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思想道德的培养
⼩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在⼩学⽣全⾯发展中起着统帅和灵魂的作⽤。
⼩学期间,是个性品质形成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的时期。
需要我们教育⼯作者精⼼地与他们⼀起铺设⼀条成长之路,这条路需要的基⽯⾮常之多,⽽思想品德教育从⼩学⽣抓起⼜是⾮常重要的⼀项教育。
教育家陶⾏知先⽣说过:“品德是做⼈的根本,根本如果坏了,纵然你有⼀些学问和本领,也⽆⽤处。
”⼀个⼈没有知识是次品,⾝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
这三样哪样也不能够缺,但⾸当其冲的就是道德⾏为了。
因为纵使⼀个⼈有很渊博的知识,很强壮的体魄,但如果德⾏败坏,那他只会给国家社会带来更⼤的危害。
⼀个⼈良好品德的养成是相对稳定的,终⽣都会起作⽤。
由此可见,对⼩学⽣进⾏品德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下⾯是笔者结合⾃⼰的⽇常教育教学的⼀些感悟。
⼀、培养良好的⾏为习惯,促成性格形成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知先⽣说:“播种⾏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
”这⼀育⼈哲理道出了培养⾏为习惯的重要性。
培根在《论⼈⽣》中便明确指
出:“习惯真是⼀种顽强⽽巨⼤的⼒量,它可以主宰⼈⽣。
因此⼈⾃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种良好的习惯。
”可见,年少养成习惯的好坏对⼈的⼀⽣有直接影响。
良好的⾏为习惯是促进⼀个⼈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格形成的基础。
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终⾝受其益,坏习惯终⾝受其累。
喜欢听故事是孩⼦的天性,所以常⽤那些富有哲理的教育故事教学⽣,让学⽣从故事中悟做⼈的道理,从⽽规范⾃⼰的⾏为习惯,如《天堂与地地狱》让学⽣知道:助⼈就是助⼰,⽣存就是共存,不会与别⼈合作,就相当于把⾃⼰送⼊地狱。
然⽽,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只说教就能解决,也是在做中养成,即实践中养成习惯。
譬如,下课时随⼿关灯,可以使学⽣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也可以培养孩⼦的责任⼼;学⽣离校时到家电话通知⽼师,可以使学⽣养成按时离校,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开展有益的活动,成就美好品德
由于学⽣品德的形成是⼀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的过程,加之学⽣年龄⼩,情绪化严重,意志⼒较薄弱,所以对于他们品德的形成需要不断的培养训练,因此除了有⽬的、有计划的安排训练之外,充分利⽤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以及主题班会,有针对性的对学⽣进⾏教育。
如参加经典诵读,教育学⽣⾼明的为⼈处事的智慧;祭扫烈⼠墓,教育学⽣缅怀⾰命先烈,知道今天的幸福⽣活来之不易;利⽤劳动课教育学⽣珍惜粮⾷,热爱⼤⾃然,每个公民都要⾃觉的保护⼤⾃然,珍爱⼤⾃然的⼀草⼀⽊,珍惜⼀粥⼀饭来之不易;利⽤重阳节到敬⽼院的机会,教育学⽣尊敬和爱护孤寡⽼⼈;三⽉份学雷锋⽉,教育学⽣助⼈为乐及讲⽂明懂礼貌;五⽉份的母亲节,教育学⽣要懂得感恩,⾃⼰的⽣⽇正是母亲的受难⽇,在庆祝⾃⼰⽣⽇之时,也不要忘记⽗母的⽣⽇;“六⼀”⼉童节,组织学⽣参加活动,教育学⽣要学会合作,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每周的升旗活动,教育学⽣热爱祖国,要从⾃我做起等。
除了开展有益的活动,也利⽤好每⼀节班会,有⽬的的计划地进⾏德育教育。
三、完善⾃⾝素养,以⼈格魅⼒感染学⽣
⼩学⽣模仿能⼒强,辨别能⼒较差,与他们相处密切的成⼈往往是他们的模仿对象,成⼈的⽂明⾏为往往是⼩学⽣学习的榜样,特别是他们所崇拜的⽼师,更是孩⼦们学习的楷模。
曾听到有个家长抱怨:在⼩孩⼦眼中,⽼师都是对的。
⼀次她在孩⼦的作业中发现⼀个错别字,让孩⼦改正,可孩⼦说那是⽼师教的,死活不改,那家长只好和⽼师交流。
第⼆天,⽼师和那孩⼦说,孩⼦才改过来。
可见,⽼师在⼩学⽣⼼中的位置是多么地神圣。
教育实践证明,凡是师德好的教师,班上的孩⼦多是热情、友好、感情丰富,否则景况就相反。
曾有⼀次让学⽣背课⽂,⼀个调⽪的学⽣就挑战:“⽼师,你先背!”当时笔者就准确⽽流利地背出,从此,再让学⽣背课⽂时,没谁敢说“不”字。
还有,⽼师平时的⾔⾏举⽌也是学⽣模仿的榜样。
教师⾃觉拾起⼀⽚废纸,扶正课桌椅,学⽣受到这种⾏为的影响也都会⾃觉地模仿学习。
如要求学⽣守纪律、有礼貌,教师⾃⼰就要守纪律、懂礼貌,否则学⽣就不听你的;⼜如要求学⽣有⼲净整洁的仪容仪表,那么⽼师也要以朴素⼤⽅,给学⽣做榜样。
所以,最重要的是⽼师必须事事处处以⾝作则,以⾃⼰的⾏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
因此,教育⼯作者只有不断提⾼⾃⼰的道德追求和个⼈修养,努⼒做到:以⾼尚的精神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以科学的⽅法引导⼈、以⾼雅的⽓质影响⼈。
这样才能“随风潜⼊夜,润物细⽆声。
”
四、发挥家长的能动性,共同教育好孩⼦
孩⼦良好品德养成,离不开家庭教育。
正确的家庭教育就是催发动⼒,造就⼈才最好的⼟壤,同样⼀颗种⼦,在贫瘠或肥沃的⼟壤中成长,其结果必然是天壤之别,家庭教育的⽅式可以直接透视出青少年在未来成长道路上的成功与否,可很多家长都认为教育孩⼦与他⽆关,他把孩⼦送到学校,学校就要负责把孩⼦教好。
甚⾄有家长说:“我交钱给学校,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他不知道,学校教育只有在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持下,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有,现在许多家长,为了孩⼦的前途,加⼤投资,倾注精⼒,请家教、购书籍、买钢琴、参加各类辅导补习班、特长班等,整天忙的不以乐乎,⼀味地追求学⽣的学业成绩和能⼒的培养,忽视了学⽣道德⾏为的养成,他们认为,孩⼦只要学习好就⾏,对于品德如何都⽆所谓或置之不理。
针对这种现象,我利⽤家长会的机会,改变⼀些家长看法,端正教育观念,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业缺陷并不⼀定影响孩⼦的⼀⽣,⽽品德、⼈格的缺陷才会害了
孩⼦的⼀⽣,古⼈云:“有才⽆德,其⾏不远。
”马加爵和药家鑫就是最好的例⼦。
为了帮助家长教育好孩⼦,我们经常利⽤家长会,邀请⼀些育⼉成功的家长代表发⾔,介绍或传授⼀些好的先进的正确的育⼉识和⽅法;并要求家长注意⽤⾃⼰的规范⾏为,为孩⼦做出榜样,起到⾔传⾝教的作⽤,家长的品德素质、政治观点、思想觉悟、道德情操等等都直接影响着的孩⼦⼈格⾯貌。
还利⽤家长接送孩⼦的同时,与家长交换意见,商讨教育⽅法,甚⾄有时通过书信、电话与家长进⾏交流,了解孩⼦品德形成的动向,并及时的作好记录。
⼀个⼈,没有化学知识,没有物理知识,没有天⽂知识,⾄少还是⼈。
但是如果⼀个⼈没有了仁义礼智信,别⼈就会说“这个⼈,不是⼈”。
⼀个知识能⼒不⾜的⼈可以⽤道德来弥补,⼀个道德不⾜的⼈却难以⽤知识来弥补的道理。
因为⼀个品德良好的⼈,即使智⼒⽔平不⾼,他照样可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做贡献。
可见,培养孩⼦良好的思想品德尤为重要,⽽培养孩⼦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件简单轻松的事,⽽是⼀项繁重复杂的⼯作。
在⼩学⽣的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虽然道路崎岖坎坷,充满了艰难险阻,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不为,则易者亦难矣”通过我们的努⼒,⼀定能够冲破障碍,耕耘出⼀⽚更为⼴袤、肥沃的⽥园春⾊。
曾听到这样⼀个⼩故事,听后很有感触,⼀个因⼤意误诊病⼈的医⽣,在死后被打进第⼀层地狱,⽽⼀个不好好搞教育的⽼师却要被打⼊⼗⼋层地狱,这是为什么?因为医⽣医治的是⼈的⾝体,⽽教师却是塑造⼈类灵魂的,你要教给学⽣怎样做⼈,怎样处事,你不仅肩负着学⽣的知识教育,更肩负着学⽣的道德教育。
沐浴着爱长⼤的孩⼦,⼀般来说有爱⼼,不教的话,未必懂得去爱⼈!
坊间⼀度流传着这样⼏句话: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才是次品,⽆德⽆才是废品,有才⽆德是危险品。
如果追溯,早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曾给出了最为精辟的论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古以来,国之乱⾂,家之败⼦,才有余⽽德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