我们看到竹子还能产生和君子相关的联系。
而没有了这样一些思绪上的联系,最终会导致我们非常多有意义的,需要被我们几年的思想逐渐消失在我们的历史文化中,这个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损失。
于是本体论,我们要论证的,是我们需要追求的是这样一种对于客观世界的准确表达,对于客观世界来说,要有这样- -种非常重要的语言积累。
我们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新兴的语言表达,也需要将各种不一样的语言进行串联和衔接。
当我们能够对于不同的语言进行使用,而同时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我们才能够在保证语言丰富的同时,能够对于客观世界的准确表达给予我们对于生活上的赋能。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客观世界的准确表达本身,对于我们感知世界,认知世界带来帮助。
因此,我们需要主动的有意识的保护对于这个世界准确表达语言的能力。
最后对于文章来说,我们进行方法论的构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语言,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说到,我们需要的是让这些准确表达的语言获得更多可以被认同和赞美的沃土一我们更加需要在很多情境中进行文化隔离。
就比如考试作文,比如新闻稿中,尽可能不要使用新兴词汇,不让网络流行用语在这些地方滋生,而更多的使用朴素的准确的语言表达,在这些地方进行表达,只有这样,那些朴素语言才能更好的被保护。
那么,这篇文章就按照这个逻辑运行了。
[范文展示]
01等风,等雨,也等你浪沙淘尽始到金
网络新词,是人们在网络的语境及媒介下,创造出的一套表意符号体系,有传播广、迭代快、简短而表意强烈的特点,却也让很多网民患上了“文字失语症”。
网络新词表达效率高、认同广,符合网络语境的需求。
网络集结了大批知识水平、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的各不相同的人,他们可以依靠网络用语这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迅速找到归属感、认同感,打开交流的契机。
同时,网络新词有大量缩写、谐音,表意生动、词汇简短,适合于网络语境下碎片化、追求效率的阅读方式,在网络这一多变的语境中,紧随时代而生,迭代极快。
然而久食其赐,人们也被网络新词洗脑塑造,丧失表达甚至感受能力,陷入“万物皆可绝绝子”的网络失语症。
网络新词高效的表达背后是对感受粗暴的归
类和标签化: -切正向赞赏的情感都可归为“绝绝子”,愤懑不解恼恨皆可归作“乌鱼子”……享受高效表达的同时,语言品质却也随着自身惰性的拉扯而下坠、失锺;在习惯于粗浅、娱乐化的表达之后,人们失去了细腻、严肃的表达能力,语言对自身感受的。
传达失去了精准度,从而患上文字失语症。
(更有甚者,已失去了感受的能力,在读完《活着》后,不感动于生命的苦难与坚忍,而只因其悲惨结局愤然差评一他们失去了感受细腻的能力,只能在模糊的失焦镜头中对事物粗暴分类。
因此,在网络语境之外,在生活中,我们应呼唤严肃语境的回归,鼓励可能冗长繁复却细腻严谨的表达,用阅读写作之类痛苦的思维仪式来召唤细腻的感受、表达能力的回归,对抗网络新词对逻辑和情感能力的磨损。
另-方面,日新月异的网络新词也是一股为语言注入活力的力量。
在低俗化娱乐化表达横行的当下,我们固然怀念曾经风雅的语言,怀念“一日看遍长安花”的昂扬、“欲买桂花同载酒”的惆怅””、“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恍惚,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其内核中精准的表达和细致入微的感受力,而其形式上的高雅实则有一部分来自时间上的隔膜和“士”的阶级属性。
语言的通俗化在力求打破知识文化垄断的当今,有利于传播的必要意义。
而在网络用语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内卷”“躺平”,这样深刻反映时代,表意生动明确的词语渐渐被严肃语境吸收、接纳,为语言注入新的活力,也有“囧”这样符合汉语象形文字特征的词,膜生动独特的新意项“尴尬”引人会心一笑。
语言是一条不断流变的河流,不断有新的支流注入又在时间的作用下淘去泥沙继续向前奔流。
掬起经淘洗后的金砾,我们欣然享受,但也请不要因厌弃此刻的泥沙而拒绝新流的注入一它们是语言活力注入的必然副产物,请接受它,并耐心地淘洗它。
在这个全新、纷杂、多变的语境中,在网络上使用新词无可厚非,亦是适应时代的应然之举,但有识之士也须时刻谨记自己作为语言的使用者,亦是塑造者的担当与责任:保有严肃语境,保有逻辑与细腻,保有深刻思考的自觉,保护语言不至失重与低俗。
惟愿新流常注入,浪沙淘尽终得金。
02等风,等雨,也等你勿让话语失重
“我该如何表达对学生时代的不舍?”这是某“文字失语者”的求助,也深刻地反映出网络新词繁盛的当下人们却匮于得体话语的窘境。
看似矛盾,我却以
为,前者正是后者的病结所在。
心理学上,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
而正是网络用词的兴盛造成了思维滑坡,进一步导致了我们的话语匮乏、失重。
以下为两大原因。
首先,从社会学角度,网络新词的狂欢实则泛滥于表情达意。
诸如“绝绝子”“666”等词大多是对情感词的简化、合并或加强。
对于年轻的孩童,在低学段常年暴露于如此语言环境难免使之缺乏正常情感描述的能力;对成人而言,这样的热词恰巧填补了情感抒发窗口的空缺,终有一方之地能畅所欲言,于是我们义无反顾加入喧嚣大军,肆意狂欢。
这本是难得良机,但随着趋势大潮我们越发难以抽身,深陷其中任其侵占原有话语体系,最终使话语失重。
此外,从媒介学角度,“媒介即隐喻”“技术不中立”亦是解答。
随着媒介向着高速、娱乐、通俗奔去,我们更多地暴露于一个不需要也来不及思考的媒介面前,太多的信息观点挤占了思考的时间,很多时候便不得已唯有用空洞的网络新词应对。
考察现实,这已然造成了严重后果。
一方面,表达者苦于词穷文贫,难以产出高质语言;另一方面,语言的失重意味着话语失去了原有叙事、抒情、言志的功用,引发共鸣的力量也衰减。
于是人们浸泡于虚幻的唾液中,或是失语或是复诵。
这都指向精神养料的乏。
我们不知为何而说、说什么,最终失去自我在社会中的定位与声音。
更甚者,话语失重实则是沉思缺失的体现。
注意到吗?那些”文字失语者”能表达出基本的情感,如“不舍””惆怅”,但缺乏细致的刻画。
这种细节感的缺失实则是对生活缺乏细腻的观察及对生活的体悟、思索再加工。
”终极的完全的幸福包含在沉思之中”,倘若失去沉思,生活不过是流水账,没有内化的认知又何谈幸福。
由此观之,话语的失重,清本溯源来自于内心的侵蚀空洞。
因此改善的第一要义是构建新的生活秩序,有意地将自己从网络的狂欢中抽离,或是冥想思考,或是阅读经典,来丰盈自己的心。
网络新词诚然有其广泛迅速传播信息、浅显地抒情言志的公众功用,但长久沉迷只能如风月宝銮前的贾瑞一命呜呼。
想过去,鲁迅先王掷地有声的笔调便是最好的榜样。
我们应让话语重获重力!
03等风,等雨,也等你
我说话,话说我吗?
表达是我们与世界产生关联的基本方式,而语词则是这一表达的载体。
语词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迭代,与人们的生活与思想适应,这本是正常且合理的现象。
但如今,“新词”依然频频诞生,我们却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词不达意的痛苦和无奈,这究竟是为什么?
让我们先将目光放至“网络新词”上,历史长河中“新词”是永远不断产生去代替旧词的,而“网络”二字似乎是现代新兴的概念。
网络这一媒介以其传播速度快,信息体量大而著称,因此语词在网络中更多承担着表明意图的工具作用。
我们对文字和信息传输效率的追求抹杀了文字本身的美感和传情达意之用,因此网络新词具有简短、直接、含义浅显易懂等特点。
然而网络新词虽以其“效率至上”控制了我们的语言,它却没有消解我们内心丰富的情感诉求和表达渴望。
所以当激情和狂欢褪去后,我们只能在效率导致的肤浅和尚存的深切感知力中感到词不达意的挣扎与痛苦。
或许有人会就此批判“网络新词的入侵”在“表达能力退化”这一事上罪不容诛,认为网络新词应当负起“人们找不到合适话语来表达自我之痛”的全责,
但我认为这份痛苦也有其深刻的正面意义。
“表达者”与“语言”始终是相互成就的关系,我借语言向他人阐述我的思想,同时我也不断地用说出口的语言加深我对自我和世界的稳固认识,我的语言表达不可避免地会塑造我的灵魂。
一个网络新词的惯用者久而久之也会失去对世界丰富的感知力,但现在呢?我们仍在因“词不达意”而感到痛苦。
是的,我们痛苦是因为我们尚未被网络语言完全塑造成形,到了那种麻木不仁,心如死灰的程度,我们的心仍保持着渴求光明和跃动的能力。
我们的心仍保持着渴求光明和跃动的能力,那“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不就是其最好证明么?我们察觉到自己已身处泥沼,因此我们自救也互救,别急着写下讨伐当代年轻人的檄文,我们对斑斓的感情和亲口表达世界仍有着不可遏制的渴望。
因此,如何自救?如何互助?我们已处于网络时代的纵深处,高呼摆脱网络世界对文字的渗透是不可能的。
文字的简洁、直白与效率在当今社会也不能必不可少。
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划清文字作为工具和作为自身的疆界,莫让时代对语言的“改造”变为“控制”"”或“渗透”。
但其实文字也不是万能之物,有些感情和思想只可靠心灵体悟,在广阔的时空或至深之情面前,文字有时势必过于渺小,文字有时也会成为累赘。
但在广阔命题前文字可能的累赘不能成为我们把自己困于肤浅表达之笼的有力借口,相反,正是我们意识到了文字并非“感情输出”的有求必应之身,我们才不会那么急于表达和分享。
或许现代社会的孤独和淡漠使我们在看见大片的马鞭草随风而动时就会想与他人分享,于是感到言不及意,感到苦痛,但有时转向自身,将这份青春与夕阳交织的感受对自己吐露,消化,我们反而能提升感情的厚度和文字的内涵。
因为面对自我时,我们没有什么表达的“任务”,文字才得以成为其本身。
现代社会中患有“失语症”的我们身陷“我说话,话难以说我”的痛苦之中。
明晰文字的内外之分,保有文字纯粹的本来意义,不必急躁表达或对文字奢求太多,也对网络新词的渗透防微杜渐,我们的“话”才终能“表达我”,并在我与文字的相看两不厌中,将我塑造为更丰富的人。
04等风,等雨,也等你时代变换,慎思不变
随着网络新词的频频产生,我们好像丧失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而带来的无数美好事物的联想,这使得我们更为趋向简短、幽默、带“梗”味的话语方式。
在如此循环中,人们恍然惊起文艺之思:似乎缺少合适积淀表达美感。
对此,我以为要接受语言交替变化的过程,但不能丢失慎思之欢愉。
首先,网络新词的兴起是现代人快餐文化的产物:一种短时、有极强概括能力、年轻调侃的话语以其富有诱惑力的身姿让新一代青年在网络媒体甚至日常交往中乐此不疲地运用和再创造。
正如最近“余华又火了”的热议,便是将网络文学的HE、BE安装到那些震撼人心、意难平的文学创作上,简化成类似于“一个老人一头牛BE”或者“余华又刀我”的风气。
这种套路化言辞表露出一种危险的陷阱:昔日由少数品读经典、发表回味言论的人的美的欣赏变成每个人都想参一脚甚至抖机灵的即时性快感。
人们趋利避害,由着本性而忽视对心灵情感的”沉重”的打磨。
对此我们不禁提出雅俗之思,究竟怎么了?
对此,波兹曼早在上世纪中叶就提出"媒介即隐喻”的议题,即我们社交环境逐渐将我们变成一种追求轻快快餐的人。
现代人精神世界随着信息社会的便捷似乎也自动简化了。
对此有正反两方面辨思:首先,网络新词的研发也有其积极的表象,它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是对语言的再革新,同时随着时光的推进淘汰而成为一种烙印;然而,新词是情感的浓缩而非替代,它不能成为人们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