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诠释学经验理论基本特征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诠释学经验理论基本特征的理解
诠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代表作《真理与方法》在哲学诠释学史上承前启后,意义非凡。
本文通过对其的读后感传达了对诠释学的理解。
首先通过对前见、循环的理解揭示了理解得以进行的条件;其次通过对诠释学的运用阐述了诠释学的现实意义所在;最后通过对效果历史原则的说明表明获得本来意义的理解是一种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互动。
[ 关键词] 诠释学真理与方法伽达默尔
一、前言
诠释学作为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最初的来源是人们想正确地理解《圣经》中上帝的语言。
它旨在指出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具有的特性和试图找出“正确”地理解和解释事物的途径。
诠释学作为一门哲学,对于经济史的研究,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所以,本文基于此,简要地介绍了笔者的对于诠释学经验理论的基本特征的理解。
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问世于1960年,是西方哲学史上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尤其对于哲学诠释学来说,更是不可或缺。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认为诠释学不是一种方法论而是人的世界经验组成的部分,它试图把传统的诠释学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性质研究上转向本体论的研究,试图探讨人们的理解活动为什么是存在的,怎样才能够发展。
本文主要参考了《真理与方法》的第二部分中关于精神科学的理解问题的论述,试图按照作者的思路,结合经济史的研究问题,阐述出自己对于诠释学的经验问题的简要理解。
本文欲从以下几个部分来加以说明,首先,探讨理解的历史性和诠释学原则的基本关系,其中涉及对于前见和效果历史原则的理解,其次,阐述笔者对于诠释学运用问题的简要理解,包括亚里士多德诠释学的实际意义,最后,阐述对于效果历史的理解,包括对于经验、反思和问题在于诠释学中的意义问题。
二、诠释学经验理论的基本特征
1.理解的历史性和诠释学的原则:
首先,在这里,伽达默尔指出了传统的诠释学只是一种技艺学。
并阐明了《真理与方法》一书中的目的:“我们所探讨的问题乃是,诠释学一旦从科学的客观性概念的本体论障碍中解脱出来,它怎样能正确对待理解的历史性”。
从中可以看出,伽达默尔试图把诠释学从一种方法论转向本体论的研究,指出任何的理解活动都面临着不依赖于认识事物而依赖于认识主体的前见。
同时,他提到了海德格尔,并说明了在他的诠释学中揭示了理解的前结构问题。
在此,海德格尔对于“循环”的描述的本质意义对于正确理解的重要性:因为循环不仅仅是一种原始的认识得以实现的形式,而且这种循环更有利于得到“真实的理解”,具有本体论性质的积极意义。
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对于理解文本的先入之见,并对他人对于事物的前见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以获得个人见解和整体见解、个人见解和他人见解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以保证得到我们自己的前见解他人之间的同化,而不是盲目坚持自己的前见解。
前见并不意味着错误的判断,既有积极的意义,也包含了消极的意义。
在这里,伽达默尔指出,前见在自然科学里因为“没有依据的判断”,所以,前见被自然科学的研究所排斥。
但是,在人文科学的领域,前见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我们进行理解的基础。
只有形成尽可能接近与认识事物本身的前见时,才有可对文本有更加合理的理解和解释,在经济史的研究中,摒弃了偏执的个人的先入之见和接近于文本的前见才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历史现象和文本,使得理解和解释具有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合理性。
一般来说,前见主要有两种:权威的前见和轻率的前见。
权威导致盲从,否定了自我的合理前见的存在,否定了自我的理性存在,而非法使用了他人的前见;而轻率的前见则使我们使用自我的理性时产生错误。
在这里,作者提到了现代启蒙运动的后果:把所有的权威都隶属于理性,在我看来,这是对个人理性和合理前见的充分褒扬和肯定。
但是,伽达默尔也同时指出了启蒙运动的一个弊端:“如果权威的威望取代了我们自身的判断,那么权威本身就是一种偏见的来源,但是,这并不排除权威也是一种真理源泉的可能性。
当启蒙运动坚决诋毁一切权威时,它无视了这一点。
”这是因为,权威所说的东西并非无理性的和随性所欲的,而是原则上可以被接受的。
但是,这并不排除自我理性的使用。
接下来,要了解来使用诠释学应该遵守的法则。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个别的理解基于整体,而整体的理解又要求助于个别这一规则。
这是一种循环,我们要不断的扩大这种循环的同心圆以获得整体和个别意义的统一性。
我们必须把自己置身于文本内,要进入到文本自身得以形成的环境中,以透视文本形成的本来意义。
海德格尔是这样描述循环的:对文本的理解永远都是被前理解的先把握活动所规定的。
在完满的理解中,整体和部分的循环得到了最真正的实现。
那么,接下来了解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对于理解文本的前把握。
伽达默尔提到,这是由一种把我们和传承物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性所决定。
这种共同性是在不断的接触和教化过程中产生的。
诠释学的目的在于建立认识主体对认识对象的一致性,而这最主要的条件就是与欲被理解和解释的文本相联系的前理解。
当我们面对某一文本时,文本就给与了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两极,这种熟悉性和陌生性之间的距离中,就存在着诠释学真正的目的所在。
每种文本都是时代的产物,时间植根于历史的文本中,它使得存在于事物中的意义得以充分的显现出来,所以,时间距离的意义还在以区分开了理解的真前见和假前见,这个也是时间距离对于诠释学的意义所在。
从经济史在历史学的意义上来说,我们必须注意到历史现象和历史作品在历史上所呈产生的效果。
这就是伽达默尔所说的“效果历史”原则。
我们排除不了效果历史的影响,但是应该更好地理解认识的主体。
为了理解某物,我们就要站在它的历史视域中,以力图传达传承物的本来意义。
当我们的历史视域置身于各种历史视域中时,各种历史视域与我们自身的历史视域相互运动,形成了一个超出我们自身的认识而包含着自我意识的大视域,这就需要自身植入到事物的历史视域中去,按照一个更大的整体和更正确的尺度去理解和解释传承物,以达到视域融合,从而按照效果历史的原则去深层次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作品。
2.诠释学问题的重新发现:
诠释学的目的在于运用。
按照伽达默尔的看法,理解的完整过程应该由三部分组成:理解的技巧;解释的技巧和运用的技巧。
对于经济史的研究运用来说,当我们试图去研究某一历史文本时,我们的任务就不仅仅还原真正的意义,还在于用適合于现今的方式去表达文本的内容。
经济史所进行的理解本质上也应该是一种历史的理解,正如作者所说,“仅当文本每次都以不同的方式被理解时,文本才可以说得到理解。
”(p.420)为此,我们必须去深入思考文本与主体的同一性和时间距离对于理解文本的对立性。
认知的、规范的和再现的解释作为解释的三种区分,对于语文学诠释学、神学诠释学和法学诠释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人知的和规范的解释之间相互对立,却又统一,存在于神学诠释学里,两种不同类型的解释的分歧很难通过运用去克服,这种情形同样存在于法学诠释学。
而再现的解释,主要见于戏剧和音乐中,并且只有通过演出的形式才得以呈现。
如果诠释学的关键是同一文本被不同的方式理解,那么,理解就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普遍事物运用于个别事物的事件。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虽然没有涉及诠释学的问题,却涉及了理性在道德中起到的作用。
道德的知识并非客观也不是科学知识。
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的知识是一种自为的知识,以这种方式区别了理论的知识和技艺性的知识:1.技艺性的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能够忘记这种知识,但是道德知识却并非通过学习获得,也不会被忘记。
2.道德知识没有个别的、具体的目的,而是至始至终贯穿于正确的生活方式的考虑中。
反之,技艺知识目的具体而且只是为了得到个别的东西。
3.欲达到与传承物同一性的理解本质上规定了道德判断,只有当我们的道德判断与置身于某人的环境中得到的判断一致时,对于某种行为我们才去赞赏这种行动,但是,技艺性的知识不具有这种特性。
亚里士多德对于道德现象的描述和分析,在伽达默尔看来,就表现为一种诠释学任务的模式,为了理解文本,理解者虽然只对文本本身感性却,但是,为了从整体上得到与文本的同一性,他就不得不去把自我和自我所处的诠释学环境相联系。
3.对效果历史意识的分析:
人处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关联之中。
今人来源于历史,为理解自己必须理解历史,历史已成为过去,要继续存活必须进入现在。
效果历史意识不再在于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作品所具有的效果历史,而是要通过境域形成和境域交融来说明效果历史通过什么方式在起作用。
效果历史意识是由理解作为存在方式而呈现出来的。
加达默尔提出了处境概念,处境意味着我们完全身不由己地已经处于今天的这一处境中,在这一处境中我们與历史文本发生关联。
处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处境之外,乃是在处境之中,处境总具有时间性,因而处境是延续着的,这两点决定了我们不可对处境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并不是反思的缺陷,而是历史存在的本质。
处境概念的本质部分就是视野。
它意味着人有一个视点,使他得以看见,也意味着他有一个能看见和所看见的范围。
历史也有一个视野,所以,在理解历史的时候,不能被动地地把历史“看成是我们自己的意义期待”。
而是必须将自己置入历
史,只有把自己置身于由历史文本形成的历史视野中,才不会误解历史文本的内容意义。
“绝对的反思具有强迫的力量”,反思如果不在某一合理的限制内,并不能使我们找到效果历史的工作方式。
反思哲学就必须在一定的界限范围内,在那里,理性起到作用。
在谈及效果历史的结构时,伽达默尔说道,需要遵从黑格尔和黑格尔相区别的观点。
黑格尔对基督教唯灵论的解释规定了精神的本质:精神生命在于在他在中认识自身。
旨在达到自我认识的精神自身与陌生的“实证”相分离,并要和“实证”和解。
视野的区别与融和是理解历史文本的基本过程,问答逻辑则是这一过程的具体步骤。
历史事件只有在继续进展中得到进一步确定时才被人理解。
历史文本也是在理解中被带入进程,就像历史事件继续发展下去而处于真正的进程中一样,历史文本犹如历史存在一样处于未决状态,是理解的前提之一。
新视野的建立是视野融和的结果,而视野交融是语言的成就。
正像二人谈话建立在一种共同语言的基础上一样,解释学的回答逻辑也不是两个主体各自的表现,而是首先进入一种使两方都有所改变的共同语言之中。
为了理解文本,我们必须从文本的视野提高到问题的视野。
然而一个重建起来的问题不会处于原来的视野内,而是包含在提问人的视野之中。
问题的重建变成了我们自己的提问,而文本的意义就是对问题的回答。
只有当我们理解某物是其回答的问题,我们才理解了该物,并且被如是理解的东西的意义确实不能与我们自己的意义分开。
三、总结与结论
诠释学的目的就是教会人们如何克服自身的偏见、克服自己与历史文本的距离,以认识文本的客观意义。
人作为一种历史存在,决定了他不可能脱离自己的历史性。
正是人的历史性,构成了理解的基础,诠释学旨在让人们摒弃非法前见,使用合法前见。
同时,理解和解释解释就表现为一种部分与整体的不断循环:通过部分来理解整体,又通过整体来理解部分的关系。
效果历史概念决定了我们一定要去理解历史,这意味着理解历史对我们的本体论意义和意味着历史对于我们不是一个已经明白理解了的东西,而要置身于历史,试图从历史中找出其本来的意义。
总而言之,伽达默尔的诠释学本体论转向告诉我们,诠释学的真理在于它一定要把理解和解释者作为一个在理解和解释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主体与文本的互动才会更加接近文本的本来意义。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诠释学I:真理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张法: 《加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读解》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5月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