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保靖县宝卷方言俗语词举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amples of Folk Words in Baojuan Dialect of Baojing County in Western Hunan
LIU Xiao ⁃rong ,CHEN Xiang ⁃hong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Huaihua University ,Huaihua ,Hunan 418000)
Abstract :Baojuan is a kind of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with rhyme and dispersion ,which originated from Buddhist folklore in
Tang Dynasty.Baojuan in Baojing County in western Hunan ,is a cultural heritage that has not yet been fully excavated and sorted out in Chinese folk literature.There are abundant dialects and proverbs.Based on the standard of “words that are popular in spoken
language in Baojing dialect at present ”,this paper makes a phonetic and semantic analysis of 19groups of colloquial words recorded in Baojing Baojuan dialect.
Key words :Baojing county ;
Baojuan ;
dialect ;
interpretation
湘西保靖县宝卷方言俗语词举隅①
刘晓蓉,
陈湘红
(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怀化418000)
摘
要:宝卷是一种韵散结合的民间文艺的讲唱底本,源于唐朝佛教俗讲。
湘西保靖县宝卷是中国民间文献中
尚未充分发掘、整理的一宗文化遗产,方言俗语词丰富。
以“目前在保靖方言中流行于口语中的词”为标准,对保靖宝卷所录方言中的19组俗语词进行语音、词义解析。
关键词:保靖县;宝卷;
俗语词;
释义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9)03-0100-05
收稿日期:2019-03-08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武陵山区宝卷搜集与整理”(XSP18YBC154)。
作者简介:刘晓蓉,1976年生,女,湖南保靖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
陈湘红,1979年生,女,湖南浏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韵学。
宝卷渊源于唐朝佛教的俗讲,兴盛于明清时期,是跟变文较为相似的一种韵散结合的宗教讲唱底本[1]5。
保靖县宝卷(以下简称“保卷”)长期以来为民间“道士先生”②在丧仪及祭祀中演说,借助民间宗教的特殊性得以延续下来。
保卷多为浅近的文言,兼收并蓄俚俗语,是我国众多文献中不可或缺的宝库之一。
保卷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宝卷同宗同源,已经在湘西这块神秘的地方存活了几百年,在民众文化生活中占据过重要位置,是当地民众精神信仰、社会生活及伦理观念的真实映射。
这些宝卷绝大部分为抄本,较少刊刻本,其中蕴含着大量珍贵的地方民俗语言文字资料。
笔者曾在拙作《湘西保靖宝卷抄本的研究价值》中认为:“保卷(保靖宝卷的简称)语言浅近,多方言俗语,抄本中保留了大量俗字,对我们研究明清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方言、文字变化提供了第一手宝贵材料,不但有助于汉字的进
一步整理及规范,而且有助于我们建立完整的汉语言文字学体系。
”[2]
一、保靖方言及俗语词概述
保靖县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其建县较早,历史悠久。
《里耶秦简〔壹〕》载有“迁陵廿五年为县,属洞庭郡”[3]27。
清雍正七年(1729年)建立保靖县,迁陵镇为县衙所在地,相沿至今。
该县居住民族以土家、苗族、汉族为主,在保靖县城镇及农村的大部分地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汉语。
汉语是各民族交往时使用的族际语。
保靖方言作为湘西方言的一个分支,是西南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湘语的分区(稿)》,保靖方言属于“吉溆片区”,主要特点为:“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平声读不送气浊音,仄声读不送气清音。
”[4]27其声母包括p 、p h 、m 、f 、t 、t h 、n 、ʦ、
ʦh 、s 、ɹ、ʨ、ʨh 、ɕ、k 、k h 、x 、ᵑ、∅,计19个。
第38卷第3期2019年3月
怀化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
Vol.38.No.3Mar.2019
韵母有ɿ、i、u、ɯ、ɑ、iɑ、uɑ、ya、o、io、ɣ、ie、uɣ、ye、ai、uai、ei、uei、ɑu、iɑu、ou、iou、an、uan、ien、yen、ən、uən、in、yǐn、ɑᵑ、iɑᵑ、uɑᵑ、oᵑ、ioᵑ,计35个。
保靖方言调类与普通话差不多,只是调值不同,分别是阴平44调、阳平13调、上声213调、去声53调[5]1033。
俗语,古人称之为“俗语”“俗言”“俚语”“俚言”“直语”“恒言”“迩言”“迩谈”“乡语”“乡谈”等,包括民间流行的通俗词语、言语、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等。
近代学者多称之为“俗语”“习语”“口语词”“俗语词”等。
关于“俗语词”的定义,学者们多有论述,朱庆之先生认为:“口语词和俗语词本是两个互有区别的概念:口语词是相对于书面语词而言的,主要是指只用于日常口语(包括方言)而不用于书面语的那些词;俗语词是相对于雅语(文雅的)而言的,主要指口语中那些粗俗鄙俚难登大雅之堂的词。
”[6]58郭在贻先生认为:“俗语词,包括方言词和口头语词(方言词有时也就是口头语词,二者不宜截然分开)。
”[7]19王云路先生则认为:“汉语俗语词是各时代各社会流行于口语中的新产生的,或虽早有其词但意义已发生变化的词。
”[8]63
综上可知,各家均认为俗语词本质上是口语词。
据此,本文以“目前在保靖方言中流行于口语中的词”为标准,对保靖宝卷所录方言中的19组俗语词进行共时和历时的词义解析。
本文释义体例,首先出示该俗语词所属宝卷及页码和行数,以便于阅读者查找;其次,为了了解保卷俗语词词义,尽量展示其所在上下文;其后用国际音标标注每个俗语词的保靖方言音读;接着进行详细释义;最后列举历史文献有关该词的引用情况,若无记载,则以田野调查所得当地常用之俗语来举例。
二、保靖宝卷方言俗语词例释
1.亲朋乡老
见吕洞龙清玄藏《道门散花科》,第25页,第1行:亲朋乡老同齐散,各戴仙花转回程。
该词为“亲戚朋友,父老乡亲”的合称。
音读为ʨh in44poᵑ24ɕh iaᵑ53lao24。
亲朋,指亲戚朋友。
产生较早,在汉语方言区广泛使用。
如《晋书·谢安传》:“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
”杜甫《登岳阳楼》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乡老,一指地官之属。
掌六乡教化,每二乡由三公一人兼任。
在朝谓之“三公”,在乡谓之“乡老”。
如《周礼·地官·序官》:“乡老,二乡则公一人。
”郑玄注:“老,敬称也。
王置六乡,则公有三人也。
三公者,内与王论道,中参六官之事,外与六乡之教,其要为民,是以属之乡焉。
”一说,乡老为致仕之尊官,或乡党重望,故尊之曰公,非朝廷公卿。
既无职掌,其人亦不必备惇
(参阅李《群经识小·乡老乡大夫》)。
指乡里年高德劭的人。
卢纶《送菊潭王明府》诗:“唯应理农后,乡老贺君闲。
”马建忠《上李相伯言出洋工课书》曰:“罪名定于乡老,酷吏无所舞其文。
”
因乡老有尊称、乡党重望等意,故当地谓父老乡亲为“乡老”。
如:老王家今儿接媳妇,亲朋乡老都来了,闹热得很。
2.闹河
见普戎张道灵藏《佛门三返灵山科》,第75页,第二行:下药闹河,毒死鱼鳝虾蟹。
闹河,谓向河中投毒药,将鱼虾毒死。
读若l ao13huo13。
闹,在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及西南官话里都有“中毒、毒死”之意。
如云南玉溪:买点药来闹耗子。
但读音与保靖方言稍异,读作nao213。
西南官话谓“毒药或麻醉药”为“闹药”[9]3596。
在保靖方言里,若向溪流里投放毒药,将鱼虾毒死,则叫“闹溪”,又或曰“闹沟”,音为lao13ʨh i44、lao13kə53。
“闹”均为前鼻音[10]967。
作为西南官话分支的保靖方言,有以“闹”为词根组成的各种方言词:闹热(谓热闹)、闹油(将生的油加热弄熟)、闹两下(将菜或饭在锅里稍微翻炒加热)、闹人(谓东西给人感觉太油腻)。
如:今儿天赶场称了几斤猪板油,晚上好闹油。
3.屋檐水落在现泥坑
见清水坪邓付轮藏《绕棺报恩科》,第9页,第4行:“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滴在现泥坑。
”
因为屋檐水总是滴落在同一个位置,天长日久从而形成一个泥水坑。
该句在保靖方言区域常做贬义,暗含父母若对自己父母谩骂、不孝顺或不赡养,其后在自己子女辈受到同样的待遇。
如某人现在对
刘晓蓉,陈湘红:湘西保靖县宝卷方言俗语词举隅
第38卷第3期·101·
其父母好不好,他的子女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今天你是子女的榜样,你的子女以后也会这样对你。
当地方言常道:“真是现世报,她原来对婆婆极不孝顺,常时辱骂,如今屋檐水落现水窝,哎呀,现世报了,她媳妇昨天差点把她赶出去了。
”
该句还可说成:屋檐水滴在现水窝、屋檐水滴现窝窝儿、屋檐水落现水窝,或屋檐水落现窝窝儿。
北方甘肃天水有类似的俗语——
—滴檐水滴的原窝窝。
这句是说一个人如果有什么没有做好,或者有什么事做得没有进展,以及原地不动没有发展,就会说:“你娃咋弄啥哩,就是个滴檐水滴的原窝窝没。
”这句常表示一个人没有闯劲,死气沉沉,似乎就像那滴檐水一样滴在原窝窝里,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死守着所谓的固有模式,不寻求突破,不思进取。
天水的这句俗语与保靖的“屋檐水滴在现水窝”虽然表达方式相似,但两者暗喻有别。
4.淘尽神
清水坪邓付轮藏《绕棺报恩科》,第9页,第6行:生你养你淘尽神,为人切莫负亲恩。
淘尽神,即“耗尽了精神”,是对“淘神”一词程度的加深。
淘神,该词与普通话“劳神”义同,谓耗费精神。
读若tao13sə53。
中原官话、西南官话及江淮官话都有“淘神”一词,如巴金《小人小事·猪与鸡》:“唉!若不是因为生活艰难,哪个愿意淘神喂鸡儿?”
5.达早
清水坪邓付轮藏《绕棺报恩科》第13页,第6行:孝顺父母达早孝,不要今天推明天。
意为“趁早”。
音读为ta13tsau53。
西南官话里有“打早”一词,做动词,谓趁早、提前。
如贵州兴义:打早些走[9]1017。
读若ta51tsau51。
保靖方言里也有“打早”一词,跟兴义读音ta51tsau51同,但表示“清早”之意。
如:他今天一打早就进山砍柴去了。
虽然“达早”与“打早”在保靖方言里都有“早”意,但“ta”的调值不同。
“达早”当为保靖方言所独有者。
如:天快黑了,要赶回去阿是(笔者按:阿是,保靖方言“还是”)达早走,莫耽搁了。
7.脑壳疒因
清水坪邓付轮藏《绕棺报恩科》第16页,第5行:有时吃饭要呕吐,有时头闷脑壳疒因。
保靖方言谓“头晕”为“脑壳晕”。
如:我今天有点儿脑壳晕,不想吃早饭。
因该词读若lao53k̒œ13 yin44。
故抄手将“晕”替换为“疒因”。
疒因,应为一种病,但字书不载。
脑壳,谓头。
几大方言区均载此方言,如东北官话、北京官话、中原官话、西南官话等。
但读音各异。
如反映湘西永顺王村生活的《芙蓉镇》第三章六:“扑通一声先跪下,低垂下~。
”读如lao53k̒œ13。
保靖方言谓“洗头发”为“洗脑壳”。
这是用“脑壳”代替“头发”意。
8.脚火巴手软
清水坪邓付轮藏《绕棺报恩科》第十七页,第7行:四月怀胎在娘身,脚火巴手软路难行。
该句在保靖方言中谓脚手无力。
音读为ʨyo13p h a44səu53zuan53。
火巴,《汉语大字典》释:表示食物熟透而软(页2194)。
读作p h a55。
西南官话里“指食物熟透而柔软、身体发软无力、软弱”等,都写作“火巴”。
全国有名的四川方言,形容怕老婆的人为“火巴耳朵”[11]503。
另,保靖方言中除了用p h a44表达“熟、软”意外,还用此字表示“烫”,但读音为“pa44”。
如涂乍彭性灵藏《佛门取经科》第9页载:火焰山,火巴得他,皮焦肉烂。
保靖方言形容一杯水好烫,不小心喝下去将嘴巴烫起泡了,常云:这杯水好火巴,把我嘴皮子都火巴起泡了。
湘西泸溪方言还用火巴来表示加热或煮熟食物,也读为“pa44”。
表示“手脚无力”与表示“烫”在保靖方言中字形是相同的,韵母也相同,但声母有别,前者为送气,后者为不送气。
这是方言字典所不载者。
9.脚钻筋
清水坪邓付轮藏《绕棺报恩科》第18页,第1行:白天走路脚酸软,晚上睡觉脚钻筋。
脚钻筋,或写作“脚转筋”。
读为ʨyo13tsuan13ʨin44。
意同“脚抽筋”,即大腿和小腿之间的肌肉痉挛。
如:向主任屋儿子下河洗澡,~溺水死了。
《汉语方言大词典》载西南官话之四川自贡、贵州毕节、云南澄江谓“脚抽筋”为“脚转筋”[9]5658。
10.脚打闪
清水坪邓付轮藏《绕棺报恩科》第18页,第2行:下坡走路脚打闪,头昏眼花脚又酸。
怀化学院学报2019年3月·102·
脚打闪,谓走路时不小心被绊,或腿脚一拐而出现的闪失。
与脚打抖、扭脚等意近似。
读若ʨyo13ta21san53。
湘语中有“脚打交”一语,谓两脚交叉,走路不稳。
如何观洲《湖南安化歌谣》:“想郎想得脚打交,爬起来一跤又一跤。
”
打闪,西南官话,谓走路不稳,身子摇晃,颤抖。
如:他虽然八十多岁了,走起路来仍稳稳实实,从不打闪。
当地方言还将“扭腰”说成“腰打闪”。
如:他今天不小心,腰打闪扭着了。
11.躲荫
清水坪邓付轮藏《绕棺报恩科》第19页,第2行:一家事情忘不了,哪有时间娘躲荫。
保靖方言,躲在树荫下纳凉谓之“躲荫”,又或谓“躲荫凉”。
如:太阳太大,到树荫下去躲阴凉。
跟贵州贵阳、遵义,云南昆明、澄江等用法同。
而同为西南官话之一种的云南曲靖、思茅方言,谓“乘凉”为“躲凉”[9]6611。
乘凉不拘在树荫下,也可以在屋子里,保靖方言谓之“歇凉”。
而“躲荫凉”则专指在树叶繁茂,能遮挡太阳的树下,两者范围所指是有区别的。
12.那里成
清水坪邓付轮藏《绕棺报恩科》第20页,第1行:儿在娘胎天天长,要见儿面那里成。
保靖方言,形容事情离结束还有一段时间。
与“事情还没有弄完”,或“离事情做完的时间还早着呢”类似。
读为la53li13tsen44。
如:“你忙完了吗?”“那里成哦,还只弄了一半。
”
13.斢头打转身
清水坪邓付轮藏《绕棺报恩科》第21页,第1
斢
行:十月怀胎在娘身,孩儿头打转身。
意为掉转头转身。
保靖方言读若t̒iao53tə13。
斢:一做颜色解,谓黄色。
《广韵》记载其读音为“天口切”,《集韵》为“他口切”。
在湘方言
斢
中做动词,谓“掉转头”。
头,即“改变头的方向”,如萧裕民《鲫鱼洲的变迁》:“只要到鲫鱼洲一查访,…~一跑十几里,望都不望鲫鱼洲。
”
打转身:有转身、回转来、往回走等意。
保靖方言读为ta53zuan53sən44。
西南官话普遍有这一词,如:听见有人在喊,~一看,原来是老段。
此处表示转身。
又如:你吃了饭,就~,不要尽倒旋。
此
处为回转来之意。
14.接根
清水坪邓付轮藏《绕棺报恩科》第22页,第4行:你孝父母儿孝你,忤逆不孝儿接根。
谓后辈继承前辈的生活习性、志愿、工作等等。
读音为ʨye13kən44。
如:他屋~接得好,老头考上大学,儿子也考上大学了。
与前文提到的“屋檐水落现泥坑”有异曲同工之妙。
15.黄皮寡瘦
吕洞龙清玄藏《元始说十重报恩真经》第15页,第2行:三月怀胎在娘身,黄皮寡瘦不成人。
形容面黄肌瘦。
音读为xuaᵑ13pi53kua53sou13。
冀鲁官话、西南官话、湘语及赣语皆有该词。
如沙汀所著反映四川成都生活的《淘金记》三:“这是一个~、半瞎的四十多岁的女人。
”
16.圆成
吕洞龙清玄藏《元始说十重报恩真经》第30页,第2行:六月怀胎在娘身,四肢六根长圆成。
形容身体各个器官长齐全。
也泛指齐全、齐备、齐整。
音读为jan13ʦhən13。
中原官话、晋语、吴语及西南官话谓“把事情办好”为“圆成”。
如《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载:“王婆说:我再不听你哄我,叫我~,认我做亲娘。
”圆成,本为佛教语。
谓成就圆满。
后转指现成自然。
如常达《山居八咏》之七:“胡僧论的旨,物物唱圆成。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
”
17.大步门坎
复兴陈道仙藏《破池科》第13页,第3行:三跲
岁孩儿,<大步>过门坎去。
意为大步跨过门槛。
音读为ʨh ia53mən13k hər44。
原文将“大步跲
”写作“”。
按:《说文·足部》释跲
“”:“踬也。
从足合声。
居怯切。
”普通话读为ʨie35。
踬,有二意,一表被东西绊倒,如颠~。
另一表事情不顺利,受挫折,如~踣、屡试屡~。
《中庸》有“言前定则不~,事前定则不困”语,陈
跲
晓芬译注曰:,音ji佗,本义为绊倒,这里引申为说话受阻不流畅[12]331跲。
由此观之,“”没有大步跨过之义项。
大步,《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音读为ʨh ia21。
该字系西南官话及赣语表“跨、迈”之意[9]4694。
如唐枢《蜀籁》:“没有~过牛圈门。
”抄手将“大步”
刘晓蓉,陈湘红:湘西保靖县宝卷方言俗语词举隅
第38卷第3期·103·
跲
写作“”,盖受“恰”字影响,误认为将“忄”改为“足”部,即可代替“大步”字。
18.抡在手
涂乍洞口彭性灵藏《佛门道场取经科》第10页,第6行:将术珠,轮<抡>在手,吩咐前因。
拿、拽或捏在手中。
音读为lun13tsai13səu53。
抡,原文写作“轮”。
按:“轮”除了在客话表示“砍”及吴方言区表示“缠绕、箍”作动词外,其他地区方言都作名词或量词。
抡,在江淮官话及西南官话有动词“拿”及“捻”等意。
保靖方言中用手使劲的动作都可用“抡”,如:他力气好大,一抡就把他抡倒地了。
故,据句意及字意,“轮”当为“抡”之形音近似而讹。
19.波咤
吕洞龙清玄藏《绕棺破血盆》第30页,第4行:万般波咤无休息,铁石人间也泪汪。
波折,磨难,折磨。
读若po44tsa53。
也可写作“波杂”。
江西南部方言,谓“波折,磨难,折磨”为“波查”。
如《赣南儿歌》载:丢我母子受波查。
又元·高则诚《琵琶记》第三五出:“你原来为我吃挫折,为我受波查。
”其意与保靖方言“波咤”同。
该地尤其形容婴幼儿不好养育,常用“波咤”一词来表述,如:这孩子~多,不好养活,要去认个干爹。
三、总结
宝卷记载的保靖方言中的俗语词还有很多,本文仅摘取其中19个俗语词进行了历时与共时的考察和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首先,宝卷是民间文艺的讲唱脚本,因此方言俗语词较多。
而保卷具有全国其他地区宝卷的共性,又因其承载着当地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个性,在语言词汇上而具有其独特性。
又因其特殊的民间信仰特质,所记录的方言俗语词也呈现出其他文献所不具备的特点。
保卷这些特点真实地记载了当地少数民族与从中原迁徙而来的汉民族文化交融的痕迹,比如大量反映因果轮回的词语,像“屋檐水落在现泥坑”“接跟”等。
当地人民还大量借用佛道教中的词汇,将其赋予新的意义,从而产生一批新的俗语词,如“圆成”等。
其次,虽然保靖方言隶属于西南官话之“吉溆片区”,然而除了一些与西南官话所共有的方言词斢
外,如“头”“打转身”等,但更多的是当地特色方言。
如以“闹”为词根组成的各种方言词:闹热(谓热闹)、闹油(将生的油加热弄熟)、闹两下(将菜或饭在锅里稍微翻炒加热)、闹人(谓东西给人感觉太油腻),等等。
宝卷记载的保靖方言中的俗语词有很多是别的方言区域所没有者,具有浓厚的当地口语色彩。
如以“打”为词根的合成词,“脚打闪”“打转身”等,口语化很强。
所谓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而方言俗语词正好反映一个地域内人们的生存状况、语言风格、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如上所举宝卷记载的保靖方言中的俗语词,真实地反映了保靖社会生活、交际、饮食、礼节等方面的民俗风情,表现了生动活泼的语言特色,而这些俗语词有许多是目前方言和俗字词典所未收录者。
这些俗语词口语色彩较浓,不仅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保靖方言研究、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材料。
本文选取保卷中的19组反映民俗风情和社会文化的俗语词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其共时及历时面貌,以期为当代湘西方言研究和民俗文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注释:
①该文曾于2018年12月“湖南省语言学会第十八届年会”上宣读,承
蒙与会专家鲍厚星先生不吝赐教,现修改全文正式发表,仅表谢忱!
②道士先生:保靖县人们对从事民间信仰活动司职人员的称呼,而江
浙一带对宝卷宣唱人员则呼作“佛头”。
参考文献:
[1]车锡伦.中国宝卷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刘晓蓉.湘西保靖宝卷抄本的研究价值[J].铜仁学院学报,2016:3.
[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里耶秦简〔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4]鲍厚星,陈晖.湘语的分区(稿)[J].方言,2005:3.
[5]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纂.中国语言地图集[M].香港:香港朗文(远东)有限公司,1990.
[6]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7]郭在贻.训诂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8]王云路.中古诗歌语言研究[M].西安:世界图书西安出版公司,2014.
[9]许宝华,等.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0]向日征.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系列词典丛书·汉苗词典(湘西方言)[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11]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2.
[12]陈晓芬,徐儒宗.论语·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5.
怀化学院学报2019年3月·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