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韦二煤矿采掘工作面防治煤尘技术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技术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39
DOI:10.16660/ki.1674-098X.2018.21.039
对韦二煤矿采掘工作面防治煤尘技术的研究
①
杭荣华
(宁夏庆华煤化集团有限公司 宁夏吴忠 751400)
摘 要:在煤矿井下作业过程中, 粉尘是最常见的五大灾害之一,它不仅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健康会产生较大危害,而且很容易导致煤矿井下发生煤尘爆炸。
本文结合韦二煤矿采掘工作面实际,研究和分析了该煤矿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以便改善井下作业环境,为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必要保障。
关键词:采掘工作面 煤尘 防治技术中图分类号:TD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7(c)-0039-02
①作者简介:杭荣华(1986—),男,汉族,宁夏吴忠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煤炭开采和管理工作。
1 矿井概况
韦二煤矿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分南区和北区进行分区式开拓。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0Mt/a,设计可采储量为20942万t,经计算矿井服务年限为93a。
矿井达产初期在南一采区最上部2煤层和4煤层中各布置了一个综采工作面,同时配备了二个煤巷综掘工作面和二个岩巷普掘工作面。
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初期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中后期为分区式。
工作面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采煤。
根据地质报告,本矿井煤的火焰长度为68~>400mm,煤尘爆炸指数为20.00~26.00,各煤层均属有爆炸性危险,因此本矿井在生产中必须进行煤尘的防治。
2 采掘工作面防治煤尘技术
2.1 采煤工作面除尘
本矿井下工作面是采用综采采煤方法回采,布置两个综采工作面,采用的采煤机为MG2×150/700-WD1型。
所选用的采煤机设有内、外喷雾装置,可有效的降尘。
由于洒水、喷雾供水系统是采用地面自压供水(至井下压力比较大),因此工作面的喷雾压力应通过减压阀进行调节。
采煤机和掘进内喷雾压力要求不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要求不小于4MPa,当内喷雾不能使用时,要求外喷雾不得低于82MPa,如喷雾装置损坏或无供水时必须停机,及时检修。
另外,为了清除移架时产生的煤尘,在支架上设置喷嘴,可有效除尘,作业地点煤尘可减少80%~88%。
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应设置水幕。
水压0.75MPa。
采煤工作人员必须配戴防尘口罩或防尘帽。
2.2 掘进工作面除尘
井下布置四个掘进工作面(二个煤巷综掘组和二个岩巷普掘组)。
煤巷综掘面配置EBZ260A型掘进机,该机配置了内、外喷雾装置,可有效降尘。
掘进机内喷雾水压不得小于3MPa,外喷雾水压不得小于1.5MPa。
为防止掘进机切割时产生火花引爆瓦斯,造成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在掘进机上安装了自动抑爆装置。
另外在作业点配置湿式除尘器,在距离作业点200m处和巷道出口处设置水幕(水压0.75MPa )。
如喷雾装置损坏或停水时必须停机。
岩巷掘进面为普掘组,采用钻、爆法掘进。
因此为了防止粉尘的飞扬必须采用湿式凿岩(打眼),可有效控制作业时的粉尘飞扬。
凿岩机选用中心供水式,效果更好,水
压不得小于1.0MPa。
另外,爆破时应采用水封爆破和水炮
泥,可借助爆破时产生的压力将水压入岩(煤)层中湿润岩(煤)体,而且汽化水降尘效果更好。
资料表明,降尘效果可达80%左右,降低炮烟浓度70%左右,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降低37%~46%,而且可降低炸药爆燃瓦斯的可能性。
另外,掘进工作点的工作员必须配戴防尘口罩或防尘帽,加强个体防护。
3 煤层注水防尘技术
煤层预注水是防尘的有效方法,降尘率可达60%~90%,国内、外只要有条件的煤矿大部分均采用此法防尘。
煤层注水设计涉及到许多的基础资料(实测),如煤的机械特征(煤的透水性、原始水分、孔隙率、煤层湿润边角、裂隙发育情况、煤的饱和含水率等)和顶、底板物理力学性质(围岩透水性、孔隙率、硬度、自然含水率、饱和含水率等),再就是煤层爆炸指数,煤层赋存条件和矿井设计中的有关内容。
这些有关资料,尤其是煤的机械特征和顶、底板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在地质资料中叙述较少,因此只能根据同等地质条件和煤层条件进行粗略计算,再根据今后的补勘和实测资料复核修正。
3.1 煤层注水设计依据
各煤层的内在水份均低,原煤Mad平均值在1%以下;煤层层状构造,内生裂隙发育。
可采煤层顶板多属于半坚硬、坚硬的层状砂质岩类和灰岩,稳定性中等。
岩层透水性较低,含水率小。
井田内共有11层可采煤层,在同一组内煤层层间距比较近,上组煤各煤层之间平均在16.89~41.2m之间,下组煤各煤层之间平均在5.48~65.21m之间。
夹矸层少,基本无夹矸,倾角井田北部较大,在25°左右,南部较缓,在10°左。
煤尘爆炸性较强。
采掘强度大,极易造成煤尘飞扬,所以煤层注水是非常必要的。
3.2 注水工艺、参数及设备
3.2.1 注水方式的选择
本井为大型矿井(1.5Mt/a ),回采强度大,工作面年推进度综采面为1620m,煤层大部分为中厚煤层,因此选择最先进和效率高的长孔注水方式。
其主要优点是钻孔湿润面积大、均匀,超前注水不但可避开开采应力集中区而且不干扰正常生产,注水成本相对也低。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工程技术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40
3.2.2 煤层注水工艺及参数计算
(1)钻孔直径。
矿井设计中煤层注水选择长孔注水方式,选用专用的注水钻机,型号为MYZ-200(22kW ),钻杆长度为200m,钻杆直径为50mm,开孔直径87mm,。
(2)钻孔长度确定。
综采工作面长度2煤首采工作面为200m,4煤首采工作面为220m,所选钻机的钻杆长度为200m,因此采用双向扇形钻孔注水,即在煤层的运输、回风顺槽打钻。
钻深应根据工作面长度和煤层透水性与钻孔方向确定。
计算公式:L =L 1-M ,其中:L —为钻孔长度(m );L 1—为工作面长度(m );M —取值范围(下向孔取20m,上向孔取30m )。
根据计算综采面向下孔的钻孔深2煤为180m,4煤为200m;向上孔的钻孔深度为2煤为170m,4煤为190m。
(3)钻孔间距。
合理的钻孔间距应在实践中确定,国内一般采用的间距为10~25m,也可根据经验公式B =5h (h 为钻机工作面巷道净高)来计算。
煤层顺槽净高为3.0m,因此计算的钻孔间距为15m。
(4)钻孔角度。
钻孔角度原则上与煤层倾角一致,但考虑到钻杆的下沉,开口位置宜靠近煤层的上部。
另外,煤层中间有较致密的夹矸时,应考虑将夹矸穿透,使得能分层湿润。
(5)封孔方式及深度确定。
封孔深度也应该通过实验来确定,原则上保持不从孔口及附近的煤壁透水、泄水、渗水。
根据煤层和注水参数
的确定,设计中采用水泥砂浆封孔泵封孔,封孔的深度根据国内经验选择为5~8m。
3.2.3 注水系统的选择
本次设计煤层注水采用动压注水系统,井下供水管路输送过来的水通过煤层注水泵加压后,通过注水钻机注入煤层。
3.2.4 注水设备、仪器选择经过分析、计算本次选择的注水设备与仪器主要有注水钻机MYZ-200型钻机,钻深200m,钻杆直径50mm,外型尺寸2200×600×940mm。
煤层注水泵选用7BZ-3/80
型,流量为3m 3
/h,压力为8MPa,功率为10kW。
水泥砂浆封孔泵选用SLB—Ⅱ型,封孔深度倾斜孔可达20m。
选用便携式快速水分测定仪,型号为WM—A型。
4 结语
近年来在煤矿生产和开采过程中, 采掘工作面机械化
程度提高、产尘量增加, 但是采掘工作面粉尘的防治方法单一、效果不明显, 煤矿职工尘肺病、煤矽肺病例数量逐年上升。
通过在现场实践,韦二煤矿采掘工作面通过除尘技术的应用, 粉尘浓度大大降低, 极大改善了采掘工作面的工作环境, 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为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劳动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茂臣.采掘工作面防尘技术研究与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6(2):46-47.
[2] 张剑青.综合防尘新技术在煤矿采掘工作面中的运用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8(4):21-23.(上接38页)
成本。
(3)该项目成功实施,保证直接空冷机组冬季运行时,通过降低背压达到节能的效果,又能保证空冷岛冬季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尤其是加装挡风装置,采取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模式,实现解决人工铺盖苫布和冬季减少退列运行,达到空冷风机全部停运的目的,降低厂用电率;又可以避免随着机组运行,空冷蝶阀不严带来的隐患。
4 结语
本项工作的实施,对北方空冷机组的节能优化运行及防寒防冻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1)空冷岛冷端优化在北方地区冬季有大风的电厂,改造的需求。
(2)响应国家政策、节能环保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指标。
汽轮机系统冷端优化在极寒地区除了可以达到防寒防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空冷不退列运行的目的,从而达到管束进汽自然冷却,风机不运行的节能目的。
(3)可以消除随着机组长期运行后,空冷进汽蝶阀密封不严带来的结冰冻结管束的隐患。
这在北方寒冷地域有极大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袁喜明,萨如拉.北方严寒地区建设直接空冷机组的可行性分析[J].电网技术,2008(S2):314-316.
[2] 孙永斌,王礼,刘国华,等.极寒地区空冷机组防冻优化分析[J].东北电力技术,2017,38(1):37-38.
[3] 孟静宇.直接空冷机组冷端运行优化与实践[D].华北电力大学,201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