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程序文件12.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
HXYK-P1CW-2010
(第一版)
和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版号:(第一版)
总页数:44(包括此页)
主编:李贺侠、方玉桂、陈祥国、李华审核:夏寿明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01日
生效日期:2010年05月01日
批准人:陈盛华
控制状态:受控□非受控□
发放编号:
持有人:
为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依据《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CNAS-CL05:200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424号)和本实验室《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第一版),组织制定了和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经审核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5月1日起实施。
实验室全体职工必须认真学习,正确领会,全面掌握,严格执行,确保所从事的实验活动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中心主任:
二〇一〇年五月一日
目录
Ⅰ批准页 (1)
Ⅱ实验室声明 (2)
Ⅲ修订表 (3)
Ⅳ目录 (4)
HXYK-P1CW01-2010 实验室个人防护程序 (5)
HXYK-P1CW02-2010 实验室人员进出实验室程序 (7)
HXYK-P1CW03-2010 实验室生物安全维护程序 (8)
HXYK-P1CW04-2010 人员健康监护程序 (10)
HXYK-P1CW05-2010 工作人员上岗和离岗程序 (11)
HXYK-P1CW06-2010 人员培训与考核程序 (12)
HXYK-P1CW07-2010 门禁卡管理程序 (15)
HXYK-P1CW08-2010 生物因子危害程度风险评估程序 (16)
HXYK-P1CW09-2010 良好内务行为规范程序 (18)
HXYK-P1CW10-2010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操作程序 (19)
HXYK-P1CW11-2010 实验材料的安全数据单制定程序 (21)
HXYK-P1CW12-2010 实验室样品采集程序 (22)
HXYK-P1CW13-2010 实验室样品包装和运输程序 (23)
HXYK-P1CW14-2010 实验室样品检测程序 (25)
HXYK-P1CW15-2010 实验室气溶胶污染控制程序 (26)
HXYK-P1CW16-2010 实验室消毒剂的使用和配制程序 (28)
HXYK-P1CW17-2010 实验室消毒操作程序 (30)
HXYK-P1CW18-2010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操作程序 (32)
HXYK-P1CW19-2010 实验室安全计划制定程序 (34)
HXYK-P1CW20-2010 实验室安全检查程序 (36)
HXYK-P1CW21-2010 控制不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工作的程序 (38)
HXYK-P1CW22-2010 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程序 (40)
HXYK-P1CW23-2010 意外事件(故)、职业性疾病控制程序 (41)
附录实验室生物安全记录表格目录 (44)
1 目的
个人防护装备是减少操作人员暴露于气溶胶、喷溅物以及意外接种等危险的一个屏障,是为了实验人员的安全,以保证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及实验室环境不被污染。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服与防护鞋)的质量控制。
3 职责
实验室员织有关人员采购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且严格控制其质量。
4 要求
4.1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
4.1.1口罩:应使用N95型口罩或12-16层棉纱口罩,最好使用防溅口罩,如31860型,如有胡须应刮去,使用应始终保持口罩与脸紧贴。
一次性使用口罩应在使用后4小时丢弃,不能重复使用,不能与他人共同使用。
如口罩遭到分泌物飞溅或弄湿,应严格洗手后,带上清洁手套更换。
4.1.2手套和鞋套:鞋套应为一次性防水鞋套。
手套为一次性乳胶手套,须戴两副,外层手套应根据需要及时更换。
4.2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顺序
4.2.1进入清洁区前穿上普通白大衣和实验室专用鞋。
4.2.2进入清洁区时穿戴一次性口罩、手术帽、一次性隔离衣、两副乳胶手套和两副一次性鞋套。
注意将手套和鞋套分别套在袖口和裤口外。
4.2.3戴N95型口罩、防水鞋套、再戴外层手套。
4.3个人防护用品脱卸顺序
4.3.1完成实验后,在半污染区先用75%乙醇消毒外层手套,然后脱掉外层手套,在脱另一只手套时,手指只能接触手套的里部。
4.3.2着内层手套依次脱掉N95型口罩、防水鞋套及防水隔离服,脱隔离服时,不要接触隔离服的外表面,应从里反脱,保证里面朝外。
将脱掉的物品放入专用消毒袋中就地高压消毒。
4.3.3脱掉外层一次性鞋套,用75%乙醇消毒内层手套。
4.3.4戴着手套脱掉一次性口罩、手术帽、内层鞋套,然后脱掉一次性隔离衣及手套,放入消毒袋高压消毒。
4.3.5用消毒巾擦拭面部,用碘伏彻底消毒双手,并用流水冲洗。
1 目的
制定实验室人员进出的标准操作程序,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BSL-1实验室人员进出程序。
3 职责
实验室工作人员执行本程序的规定。
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监督执行。
4 规程要求
4.1进入程序
4.1.1 实验室人员需将外衣挂在办公室内,避免外衣与工作服混放。
4.1.2 实验室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告知实验室工勤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自己将要达到的位置。
4.1.3 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BSL-1更衣室,从鞋架内取出工作鞋,脱掉自已所穿鞋并放入鞋架内,转向内侧换上工作鞋。
4.1.4 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更衣室,穿上医用白大褂或连体工作服。
按要求戴手套、口罩、鞋套等防护用品。
4.2 退出程序
4.2.1 试验结束后,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室脱掉一次性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装入高压灭菌袋中。
4.2.2实验室工作人员先用用消毒巾擦拭面部,用碘伏或0.5%新洁尔灭消毒双手,再用消毒肥皂洗手,并用流水冲洗。
4.2.3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更衣室脱掉工作鞋,放入内侧鞋柜,转向外侧,从外侧鞋柜中取出自己所穿鞋。
4.2.4实验室工作人员退出实验室,将BSL-1实验室入口门关好,离开实验室。
1 目的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与维护,保证操作人员自身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实验活动有关的人员、场所和设备设施等。
3 职责
3.1生物安全负责人
3.1.1 负责制定有害材料的实验活动规范,维护BSL-1实验室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1.2 维护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保持其现行有效,并不断改进,使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3.1.3 贯彻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方针。
3.1.4 监督实验活动,及时纠正影响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不规范行为。
3.1.5 监督设施设备的规范使用。
3.2 实验室工作人员
3.3.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3.2 试验有关的生物材料不得私自对外宣布、公布和交流,做好对其保护工作。
4 过程要求
4.1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将安全工作行为准则向全体员工宣贯。
4.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该准则,并提出合理的修改、补充建议。
4.3 监督检查
当发现员工有违背实验室的安全行为准则时,应立即进行制止并纠正,如实填写《违反生物安全工作登记表》,视其情节轻重对其批评帮助、警告,情节严重者上报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触犯法律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4 生物安全能力的维护
4.4.l 生物安全负责人应负责对实验室试验资源配置和生物安全能力精心维护,特别要注意防止关键设备挪作它用或不按操作规范使用,并对存在问题的纠正、
改进措施提出要求。
4.4.2 生物安全负责人应充分重视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将该项工作的计划和实施列入年度工作计划。
4.4.3 按计划进行安全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推进生物安全体系运行的水平,始终保持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和适应性。
4.4.4 生物安全负责人应根据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和实验室认可要求,发现运行中存在和潜在的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5 相关记录
5.1 HXYK-P1JL001-2010 知情同意书
5.2 HXYK-P1JL002-2010 实验室操作授权书
5.3 HXYK-P1JL003-2010 违反生物安全工作登记表
5.4 HXYK-P1JL004-2010 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1 目的
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工作人员身体的异常情况。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物安全涉及的所有工作人员。
3 职责
中心领导负责员织每年对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护。
4 过程要求
4.1工作人员在开展实验前接受健康检查,并记录个人健康历史。
4.2 进入实验室的所有人员均需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检查结果记入健康档案存档。
4.3生物安全负责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护,凡高度疲劳者、精神状态不佳、怀孕及哺乳期妇女以及手或身体其他可能暴露部位有伤口等不宜从事高致病性微生物的实验人员,均不得进入BSL-1级实验室工作。
4.4 实验室人员如患病体质下降,或发生与所从事病原因子引发的类似症状时应立即向生物安全负责人报告并送医院进行确诊,根据病情做出该人员是否可以继续在实验室工作的判断。
发病情况和治疗结果应记入健康档案存档。
1 目的
规范实验室人员管理,保证人员上岗和离岗规范有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上岗和离岗。
3 职责
中心主任负责批准实验室人员的上岗和离岗。
4 程序
4.1 上岗
4.1.1 中心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资格审查,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工作认真负责。
4.1.2 上岗前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4.1.3 生物安全负责人员织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关法律法规、生物安全实验室基础知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和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等的培训。
考核合格的人员经中心主任审批后发给上岗证,持证上岗。
4.2离岗
工作人员因实验工作完成、离(退)休、调离、生病或因工作失误造成安全事故等原因离开岗位时,由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员织移交所用实验用耗材、仪器设备、实验记录等,生物安全负责人确认后方可离岗。
5 相关记录
5.1 HXYK-P1JL005-2010 年度人员生物安全培训计划表
5.2 HXYK-P1JL006-2010 实验室员工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记录表
1 目的
规范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与考核程序,提高生物安全意识,确保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及考核。
3 职责
业务管理员负责员织和实施。
业务管理员负责各种培训、考核、奖惩材料的归档。
4 程序
4.1实验室工作人员上岗前的培训
4.1.1 培训对象
准备进入实验室的所有工作人员。
4.1.2 培训目标
实验室本着“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使新上岗人员熟悉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相关法律法规、工作岗位标准操作程序等,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上岗后能够安全有效的开展工作。
4.1.3 培训内容
4.1.3.1 生物安全实验室基础知识。
4.1.3.2 与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关的法律法规。
4.1.3.3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和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4.1.3.4 消防、急救等方面的知识。
4.1.4 培训负责人
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组织培训。
4.1.5 培训方式
4.1.
5.1 邀请专家授课,集中学习。
4.1.
5.2 在岗位技术骨干的指导下,现场考察学习。
4.1.
5.3 指派到同等级(或更高一级)实验室参观学习。
4.1.6 培训计划
对新进工作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及考核。
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提出培训、考核计划,中心主任批准后实施。
4.1.7 考核程序
4.1.7.1 培训必须考核,考核合格后发给上岗证才可上岗工作。
4.1.7.2 考核由业务管理员根据培训计划的要求员织。
4.1.7.3考核不合格者由业务管理员组织再培训,重新考核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
4.1.7.4 培训和考核都须建立培训、考核档案,业务管理员按照实际培训、考核情况认真如实登记,并交档案室妥善保管。
4.2 BSL-1实验室工作人员定期培训考核。
4.2.1培训计划
每12个月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一次生物安全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
生物安全负责人提出培训、考核计划,中心主任批准后实施。
4.2.2培训对象
BSL-1实验室的全体工作人员。
4.2.3 培训内容
4.2.3.1生物安全实验室基础知识。
4.2.3.2与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关的法律法规。
4.2.3.3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和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4.2.3.4消防、急救等方面的知识。
4.2.3.5 新发布有关生物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
4.2.4 培训方式
4.2.4.1邀请专家授课,集中学习。
4.2.4.2 在岗位技术骨干的指导下,现场学习。
4.2.5 考核程序
4.2.
5.1考核由业务管理员根据培训计划的要求员织实施。
4.2.
5.2考核不合格者由业务管理员组织再培训后,重新考核。
4.2.
5.3培训和考核都须建立培训、考核档案,业务管理员按照实际培训、考核情况认真如实登记,并交档案室妥善保管。
4.2.
5.4考培工作计划应阶段性地如实总结,工作计划中的不妥和漏洞,应及时记录,提出整改措施。
5 相关记录
5.1 HXYK-P1JL005-2010 年度人员生物安全培训计划表
5.2 HXYK-P1JL006-2010 实验室员工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记录表
1 目的
建立实验室的门禁卡管理制度,规范人员出入实验室。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
3 职责
生物安全负责人审查批准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的资格,实验室负责人确定门禁卡的权限和发放门禁卡;持卡人持有门禁卡,并负责保管和使用。
4 过程要求
4.1 实验室实行“一人一卡”制。
4.2 门禁卡的申领
生物安全负责人批准后,由实验室负责人按批准的授权范围设置门禁卡权限,业务管理员负责发放和登记。
4.3 门禁卡的使用和保管
4.3.1 业务管理员检测门禁卡的权限是否与批准权限相符。
4.3.2 经检测门禁权限无误的门禁卡发给相应人员。
4.3.3 门禁卡应专人专用,严禁外借。
4.3.4 持卡人妥善保管门禁卡,谨防丢失。
一旦丢失,要立即通知业务管理员取消该卡的进入权限。
4.3.5工作人员离岗时,将门禁卡交业务管理员。
5 相关记录
HXYK-P1JL007-2010 实验室门禁卡申领表
1 目的
为了使操作者正确选择生物安全水平级别,选择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保证在相对安全的水平下开展实验活动或事故处置工作,减少危险性事件的发生。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样本等有关的研究、检测、诊断等活动的危险评估,或者发生生物安全事故后对病原微生物可能给人或环境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
3 职责
3.1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的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危险度评估,对危险度评估结果进行定期检查和修订。
3.2 进行危险评估的人员负责对生物安全危害信息收集和查新,跟踪评估的结果的有效性。
4 过程要求
4.1 实验活动危害评估
4.1.1危害评估的组织实施
当新的实验或研究活动涉及感染性或潜在感染生物因子时,生物安全负责人应组织熟悉相关病原微生物特性、实验设施设备、操作规程及个体防护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按病原微生物的类别、危险度等级、致病性、传播方式、感染途径、在环境中的稳定性、适宜宿主、暴露的潜在后果,实验操作、浓度及含量,操作所致的其他感染途径,动力研究数据、实验室感染报告或临床报告信息、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等评估内容进行恰当、充分的危险评估,并做好评估记录。
4.1.2 评估结果的报告
生物安全负责人将评估形式、参加人员、评估内容、过程和结果以及相关标准操作规程应形成书面报告,报中心领导。
4.1.3 评估报告的审查/审批
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审查危险评估的充分性、合理性、相关标准操作规程的可行性和评估结果,提出审查意见及审查结论,中心主任负责审批;同时按规定要求报主管部门审批。
4.1.4 评估结果的修订
实验室条件满足相应实验活动要求并被批准开展相关工作后,生物安全负责人应持续收集与危险相关的最新资料、信息,适时修订评估结果。
4.2 生物安全事故的危害评估
4.2.1危害评估的组织实施
事故发生后,生物安全负责人在组织事故认定的同时,应组织人员按4.1.1要求的内容进行恰当、充分的评估,并做好评估记录。
4.2.2 评估结果的报告
生物安全负责人将评估形式、参加人员、评估过程、内容和结果以及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形成书面报告,报中心领导。
4.2.3评估报告的审查/审批
危害评估专家组应密切关注事故处理进展,收集与危害相关的最新资料,适时提出科学建议,修订评估结果,必要时修订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方案。
5 相关记录
HXYK-P1JL008-2010 实验室生物危险度评估表
1 目的
确保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实验人员、物品和环境的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应于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
3 职责
进入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严格遵照本管理程序执行。
4 过程要求
4.1入口处贴有醒目的生物危险标志。
4.2非实验室有关人员和物品不得进入。
4.3实验室内不得进食和饮水,或者进行其他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4.4实验室工作人员、外来合作者、进修和学习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及其岗位之前必须经过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
4.5实验过程中,严格按有关操作程序操作,避免气溶胶的产生。
4.6用移液器吸取液体,严禁口吸。
4.7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是经受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
在独立进行工作前还需在中高级实验室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上岗培训,达到合格标准,方可开始工作。
4.8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被告知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并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
4.9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所有制度、规定和操作规程。
4.10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必须留本底血清进行有关的检测,以后定期复检。
如有疫苗必须进行免疫注射。
4.11所有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前必须经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4.12工作前应消毒,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
5 相关记录
5.1 HXYK-P1JL009-2010 不良内务行为登记表
5.2 HXYK-P1JL010-2010 实验室内务监督检查表
1 目的
规范对病原微生物的操作程序,防止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感染、泄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对病原微生物的操作。
3 职责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接触病原微生物材料时均应严格按本程序执行,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进行监督。
4 过程要求
4.1实验人员在进行病原微生物实验操作之前,必须向生物安全负责人报告,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
4.2 在处理、检验和处置病原微生物材料时应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按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实验活动的内容在规定的区域和防护条件下开展工作;4.3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以尽可能降低污染人和周围环境为标准,正确穿着个人防护装备,合理使用防护屏障,预防个人暴露。
4.4 实验室样本的接收按《样本的交接程序》来进行。
若收到的样本包装容器有损坏或泄漏,由穿着个人防护装备的专业人员在生物安全柜内开启样本以防止漏出或产生气溶胶。
如果污染严重或认为样本有不可接受的损坏,则将样本安全地销毁而勿开启。
4.5 禁止用嘴吹吸移液。
4.6 实验室工作人员经过安全操作尖利器具及其装置的培训。
4.7实验室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尽量使用替代品。
禁止用手对任何利器进行直接操作或从注射器上移去针头。
4.8 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等利器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扎容器中。
尖利物容器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置换。
4.9 所有样本、培养物和废弃物都被假定含有传染性生物因子,以安全方式处理和处置。
4.10 所有潜在传染性或毒性的质量控制和参考物质在存放、处理和使用时应按未知风险的样本对待。
4.11 实验室内操作全过程穿戴个人防护服或工作服。
4.12 在生物安全柜内或生物隔离器内操作实验动物,穿戴耐抓咬、防水的个人防护服和手套;戴适当的面部、眼部防护装置。
4.13 摘除手套后彻底洗手消毒。
5 相关记录
HXYK-P1JL003-2010 违反生物安全工作登记表
1 目的
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获得所有使用材料的安全数据单,并使实验室人员能在工作中正确应用。
2 适用范围
实验室所有与安全相关的材料。
3 职责
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保证实验室所用材料安全数据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督促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学习和了解实验室所使用材料安全数据单中的所有内容,并正确运用。
4 程序
4.1由生物安全负责人猪织人员制定使用材料的安全数据单;保证实验室所有使用材料安全数据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4.2实验室应对防护用品、危险材料建立清单,详细记录有关参数,以保证安全;
4.3 当实验室拟使用新的实验材料之前,检验负责人会同相关人员对拟使用材料及材料供应商进行评价,保存评价记录和允许使用的供应商名单,交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批准后发布实施;
4.4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向工作人员分发最新的使用材料安全数据单。
4.5实验人员将安全数据单放置随手可及的地方,以方便查阅,并保证正确使用和处置危险材料。
1 目的
为保障检测实验的顺利进行,规范采样程序,防止病原微生物在采样过程中产生污染。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检测样品的采集。
3 职责
3.1 采集检测样品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扩散,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处理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3.2 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操作,不可擅自做出超出本规程的操作,所有实验人员对所从事的工作负相应的责任。
4 采样条件
4.1具有采集、处理样品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设备;
4.1 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4.1 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扩散的措施;
4.1具有保证检测样品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5 操作规范
5.1重大动物疫病没有允许禁止采样,怀疑炭疽时首先采耳尖血涂片检查,确诊后禁止剖检。
5.2健康采样时遵守出入场(户)的隔离消毒措施,出入养殖场必须更换隔离衣和手套并做好胶靴消毒。
5.3尽可能使用物理限制设备保定动物。
5.4做好采样器械的消毒,避免样品的交叉污染。
5.5对动物进行保定,做好人员防护,防止出现针刺伤风险。
5.6注射用针头、刀片一旦使用完毕,必须立即投入尖锐物品箱内以待处理。
5.7病死动物要在隔离区(下铺塑料布)或实验室剖检、采样,采样后的动物尸体、废弃物等进行烧毁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5.8采样结束,采样人员需更衣消毒,对采样的环境进行清浩消毒。
1 目的
维护检测样品的质量,防止病原的泄漏和扩散,保障样品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测样品的包装和运送。
3 职责
3.1 操作者必须严格按照本程序操作,不可擅自做出超出本程序的操作,所有实验人员对所从事的工作负相应的责任。
3.2 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对样品包装、运输负有监督和管理职责,并监督检查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程序和行为。
4 过程要求
拟运输的样品,要求严密包装,外表加以消毒、编号、登记后,贴上“生物危险”标识,并严防标识脱落。
样品必须经三层包装。
4.1 样品的包装
4.1.1 内包装
4.1.1.1 主容器必须不透水、防泄漏,保证完全密封。
4.1.1.2 辅助包装必须结实、不透水和防泄漏。
4.1.1.3在主容器和辅助包装之间必须填充吸附材料。
吸附材料必须充足,能够吸收所有的内装物。
多个主容器装入一个辅助包装时,必须将它们分别包装。
4.1.1.4 主容器的表面贴上标签,注明样品类别、编号、名称、数量等信息。
4.1.1.5 相关文件,例如样本数量表格、危险性声明、信件、样本鉴定资料、发送者和接收者的信息等应当放入一个防水袋中,并贴在辅助包装的外面。
4.1.2 外包装
4.1.2.1 外包装的强度应当充分满足样品对于容器、重量及预期使用方式的要求。
4.1.2.2 外包装应当印上生物危险标识并标注“高致病性动物疫病病原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