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的管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8月,允许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 的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 ,下限0.9倍
●200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决定将商业 银行、城市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 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
●2004年10月29日, 不再设定金融机构 (不含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 下限0.9 倍。对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 实行上限管理,上限2.3倍, 0.9倍。
★资产管理公司:债权→股权 ★借款企业:债务→资本
2)债转股的目的:对银行盘活不良贷款,防范和化解 金融风险。对企业减轻债务负担转化经营机制,加快 现代化建设。
3)企业实现债转股需具备的条件
★产品适销对路,质量符合要求,有生产竞 争力
★工艺装备为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生产符合 环保要求
★企业管理水平高,债权债务清晰,财务行 为规范
(1)30%的不良资产来自各级政府直接的行政 命令和行政干预;
(2)30%来自于银行支持国有企业所造成的;
(3)10%来自地方的行政环境和司法
(4)10%由于国家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包括 主动关停并转有些企业造成的;
(5)20%由于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问题造成。
三、 不良贷款的危害
(一)对商业银行本身的危害 1、影响收益,导致银行的收益下降。 2、影响银行的资金周转。有可能发生流动性风险。 3、造成银行的资产损失。 4、阻碍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进程,降低商业
建行30亿美元
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特点
(1)不良贷款数额庞大,不良贷款比率相对 较高。
(2)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复杂。 (3)利益关系特殊。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
业。 (4)不良贷款产生的行业特殊。 (5)不良贷款的形成与地区差别有很大关系,
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关联度很大。
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 零售业、农林牧渔业。
● 1996年5月,上浮幅度由20%缩小为10%,下 浮10%不变。
● 1998年10月31日起将金融机构(不含农村信用 社)对小企业 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贷 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
● 1999年9月1日起,对中小企业扩大为30%,对 大型企业仍为10%,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为10%。 农村信用社浮动利率政策保持不变。
★在这些破产企业中,95年、96年法院终裁工 行贷款受偿额41.8亿元,受偿率15%不到,损失 率为85%左右。
★就全国而言,企业破产后,对银行实现的最 高偿付率不超过30%,有相当一部分大企业1%都 不到。所以银行最怕听到的消息之一就是借款企 业宣布破产。
(二)政府行政干预、信贷资金财政化方面的原因
2、直接划入资产管理公司账户并作为资产管 理公司的资产范畴。
3、以信托方式转交委托,以资产管理公司自 身的财务分开,实行“分账管理”。
4、我国不良贷款的移交方式:按账面价值购 买。
●购买的资金来源
●按面值收购的缺点
5、我国移交不良贷款的条件及数量 ●条件:
一是1996年以前发放的“一逾两呆”贷款; 二是每笔贷款在500万元以上。 ●数量: 一是1999年四家银行一次性剥离不良贷款 14000亿元人民币。 二是四家银行股改时剥离:
于06年1月1日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1995年7月1日起施行。2003年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1995年10月1日施行
五、我国化解存量不良贷款的对策
(一)西方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资产对我国的启示
1、早下决心,主动行动,越彻底越好。 2、设立专门机构、专业运作。 3、以政府资源为主,其它资源为辅。 4、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化解立法支持,政策配套,制度
2003年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 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7988亿元、4139亿元,占比 分别为41.67%、21.59%,两者合计占比为63.27%, 农林牧渔业及其它行业占比36.73%。
2004年前三季度,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等3个 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分别高达7004亿元、3461亿元和 1132亿元,占比分别为44.9%、22.19%、 7.26%,3项合计占期末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 额的74.36%,其它行业占比25.65%。
●其三是以诉讼等方式来逃废债,包括:假查封;假调解; 假执行等等。
●其四是以违规退市方式逃废债,包括:故意歇业、故意被 吊销营业执照;故意破产等等。
逃、赖、废银行贷款的方式
① 企业法人资格不真实,利用有限责任形式 掩盖无限责任的承担,借此逃避债务。
② 贷款行为发生时企业出具虚假财务报表, 恶意促成贷款手续的瑕疵,制造出担保无 效或财产变现困难的障碍。
(四)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回收不良贷款的方法
目前资产处置通常采取:
追加贷款本息清收、债务重组、折扣变 现、以资产抵债、股权回购、实物资产投 资、诉讼追偿、拍卖、招标、协议转让、 资产置换、培育上市、破产清算、计划内 破产等方法。
1、 债转股
1)债转股的含义:将对借款人的贷款转化为对借款人 的投资。债权债务人关系转变为资产管理公司与借款 人之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借款 人有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
2004年第三季度四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行业构成图
25.64%
7.26%
22.19%
44.91%
制造业 批发和零售业 农林牧渔业 其它
我国不良贷款的发生状况大致分五大板块: ●一是以广东为代表的经济高增长、贷款高风险地区; ●二是以上海、北京、浙江等为代表的经济高增长、
贷款低风险地区; ●三是以东北为代表的经济低增长、贷款高风险地区 ●四是以西部为代表的经济低增长、贷款低风险地区 ●五是海外地区,外币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比本币
的不良贷款要高出9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广东、 辽宁、山东、河南、江苏、湖北、黑龙江、河北和 吉林九个省, 2003年末,九省合计占全部不良贷款 余额的比例54.85%。
2005年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北京国际金 融论坛”表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主 要来自五大方面:
③ 设置诉讼时效障碍逃废债
④ 利用司法保护逃废债务
⑤ 利用政府保护逃废债务
⑥ 通过改制逃废债
⑦ 通过破产逃废债
● 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数据涉及工商银行贷 款企业的破产终结户数为:
★1988-1993年1385件,1994年1625件, 1996年前6个月3208件,1995年1996年合计 5128件。
●我国在1998年以前一直采用四级分类法,自1998年 开始引进贷款的五级分类,但直到2004年1月我国 四大商业银行才完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特点
1、现状:我们用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比 例来说明。
和西方商业银行相比。 2004年英国 《银行家》杂志排出的世界上前30名(按一 级资本排序)大商业银行(不包括中国的银 行和未提供数据的银行)平均不良资产率为 2.644%,其中花旗集团和德意志银行的不 良资产率分别为2.69%和4.47%。
●第一种口径是根据贷款的期限将贷款划分为四类:
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不良 贷款是指“一逾二呆”,即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 呆帐贷款。
● 第二种口径是借鉴美国的贷款五级分类法,从动态
的风险监督角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 可疑、损失五类。不良贷款主要指后三类,即次级、 可疑和损失类贷款。
仅资产管理公司在用,而且商业银行也在使 用此方法。
(三)不良贷款的移交方式
1、购买方式 ● 按市场价购买。特点:体现市场原则,由于贷
款的方式、期限、贷款人的情况各异,因此不 良贷款的价格最好逐笔确定。但逐笔评定不良 贷款的价格工作量较大。
●按面值收购:按行政手段来实现。目前世界上 很少采用。
●按一定的折扣率收购:按贷款担保方式或五级 分类结果来确定。
二是四家银行股改时剥离:
★2003年底核销建行569亿、中行1400亿损 失类贷款。
★2004年建行将1289亿、中行将1498亿的可 疑类贷款以50%的价格剥离给信达资产管 理公司。
★2005年5月工行将2460亿损失类贷款等值 剥离给华融公司。同年6月工行将4590亿可 怀疑类贷款按地区分为35个资产包,出售 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创新。
(二)我国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来回收和化解不良贷款
●1999年4月20日,我国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在北京挂牌成立, 随后华 融、长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也相继成立。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有两大目标:
★一是经济目标。以最小的处置成本,获得最大 的处置收益。
★二是实现两个方面的政策目标。防范化解金融 风险,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由“坏银行”向“好银行”转 变;促进国企改革,实现国有企业扭亏为盈。
1、减少国家税赋收入。 2、破坏社会信用制度。 。 3、有可能诱发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
发就是一个例证,并且综观各国历史,历次 金融危机的爆发无不与银行大量不良贷款有 关。
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
(一)借款企业方面的原因 1、投资选项失误 2、产权制度 3、经营管理不善 4、国有企业长期没有足够的资本金,负债率过高。 5、信誉不佳借各种方式来逃、赖、废银行贷款。
1、政府直接干预贷款投向、投量。 2、用银行贷款替代财政投资及支出,执行财
政投资职能。 3、承担了部分政策性银行业务。
我国在1994年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
(三)银行自身的原因
1、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问题。 2、效益低下,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足,不
良贷款处置不力。 3、银行间的恶性竞争。 4、银行经营管理上的原因。 5、长期严格的利率管制。
★领导班子强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方案符合现代化企业 制度的要求。各项措施有力,减员下岗分 流任务得到落实。
4)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退出 ★上市退出 ★股权转让 ★股权回购:股东回购;企业回购。 ★其它方式:置换、拍卖、托管等 5)关于股权优化
2、拍卖
一是拍卖债权, 二是拍卖抵押物, 三是拍卖借款企业。拍卖不良贷款此方法不
我国在1998年以前一直采用四级分类法自1998年开始引进贷款的五级分类但直到2004年1月我国四大商业银行才完全舍弃四级分类法采用五级分类企业文化就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
第七节 不良债权
一、不良贷款的概念
两种不同的口径:
贷款损失准备金主要有一般准备金、专项 准备金和特种准备金三种:
●一般准备金是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
●专项准备金是按照五级分类的结果,按不同的 比率足额的提起;
●特种准备金是银行根据不同类别(如国别、行 业)贷款的特殊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论及历 史经验按一定比例计提。
贷款利率市场化
●1987年1月,以国家规定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 基准利率,上浮最高不超过20%,下浮10% 。
逃、赖、废银行贷款的方法:
企业逃废债的方法越来越多,手段也愈来愈高明。一 些研究者已将企业逃废债方式归纳起来共有“4招16 式”:
●其一是以交易方式来逃废债。包括:低价转让资产;无偿 转让资产;故意承担违约责任;假担保、假抵押;假租 赁;假亏损等等。
●其二是以改制方式来逃废债。包括:假合资;假分立;假 重组;假投资等等。
(四)社会信用环境较差
1、表现 2、原因 3、治理
(五)法制不健全,银行信贷资产得不到保障
1、法律条文对银行贷款的保护不力 2、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造成银行不良贷款
失去法律保护
目前我国与银行贷款相关的主要法律如下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7年1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91年4月9日通过(开始实施)。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1992年7月23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1986年12月2日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1982年7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4年7月1日施行。05年10月27月通过修订,
银行的竞争力。
(二)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导致化解成本高 昂
●1999年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每家注册 资本金100亿人民币。
●我国1998年发行特种国债2700亿元, ●国家2003年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补充中建
两行的自由资本, ●2005年4月又动用150亿美元对补充工行自有
资本,
(三)不良贷款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