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Sq Vbz Vbb
U bm
或电压 电流
iC i vCE min
c max
0 qc
V BZ
vCE VCC Vcm coswt
V cm vCE
V CC
V BB
iC v bEmax
+ vb -
VBB
wt
V bm vBE
1
Pc T
T
0 iC vCEdt
1. iC 与vBE同相,与vCE反相;
v BE
GND
R18 1 .8 K
2 21 1
1 2 3
-Vb b P2
1
1
M2
T2 16
6
2
34
4
1 3
J3
X2
1 J4 2
3
4
2 4
C22 10
Rp 3 2 .2 K
R2 0 2 40
GND
C18 0 .0 1
D2 LED
GND
2 12 1
3 EC 2 3 31 1
2 12 12 12 1
C T3
C10
实验三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
丙类功率放大器
• 丙类是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由其半导通角决定,半导通角 小于90°时即为工作在丙类状态,其理想效率可以大于 78.5%,有较大的功率和输出效率,因此丙类放大器一般 用于末级放大。优点导通时间短,集电极功耗小,效率高。
工作状态 甲类 乙类
甲乙类 丙类
半导通角
理想效率
负载
应用
θc=1800 θc=900 900<θc<1800 θc<900
50% 78.5%
电阻 推挽,回路
低频 低频、高频
50%<η<78.5%
推挽
低频
η>78.5%
选频回路
高频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应用场合
话 筒
音频 放大器
调制器
变频器
激励放大
输出功 率放大
载波 振荡器
无线发射机
无线接收机
iC
特性
VBB
理想化
wt
- qc
o V BZ
vbe - qc 0 +qc
+ q0c
vbe
V bm
+ vb -
VBB
ic
C
Rp
L vc
+
Vcc
wt
v BE
VBB
Vbm
coswt
vCE VCC Vcm coswt
iC Ic0 Icm1 coswt Icm2 cos 2wt Icmn cos nwt
2 12 12 2 1 1
1 12 2
R10 6 .2 K
R12 30
C1 4' C1 4 CT1 2 4p * 2 70 p * 0 ~2 0 p R14
C15
0 .0 1 1 .5 K*
R16 C16
.0 1 1 .5
1 2 1 2 21
P1 P 12
11
RL1 RL2 RL3 1 20 7 5 3 9
实验方法的改进
由于实验板的局限,比较难调到理想的三种状态,因此,我们 用独立信号源来产生一个信号6.5MHz,幅度峰峰值在0.6V 左右,输入P1处,J1断开。然后再调整CT2,CT3,CT4,以 求达到匹配的理想状态。
当得到比较理想的波形以后,再记录下输入信号的幅度峰 峰值,三种情况下的脉冲电流波形,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峰 峰值。
观察后负载特性后,记录三种负载条件上 获得的输出电压)通过示波器取其峰峰 值)、集电极电压、和集电极直流电流 (采用测量发射极电阻上的压降,再换算 成电流)。把这三组数据填入表中,,根 据公式计算相关功率及效率,并进行比较。
B。集电极调制特性的观察 负载选Rp=39Ω,输入信号及基极电压Vbb不变,用6-9V 可调电源为集电极Vcc供电,调整Rp3,观察发射极脉冲电 流波形的变化,并记录。根据所记录的波形,说明随着集 电极电压的增加,脉冲电流的变化规律。
A。负载特性的观察
当Rp=75Ω时,调整CT4,使输出回路谐振,观察M3处波形,得 到一个失真最小的正弦波(幅度大于9.4V),仔细调整CT2, CT3,使功放极达到较好的匹配状态,观察V4发射极的临界波形, 应为一平顶脉冲(或略有凹陷的波形)。当Rp=39Ω和120 Ω时, 同上的方法,观察其过压波形和欠压波形。可知,随着负载的增 大,集电极电流相应减小,放大状态由欠压→临界→过压。如右 下图所示。记录此三种情况下的集电流脉冲波形。(注意:此处 波形不好调,需将CT2、CT3、CT4联合起来仔细调整,方能得到 理想的波形)
• 当放大器工作在欠压状态时:ic尖顶脉冲 当放大器工作在过压状态时: ic凹顶脉冲 当放大器工作在临界状态时: ic平顶脉冲,此时可以 获取最大的输出功率和较大的工作效率。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则:在最佳负载条件下, 使功率放大器工作于临界状态,以获取最大的输出功 率和较大的工作效率。
本实验电路中的最佳负载是75Ω。
高频功放
非线性 发射机末端放大
丙类 余弦脉冲
效率
电路特点
1、VCC:提供直流电源
ic
2、Ub激励信号源,使电源
T
处于非线性状态
ib
C
RL
L
3、晶体管,承受高电压,截
止频率高
~ u b
ie
4、负载回路:谐振回路
5、VBB:提供反向偏置,决 定导通角,以使电路工作在 丙类状态。
Vbb
Vcc
iB / iC 转移
2、记录表1《高频功放实验数据记录表》。(6个波形1个表 )
B、集电极调制特性的观察 记录两种状态下的脉冲电流的波形。调整RP3,并描述其变化 特性。 (2个波形) C、基极调制特性的观察 记录两种极限状态下的脉冲电流的波形。调整RP2,并描述其 变化特性。(2个波形) D、放大特性的观察 改变输入电压的幅度,记录三种状态下的波形图,并记下其 相应的输入电压的幅度值,并描述其变化特性。(3个波形) 思考题:若谐振放大器工作在过压状态,为了使其工作在临 界状态,可以改变哪些因素。
C。基极调制特性的观察 负载选Rp=75Ω,电源电压Vcc和输入信号幅度保持不变, 调整Rp2,观察脉冲电流的形状与幅值的变化,记录,并 描述放大器的基极调制特性。
D。放大特性的观察 保持Vcc,Vbb和RL不变,改变输入电压的幅值,观察当信号 幅度从小到大变化时,脉冲电流的变化。
A、负载特性的观察 1、调整到最理想状态,记录欠压,临界与过压三个状态下 的脉冲电流波形,并相应记下其对应输出放大波形其幅值。
2 21 1
R0 0
1 12 2
2 12 1
R17
1 T1 16
CT4 C1 7
2
2
0 ~2 0 p 6 8p *
3
1 0K*
34
0 .0 1 6
GND M3
C24
11
1 00 0 p *
4
P9
P6
P7 P8
GND TR ANS - 1 J2
11
P 11 ANTENA
3 EC 2
11 11 11
1 2
天线开关
扬 声 器
音频 放大器
解调器
中频放大 与滤波
混频器
高频放大
本地 振荡器
从图中可见,高频功放是无线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频功放与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比较
电路性质 应用场合
放大器类型 集电极输出波形
关键指标
高频小信号 放大器 线性
发射机送给功放的信号接 收机天线送来的信号
甲类
与输入信号一致
电压增益
J5
1 2
1 2 11
C2 .0 1GNDRp1 4 7KR6
L6
2 00
3 30
C7 .0 1
GND
R2 1 2K
R5 3K
R7 5 1K*
C4 5 1P
Y1 R3 3 0K
C5 4 70 P
V1 C6
2 00 P
V2
M1 R9 3 60
C8 .0 1
X1 J1
C3
R8
3 60 1 00 0 P
实验操作步骤
1、给实验板接入所需电源:VCC=12V,VBB= -12V 2、短路帽短接J3的1和2端,J4的2和4端短路。J1和J5开路。
调整RP2,使V4的基极电压约为 -0.3V左右。 3、短接J5 ,J1开路,示波器测M1处波形,调整RP1使其输出 幅度约为0.2V左右。 4、推动级调整:短接J1,示波器观测M2处波形。 5、J2开路,负载电阻接75Ω。示波器探笔1放置V4的发射极, 测脉冲电流,示波器探笔2接M3,测功放级输出波形。
P5
GND
1
1
石英晶体振荡 器—提供载波 信号
推动级—提 供足够的激 励电压
丙类功率放大器
• 理论分析表明,当放大器工作在谐振状态的时候,负载 为纯电阻状态,集电极直流电流最小,回路电压最大。 但由于实际电路中内部电容的反馈作用,导致这两种 现象不会同时发生。因此,在实验中,不仅要监视集 电极直流电流,同时要监视集电极的脉冲电流来调谐 电路。
VBB
Vbm
coswt
2. iC 脉冲最大时,vCE最小;
(b) 3. 导通角和vCEmin越小,Pc越小;
ic
C Rp L vc +
Vc c
集电极电流 ic
iC IC0 ic1 ic2
IC0 Ic1mcoswt Ic2mcos2wt
VBB设置在功率管的截止区,以实现丙类工作, 丙类工作时集电极电流为尖顶脉冲。
C1
R1
R4
.0 1
5 .6 K
1 .5 K
11 11
2 12 1 1 2 3
GND 2
C11 .0 1
GND 2
D1 21
LED
L4 3 30 1 R19 3K
GND
P3
P4
C21 .0 1
GND
L5 3 30
1
Vin
U1
7 80 5
Vo ut
3
C23 .0 1
Vcc
P 10
1
1
C20 0 .0 1
R11
0 ~2 0 p 6 2p *
1 0K*
V3
C9
1 6 67 B
6 80 0 P
R 123 1K
L2 2
C12 0 .0 1
C13 9 1p *
C T2 0 ~2 0 p
1
L1 3 .9 μ H
1
2
1 12 2
Rp2 1 0K
R15 3 0K*
21
L3
V4 6 6B7 3 30 μ H
X3
C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