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根本是什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文化的根本是什么?
企业文化的根本是什么?
企业文化的根本是企业的价值观,即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企业文化在企业建立的第一天就产生了。

我们所说的建立企业文化是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价值观。

制度并不是文化的根本,他只是文化形成的基础。

企业文化的建立和维持必须依赖于规范及合理的制度。

制度的设立及维护那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过还好有很多管理学知识和其它企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管理可以用清朝王国维的三重境界来划分,一是立制度,二是塑文化,三是无为而治。

中国传统推崇无为而治,西方管理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强调法治。

管理犹如泉水是无形的,现实工作是有形的,必须二者兼顾并施治之。

企业文化的最根本点是什么
企业文化是企业共有价值观融入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企业文化最根本点是要让“企业文化发挥作用”!如果企业文化什么作用也没有,那就不能称之为文化了!
进行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总结成功基因,清晰核心价值,理顺价值差异,统一管理思想,澄清共同语言和准则,通过对内的整合达到对外部竞争环境的适应,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塑造整体形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健康增长。

而业绩的持续增长是衡量企业管理能力和工作价值的几乎无法代替的最重要的指标。

企业文化建设有一条根本性的标准,就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实现。

由此,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最基本的功能,如果说是“让员工感到幸福”,
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1、以人为本
企业是一个人造组织,是由人和资本(机器、装置、厂房等)构成的组织,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组成的,资本仅仅是人的工具和手段,并最终都是为人提供产品和服务。

在这一点上西方人显然处理得比东方人,因在大家都是上帝的孩子,人与人之间首先有一种共同的或相通的宗教文化背景,人人平等的观念早已经深入人心,所以西方人更容易合作和共事。

这对东方人来说尤其是中国人就是挑战了,因为在我们传统的文化,一定要分出高低、上下、贵贱的,唯我是上、唯上是尊的思想至今还在影响甚至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最明显的就是在劳资关系上,不与员工签订合同、不买社保、没有福利、无度甚至无偿地加班加点、辞退员工往往就是扫地出门、想方设法规避法律等等。

我说是情况尚且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的情况,其它地方也未必能比深圳做得更好。

在这种状况下,所谓的企业文化大都是空洞的口号和漂亮的词语堆积、罗列了。

在中国企业文化首先观念问题,其次才是实践问题,首先要确立人人平等的观念,老板与员工平等,企业是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及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在此基础才会企业文化的实践。

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必须高尚和自我认同,否则就不可能产生值得信仰的文化。

2、有价值的文化
有价值的文化对外是企业能为社会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企业必须以科技为基础,以客户为导向,这是已经被普遍接受了的观念。

有价值的文化对内是有绩效的文化,也就是每一个人对企业的价值和报酬是以绩效来体现的,科学、公开、公平、公正是绩效考核的关键所在,这是以企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为前提的,目前中国企业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利益分配不公平,让员工感觉是在为老板打工,而
不是在为自己工作,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效果是:让所有的员工都在为自己工作,而不是为老板打工。

有价值的文化还包括严格而充满人道的淘汰制度,一个组织如果不能保持新陈代谢,必然会走向腐朽。

GE公司把人分为A、B、C的活力曲线进行考核评估,值得借鉴和学习。

3、有贡献的文化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企业文化如果不能满足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最终是不会有凝聚力的。

贡献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企业的贡献、对家庭的贡献,对自己的贡献,换一种说法也就是为社会、企业、家庭、自己创造了什么?
贡献的形式有基本形式就是参与,参与就是承诺,员工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有了参与感也就有了基本的认同感、价值感和贡献感。

参与包括决策、组织、实施、批评、建议等等。

在此又不得不提到杰克•韦尔奇,他在GE公司所采用的“群策群力”计划和“无边界”管理法,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现员工自我实现需求的 ... 。

4、有纪律的文化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的第六章讲到“训练有素的文化”,也许是翻译的原因,我的老师在讲授该书时,因为他是直接以英文原版书为蓝本的,他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有纪律的文化。

该章核心的内容是通过塑造有纪律的文化打造出不需要纪律约束的企业团队,如果一个人需要纪律约束的时候,证明他已经不适合在这个团队中存在了。

强调的企业中的每个人在特定框架中的自由和责任,这就包括组织、制度、绩效等等,框架的边缘就是高压线,一旦触及必然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也就是说要把鱼养在鱼缸中,而不是养在茶杯里。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但是作为文化又必须充满理想的。

企业文化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企业文化的作用
1、导向功能
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管理起导向作用。

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企业成员在价值和行为的取向与企业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企业文化会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企业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

2、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

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约束产生于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企业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

3、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从各个方面把其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受到多方面的调控,其中既有强制性的“硬调控”,如制度、命令等;也有说服教育式的“软调控”,如舆论、道德等。

企业文化属于软调控,它能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的使命、战略目标、战略举措、运营流程、合作沟通等基本方面达成共识,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稳定性和健康性,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正是由于有着坚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得日本大财团三井公司在经历二十多年的分崩离析后又重新聚合在了一起。

4、激励功能
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

企业文化把尊重人作为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

企业文化给员工多重需要的满足,并能用它的“软约束”来调节各种不合理的需要。

所以,积极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将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

一旦员工真正接受了企业的核心理念,他们就会被这种理念所驱使,自觉自愿地发挥
潜能,为公司更加努力、高效地工作。

5、辐射功能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交往等)对社会产生影响。

企业文化的传播将帮助树立企业的良好公众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将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6、品牌功能
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是一个由以产品服务为主的“硬体”和以企业文化为主的“软体”所组成的复合体。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能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

无论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微软”、“福特”、“通用电气”、“可口可乐”,还是国内知名的企业集团,如“海尔”、“联想”等,他们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其品牌形象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品牌价值是时间的积累,也是企业文化的积累。

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是什么?
在谈到企业文化的作用时,我们能够列举出许许多多,比如凝聚功能、导向功能、示范效应等等。

但是,这些功能所发挥的作用,最后都要落实到“组织”这样一个特定的单位中,也就是说,我们得从组织的发展与成长角度来考察优秀企业文化的作用。

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组织”一词既是名词,也是动词。

按照字面解释,“组”就是将所有的东西合起来,“织”就是将东西编成一个整体。

可是,在实际使用这个词汇时和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我们大部分人却仅仅注意了“组”,而没有注意到“织”的重要性。

一个词汇的关键与结果说明,往往在后一个词上,这是汉语中的一个很奇妙的现象。

打个比方说,“组”好比将一些线揉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线团;“织”却应该是将这些线编织到一起,纵横交错,成为一块布。

从这一方面来理解,我们就可以看出“组”与“织”的关系以及“组”与“织”各自的作用:一团线的功能,充其量可以做一块抹布,可是一块布的作用却显而易见!我们说这些的意思并不是在搞清楚一个词
汇,而是想解决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问题。

看看我们现实的管理,大家都在喊著如何如何组织,但是,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行为表现出来的却是“组”而不“织”!企业发展了,招来了一批人,将大家分配到各个工作岗位上,就开始干活了。

但是,这仅仅是“组”—将一团线揉在一起,成为一个线团。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自发性和创新性自然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要想让大家产生高涨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自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说,组织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不是“组”,而是“织”—成为一块布,让员工们纵横交错,相互扶持,紧密结合,唇齿相依,共同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且,这块布的紧密度越高,其价值就越大。

那么,如何对组织进行“编织”呢?这个“编织过程”,需要依靠组织结构设定、制度、流程等等,更需要建立一种基于全员认同和遵循的企业文化。

“精神管理”理论创立者齐善鸿教授“两座房子”的故事能够给予我们比较多的启示—在企业这座“房子”里,人们拿着工资和福利还怨声载道,而在寺院这样的“房子”里,人们心甘情愿地将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捐献出来。

两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管理中少了类似于宗教中能够让人们信仰的东西,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简单利益的交换—干活,给钱!这个能够让员工产生信仰的东西,就是价值观;或者说,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因此,齐教授在前述基础上提出和强化了“组织人格”的概念,就是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能够使整个组织成员认同的、成为全体成员信仰的思想和行动体系。

组织成员价值观取向的一致性和单一性,是组织成长的最根本动力。

拓展训练中有一个集体“爬墙”的游戏,很能够说明这个问题。

有一个企业的拓展训练结束后做总结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爬墙时那么玩儿命?”大家讨论了一阵子,得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结论,就是做这项活动时团队成员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而且是单一的!我接着问:“为什么我们在工作中鲜见这样玩儿命的场景?”大家马上就想到了:因为工作中很少有团队“目标完全一致、
而且单一”的时候!这样一个场景,就充分反证了建立一个能够让全体成员信服的企业价值观何其重要!完全以价值观领导一个组织,恐怕只能在宗教中出现,但是,这也并不妨碍我们在管理中更多地运用价值观的管理和建设来提升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美国的豪斯教授提出了“基于价值观的领导”这一命题,就是这一方面的尝试。

企业文化的作用在于形成能够促进企业持续成长的良好价值观。

那么,这一价值观又是如何促进企业成长的呢?我们知道,企业的成本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交易成本,二是内部交易成本。

企业外部成本更多地依靠企业的市场能力,而企业的内部成本则主要依靠管理效率的提高。

优秀企业文化所产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管理效率的提高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个比方说,有两台功率相同的发动机,分别装在一艘摩托艇上和一艘大船上,摩托艇因为体重较轻自然跑得更快。

如果将发动机视为企业拥有的核心资源,那么,拥有同样资源的两家企业的成长速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体积”和“体重”。

这种“体积”和“体重”则取决于企业的管理及其效率,比如共同价值观的选择与锤炼,企业目标、部门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的一直性,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设定及其运转效率,企业制度的人性化与可操作性、持续创新性,企业流程的顺畅与持续完善,企业内部资讯传递的畅通,企业内部沟通体系的健全与不断完善等等,这些管理工作做好了,企业的内部团队意识将逐步紧密,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将大大提高,企业的“体积”和“体重”将自然“缩小”和“减轻”,企业的竞争力将大为提高,成长速度自然将快起来了。

反之,企业将成为一群“乌合之众”—没有目标和方向、相互排斥与攻击、没有合作精神,“体积”不断增大,“体重”持续增加,这样的企业,能够维持就不错了,成长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说到底,企业文化的作用,更多地倾向于企业内部—即组织管理效率的逐步提升、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提高。

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企业文化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还不免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在认识上更是存在许多误区。

1、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功能是“政治导向”,是要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提高企业职工认识世界及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企业文化偏重于体现企业的风貌,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艺术,其目的在于引导企业员工形成一种集体观念和共同价值取向,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满足职工的精神需求。

因此,我们的一些企业光靠请一两个党支部书记、指导员,成立党支部、团支部,这并不是企业文化的全部。

2、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

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其根源在于许多企业管理者在他们的讲话中或所谓的经验介绍材料里谈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时就列举一系列文体活动的内容,而在实际工作中又把举办几场球类比赛或放几场电影、搞几次文艺演出,组织什么运动队、宣传队等一律称为企业文化建设,于是,上行下效,以讹传讹,导致许多员工说起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

3、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标语口号。

许多企业到处都悬挂或张贴诸如“团结”、“拼搏”、“进取”、“奉献”、“效率就是生命,顾客就是上帝!”之类的标语口号,这些口号看起来颜色鲜艳、赏心悦目,念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因而大家都认为,这就是企业文化。

然而这种空洞的口号脱离了员工,就更是背离了企业文化的本质。

这是当今很多企业文化失败的原因。

它把从理念、精神到企业行为与员工行为的企业文化系统建设工程,变成了简单、花哨、空洞的口号,这对企业来说,几乎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许多企业的实践证明,形成真正的企业文化远非提出几个口号那样简单和容易。

建设企业文化,是要经过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花费很多心血,经过较长的时期才能逐渐巩固下来。

因此,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企业文化 ... 部、职工承认、接受并真心实意自觉实行的过程,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深化过程。

4、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志。

把企业文化等同于CIS设计,热衷于搞标志、对精神层面的建构漠然处之。

CIS仅是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如冰山露出海面的一角而已。

CI系统的作用在于,让公众通过该
系统辨别企业身份,使之脱颖而出。

它所侧重的是企业资讯的传播与企业形象的塑造。

而企业文化建设是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职工万众一心共创事业,它的作用重在建设与铸魂。

你很容易买一本CI手册,但是你却很难买来真正的文化;正如你很容易买来最高档的名牌,但是这种名牌却未必真正符合你的身形气质,而且,你的身形气质买不来。

所以我们一些企业在重金聘请专家进行包装的同时,还不能忘了包装的东西如何融入自身企业,让全体职工自觉接受并付之行动。

5、认为老板文化就是企业文化。

许多中小型的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所以老板的意识、思想和文化对企业文化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企业文化被老板的文化所代替。

可以肯定的是,老板文化不等于企业文化。

但老板都想将自己的个人文化转变成企业文化,所以企业文化也必然凝聚了老板的文化精髓。

由此可以看出,老板个人的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老板会塑造出来不同的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文化的个性。

在企业的创业初期,老板文化在企业文化的形成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企业的发展,老板文化的作用逐渐减小,并逐步走向民主与开放。

企业所有员工共同参与讨论并提炼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员工的价值观趋于一致,所以这时的企业文化更多的融入了集体的智慧。

综述:诸如此类的认识偏差还有许多,或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或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载体,因而实际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走进了认识的误区,对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作了片面的理解,其侷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对实际工作也是十分不利的。

企业文化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在美国出现的。

它是美国学者针对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美国企业的竞争力每况愈下,而日本的企业咄咄逼人的形势,进行美日两国企业管理比较研究的产物。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全部现实,“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全部实在。

正如“文化”是人的根本属性,“企业文化”也是企业与生俱来的属性。

“企业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或“次文化”。

企业文化在国外也有称之为
“公司文化”、“组织文化”、“社团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全体成员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共同习得并享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系列观念、制度、行为规范及物质表征的总和。

企业文化常常要通过规章制度和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不同的企业文化有不同的企业管理制度,表现出不同的物质形态,相应地也创造出不同的物质财富。

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三层次结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是基础,是核心,是企业文化的内容实质,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在精神文化基础上表现出来或形成的形式和结果。

以上是本人的粗略研究,希望对你有帮助,才疏学浅,还望多多批评。

企业文化的宗旨是什么
是关于企业存在的目的或对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应做出的贡献的陈述,有时也称为企业使命。

企业的宗旨往往被认为是对企业生存的一种肯定。

当然,每一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生存理由,尽管不一定刻意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企业宗旨从根本上说是要回答“我们的企业是什么”这个问题。

实质上是要企业主为整个企业定下发展基调的问题,即“我们的企业将成为什么样的企业”问题。

企业宗旨不但涉及企业的长远目标、具体业务,同时更重要的是涉及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经营理念。

企业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不能偏离企业的宗旨,宗旨实质上就是一个企业的根本思想与发展线路。

它影响企业订立各项制度与决策。

企业宗旨表述常常刊登在年度报告中,并往往在企业内部广加显示,在企业给客户和供应商等的资讯资料中也往往包括这些陈述。

企业文化的定义是什么?
"上下同欲者胜”你可能耳熟能详;“同心同德方可成大业”你一定也不陌生。

那么,是什么因素能使公司做到“上下同欲,同心同德”呢?答案就是文化及文化管理。

而98年财富500强中“最受敬仰公司”的评选主题定为“公司文化”,则表明了文化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在70年代你问任何一位美国公司的总裁,他在公司
内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大多数回答是指挥者、决策者和战略家。

然而到了90年代,由哈佛商学院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却表明,那些业绩最好的领导者,他们把自己首先看作是某种特定文化的塑造者和支持者。

他们认为,优秀的公司文化是自己公司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关键性力量!
公司文化是生产经营中的“第一个馒头”
公司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个馒头”,因此它是最重要的。

虽然它不像营销那样立竿见影,但它为吃饱饭打下了基础。

在管理领域中,管理相对于技术和营销而言是看不见的,但管理却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公司文化尤其如此。

公司文化与教育一样,它的作用不一定马上见效,但它对企业的影响更基础、更根本、也更持久。

公司文化涵盖企业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物质文化,而精神文化是公司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它不像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那样,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立竿见影、说到做到,所以它的塑造也相当复杂,需要各种因素的互补。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员工通过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才得以逐步建立的,需要社会的文化环境和舆论导向的配合。

企业的精神文化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的精华,它深深“内化”于企业员工的心理之中,并且通过一定的文化仪式和文化网路得以保留和发展,因此是群体文化心理的长期“积淀”。

企业的精神文化往往可供企业员工共享,它是一种超个性的群体意识,其价值具有更广泛、更深刻、更长远的社会意义。

在美国的众多公司中,通用公司的精神文化无疑独树一帜。

美国密歇根大学管理学院的一位教授在《美国商业周刊》发表文章,对GE 公司的杰克?韦尔奇评价道:“20世纪有两个伟大的企业领导人,一个是‘通用’的斯隆,另一个则是韦尔奇。

但两人比起来,韦尔奇又略胜一筹。

因为韦尔奇为21世纪的经理人树立了一个榜样。

”韦尔奇在1981年登上GE的第一把交椅,那时候他才45岁,是GE历史上最年轻的执行总裁。

到1998年,公司的市场价值从原来的20亿美元,增加到2800亿美元。

这份成绩使比尔?盖茨等其他世界级企业家都不能望其颈背。

韦尔奇的管理模式可用一个简单的英文单词“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