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技术
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技术 Z
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技术
闫彩萍
(忻州市农业局土肥站)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肥规律和特点. 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相融后利用可控管道系统.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蔬菜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 蔬菜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一
.目光温室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主要模式
1.蓄水池+水泵+滴灌施肥系统
利用现有管灌系统.在日光温室前建10—12立方米蓄水池一个,配套0.75千
瓦潜水泵一台.温室内配套文丘里式施肥器,过滤器,主管道,滴灌管建成滴灌施肥系统. 2.蓄水池+引水主管道+滴灌施肥系统
利用地形落差,在地势较高(相对高差8米以上)的地方,建150立方米蓄水池
一个,通过引水主管道把压力水送到温室前,温室外安装控制阀,温室内配套水表,文丘里式施肥器,过滤器,主管道,滴灌管建成滴灌施肥系统. 3.蓄水池+管道加压泵+引水主管道+滴灌施肥系统建100立方米蓄水池通过管道加压泵加压.把压力水送
到温室前.温室外安装控制阀.温室内配套水表,文丘里式施肥器,过滤器,主管道,滴灌管建成滴灌施肥系统. 二,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技术措施
1.滴灌制度
依靠自压或水泵,控制水压和流量:保证每株蔬菜根部有 1个滴孔,滴孔大小和
间距按照蔬菜类型,密植程度确定.叶菜类蔬菜以小孔径滴孔为宜,茄果类蔬菜以中孔径滴孔为宜. 2.施肥制度确定
根据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地块的肥力水平,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氮磷钾比例及底,追肥的比例.作底肥的肥料在整地前施入,追肥则按照不是作物生长期的需肥特性,确定其追肥次数,数量和品种.一般农家肥和过磷酸钙及60% 钾肥一次底施.定植7,10天后结合灌水亩追纯氮3,5千克, 连续5次.以后每次浇水追纯氮
3,5千克.氧化钾2~3千克. 滴灌施肥系统施用底肥与传统施肥相同.可包括有机肥和化肥.用作追肥的肥料品种必须是可溶性肥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尿素,碳铵,氯化铵,硫酸铵,硫酸钾,氯化钾, 磷酸二氢钾等肥料.均可用作追肥.
三,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技术工程设计
1.13光温室蓄水池建设
由于井水流量及用水时间难以控制.不能定时定量定温满足日光温室蔬菜生长需求,因此,每个温室工作房前建 12~15立方米蓄水池1个,并配套小型潜水泵1台.随时供作物滴灌使用或建100立方米大蓄水池利用自压或泵压.同时供7—8栋日光温室滴灌使用.
2.13光温室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设备安装及调试 (1)管道布设.按中型温室长
7O米,宽7米,种植行按宽窄行平均0.82米布设滴灌带,温室管网由干,支二级形成, 主管道东西布置,选用PE管材,支管道选用温室滴灌带,每
栋温室需滴灌带840米,滴灌带孔距一般为35_40厘米一个孔,孑L径大小视
种植蔬菜品种确定,一般蕃茄,黄瓜,茄子等以中型孔径为宜;室外与室内管网连接
用PVC管.每栋温室需直径160毫米PVC管1O米:室内管网入口处与滴灌带之间用32毫米PE管联接,每栋温室需pE管83米:PE管与滴灌带之间由滴灌带旁通联接,每栋温室需滴灌带旁通85 只.
(2)配套设施.温室内管网入口处安装控制阀,过滤器与文丘里施肥器.
四,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效益
2oo7—2oo8年原平市引进推广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技术200亩,据调查,采用
该项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既节约了水肥用量,又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其效益主要表现在"三节""两省""两增":
1.节水节肥节药

是节水.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效果明显,据新降县示范调查:一体化西红柿共浇水l2次用水182立方米, 亩:常规灌溉共浇水8次用水335立方米/亩.水肥一体技术比常规灌溉亩用水减少153立方米.节水幅度45.7%. 二是节肥.通过实施
水肥一体化技术节肥效果明显.据新降县示范观察点调查: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共施肥8次, 其中底施1次,追肥7次,共施用N28千克,P20517.5千克, KaO16千克,共施化肥(纯养分)61.5千克:常规施肥共施肥4 次,共施用N39.7千克,PzO518.3
千克,K'020.3千克,共施化肥(纯养分)78.3千克;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常规施肥相比,农家肥用量都是6000千克/亩,化肥用量(纯养分)减少l6.8千 e董玉米制种应用化学调控剂拌种试验研究初报
崔晓红
(朝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要】朝阳县是个农业大县,气候特点是"十年九旱".为确保全县农业高产,
优质,
高效,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化学调控
剂拌种.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实用技术,值得在全县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玉米杂交制种化学调控剂拌种方法随着朝阳县高产,优质,高效农
业的发展,伴生或激化了许多矛盾,突出的特点是气象逆境易感,营养失调,缺素,光
饥饿及病害加重等等,从而加重了农业灾害的危害.因此,朝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科技人员.在李杖子村玉米制种田中.安排农业化学调控剂拌种试验.现将试验结果
报告如下: 一
,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处理
(1)ABT4号增产灵,用l5毫克/千克溶液对水l千克,浸种600克(6吨),捞出
摊开阴干即可播种.
(2)FA旱地龙,用5毫升对水1千克,浸种6OO克(6 吨),捞出摊开阴干即可播种.
(3)烯土微肥,用10克溶于150克水中,均匀拌种600 克.
(4)保水剂,用6克溶于250克水中,均匀拌种600克. (5)垦易微肥,用10毫升,对水200克,拌种600克. (6)种衣剂,用25毫升,直接拌种600克.
(7)清水拌种作对照.
2.试验概况
试验地设在台子乡李杖子村,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前茬高粱,亩施农家肥3000
千克.2006年4月29日播种,采用木犁开沟人工等距点播,随播种亩施二铵10千
克,5月17 日出苗,6月5日追肥.亩施尿素30千克.生育期间三铲一趟.9月20日收获测产.
3.田间设计与统计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行长10米,6行区,小区面积27平方米,行距45
厘米.株距为32厘米,亩保苗4500 株..计产面积27平方米,产量结果采用变量分
析和新复极差法.比较产量差异程度.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1.试验结果:
详见表1.
克,节肥幅度21.4%.
三是节药.根据示范观察点调查: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温室内湿度为65%一85%,常规灌溉温室内湿度69%,88%, 温室内湿度降低3%一9%:常规灌溉共防治病虫害9次,亩用药量8.9千克,投资267元;水肥一体化技术共防治病虫害5 次,亩用药量5.6千克,投资168元,水肥一体化比常规灌溉共减少喷药4次,节省用药3.3千克/亩.节药率为37.1%,节省农药投资99元,亩.
2.省地省工

是省地.通过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温室内由明渠灌水变为滴灌,一栋温室可省耕地40平方米.
二是省工.据示范观察点调查,西红柿,茄子,黄瓜平均每茬每亩省工8个,两茬亩省工16个.
3.增产增收
即实现增产与增收.据节水示范观察点调查,常规灌溉 (对照)亩产西红柿5200
千克.亩收益6760元;水肥一体化彦
技术亩产西红柿5920千克.比对照亩增产720千克,增幅 13.8%.据节肥示范观察点调查,常规施肥(对照)亩产西红柿
5480千克,亩收益7124元,亩投入1926元,亩纯收益5198 元;水肥一体化技术亩产西红柿6230千克,比对照增产750 千克/亩,增幅l3.7%,亩收益8098元.比对照增加975元;亩投人1873元,比对照减少89元.亩纯收益6262元,亩增收益1073元.
五,推广应用前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它使温室内用水方式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了大水灌溉向局部灌溉转变.水分利用率高:二是由传统的"浇地"向现代的浇作物转变:三是由过去的单一浇水向现代的水肥同步营养液转变,肥料利用率明显提高.实施该项技术后,节省了大量的劳动量和用水,促进了施肥精量化,减轻了土壤板结,保护了团粒结构,减少了喷药数量和次数,改善了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