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染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2014年11月
目录
1、项目背景 (4)
1.1 任务来源 (4)
1.2 工作过程 (6)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艺 (6)
2.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概况 (6)
2.2 现有设施概况 (7)
2.3 规划设施概况 (8)
3、总体思路、编制原则与技术路线 (17)
3.1 总体思路 (17)
3.2 编制原则 (17)
3.3 技术路线 (18)
4、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18)
4.1 标准适用范围 (19)
4.2 标准结构框架 (19)
4.3 术语与定义 (19)
4.4 污染物项目的选择和指标限值 (19)
4.5 标准执行方案 (24)
4.6 其他管理要求 (25)
5、标准执行的环境效益分析 (26)
项目名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主管部门:浙江省环境保护厅
主管科室:浙江省环保厅科技与合作处
编制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
1、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201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重大决策,决心以治水为突破口,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加快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治污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省开展“五水共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4年浙江省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意见》(浙委办发〔2014〕2号)。

按照“五水共治”工作思路,从2014年起我省将全面启动83个县(市、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随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深入推进,我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数量将迅速增加,预计到2017年,全省将新增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全面治理村8209个,扩面改造村12968个。

面对快速增长的处理设施,亟需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监管体系以提升设施治理效果。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监管体系涵盖了从治理设施设计、建设、验收、运行维护和达标排放的各个环节。

当前我省对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在设计环节省级层面出台了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并正在开展运行维护方面长效管理机制的研究。

从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监管体系出发,十分有必要出台专门针对农村污水的排放标准,为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排放标准的出台将为大量建设
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效果提供统一的评判标尺。

当前多援引其他标准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排放进行监管。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HJ2031-2013)》中要求对农村生活污水连片处理项目,集中式农村生活处理设施排放管理参考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分散式农村生活处理设施排放标准参考《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20922-2007)。

HJ2031-2013将集中治理界定为污水排放量≤3000m3/d,服务人口3000人以上的规模;分散治理为污水排放量≤10m3/d,服务人口100人以下的规模。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基本控制指标较多,包括了有机污染控制指标(BOD5、CODcr、动植物油、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营养物控制指标(氨氮、总氮和总磷)、生物学指标(粪大肠菌群)、感官指标(SS、色度)、及PH等十二项指标。

农村生活污水援用上述标准进行管理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农村生活污水一般不存在石油类污染物,对该指标控制的意义不大。

二是GB18918-2002污水排放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执行不同级别的的标准。

但在农村地区,为数众多的水域的水环境功能类别尚未确定。

对分散治理模式套用GB20922-2007也存在如下问题:一方面,GB20922-2007是按照作物类型执行不同级别的排放限值,标准执行过程容易造成混乱;另一方面,其控制基本项目过多(达19项),在农村地区目前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水平下难以实施。

鉴于上述原因,省环保厅于2014年4月下达了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计划(计划编号:2014A05)。

项目承担单位为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参与单位为浙江大学。

1.2 工作过程
2014年4月:项目承担单位成立了标准编制组。

2014年5月:召开了标准研究项目的开题讨论会,明确了研究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

2014年6-9月:项目组向全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县(市、区)发放了相关调查表,对全省现有设施情况(包括采用的工艺、执行标准等)进行了摸底调查。

同时选取了代表性地区(山区、平原、海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实地调研及排放状况实测工作。

实地调研地区包括了:遂昌、泰顺、平湖、海宁、岱山。

2014年9月:召开标准草案讨论会。

2014年10月:项目组赴桐庐和安吉做了相关的补充监测和调研工作,并对标准草案和编制说明做了进一步完善。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艺
2.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概况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按处理单元组成来划分,一般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如格栅、沉砂,隔油等。

格栅和隔油池等主要用于去除部分SS和油脂,处理后污水达不到排放标准。

二级处理,主要去
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如水解酸化法、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可使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对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去除残余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满足高标准受纳水体要求或回用要求。

常用工艺主要是自然净化处理,如人工湿地、稳定塘、好氧生物处理等。

如表2-1所示:
表2-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参照工艺流程
2.2 现有设施概况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到2013年底,全省28653个建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受益率为80%以上的建制村3527个,占总村数的12.31%;已开展生活污水治理但农户受益率为80%以下的建制村12707个,占总村数的44.35%;未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建制村8571个,占总建制村数的29%;受益农户大约310万户左右,占总户数的32.72%。

根据2014年6月份在全省开展的县(市、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问卷调查统计(66个县(市、区)反馈了问卷),问卷调
查所反馈的典型设施(样本数377个)工艺类型主要包括:厌氧、厌氧+人工湿地/氧化塘、地埋式微动力一体化土地处理、A2/O、A/O工艺、A/O+膜处理、膜生物反应器(MBR)、A2/O(A/O)+人工湿地等。

样本中,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应用最多,占48.4%,A/O处理技术位居第二,占统计总数的40.3%。

其中,不同工艺的现有设施主要执行的出水标准如下表:
表2-2 我省现有典型设施出水设计标准
2.3 规划设施概况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县(市、区)域规划编制参照要求》提出,根据县(市、区)农村的区域区位、地形地貌、地质地势、土壤植被、受纳水体、经济水平等客观条件,提出几类拟推荐采用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如:“厌氧池+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厌氧池+氧化塘+生态渠”处理技术、“厌氧池(接触氧化)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地埋式微动力氧化沟技术等。

具体如表2-3:表2-3 规划推荐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比较参照表
根据对典型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拟采用工艺的调研结果:(1)位于平原地区的经济较发达县(市、区)(海宁、平湖等)拟采用的主要治理工艺包括:厌氧+(复合)人工湿地、厌氧+多介质生物滤池、A2/O、MBR膜处理工艺、PEZ高效生物载体处理工艺等。

(2)位于山区的县(市、区)(开化、缙云、龙游、遂昌、桐庐等),拟采用的主要治理工艺包括:(厌氧)+A2O+人工湿地、自充氧生态滤床技术、厌氧+复合人工湿地、(厌氧)+A/O、厌氧+人工湿地/氧化塘、厌氧生化池技术;(3)海岛县(岱山等)拟采用的主要治理工艺包括:介质复合型人工湿地(PKA)、A2O+生物滤池、A/O、高负荷地下渗滤污
水处理复合技术。

具体如表2-3:
表2-3 典型地区拟采取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本报告按照不同的处理模式及不同的污水处理效果,将我省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分为人工湿地、厌氧+人工湿地、A/O、A/O+人工湿地及A2O+人工湿地等五种类型工艺。

其中A/O又主要包括厌氧+生物接触氧化、厌氧+活性污泥法、厌氧+膜生物反应器(MBR)。

表2-4和2-5对以上几种工艺从适用范围、优缺点、处理效果及投资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由表2-4可知,从技术角度而言,要达到GB18918-2002中一级A、一级B、二级等不同的排放限值水平,均有相应的工艺技术支撑。

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而言,影响标准指标和限值确定的关键因素在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管理水平。

部分工艺技术组合虽然能处理到很低的技术水平,但限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管理水平,难以适用。

表2-4我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典型工艺对比
12
按照环保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投资技术指南》并结合实地调研的结果,对典型规模和典型工艺类型的设施执行不同设计标准时的投资成本进行了估算,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5 投资成本估算
1、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技术是为处理污水而人为地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在床体表面种植具有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等)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体系。

适用于人口密度较低的农村地区(散户)。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具有如下优点:①建造和运行费用便宜;②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③可进行有效可靠的废水处理;④可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⑤可提供和间接
提供效益,如水产、畜产、造纸原料、建材、绿化、野生动物栖息、娱乐和教育。

但也有不足:①占地面积大;②易受病虫害影响;③生物和水力复杂性加大了对其处理机制、工艺动力学和影响因素的认识理解,设计运行参数不精确,因此常由于设计不当使出水达不到设计要求或不能达标排放,有的人工湿地反而成了污染源。

另外,据已有数据,当上下表面植物密度增大时,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效率提高,在达到其最优效率时,需2~3个生长周期,所以需建成几年后才达到完全稳定的运行。

因此,目前人工湿地技术最大问题在于缺乏长期运行系统的详细资料。

生活污水
达标
排放图2-1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图
2、厌氧+人工湿地
通过厌氧过程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消化后进入人工湿地,污染物在人工湿地内经过滤、吸附、植物吸收及生物降解等作用得以去除。

适用于村域自建分户型、区域型农村污水处理。

适合用于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农村地区,尤其是有较多的绿地或废弃池塘以资利用的场所。

具有污水处理与景观美化兼顾的优点。

技术成熟,投资费用省,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简便。

设计负荷适当时,出水水质好,尤其是脱氮效果良好。

但是该技术占地面积大,运行和设计不当时容易堵塞,效果也会下降。

生活污水
达标
排放图2-2 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图
3、A/O
A/O脱氮除磷工艺,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

废水经连续厌氧、好氧运行条件下,去除水中COD(化学需氧量)、SS(固体悬浮物)、TN(总氮)、TP(总磷)等污染物,其特点是通过污水回流实现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

该工艺适用于水量较大、污水污染负荷较大的,如:养殖-生活混合污水的场合,同时也是集镇区污水处理厂(站)常用工艺之一。

对于一些集镇原有污水处理工艺效果不佳的,可改建后采用这一工艺。

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

生物接触氧化法较活性污泥法产生的污泥量少,在生物挂膜完成后运行较稳定,相对于其它不含人工湿地的工艺其具有较高的脱氮除磷功能,可处理部分工业污水、养殖污水等混合污水。

但该工艺对设计、施工、管理维护的要求都比较高,运行管理操作相对复杂,运行维护费用较大。

因此,不适用于水量较小、管理人员技术不高的场合。

达标
排放
图2-3 A/O法处理工艺流程图
4、A/O+人工湿地
利用A/O技术与人工湿地相结合,利用厌氧菌/好氧菌等微生物在缺氧/有氧条件下,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人工湿地利用
土壤、植物以及微生物等生态系统污染物质良性循环达到污水净化作用,对出水要求较高的村庄。

主要适用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且用地不紧张的地区。

该方法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但该工艺对设计、施工、管理维护的要求都比较高,运行管理操作相对复杂,运行维护费用较大。

因此,不适用于水量较小、管理人员技术不高的场合。

图2-4 A/O法+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图
5、A2/O+人工湿地
A2/O工艺是从A/O工艺发展而来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工艺中的生物处理部分均指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活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在厌氧的环境中将大分子的有机物转成小分子有机物和稳定的沉渣。

兼氧池中通过机械搅拌进一步完成有机物的水解酸化,为后续好氧接触氧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好氧池中同样悬挂填料,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填料上附着生长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污水流经生物膜时,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氨氮、总氮等污染物被去除,再经人工湿地进一步去除氮磷及有机物,或经后续的二沉池去除悬浮物和剥落生物膜。

适用于村域自建区域型、集中式农村污水处理。

该工艺适用于水量较大、污水污染负荷较大的,如:养殖-生活混合污水的场合,同时也是集镇区污水处理厂(站)首选工艺。

本规划建议处理规模大于50m3/d 时,可考虑采用该工艺。

对于一些集镇原建有其它污水处理工艺而效
果不佳的,建议改建后采用该工艺。

该工艺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

如好氧池出水采用人工湿地作为后续工艺,可以省去前端污水、污泥回流脱氮工艺,管理相对方便、出水水质稳定,但占地面积会适当增加。

生活污水
达标
排放图2-4 A2/O法+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图
3、总体思路、编制原则与技术路线
3.1 总体思路
根据浙江省内农村生活污水控制现状和控制要求,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调研和监测、召开专家咨询会等多种形式,合理确定标准适用范围;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特点和农村生活污水引起的突出水环境问题,提出符合农村经济和管理水平的控制指标;综合考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分类、分区、分级控制思路。

3.2 编制原则
1、与相关标准配套衔接原则:加强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衔接。

2、与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相衔接:指标限值要与农村生活污水规划中推荐的指标限值衔接,标准分级方式要充分考虑规划推荐标准的分级方式。

3、技术经济可行性原则:标准制订要体现客观性和前瞻性,标准值以当前的省内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为依托,充分考虑相关技术所能达到的污染控制水平兼顾农村地区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水平。

4、分类分区分级控制原则:综合考虑设施类别(现有设施、新改建设施)、设施所处位置环境功能要求和水环境现状等多因素,设置不同级别的控制要求。

标准限值分为两级,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标准限值级别执行。

3.3 技术路线
图3-1 技术路线图
4、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4.1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除城镇建成区以外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外排口污水的达标评判。

本标准仅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

4.2 标准结构框架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前言、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污染物监测要求、实施与监督共七个部分,其中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是标准的主体部分。

4.3 术语与定义
本标准定义了农村生活污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现有设施、新建改建设施等四个术语。

农村生活污水指农村居民生活和经营农家乐产生的污水,包括冲厕、炊事、洗衣、洗浴等活动产生的污水。

本标准所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是指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及设备。

但单独的化粪池不算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现有设施主要指我省“五水共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面开展前建立起的设施,新建改建设施则指按照“五水共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要求新建和改建的设施。

二者划分的时间界限为2014年1月1日。

现有设施若进行了改建,则应当按照新建设施的要求执行相关标准限值。

4.4 污染物项目的选择和指标限值
4.4.1 水质特征和指标选取
农村生活污水所含污染物主要可以分成如下五类。

(1)有机污染物: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淀粉等,以CODcr、BOD5、动植物油表征。

(2)营养型污染物:氮、磷等,以氨氮、总氮、总磷表征。

(3)无机悬浮物:泥沙、水力排灰等,以悬浮物(SS)表征。

(4)病原体、病原菌和寄生虫卵等,一般选取粪大肠菌群进行控制。

(5)洗涤用品使用产生污染物:包括磷、表面活性剂等。

以总磷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表征。

编制组选取了部分正常运行的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进水开展实测,相关设施进水统计数据如下表4-1、4-2所示。

表4-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水质特征(不含农家乐废水)
表4-2 农家乐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水质特征
21
选取污染物控制指标时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要重点考虑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的关键问题(富营养化)和导致污染的关键因子(氮、磷等因子);二是考虑污染物总量减排等环保管理需求(CODcr);三是农村地区目前管理水平和经济水平,较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控制因子宜适当精简。

此外,从监测结果来看,进水浓度中色度指标值普遍较低,故不对其进行控制;对于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指标,不含农家乐废水的设施进水监测结果表明,其进水浓度均值已经很低(低于1),因此仅对含农家乐废水的设施进行动植物油控制;对BOD5和CODcr 两项指标,二者反应的均为水体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情况,由于生活污水可生化性较好,CODcr属于国家重点控制污染物且监测方便,因此选取CODcr进行控制;对营养性污染物氨氮、总氮和总磷指标中,总氮的去除可通过人工湿地等生态化的处理方法,但其处理效果很难稳定;要实现稳定去除,需采取A2/O工艺,通过反硝化去除,但我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多数规模较小,其污泥回流比难以控制,去除效果难以稳定,因此,对营养性污染物的控制主要选取氨氮和总磷。

基于上述原则和进水水质状况,选取的指标如下:
表4-3 控制指标
4.4.2 标准分级和指标限值
4.4.2.1控制思路
对现有设施,由于所参考设计标准不一致,很难对其进行统一要求,故现有设施的控制主要参考设施的设计标准。

对新建设施,从对山区、平原及海岛等典型地区的调研来看,现阶段各地启动建设的治理设施采用设计标准基本按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中推荐的标准,即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分别采取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一级B;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采取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标准为设计标准。

此外,部分经济较为发达水环境形势较为严峻地区如海宁,其设计标准从严,以一级B为主。

因此对规划设施控制限值的确定应考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的要求;也要兼顾水环境管理需求和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对改建设施,应当与新建设施控制要求保持一致。

4.4.2.2限值确定
从技术层面而言,理论上要达到特定的排放限值水平均有相应的技术支撑。

依据环境保护部《村镇生活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1)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二级排放水平可采取人工湿地技术、土地快速渗滤技术等;(2)达一级B水平可采取厌氧+人工湿地技术、厌氧+土地快速渗滤、厌氧+稳定塘;(3)达一级A排放水平可采取A/O法,包括厌氧+生物接触氧化、厌氧+活性污泥法、厌氧+膜生物反应器;(4)要达到较一级A更严格的排放水平,可采取A/O法+生态处理方法,如厌氧滤池+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或土地快速渗滤或稳定塘、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或土地快速渗滤或稳定塘。

鉴于农村地区特别是部分山区农村经济条件的薄弱,影响限值确定的
关键因素是达标的经济成本。

限值的确定主要依据现有的技术所能达到的限值水平,同时参考样板工程的排放情况来确定。

编制组选取了部分样板工程开展实测。

主要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4实测数据
设施一、二、三的设计标准均为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B标准,但从编制组实测结果来看,总磷和氨氮不能稳定达标。

固编制组按照样板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将一级B标准中的总磷指标限值调整为2mg/l,氨氮指标限值调整为15(20)mg/l。

综合农村生活污水控制规划要求和编制组实测结果,指标限值如下表所示。

表4-4 指标限值
注:1 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限值;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限值。

2 仅针对含农家乐废水的处理设施执行。

4.5 标准执行方案
标准执行方案的确定以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防治的重点问题为导向,对水环境质量形势严峻(平原河网地区、水环境功能不达标
地区)、水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地区(太湖流域、八大水系源头、重要湖库集水区)执行相对严格的标准,其余地区则可执行相对宽松的标准。

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确定设施所应当执行的标准级别时可参照图4-1所示程序进行判别。

其中,A类地区是指八大水系源头、重要湖库集水区域和水环境容量较小的平原河网地区。

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据当地环境管理需求执行严于按图4-1程序判别所得的标准级别。

图4-1 标准执行判别程序图
现有设施按照设计出水标准执行相关限值要求。

新建、改建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分为一级标准和二级标准。

新建、改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若位于A类地区,宜执行一级标准;位于其它地区的前述设施宜执行二级标准。

4.6 其他管理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