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广元市剑州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四川省广元市剑州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生成物中有2种单质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C.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2.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C时,10g水中分别溶解甲、乙达到饱和,溶解较多的物质是乙
B.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C时分别将甲、乙的溶液蒸发相等质量的水,析出甲、乙的质量相等
D.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从30°C降温到10°C其质量分数仍为10%
3.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红磷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黄白色火焰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试剂瓶瓶口处有白雾出现
C.向氢氧化镁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把银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而产生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以下方法得到的水,其纯度最高的是()
A.过滤B.吸附C.沉淀D.蒸馏
7.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救增多
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
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8.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
记录数据如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5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gNaCl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第三组和第二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9.交警队司机“酒驾”进行呼气检测的化学原理是:橙色K2Cr2O7的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生产蓝绿色铬离子(Cr3+),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酒中含有的酒精属于化合物B.K2Cr2O7属于氧化物
C.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D.硫酸铬的化学式为Cr2(SO4)3
10.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该铁的氧化物中铁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有科学家认为地球变暖及异常气候与温室效应有一定的关系。
(1)减少煤、_____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
(2)绿色植物通过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_____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总量平衡至关重要。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
胞嘧啶(C4H5ON3)是DNA水解产物之一。
请计算:
(1)胞嘧啶(C4H5ON3)中C、H、O、N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
(2)胞嘧啶(C4H5ON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
(3)222 g胞嘧啶(C4H5ON3)中氮元素的质量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中国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下图是
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1)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
(2)图中x的数值是_____
(3)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_____(填“相同”或“不同”)
(4)硫离子的符号为_____
1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保障入巢湖的水质达到标准,防止南淝河污染物输入巢湖,还合肥人一个生机勃勃的绿水青山,合肥政府建成了南淝河多级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示范工程,具体如图1所示。
(1)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是_____。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可通过直接过滤的方法除去受污染水中的可溶性有毒物质
C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2)在工艺流程图(如图2)中,从进水到出水的两次湿地处理过程类似于自来水净化过程中的_____操作,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经过处理后注入巢湖的河水仍然要经过自来水厂进行除杂、消毒才能饮用,其中有一步需要加入活性炭,其的作用是_____。
(4)生活中我们经常用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巢湖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我们常用的检验方法: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作用重大,拉瓦锡根据定量实验于1779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后来又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以下是学生们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实验片段,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不相等;猜想二: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丙三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乙组丙组
实验方
案
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23
Na CO2HCl
+=
22
2H O
NaCl CO
+
+↑
44
Fe CuSO FeSO Cu
+=+
请写出甲组同学实验的化学方程式_____,锥形瓶底部放细沙的作用_____。
(反思评价)同学们发现乙组实验结束后天平指针偏右,所以他们认为猜想1是正确的。
这种观点正确吗?理由是_____。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乙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_____。
(填字母),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_____。
(得岀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16.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蜡烛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1:
序号1-1 1-2 1-3
操作
现象燃烧的蜡烛保持原状燃烧的蜡烛熄灭
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和水雾生
成,燃烧的蜡烛熄灭了
(1)实验1-2中,燃烧的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
(2)实验1-3中,反应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实验2:
(提出问题)实验1-3中燃烧的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猜想与假设)
I.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导致其熄灭。
II.过氧化氢分解时吸收热量,蜡烛周围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导致其熄灭。
III.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水雾导致蜡烛熄灭。
(进行试验)
序号2-1 2-2 2-3
操作
现象
有气泡产生,蜡烛火焰无明显变化,
温度升高不明显有较多气泡和少量水雾产生,蜡烛
燃烧更旺。
火焰明亮,温度升高较
明显
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和水雾产生,
燃烧的蜡烛熄灭,温度升高明显
(解释与结论)
(3)甲同学认为猜想I不成立,他的依据是____。
(4)通过实验验证,可以得出猜想____(填序号)成立。
(5)上述实验中,能证明氧气有助燃性的实验及现象是____。
(反思与评价)
(6)依据上述实验,若保持实验1-3中蜡烛不熄灭,可采用的方法有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C
【解题分析】
A、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均为单质,故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故正确;
C、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故正确。
故选:C。
2、D
【解题分析】
A、10℃时,10g水中分别溶解甲、乙达到饱和,溶解较多的物质是甲,故错误;
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通过升温不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错误;
C、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甲、乙固体的质量相等,故错误;
D、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从30℃降温到10℃,乙的溶解度为20g,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20g
×100%≈16.7%,故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仍为10%,故正确;
20g+100g
故选D。
【题目点拨】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3、A
【解题分析】
A、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解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故A不正确;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高锰酸钾质量减少,锰元素的质量不变,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反应完全,质量分数不变,故B正确;
C、红磷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氧气的质量减少,集气瓶中气体的质量减少,反应完全,质量不变,故C 正确;
D、将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解一段时间,反应完全,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D正确。
故选A。
4、B
【解题分析】
A、镁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热,没有火焰,故A错误;
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故B正确;
C、由于氢氧化镁不溶,得不到碱性溶液,所以酚酞不变色,故C错误;
D、银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银不如铜活泼,没有明显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5、D
【解题分析】
A、木炭在氧气、空气中均能燃烧,故A不正确;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B不正确;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不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6、D
【解题分析】
A、过滤只是将可溶物和颗粒较大的不溶物进行分离的一种操作;
B、吸附主要是吸附色素和异味;
C、沉淀是使较大的颗粒沉降下来;
D、蒸馏是将水转化为水蒸气再进行液化的一项操作,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故选D。
7、D
【解题分析】
A.由图示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层,故选项说法错误。
B、Li、Be均为金属元素,但硼(B)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镁原子、氢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氢离子,则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8和0,故选
项说法错误。
D 、由钠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在化学反应中分别易失去1个、3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铝离子;则Na +和Al 3+核外电子数都为1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
8、A 【解题分析】
结合第二、第三、第四组实验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可知,20℃时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18gNaCl 。
【题目详解】
A.根据分析, 20℃时,68gNaCl 饱和溶液中含有18gNaCl ,选项A 错误;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中多余的水分蒸发直至饱和,选项B 正确;
C. 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0g-2g )∶50g=9∶25,选项C 正确;
D. 第三组和第二组溶液是相同温度下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项D 正确。
故选A 。
9、B 【解题分析】
A 、酒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 正确;
B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K 2Cr 2O 7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B 错误;
C 、K 2Cr 2O 7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计算出铬元素化合价是+6价,故C 正确;
D 、铬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硫酸根显-2价,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先约简,再交叉,原子团个数不为1,必须加括号,硫酸铬的化学式为Cr 2(SO 4)3,故D 正确。
故选B 。
10、C 【解题分析】
设物质的化学式为x y Fe O ,56x 100%=70%56x+16y ⨯,x 2
=y 3
,化学式为23Fe O ,设铁的化合价为z ,则z 2+(-2)3=0⨯⨯,
z=+3,故选C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石油 光合 呼吸 【解题分析】
(1)化石燃料指的是煤、石油、天然气;减少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故填:石油;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4:5:1:311184 g
【解题分析】
(1)由化学式可知,胞嘧啶(C4H5ON3)中C、H、O、N的原子个数比是4:5:1:3。
(2)胞嘧啶(C4H5ON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4+5+16+14×3=111。
(3)222 g胞嘧啶(C4H5ON3)中氮元素的质量=222g×=84g。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6 8 不同2S-
【解题分析】
(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电子由里往外依次排布,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填:6;
(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有16=2+x+6,x=8,故填:8;
(3)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化学性质不同;
(4)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2个电子成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硫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硫离子符合为2S-。
14、B 过滤漏斗引流吸附色素和异味煮沸取样加少量肥皂水,振荡,泡沫多则为软水,浮渣多则为硬水
【解题分析】
(1)A、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会污染水资源,所以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正确;
B、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受污染水中的有毒可溶性苯,故错误;
C、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故正确;
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能减少水体的污染,故正确;
(2)实验过程中使用了过滤操作,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硬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鉴别所用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肥皂水检验。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2254P 5O 2P O +点燃 防止锥形瓶底部受热不均炸裂 不正确,反应产生气体,气体扩散了 B A 中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充满气球,使整个装置受空气浮力增大(C 中反应太快,橡皮塞容易弹出) ①③⑤⑥
【解题分析】
[实验探究]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254P 5O 2P O +点燃;锥形瓶底部放细沙是为了防止
锥形瓶底部受热不均炸裂;
[反思评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乙组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23Na CO 2HCl +=222H O NaCl CO ++↑,反应产生气体,气体扩散了,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试验;
[优化装置]优化装置中,B 装置最好,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了;A 装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球膨胀,浮力增大,导致称量结果不准或C 装置中反应产生气体,瓶内气压增大,可能导致瓶塞迸出;
[得岀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不变,也可能改变;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
【题目点拨】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16、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 CO 2 ,CO 2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 CO 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使燃烧的蜡烛与O 2隔绝 2H 2O 22MnO 2H 2O+O 2↑ 实验 1-1(或 2-1、2-2)中蜡烛燃烧也生成二氧化碳,但燃烧的蜡烛不熄灭 III 实验2-2中生成有较多气泡和少量水雾产生,蜡烛燃烧更旺 降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解题分析】
(1)1-2中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蜡烛熄灭。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 2O 22MnO 2H 2O+O 2↑
(3))实验 1-1(或 2-1、2-2)中蜡烛燃烧也生成二氧化碳,但燃烧的蜡烛不熄灭,故猜想I 错误。
(4)由实验2-1、2-2、2-3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没有降低,故猜想II 错误,猜想III 正确。
(5)实验2-2中生成有较多气泡和少量水雾产生,蜡烛燃烧更旺,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6)由实验对比可知,浓度较低时,产生的水雾较少,可以防止蜡烛熄灭,故方法是降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