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教育经济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教育对经济贡献的研究现状,存在的教育体制缺少市场竞争力、投入增长缓慢且发展不平衡、结构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难满足办学需要等主要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必要论述。
关键词:教育经济现状问题对策
一、现状
1.国外教育对经济贡献的研究
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教育对经济贡献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有400多年,美国有200多年,日本是从70年代才开始腾飞,我国经过鸦片战争等很多沉痛教训以后,才开始向西方经济学习的[1]。
德国早已把“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的密秘武器”。
当前,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都很重视教育、科技与经济关系的研究。
这正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及主要内容。
早在50~60年代,美国、苏联等许多著名教育经济学家都致力于此研究,其中美国的舒尔茨于1927~1957年在本国教育对经济贡献的研究中,曾指出了当时美国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达到33%[2]。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经济科学的分支科学(介于教育学与经济学之间的交叉科学)传入我国时间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并相继在北京师范大学等部门率先开展了研究工作,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国民经济政策制定及协调发展奠定重要理论依据。
到目前为止,世界许多教育经济学家的研究都表明:教育与经济二者之间关系十分重要且密切。
主要是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起决定作用,相反,教育发展又对经济发展起强大促进作用,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实践证明,适宜的教育投入,其产品教育(成果)──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包括素质)的提高,对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很大。
最近,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是:小学为43%,中学108%,大学300%。
这说明劳动力(指存在于一个健康人体中的体力和智力)的质量和素质(主要指劳动者的文化、技术和智力等水平),一般情况下是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成正相关[3]。
教育不仅能生产和提高劳动能力,把简单劳动变为复杂劳动,更是科学技术(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媒介,也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先进的教育能够促进科技的发展,提高现实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一旦投入生产建设实践,必将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国民收入。
现在,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0%~70%的高水平,发展国家也平均达到了40%的水平,而我国只有不到30%的水平[4]。
2.国内教育经济近期发展成果
教育作为一种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历史源远流长。
它的起源与人类同步,是人类起源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类起源时,教育也就在其中了[5]。
在我国文明古老──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教育不断地形成了规模、提高了质量。
并通过人的物化劳动,促进了科学技术、经济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其中,教育对经济的直接贡献,用“寿光(中国蔬菜之乡)农民”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每挣10块钱就有7块是菜钱,7块菜钱有5块是老师给的,这老师就是学校,就是教育。
”朴实的话语证实了教育对经济的作用不可低估[6]。
我国可以说是穷国办了大教育,目的就是促进经济的增长。
据最新资料统计,我国全日制在校生约2.3亿人,占全球教育总人口的20%,规模位居世界第1位,而年度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为170亿美元,占世界各国教育经费总数11500亿美元的1.5%,可见,我国是以占世界1.5%的教育经费支撑占世界20%的教育人口[7]。
而且教育质量是比较高的,我国除博士教育以外的基础教育、本科生教育,乃至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国际上都是高水平的。
特别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在世纪之交时基本实现了普及9年义务教育及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
这是我国教育有史以来的两个重大跨越式发展,是我国近些年来科学技术及国民经济快速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
碑。
这一丰硕教育成果的取得,反映我国13亿人口的国民素质整体水平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对进一步开发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生产效率,不断缩小收益差异,促进国民收入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日益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200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预计为4546亿元,比2005年的3900亿元增加646亿元。
2005年全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超过2300万人比上年增加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比上年增长2%[8]。
而韩国1997年达到67.7%,美国1998年达到77%[9]。
2004年,中央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投入达到100亿元人民币,比2003年增长了72%[10],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学校(机构)发展到7.85万所,在校生达到1769.36万人,比上年增加352.96万人,增长24.92%。
义务教育及程度进一步提高,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9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1%,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4.1%,分别比上年提高0.3、0.2及1.4个百分点。
中小学生辍学率分别为2.49%和0.59%,现有在校生分别为6527.51万人和11246.23万人。
高中教育规模达到在校生3607.63万人,比上年增长11.23%。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62.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7.55%,分别比上年提高3.3及近3个百分点。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40.75%,在园人数增长到2089.40万人,分别比上年提高3.35个百分点及4.27%。
特殊教育面和扫盲教育分别进一步扩大及推进,终身教育体系与各类教育培训分别得以构建及发展[11]。
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教育自身及国民经济相互促进及发展都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问题
1.传统办学体制缺乏市场竞争力
与发达国家教育体制相比,我国传统办学模式根深蒂固,几乎全是国家供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决大多数学校仍在拿着国家的皇粮办学校,缺乏人才培养竞争力。
义务等教育暂且不说,仅从现代高等教育的建立和发展来看,主要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大致是清末民初学习日本,五四之后学习美国,50年代之后学习苏联的过程。
自1895年创办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12]开始发展至今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
与国外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同期相比,国外在这一阶段的私立高等教育往往快于公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印尼、菲律宾等国家,私立学校学生达到其该国大学生总数的60%~70%,甚至在80%以上。
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无一例外地得益于私立高等学校的发展。
我国目前共有普通、成人高等学校2236所(普通高校为1731所),其中民办普通成人高校只有228所(在校生139.75万人)。
而前者(公办学校)仍沿用计划经济形势下形成的集中统一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即使是最好的,也缺乏了市场竞争机制及压力,不可避免地走向了退化和僵化,难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变化培养高素质更多优秀拔尖人才需求,后者(民办学校)虽然有办学活力与主动权,竞争意识强,但因刚刚起步,占的比例较小再加受各种环境制约因素的影响,尚没有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主流,一时还难以与公立学校相竞争。
我国国民接受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低,早在1999年,每10万人为530人(包括成人教育),而美国1994年则达到5398人,加拿大是6984人。
在我国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中,教育体制改革虽然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也更大程度地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造成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性短缺严重。
在我国传统办学模式占主流的情况下,我们还要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学,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真是谈何容易?让我们再回过头来审视地看一看,真正世界一流大学的排行榜,排在前十几位的,竞全是美国的私立大学。
就连欧洲能进这个档次的,也只剩下牛津和剑桥大学了,那还是靠吃几百年老本维持的地位。
英国教育早已深刻认识到,如果不像美国那样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的话,连目前的水平也维持不了,这才有了布莱尔的教育改革[13]。
这说明一流的大学,是在市场上竞争出来的,而我国公立大学及为数不多还不成熟的民办大学,与国外私立体制大学相比,恰恰缺少的就是办学市场竞争力。
2.教育投入增长缓慢发展不平衡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总量不断得以提高,但教育投入增长始终缓慢。
尽管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作为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了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及教育财政投入应该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的指标,并在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到20世纪末实现4%(只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而世界平均水平为5%)的目标。
实际上直到今天也从未实现这一目标,据查,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及2006年,这一指标分别是2.41%、2.46%、2.50%、2.59%、2.79%、2.87%、3.19%、3.3%、3.41%、2.41%、2.1%及2.31%(预计)。
而1997年世界平均水平为4.8%,1998—2000年亚洲的泰国、马来西亚则分别为5.4%及6.2%,目前的欠发达国家,也达到了4%的水平[14],可见,我国的教育投入仍然举步为艰。
并且全国各地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比例差额还很大,如1998年北京是5.4%,山东是1.87%,经济投入的不平衡也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也使地区之间国民经济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整体上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
但我们的城乡,中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教育还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还在拉大已成不争的事实。
中西部地区还有8%的地区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我国现在小学的辍学率是0.59%,中学的辍学率是2.49%,个别地方仍然高于这个数据。
仅中学辍学率2.49%来看,全国每年就得有约200万学生离开学校,而不能继续学习。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只有40.75%,农村的孩子都难以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遇。
我国的博士、硕士教育规模还在逐年扩大,特别是博士教育质量难以完全得到保证。
就本科规模扩大来看,现有教育投入难以支撑,甚至将严重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此外,我国还有约4%的青壮年文盲仍没有扫除,这些都使得我国的教育发展举步为艰。
现在,人们日益需求教育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及质量提高的矛盾,特别是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很突出,其关键问题在于教育投入的不足。
3.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
我国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来,现代的企业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等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特别是各行业的结构变化更是十分突出。
其中,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及发展,使我国现有教育结构发展的现状难以适应。
从我国教育的纵向结构(教育的级别结构或程度结构)来看,由于人们受传统追求高学历节节攀升的影响,有些学校不顾社会经济发展及用人技术要求的实际,一心想办名校,不是靠自身办学实力去竞争,而靠千方百计向国家伸手要钱来办学,结果使各校的学历文凭越办越毛(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的浪费。
我国目前尚未普及高中教育,而本硕博比例则达到36:4.2:1,4个硕士就培养1个博士,而且这一比例还大有发展势头。
而美国等发达国家,本硕博的比例现在是25:10:1,是10个硕士才培养1个博士。
相比之下,美国大学教育已是通才教育,我们还只是专业教育阶段,而且其经济、科技实力及教育投入都比我们强得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博士培养比重那样大,其竞争力与质量是可想而知的,有的教授已称博士难带。
从我国物质生产部门技术装备水平来看,当前高级、尖端的自动化技术虽有较大提高,还是属于少量的,中间的、半自动化的、机械化、半机械化的技术仍是大量的,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手工工艺和手工技术。
这种劳动技术结构要求,说明我国现行的教育比例、结构还是不很协调。
从我国教育的横向结构(教育的类别或专业结构)来看,存在大量熟练技工短缺,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比例在某些地区还大有滑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模很大(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且质量又亟待提高。
这说明我国的教育结构还很难适应经济部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快速发展变化的需要。
比如:当前我国找100个大学生容易,而找100个技工却很难,有的地方几十万元还聘不到1个炉前工[15]。
农村劳动力转移、企业转岗职工再就业及第三产业服务人员的素质,特别是偏远山区及弱势群体的文化教育水平,更是亟待提高的问题十分突出。
由此可见,我国教育
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化不仅一时难以适应,而且也难以为其提供有效的服务。
4.师资队伍难以满足办学的需要
从数量看,仅义务教育阶段需求教师来说,其总量仍为不足。
2004年,我国受人口变动影响,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人口明显下降。
全国普通中小学校分别比上年减少973所及3.17万所,学生总数分别减少163.31及443.51万人。
腾出的大量中小学教师,都调整到其他学校,充实其学校的师资力量,还不足以加强其他学校师资力量的目标,从高等教育来看,近年的连续扩招,也使教师队伍难以从数量和质量上得以保证。
从结构看,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山区,还没有完全实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对教师应必备学历要求的指标。
许多院校各专业教师间的比例也不很协调,特别是有的中等教育专业教师结构还比较单一。
如有的学校,职业技术教育教师构成比例小,而普通教师构成的比例大。
这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规模发展到今天已表现突出,甚至造成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真实地达到学生毕业规格及就业目标的要求。
从指标看,我国近年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后,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全面紧缺,特别是高校教师队伍除整体素质不能完全适应,亟待提高外,教师数量也亟需增加。
按照规定师生比1:16测算,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师生比为1:19,则专业教师缺口总量达到20万人,2003年在校生1900万人,师生比超过1:20,则专业教师缺口相当大[16]。
2004年在校生2000万人,2005年在校生达到2300万人,其专业教师缺口总量更大。
此外,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目前已发展到7万余所,在校生达到1416万人[17]。
在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中,更是存在数量、结构及指标难以满足现代办学需要的问题。
三、对策
1.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强化人才培养竞争机制
国家应进一步创造环境及条件,像重视与支持企业改革那样,积极按照市场与教育运行规律,彻底改革国供皇粮办学校严重缺乏市场竞争机制的办学体制。
一是在保证义务教育发展前提下,加大放开对其他教育办学自主、自由竞争的权力。
依法规范及完善各级各类公办教育、民办教育的市场“公平”竞争平台,不断发挥市场功能作用,调节配置教育资源。
为不断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及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服务,以此促进教育改革,加快适应及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变化的需要。
二是在一定时期逐渐放开义务教育及幼儿教育的市场竞争权力。
在这方面澳门及印度等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可参考的宝贵经验。
澳门到1998年止,官立幼儿园占11.6%,其88.4%均属私立幼儿园,而小学私立学校也占大多数。
印度的私立学院数量很多,大大超过公立学院。
早在1964~1965年的统计中,公立学院仅有127所,大学学院有147所,而私立学院则有1686所。
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私立学校也都占了大多数。
这为今后我国学前及中小学教育,引入多元化办学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三是必须尽快改革国家集中统一的单一主体办学模式,向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多生主体办学模式快速转变、发展及提高。
这都是增强我国教育竞争,避免僵化、淘汰落后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办学活力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