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专项训练(带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专项训练
单选题
1、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遗传病可能存在多种遗传方式
B.若Ⅰ-2为纯合子,则Ⅲ-3是杂合子
C.若Ⅲ-2为纯合子,可推测Ⅱ-5为杂合子
D.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其患病的概率为1/2
答案:C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A、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
B、若Ⅰ-2为纯合子,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Ⅲ-3是杂合子,B正确;
C、若Ⅲ-2为纯合子,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无法推测Ⅱ-5为杂合子,C错误;
D、假设该病由Aa基因控制,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2为aa,Ⅱ-3为Aa,再生一个孩子,其患病的概率为1/2;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2为Aa和Ⅱ-3aa,再生一个孩子,其患病的概率为1/2,D正确。

故选C。

2、如图表示某一昆虫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A.基因 A、a 与B、b 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 2 种精细胞
C.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 ABC 或 abc
D.该个体与另一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交配,后代基因型比例为 9:3:3:1
答案:B
分析:图中细胞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由于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4个精子,两种精子。

A、基因 A、a 与
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只有2种,即ABC和abc或ABc和abC,B正确;
C、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AaBbCc,C错误;
D、不考虑交叉互换,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C:abc:ABc:abC,其自交后代基因型有9种,比例为1:2:2:1:4:1:2:2:1,D错误。

小提示:关键:一是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2种)与一个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2n种)的区别;二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

3、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

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 B X b×X b Y
B.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 B X B×X b Y
C.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 B X b×X B Y
D.若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 B X b×X B Y
答案:D
分析:分析题文: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
配子致死,即自然界中不存在X b X b的个体。

A、如果亲本基因型为X B X B×X b Y,母本只能产生X B的配子,父本产生的X b致死,因此只能产生含Y染色体的配子,后代全为X B Y,宽叶雄株,A错误;
B、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雄性亲本产生Y和X的两种配子,又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Y,后代的雄性植株全是宽叶,雌性亲本只产生一种X B的配子,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X B,B错误;
C、若后代全为雄株,雄性亲本只产生Y的配子,又由题意可知,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X b Y,后代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说明雌性亲本产生两种配子,基因型分别是X B、X b,因此雌性亲本
的基因型是X B X b,C错误;
D、若后代性别比为1:1,说明没有雄配子致死现象,所以父本应该是X B Y,且雌性后代全部是宽叶;而后代
中宽叶个体占3/4,说明有窄叶后代,则母本的基因型为X B X b,D正确。

故选D。

4、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X c Y.下图甲、乙是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和相关基因的简图,图乙所示细胞是图甲所示细胞的子细胞。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发生了交叉互换B.甲细胞的中央位置出现细胞板
C.乙是精细胞D.甲会产生基因型为abY的精细胞
答案:B
分析:题图分析,甲图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而且表现为细胞质均等分开,故该细胞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乙图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一个染色体中含一个DNA分子,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为精细胞。

A、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
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可知该细胞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A正确;
B、甲细胞是某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细胞中不会出现细胞板,B错误;
C、由分析可知,乙是精细胞,C正确;
D、甲会产生四种精细胞,基因型分别为ABX c、aBX c、AbY、abY,故甲细胞可产生基因型为abY的精细胞,D
正确。

故选B。

5、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B.cn与cl是非等位基因,这两个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C.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能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答案:B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
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
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图中的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基因。

A、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产生了两个遗传因子组成一样的子细胞,因此,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两极的基因都是一样的,所以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A正确;
B、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是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此,这两个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B错误;
C、有丝分裂中期的特点就是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故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正确;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w基因和v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能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

故选B。

6、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H(h)、R(r)表示两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B.基因突变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同时出现H、h基因
C.细胞正常分裂,含有HhRr基因组成的细胞可能是极体
D.该细胞最终形成含有Hr基因的卵细胞的概率为1
答案:C
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且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发生了互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A、图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A错误;
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同时出现H、h基因,B错误;
C、细胞正常分裂,若次级卵母细胞基因型为Hhrr,则极体基因型为HhRr,C正确;
D、若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为HhRr,则该细胞最终形成含有Hr基因的卵细胞的概率为1/4,;若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为Hhrr,则该细胞最终形成含有Hr基因的卵细胞的概率为1/2,D错误。

故选C。

7、某雌性动物体内,某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的两个时期模式图如下,a、b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细胞分别处于中期Ⅱ、末期Ⅱ
B.由图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片段交换
C.若甲细胞继续分裂,将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D.若乙是卵细胞,则甲是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D
分析:分析图甲:图甲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分析图乙:图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图中显示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

细胞甲中的a号染色体和细胞2中的b号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因此细胞2是来自另一个次级性母细胞。

A、由分析可知,甲、乙细胞分别处于中期Ⅱ、末期Ⅱ,A正确;
B、图说明分裂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即发生过基因重组,B正确;
C、交叉互换后会导致一条染色体相同位置可能是等位基因,因此甲细胞若继续分裂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C正确;
D、若两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根据两细胞中染色体颜色可知,如图乙是卵细胞,则图甲是第一极体,
D错误。

故选D。

小提示:
8、亨廷顿舞蹈症(HD)患者是由于致病基因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CAG)发生多次重复所致。

基因传给后代时,重复的次数会发生变化。

某HD家系图(图1)及每个个体CAG重复序列扩增后,电泳结果如图2。

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判断出HD一定不是伴Y染色体的遗传病
B.若HD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则只能是显性遗传病
C.患者减数分裂过程中CAG序列的重复次数可能增加
D.可据图推断,发病早晚与CAG重复次数的多少有关
答案:B
分析:1 .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

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2)诱发因素可分为:
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没有以上因素的影响,细胞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只是发生频率比较低,这些因素只是提高了突变频率而已。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4)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 .从系谱图中看出父亲得病,但有女儿未得病,所以该病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女患者,也不是Y染色体遗传病。

A、从系谱图中看出父亲得病,但有女儿未得病,所以该病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女患者,也不是Y染色体遗传病,A正确;
B、从系谱图中看出父亲得病,但有女儿未得病,若HD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则只能是隐性性遗传病,B错误;
C、Ⅱ-1 .Ⅱ-3 .Ⅱ-4 .Ⅱ-5是Ⅰ-1的孩子,所以推测在Ⅰ-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H基因中CAG的重复次数会增加,C正确;
D、Ⅱ-1暂未发病,Ⅱ-3 .Ⅱ-4 .Ⅱ-5发病且重复次数多,可推断,发病早晚与CAG重复次数的多少有关,D正确;
故选B。

多选题
9、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羽色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等位基因B/b仅位于Z染色体上。

基因D能抑制色素的合成,当基因D存在时表现为非芦花,基因d没有此效应。

两只纯合的非芦花鸡交配,F1全为非芦花鸡。

F1的雄雄鸡自由交配,F2中芦花鸡占3/16(不考虑突变)。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题中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非芦花鸡的基因型为ddZ b Z b、DDZ B W
C.F2的芦花鸡中的雄性:雌性=1:2
D.F1中雌雄非芦花鸡共产生6种基因型的配子
答案:BC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雌鸡的染色体为ZW,雄鸡的染色体为ZZ,题中F1全为非芦花鸡,且F1的雌雄鸡自由交配后代中出现芦花鸡,可推断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

故芦花鸡的基因型
为ddZ B Z-和ddZ B W。

A、分析题意可知,B/b仅位于Z染色体上,而D和d位于常染色体,故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若亲本非芦花鸡的基因型为DDZ B Z B、ddZ b W,F1全为非芦花鸡,基因型为DdZ B W、DdZ B Z b,可推后代芦花鸡的比例为1/4×(1/4+1/2)=3/16符合题意;若亲本非芦花鸡的基因型为DDZ B W、ddZ b Z b,则F1全为非芦花鸡,基因型为DdZ B Z b、DdZ b W,可推后代芦花鸡的比例为1/4×(1/4+1/4)=1/8,与题意不符,B错误;
C、F2的芦花鸡中,基因型有ddZ B Z B、ddZ B Z b和ddZ B W,各个基因型所占比例均为1/16,故芦花鸡中的雌雄比
例为雄鸡:雌鸡=2:1,C错误;
D、结合B分析可知,F1全为非芦花鸡,基因型为DdZ B W、DdZ B Z b,共产生6种基因型的配子,D正确。

故选BC。

10、下图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Ee的二倍体哺乳动物体内细胞某个分裂时期,数字和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此图表示减数分裂Ⅰ前期,图中有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4个核DNA
B.复制前对全部DNA进行3H标记,经普通培养分裂一次产生的子代细胞均含放射性
C.A和a互为等位基因,5和3互为非等位基因,a和B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D.若6为e基因,则此e可能是由于交叉互换形成,正常配子中不会同时出现两个E
答案:ABD
分析:1 .等位基因: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2 .非等位基因: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有两种类型: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在遗传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若此图表示减数分裂Ⅰ前期,图中所示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且配对形成1个四分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单体上有1个DNA,共有4个核DNA,A正确;
B、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子代DNA是由一条母链(含有3H,有放射性)和一条子链(新合成的,没有放射性)组成,因此被3H标记的DNA,经普通培养分裂一次产生的子代细胞的DNA均含有放射性,B正确;
C、A和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互为等位基因;5和3位于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互为非等位基因;a和B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遗传上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错误;
D、若6为e基因,则此e可能是由于交叉互换形成;由于减数分裂的特点,形成的每个配子中都只含有图示中四条染色体单体中的一条,所以正常配子中不会同时出现两个E,D正确。

故选ABD。

11、某果蝇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控制眼色色素形成的途径如图所示。

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所得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F1紫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X B X b
C.F2中紫眼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子代中B基因的频率为1/3
D.F2中红眼雌雄果蝇相互杂交,后代不会出现紫眼果蝇
答案:ABC
分析:红眼雌性亲本含有A基因不含有B基因,白眼雄性亲本不含有A基因,又F1紫眼雌蝇同时含有A和B 基因,则白眼雄性亲本含有B基因,根据F1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结合题意叙述,两个纯系亲本杂交,所得F1中雌雄个体再相互交配得F2,推断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aaX B Y、AAX b X b,F1代中会出现紫眼雌果蝇AaX B X b、红眼雄果蝇AaX b Y,F2中紫眼:红眼:白眼=3:3:2。

A、红眼雌性亲本含有A基因不含有B基因,白眼雄性亲本不含有A基因,又F1紫眼雌蝇同时含有A和B基因,则白眼雄性亲本含有B基因,根据F1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推断等位基因
B、b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aaX B Y、AAX b X b,A错误;
B、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得出F1中紫眼的基因型是AaX B X b,B错误;
C、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3AAX B X b、2/3AaX B X b,紫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1/3AAX B Y、2/3AaX B Y,它们之间自由交配,只考虑B、b基因,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 B X B:X B X b:X B Y:X b Y=1:1:1:1,子代中B基因频率为(2+1+1)÷(2+2+1+1)=2/3,C错误;
D、F2中红眼果蝇一定不含B基因,因此雌雄果蝇相互杂交,后代不会出现紫眼果蝇,D正确。

故选ABC。

12、下图是一种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隐性遗传病,Ⅱ-4是纯合子
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儿子可能患病
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女儿会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可能低于女性人群中的
答案:CD
分析: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女患子必患。

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父患女必患。

A、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由于致病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且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则4号患病,所有儿子都应该患病,与图示6个体正常不符,因此该病不可能是隐性遗传病,该病应为伴X显性遗传病,A
错误;
B、根据A项分析可知,该病应为伴X显性遗传病,Ⅲ-7表现正常,不含致病基因,与正常男性结婚,儿子不可能患病,B错误;
C、Ⅲ-8患病,与正常女性结婚,Ⅲ-8的致病基因会传给女儿,女儿会患病,C正确;
D、根据A项分析可知,该病应为伴X显性遗传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低于女性人群中,D正确。

故选CD。

13、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Ⅰ2 不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为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III1 甲病的致病基因来自 I 代中 1 号个体
C.若 III3 与 III4 近亲结婚,生育患乙遗传病孩子的概率为 1/6
D.III5 与一正常男性结婚,遗传咨询分析胎儿是否患乙病需进行基因检测
答案:ACD
分析:据图分析,Ⅰ1和Ⅰ2均不患甲病,却生出了患甲病的儿子Ⅱ1,因此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知Ⅰ2不携带
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因此甲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3和Ⅰ4均不患乙病,却生出了患乙病的女儿Ⅱ3,
因此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由分析可知,甲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根据伴X遗传病交叉遗传的特点可知,III1甲病的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Ⅱ2,进而来自I代中3个体,即Ⅰ3,B错误;
C、若甲病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的致病基因用B/b表示,则III3的基因型为(1/3BB、2/3Bb)X A X a,III4
的基因型为BbX A Y,则III3与III4结婚,生育患乙遗传病孩子的概率为2/3×1/4=1/6,患病的几率较大,因此我
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C正确;
D、III5的基因型为Bb,该女子与一正常男性结婚,她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分析胎儿是否患乙病,由
于III5为乙病基因携带者,而且乙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无关,也不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因此需要分
析胎儿的基因型,因此需要做基因检测,D正确。

故选ACD。

填空题
14、染色体的变化:与精子形成过程____。

(“相同”或“不同”)
答案:相同
解析:略
15、受精作用是_____、____的过程。

答案: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
解析:略
16、下图是红绿色盲遗传图解
图中“□”表示_____、“○”表示_____,■表示_____、●表示_____。

图中罗马数字(Ⅰ、Ⅱ等)代表_____;图
中阿拉伯数字(1 .2等)代表_____;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_____。

答案:正常男性正常女性患病男性患病女性世代数各世代的个体伴X隐性遗传解析: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