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推断题技巧大全(附推断题解题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推断题技巧⼤全(附推断题解题策略)化学推断是决定考试⾼低分的重要分⽔岭,可谓是“成也推断,败也推断”。
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化学推断⾥的套路真的是太深了!明明就那么⼏个物质、⼏种元素,
说话的⽅式能不能简单点?!
可是说到底没办法,推断题套路不深,岂不⼈⼈都是⼤神了?!真相总是要⼀层层去揭开的!
其实,不怕推断题套路深,就怕你不敢往前钻。
只要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考试时找准突破⼝,
将明显条件与隐含条件相结合,运⽤合理的⽅法就能正确推断。
01以物质的特征颜⾊⼊⼿
02以物质的⽤途为突破⼝
我们学习知识的⽬的最终还是为了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纲注重知识的运⽤,在学习中
应对物质的⽤途加以重视。
03以物质的特征组成元素⼊⼿
物质的特征组成其实就是⼀个⾮常隐含的条件。
很多同学平时学习中记忆得都⽐较死,常常想
不到这⼀隐含层⾯,应多加注意。
04以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反应特性
0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
06以物质的俗名⼊⼿
究竟如何才能轻松解答这⼀类型的题呢?
⼀、推断题解题思路与步骤
解答推断题犹如公安⼈员断案, 以蛛丝马迹为突破⼝, 然后顺藤摸⽠、缜密分析, 最终推导出结论。
其基本解题思路见图1。
具体解题步骤为:“读、思、找、答”, 即阅读原题、建⽴思路、寻找突破、规范答题。
(1) 阅读原题是解题的前提。
通阅全题才能理解题意, 统领⼤局, 读题时做到“三看”:看清题设条件,看清题中所讲的化学过程, 看清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建⽴思路是解题的基础。
在剖析原题的基础上进⼀步明晰关键词的含义, 对复杂现象与众多事实精⼼缕析、综合时, 注意做到“三想”:想可能涉及的化学原理和相关概念, 想题⽬所考查的内容, 想已知条件与欲求问题的关系。
(3) 寻找突破是解题的关键。
找出明显条件, 挖掘隐含条件, 找准破题“题眼”, 即分析题中最显眼的特殊环节, 以此作为“突破⼝”。
中考化学推断题中的突破⼝, 往往是熟悉物质的基本性质及特殊信息, ⽐如物质的颜⾊、俗称和⽤途、特征组成、特殊条件和现象、特殊反应、常见的相互转化的关系、三⾓关系 (如碳三⾓、氧三⾓、钙三⾓、铜三⾓) 等。
(4) 规范答题是得分的保证。
抓住寻找到的突破⼝, 将明显条件与隐含条件相结合, 联系已有的知识, 运⽤合理的⽅法 (如顺推法、逆推法、剥离法、分层法、组合法、穷举法……) , 顺藤摸⽠, 合理推理, 再将初步导出的结论代⼊原题中验证, 若“路”通则成功, 最后注意规范书写严谨表达。
⼆、常见推断题类型及解法
1. 叙述式推断题——顺推法
该推断题多以⽂字叙述的⽅式呈现, 如给出具体的物质范围来确定其中的成分, 这类题的题眼常隐藏于题⼲中, 思考时必须“咬⽂嚼字”, 审析题⽬描述的每⼀步现象可以推出哪些结论。
解题时可采⽤顺推法, 此法常以题⾸作为题眼, 依照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逐步深⼊, 直⾄顺利推断。
例1⼀包⽩⾊粉末, 可能有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钾、氯化铁、氢氧化钡中的⼀种或⼏种。
⼩红同学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 (1) 取少量⽩⾊粉末于⾜量的⽔中, 振荡并静置后, 上层清液为⽆⾊, 同时得到⽩⾊沉淀。
(2) 过滤, 加⾜量稀盐酸于⽩⾊沉淀中, 沉淀完全溶解, 并产⽣⽓泡。
请推断该粉末中⼀定含有、不含有及可能含有的物质。
顺利解答这类题的突破⼝是抓住特征现象, 如溶液的特殊颜⾊、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实验的特征现象等, 进⽽推导出物质⼀定存在或⼀定不存在的判断, 最后再返题验证, 直⾄得出正确结论。
2. 框图型推断题——逆推法
与叙述式推断题相⽐, 框图型分成两⽀或多⽀框图, 具有框图简洁、结构紧凑、⽂字简练、综合性与开放性强、信息含量⼤且隐蔽等特点。
此类题型侧重于考查学⽣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提炼信息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解答此类题型可采⽤逆推法, 即抓住题⼲中⽂本信息、框图中图像信息、问题中补充信息, 以题⽬所给的结论、最终的产物为思维的起点, 从题尾⼊⼿根据题意依次反向逆推, 从⽽得出最终的答案。
例2根据图2物质的转化关系, 回答:
问题⼀:若E、F皆为蓝⾊, 则C物质的化学式;若B是⽔, 则A的化学式;若B是酸溶液, 且A不溶于⽔,则A的化学式, 以及A与B反应的化学⽅程式。
问题⼆:若E为棕黄⾊, F为红褐⾊, 则C的化学式;若B是⽔, 则A的化学式;若B是酸溶液, 且A不溶于⽔, 则A的化学式, 以及A与B反应的化学⽅程式。
此题应从结论中的不溶于⽔的蓝⾊的碱和不溶于⽔的红褐⾊碱开始推理, 同时结合另⼀结论“加⼊
钡离⼦后有不溶于酸的⽩⾊沉淀”逆向联想, 通过“倒着想”或“反其道⽽思之”的逆向思维来解决问题。
这种思维⽅法往往⽐正向思维来得更简便更巧妙。
3. 表格型推断题——穷举法
该类试题特点是所有物质的名称都已知, 通过表格形式呈现出相互之间反应的实验现象, 然后要求学⽣推断出分别对应的物质。
通俗地说就是题⽬已知所有的萝⼘和所有的坑, 却不知道哪个萝⼘对应在哪个坑, 通过列表分析让学⽣对号⼊座。
解题时可采⽤穷举法 (枚举法) , 根据题⽬所给的部分条件先确定答案的⼤致范围, 然后对所有可能的情况逐个进⾏验证, 直⾄全部验证完毕。
例3现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液体, 它们分别是稀HCl、BaCl2溶液、KNO3溶液、Na2CO3溶液中的⼀种, 为鉴别出各物质, 分别取样两两混合, 实验结果如表1所⽰ (“↑”表⽰有⽓体⽣成, “↓”表⽰有沉淀⽣成, “-”表⽰⽆明显现象或不反应) 。
回答:C中溶质的化学式, A和B反应、B和D反应的化学⽅程式及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解决此类问题就要⽤到穷举法, 把已知的物质两两混合, 现象全都列举出来, 再与题⽬信息对⽐,问题就迎刃⽽解。
-END-
[声明:本⽂来源⾃⽹络由冲刺初中⽣(chongciczs)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