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
本单元旨在教授小数加法和减法,这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整数的加减法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笔算和使用计算器计算。

小数加减法是解决实际问题和继续研究数学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我们可以不用竖式,直接说出或写出得数。

对于较复杂的加减法,我们则提倡使用计算器计算。

掌握这些技能可以加强加减法的概念,更好地掌握常用数量关系。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相同。

通过编排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答,可以加强加减法的概念,更好地掌握常用数量关系。

全单元编排了三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小数加法和减法是结合在一起教学的,因为加减法的计算有许多相似之处。

例如,如何写竖式、按照
什么顺序计算、如何在结果中标出小数点、如何简化得数等。

将加法和减法结合起来教学,可以发挥知识联系的作用,提高效率。

将加减法结合起来教学还能体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有利于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扩展到小数加减法中。

从表格中还可以看出,教学小数减法编排了两道例题,比小数加法的例题多。

这是因为小数减法的情况比加法复杂。

如果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位数相同或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多,计算会比较顺畅。

如果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则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因此,教材对小数减法的教学安排比较细致。

多的一道例题专门针对计算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授笔算,它是学生必须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其次是教授使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这可以避免繁琐的笔算,提升计算能力。

在设计算法的探究过程中,我们要因势利导,根据实际情况来完善算法。

通过由表及里的方法,可以促进算法的完善和发展。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

但是,小数加减法需要把小数点对齐才能实现相同数位对齐,而整数加减法只需要把右边末位对齐就可以了。

因此,整数加减法的对位方法对小数加减法既有正迁移的作用,也有负迁移的影响。

然而,三年级学生学过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但由于只涉及一位小数,他们并没有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更没有形成小数点对齐的惯。

因此,本单元的例1
和“试一试”创设购买研究用品的问题情境,营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并在“练一练”里加强对算法的体验。

例1的主要问题是,列加减法的竖式时需要把小数点对齐。

这道例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先在小数加法中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再向小数减法扩展。

教学“把小数点对齐”不是教材或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规定他们这样做,而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自觉这样做,体验应该这样做。

例如,___
买1本笔记本用3.4元,___买1个讲义夹用4.75元,求___和___一共用了多少元。

这是计算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教材让
学生试着列竖式,预计会有两种情况出现。

一种是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着列,另一种是把两个加数的末位对齐着列。


考列出的两个竖式“哪一种算法正确”,不是凭“小数点有没有
对齐”来评判,而是联系已有的经验,分析和体会哪种算法正确,研究要不要把小数点对齐。

例如,可以结合具体数量来体会:4.75元是4元7角5分,3.4元是3元4角,4.75+3.4是4
元7角5分加3元4角,写竖式把表示“元”“角”“分”的数分别
对齐着写,就便于相加。

也可以联系小数的意义进行分析,
4.75是4个一、7个十分之一和5个百分之一,3.4是3个一和4个十分之一,根据整数加法的经验,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对
齐着列竖式,最便于计算。

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就把小数点对齐了。

反之,把小数点对齐就能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了。

还可以通过估算作出判断,4
元多加3元多是7元多,显然得数5.09是错的,算出5.09的
那个竖式肯定不正确。

学生通过上面的思考和交流,就理解了算理,并形成如下共识:要把小数点对齐着计算。

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数学中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方法。

在求___和___一共用了多少元的计算中,需要注意十分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个位进1的规则。

在小数减法中,教师需要突出
竖式的写法,加强对算理的理解,并让学生自主化简计算结果。

在“试一试”的例子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独立进行竖式计算,
并且教授化简计算结果的方法。

最后,教师需要反思算法,构建计算法则,让学生掌握更加系统化的数学知识。

在例1和“练一练”中,学生进行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
计算练。

通过这些练,他们初步了解了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学会了化简计算结果的方法。

这些都是在探索过程中得到的体验和算法。

在此基础上,学生总结出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在“试一试”中进一步扩展认识。

试一试”后面的两个问题“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回忆“是怎样”和“要怎样”的问题,更是从“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直接相加”的高度认识“小数点对齐”的必要性。

这样,学生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扩展到小数加、减法,形成更加概括、更加上位的计算法则,并进一步加强了理解和应用。

同时,学生也需要注意小数加、减法计算结果要根据小数性质化简,这是小数计算的个性特点,与整数计算不同。

3.在“练一练”中突破计算难点。

练一练”中的计算练着重让学生从最低位开始算起,像整
数加、减法那样进位和退位,并要求学生将小数点对齐。

其中,24加9.9是整数加小数,也应该遵循小数加法的法则。

学生需要思考竖式是怎样列的,小数点对齐是否正确,并思考为什么。

另外,7.56减4.56的差化简后是整数,学生需要思考应该如
何化简,并理解为什么化简成整数。

4.允许选择适宜自己的书写形式。

计算小数减法时,如果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比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容易出现错误。

教材将这种情况视为计算的难点,并在例2中加以解决。

但是,学生在计算时可以选择适宜自己的书写形式,比如将被减数小数部分补零,使其位数与减数相同,以便更好地进行计算。

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突破计算难点。

练八第1题要求直接写出小数加、减法的得数,这需要在掌握笔算基础的基础上进行。

通过直接写出得数,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直接写出得数的小数加、减法计算,要和整数加、减法的口算相衔接。

也就是说,如果不
考虑小数点,加、减法一般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或两位数等口算。

第三部分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以体会使用计算工具的方便和快捷。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进
行简单的小数四则运算”,这一般和整数的三位数加、减法相
衔接。

如果遇到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则可以使用计算器。

例3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大致分成两段:第一段是把小数输入计算器,让学生在操作计算器的活动中,试着往计算器里输入小数,体会输入小数的方法和输入整数的方法基本相同,只要多按一个小数点的键。

第二段是用计算器算出铅笔、电池等五种物品的总价以及付出100元应该找回的钱数。

算总价是计算小数连加法,算找回的
钱是计算小数减法,列综合算式求找回的钱是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会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感受用计算器计算比笔算方便得多。

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四则运算,关键是正确输入数据。

因此,不宜提出过高的速度要求,要提倡细心和耐心,防止输入错误的数据。

练九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第1~4题,要求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第二部分是第5~10题,是全单元知识的综合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