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教案 沪教版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空气的成分
空气是一种含N2(78%)、O2(21%)、CO2、H2O、稀有气体及粉尘组成的混合物。
1、O2:食物变质、钢铁生锈、白磷自燃;
2、CO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碱溶液吸收CO2而变质;
3、H2O:NaOH固体、粗盐、糖潮解吸水、浓硫酸吸水、生石灰(CaO)吸水而变质;
4、N2、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体。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4P+5O2 = 2P2O5)消耗装置中的氧气,使装置中的压强降低,引起水倒流。
流入装置中水的体积就是氧气的减少的体积。
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时发光、放热、产生浓厚的白烟(固体小颗粒);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流,约占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注意:装置要有良好的气密性;红磷的量要足够;燃烧后生成物是固体。
三、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气体类和粉尘类)
酸雨: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水
危害: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使土壤的营养流失,危害植物的生长,危害森林的生长;腐蚀建筑材料;危害人体健康。
防治:一是减少污染,可采用低硫的煤、石油、天燃气等燃料,以及加工制成低硫或脱硫的燃料;或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等。
二是进行回收处理,综合利用,如硫酸厂的尾气可采用氨吸收法、石灰乳吸收法等进行回收。
硝酸厂尾气可采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法、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法等。
四、氧气
1、组成与结构
氧气是由元素组成;氧气是由大量的构成;每个氧分子是由构成。
2、物理性质:(常态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液氧与氧气都是由构成的,是分子间的不同,是同种物质,不同的状态。
3、化学性质:氧化性、助燃性
⑴、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变质、钢铁的生锈都是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作用
⑵、在点燃或加热下,很多物质能与氧气反应
2Mg+O2 = 2MgO 3Fe+2O2= Fe3O4 2 Cu +O2 = 2 CuO 4Al+3O2 = 2Al2O3
CH4+2O2= CO2+2H2O
其中,铁燃烧的实验中,应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或铺一层,防止;
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引起爆炸,故在点燃前应先。
4、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5、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⑴、反应原理: 2H2O2=2H2O+O2 ↑ 2KMnO4=K2MnO4+ MnO2+ O2 ↑
⑵、发生装置(依据和)
固体 (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固液(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
⑶、收集装置(依据和)
排水法(气体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向下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
6、检验:;
7、验满:。
8、注意事项:先检查装置的,再加药品;试管口应倾斜;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待气泡时再用排水法收集,才能收集到较纯的氧气;实验结束后,先把,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五、自然界碳的循环
点燃4P+5O2 = 2P2O5
点燃
2H2+O2 = 2H2O
点燃
C+O2 =CO2
点燃
2C+O2 =2CO
点燃
S+O2 =SO2
点燃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MnO2△
加热
1、二氧化碳的产生:化石燃料的使用(主要途径)、动植物的呼吸和微生物的分解
2、二氧化碳的消耗: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使全球气候变暖。
你的做法:。
六、二氧化碳
1、组成与结构
CO2是由元素组成;CO2是由大量的构成;
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构成。
2、物理性质:(常态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易升华,吸热,常用于。
3、化学性质
⑴、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熄灭)
⑵、与水反应(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CO2+H2O==H2CO3(碳酸)
⑶、与碱溶液反应2NaOH+ CO2=Na2CO3+ H2O(无明显现象)吸收CO2
CO2+ Ca(OH)2=Ca CO3↓+ H2O(石灰水变浑浊)检验并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⑴、酸性(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⑵、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H2CO3=CO2↑+H2O
4、二氧化碳的用途:。
5、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⑴、反应原理:Ca CO3 +2 HCl=CaCl2 + H2O + CO2↑(大理石和稀盐酸)
⑵、发生装置(依据和)选用;
⑶、收集装置(依据和)选用;
6、检验:;
7、验满:。
8、注意事项:长颈漏斗的末端应,防止生成的气体。
主题二水和常见的溶液
一、水 H2O 水分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水是由和组成的(纯净物或混合物)
2、水组成元素的探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实验探究:电解水 2H2O = H2↑+O2↑
实验现象:正、负两极都有冒出,且体积比为;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说明该气体是;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且产生淡蓝色的火焰,说明该气体是。
实验结论:水是由和组成。
二、水的净化
1、天然水、矿泉水、海水、自来水等是水溶液(混合物)
2、净化方法:吸附(活性炭)、沉降、过滤、蒸馏、消毒等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加肥皂水,观察是否有丰富的泡沫。
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水垢:Ca CO3和Mg(OH)2用醋酸或盐酸清洗水垢)
4、过滤:分离不溶性的固体和溶液的混合物(出去溶液中的固体杂质)
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
5、蒸发结晶:溶液中的溶质析出晶体的过程
三、水的污染与防治
1、污染源:工业废水、农业农药与化肥的过量使用、生活污水
2、防治: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无磷洗涤剂、改善化学工艺等
四、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各部分性质、浓度一样)、稳定(外界条件不变,不分层)、混合物;
2、溶液性质:①凝固点降低(常况下不易结冰),②沸点升高,③含离子溶液导电性增强
3、溶解时吸收的物质:硝酸铵,放热热量: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
4、乳化作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乳化作用。
而汽油洗涤油污是溶解现象。
5、溶液的成分:溶质(气、固、液)、溶剂(水是常见的溶剂)m溶液=m溶质+m溶剂
电解
写出以下溶液的溶质和溶剂:稀盐酸、;碘酒、;
石灰水、;硫酸亚铁溶液、。
6、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温度、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
7、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定义:饱和溶液是指在、下(能或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不饱和溶液是指(能或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
(2)、相互转化: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加溶质、蒸发溶剂、改变温度(使溶解度下降)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加溶剂、改变温度(使溶解度变大)
(3)
8、溶解度
一定温度
⑴、溶解度 100克溶剂
饱和溶液
所溶解溶质的质量(溶解度)
⑵、溶解度曲线
①指定温度,查物质的溶解度;
②同一温度下,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
③两曲线的交点表示相同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或该温度下,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④描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
⑤判断某温度下物质的溶液是否饱和及转化方法。
如:
A点表示30℃物质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加溶质或降低温度能转化为饱和溶液。
9、溶液的计算
(1)、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
(2)、加水稀释的计算(前后两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加水前:溶质的质量= ;
加水后:溶质的质量= ;
根据加水前后两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列出方程:。
过程中所加水的质量= 。
用20%的硫酸铜溶液100g加水稀释,可得8%的硫酸铜溶液 g,加水 g
10、结晶: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如:NaCl)
冷却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如:KNO3)
主题三金属和金属矿物
一、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延展性、导电、导热性)
常态下:大部分金属是银白色的,其中铜是红色;大部分金属是固体,汞是液态;
60
溶解度/g
温度/℃
20 30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的氧化反应
2、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金属的活动性
3、金属与含金属元素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三、铁的冶炼
1、铁矿石: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2、反应原理:Fe2O3 Fe(CO在反应得氧,转化成CO2,具有还原性)
3CO+ Fe2O3 = 2Fe+3 CO2
四、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潮湿的空气(水和氧气)
2、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3、除锈的方法:用稀盐酸或稀硫酸 Fe2O3+6HCl=2FeCl3+3 H2O
4、废金属材料的处理:分类回收、再利用
有一种食品保鲜剂既能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又能吸收氧气,该试剂是。
五、金属材料:金属和合金
合金的性质:合金的熔点(升高或降低),硬度(变大或变小)
主题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一、常见的酸、碱、盐
1、酸:盐酸()、硫酸()、硝酸(HNO3)、碳酸()
2、碱:氢氧化钠(、俗称为、、)
氢氧化钙(、俗称为、)澄清的石灰水中的溶质是。
氨水(NH3.H2O)3、盐:氯化钠()常用于,是由(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
碳酸钙(、
俗称为、),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碳酸盐碳酸钠(、俗称为苏打、)其水溶液呈(酸性、中性、碱性)。
碳酸氢钠(、俗称为小苏打)其水溶液呈(酸性、中性、碱性)且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 H2O+ CO2↑
硫酸铜:()硫酸铜溶液呈色,与混合制成波尔多液。
浓硫酸的稀释:将沿着玻璃棒,慢慢地加入中,并不断的搅拌。
二、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中性碱性
常见物质的溶液HCl、H2SO4、
HNO3、H2CO3
NaCl、CaCl2
水
NaOH、Ca(OH)2 Na2CO3
溶液酸碱性判断
方法
紫色石蕊红色紫色蓝色
无色酚酞无色无色红色
石蕊试纸色石蕊试纸遇酸变色,色石蕊试纸遇碱变色
PH试纸PH<7 PH试纸PH<7
酸碱度判断方法PH试纸PH值越,酸性越强;PH值越,碱性越强
PH试纸的使用方
法
用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颜色与对比,读出PH值
五、酸(HCl、H2SO4)的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某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说明该溶液呈性;溶液变红色,溶液呈性
2、金属(活动性比氢金属)与酸发生(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
3、金属氧化物与酸发生(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
Fe2O3+6HCl=2FeCl3+3 H2O(用酸清洗铁表面的锈迹)
4、碱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O
高温
实验前应先,再,防止试管中的
混合气体遇热发生爆炸;其中澄清的石灰水的
作用是;由于尾气中含有会
污染空气,故尾气应点燃或回收;实验结束后,
应先撤走。
△
NaOH+ HCl=NaCl+ H2O(放热,无其它明显的现象)
NaOH
性、PH 性、PH 性、PH
色色色
应用:用改良酸性土壤;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HCl)过多,不能用NaOH;用NaHCO3蒸馒头(与面粉发酵后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
练习:如何用酚酞试液区别NaOH、HCl、NaCl三种无色溶液?
5、碳酸盐与酸的反应(CO32-+H+ H2O +CO2↑)现象:产生气泡
CaCO3+2HCl= , Na2CO3+2HCl= , NaHCO3+HCl= .
练习:区别 NaOH与Na2CO3溶液(加试剂,观察是否)
六、碱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某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溶液呈性
2、吸收CO2、SO2、SO3等酸性气体
Ca(OH)2+ CO2=CaCO3↓+ 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检验并吸收CO2;
2NaOH+ CO2=Na2CO3+ H2O(无明显现象)用NaOH溶液吸收CO2
练习:⑴、如何区别无色Ca(OH)2和NaOH溶液?。
⑵、保存NaOH固体应,防止吸收空气中的、。
3、碱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4、Na2CO3+ Ca(OH)2=CaCO3↓+2NaOH(产生白色的沉淀)
应用:⑴、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原理生产氢氧化钠;
⑵、利用该反应区别:NaOH与Ca(OH)2溶液(加试剂,观察是否变)、
NaOH与Na2CO3溶液(加试剂,观察是否变);
⑶、利用该反应,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易变质的Na2CO3
(加适量的试剂,至不再产生沉淀)
七、碳酸盐(含CO32或HCO3—)检验(以含CaCO3为例)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化学方程式)取样品与试管中,
滴加;
结论:
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八、Na2CO3与NaHCO3性质的异同点
1、溶液都呈碱性,都使酚酞变色,PH ;
2、都是碳酸盐,与稀盐酸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
3、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易分解;2 NaHCO3== Na2CO3+ H2O+ CO2 ↑
九、化肥
1、氮肥(含氮元素)、磷肥(含磷元素)、钾肥(含钾元素)、复合肥(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
2、化肥与农家肥混合使用;
3、铵态(含NH4+)不能与熟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用,会降低肥效。
十、有机物(判断依据:是否含碳元素)
1、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不一定是有机物;
2、常见的有机物:甲烷、酒精、醋酸、蔗糖。
滴加酚酞滴加稀盐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