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必一第14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选必一第14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一部分单元视角
【单元主题】
本单元围绕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展开教学。

在本单元中,同样以中西并列的方式讲述中国古代与当代的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讲述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近代外交体系的建立等相关内容。

在本单元内容中,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主要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一主题,讲述历朝历代民族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中,围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及其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人民政权的积极作用。

在古代中国外交关系中,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王朝与周边政权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关系,以及古代政权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当代中国的外交主要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外交局面的拓展等问题,讲述外交建设与国内建设需求之间的关系。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难点,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与近代外交体系的建立密切相关,近代西方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宗教改革等历史事件的影响之下,民族国家不断形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交流促使了近代外交体系的建立,以及国际法的发展等。

【单元概览】
【单元目标】
【单元特征】
1.中国: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的发展,古代中国以维护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宗旨,在民族交往过程中既有通过武力方式维护政权稳定的举措,也有通过和亲、友好往来的方式推动民族关系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外交呈现出不断发展最终收缩的状态,
尤其在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外交开始出现转型,由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逐渐转变为闭关锁国的政策。

当代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主要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主,推进各民族之间团结协作的友好往来。

在外交领域,由于受到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影响,外交政策的发展和外交成就的取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外交战线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政府对全球治理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2.西方:中世纪后期以来,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在民族国家形成后,西方国际关系变得极其复杂,为了有效处理国际关系,西方国家通过外交实践,逐步建立起了近代外交体系。

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与日俱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第二部分课时视角
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考向分析】
【复习主题】
本课主要讲述当代中国的外交事业的发展。

本课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外交领域的发展。

在本课复习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外交事业发展、演变的过程,认识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政权初建、两极格局、美苏冷战等国内国际环境的双重影响下,在近代中国外交领域的巨大困境等历史因素下,新中国开创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以及所取得巨大成就的艰巨、艰难性。

需要学生理解在1978年底改革开放以来,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外交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突破、重要成就,以及21世纪初期所开创的多边外交局面。

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所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局面,以及十九大以来所形成的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外交发展方向。

【必备知识】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开创原因:
1.内部:巩固人民政权,营造良好建设环境。

2.外部:美苏对峙,两极格局以及美国对华的制裁。

3.历史: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二)开创目的:为结束百余年来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开创新型外交局面。

(三)成就:
1.20世纪50年代:
(1)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具体内容略)
(2)局面:与苏联等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3)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6月提出,最终确立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活动:1954年4月,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1955年,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
(1)基本特点:出现了与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建交的高潮。

(2)重大突破: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3.20世纪70年代前中期:
(1)1970年起:中西建交,中英、中荷关系升格为大使级。

(2)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二、改革开放后的新型外交: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
1.重大调整: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发展。

2.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3.重大进展:1979年中美建交;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

(二)20世纪90年代:
1.首要任务:巩固和发展周边关系。

2.外交成就: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

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也取得新进展。

(三)21世纪初期:
1.与发展中国家合作: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2003年,《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2.区域和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二十国集团。

3.多边外交活动:以联合国为中心,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指导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

(二)主要成就:
1.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中共十九大以来: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重难突破】
视角1: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交事业发展的奠基作用。

[1]知识阐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和两极对峙、美苏冷战的严峻挑战。

新中国政府突破重重障碍,在外交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为以后外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创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局面。

第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的“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外交方针,不仅有助于清除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残余,也有助于开辟新的外交局面,营造相对良好的外交环境。

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确立也成为日后中国政府处理外交问题的基本准则。

第四,新中国以大国身份参与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并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起到了巨大作用,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塑造了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大国形象。

第五,与苏联等国家的建交,开拓了建交渠道,奠定了建交的基础,为以后外交领域的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

……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摘编自《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各国政府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随后,中国政府采用灵活的方针处理外交问题,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不经谈判即行建交的办法;对民族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先谈判后建交的原则,在对方明确表示不承认台湾的国民党政权,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再就建交具体问题进行磋商;对于美、英、法等国,则不急于采取行动与它们建交。

新中国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反映了新中国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特别是同邻国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真诚愿望。

——摘编自于化民《“三大政策”与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列强在华特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影响深远的外交理念,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格局,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十八大后,党中央开创性提出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新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软实力显著提升。

7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始终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小题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并分析其制定的主要原因。

【小题2】
1.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对外关系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及原因。

【小题3】
1.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基本历程,概括新中国外交的重大影响。

[知识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改革开放进程
[答案]
【小题1】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原因: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了独立自主。

【小题2】变化:由屈辱性外交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由不平等外交到平等互利外交;由封建主义性质外交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外交;由被动接受到主动确立外交规则和对策。

原因:中共的正确领导及正确决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当家作主;中华民族实现独立解放。

【小题3】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彻底结束旧中国屈辱外交,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格局;改革开放后,实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十八大后,提出外交新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影响:新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中国软实力显著提升;为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解析]
【小题1】
方针: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

时空是建国初期(中国)。

根据材料一“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

时空是建国初期(中国)。

根据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因有,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了独立自主。

【小题2】
变化: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

时空是从晚清到现代(中国)。

根据材料二“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并结合从晚清至现代中国中国对外关系变化的相关史实可知,中国对外关系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是,由屈辱性外交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由不平等外交到平等互利外交;由封建主义性质外交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外交;由被动接受到主动确立外交规则和对策。

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

时空是从晚清到现代(中国)。

根据材料二“1949
年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各国政府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相关史实可知,中国对外关系从晚清到现代变化的原因有,中共的正确领导及正确决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当家作主;中华民族实现独立解放。

【小题3】
历程: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

时空是现代(中国)。

根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列强在华特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影响深远的外交理念,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格局。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基本历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彻底结束旧中国屈辱外交,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格局。

根据材料三“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可知改革开放后,实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根据材料三“十八大后,党中央开创性提出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新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可知十八大后,提出外交新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

时空是现代(中国)。

根据材料三“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外交的重大影响有,新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根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列强在华特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影响深远的外交理念,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格局,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可知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中国软实力显著提升。

根据材料三“十八大后,党中央开创性提出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新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
智慧,中国软实力显著提升。

”可知为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

根据材料三“7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始终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可知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视角2: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事业的新发展。

[1]知识阐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外交领域的发展也朝着为此服务的方向不断深化。

中国政府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外交决策,在这一外交决策的指导下,中国政府注重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实现了中美建交、中苏关系的正常化,注重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界定与中亚三国的边界问题,建立“10+1”领导人会议机制,发展同东南亚、中亚等国家的关系。

在世纪之交,中国积极致力于与各大国建立不同的伙伴关系,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国际外交活动,构建多边外交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围绕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的主线,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拓展全球发展格局,改革全球治理体系。

中国外交秉承大国担当,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摘编自赵可金《坚持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
材料二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治理的新篇章。

此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先后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涉及社会发展、人权、国际安全等众多议题,成为全球治理的核心原则。

——摘编自张群《真正的多边主义:破解全球治理困局的中国方案》【小题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着眼点和中国方案。

【小题2】
1.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知识点]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答案]
【小题1】着眼点: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

中国方案: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小题2】践行:奉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勇于承担大国责任;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和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以人民为中心,关注全人类的福祉和命运。

[解析]
【小题1】
着眼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

时空是:现代(中国)。

根据材料一“围绕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的主线,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着眼点是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

中国方案: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

时空是:现代(中国)。

根据材料一“中国外交秉承大国担当,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中国方案是,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小题2】
践行: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

时空是:现代(中国)。

根据材料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先后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涉及社会发展、人权、国际安全等众多议题,成为全
球治理的核心原则。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全球治理过程中中国奉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勇于承担大国责任;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和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以人民为中心,关注全人类的福祉和命运。

【深度探究】
探究1:冷战格局下中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思维。

二战后苏联的目标是具体的,即占领领土。

美国所追求的目标则是抽象目标或环境目标,它关心的是世界政治大环境。

战后英美法苏对于欧洲的分区管制形成的“四大警察”理念是一种追求“双赢”的理念。

而根据囚徒困境模型分析,安全感是达到“双赢”结果的基本要求。

而战后美苏之间安全感从未存在过;不光是因为两极格局、东欧真空,更根本的是因为战后形成的两极力量不均衡,又不足以使一方完全支配另一方,因此弱的一方必然奋起而追之,而这又会导致强的一方产生更强的戒心。

苏联作为极权主义国家,对美国天生就有戒心,因为其要控制信息的输入来维持政权的稳定。

”所以,罗斯福的大国合作之梦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美苏最终还是从合作走向了对抗。

——摘编自袁茵《论冷战的起源—虚假均势、集权主义政体与冷战的爆发》
探究2: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因素。

1978年12月15日,美国总统卡特向全国发布电视广播,宣布中美关系正常化,接受中国的“建交三原则”(美国同台湾当局“断交”,废除1954年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撒军),同时表达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极大关注。

国会多数议员原则上赞同中美建交,但对行政部门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方式(缺乏与国会磋商)普遍不满,许多议员认为美国在建交问题上让步过多,背弃了台湾。

进而,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推迟驻华大使任命,逼迫总统在台湾立法问题上让步。

——摘编自吴艳平《试析卡特政府时期国会对中美建交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