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IT、EBITDA、EVEBITDA、企业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BIT、EBITDA、EVEBITDA、企业价值
EBITDA是Earnings Before Interest,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的缩写,即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

EBITDA被私⼈资本公司⼴泛使⽤,⽤以计算公司经营业绩。

EBITDA是⼀种利润衡量指标。

⽬前国内的会计准则和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指引虽然没有强制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披露EBITDA值,但根据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和信息,投资者和分析员可以很容易计算出公司的EBITDA值。

营业利润、所得税和利息⽀出这三项会在损益表和财务附注中出现,折旧和摊销两项通常在财务报表附注或者现⾦流量表中可以找到。

计算EBITDA的捷径是先找到营业利润这项,不过,和境外公司披露的营业利润(通常也称做EBIT-息税前利润)不同,国内公司的营业利润是剪掉财务费⽤后的,所以要先把财务费⽤加回营业利润后,再把折旧和摊销两项费⽤加回去,就可以得出EBITDA了。

⽬前,国内银⾏中,⼯⾏、农发⾏等多家银⾏所通⾏的EBITDA(息税折摊前收益)的指标含义是:指净利润和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摊销、偿付利息所⽀付的现⾦之和。

是银⾏对客户信⽤等级评定的⼀个基本指标。

编辑本段EBITDA基本原理
EBITDA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使⽤杠杆收购的投资机构在对那些需要再融资的账⾯亏损企业进⾏评估时开始被⼤量使⽤。

他们通过计算EBITDA来快速检查公司是否有能⼒来偿还这笔融资的利息。

玩杠杆收购的那些投资银⾏家们推⼴了EBITDA的使⽤,他们通过EBITDA来检测某家公司是否有能⼒偿还短期(1-2年)贷款。

⾄少,从理论上讲,EBITDA利息覆盖率(EBITDA除以财务费⽤)可以让投资者知道这家公司在再融资之后究竟是否有⾜够利润⽀付利息费⽤。

例如,若某家公司的EBITDA为5000万元,它的利息费⽤为2500万元,则EBITDA利息覆盖率为2,那么银⾏可能就会认为这家公司有⾜够的利润⽀付利息费⽤。

⾃那以后,EBITDA就在商业范围内⼤量使⽤。

它的⽀持者认为,EBITDA剔除了容易混淆公司实际表现的那些经营费⽤,因此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

⽐如,利息会受公司管理层融资决策影响⽽变动,所以它在EBITDA中被排除在外。

税收也被排除在外,因为它在很⼤程度上取决于公司之前⼏年的损益情况,⽽这种变化会歪曲当前的净利润。

最后,EBITDA还去除了带有个⼈专断⾊彩的折旧费⽤和摊销费⽤,例如使⽤年限、残值和各种折旧⽅法,它们的设定都会带有个⼈⾊彩。

通过去除这些项⽬,EBITDA使投资者能更为容易地⽐较各个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拥有不同资本结构、税率和折旧政策的公司可以在EBITDA的统⼀⼝径下对⽐盈利能⼒。

同时,EBITDA还能告诉投资者某家新公司或者重组过的公司在⽀付利息、税单之前究竟可以获利多少。

另外,EBITDA受欢迎的最⼤原因之⼀是,EBITDA⽐营业利润显⽰更多的利润,它已经成为了资本密集型⾏业、⾼财务杠杆公司在计算利润时的⼀种选择。

公司可以通过吹捧EBITDA数据,把投资者在⾼额债务和巨⼤费⽤上⾯的注意⼒引开,从⽽粉饰出⼀张诱⼈的财务蓝图。

编辑本段EBITDA的计算公式
EBITDA
关于EBITDA的计算,做个补充说明。

嗯,这个词条总结的很好,不过,在关于如何计算EBITDA的公式上,个⼈认为需要探讨⼀下。

【EBITDA的计算公式】
净销售量 - 营业费⽤ =营业利润(EBIT)
营业利润(EBIT)+ 折旧费⽤ + 摊销费⽤ =EBITDA
以上公司需要作出调整,或者界定“营业费⽤”的内容,才能正确得出EBITDA的值。

原因在于EBITDA本⽣就是舶来品,西⽅的会计科⽬与中⽅还是有很⼤不同的。

下⾯简单说明下。

国内净利润是这么算的(假如没有其他业务收⽀和营业外收⽀):
销售收⼊-销售成本-销售费⽤和税⾦-管理费⽤-财务费⽤=税前净利润
⽽西⽅是这么算的:
销售收⼊-销售成本-SG&A(selling, general & Administration cost)=EBITDA
他们的SG&A(类似我国的会计科⽬“管理费⽤”),其本⽣不包括折旧和摊销等⾮现⾦项⽬。

⽽我们的“管理费⽤”除了⼈员⼯资、福利、差旅、资产评估、起诉等等⼀⼤堆外,还包括了固定资产折旧和⽆形资产及商誉的摊销的。

因此,我们在在扣除了“管理费⽤”后,必须要把折旧和摊销加回来。

因此,我们仅仅⽤⽂中的“营业费⽤”⼀带⽽过是不⾏的。

不如⽤税前净利润来推算EBITDA
税前净利润+利息+折旧+摊销=EBITDA
这样就清楚多了。

补充⼀下:国内多家银⾏所使⽤的EBITDA具体计算⽅法,看了可能更容易明⽩!
【EBITDA的计算公式】
EBITDA=净利润+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摊销+偿付利息所⽀付的现⾦。

1、净利润、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不⽤说了吧!财务报表上⾯有。

2、如果现⾦流量表中没有填列或体现:⽆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摊销、偿付利息所⽀付的现⾦,我们可以通过⼀下⽅法计算:
(1)⽆形资产摊销≈⽆形资产期初余额-⽆形资产期末余额+本期新增加⽆形资产的原值-本期卖出⽆形资产的净值。

(2)长期待摊费⽤摊销≈长期待摊费⽤期初余额+本期新增加的长期待摊费⽤项⽬的初始⾦额-长期待摊费⽤期末余额。

(3)偿付利息所⽀付的现⾦≈财务费⽤;或⽤现⾦流量表中的“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付的现⾦”减去其中⽀付的股利或利润部分后的净额来代替。

编辑本段EBITDA的运⽤
最初私⼈资本公司运⽤EBITDA,⽽不考虑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是因为他们要⽤⾃⼰认为更精确的数字来代替他们,他们移除利息和税项,是因为他们要⽤⾃⼰的税率计算⽅法以及新的资本结构下的财务成本算法。

摊销费⽤被排除在外,是因为它衡量的是前期获得的⽆形资产,⽽不是本期现⾦开⽀。

折旧是对资本⽀出的⾮直接的回顾,也被排除在外,并被⼀个未来资本开⽀的估算值所代替。

后来,许多上市公司、分析师以及媒体记者亦纷纷怂恿投资⼈⽤EBITDA去衡量上市公司的现⾦情况。

EBITDA常被拿来和现⾦流⽐较,因为它和净收⼊之间的差距就是两项对现⾦流没有影响的开⽀项⽬,即折旧和摊销。

为什么EBITDA会误⼊歧途
编辑本段为什么
编辑本段
然⽽,上市公司将EBITDA等同于现⾦流,却是⼀个⾮常不可取、很容易将企业导⼊歧途的做法!原因何在?
它排除了利息和税项,但它们却是真实的现⾦开⽀项⽬,⽽并⾮总是可选的,⼀个公司必须⽀付它的税款和贷款。

它并没有将所有的⾮现⾦项⽬都排除在外。

只有折旧和摊销被排除掉了, EBITDA中没有调整地⾮现⾦项⽬还有备抵坏账、计提存货减值和股票期权成本。

不同于现⾦流对营运资本的准确量度,EBITDA忽略了营运资本的变化情况。

例如,营运资本的额外投资就意味着消耗现⾦。

最后,EBITDA的最⼤缺点反映在“E”上,即利润项上。

如果⼀家上市公司保修成本、重构开⽀以及备抵坏账的准备⾦不⾜或超⽀,那么它的利润项都会发⽣变化倾斜。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就很容易被EBITDA导⼊歧途。

如果它过早地报告经营收⼊,或是将⼀些普通成本视作资本投⼊,那么EBITDA报告的利润结果也是值得可疑的。

如果它通过资本来回交易的⽅式膨胀收⼊,这种情况下,EBITDA报告的利润结果就⼀点价值也没有了。

端详EBITDA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端详
投资者通常习惯使⽤现⾦流、净利润和销售收⼊来衡量⼀个公司的健康状况和投资价值。

但近⼏年来,另⼀种衡量标准开始出现在公司财报和研究报告中,那就是EBITDA —息税及折旧摊销前利润,⽬前国内投资者在阅读市场研究报告时也开始频繁接触到EBITDA这⼀盈利指标。

EBITDA可⽤于公司与⾏业之间的⽐较分析,但投资者必须知道的是,从这个公式中得出的公司信息具有局限性。

这篇⽂章当中,我们就要来仔细看⼀看究竟为什么EBITDA如此受欢迎,⼜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谨慎对待它。

编辑本段EBITDA 需要注意之处
EBITDA已经被⼤多数⼈认可⽤来衡量公司业绩,但单⼀地⽤它来衡量公司业绩和现⾦流未免会误导投资者。

如果缺乏其他衡量标准地配合使⽤,EBITDA呈现出的公司财务状况就是不全⾯的,甚⾄是危险的。

下⾯我们列出四种需要提防EBITDA的情况。

1 .没有什么可以取代现⾦流量表
⼀些分析员和媒体记者怂恿投资者们使⽤EBITDA作为衡量现⾦流的⼯具。

这个建议是不合理的,并且对投资者⽽⾔具有冒险性。

对投资新⼿来说,税收和利息的确是属于现⾦项⽬的,它们并⾮可有可⽆。

没有⼀家公司是可以不⽀付政府税收或贷款利息却还可以长期经营的。

与全⾯的现⾦流统计不同,EBITDA忽略了运营资本(⽇常运营所需资⾦)的变化。

这对快速成长型的公司来说是⼀个最⼤的问题,因为快速成长性公司销售量的增长会带来应收账款和库存的增加。

这部分运营资⾦消耗了⼤量的现⾦,但却被EBITDA忽略了。

⽐如,⼀家公司在2006年财政年度的报告中显⽰其EBITDA值为2840万元,但当你浏览公司的现⾦流量表时,你就会发现它额外增加了4880万元现⾦⽤作运营资⾦,这意味着公司的经营性现⾦流是负值。

显然,EBITDA相⽐其他财务指标起到了粉饰报表的作⽤。

另外,资本性⽀出是⼏乎每个公司都必须且持续的⼀项开⽀,但也被EBITDA忽略了。

⽐如⼀家整车⼚在2006年的EBITDA为1.43亿元,同⽐上涨30%,但这是因为EBITDA忽略了公司极⾼的资本性⽀出。

看⼀下公司披露的公告⽂件就可以知道,公司在06年四季度时就花费了4.69亿元新建⼚房购置设备。

为了今后的更好发展,公司每年还必须为这些固定设备⽀付维修升级和扩容费⽤。

这笔费⽤⼗分巨⼤,却没有被记⼊到EBITDA的计算中。

显然,EBITDA并没有把经营活动的各个⽅⾯都考虑进去,相反还忽略了⼀些重要的现⾦项⽬,事实上,EBITDA夸⼤了现⾦流量。

即便某个公司的EBITDA实现盈亏平衡,但它也不能产⽣⾜够的现⾦⽤于⽀付经营活动所必须的资本性开⽀。

⽤EBITDA替代现⾦流作为唯⼀的衡量指标是⾮常危险的,因为它呈现的现⾦费⽤是不完全的。

如果你想要知道公司完整的运营现⾦流状况,就⼀定要看公司的现⾦流量表。

2 .不真实的利息偿付率
EBITDA可以很容易让公司看上去有⾜够的能⼒⽀付利息。

假设⼀个公司营业利润层⾯亏损500万元,有1500万元的利息⽀出,再加上800万美元的折旧摊销费⽤,公司的EBITDA值为1800万元,看上去有⾜够的现⾦⽀付利息费⽤。

折旧和摊销费⽤被加回到利润⾥,因为EBITDA假设这项⽀出是可以被避免的,但事实上这种假设是有缺陷的。

即便折旧和摊销费⽤不是现⾦流项⽬,但设备最终会磨损毁坏,公司仍需要增加资⾦重新购置或对设备进⾏升级。

3. 忽略业绩质量
EBITDA也是⼀个账⾯利润指标,这就使得它具有和营业利润和净利润这些账⾯利润指标⼀样的缺陷。

由于计算EBITDA的基础是营业利润,如果公司使⽤⼀些会计⼿段调控业绩,如对销售收⼊确认、坏账拨备、资产减值政策进⾏主观修改,也同样会导致EBITDA不能正确反映公司的盈利状况。

这时就需要投资者和分析员进⼀步确定公司在会计政策上是否和⾏业内⼤多数公司⼀致,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同⾏业内公司EBITDA的⽐较有意义。

4. 使公司价值看上去⽐实际便宜
最糟糕的是,⽤EBITDA给公司估值会让投资者误认为公司看上去并不贵,⽽做出错误的买⼊决定。

当投资者或分析员⽤股价除以每股EBITDA,⽽⾮每股收益时,由于EBITDA通常要远⾼于净利润,因此计算出来的估值倍数看上去⽐市盈率低很多,会让投资新⼿误认为股价很便宜。

所以,投资者需要了解,不论是⽤市价除以EBITDA还是⽤企业价值EV除以EBITDA(既EV/EBITDA),倍数很低是正常的,贵还是便宜的判断要与同⾏业其它公司或公司历史上的倍数相⽐较才能得出。

编辑本段EBITDA总结
尽管会计准则中没有强制要求披露EBITDA,但⼈们还是⼴泛运⽤EBITDA作为衡量利润和⽐较不同公司之间盈利能⼒的业绩指标。

问题在于,EBITDA没有向投资者提供公司完整的运营表现。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投资者最好避免单⼀使⽤EBITDA,应当和其他衡量指标,如经营性现⾦流指标结合起来使⽤,这样才更为稳妥。

EBIT 与EBITDA的区别是什么
EBIT通过剔除所得税和利息,可以使投资者评价项⽬时不⽤考虑项⽬适⽤的所得税率和融资成本,这样⽅便投资者将项⽬放在不同的资本结构中进⾏考察。

EBIT与净利润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剔除了资本结构和所得税政策的影响。

如此,同⼀⾏业中的不同企业之间,⽆论所在地的所得税率有多⼤差异,或是资本结构有多⼤的差异,都能够拿出EBIT这类指标来更为准确的⽐较盈利能⼒。

⽽同⼀企业在分析不同时期盈利能⼒变化时,使⽤EBIT也较净利润更具可⽐性。

EBITDA剔除摊销和折旧,则是因为摊销中包含的是以前会计期间取得⽆形资产时⽀付的成本,⽽并⾮投资⼈更关注的当期的现⾦⽀出。


折旧本⾝是对过去资本⽀出的间接度量,将折旧从利润计算中剔除后,投资者能更⽅便的关注对于未来资本⽀出的估计,⽽⾮过去的沉没成本。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杠杆收购的浪潮,EBITDA第⼀次被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们⼴泛使⽤。

但当时投资者更多的将它视为评价⼀个公司偿债能⼒的指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EBITDA开始被实业界⼴泛接受,因为它⾮常适合⽤来评价⼀些前期资本⽀出巨⼤,⽽且需要在⼀个很长的期间内对前期投⼊进⾏摊销的⾏业,⽐如核电⾏业、酒店业、物业出租业等。

如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分析师和市场评论家们推荐投资者使⽤EBITDA进⾏分析。

EBITDA也经常被拿来与企业现⾦流进⾏⽐较,因为它对净利润加⼊了两个对现⾦没有任何影响的主要费⽤科⽬——折旧和摊销,然⽽由于并没有考虑补充营运资⾦以及重置设备的现⾦需求,并不能就此简单的将EBITDA与现⾦流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