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杜甫对话高中作文(精选2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杜甫对话高中作文
与杜甫对话高中作文(精选2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与杜甫对话高中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杜甫对话高中作文篇1
春夜,窗外细雨绵绵,窗内的我却已沉浸在梦乡之中,错过了雨的来临。
待到白昼时分,梦醒,到院里一看,竟是满院清新。
踮脚摘下一片犹带雨滴的花瓣,不禁想起那句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花叶抖动的迷蒙之中,似有一位衣袂飘飘、白领冉冉的老者,踏着千年的时光,蹒跚地向我走来,像是要与我对话……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我们在与杜甫对话他的志气。
杜甫登上泰山,俯看众生万物,叹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是的,他用这豪壮的诗句告诉我们:他杜甫,必要当齐鲁中的泰山,一览众山小!如此豪情壮志,怎能不令我们叹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是我们在与杜甫对话当时的生活苦难。
杜甫含泪告知我们,“朱门”的肮脏统治和百姓的艰辛生活。
在经历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之后,他只能发出深沉的叹息——“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在这样一个生灵涂炭、兵荒马乱的时代,杜甫只能望着荒草丛生的城墙,无力地感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如此悲惨艰辛,怎能不令我们为之落泪?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我们在与杜甫对话他的忧国忧民。
面对破旧的茅屋,看着群童公然抱茅而去却无力追赶,杜甫想到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广大寒士。
杜甫倾诉着:宁愿
让我一人受冻挨饿,只要这一方寒士能有所庇护,那也甘心!如此舍自己为他人,怎能不令我们敬佩!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这是我们在与杜甫对话他的无限乐观。
纵然破房旧衾,纵然食不饱力不足,纵然已垂暮老矣,但杜甫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
他在困苦之中笑看人生,在艰辛之中与诗为邻、与古人为友。
杜甫告诉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不能颓废!如此坚强,怎能不令我们铭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是他对故乡的思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是他对读书的感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是他对自然的热爱……一首首诗承载了杜甫的一段段情,这上百首诗跨越了千年时光,将杜甫与你我连接在一起。
让我们仔细聆听那已历尽千年的话语,启唇,与杜甫对话。
与杜甫对话高中作文篇2
唐朝,自古便被称为诗的国度。
无数优秀诗人吟诵出情景交融、气象万千的佳作,使唐诗成为中国诗史的辉煌巅峰。
在群星荟萃的诗坛上,最耀眼的应数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
而在这四人中,杜甫沉韵的诗风、精简的语言、以及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我十分喜爱。
现在,就让我们扫开历史的尘埃,一起走进杜甫,走进他那忧国、伤时、怜民的杜诗中去。
杜甫,唐朝诗人。
少年时即以诗赋受长者称许。
到后来,还被称为唐诗集大成者。
尤其是他的后期七律,沉郁顿挫、精切而毫无斧凿痕、凝炼却又挥洒自如,被称之为唐诗最高成就。
因此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又因为他的诗揭露了朝廷的黑暗、反映了民间的疾苦,所以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他三十五岁进京,希望考取功名,造福百姓、光耀门楣。
可是事与愿违,十年应举,皆名落孙山。
这也就使他逐渐接触社会下层写下了揭露当时天宝弊端的《兵车行》、《丽人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
长安、洛阳沦陷,十年追求功名之心终告破灭,之后便过着流浪的生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便是叛军攻入长安后的一副社会缩影,包含诗人的切身悲痛。
杜诗成为一代诗史由此开始。
之后陆续写下:《哀王孙》、《悲陈陶》、《悲青板》《石壕吏》“三吏”、“三别”这些诗描绘的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皆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时代的悲剧。
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以《秦州诗》为转折后,杜诗不以陈事为主,而是自叹身世。
但未因此失去其诗史性质,而是淡化为时隐时现的背景。
如:《登楼》、《白帝》、《登高》……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皆是身世自叹、忧国、伤时与悯民。
与杜甫对话高中作文篇3
从古至今,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旷世贤主、文人雅士,他们就像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使历史变得星光闪闪。
作为出生在巩义的我,每次回老家时,都要经过巩义汽车站。
在那个路口,伫立着一座高大的石像,肃穆古朴,他眺望着远方,眼神中充满了忧郁,仿佛在为国家的前程而万分担忧,他就是“诗圣”杜甫。
在历朝历代中,唐朝的繁华鼎盛让人津津乐道。
一提到盛唐的诗人,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李白。
作为“诗仙”,他才华横溢,秀口一出,便是经典绝句,深得皇帝和贵妃的喜爱。
他放荡不羁,整日与美酒、诗词作伴,自由自在,活的好似神仙。
相比之下,杜甫的确显得淳朴,他一生经历了少年优游、战乱流离、蜀中漂泊、舟中长逝,命运坎坷,所以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仕进无门,困顿窘迫,一生郁郁不得志。
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不安,杜甫颠沛流离,从小家境富裕到如今无处安身,这命运的转变好像一场梦。
但杜甫并没有被命运压垮,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诗风变得庄重,他关心黎民百姓,深入人心。
将人民疾苦深深埋在心里,用笔将这种
沉重和愤怒通过诗句撒落出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的诗句耳熟能详,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杜甫在诗歌、书法和道德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更让我敬佩他的爱国爱民心怀,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
读懂杜甫,敬佩他爱国爱民的伟大,杜甫当之无愧是历史长河中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
与杜甫对话高中作文篇4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
不久,有相继发生了吐蕃攻陷长安,代宗奔逃峡州,郭子仪收复长安,吐蕃连破四川北部诸洲等事,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一片衰败景象。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话罢,就传来一阵歌声。
我被歌声所吸引,只听见歌声是从一位眼神沧桑,眉宇间杂着愁苦,两鬓白发,一身素装着身,眼睛仰视着乡亲们。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莫非我遇见的是悲伤诗人杜甫吗?唱首歌就能四座泪纵横。
我可以更加肯定,这个人是杜甫。
内心有点小激动,可是他的眼神好沧桑,愁眉苦脸的,我一定要知道他究竟有多少事值得他愁。
“雨中独自独酌,心中已无人倾诉,无知已无人懂,望有才人据此心境赋诗”“你怎么喝这么多酒,喝这么多酒对身体不好。
”他说:“哪里来的小丫头,在我们这个朝代,哪个男子都要喝酒。
”“我看您愁眉苦脸的,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可以跟我说一下吗?”“我原本是个雄心勃勃,理想远大的人。
但造化弄人,我的政治思想和社会现实发生了尖锐矛盾。
经常翁中无米,灶头无烟,连饿死孩子的惨剧都发生过。
而我年过而立却仍无立身之处,甚至不能带着妻儿一起漂泊。
我真想和我的兄弟李白一样,自由自在的漂泊在外,过一人吃饱
全家不饿的生活。
我是因这些事情而悲伤,而忧愁的。
”说着说着,就醉倒了。
乡亲们说让他上我们的小船,我们要逃离这个地方。
话罢,乡亲们带着杜甫上了船,逃离了这个地方,现在只留我一人在这里。
最后得知,杜甫上船之后,因悲伤过度,一睡不醒。
事在人为,依我看呢,杜甫不应该这么悲观,要乐观一些,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这么悲伤干什么呀?我能揭开您被后人称为悲伤诗人的面纱,好开心哟!如果,能再与你相遇,我会把这一道理告诉你的。
与杜甫对话高中作文篇5
夜未央,杜甫在雨中高唱,李白在窗外思乡,这是被称为”诗圣”“诗仙”的夜晚。
让我走进杜甫,走进他的“茅屋”,走进令人神往的大唐。
走进杜甫之前,我先被李白吸引。
他诗中的豪放与潇洒,与他的远大志向相呼应。
“贵妃捧墨,力士脱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中的自信,深深震撼着我,这是多么潇洒!即使发现自己不受重用,发现前方惊涛骇浪,他也深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读李白的诗,从不会让人“悲己”,而永远是充满无限的热情与活力。
“猿啸”“落木”,一首首诗将凄凉之景展现眼前,与李白的“黄河之水”不同。
杜甫的诗大多是描写中唐衰败,民不聊生的景象。
走进杜甫,我才发现,他也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满怀壮志。
只是国家命运牵动着他。
使他忧国忧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大胆批判官场黑暗,深怀一颗恻隐之心,悲天悯人。
可他又何尝不是“床头屋漏”。
所以,他虽出生唐朝,却在大唐由盛到衰,战火连绵的时候生活。
这样的背景,使杜甫不能像李白那样“纵情诗酒”,又不能像王维那样“坐看云起”。
他也想“饮酒采菊”,却注定为天下人愁,为天下人唱。
走进杜甫的诗,感受的是人道与爱国。
走进杜甫的茅屋,就走进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魂!
大唐,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李杜的诗篇虽流传万古,可其他诗人
也毫不逊色。
走进大唐,我与白居易赏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感受初春活力;我与王之涣登黄鹤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展远大抱负;我与李商隐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品味奉献精神。
走进这些诗人,走进他们的诗歌,走进他们的情怀,就仿佛走进了大唐,那个人人梦回的朝代。
在那里,我感受到了唐诗的魅力,更让我喜爱上中国古典文化,去追寻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与杜甫对话高中作文篇6
梦回盛唐,眼前满是长安如潮水般的繁荣景象,人群与车马川流不息,正是这样的繁盛,和祖国的壮丽河山哺育了无数的文人骚客。
其中就有闻名中外的诗圣——杜甫。
《望岳》
此时的杜甫正直少年,眉眼之间的稚气还未完全褪去。
开元23年,年少的杜甫,参加科举,却落地而归。
游历到泰山脚下的他,不禁被泰山的巍峨雄阔、神奇秀丽所震撼。
山腰间层层叠落的云群掩住了泰山的半面,直耸入云的山尖将天空撕裂成阴阳两半。
杜甫陶醉于美景之中,顿时感到雄心壮阔,豪情荡漾。
欲登顶,将雄伟的泰山踩在脚下,一览祖国河山的壮丽,俯瞰远处绵延不绝的山脉和近处绮丽秀美的山峰。
呼啸的山峰回荡在杜甫耳畔,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和希望。
《春望》
原本车水马龙的繁荣集市转眼间就变成了荒芜破乱,野草丛生。
杜甫望着这些因战乱而破碎的家庭,心中感到无比的悲愤,但他却对眼前的一切无能为力。
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也被这朵名为战争的阴云所笼罩。
路旁轻轻摇曳的花朵也感到悲伤,垂下头悄悄落泪;天边展翅飞翔的黑夜,也觉得不幸,发出悠长凄凉的啼叫。
战火连月,杜甫是多么盼望能够收到一份家书啊!国愁家忧齐上心头,连绵的忧愁染白了杜甫的发鬓。
长安在春天里衰败,杜甫心中充溢离情,苦闷哀愁涌上心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老年的杜甫定居在成都近郊的一座破旧茅草屋八月秋风呼啸,卷袭了屋上的茅草,四处散乱,仿佛杜甫内心的愁情。
嬉戏的群童抱走了茅草,年老的杜甫,无力追赶,只好倚着拐杖,轻轻叹息。
深秋天色昏暗,屋檐连夜漏雨,衣被冻似寒铁,杜甫无法入眠,只好倚在床头,盼着天明,但即便是如此窘情,杜甫也心怀国家,宁愿自己多受苦,也希望国家能够太平,人民能够安宁。
杜甫一生凄凉无依,漂泊无定,他只好将情感抒发在诗中,向文字倾诉自己的苦闷。
但就算命运如此不公,他心中的那份赤热之血也丝毫未减。
与杜甫对话高中作文篇7
他仿佛站在那泰山顶上,衣冠楚楚,神色坚定的看向四方,面上没有一丝挫气,心里满是心潮澎湃;他又是走在那长安街上的普通人,甚至普通的不能再普通,脸上的愁容遮不住苍老的岁月,但他的心,好像没那么普通;他又是大雨茅屋边的一个孤寂老人,他的眸子是那样的冷,心又是怎样的凉?
遇见即是有缘,并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只是看到他在这风雨年华中逐渐消逝,心里只剩悲怜了。
回望当初。
年少时,我第一次遇见他,还只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少年也的确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冷,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不公敢面对,杜甫就如此。
他四处读书游历,中间有进士落榜,但似乎对他并不影响,未来的路依旧在他面前清晰可见。
那天,他去往泰山脚下,泰山的巍峨壮阔,泰山的奇丽景象,一一展现在他的面前,他于是不满望岳,欲想要登岳,即使困难重重,可他敢于挑战啊。
长安城中繁荣盛,她却只有孤一人。
历经世道变迁,终究还是一个人,他开始愁苦了,国家的不堪,妻儿的生死未卜,都使她不得为现实悲苦。
《春望》中写道的花,落下了,点点露似泪水,好像也顺着流下,国愁家忧,齐上心头,青丝变成了白发,而白发却也少了,发簪也插不住了。
可长安虽在春天里衰败,杜甫心里却依旧装着爱国
之情。
到了“苟延残喘”的年纪,他以变的对世俗乏味。
“河岸”边上,好像有位老人,咦~那又好像不是河,旁边还有个茅草屋,所以他到底在哪?谁能辩析?就连她自己都不确定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下一步,雨中,那是水还是泪?
一生所悲,一生所困。
但我们要记住的,是他年轻时的模样。
即使是在这乏沉沉的学习下,努努力,也只是为前方的路开一盏亮灯。
与他遇见,与之悟多。
与杜甫对话高中作文篇8
我曾记得有位名人说:“历史是一个国家的缩影与灵魂。
”如今,我站在这长河的彼岸,放眼望去,看见他那模糊不清的寂寞笑颜,将历史点缀得更加辉煌。
他的名字叫杜甫。
一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光照了青史,让我看见了那个正视苦难的他,看见了忧国忧民的他,看见了草莽中的英雄,看见了尘封里的俊杰,可是有谁懂得他的苦楚?有谁同情他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没人懂得也没人同情,而他早已司空见惯,因为他有他的坚持,纵然他再落魄,生活再凄惶,那份坚持依旧一成不变地活在杜甫的心中。
他的坚持是一个文人伟大的操守。
命运无情,他坦然面对,无尽委屈化成文字在纸上跃然塑造了另一个他。
他的诗篇,不仅是他的一生的回顾,更是描绘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这是一个诗人的不朽,也是一个诗人的辉煌。
他用朴素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一幅的壮景,这不是一个普通诗人能够做到的,而他做到了,他虽不是一个造时势的英雄,而他的文字却早已将一个时代赤裸裸地展现出来。
他的坚持是一个大丈夫心中的勇烈。
他生活在那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但风雨却不曾模糊他的坚定的目光,他的双眸里,透出的是对国家的担忧与热爱,透出的也是他高洁的心性。
他笔下的江山胜迹虽美,却美不过这铮铮铁汉的滚滚真心,这不仅是他无限内涵的归宿,更是一种撼天动地的生命力。
他的坚持更是天下百姓的安乐与平安。
每每读他的文字,未尝不
因他的那份扩大胸襟而感动:“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道出了他怎样的高洁情操!诚然,他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他的宏图大志激励着我们现代人,这又让他如此伟大!他是忧郁的,但正是这份忧郁让我感受到他内心深处对百姓的担忧,这是一个民族切实的骄傲,也是他内心最深层次的坚持。
我依旧遥望着他那或许凄惶,亦或许说是,满是正气的身影,我想此刻的我已深谙了他的坚持,深谙了历史因他的存在而有了更多的色彩。
与杜甫对话高中作文篇9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从小到大,被誉为“诗圣”的`杜甫,给我的印象一直是伟大而沉稳的,似乎显得遥不可及,直到现在,我对杜甫才有了一个更加真实全面的认识。
杜甫并非与他的称号一般,是人间之圣人,他在伟大背后,也有另一面:他也曾眺望泰山之巅,大笔一挥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词;他也曾为了一官半职,写下献媚之言。
杜甫并非十全十美的圣人,他也同样是会有难处的凡人,但他即使在自己窘迫的时候,也会将目光投向其他更加艰辛的人们,他们只是在生存而非生活。
他无法帮助他们,于是将对于那些自己逍遥而将百姓困苦置若罔闻的达官贵人们的愤怒倾泻于笔端,写出了著名的《丽人行》《兵车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是多少个身陷苦难中的人的心声!
杜甫的伟大贡献不只是作为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言人,为他们发声,同时他也变诗歌/为日常生活内容的容器,而非呆板的文字。
也许就是从他开始,诗歌不再被封锁在高高的神坛上,与生活十分遥远,它开始走向生活,走向民众,走向丰富,走向多样。
也许正是因为诗歌丰富的内容,它才得以作为中国古代一种主要的文体,流传至今。
若无杜甫以及其他在为之努力的诗人,诗歌也许在现在能带给我们的可能只剩下赞叹而无亲切之感了吧!这也是杜甫被誉为诗圣的原因之一。
若说,李白乃是天上之飘逸神龙下凡,苏轼乃是太白金星转世,杜甫也许更像一个凡人。
他也曾经轻狂,也曾谄媚,也曾走投无路,也曾仰人鼻息,然而他在生活中慢慢地沉淀了下来。
他不曾忘却他的梦,穷尽一生去追逐,却终究平凡地死去。
他的人生亦如梦,大起大落,悲欢离合,在转眼间已成历史。
他爱着国家,追着官场,爱着百姓,却又恨着那个官场。
这种矛盾造就了今天我们熟知的这个杜甫。
这个善良,坚毅,爱国,沉郁的杜甫。
这个伟大的诗圣。
这就是我眼中的杜甫。
与杜甫对话高中作文篇10
拂开历史的尘埃,走近冰封了千年的情愁,你是否感受到一位来自盛唐的诗圣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杜甫的诗,总的来说,没有李白的飘逸豪放,也没有白居易的浅易流畅;他的诗,总是那么沉郁顿挫,包含着他的一唱三叹的人生。
杜甫一生不得志。
好不容易官至左拾遗,却又遇到了安史之乱,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为国分忧的鸿鹄之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怀着赤子般的爱国情怀,却一次次受到黑暗势力的压迫。
那怀才不遇的愤懑以及对奸臣当道的无奈,仍穿过漫长的一千三百多年,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白鸥没鸿荡,万里谁能驯!”在流落成都时,他的心仍然挂念着人民的疾苦,渴望明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他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了,他的心碎了,碎在“娟娟戏蝶”里,碎在“楼头春色”中,他的心淹没在恨与愁的苍茫中。
他缅怀先人,发出了“出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感叹。
最终,他品味人生,生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愁。
望着昏庸的肃宗、逐渐衰败的盛唐,他多么想力挽狂澜,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但却杯水车薪。
相比之下,他在文学方面却一展才华,获得“诗圣”之殊荣。
他为后世留下了无数惊天地、泣鬼祌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不衰。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在人生得意时来到泰山,感受泰山的遒劲与豪迈,欣赏山顶绝色美景,他如沐春风,尽情抒发着心中的喜
悦。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他的思想上天入地,走南闯北,看到了“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此时,年少轻狂的杜甫漫游齐赵,笔锋极为豪迈,完全不同于“自在娇莺恰恰啼”的那股闲适,有的,只是青年杜甫在文学创作上的锐意进取的精神与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杜甫置身于滚滚凡尘,亲历人间沧桑,触摸冷暖炎凉,旁观悲欢离合。
他的诗,如摆脱世俗的诺亚方舟,似教化人类的摇篮。
走近杜甫,与诗圣促膝谈心;走近杜甫,去感受那颗亘古不变的心……
与杜甫对话高中作文篇11
草堂,远远的向我走来。
认,我更喜欢的李白的潇洒豪放,可杜甫也是我非常敬重的诗人.时代造英雄,生活在盛唐到衰唐过渡时期的杜甫,是不会潇洒如李白的.杜甫的诗既有”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诗句,又不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如此厚重的诗句.但总的来说,杜甫是伤感的.他忧国忧民,他借古咏今,他奋力入仕想为大唐王朝尽一份薄力……
然而,命运是如此的不知眷顾,仕途的不顺利逼迫我们的诗人不得不隐居山野.也许选择隐居,过一种闲云野鹤般的神仙日子是杜甫最好的归宿.可当我推开柴门,走进草堂遗址的刹那,我知道自己错了.这位忧郁的诗人并没有真正的出世,他无时无刻不在痛心劳苦大众的困苦,吟咏着”三吏三别”;他关心老百姓的生活,看到丝丝细雨,竟酣畅地高歌《春夜喜雨》.他心里想着念着的都是许许多多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但是,他忘记了自己.不,有一首是写给他自己的.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大风无情地掀翻了唯一可以为我们诗人挡雨的茅草屋顶.大雨肆意地打下,他愤怒了,于是提起笔愤然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不知道这里面仅仅是对自然的一种宣泄,还是包含着对自己生活,甚至对社会的一种控诉.
杜甫的晚年是贫苦的.随时都有倒塌可能的茅草屋,破烂的桌椅,不能叫做床的床……这就是他晚年的全部.可是,我们的诗人不管自己的生活多么的潦倒,自己多么的瘦弱嶙峋,他还是义无返顾的把自己给了诗.他和诗紧密地融合为一体.可是,他又不是为作诗而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