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试题之实验与探究题100例(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考试题之实验与探究题100例(2)
把灼烧物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中,过滤不溶物,用步骤一称量的质量减去不溶物的质量
61.(玉溪)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将铁片加入到稀盐酸中;
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
③将锌片加入到稀盐酸中;
④将金属片X(表示铁、铜、锌、银中的某一种)加入到Y中。
(该方案中所有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以及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
请完成:
(1)写出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
(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锌与稀
盐酸反应比铁与稀盐酸反应剧烈。
(3)要得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果④中Y表示硫酸铜溶液,则X表示的
一种金属是Fe ;如果X表示铜,则Y表示的一种溶液是稀盐酸(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62.(玉溪)某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预先在集气瓶底装有少量水。
实验过程中他联想到
老师介绍过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于是他想了解燃烧后集气瓶底部残留的“水”是否
也呈酸性。
他取“水”多次测其pH,发现其pH始终小于7并逐渐减小,直至稳定在pH=4,证明集
气瓶底残留液呈酸性。
随后该同学想进一步了解该残留液是否具有酸的通性,请你与他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残留液还能与什么物质反应呢?
[猜想]①能与铁发生反应;②能与碳酸钠发生反应(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设计方案]请你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选择一个猜想即可):
不考虑其他杂质),放在酒精喷灯
火焰上灼烧一段时间后,放置冷却。
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探究鸡蛋壳灼烧后残留固体的组成,请
你帮他完成下表中实验探究的相关内容。
CO2后残留的废液。
小红同学想探究
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 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HCl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 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⑴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紫色石蕊试液,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⑵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要想使处理后的废液只有
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
的碳酸钙,反应完成后
..
过滤。
65.(宜昌)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⑴一个中和反应;
⑵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挖掘实质】
⑴图26-1是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 -,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⑵图26-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
H+ + OH-= H2O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
..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实践运用】
⑴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
和 (填离子符号,下同)也不能大量共存。
⑵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
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
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再探究,我发现在分析多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的成分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知识回放】⑴H2SO4+2NaOH=Na2SO4+2H2O
⑵H2SO4+Ba(NO3)2=BaSO4↓+2HNO3或K2CO3+Ba(NO3)2=BaCO3↓+2KNO3
【挖掘实质】Ba2+和NO3-或Ba2+和2NO3-;2H++CO32-=H2O+CO2↑或2H++CO32-=H2CO3,H2CO3=H2O+CO2↑【实践运用】Ba2+和SO42-或Ba2+和CO32-或H+和CO32-;H+、Na+、K+和NO3-
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或者离子是否参加化学反应,参加化学反应的离子是否有剩余。
66.(株洲)化学老师谢××交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一个任务: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猜想I:没变质,全部是NaOH;猜想II:部分变质,既含有NaOH{又
含有Na2CO3:猜想Ⅲ:完全变质,全部是Na2CO3。
【查阅资料】①已知反应:BaCl2+Na2CO3=2NaCl+BaCO3↓
②部分盐溶液在常温下的pH如下: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
上述步骤①中,所用称量仪器的名称是(3),滴加过量
溶液的目的是(4)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5) 是正确的。
【拓展】该小组同学为测定出该NaOH固体的变质程度,继续将上述白色沉淀过滤、洗净、
干燥,称得其质量为2.0g,则原试剂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6) (假定试剂中无其它杂质)。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7)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Na2CO3, (2)NaOH, (3)天平,(4)除去Na2CO3 (5)猜想Ⅱ,(6)86.5%,
(7)2NaOH+CO2==Na2CO3+H2O
67.(孝感)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
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
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Ⅰ、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
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将气体依次通过A、B两试剂瓶后,发现A瓶质量增加,B瓶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
(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实验结论: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Ⅱ、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做出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猜测②;
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
再根据实验Ⅰ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Ⅳ、实验Ⅰ中有白色粉末剩余,请用两种化学方法来验证剩余粉末是碳酸钠(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方法一:;
方法二:。
Ⅰ.水蒸气和二氧化碳Ⅱ猜测2: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和醋酸反应生成的;
32322
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粉末为Na2CO3 方法二: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加入CaCl2(或BaCl2等)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粉末为Na2CO3
68.(咸宁)为探究Al、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将金属分别放入盛有盐酸的3支试管中。
根据铜加入盐酸中无变化,现象,判断出Al>Fe>Cu。
(2)乙同学只用一支试管,只取一次盐酸也能证明Al>Fe>Cu,他在盐酸中插入金属的顺序是Fe 。
(3)丙同学只调整了乙同学插入盐酸中金属的顺序,也能得到正确结论。
丙同学调整金属的顺序为。
【拓展应用】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1)铝与盐酸反应比铁剧烈(2)Cu Al(3)Cu Fe Al 【拓展应用】 FeCl2 AlCl3
69.(咸宁)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
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
后者无明显现象。
(1)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
式。
(2)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
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
①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②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③杨红通过检验生成物: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观察到现象,从而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④你认为两实验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填代号),理由是。
(1)CO2+Ca(OH)2=CaCO3↓+H2O(2)①氢氧化钠溶液与CO2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降低
②CO2能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气压降低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③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或加氯化钙溶液有沉淀生成) ④
A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易伤到手
70.(黄石)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与酸反应时,发现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反应,并产生大量气体。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呢?
[分析讨论]经分析讨论,大家认为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SO2、SO3、O2等气体,经进一步查验后确认没有SO3、O2,于是大家决定进一步探究气体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①:产生的气体仅为SO2;猜想②:产生的气体仅为H2;你认为猜想③。
[查阅资料] SO2是一种有毒气体,不能燃烧,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变为无色,是一种主要大气污染物。
H2则不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
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硫酸总会剰余。
[设计实验]该小组的同学据此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分析与结论]
(1)图中X为溶液。
(2)由以上实验可知:猜想(填①、②、③)正确。
[反思与评价]
(3)与活泼金属和稀硫酸的反应不同,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硫元素的化合价。
(4)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认为在处理图中反应①试管中残液时,应先用水将残液稀释,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5)另有同学认为多余的气体应通入一个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其原因是。
猜想③产生的气体为SO2和H2的混合气(1)品红(2)①(3)降低(或发生改变)(4)将残液慢慢的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5)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
71.(随州)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
(2)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CO2, 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
(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含有单质碳;②可能含有单质铜;③可能还有其它物质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
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
【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体物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解决,你对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
(1)长颈漏斗(2)⑧⑨;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进入导管形成液柱。
(3)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到集
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CO2已收满。
(4)过滤【设计实验】步骤1.将灰黑色固体充分灼烧,再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碳,否则不含单质碳。
步骤2.向灼烧后的固体中加稀硫酸;溶液变蓝色,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铜,否则不含单质铜。
【反思】询问老师或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等。
(
72.(恩施)小强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鱼塘边时,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请你与小强共同探究。
(1)为研究鱼塘中大量气泡是何种气体所致,小强使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由此可知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过氧化钙的目的是,仪器a的名称是。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强认为过氧化钙与过量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有钙元素的产物。
开始小强假设该产物为CaO,但通过思考他很快否定了原先的假设,并重新假设生成的含钙产物为Ca(OH)2。
请解释小强否定原假设建立新假设的理由:。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小强的新假设,并填入下表空格中:
请写出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小强在实验时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由此他还得出了什么结论。
(1)O2(或写名称均可)、补充鱼塘中的氧气、烧杯(2)在水较多的环境中即使生成CaO,也会和水作用生成Ca(OH)2(或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2222
(4)CaO2与H2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意思相近可给分)
73.(滨州)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
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小明很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
[设计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小利猜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氧气。
小利猜想的依据是。
(2)小宁打开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3)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U型管A端红墨水液面下降,其原因是。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是什么?
(1)小明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性。
(2)小军认为,纯碱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另一种物质有可能是Na2CO3,小宁认为不可能,他可选用试剂来验证另一种物质是否是Na2CO3;
(3)小明在转移实验一所得溶液时,不小心手上沾有部分该溶液,小明应该如何处理:。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 实验一:(1)质量守恒定律(或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2)氧气(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实验二:(1)碱(2)稀盐酸(或澄清石灰水等)(3)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表达]Na2O2+2H2O=4NaOH+O2↑
74.(烟台)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对固体猜想】
猜想工: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说明氢
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千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现象b为,则猜想Ⅱ成立。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或稀H2SO4等酸及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CaCO3不能。
(3)有白色沉淀产生无色酚酞不变红色【反思】CO2+2NaOH=Na2CO3+H2O
75.(烟台)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
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
探究一:测定饮料中Vc的含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l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四只试管中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梨汁和0.04%的Vc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可知,Vc含量最高的是,含量为(各液体密度上的差别和每一滴的体积差别忽略不计)。
探究二: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的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
下列情况不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
A.每次实验所用的果汁颜色不同 B.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
C.试管的大小不同 D.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探究一)苹果汁 0.02%(或20mg/100mL) (探究一)【设计方案】将新鲜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分别挤入两个烧杯中,向取有等量高锰酸钾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两种黄瓜汁,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记录滴数。
【实验结论】(刚好褪色时)两种黄瓜的汁液所用的滴数不同。
(与方案对应合理即可) 【实验反思】C
76.(潍坊)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都离不开实验装置。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装置A可用于以高锰酸钾为试剂制取氧气,制取时需要在管口放一团棉花,它的作用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可用于收集氢气的装置是 (填写序号字母)。
(3)科学探究
【查阅资料】
小玲同学查阅资料发现:过氧化钙(CaO2)能分别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猜想】
①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②过氧化钙在空气中久置生成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钙或氢氧化钙或二者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实验一选用上述实验装置B进行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实验,收集一试管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取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再滴入 (填写一种试剂的名称)试液,发现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猜想①是正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二为探究猜想②是否正确,小玲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她完成表格中的空白内容:
实验步骤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2KMnO4K2MnO4+MnO2+O2↑(2)D E (3)酚酞2CaO2+2H2O=2Ca(OH)2 +O2↑实验步骤:向试管中滴加盐酸实验现象:产生气泡,固体逐渐溶解
CaCO3+2HCl=CaCl2+CO2↑+H2O
77.(威海)有三种失去标签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5%、l0%和5%的盐酸溶液。
限定你选择下列仪器和药品,设计两种不局的实验方案,辨别出最浓的和最稀的盐酸溶液。
实验仪器:精密温度计、剪刀、镊子、量筒、秒表、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
药品:镁条
提示:①镁条和盐酸反应速度很快,通过观察放出气泡速度很难准确判断盐酸浓度的大小,所以不建议用这种方法辨别之。
②当你设计一种方案时,不必用到所有的仪器。
③在描述每种实验方案时,要求说明:观察或测定何种变量、需要控制的条件、选用的仪器、实验步骤及结果与推论。
(1)实验知识和技能准备: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依次填写在下表中.
实验方案一:
实验方案二:
(3)为了排除实验过程中偶然因素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你认为还应该如何完善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量筒内液体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取液体滴加到刻度:读数时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把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取用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竖起试管,让固体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2)方案一:测定反应所需时间
方案二:测定反应后溶液的温度
(3)重复实验。
78.(莱芜)淡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浩瀚的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某小组针对这一现状,提出问题并在实验室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品】酒精灯、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铁架台、烧杯、胶头滴管、海水、硝酸银溶液。
【实验过程】
①如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大试管加入5~10mL海水,塞好橡皮塞,用酒精灯加热。
加热一段时间后,小试管内收集到很少液体,试管口有大量白雾。
该小组同学建议对该装置进行改进,你认为改进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小试管里的冷凝水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
①对海水淡化后剩余资源,请提出一种合理利用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蒸馏法淡化海水”的思路是想办法将水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请列举一种与上述原理相同的混合物分离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怎样将海水转化为淡水【实验过程】②将小试管内的长导管加长;使用冷凝管;将小试管放在盛有冰水的烧杯中③无沉淀生成(或无明显现象)【得出结论】将海水蒸馏可以得到淡水【反思交流】①晒盐;制纯碱;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制备镁②石油的分离;分离液态空气
79.(聊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
是不是拿错了药品?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①已知反应:(白色)
②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依据查阅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根据
实验现象推断相应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变质(填“部分”或“全部”)。
【进一步实验】该小组同学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1)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上述杂质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
(2)借助于____________可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分析】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实验设计】(1)Na2CO3(2)NaOH
【实验结论】部分【进一步实验】(1)Ca(OH)2(2)指示剂或pH计或酚酞试液
80.(临沂)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小刚和小强同学到实验室去做探究实验时,他们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他们认为此瓶氢氧化钠固体变质了,接着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程度如何?
查阅资料:
(1)20℃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
猜想与假设:
小刚猜想:氢氧化钠可能部分变质,生成了碳酸钠。
小强猜想:。
实验探究:小刚和小强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证明了他们各自的猜想。
探究过程如下:
表达与交流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2)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
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盐酸需要密封能够保存的原因。
氢氧化钠完全变质生成了碳酸钙白色沉淀Na2CO3+CaCl2=CaCO3↓+2NaCl 红色 CO2+2NaOH=Na2CO3+H2O 浓盐酸易挥发
81.(泰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Ⅰ是为了;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3)实验Ⅲ滴入K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
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CO32-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