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论文: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的金融效率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论文: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的金融效率分析
第1 章绪论
1.1 背景和选题意义
银行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内部发展是通过银行自身的积累,扩大业务范围,从而扩大银行的规模。

外部发展是指外部收购其他银行和他们的业务,从而达到爆炸式的增长。

很多理论和实践证明,银行并购是实现银行的爆炸性增长的主要途径之一。

1990s 以来,企业并购开始在全球流行,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是金融业的主题,因此银行之间的并购受到学者和金融从业者的高度重视。

一方面,银行之间的并购不仅可以提高金融资源的整合效率,还可以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提高银行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银行之间的并购可以实现成本和效益的双重优点,可以迅速实现在短时间内的银行扩张,实现规模效应。

并且银行并购还可以通过通过将两家金融机构合并,整合金融产业内的结构,从而扩大规模,发挥协同效应,不仅可以增强并购方银行的竞争力,还可以增加被并购
方的实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银行作为金融业最重要的一员,银行之间的并购也是是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结果。

在实践中,许多银行的并购都赢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如20 世纪末三菱银行被东京银行并购,化学银行被曼哈顿大通银行并购,1997 年瑞士银行并购瑞银集团。

银行并购案例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引起了金融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现有关于银行并购的文献主要研究银行并购前后的效率和绩效,从效率分析出发总结并购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现有的关于并购文献主要形成两派观点:“支持派”和“反对派”,支持派认为银行业的并购可以带来规模经济,不仅可以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还可以分散银行的经营风险。

此外,银行并购能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银行并购效率。

但是“反对派”对银行并购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基于文化的差异和不同银行的差异化经营,并购之后银行需要承担较高的协调成本和管理成本,特别是在跨国并购,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损害并购方银行的利益。

因此他们认为银行的跨国并购需要面临很多挑战及较高的风险,管理者应该对并购决策更加谨慎。

.............
1.2 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可以发现,多数学者主要研究银行的并购案例大多来自发达国家,而关于欠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并购的案例研究是非常稀缺的。

这可能是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比较完善,银行并购的案例也比较多,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逐渐发展,发展中国家内部银行的并购以及海外并购也越来越频繁,因此国内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并购及跨国并购领域。

以下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国内外关于银行并购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Nielsin 和Melicher (1973)基于融资的角度,对银行并购的绩效进行了财务上的分析,他们认为银行并购能有效地提升并购方的经济能力。

他们还提出有着大量资本但是资本使用效率较低的银行与有着良好投资渠道的银行合作,将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使两个银行的资源能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Williainson(1975)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银行并购的动机,研究发现银行并购将提高并购方银行的绩效。

他还认为银行并购的实质就是在资源和资本上占有优势的银行并购相对弱势但也有其特色和价值的银行,并用自己的经营方式来整合两家银行的资源,促进银行间的共同进步。

Tobin (1977)创新性地使用Q 理论对银行并购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他认为银行无法进一步扩大是由于市场容量有限以及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力有限。

但是银行可以通过并购来扩大其规模,从而获得规模经济。

Weston(1998)对并购的所有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并总结了企业并购的动机,他通过对并购案例的财务指标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之间的并购并没有达到相对理想的效果,绩效也并没有得到较高的提高,甚至并购中将会导致一些价值的流失。

Hannan 和Wolken(1989)通过比较分析并购前和并购后的市场价值变化来研究并购能否刺激并购企业的市场价值呈现较高的增长,以及在企业重新洗牌后,企业的市场价值如何改变,通过案例研究,研究发现并购后的市场价值并没有呈现显著的上升,反而表现出微弱的反向效应。

Beitel 和Schiereck(2001)基于大型欧美银行并购的案例研究,研究结论表明,银行之间的并购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这对金融行业的发展无疑是有利的。

...........
第2 章理论基础
2.1 并购的概念及作用
2.1.1 并购的概念
企业并购是指企业为了扩大其规模,以一定的价格收购另一家企业,并获得其所有权或部分所有权的行为或者过程。

银行并购是指商业银行之间为了整合金融资源,扩大银行的规模,增加银行的客户,通过收购和控股等方式,取得被并购银行的所有权或部分所有权,从银行并购的业务类型角度来看,可以将银行并购分为两类:(1)同业并购。

即只是商业银行之间的并购。

如日本三菱银行并购东京银行。

(2)合业经营。

也就是并购后银行所涉及的产业包括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比较典型的合页经营案例是美国花旗银行并购旅行者公司。

基于银行并购的地域,银行之间的并购也可分为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

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跨国并购,即跨地域跨国界的银行并购。

2.1.2 并购的作用
(1)并购可以当地资源和便利条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并购不仅收购了该企业,还并购了当地的资源和设备环境,并购方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与企业本身的优势进行互补,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跨国并购,并购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较快地获得原有企业的商誉和产品等,还可以为下次并购做好铺垫,增加企业并购的成功率。

(2)并购可以实现规模效应企业并购的方式主要包括横向收购和纵向收购,横向收购是指收购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增加其产业
规模。

横向收购既可以减少竞争对手的压力,也可以扩大企业的规模,获得规模效益。

纵向并购是指收购其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这样既可以节省交易成本,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经营获得更大的规模效应,从而增加企业的整体实力。

.........
2.2 并购相关理论
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基于自身资源和能力,为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更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而比竞争对手获得更大的顾客忠诚度。

20 世纪80 年代,Poter 提出了影响深远的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以及竞争五力分析模型,而竞争五力模型是企业用于战略决策和竞争战略分析的主要分析工具,这五种力量主要来源于供应商、购买者、潜在的新进入者、替代品的其他企业以及销售者之间的竞争。

竞争五力模型图如下:基于竞争优势理论,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并购的动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随着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对手的竞争加剧,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可以通过并购竞争对手来消除或控制对方,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第二,企业可以通过并购目标企业,通过外部性获得对方的资源和知识,从而获取竞争优势。

最后,根据
比较竞争优势理论,每个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都有其比较优势,并购可以实现并购双方企业竞争优势的叠加,实现1+1>2 的效应,从而使社会的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创造效用最大化。

古典经济学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分别基于不同的角度对规模经济进行了解释。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经济规模主要企业总成本,企业的规模应该使企业总成本最小。

产业组织理论则认为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应同时考虑竞争成本和竞争产生的效益。

企业并购的方式主要包括横向收购和纵向收购,横向收购是指收购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增加其产业规模。

横向收购既可以减少竞争对手的压力,也可以扩大企业的规模,获得规模效益。

纵向并购是指收购其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这样既可以节省交易成本,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经营获得更大的规模效应,从而增加企业的整体实力。

这样既可以节省交易成本,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经营获得更大的规模效应,从而增加企业的整体实力。

根据规模经济理论,企业可以通过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并购后的资源和能力等都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然而,企业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企业之间的并购也不是越多越好,企业规模也有一个最优的状态,当规模超过最优状态,将会出现随着规模越大,效率呈现递减的情况。

因为不仅并购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成本,并购之后的整合成本也是比较高的。

因此在享受并购的资源整合带来的优势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并购带来的收益是否能弥补并购该企业所付出的成本。

..........
第3 章案例分析 (14)
3.1 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的现状 (14)
3.2 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的成本分析 (22)
3.3 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的效率分析 (29)
3.3.1 效率分析方法的选择 (29)
3.3.2 投入产出指标选择 (30)
3.3.3 样本和数据源 (31)
3.3.4 实证结果分析 (31)
3.4 本章小结 (33)
第4 章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的启示 (35)
4.1 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成功的经验 (35)
4.1.1 确定明确的跨国并购战略 (35)
4.1.2 跨国并购战略与自身发展战略相一致 (36)
4.1.3 做好并购后的整合工作 (36)
4.2 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 (37)
4.3 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38)
4.4 本章小结 (38)
第5 章结论 (39)
5.1 政策建议 (39)
5.1.1 宏观建议 (39)
5.1.2 微观建议 (39)
5.2 总结 (40)
5.3 研究展望 (41)
第4 章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的启示
4.1 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成功的经验
4.1.1 确定明确的跨国并购战略
在跨国并购之前获得良好的并购战略是重要的一步,而跨国并购之前应该要对目标银行进行准确的市场研究,定位,并分析并购后的整合模式等。

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合并后银行的运营效率。

我们以中国工商银行并购美国东亚银行为例,此次并购,并购方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主要考察分析了以下三个方面:(1)当地市场条件,主要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被并购方银行的发展程度和未来空间发展,业务是比较成熟还是相对落后。

一方面,中国工商银行在并购美
国东亚银行之前,对东亚银行在美国的13 家分行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研。

并且进行了市场分析和并购的可行性分析,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银行业的发展等,“知己知彼”,我们才能在合并后的日子好好融合。

另一方面,中国工商银行使用中介机构和评级机构对被并购方银行(美国东亚银行)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并且分析评估了可能存在并购风险,准确地把握了目标银行的发展趋势。

(2)国家政策领域,在跨国并购发起之前,并购方银行首先考虑的是被并购方银行的国家政策,特别是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否有利于银行并购的多元化,是否银行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完成并购。

另外并购方银行应该同时考虑本区域哪些因素有利于银行资源的长期发展,如公共设施和科技发展,人力资源和财政资源等。

中国工商银行在并购美国东亚银行之前已经了解到美国和中国正在加强金融业务,金融领域处于放松管制阶段。

(3)在工商银行并购美国东亚银行之前,工商银行已经对加拿大东亚进行进行了并购,同在北美地区,并购加拿大东亚银行对并购美国东亚银行有一定的先导作用,如地域、文化上的整合经验,对当地业务的了解等。

在并购方式及股权份额的选择上,中国工商银行考虑到了资金、规模效率、日后整合等的影响,所以使用了横向并购方式。

..........
结论
上一章节总结了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成功的经验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工商银行在并购前确定明确的跨国并购战略,跨国并购战略与自身发展战略相一致,并做好并购后的整合工作,但是也存在太依赖政府政策的支持、在并购重组的当年和下一年成本效率改善不明显,甚至下降,国内的并购较少等问题。

因此,对我国以后的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提出以下建议:政府部门在并购过程当中应当充当协调者的角色,而不是掌控者。

过去我国商业银行的并购重组基本都是由主导的,现阶段市场化的并购越来越多见,这是一个好现象。

早期的并购重组基本都是由政府主导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这种非市场的行为在银行并购之后会导致并购银行效率的下降,因为金融业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市场,政府对金融的管制和干预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金融秩序的混乱。

代替政府作为并购的中介,应该积极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并购中介机构,市场化的中介机构可以为并购双方提供更好的服务,包括并购对象的选择,并购风险的评估,并购过程的控制以及并购的预算分析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并购双方更好地识别此次并购的风险,
减少并购的交易成本和整合成本。

..........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