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叶片的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1、准备新鲜的叶片——天门冬、菠菜叶。

2、根据课本准备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的材料用具。

3、叶片的结构模型。

4、FLASH: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

5、视频文件:(1)叶的生长;(2)植物的光合作用
四、教学过程: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黑龙江省宁安第四中学关革斌
教学设想:通过练习徒手切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观察叶片的结构,了解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通过演示课件使学生了解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在这一学习活动中,贯穿师生互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器材:显微镜、双面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菠菜叶、干净的纱布、叶片的横切面永久性切片标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投影电视等。

教学过程:
上课了,教师拿起一片植物的叶子,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

师:叶子由哪几部分组成,哪是主要部分?
生:叶子由叶柄和叶片组成,主要部分是叶片。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一片完整的叶子由托叶、叶柄、叶片、三部分组成,最明显的是叶片和叶柄部分(用手指出),那么为什么说叶片是叶子的主要部分呢?
生:因为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师:回答得很准确,那么叶片适应光合作用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练习作叶片横切面的徒手切片。

教师打开实物投影仪,在投影仪上边演示边讲解,同学们都认真观看屏幕上老师的演示。

老师首先将菠菜叶纵向切成条状,然后取出一条,将双面刀片刀尖顿平,在叶片上横向迅速划出,再将刀片在培养皿的水里轻轻摆动,于是一条细如发丝的绿丝出现在水里。

同时映现在屏幕上。

学生看了都兴奋不已,跃跃欲试。

老师按同样的办法又作了几条,最后作了一个叶片的横切面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准备观察。

学生开始作叶片横切面玻片标本,课堂开始“闹哄”起来。

老师则穿梭于各实验组之间,进行点拨指导。

15分钟后,老师回到讲台,让同学们停下来,这时有的同学仍在认真的做着,争执着,观察着,仿佛没有听见老师的话,渐渐的学生安静下来。

老师请完成实验的组举手,有15组;请没完成的组说出在学习中的困难,然后让学生帮助解答,不足之处老师补充,最后请同学们说出观察到的现象。

生:我看到的像是一条黑绿色的虫子,虫子两侧是透明的。

同学们都笑了!
师:那么你能说出透明部分是什么结构吗?
生:是表皮。

师:回答正确,那么黑绿色的部分是什么结构?
生:黑绿色的是叶肉和叶脉。

师:很好,有没有看得更清楚些的?
生:我看到的与永久切片基本一样,只是颜色更绿一些。

师:这位同学不但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且能够提前做出对比观察,老师提出表扬。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上一位同学所做切片的结构不清楚的原因。

生:是因为切片太厚了,不够透明。

生:也可能没有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会影响观察叶片的结构。

师:这两位同学概括的很好,在做实验时勤于思索,善于总结,我们给予表扬。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看叶片的永久横切片标本。

学生开始将永久横切处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对照自己做的切片标本进行对比观察。

教师将从远程教育网上下载下来的与横切面相一致的切片图投射到屏幕上,让同学去仔细观察。

并让学生进行总结。

学生总结:外层透明的是表皮,分上下表皮,有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

教师拿一片叶在上面滴了几滴水,水滴顺叶面滑下。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表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表皮细胞的外壁有一层角质层,使叶片不受细菌侵害,控制水分的散失。

师:表皮上面的保卫细胞成什么形状,中间的孔隙叫什么?
生:成椭圆形,叫气孔。

师:同学们,注意,观察要细心,保卫细胞是一对,下面我们观察一下气孔的开闭的模拟动画(从远程教育网下载)。

老师操作,学生认真看。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说一下保卫细胞成什么形状。

生:成肾形!
生:成月牙形!
师:回答正确,气孔的功能呢?
生:气孔是叶片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教师把图片返回到第一幅图。

问:同学们现在看中间部分,我们称为?
生:叶肉。

教师拿起一片叶子,让同学们看叶子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有什么区别。

生:上表面叶片颜色深,下表面叶片颜色浅。

师:为什么?你们发现它们在排列上有什么不同?
生:发现贴近上面的组织细胞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多;下表面组织细胞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少。

师:我们称上部的为栅栏层,下部的为海绵层。

那么,现在同学们再想一想叶片的颜色,是表皮的颜色还是叶肉的颜色?
生:是叶肉。

教师在屏幕上指着叶脉说:分布在叶肉中间的这种管状物是什么结构,有什么作用?
生:是叶脉,具有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

教师拿起两把扇子,一把扇骨已折,另一把扇骨完好。

师:请同学们总结叶片的另一种功能。

生:具有支撑作用。

教师拿出叶脉书签让学生观看,掌握叶脉分布在叶子每一部分的特点。

老师将教科书图6-7中的叶绿体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师生共同观察。

让学生认识叶绿体。

师:为什么说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生:叶片的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又含有叶绿素,而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叶片的颜色实质是叶绿素的颜色。

师:回答正确。

同学们,思考一下,叶片的其它结构为什么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生:表皮透明即起到保护作用,又有利于叶肉的叶绿体吸收光能。

生:叶脉能够为光合作用输送水和无机盐;能将光合作用的产物运到各器官。

师:正确。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所以没有叶绿体,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所以叶绿体没有形成叶绿素,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运用课件深入浅出的阐述叶绿体、叶肉细胞、叶片的关系。

(叶片------工厂、叶肉细胞------车间、叶绿体------机器)
师:我们总结一下这堂课的收获。

生:我学到了叶片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叶片的结构的知识。

生:我学到了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叶绿体只有在光下才能生成叶绿素,没有叶绿素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师:这两位同学总结的很好,那么除此以外,你还学到了什么?
生:学会作徒手切片标本。

生:我懂得了做实验要耐心、细致,越慌越乱。

这时同学们都笑了,原来是刚才切片做成“绿虫子”的那位同学。

师:这两位同学总结的也很好。

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生:刚才在观察叶片永久横切片时,我发现叶肉细胞之间有空白的地方,那是什么?
师:这个问题,我没有注意到,下课后,我查查资料,再给你解答。

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不过我要表扬你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

生:我家有一盆花,叶子呈紫红色,那么它是怎样进行光合作用的?
师:这种花叫紫鸭跖草,如果你回家仔细观察一下那盆花,你就会知道答案了。

生:秋天叶子变黄、变红是怎么回事?
师: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你们问一下初二的同学或查查资料。

今天我们的课就到这。

后记:这是我校课程改革中的一堂推进课,整体看来知识传授准确、到位;技能培训,情感、态度的培养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

但如果按课程改革标准来看,仍侧重于知识的传授。

如投影电视、实物投影仪,远程教育网、课件、电脑等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都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当然这些手段的运用提高了对这些知识技能掌握的效率。

在实验――叶片横切面切片的制作与观察中,有10个实验组没有完成,教师没有给与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这一教学任务,从而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

学生没有在作临时切片时直
接分出栅栏层和海绵层,而失去对学生在做实验时,尤其是观察实验现象时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情感态度的培养的机会。

几个亮点:
1、对叶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分析,即叶片是光合作用主要器官的理解。

2、气孔开闭模拟动画的应用。

3、第一个实验材料替换,对第二个实验相应改变。

4、学生最后几个问题的提出与教师的解答。

我觉得一堂好课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还应收获问题。

反思:后来同授课教师交流了一下。

发觉授课教师对教学过程是一交流合作的过程,认识上有差距。

因此,课堂上的交流是单向的,师生,而不是生师、生生的双向交流合作。

只有认识到一点,才能实现教师的授课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从学生身上学到知识,因为在交流、合作中学生身上也在不断的产生新知识。

学生不但在学,而且也在教,师生互动充分体现学生与教师的双主体作用。

备注:1、中国远程教育网(网址: btjhj@95777com)
2、课件二个
参考文献:《人民教育》
建议:能否提供在北方能够取代黑藻的生物实验材料。

教师引入:
(1)藕是莲的地下茎,是蔬菜中的佳品。

莲的叶叫荷叶,可用来
包裹食物。

但如果大量采摘荷叶,就会影响藕的产量。

在其他生
长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过量采摘荷叶会影响藕的产量?
(2)有一次老师在看电视中“每日农经”这一栏目时,正播放“瓜农大赛”。

主持人问瓜农:我们的记者采访你的时候为什么不让进瓜园?瓜农说,你若碰坏了瓜叶,瓜就不长了。

在这两种现象中都提到了叶,叶为什么这么重要,它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3)学生提出猜想
师总结:每个人都准备了不同的叶片,我们一起来探究叶的结构特点,看一看叶到底有什么作用。

一、学生观察叶的结构特点、提出猜想疑问
学生活动:四人一组,组内交流叶片,共同观察探究,分析归纳获得的信息,记录疑问。

全班交流。

组1:我们发现叶的正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
组2:绿色是叶绿素显示出来的,我们猜测可能是叶的正面含的叶绿素多,所以颜色深,背面含的叶绿素少,所以颜色浅。

组3:每个叶片都有叶脉,当我们切断菠菜叶的叶脉时,发现叶片弯折,耷拉,我们认为叶脉像叶的骨架,有支持作用。

组4:当我们切断薄公英的叶脉时、发现叶脉断口处有白色的液体流出,我们认为叶脉是导管,有运输的作用。

组5:虫子吃剩的皮是无色透明,我们推测表皮细胞没有叶绿素。

叶的正面有皮,背面也有皮,皮位于叶片的最外面,像种皮和人的皮肤似的,有保护作用。

如学生不能提到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可做如下提示:①大雨过后,一些植物的叶片上常有水珠滚动,却不会渗入叶片内部,这是为什么?②你注意观察过吗,落地的树叶是正
面向上的多还是背面向上的多?
学生活动:积极动手操作,思考,一致认为:叶片不易吸收水。

教师引导:请大家拿起一片叶,擦去叶表面的杂质,举高点,松手,让叶片自由落下,观察叶落地时哪面向上。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
统计结果:观察到叶片正面向上的人举手,统计人数。

观察到叶片背面向上的人举手,统计人数
学生总结:叶落地的时候正面向上的机会大,背面向上的机会小。

并猜想原因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整理、板书(用以指导下一个学习过程)
二、制作叶的横切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验证猜想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练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尝试制作叶的横切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叶片各部分结构,在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体会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
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分析我们了解了叶的一些特点,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做出了一些假设,也有人提出了疑问,要知道这些假设是否成立、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
么,还得进一步了解叶的内部结构,这就要用到显微镜。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
先把要观察的物体制成临时装片,对照课本34页图,制作叶的横切临时装片,
并用显微镜观察。

学生活动:观察课本34页中装片的制作方法,交流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小组内制作装片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

学生活动:汇报观察到的结果
学生:视野中只看到很浓重的绿色,看不清叶的内部结构。

学生:做的不成功,也无法分辨叶的内部结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

学生回答:显微镜只能观察透明的物体,我们做的装片可能太厚。

教师总结:还有一种可能,你们在切的时候动作比慢,或不是一次切出的,破坏了叶的结构,所以观察不到。

这个装片的制作过程虽然简单,但很难切出薄到透明又不损伤叶
结构的薄片。

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叶的横切永久装片,我们可以直接观察。

三、观察叶的横切临时装片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掌握叶片的基本结构特点,分析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逻辑、归纳、推理、分析的思维能
力逐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师活动:分发装片,叶结构模型,贴叶的结构挂图。

提出要求:在观察的过程中,结合课本、挂图、模型,认识叶的结构,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验证刚才的假设是否成立,解决疑问。

学生活动:动手观察,寻找理论依据验证刚才的猜想。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

学生活动:交流汇报自已的收获
组1:叶脉是由一些成束存在的细胞组成的,里面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将水和无机盐输送给叶肉,水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筛管能把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
到其他的器管。

组2:(指示模型),我们小组观察到叶片的表皮是由一层排列紧密的活细胞组成,表皮分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细胞中没有绿色的小颗粒,不含叶绿体,所以没有
颜色,是透明的。

组3:表皮的外部还有一层角质层,我们小组认为叶片不易透水是因为角质层的缘故。

组4:我们非常同意刚才两个小组的意见,表皮的这些结构既有利于光线的透入,又能防止叶片内水分过多散失而且对叶片还有保护作用。

组5:表皮上有气孔,而且上表皮的气孔分布的比较稀,下表皮的气孔分布的比较密。

二氧化碳和氧气可以通过气孔进出叶片
组6:叶肉是整个叶片的主体部分,由很多叶肉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有很大的差别,接近上表皮的细胞形状比较规则,近似圆柱形,排列比整齐,这部分属于栅栏组
织。

里面含的叶绿体多,所以颜色比较深,也比较重。

接近下表皮的细胞形状
不规则,排列比较疏松,中间空隙大,这部分属于海绵组织,里面含的叶绿停
体少,所以颜色比较浅,也比较轻。

教师质疑:是因为栅栏组织含的叶绿体多才比较重,海绵组织含的叶绿体少才比较轻吗?
学生:好像不是,但我不知道为什么。

四、学以致用,指导实践
教师启发:生活中,如何运用我们这节课的知识去指导农业生产?
学生回答:植物多长叶可以制造、积累有机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问题处理)当学生不能说出其他方面时教师可以引导: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我尽量密植,以达到多长叶高产的目的可行吗?
学生回答:不行,因为过于密植时,叶不能见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反而会减产。

教师引导:农民在种植时通常采用什么方式,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学生回答:同一块地上,一年种两茬如小麦、玉米,这样一年可以两憝。

有时玉米和小麦间种等等。

教师总结:在农业生产中要充分利用阳光、土地等多种资源,创造最大的生物产量,像刚才大家说的种植方式都属于立体农业的形式,复种、间作、套种。

利用作物植株的
高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

利用作物生长的“时间差”,“空间差”,和“植
物光合作用差”等条件做到因地制宜。

采用立体种植。

创造最大的生物产量。

教师寄语:希望大家亲手种植、栽培农作物,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结组,把学到的知识、丰产增收的方法用到实际生产中,记录劳动过程中的体会、收获。

相互交流,也
可以和老师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