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八上文言文预习之三峡-2020年暑期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衔接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4 八上文言文预习之三峡
三峡
郦道元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简介】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三十四卷《江水》)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作者只用不到两百字的篇幅就描写出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色。
作者郦道元(?-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
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全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
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
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
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引用的诗句表现了突出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色悲寂凄凉的气氛。
【注释】
(1)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空缺。
(3)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
(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
朝:早晨
(11)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驾着,驾驶。
(13)不以:不如。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
巘:高峰。
(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
漱:冲荡。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19)良:实在,的确,确实。
(20)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
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
属(zhǔ):动词。
连接。
引:延长。
凄异: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
绝:消失,停止。
转:通“啭”鸣叫。
(23)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24) 三声:几声。
这里不是确数。
(25) 沾:打湿。
(26) 裳(cháng):衣服。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
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在上面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练习】
一、基础练习。
1.解释文中加线的字。
(1)重岩叠嶂.嶂: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曦:
(3)或.王命急宣或: (4)飞漱.其间漱:
(5)虽乘奔.御风奔:
2.解释下列各句加点的字。
(1)①沿溯阻绝.②绝.巘多生怪柏
③哀转久绝.④佛印绝.类弥勒
⑤韦编三绝.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
(3)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君有疾.在腠理
(4)①至.于夏水襄陵②每至.晴初霜旦
(5)①属.引凄异②神情与苏、黄不属.
3.翻译下面句子: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回答下列问题。
(1)“猿鸣三声泪沾裳”中“三”的意思是(A.概数 B.确数),写出两个含有相同意义的带“三”字的成语:、。
(2)第二段末引用“渔者歌”是为了证明什么?
5.下边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错的一项是()
A.或/王命急宣
B.至于/夏水襄陵
C.其间/千二百里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7.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八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
8.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写三峡的山势之高的?
9.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10.文中为什么在描写三峡水势之前,先写山势?
11.赏析文中关于春冬之时水的描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二、比较阅读。
(一)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漫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节选(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
12. 解释加点的词语,
(1)沿溯阻绝
..:(2)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
13. 翻译下面句子。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 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
14. 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
乙文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人滩,介绍人滩得名原因的句子是“”。
15. 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天高地厚华夏情。
1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
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异同。
(二)
【甲】 (《三峡》全文)
【乙】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
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②, 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③) , 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及余来践跻。
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注释】①迳:取道,经过、②纡曲,迁回曲折、③形容,形态、④践跻,登临。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 略无阙.处(2) 常闻峡中水疾.
(3) 每至睛初霜旦.(4) 冷冷不绝.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孟京奔御风,不以疾也,
(2) 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19.阅读下列【甲】文中的语句,并从【乙】文中找出与其内容相近的句子来。
(1)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0.请简要概括【甲】文中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
21.请用恰当的成语或俗语,概括乙文“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一句的含义。
【答案】
一、1.(1)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2)太阳(3)有时(4)冲荡(5)飞奔的快马
2.(1)断陡峭的停止,消失极断绝与世隔绝
(2)从,由如果
(3)快疾病
(4)表示另提一事到
(5)连续类
3.(1)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2)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1)概数三三两两、三头六臂
(2)证明三峡秋季时节有猿放声长叫,声音悲哀婉转,揭示三峡水道漫长和艰险,表达对渔民的深切同情。
5.D
6.山:连绵不断,高耸峻拔
水: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8.连绵、众多、高峻(山势连绵不断,山峰高耸,山貌挺拔险峻)
9.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其连绵、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其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10.先写山势,是为描写水势设置条件,山高则水的落差大,水流急;山连则水不得他泄,尽在槽中;狭窄,则水的流量大,由山势的特点,就自然构成水势流急的特点。
11.“湍”是动态,“潭”是静态,以素饰“潭”更见深沉宁静;水中有影,则水平如镜,倒影入潭,更觉
风光秀丽。
二、(一)乙文参考译文:江水又向东流,经过狼尾滩,又经过人滩,袁山松(晋朝著名文人)说:“这两个岸滩相距二里远。
人滩,江水非常湍急。
江的南岸有许多青色的大石,夏天被水淹没冬天露出来,这些石头,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那些纹络清晰的,头发胡子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叫做“人滩”。
12. 阻断、隔断;有的
13. (1)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
14.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南岸有请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
15. 山险水急三峡景
16. 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
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
(同异各答出一方面即可)
(二)17. (1)阙:通“缺”,缺口;(2)疾:快;(3)旦:早晨;(4)绝:消失。
18. (1)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 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俱相劝告。
19. (1)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2)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20. 夏天:水流湍急:春冬之时:水清山绿;秋天:猿鸣凄异
21. 示例:①耳听为虚,眼见为实②百闻不如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