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实验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实验讲义
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
2010-7
目录
实验一实验动物操作的基本机能 (2)
实验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4)
实验三全血水杨酸二室模型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测定 (5)
实验四肝肾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6)
实验五药物镇痛实验 (7)
实验六巴比妥类药物的抗惊厥作用 (9)
实验七利多卡因对抗氯化钡引起的心律失常实验 (13)
实验八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 (14)
附录1 药理学实验基本要求 (19)
附录2 药理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 (22)
实验一、实验动物操作的基本机能
一、目的:学习实验动物编号、捉持、给药、采血等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
(一)动物:小白鼠10只,雌雄各半,体重18g ~ 22g。

家兔1只,雌雄均可。

(二)器材:1 ml注射器,5 ml注射器,针头,灌胃针头,大烧杯,天平。

三、方法
1. 性别鉴别
小鼠的性别鉴别通常以肛门与生殖孔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距离近者为雌性,距离远者为雄性。

家兔可以从生殖器分辨其性别。

2. 编号
可根据情况和习惯而定,符合清晰易辨、简便耐久的要求即可。

例如小鼠,右前肢皮肤外侧涂色标记为1号,腹部右外侧皮肤涂色标记为2号,右后肢皮肤外侧涂色标记为3号,头部皮肤涂色标记为4号,背部正中皮肤标记为5号,尾巴根部标记为6号,7、8、9号在左侧同1、2、3号,第10号不色。

3.捉持
右手提起鼠尾,放在粗糙物(如鼠笼)上面,轻轻向后拉其尾,此时小鼠前肢抓住粗糙面不动;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其头部皮肤和双耳;其余三指和掌心夹住其背部皮肤及尾部。

这样小鼠便可被完全固定在手中。

4. 给药
(1)小鼠的给药方法
①灌胃(po):将小鼠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处插入口腔,沿上
腭插入食道。

如遇阻力,可将灌胃针头抽出再另插,以免穿破食道或误入气管,造成动物死亡。

灌注量一般为0.1~0.2ml/10g,不超过0.5ml/只。

②肌内注射(im):两人合作,注射部位多选后腿上部外侧。

一处注射量不超过0.1ml。

③皮下注射(ih):注射时用左手拇指及食指轻轻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固定
后即可进行注射。

一般小鼠在背部或前肢腋下。

注药量一般为0.1~0.2 ml/10g。

④腹腔注射(ip):左手将小鼠握持固定,使其腹部朝上。

右手持注射器,取300角从下腹
部外侧向头端刺入腹腔,进针部位不宜太高,刺入不能太深。

注射量0.05~0.2ml/10g,不超过0.5ml/只。

⑤静脉注射(iv):将小鼠置于固定筒内,使其尾巴露在外面,用70%酒精涂擦尾部,或
将鼠尾浸入50℃水中。

待尾部静脉扩张后,左手拉住尾尖,右手进针,注射量不超过
0.5m/只。

(2)家兔的给药方法
①灌胃:一人将兔身固定于腋下,一手固定兔头,另一手将开口器放入兔口。

另一人将导
尿管从开口器孔插入口内,再慢慢插入食道和胃。

为慎重起见,可将胃管外端放入水中,如无气泡,则可证实导尿管在胃内。

灌胃量一般为10 ml/kg。

如用兔固定盒,可由一人操作。

②静脉注射:一人固定兔身和兔头,另一人在使兔耳边缘血管(耳缘静脉)扩张后,从静脉
末端刺入血管,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针头和兔耳,右手注药(图2-10)。

注药量一般为2 ml/kg,等渗液可达10 ml/kg。

③皮下、肌肉、腹腔注射与鼠类相似。

常用注药量分别0.5、1.0、5.0 ml/kg。

5.取血
(1) 小鼠取血的方法
①眼眶取血法:左手持鼠,拇指与食指捏紧头颈部皮肤,使鼠眼球突出,右手持弯镊或
止血钳,钳夹一侧眼球部,将眼球摘出,鼠倒置,头部向下,此时眼眶很快流血,将血滴入预先加有抗凝剂的玻璃管内,直至流血停止。

此法由于取血过程中动物未死,心脏不断跳动,一般可取鼠体重4%~5%的血液量,是一种较好的取血方法,但只适用一次性取血。

②剪尾取血法:将清醒鼠装入深颜色的布袋中,将鼠身裹紧,露出尾巴,用酒精涂擦或
用温水浸泡使血管扩张,剪断尾尖后,尾静脉血即可流出,用手轻轻地从尾根部向尾尖挤捏,可取到一定量的血液。

取血后,用棉球压迫止血。

由于鼠血易凝,需要全血时,应事先将抗凝剂置于采血管中,如用血细胞混悬液,则立即与生理盐水混合。

③小鼠的采血还有眼球后静脉丛取血法、断头取血、心脏取血等。

(2) 家兔取血的方法
①耳缘静脉取血:选好耳缘静脉,拔去被毛,用二甲苯或75%酒精涂擦局部,小血管夹
子夹紧耳根部,使血管充血扩张.术者持粗针头从耳尖部的血管逆回流方向入静脉取血,或用刀片切开静脉,血液自动流出,取血后用棉球压迫止血,一般取血量为2~3 ml。

②耳中央动脉取血:免置入固定箱内,用手揉擦耳部,使中央动脉扩张。

左手固定兔耳,
右手持注射器,中央动脉末端进针,与动脉平行,向心方向刺入动脉。

一次取血量可达
15 ml,取血后棉球压迫止血。

注意兔中央动脉易发生痉挛性收缩。

抽血前要充分使血
管扩张,在痉挛前尽快抽血,抽血时间不宜过长。

中央动脉末端抽血比较容易,耳根部组织较厚,抽血难以成功。

③家兔的采血还有心脏取血、股静脉取血、颈静脉取血等方法。

实验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目的和原理
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性质和快慢的影响。

大多数药物需进入血液分布到作用部位才能发生作用。

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过程为吸收(absorption),吸收速度的快慢及吸收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药物的起效时间及强度,其中给药途径是决定药物起效时间及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给药途径不同,药物吸收快慢亦不同,其吸收快慢顺序除静脉注射以外是:腹腔注射>吸入>舌下>直肠>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

给药途径不同,其吸收程度又不同,由此使药物作用强度不同。

药物经不同给药途径所致的吸收程度是:吸入、舌下、直肠、肌内注射较为完全,口服次之,皮下较差;皮肤表面吸收程度最差,脂溶性特别高的药物才能通过此途径较好地吸收。

而胃肠道给药,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有首关消除的影响等,使药物吸收程度有所不同。

二、实验材料
(一)动物:小白鼠6只,体重18g ~ 22g。

(二)器材:1 ml注射器,针头,灌胃针头,大烧杯,天平。

(三)药品与试剂:8%硫酸镁溶液,1% 异戊巴比妥,苦味酸。

三、观察指标
(一)观察小鼠正常活动情况。

(二)给药后观察两只小鼠的反应有何不同。

四、方法与步骤
(一)不同给药途径对硫酸镁作用的影响
1. 取健康小白鼠2只,称体重后,分别作标记,然后观察正常活动情况。

2. 甲鼠腹腔注射8%硫酸镁溶液0.2 ml/10 g体重,乙鼠以同样剂量灌胃。

给药后将小鼠放入烧杯内,观察两只小鼠的反应有何不同?为什么?
表2-1 实验结果记录
鼠号体重药物及剂量给药途径动物反应


(二)不同给药途径对异戊巴比妥作用的影响
1. 取小鼠4只称重、编号,观察正常活动、呼吸状况及翻正反射后,分别给予1%异戊巴比妥溶液0.1ml/20g,甲鼠灌胃,乙鼠皮下注射,丙鼠腹腔注射,丁鼠尾静脉注射。

观察比较4鼠给药后表现有何不同,并记录给药后翻正反射消失开始发生所需的时间。

五、注意事项
掌握正确的灌胃给药操作技术,不要误入气管或插破食管,前者可致窒息死亡,后者可出现如同腹腔注射的吸收症状,重则死亡。

六、思考题
不同给药途径在哪些情况下使药物的作用产生质的不同?在哪些情况下则使药物的作用只产生量的不同?
实验三、全血水杨酸二室模型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测定
一、目的和原理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包括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和排泄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以及运用数学方法定量地阐明机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求出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半衰期、分布容积、生物利用度、吸收速率常数、消除速度常数等,为临床用药方案的制定、用药剂量的调控、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监测等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药物的防治作用,尽量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

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可以用药—时曲线来表示,即以时间为横坐标,血药浓度为纵坐标绘出曲线。

利用曲线可以分析并最终阐明该药的药动学特征。

从单次口服后时量曲线,可以看出该药物的体内过程对血浆浓度变化的影响。

曲线升段反映药物吸收与分布过程,坡度反映该过程的速度。

坡度陡,则吸收快、分布慢,曲线的峰值反映给药后所达到的最高血药浓度。

曲线降段反映药物的消除速度,坡度陡消除快,坡度平则消除慢。

当然,在药物吸收过程中药物消除过程已经开始,血药浓度达到峰值时吸收过程也未完全停止,只是在曲线升段时吸收快于消除,在曲线降段时消除快于吸收。

峰浓度表示吸收与消除速度相等。

半衰期(half-life time, t1/2)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参数。

药物的半衰期长表示它在体内消除慢,滞留时间长。

绝大多数药物是按一级动力学的规律消除,其血浆半衰期的数值是固定的;而半衰期的任何变化,可反映消除器官(肝、肾)的功能状态。

半衰期可从血药时间曲线上查到,即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对应的时间,也可以应用公式t1/2=0.693/Ke求出。

半衰期是药动学参数中最基本的参数,它对制订和调整给药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一般情况下,一次给药后经过5个t1/2,约有96%以上的药物被消除;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1次,约经5个t1/2可达稳态浓度。

房室模型:药物分子分布于各器官、组织的特点各不相同,为便于分析,可将分布特点相同,且药物浓度同步增减的器官、组织简化为一个或几个“房室”,这种数学分析模式称房室模型。

一室模型:将集体看作一个房室,给药后药物可立即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房室,并以一定速率从该室消除。

将属于一室模型的药物单次静脉注射,用血药浓度对数值与时间作图可得到一直线,即药-时曲线呈指数消除。

二室模型:将集体看作两个房室即中央室与周边室,并有两种转运速率,药物进入体内几乎立即分布到中央室,然后缓慢地分布到周边室。

中央室包括血液与能瞬时取得平衡的组织,如心、肝、肾、脑、腺体、肌肉等组织即细胞外液,周边室包括血液灌注贫乏的难以瞬时取得平衡的组织,如骨、脂肪、皮肤等。

将属于二室模型的药物单次快速静脉注射后药物进入中央室,一面消除,一面向周边室分布,称之为α相(分布相)。

分布平衡后,曲线进入下降较慢的β相(消除相),主要反映药物的消除过程。

二、实验材料
(一)动物:家兔,体重2.0 kg~3.0 kg。

(二)器材:10 ml试管,10 ml离心管,1 ml、2 ml、5 ml刻度吸管,1 ml、5 ml注射器,移液吸管,坐标纸,粗天平,分光光度计,离心机,计算器(Casio fx-180P),兔手术台,纱布,滤纸,
(三)药品与试剂:10%三氯化铁,10%三氯醋酸,10%水杨酸钠,0.04%水杨酸钠标准液,0.1 U/L肝素溶液。

三、观察指标
(一)用分光光度计,波长为510 nm 处,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完毕后第1,3,5,10,20,50,80和110 min 兔血的光密度。

(二)按测得的血中水杨酸钠浓度取对数,以对数值为纵坐标,对应时间为横坐标作点图,或直接以浓度对数值与时间在半对数纸上作图。

四、方法与步骤
(一)分光光度计测定全血水杨酸钠浓度
1.取离心管11支,编为0~10号。

取家兔1只称重,将其仰卧位固定在兔手术台上,待取血。

每个离心管加入10%三氯化铁和10%三氯醋酸液各2 ml ,从兔外耳缘静脉用0.1 U/L 肝素润湿的1 ml 注射器采集给药前的血液0.6 ml 加入0号管中,由对侧耳缘静脉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2ml/kg ,采集给药完毕后第1,3,5,10,20,50,80和110 min 的血液各0.6 ml ,依次加入1~8号管中(每次采血后洗净注射器,并以0.1 U/L 肝素润湿备用),9号管加0.04%水杨酸钠标准液0.6ml ,10号管加蒸馏水0.6ml 。

2. 用小玻棒搅拌0~8号管各1 min ,分别加入蒸馏水5 ml ,再搅拌1 min ,以3000 r/min 离心10 min 。

9号和10号两管各加蒸馏水5 ml ,摇匀待用。

3. 在分光光度计上用波长为510 nm ,光径为1 cm 比色皿,蒸馏水调零,测0~10号管光密度d0~d10。

各测试管水杨酸钠光密度(OD)及其浓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标准管水杨酸钠光密度:D 9=OD 9-OD 10 测定管水杨酸钠光密度:D n =OD n -OD 0
测定管水杨酸钠浓度:400)/(9
⨯=
D D L mg c n
n
表2-1 水杨酸钠血药浓度测定步骤
(二)绘出药-时曲线 按测得的血中水杨酸钠浓度取对数,以对数值为纵坐标,对应时间为横坐标作点图,或直接以浓度对数值与时间在半对数纸上作图。

结果可见首段对数血药浓度下降很快(α相),后段下降缓慢(β相),则呈直线关系符合二室模型。

五、注意事项
(一)采血量要准确。

(二)以开始采血时间为血样本时间,若未能按时采血,则以实际采血时间参数计算。

(三)注射水杨酸钠溶液时动物会挣扎,需慢速注射,并固定及安抚兔。

注射要一次成功,否则影响α相结果。

六、思考题
(一)说明实验中测定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意义?
(二)房室模型的涵义是什么?
实验四、肝肾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一节肝脏损害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目的和原理:
观察动物肝损害后对戊巴比妥钠作用的影响,通过肝脏功能与药物作用关系的实验,进一步了解临床用药时应注意的有关问题,该方法并可作为筛选肝功能保护药物的模型。

(二)实验原理
四氯化碳(CCl4)进入机体后,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激活,生成三氯甲基自由基(CCl3.),后者攻击肝细胞内质网上的磷脂分子,引起膜的脂质过氧化,继而与膜脂质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共价结合,引起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破坏,进一步还可导致肝细胞坏死。

表现为血液中GPT、GOT活性升高,对药物的代谢功能降低,动物经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其麻醉时间延长,甚至麻醉过深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二、实验材料
(一)动物:健康家兔两只,雌雄均可。

(二)器材:开口器、导尿管、烧杯、注射器、婴儿秤、烧杯。

(三)药品与试剂:液体石腊棉球、四氯化碳、3%戊巴比妥钠。

三、观察指标
与正常家兔比较,观察肝损伤后家兔给予戊巴比妥钠后的表现。

四、方法
取健康家兔两只,其中一只于实验前一日用灌胃法灌入四氯化碳1ml/kg体重,使其肝脏发生损害。

实验时,给两只家免各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射3%戊巴比妥钠0.6ml,使其产生麻醉,观察两兔反应,记录麻醉恢复时间,(以头部自动抬起为恢复指标)。

比较正常家兔与肝损害家兔麻醉恢复时间,为什么?
五、注意事项
1. 家兔灌胃四氯化碳应确保导管进入胃内,不可进入气管。

六、思考题
1. 肝脏对药物的代谢对药物的生物效应和消除有哪些作用?
第二节肾脏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目的和原理
学习用HgCl2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的方法;观察急性肾衰时肾脏功能的变化和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疾病能改变机体的功能状态,肝肾功能低下的患者,用药后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半衰期延长,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

无机汞中毒是以消化道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常见氯化汞,其致死量约为1g。

口服汞盐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出现腰痛、少尿、蛋白尿,严重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原因:肾中毒造成急性肾小管坏死。

链霉素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经肾脏排泄,当肾脏功能损伤后,小鼠经肾排泄链霉素的能力下降,故血药浓度较正常小鼠高,易出现链霉素所致的神经肌肉麻痹毒性,主要表现为肌张力降低、小鼠活动减弱、呼吸减慢变浅和口唇紫绀,中毒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

二、实验材料
(一)动物:小白鼠,雌雄各半,体重18g~22g。

(二)器材:1ml注射器,大烧杯,苦味酸,小动物电子秤。

(三)药品与试剂:0.05%氯化汞溶液,2.5%硫酸链霉素溶液。

三、观察指标
观察肾损小鼠及正常小鼠给予链霉素后的表现。

四、方法与步骤
1. 实验前24h,取健康小鼠,腹腔注射0.05% HgCl2溶液0.1ml/10g体重。

2. 取正常小鼠和肾脏功能已被破坏的小鼠各一只,秤重后,分别由腹腔注射2.5%硫酸链霉素溶液0.2ml/10g体重,观察小鼠的活动情况,记录两组小鼠的死亡数,将全班实验结果填入下表2。

表3-1 结果记录
组别存活数死亡数合计
正常鼠
五、注意事项
1.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需在实验前24h给予HgCl2。

六、思考题
1. 链霉素及氯化汞对肾脏的损伤机理分别为什么?链霉素还有哪些不良反应?
实验五、药物的镇痛实验(扭体法)
一、目的和原理
了解常用的镇痛实验方法,学习扭体法镇痛实验方法;用扭体法观察镇痛药如吗啡、杜冷丁、强痛定等的镇痛作用。

任何形式的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持续一定的时间都可以产生伤害,引起疼痛。

伤害性刺激首先引起组织细胞释放体内致痛物质如K+、H+、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等,而后这些致痛物质作用于痛觉神经末梢而引起疼痛。

疼痛刺激种类很多,加之受刺激动物对疼痛的反应有明显的种属差异,因此疼痛反应具有多样性。

疼痛刺激概括起来可分为物理性(如热、电、机械)和化学性(如强酸、强碱、钾离子、缓激肽、前列腺素等)刺激;疼痛反应概括起来有反射性退缩、逃避姿势、强行逃避行为(如跑、跳)、紧张和恐惧表现(如嘶叫、翘尾、肌肉抽搐)、保护缓解性行为(如舔、咬、扭体、挣扎)等等。

在基础医学研究中观察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常采用物理法(热、电、机械)和化学法疼痛模型。

本实验采用化学法,致痛化学物质采用醋酸。

将0.6%醋酸直接给小鼠腹腔注射,刺激腹膜引起持久的腹痛,表现出“扭体反应”(即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肢伸张、臀部高起)。

镇痛药物可以抑制动物的“扭体反应”,本法敏感、简便、重复性好。

二、实验材料
(一)动物:小白鼠,体重18g~24g
(二)器材:1 ml注射器,天平
(三)药品与试剂:0.6%醋酸,0.9%氯化钠注射液,1mg/kg吗啡溶液或其他镇痛药如盐酸杜冷丁注射液、0.1%强痛定注射液、0.2%硫酸罗痛定溶液。

三、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给药后15min内各小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次数。

四、方法与步骤
(一)随机分组:取6只小鼠,称重,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只。

(二)给药:实验组腹腔注射1mg/kg吗啡溶液0.1ml/10g体重(或盐酸杜冷丁注射液0.1ml/10g,或强痛定0.1mg/10g,或罗痛定0.1mg/10g);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1ml/10g。

15min后,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0.2ml/10g体重。

(三)观察:记录给药后15分钟内各小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次数。

五、注意事项
(一)0.6%醋酸溶液在临用时新配为宜,存放过久可使作用减弱。

(二)小鼠体重轻,“扭体反应”次数较低。

(三)室温以20℃为宜,低温时,小白鼠扭体次数减少。

(四)动物的疼痛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实验用动物数越多结果越可靠。

(五)将尽可能多的实验结果(全班或更多班级的实验结果)汇总起来列表,每组结果以均
x )表示,对实验结果用分组t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判断实验组与对照数±标准差(s
组的“扭体反应”次数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六、思考题
(一)疼痛产生的机制如何?
(二)镇痛药物有哪些?镇痛药物的镇痛机制有哪些?
(三)本次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相符合?如不符合试分析原因。

实验六、药物的抗惊厥作用
一、目的和原理
学习抗惊厥实验方法,了解实验性癫痫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观察抗癫痫药对回苏灵或尼可刹米惊厥的作用。

癫痫患者的脑组织中存在着异常病灶,当这些病灶发出异常高频放电,并向周围正常脑细胞扩散而引起大脑的更广泛的异常兴奋时,患者就表现出癫痫症状。

医学实验中常用电刺激、声刺激或化学法等方法建立实验性动物惊厥模型,用来筛选抗癫痫药物。

化学法指使用大剂量的某些化学药品引起实验动物惊厥发作,以观察事先给予受试药物对癫痫的防止效果,是一种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仪器装置的抗惊厥实验方法。

常用的化学药品有戊四氮、氨基脲、回苏灵、尼可刹米等。

戊四氮为主要兴奋延髓的中枢神经兴奋药,基础医学研究中常用其制造癫痫小发作动物模型。

本实验也可以另一延髓呼吸中枢兴奋药回苏灵或尼可刹米代替戊四氮。

大剂量回苏灵或尼可刹米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而致惊厥,这种惊厥与戊四氮惊厥类似。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异戊巴比妥钠可抑制这种病灶的异常高频放电,并可阻止其向周围脑组织的扩散,因而具有抗癫痫作用。

二、实验材料
(一)动物: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g 。

(二)器材:1.0ml 注射器,天平。

(三)药品与试剂:1% 苯巴比妥钠,0.5%异戊巴比妥钠,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NS ),0.08% 回苏灵,0.25%苯妥英钠组,5%尼可刹米。

三、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小鼠惊厥发生情况,发生惊厥动物数,计算百分率。

四、方法与步骤
(一)药物惊厥动物模型的实验步骤
取小鼠三只,称重,给甲鼠腹腔注射1% 苯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体重,8分钟后,三鼠均腹腔注射0.1% 回苏灵0.1ml/10g 体重;乙鼠发生惊厥后,立即腹腔注射0.5% 异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体重,丙鼠给以等量生理盐水作对照。

比较三鼠惊厥发生情况,惊厥强度和死亡情况,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表5-1 抗癫痫药对回苏灵所致小鼠惊厥的对抗作用 动物 预先给药
致惊厥
有无惊厥 惊 厥
结果 发生时间 抗惊厥 持续时
间 强度 甲 苯巴比妥钠 腹腔注
射0.1% 回苏灵

异戊巴比妥钠

(二)电惊厥动物模型的实验步骤
1. 随机分组:取6只小鼠,称重、编号,随机分为苯妥英钠组、苯巴比妥钠组和对照组,各2只。

2. 给药:苯巴比妥钠组腹腔注射(ip)给予0.5%苯巴比妥纳溶液0.1ml/10g体重;苯妥英钠组ip 0.25%苯妥英钠溶液0.1ml/10g体重;对照组ip NS 0.1ml/10g体重。

10min后,各组小鼠均皮下注射(sc)5%尼可刹米0.15ml/10g体重。

3. 电惊厥动物模型的建立:YSD-4药理生理多用仪参数设置如下:刺激方式为单次,电压为110V,频率A为1Hz,刺激时间为0.125~0.25s,后面板开关选择“电惊厥”档。

启动刺激前将输出线上的两只鳄鱼夹用0.9%氯化钠注射液润湿,分别夹住小鼠的两耳根部。

按“启动”按钮,可使小鼠发生强直性惊厥。

表5-2 抗癫痫药对尼可刹米所致小鼠惊厥的对抗作用
组别动物数(只)发生惊厥动物数(只)惊厥百分率
苯妥英钠组
苯巴比妥钠组
0.9%氯化钠注射液组
五、注意事项
1. 回苏灵用量要准确,否则影响实验结果。

2. 将尽可能多的实验结果(全班或更多班级的实验结果)汇总起来填入以上表格,统计学用卡方检验法,判断实验组与对照组惊厥发生率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六、思考题
(一)中枢兴奋药有哪些?医学研究中常用哪类中枢神经兴奋药制造惊厥模型?为什么?(二)苯巴比妥钠属于哪类药物?有哪些药理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