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数的初步认识”看“变教为学”的文化性-最新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小数的初步认识”看“变教为学”的文化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前言部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强调了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重要性。
当前,数学教育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重知识讲授、轻文化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教师把数学知识看作一种工具,为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这种工具,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告知”和“示范”,这样便失去了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性”“多样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而“过程性”“多样性”“关联性”正是“变教为学”所倡导的“文化性”的重要体现。
数学教学中的“文化性”是相对于“工具性” 而言的,[1] “文化性”的引入就是试图改变对数学教学单一“工具性”的认识。
“变教为学”倡导数学学习中进行文化渗透,文化的精髓依附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而不是知识的附庸,它在呈现形式上可以作为数学知识的具体情境,甚至是数学学习的具体内容,使其成为学生数学活动和数学思考的具体对象。
以“小数”为例,小数是依据人的需求与主观意愿所发明的,它所蕴含的学习内容及需要经历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小数发生过程中所体现的必要性、发展过程中形式的多样性和形成过程中表达方式的统一性、与其他知识联系的广泛性。
[2] 这些学习活动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文化性”。
一、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数量表示的精确程度的要求逐渐提高。
只用整数表示数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在所表
示的数量的末尾附上“有余”“有奇”或“强”“弱”等字,以表示该数量与实际量之间的差异,当需要用数来较为精确地表明这种差异的时候,就慢慢地形成了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分数来表示不足整数的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发展度量衡系统,采用更小的度量衡单位来表示有关的量。
[3] 什么是度量衡?度量衡就是长度、容量和重量单位。
起始的度量单位是比较大的,度量的结果比较粗疏,随着社会的需要才慢慢精细起来,人们逐渐制定了一批越来越小的度量衡单位。
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当时在长度记法中采用的单位名称为:丈、尺、寸、分、厘、毫、秒、忽,单位在逐渐地减小,相邻两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
虽然我国历史上也有过非十进的度量衡单位,如《汉书?律历志》载有重量单位:石、钧、斤、两、铢,其进制是1 石=4 钧,1 钧=30斤,1 斤=16两,1 两=24 铢,但十进制的度量衡单位还是占主要地位的。
由于我国很早就使用十进制计数法,所以在度量衡的单位上也采用十进制,这为小数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有了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度量衡单位这样的客观基础,又由于中算家研究的多为应用题,所以解题结果都是有单位名称的数,当运算时遇到非整数问题,为使书写形式简洁而不提及小单位名称,小数的概念就逐渐形成了。
开始,人们在数字的后面加上小单位名称,由于制造出太多的小单位无论在记忆上还是书写上都较麻烦,如刘徽当时就对“忽”以下的单位不再命名,称为“微数”,相当于现在的小数部分。
实际上,只要在十进制度量衡单位中认定一个作为基本单位,那这个单位后面的数便是小数的各位数了。
后来,人们逐渐用“分、厘、毫”这样
的单位来统一代表小数部分,如“分”代表小数十分位上的数,“厘”代表百分位上的数,“毫”代表千分位上的数。
为进一步追求形式的简洁,人们逐渐把“分、厘、毫”等单位舍去,想办法来区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经过不断的演变,慢慢地才使用今天的“小数点”来区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现在所说的小数,其完整名称应为十进小数,小数的出现标志着十进制计数法从整数扩展到了非整数,使整数与非整数在形式上获得了统一,所以说小数的本质是十进制数,它是整数的延伸,[4] 如果以1 为基本单位,向大的方向延伸就可以得到10、100、1000……向小的方向延伸就得到了0.1、0.01 > 0.001……因此在小数初步认识时,可沟通其与整数的联系,而不涉及与分数的联系。
二、小数形式的多样性小数的表示由产生到现在的相对统一,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可以用王安石的一句诗来形容“看似平凡最崎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在中国,小数的写法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依次给小数部分写上名称,一般情况下“分”代表小数十分位上的数,“厘”代表百分位上的数,“毫”代表千分位上的数。
如公元400 年左右《孙子算经》卷下第二题:“今有丁一千五百万,出兵四十万,问几丁科一兵?答曰:三十七丁五分。
”答案中的“五分”指的是0.5 丁,“丁”应该是以整数计算的,不过作为数学答案,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其精确计算的结果。
这里是用“分”来专门表示小数的,“五分”有了明显的小数概念。
再如,古代计钱以“文” 为最小单位,在《夏侯阳算经》卷中“分禄料”记有:“新官分得五贯八百八十九文二分一厘六毫,旧官分得一贯四百七
十二文三分四毫”,这里出现了“文”以下的小单位“分、厘、毫”,正是为了表达运算结果的精确性,二分一厘六毫就是0.216 文,三分四毫就是0.304 文。
第二种是在整数的个位下面注以单位名称,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就把0.5 尺写成如图1的形式,把4.608 石写成如图2的形式,这里的“尺”“石”就成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实质上起到小数点的作用。
第三种是用位置来区分,南朝刘宋天文学家何承天在其编著的《宋书》律历志部分,就已经大量叙述了像十一万八千二百九十六二十五( 118296.25 )、九万四千三百五十七( 94300.57 ) 这样的数,他是用小数部分比整数部分小一号的字体来表示的。
此外,刘瑾在《律吕成书》(约1300 年)中采用小数部分比整数部分降低一位的写法,图3是书中对小数106368.6312 的记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法。
第四种是在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间插入字,唐中宗天文学家南宫说在其《神龙历》(705 年)中把365.2448 写为三百六十五日余二十四奇四十八,这里的“余”字有小数点的意思。
此外,丁巨也曾在整数与第一位小数之间插入一个“余”字,用来表示小数点。
由于中国使用算筹和大写数字来表示数,因此主要用单位名称来表示小数点,要出现现代形式的小数点是不大可能的。
清代由于大量翻译西方著作,西方的小数点也随之引进我国。
康熙年间的《数理精蕴》(1723 年)中已经出现了现代的小数点,但还不是现代记法,如把52.43记作五二?四三。
印度一阿拉伯数字最早出现在由美国传教士狄
考文和邹立文合译的《笔算数学》中,后由于封建保守思想,曾一度改回用汉字一、二、三,直到辛亥革命后印度―阿拉伯数字才在我国正式通行。
小数在当时表示的形式多样,如12 . 3 可表示为一二?三,一二.三,12?3,12.3。
到20世纪20年代才形成今天的统一写法,1925年出版的《数学辞典》中规定:“数字横写,小数点为小圆点,位置在个位右下方。
”
随着中国早期的十进小数传入印度并渐渐在世界传播,其他国家开始陆续创造小数的表示方法,国外对小数符号的设计种类繁多。
古印度数学家将小数部分的各数分别用圆圈圈出,如42.56 表示为42⑤⑥。
印度人将中国用文字分厘毫的表示法改为用圆圈圈出,这可以很明显地区别出小数部分。
1530 年,德国数学家Rudolff 用一条直竖线来隔开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如36.75 写成36|75 ,这条竖线已经蕴含着小数的概念。
1585 年,荷兰工程师Stevin 编写的《论十进小数》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十进小数的理论,书中开篇宣称“本书教你如何进行所有计算,这些计算只须用全体整数而无须用分数就可以完成”,并给出小数的定义:“小数是基于十进制而发明的一种算术,它使用普通的阿拉伯数字即可记载任何数,并且在人类事务中的所有运算可以完全不用分数而只用整数来进行。
” [5]Stevin 创造了小数的表示方法,他首先用一个符号?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然后把①②③④⑤写在数字的后方或上方来表示整数后边的部分,例如8?9①3②7③表示8.937。
1592 年,瑞士数学家Burgi 用一个空心小圆圈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比如把36.548 表示为36。
548。
意大利数学家Clavius
在《星盘》一书中首次使用了现代意义的小数点,即把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他在后来1608 年《代数学》中更明确地使用这种小数点,这就是用“点”表示小数记法的开始。
1617 年,英国数学家Napier 在《小数计算法》中用“逗号”把整数与小数部分分开。
英国数学家Briggs 在1624 年《对数算术》中又创立了一种小数符号,他在小数部分下面画一条线,如把3.45 写成345,这条横线虽然后来在欧洲小数记号中逐渐消失,但却在中国一些财务记账中被使用过,一般是在元以下的角分处画上一条水平线。
现在世界上小数点的使用还没有统一,欧洲大陆派(德、法、俄等)用逗号“,”作为小数点;英美派则用实心圆点“ . ”作为小数点,中国使用英美派记法。
三、小数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小数在文学、经济、自然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性。
战国末期楚国大才子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述了一位女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他并没有直接描述这位女子的身高,而是从侧面夸赞其身高恰到好处:再高一分就太高,再矮一分则又显得太矮。
那“一分”是多高呢?按照今天的度量标准,1尺〜0.333米,而1尺=100分,因此1分〜0.00333米。
对于人的身高说,0.00333 米的差异几乎难以察觉,通过宋玉这番带有夸张色彩的描述,可以想象到这个女子留给宋玉的印象很完美。
俗语“一亩三分地”用小数表示是1.3 亩,清朝时的皇帝为显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每年到先农坛耕地,其亲耕的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
为什么定为“一亩三分”?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古代把数字一三五七九看作阳数,一和三为阳数
中最小的两个数,皇帝既要亲耕又不能太劳累,所以定个最小面积作为耕田。
后来人们将个人利益或个人势力范围称为“一亩三分地”。
在经济生活里,小数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商品销售中的尾数定价策略,即制定非整数价格,以零头数结尾。
这样给人的感觉首先是便宜,易于接受,如标价99.98 元的商品和100.08 元的商品,虽然仅相差0.1 元,但前者使人感觉还不到100元,后者却使人认为100 多元;其次是精确,带有尾数的定价使消费者认为商品定价是非常认真、精确的,连几角几分都算得如此清楚,进而产生一种信任感。
在自然科学中,小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不给予重视,那么重大发明也许会擦肩而过,或者造成重大损失。
电话机发明者贝尔曾说,他是借助科学家莱斯的试验而成功发明电话机的。
原来,莱斯在贝尔之前已经研制出一种利用电流进行传声的装置,但是这个装置仅能单向传送,不能双向交谈。
当贝尔发现了莱斯装置中的不足后,经过分析研究,最后只将莱斯装置上的一颗螺丝往里拧了半圈,也就是0.0005 米,话声就能相互传递了。
就这样,0.0005 米的细微之差,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电话机。
这个结果令莱斯瞠目结舌,虽然他突破了电流传声技术,但却在离成功发明电话机0.0005 米的地方失败了。
四、“小数的初步认识”学习活动单
在“变教为学”的背景下,以“改变教学单一的工具性,使数学教学呈现文化性”为出发点,设计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学习活动单。
活动一:一袋牛奶的价格是1 元9 角8 分,你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自己试试写出来,然后与同伴交流。
活动二: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听。
活动三:请你尝试读一读1.98 、0.50 、1.06 ,说一说你发
现了什么?
活动四:你认为小数和整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
活动五:利用小数表示“一亩三分地”(1 亩=10 分),读一读你写的小数,并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看法。
活动六:生活中“小数”无处不在,请你课后找一找,记录下来,并和同伴分享。
活动设计说明:活动一的目的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1元9角8分,从而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活动二是让学生对不同的小数表示方法进行理解与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感悟小数形式的多样性,体会现在小数表示方法的简洁性。
活动三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读小数,从中发现小数和整数在读法上有哪些区别。
活动四是归纳与概括的思考过程,使学生体会小数的本质是整数的延伸,都是十进制数。
活动五是将小数与语文中的词语建立联系,同时将中华传统文化也渗透到了数学教学中,学生既可以体会数学与其他学科存在着联系,也可以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六是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旨在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