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第2篇核心素养谋局思想方法导航第3讲分类与整合思想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 利用体积相等求出点A到平面A1BD的距离即可判断选项 A和B;求A点到C1的最短距离,由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想到需要把长 方体剪开再展开,把A到C1的最短距离转化为求三角形的边长问题,根 据实际图形,应该有三种展法,展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每一种情况中 AC1的长度,比较三个值的大小后即可得到结论,进而判断C和D.
典例1 (1) (2023·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已知 a=ln 1.1,b=ln 1112,
c=11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a<b<c
B.b<a<c
C.c<b<a
D.b<c<a
【分析】 结合对数函数、导数的知识确定正确答案.
【解析】 ①比较 a,b 的大小:因为 1.1>1112,所以 ln 1.1>ln 1112, 所以 a>b.②比较 b,c 的大小:令 f(x)=ln x-(x-1),则 f′(x)=1x-1=1-x x. 当 0<x<1 时,f′(x)>0;当 x>1 时,f′(x)<0,所以当 x>0 时,f(x)≤f(1) =0,即 ln x≤x-1,所以 ln 1112<111,即 b<c.③比较 a,c 大小:因为 ln x≤x -1,所以 ln 1x≤1x-1,即 ln x≥1-1x,所以 ln 1.1=ln 1110>1-1110=111, 即 a>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综上,a>c>b.故选 D.
【分析】 对于①,根据点P到平面C1D1M的距离即为点P到平面 A1B1C1D1的距离为2即可判断;对于②,异面直线AP与A1D所成角即为直 线AP与B1C所成角,转化为在△AB1C中,AP与B1C所成角即可判断;对于 ③ , 根 据 N 为 底 面 ABCD 的 中 心 和 正 方 体 的 性 质 , 证 明 得 AN ⊥ 平 面
+1)2,记[x]表示不超过 x 的最大整数,bn=220a2n2+1.若数列{bn}的前 n
项和为 Tn,则使得 Tn≥2 022 成立的 n 的最小值为( A )
A.1 180
B.1 179
C.2 020
D.2 021
【分析】 利用通项公式 an 和前 n 项和 Sn 之间的关系求出{an}数列
应用3 由变量或参数引起的分类讨论
核 心 知 识·精 归 纳
含有参数的分类讨论问题主要包括:(1)含有参数的不等式的求解; (2)含有参数的方程的求解;(3)函数解析式中含参数的最值与单调性问 题;(4)二元二次方程表示曲线类型的判定等.求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 是:结合参数的意义及参数对结果的影响进行分类讨论.讨论时,应全 面分析参数变化引起结论的变化情况,参数有几何意义时还要考虑适当 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4)由图形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图形类型、位置需要分 类:如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等.
3.分类方法与原则 (1)简化分类讨论的策略:分类讨论的思想是将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 题分解成若干个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基础性问题的解答来实现解决原问 题的策略. ①消去参数;②整体换元;③变更主元;④考虑反面;⑤整体变 形;⑥数形结合;⑦缩小范围等. (2)分类讨论遵循的原则是: ①不重不漏,科学地划分 ②标准要统一,层次要分明,分清主次,不越级讨论. ③能不分类的要尽量避免,决不无原则的讨论.
= 1-cos2∠BA1D= 1-510=7102,则 S△BA1D=12A1B·A1Dsin∠BA1D
=12× 10× 5×7102=72,又 S△ABD=12AB·AD=12×2×3=3,设点 A 到平 面 A1BD 的距离为 h,由体积相等可得:VA1-ABD=VA-A1BD,即13S△ ABD×AA1=13S△A1BD×h,所以13×3×1=13×72×h,解得:h=67,故选项 A 正确;选项 B 错误;长方体 ABCD-A1B1C1D1 的表面可能有三种不同 的方法展开,如图所示:
思想方法应用
应用1 由概念、法则、公式、性质引起的分类讨论
核 心 知 识·精 归 纳 1.有许多核心的数学概念是分类的,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 如绝对值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定义、分段函数的定义、异面直线所成角 的定义、直线的斜率、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2.在中学数学中,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 调性,基本不等式,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结 论,或者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才成立,应根据题目条件确定是否进行分 类讨论.
点 P 在线段 B1C 上运动时,因为 A1D∥B1C, 所以异面直线 AP 与 A1D 所成角即为直线 AP 与 B1C 所成角.因为 AC=AB1=B1C=2 2,所以△AB1C 为 等边三角形,当点 P 在线段 B1C 的中点时,AP⊥B1C, 即直线 AP 与 B1C 所成角为π2,当点 P 向两个端点运 动时,直线 AP 与 B1C 所成角越来越小,当点 P 与点 B1 或点 C 重合时,直线 AP 与 B1C 所成角为π3,所以直线 AP 与 B1C 所成 角的取值范围是π3,π2,即异面直线 AP 与 A1D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π3,π2, 故②错误;对于③,如图:
第二篇
核心素养谋局、思想方法导航
第3讲 分类与整合思想
思想方法速览 思想方法解读 思想方法应用
思想方法速览
思想方法解读
1.分类整合思想的含义 分类与整合思想是将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或分割)成若干个 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基础性问题的解答来实现解决原问题的思想策 略.对问题实行分类与整合,分类标准等于增加一个已知条件,实现了 有效增设,将大问题(或综合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或基础性问题),优化 解题思路,降低问题难度;分类研究后还要对讨论结果进行整合.
(2) (2023·贵州贵阳高三统考期末)设点P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1B1C1D1表面上的动点,点M是棱A1D1的中点,N为底面ABCD的中心, 则下列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有__①__③__④___.
①当点 P 在底面 ABCD 内运动时,三棱锥 P-C1D1M 的体积为定值23; ②当点 P 在线段 B1C 上运动时,异面直线 AP 与 A1D 所成角的取值 范围是π4,π2; ③当点 P 在线段 A1D1 上运动时,平面 PAN⊥平面 BDD1B1; ④当点 P 在侧面 BCC1B1 内运动时,若 P 到棱 A1B1 的距离等于它到 棱 BC 的距离,则点 P 的轨迹为抛物线的一部分.
3.有些分类讨论的问题是由运算的需要引发的.比如除法运算中分 母能否为零的讨论;解方程及不等式时,两边同乘一个数是否为零、正 数、负数的讨论;二次方程运算中对两根大小的讨论;求函数单调性 时,导数正负的讨论;排序问题;差值比较中的差的正负的讨论;有关 去绝对值或根号问题中等价变形引发的讨论等.
典 例 研 析·悟 方 法
∵N为底面ABCD的中心,∴AN⊥BD,∵BB1⊥平面ABCD,AN⊂平 面ABCD,∴AN⊥BB1,又BD∩BB1=B,BD⊂平面BDD1B1,BB1⊂平面 BDD1B1 , ∴ AN ⊥ 平 面 BDD1B1 , ∵ AN ⊂ 平 面 PAN , ∴ 平 面 PAN ⊥ 平 面 BDD1B1,故③正确;对于④,点P在侧面BCC1B1内运动时,∵A1B1⊥平 面BCC1B1,∴P到棱A1B1的距离等于PB1的长度,∴P到棱A1B1的距离等 于它到棱BC的距离即为点P到B1的距离等于点P到棱BC的距离,根据抛 物线的定义,又点P在侧面BCC1B1内运动,∴点P的轨迹为抛物线的一部 分.
AB=3,BC=2,BB1=1,表面展开后,依第一个图形展开,则 AC1 = 1+22+32=3 2;依第二个图形展开,则 AC1= 3+22+12= 26; 依第三个图形展开,则 AC1= 3+12+22=2 5;三者比较得:A 点沿 长方体表面到 C1 的最短距离为 3 2,故选项 C 正确,选项 D 错误,故选 AC.
BDD1B1 即 可 得 到 结 论 ; 对 于 ④ , 点 P 在 侧 面 BCC1B1 内 运 动 时 ,根 据 A1B1⊥平面BCC1B1,则P到棱A1B1的长度等于PB1的长度,结合抛物线定 义即可判断.
【解析】 对于①,当点 P 在底面 ABCD 内运动时,点 P 到平面 C1D1M 的距离即为点 P 到平面 A1B1C1D1 的距离为 2,则 VP-C1D1M=13S△ C1D1Mh=13×2×12×2×1=23,故①正确;对于②,如图:
【解析】 如图,连接 A1D,DB,A1B,因为 AB=3,BC=2,BB1=1,
所以 A1B= 1+32= 10,A1D= 1+22= 5, BD= 22+32= 13,在△A1BD 中,由余弦定理可 得:cos∠BA1D=A1D22+A1AD1·BA21-BBD2=21×0+150-×135=102,所以 sin∠BA1D
4.解题时把好“四关” (1)要深刻理解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把好“基础关”; (2)要找准划分标准,把好“分类关”; (3)要保证条理分明,层次清晰,把好“逻辑关”; (4)要注意对照题中的限制条件或隐含信息,合理取舍,把好“检验 关”. 5.高考以解答题的方式考查分类与整合思想,主要是函数导数解答 题、数列题和解析几何解答题等.
方 法 技 巧·精 提 炼
比较对数式的大小,结合的是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此时要注意对数 函数y=logax的底数a的取值范围对单调性的影响.比较对数式和实数的 大小,可考虑分段法或构造函数法来进行求解.
(2) (2022·全国模拟预测)设正项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 满足 Sn=14(an
应用2 由图形位置或形状引起的分类讨论
核 心 知 识·精 归 纳
1.一般由图形的位置或形状变动引发的讨论包括:二次函数对称轴 位置的变动;函数问题中区间的变动;函数图象形状的变动;直线由斜 率引起的位置变动;圆锥曲线由焦点引起的位置变动或由离心率引起的 形状变动;立体几何中点、线、面的位置变动等.
的通项公式,再根据 n 的取值讨论 bn=220a2n2+1 并判断 Tn≥2 022 即可.
【解析】 Sn=14(an+1)2①,令 n=1,得 4a1=(a1+1)2,解得 a1=1.Sn
-1=14(an-1+1)2,n≥2②,由①-②可得 an=Sn-Sn-1=14(an+1)2-14(an-1 +1)2,整理得(an-an-1-2)(an+an-1)=0,根据 an>0 可知 an-an-1=2(n≥2), 则数列{an}是首项为 1,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an=1+2(n-1)=2n-1, n∈N*.∴bn=220a2n2+1=42n0-222+1,n∈N*,当 n∈[1,505]时,4n-2<2 022, bn=1;当 n∈[506,1 011]时,2 022≤4n-2≤4 042,bn=2,当 n∈[1 012,1 517)时,4 044<4n-2<6 066,bn=3.∵T1 011=505+506×2=1 517,(2 022 -1 517)÷3≈168.3,∴使 Tn≥2 022 成立的 n 的最小值为 1 011+169=1 180.故选 A.
2.圆锥曲线形状不确定时,常按椭圆、双曲线来分类讨论,求圆锥 曲线的方程时,常按焦点的位置不同来分类讨论.
3.相关计算中,涉及图形问题时,也常按图形的位置不同、大小差 异等来分类讨论.
典 例 研 析·悟 方 法 典例2 (1) (多选)(2023·梅河口市第五中学校考一模)长方体ABCD -A1B1C1D1中,AB=3,BC=2,BB1=1,则( AC ) A.A 到平面 A1BD 的距离为67 B.A 到平面 A1BD 的距离为47 C.沿长方体的表面从 A 到 C1 的最短距离为 3 2 D.沿长方体的表面从 A 到 C1 的最短距离为 2 5
2.分类与整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1)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有的概念本身是分类的,如绝对值、直 线斜率、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2)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定理、公式、 性质是分类给出的,在不同的条件下结论不一致,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 和公式、函数的单调性等.
(3)由数学运算和字母参数变化引起的分类.如除法运算中除数不为 零,偶次方根为非负,对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指数运算中底数的要 求,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负数,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