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习语英译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浅析汉语习语的英译
一、课题来源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

英语习语除了固定的短语或表达法外,还包括口语体、谚语、格言,乃至一些但语。

英汉习语在性质上有其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中形成的稳固定型的词组或句子。

它们无论在语法结构、固定搭配上,或在特点、含义上,都是特殊的。

使用时,一般不能改变其结构和含义。

二、研究意义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而的差异,不同语种的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大量的习语表现出迥异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特征。

在此文化里习以为常的说法,在彼文化里可能就是一个空白。

同样,在此文化里的这种表达方式,在彼文化里可能完全是另一种表达方式。

翻译习语时,必须照顾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习惯和特点,适当采用归化法和异化法,或者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将习语的原意象清楚、确切地传达出来。

因此,探讨汉语习语的翻译方法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三、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为了达到研究的预期目的,主要运用以下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分析法。

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大量收集、整理与分析,归纳出有关习语、翻译理论以及跨文化交流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为从汉语习语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参考。

二是个案研究法。

通过列举一些有权威性的案例,结合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论证本文的论点,增加权威性和可信度。

三是对比分析法。

本文主要是对英汉习语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来反映出两个国家所存在的文化差异,为本文的研究做铺垫。

四、文献综述
陈铳(2019)认为汉语习语英译的存异现象表现在三个方面:同一比喻形象表达不同的含义、不同的事物表达同一比喻意义、形近但义不同。

提出在汉语习语英译过程中,译者要深入分析汉语习语的内涵和引申意义,准确、传神地传递汉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许小鹏(2019)研究认为,在习语翻译方法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目的读者的认知语境,让读者可以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取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从而实现成功交际,获得最佳关联。

最后,作者希望本文能够对习语的英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角度,以期为我国经典文学名著的外译贡献绵薄之力。

刘诗雯(2019)在关联理论指导下,本文选取葛浩文翻译的《酒国》英译本为研究文本,分析其翻译是否传达原文信息并再现原文的表达效果。

研究表明,葛浩文运用了包括意译、直译、改译、音译这4种翻译方法和增译、省译这2种翻译技巧。

于德晶(2018)研究认为,在汉译英翻译过程中,对体现汉民族文化的表达,要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译文既体现汉民族文化的特色,又易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彭子系(2017)以《中国日报》中的国家领导人讲话译文为蓝本,从汉语习语本身和翻译策略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挖掘汉语习语中的中华文化内涵,指出并攻克由中英语言和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翻译难点,提出以“异化”为主导思想、包括修辞法、直译法、加注法、释义法在内的多种翻译方法,实现习语英译的文化功能。

李丹丹(2017)选取施晓菁翻译的《骆驼祥子》英译本为研究文本,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其中的汉一些优秀的汉语习语英译的翻译方法,即译者在此理论指导下运用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包括直译、直译加注、意译、替换和省译。

并指出汉语习语英译的难点,即习语承载浓厚的文化信息,再加上译者本身的认知局限性的原因,使得翻译有一定的难度。

崔灿(2017)强调文化因素在习语翻译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红楼梦》霍克斯译本中的典型的不同类别的习语的分析,发现除去译者个人的写作风格外,影响译本质量的因素主要存在于文化层面,具体表现为文化缺省、文化差异和文化误读,造成译者对原著的不同理解,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翻译上的偏差。

不同的译者对习语中的文化因素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掌握,这就使得译文的某些部分在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时不能达到原文想要表达出来的效果。

张柏兰(2016)研究认为,在语言学中,翻译的过程通常被视为在译语进行的过程中寻求功能的对等,以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意义与功能忠于原语。

习语是一种相对比较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翻译内容。

赵晓燕(2016)研究认为,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译者首先要考虑翻译的目的:为了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世界文化的发展,译者可以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如
果译者考虑目的语符合译语读者习惯,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则可采用归化翻译策略。

冉香乔(2016)利用文中习语的英译实例对隐喻认知视角下的习语翻译策略进行了解读。

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并准确地翻译英汉习语,在一定程度上,这对促进中英两大语言之间的沟通以及中西语言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原晓阳(2016)结合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对汉语习语英译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笔者认为,汉语英译时可采用类比、抽象、增添、省略、注释等等方法来实现,译者要想达到功能对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方法才能实现。

李晓婷(2015)归纳出的六种汉语习语翻译策略都对应其中一种网络用以分析每一种策略的使用。

通过对中国现代散文选中汉语成语的收集、归类与其翻译策略的分析与讨论,可以看出意译是《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译者主要采用的成语翻译策略,并且辅之以其他策略,并且这些策略都可以利用概念整合理论进行分析与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整合过程受译者的认知水平、原文语境与目标读者理解能力的影响,因而译者在翻译策略的使用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中国现代散文中汉语习语翻译策略为习语翻译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刘迪(2015)研究认为,译者翻译时应充分考虑文化、社会、读者等因素,灵活采取翻译策略,着重将汉语习语的文化内涵译出,加深西方读者对习语的理解,有效促进文化交流。

李婷婷(2015)从习语翻译的特征、变译理论与习语口译的适配性以及变译理论指导下的会议口译中习语英译策略三个方面,探讨了会议现场汉语习语英译现象,一方面对会议口译中汉语习语英译实践有一定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变译理论的应用范围。

五、参考文献:川陈钮.跨文化视阈下汉语习语英译的对等和存异[J].英语教师,2019,19(12):31-33.
⑵许小鹏.关联理论框架下《儒林外史》中汉语习语的英译研究[D].江苏科技大
学,2019.
⑶刘诗雯.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语习语英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4]于德晶.浅析民族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一一以汉语习语、俗语、谚语英译为例[J1传播力研究,2018,2(34):17.
[5]彭子系,胡俊,张雄,蔡东名,张永中.文化输出视角下汉语习语英译的原则和方法一一
以国家领导人讲话《中国日报》英译本为例[J1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09):94-96+72.
⑹李丹丹.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语习语英译研究[D].西华大学,2017.
⑺崔灿.文化翻译观下汉语习语英译研究[D].西华大学,2017.
网张柏兰.社会符号学对汉语习语英译的解释一一以《红楼梦》杨译本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103.
[9]赵晓燕.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汉语习语英译[J].忻州师范学院学
报,2016,32(04):112-117.
[10]冉香乔.汉语短篇小说中习语的英译策略[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
[11]原晓阳.从奈达功能对等视角下探析汉语习语英译U1吉林省教育学院学
报,2016,32(03):79-81.
[12]李晓婷.概念整合视域下的汉语习语英译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5.
[13]刘迪.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浅析一一以汉语习语英译为例[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02):56-59.
[14]李婷婷.会议口译中汉语习语英译的变译策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