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茆山歌——精选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茆⼭歌
⽩茆⼭歌的⽣存现状
作为中国传统⾳乐的活化⽯,江南吴歌从形成之⽇起,就凝结了典型的民族性格与传统,并且在上千年的流传过程中,积淀了多层次的民族⾳乐。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吴歌发展⽀派⽩茆⼭歌从历史中⾛来的,是⼀代⼜⼀代⽣活在这⾥的⼈民对传统的执著、守护与热爱!正是由于他们代代间的⼝⽿相传,我们才得以在今天的时空中,领略这⼀国家级⾮物质⽂化遗产的神韵。
常熟⽩茆⼭歌,作为国家级⾮物质⽂化遗产吴歌的重要⼀脉,它具体出现的时间,有⽂字记载可在南朝乐府中寻找到线索。
1⾄今可以落实最为确切的⼀⾸,见于明代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七:“好条⽩茆塘,只是开不全。
若与开得全,好与西帅歇战船”(西帅指当时与张⼠诚争雄的朱元璋)。
⽩茆⼭歌是⽩茆⼈在⽥间劳作时演唱的歌,所流传的⼭歌,内容⾮常丰富,主要分劳动、古⼈名、地名、物名、节令、私情、摇船、长⼯、仪式、佛偈、叙事、⼉歌等种类。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展迅速,适合⼭歌演唱的环境正慢慢消失,所以,从⽂化保护的⾓度来讲,把这样⼀种演唱形式记录下来,其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也将阐述在现代化城市背景下,⽩茆⼭歌的⽣存状况。
⼀、吴歌概念的定义
吴歌是吴语⽅⾔地区⼴⼤民众⼝头⽂学创作,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太湖流域地区,苏州地区是吴歌产⽣发展的中⼼地区。
吴歌有四个嫡系,分别是相城阳澄渔歌、常熟⽩茆⼭歌、吴江芦墟⼭歌以及张家港的河阳⼭歌,⽽在留存⾄今的吴歌之中,要属江苏省常熟市⽩茆镇的“⽩茆⼭歌”保存最为完善。
追溯宗源,吴歌是从何时何地产⽣的,现在已经⽆从考证了。
吴歌作为⼀种⽂化现象,⾄少从迄今3~5万年前的旧⽯器时代晚期开始,就已经伴随着先民的⽣产、⽣活⽽产⽣,并在上万年的历史时间中不断发展。
我们可以推测,在中国的⽂字没有出现之前,2吴歌就已经存在太湖流域地区产⽣和持续存在,并已经发展到相当程度了。
在江南吴歌存在的上万年历史中,这⼀特殊的中国民歌各种⼀直以⼝⽿相传的⽅式传承和传播着,并且在中国⾳乐史上留下了⾮凡的记录。
1贺学君《⽩茆⼭歌传承⽅式试议》
2以中国⽂字的代表甲⾻⽂为例,其出现迄今不过4000~5000年。
但吴越⽂化的先声的河姆渡⽂化的历史,则已有6000~7000年。
鉴于⾳乐⽂化与⽣产和⽣活的⼀般⽣成作⽤关系,可以认为⾳乐的产⽣应在⽂字产⽣之前。
在东晋⾄南朝宋、齐时期,吴歌⼜称“⼦夜歌”,因为传说这种歌是来⾃⼀位叫“⼦夜”的⼥⼦的创作。
“⼦夜歌”主要描写家庭⽣活、男⼥爱情等题材,这些内容特征也使得吴歌的风格清丽温婉,柔情似⽔。
当然,这种⾳乐风格的形成也与江南这⼀特定的地域⾃然环境与⽂化环境有⼀定关系。
3长江中下游属于平原地区,这⾥历来⽓候温和,⾬⽔充沛,⼟地肥沃,⼈们安居乐业,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以农业⽣产为主,这种农耕⽣活⽅式使伴随农⽥劳动⽽歌唱的“⽥歌”,成为这个地区分布最普遍,体裁最丰富,曲⽬数量最多的民歌体裁。
在这种环境下产⽣的歌谣,题材⼤多以歌颂爱情,赞美⽣活为主,所以在演唱的时候也就形成了吴歌细腻婉约之美。
⼆、吴歌的发展过程
《诗经》是中国第⼀部诗歌总集,其中记录了周代⼗五个诸侯国民间流传的民歌。
在《诗经》中,我们并没有找到吴歌的踪迹,这是因为当时只收录了黄河以北地区以及江、汉⼀带的民间歌谣。
但这并不能证明江南地区就没有⾃⼰的民歌。
顾颉刚先⽣《吴歌·吴歌⼩史》中说到:4吴歌最早起源于何时,我们不甚清楚,但也不会⽐《诗经》更迟。
可是因为《诗三百篇》的编者只收集了中原和江、汉的国风,江以南的吴、越、楚都没有在风雅中占得⼀席地位。
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蛮夷鴃⾆之⾳,还不⾜以登中原⽂化的⼤雅之堂的缘故。
可是这并不能证明吴⼈没有歌,不会唱。
”
从史料记载来看,⽐较早⼤规模收录吴歌是在魏晋南北朝时的官⽅乐府机构搜集的民歌,当时由乐府搜集的民歌中,载于“南朝乐府”的“吴歌”就多达326⾸。
其中90%以上内容是描写男⼥之情的。
所以被当时的⽂⼈称为是“黄⾊歌曲”。
第⼆次⼤规模收录吴歌的时期,就到了明代,当时冯梦龙采录了由宋、元到明代中叶流传在民间的⼤量吴歌,编纂成了《⼭歌》、《挂枝⼉》等吴地民歌集。
冯梦龙⽐较⽀持吴歌原本的“真情流露”,反抗政教诗学的态度。
他认为,民歌的可贵之处就是抒发内⼼最本真的情感,⽽⾮像其它诗歌那样⼀定要⽤华丽辞藻来修饰。
3何晓兵:《⾳乐作品赏析教程:中国民歌》(中国传媒⼤学出版社 2008年8⽉第⼀版),第122页。
4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03页。
第三次⼤规模收录吴歌,是在“五四”新⽂化运动前后,北京⼤学发起的歌谣运动。
鲁迅提出要整理各地的歌谣、传说及童话,顾颉刚等⼈积极响应。
最终由顾颉刚编辑的《吴歌甲集》(1925年)、王翼之编辑的《吴歌⼄集》(1927年)等吴地民歌集,得以相继出版。
到了21世纪,有关部门⼜相继整理出版了《⽩茆⼭歌集》、《芦墟⼭歌集》、《吴歌遗产集粹》等书,并且吴歌也登上了国
家⼝头和⾮物质⽂化遗产名录。
后,江南地区多位民歌⼿还被授予了吴歌传承⼈的称号,这使得吴歌这种古⽼的艺术种类⼜继续在现代社会中焕发青春,并且在新时代的春风⾥⽣根发芽。
作为吴歌最重要的分⽀之⼀,⽩茆⼭歌的发展是伴随时代发展的。
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常熟市地处平原地区,那为什么会把发源于江南平原的民歌称为“⼭歌”呢?其实,“⼭歌”这⼀概念不可望⽂⽣义,不能简单理解为“⼭区的民歌”。
⼭歌概念只是指具有这样⼀些⾳乐形态特征的民歌:演唱⾳域宽⼴辽阔,声区⾼亢,旋律起伏⽐较⼤,节奏⾃由,速度往往⽐较⾃由舒缓,等等。
由于⽩茆地区的很多民歌都具有这些⾳乐形态特点,所以久⽽久之⼈们就约定俗成地把这⾥的民歌称为“⼭歌”了。
同时,⽩茆当地⼈对⼭歌还有另外⼀种解释。
在⽩茆,⼈们经常会说“唱唱歌,散散⼼”,最后⼀句“散散⼼”经过时间地演化,渐渐就成了“⼭歌”的谐⾳。
三、历史上的⽩茆⼭歌
⽩茆⼭歌在⽩茆当地流传甚⼴,影响很深,⼏乎家家都会演唱,⼭歌已经融⼊到了⽩茆⼈的⽣活。
在⽩茆当地,⼏乎能随时随地听到他们美妙的歌声,尤其是在夏秋季节,⽩茆⼈经常会聚集在⽩茆塘两岸或者在宽阔的⽥野上进⾏赛歌会,在旧社会,赛歌会的时间甚⾄会持续⼏天⼏夜。
因为⽩茆⼭歌更多考察的是随机应变的能⼒,尤其在对歌的时候,常常以“盘歌”的形式出现,5“盘歌”是⼀种相互问答、⽃智逗趣的对唱,歌词包含的知识内容极其⼴泛,是男⼥青年考较对⽅知识和智⼒的主要⼿段。
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茆⼭歌的赛歌会会持续⼏天⼏夜了。
5何晓兵:《⾳乐作品赏析教程:中国民歌》(中国传媒⼤学出版社 2008年8⽉第⼀版),第147页。
⽩茆⼭歌的句式,最为常见的是“四句头”,这也是吴歌的重要特点。
在《乐府诗集》中所收录的吴歌,⼤部分都以每⾸四句为主,其中⼜以五⾔四句为典型。
王运熙曾经详细考证了吴歌与汉魏《相合歌辞》的传承关系,认为五⾔四句是江南民歌原有的形式。
6翻阅《晋书》、《宋书》、《南史》、《隋书》中的《五⾏志》中,的确多有这样的民谣、童谣出现:
庚公上武昌,翩翩如飞鸟。
庚公还扬州,⽩马奔旒。
《晋书·五⾏志》<⽯头民为庾亮歌>
宁⾷下湖荇,不⾷上湖莼。
庾公没命丧,复杀王领军。
《宋书·五⾏志》<晋时吴中为庾义王>
宁饮建业⽔,不⾷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武昌居。
《宋书·五⾏志》<童谣>
像这样朗朗上⼝的民谣、童谣,与六朝吴歌五⾔四句的句式⾮常贴近。
⽩茆⼭歌是吴地歌曲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江南农耕⽂化最⾃然的流露与体现,她内涵⾮常丰富,有劳动歌、时政歌、节令歌,摇船歌、地名歌、私情歌等不同种类的歌曲。
在旧社会,⼤多数⽩茆⼭歌的内容都以“哀怨”为主题,因为当时⽼百姓家⾥不富裕,吃不起饭,⽣活艰难,因⽽他们需要通过某种渠道来抒发⾃⼰的感受;所以饶命在演唱⼭歌时,往往会表露出他们对⽣活的不满或者遗憾。
同时,⽩茆⼭歌的曲调也⽐较缓慢,听上去近似幽幽的“哀叹”,⽽不是愤怒的“咆哮”。
当然,⽩茆⼭歌的内容也不全是为了表述当地百姓对未来的惆怅,和对⽣活的不如意,它也是农民⽣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粮和娱乐⼯具。
在夏天的插秧或者秋收时节,农民们在稻⽥⾥⼀边劳作,⼀边哼上⼏句⼭歌,这时他们会觉得浑⾝有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茆⼭歌有时能起到服务劳动热情、消除疲惫的作⽤。
⽩茆⼭歌⽣动地记录了江南农民和社会底层⼈民的⽣活状况,是弥⾜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它也和⼈民的⽣活结合得⼗分紧密,在⼀些⼭歌中能感受到浓郁的民间⽣活⽓息。
例如⽩茆⼭歌中的《正⽉半》,最具有吴地民歌中民俗⽂化的代表性。
这⾸民歌的每句歌词都很短⼩,但句句与江南平原农村特有的民俗、风
6王运熙:《六朝乐府与民歌》(台北,新⽂丰出版公司,1982),<吴声西曲的渊源>,第36页。
物和农事相关:
正⽉半,龙灯看,摇车转;
三⽉半,桃红柳绿景致真惹看;
四⽉半,⽥麦长长黄⼀半;五⽉半,拔棵黄秧种种看;
六⽉半,⽔车得辘河⾥转;
七⽉半,⽥⾥早稻秀⼀半;
⼋⽉半,糖炒芋头吃吃看;
九⽉半,新⽶团⼦送亲眷;
⼗⽉半,家家⽼⼩吃的像个⽟罗汉;
⼗⼀⽉半,买得年东回家转;
⼗⼆⽉半,太阳头⾥打算盘。
这⾸民歌中的每句话,都与江南农村中农民的⽇常⽣活紧密联系,就像⼀部通俗易懂的民俗学“百科全书”。
⽩茆⼭歌中的摇船⼭歌,流传也⾮常⼴泛,因为⽩茆镇处在长江三⾓洲的腹地,⽔域占全区⾯积的25%,连接太湖和长江的重要河道⽩茆塘把⽩茆分为南北两部分,可以说⽩茆镇是典型的江南鱼⽶之乡。
旧时⽔路运输⽐较发达,船家在划船过程中容易疲劳,这时他们通过唱⼭歌来排解寂寞。
例如下⾯这⾸《摇船歌》:
摇⼀撸来扎⼀绷,
沿河两岸好风光,
⽚⽚麦苗绿油油,
秋风送来稻⾕⾹。
⼜如⽩茆⼭歌⾥《⽹船上娘姨苦凄凄》的渔歌:
⽹船娘姨苦凄凄,
夜夜睏块冷平基。
⽇⾥张鱼拖虾⽹,
夜⾥还要捉⽥鸡。
捉着三条臭鰟鮍,
⼀早上市换麦粞。
四、当今的⽩茆⼭歌
(⼀)⽣态环境的缺失
⽩茆⼭歌在民间的流传主要靠⼝⼝相传,解放初期,由于农民的业余⽣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唱⼭歌是最为主要的娱乐活动之⼀,再加上⼏乎所有的⼭歌歌⼿,性格都⾮常开朗、外向,喜欢展⽰⾃⼰的演唱才华,所以才会有当时⾃发形成的万⼈对唱⼭歌的场⾯。
可是随着改⾰开放,适合⼭歌⽣存的演唱环境改变了,缺失了⼭歌⽣长的⽣态环境。
所以如今已经很少看到群众⾃发形成的赛歌会了,取⽽代之的是具有官⽅⾊彩的⼭歌艺术节。
⽩茆当地的⼭歌艺术节现在还未形成⽓候,在2002年9⽉,由当地政府组织举办了⾸届盛况空间的“⽩茆⼭歌艺术节”,虽然在艺术节上,许多⼭歌⼿向⼤家展⽰了⽩茆⼭歌的艺术魅⼒,也听到了许多即将失传的唱腔,譬如“三邀三环”,但是,在绚丽的灯光、舞美的映衬下,表演着原汁原味的⼭歌,总让⼈觉得有点不相称。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歌的⽣态环境缺失了,原来⼈们的那种⽇常⾏为现在已经成了被动⾏为。
⼭歌仅有“保存”是不够的,因为“保存”相对⽽⾔⽐较简单,“保存”下来的东西,都是与它的原⽣态环境相割裂的,仅仅是从“⽥野”挪到了“舞台上”或者“博物馆”⾥。
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去“修复”或者“重建”它应有的⽣存环境。
(⼆)⼭歌的历史变⾰
⽩茆⼭歌的种类繁多,光收录进《中国⽩茆⼭歌集》的作品就有近千⾸。
这些源于民间的歌谣经久不衰,经过⼀代⼀代⼈的不断提炼,现在已经成为了⼀份极其珍贵的⽆形⽂化财。
⼭歌,是当时社会⽣活的镜⼦,⽩茆⼭歌就为我们提供了⼀番鲜活的反映各个时代特征的景象。
通过这些⼭歌,可以洞察到⽣活在这⽚热⼟上的民众,他们的思维⽅式,审美取向以及⽣活追求等。
进⼊新时代,⼭歌也在悄然发⽣着改变,主要表现以下⼏⽅⾯:
第⼀,⼭歌功能的变化。
过去的⼭歌,主要是为体⼒劳动服务的,当⼈们疲惫的时候,唱⽀⼭歌,疲劳很快消失,⽽现在,这种作⽤已经慢慢消失了,取⽽代之的是抒情⾔志,⾃娱⾃乐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歌词曲的变化。
⽩茆⼭歌的词曲丰富多变,除了长篇⼭歌之外,短⼭歌的数量也是难以计数,现在,虽然还有⼀些旧时的⽼⼭歌在民间传唱,
但过去较为流⾏的《长⼯苦》、《荒年歌》等,已经逐渐被⼈们所遗忘了。
在近⼏⼗年间,涌现出了许多⾸与现代社会⽣活密切相关的新⼭歌,这些新⼭歌⼤多都是以描绘美好⽣活,赞美⽩茆镇新⾯貌为主,譬如《⽩茆塘⽔长⼜长》、《⽩茆塘上好风光》等,这些新⼭歌在群众中的传唱度也开始越来越⼴。
在曲调⽅⾯也有⼀些变化,原本⽼⼭歌中哀伤、苦闷的调⼦慢慢被现代⼈遗忘,⽽⼀些曲调明快的⼭歌却保留下来,譬如《划龙船》、《搭凉棚》等,并且每年都会在当地的庙会上表演。
现在在⽩茆镇出现的⼭歌局⾯是新⽼搭配,在继承中创新,可以说新⽼⼭歌齐头发展。
第三,⼭歌传承途径的变化。
现在⽩茆⼭歌的社会传承途径,已经慢慢从劳动现场转向了⽂化阵地。
⼈们接触⼭歌,接受⼭歌主要通过以下途径:1、幼⼉园、⼩学教唱⼭歌。
现在⽩茆当地,学唱⼭歌已经成为了⼀门必修课进⼊了⼩学的课堂,甚⾄⼀些⾼校也开设了⼭歌课程,邀请当地的⼭歌⼿作为客座⽼师⾛进课堂教学⽣唱⼭歌。
2、村⾥、乡⾥教唱⼭歌。
在⽩茆有⼀⽀业余⼭歌队,这⽀⼭歌队的队员年龄跨度很⼤,年轻的菜40多岁,最年长的有80岁,他们⼤多都是⾃发⽽成,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就是爱⼭歌,经常会定期排练,并且出去演出。
3、建⽴⼭歌馆。
⽩茆⼭歌馆是在1995年建成的,这也是全国第⼀家⼭歌馆,在其中,陈列了⼭歌的起源,发展历史,还有⼀些旧社会唱⼭歌时的劳作物品等,通过这种静态物品的展⽰,让⼈们对⼭歌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任何⼀种民间艺术或者⾮物质⽂化遗产,在当代都⾯临着传承的危机。
如⽩茆⼭歌这种传统⽂化和艺术遗产,后⼈都希望能把它最真实的⼀⾯保留下来,但常常事与愿违。
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的变化,这种艺术已经失去了原本⽣
存的⼟壤,⽽且现在展现在我们⾯前所谓“原汁原味”的表演,或许跟它起初的样⼦也还是有⼀定的差别了。
在现有的环境下,再也不可能让村民回到⽥野⾥,⼀边耕地⼀边唱歌,或者划着渔船唱船歌了。
即便有,那也不是⼀种⽇常⾏为,⽽是⼀种刻意的表演。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业化的发展,让⼈们逐渐从双⼿劳作中脱离开来,取⽽代之的是机械化⽣产。
据⽩茆当地政府给我们介绍,他们正在建设⼀⽚庄园,在这个庄园⾥要恢复⼭歌最本真的⽣存环境,专门雇佣⼀批⼈⽩天在⾥⾯⽣产劳动,每⽉还给他们⼀定的⼯资,这些⼯资也⾜以保证基本的⽣活开⽀。
这样做,⼀⽅⾯可以让⼤家了解⼭歌的⽣存环境,⽽更重要的⼀⽅⾯则是利⽤这种⽆形⽂化来拉动旅游业。
其实,这也是很多⼈在思考的问题,为什么现在有很多⾮物质⽂化遗产⾯临着“⽆⼈接班”的困境,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很难给⼈们带来物质财富上的积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当⼈们能够满⾜⾃⼰的温饱问题以后,才会考虑精神层⾯的东西。
但是,如果能把这种⾮物质⽂化遗产和产业结合在⼀起,在保护的前提下,还能带来经济效益,那就不会存在上述的困境了。
在韩国、⽇本,他们对这种古⽼的艺术形式统称为“⽆形⽂化财”,我觉得这样⼀种说法更贴切,这些艺术本来就是⼀种精神财富,只是⽆形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间组织还有官⽅,开始意识到必须保护⾮物质⽂化遗产,这些都是千百年来中华⽂明的精神财富,只有将它们继续发扬光⼤,才能提⾼中国的经济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